三个力学小实验(原创题)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精选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精选题(含答案)

实验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实验题1.如图,将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50mm。

(1)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空气,因此,是支持这段水银柱不会落下,大气压的数值就等于75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通过计算可知当地的大气压为Pa;(ρ水银=13.6×103 kg/m3)(2)实验中选用水银而不是水来做实验,这是利用水银的较大的特性;在实验过程中,若像图丁中一样将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竖直高度将;(3)如果将此装置拿到高山上,观察到的现象是水银柱的竖直高度将。

2.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小明、小刚和小强组成实验小组,小组进行了分工:小明负责天平的操作,小刚负责量筒的测量,小强负责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他们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

如图所示,为实验过程的主要操作示意图。

实验的主要步骤:A、实验准备阶段,小明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按照如图甲的方式对天平进行调平;B、如图乙所示,小明用托盘天平测得烧杯与剩余盐水的质量之和M′;C、小刚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三人按照图丙所示的方式各自读出所测盐水的体积V;D、如图丁所示,小明将所测盐水倒入烧杯,并用托盘天平测出二者质量之和M;(1)步骤A中,小强发现小明有一处不当的操作是;(2)改正不当操作后,继续按照正常的实验流程操作,后面三个实验步骤的顺序应该是(用步骤前的字母代号表示);(4)通过比较三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要想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5)提升相同重的物体时,(填“乙”或“丙”)装置的机械效率高。

(设每个动滑轮重均相同)5.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八年级物理上册力学实验题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力学实验题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力学实验题汇总实验一:测力弹簧常数
实验目的: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也即力学中的弹簧常数。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根弹簧,确保它的两端固定。

2.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上,记录下弹簧的伸长量和挂在弹簧上的物体质量。

3.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挂在弹簧上的物体质量成正比,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弹簧常数。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计算出弹簧的弹性系数为x N/m。

实验二:测力测力板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力测力板,测量物体受到的力。

实验步骤:
1. 将物体放在力测力板上,记录下物体受到的力。

2. 使用多个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并记录下各物体受到的力。

3. 分别计算不同物体使用力测力板受到的力。

实验结果:
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不同物体受到的力不同,这是
由于它们的质量不同所致。

实验三:万能测力计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万能测力计,测量弹簧的拉力。

实验步骤:
1. 将万能测力计连接到弹簧上,并记录下其示数。

2.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上,记录下弹簧受到的拉力。

3. 根据测得的示数和力测力计的灵敏度,计算弹簧受到的拉力。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弹簧受到的拉力为x N。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上册力学实验题的汇总。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学中的力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力学的其他实验内容。

力学趣味小实验

力学趣味小实验

力学趣味小实验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点好玩的!你们有没有想过,力学这玩意儿,不光书本上有,咱们自己在家也能动手做几个小实验,感受一下科学的魅力?别担心,这些实验既简单又安全,保证让你大开眼界,还能学到不少知识呢!咱们先来个简单的,叫“纸杯承重”。

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吧?一个纸杯,能有多大的力气?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你先找一个纸杯,别用那种太薄的,得稍微厚实点。

然后呢,把纸杯的底部剪掉,对,你没听错,就是剪掉。

接下来,用胶带在纸杯的四周粘上四五根筷子,就像给纸杯穿上了“小盔甲”。

好了,现在,你可以试着往这个“改造版纸杯”里放书,一本两本,三本四本……你会发现,它居然能承受好几本书的重量!这是为啥呢?原来啊,是筷子们互相支撑,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结构,把重量分散开了。

这就叫“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力学里,咱们叫它“分散承重”。

再来个刺激的,“吸管火箭”。

这个可是孩子们的最爱。

你需要准备一根吸管,一头剪成斜口,就像个小喇叭。

再找一块硬纸板,折个小船,把吸管插在上面。

最后,找个瓶子装点水,别太满,三分之二就行。

把小船放水里,吸管口对着瓶子。

现在,你深吸一口气,对着吸管猛吹,猜猜怎么着?小船就像被火箭推着一样,“嗖”地一下往前冲!这可是利用了空气的力量,也就是气压。

你吹气的时候,吸管里的空气跑得快,外面的空气就想进来,就把小船给推走了。

这简直就是“一口气,跑千里”啊!还有更酷的,“铅笔平衡术”。

这个得考验你的耐心和手感。

拿一根铅笔,竖在桌子上,试试能不能让它稳稳地立住。

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个不可能的任务,毕竟铅笔那么细,桌子又不平。

但是,别急,你试着用手指轻轻地拨动铅笔,让它稍微转动一下,然后,奇迹出现了!铅笔居然稳稳地立住了!这是因为,铅笔在转动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就像咱们有时候说的,“歪打正着”。

在力学里,这叫“静力平衡”,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原理很简单。

最后,咱们来个“气球火箭车”。

这个得准备四个气球,一根吸管,还有一辆小车,可以是玩具车,也可以是纸板做的。

物理实验简单的力学实验

物理实验简单的力学实验

物理实验简单的力学实验力学实验是物理学中基础而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方式。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简单的力学实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学概念。

实验一:弹簧弹力实验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托盘、质量块实验步骤:1. 将测力计固定在桌子上,并将弹簧挂在测力计的下方。

2. 在弹簧下方的托盘上放置质量块。

3. 测出托盘上的质量,并记录下对应的测力计示数。

4. 逐渐增加托盘上质量块的重量,记录每次的测力计示数。

实验原理:当质量块增加时,弹簧受到的弹力也随之增加,利用测力计可以直接测量到弹簧的弹力大小。

通过记录不同质量块对应的示数,我们可以验证胡克定律,即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弹力成正比。

实验二:摩擦力实验实验材料:水平细木板、滑轮、绳子、质量块、测力计实验步骤:1. 将绳子系在质量块上,通过滑轮将绳子拧绕在水平细木板上。

2. 使木板保持平稳,调整绳长和质量块的质量,使木板开始运动。

3. 通过调整施加的力的大小,使木板以匀速运动。

4. 不断调整质量块的质量和施加的力的大小,记录示数和所用力的大小。

实验原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力平衡时,木板以匀速运动,施加在木板上的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通过测力计记录施加在木板上的力和所用力的大小,可以推算出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三:斜面实验实验材料:光滑斜面、质量块、测力计、绳子实验步骤:1. 将光滑斜面固定在桌子上,并用绳子将质量块绑在测力计上。

2. 将质量块静止放在斜面上,并记录测力计示数为F1。

3. 逐渐加大斜面角度,记录不同角度下的测力计示数F2。

实验原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质量块处于斜面上静止时,施加在质量块上的力平衡,即受重力和法向力的合力等于零。

通过测力计所示的力大小可以计算出受重力和法向力的大小,进而验证静态力学中的平衡条件。

以上是一些简单的力学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力学实验可以进行,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验条件进行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探索力学 小学生的科学实验

探索力学 小学生的科学实验

探索力学小学生的科学实验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力、运动和相互作用。

运用力学原理进行科学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验中亲身体验力学的奥妙。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小学生探索力学的简单实验。

实验一:物体的平衡材料:一本书、一支铅笔步骤:1. 将一本书平放在桌子上。

2. 将铅笔横放在书上,调整铅笔的位置,使其保持平衡。

3. 尝试移动铅笔,观察书的反应。

实验原理:物体保持平衡的条件是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相互平衡。

在这个实验中,铅笔的重力和桌子对其的支持力达到平衡,使其保持横放的状态。

当移动铅笔时,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书将对铅笔施加一个力,试图让它重新恢复平衡。

实验二:斜面小车材料:一块平滑的斜面,一辆小车,一张纸片步骤:1. 将斜面放在桌子上,使其略带倾斜。

2. 将小车放在斜面的上方,放开小车,观察其滑下斜面的情况。

3. 将纸片折成坡度适合的斜面,再次进行实验。

实验原理:当小车放在斜面上时,斜面施加一个平行于斜面的向下力——分解为垂直向下的重力和平行于斜面的支持力。

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和斜面的角度有关,角度越大,小车下滑的速度越快。

而利用纸片将斜面变陡,小车会更快地下滑。

实验三:重物砰砰砰材料:一个玻璃杯,一张纸片,一块硬纸板,一块重物(如铅笔)步骤:1. 将玻璃杯倒扣在桌子上。

2. 将纸片摺叠成一个小坡,放在杯子的边缘。

3. 将硬纸板插入纸片下方,支撑住它。

4. 将重物慢慢放在纸片的上方。

实验原理:当重物放置在纸片上方时,纸片承受了重力,会弯曲。

当纸片弯曲到一定程度时,会突然断裂,重物会掉进杯内。

这是因为纸片的弯曲会引起材料的内部应力,当弯曲超过纸片的承受极限时,纸片就会断裂。

通过以上几个简单的实验,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在实验中培养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鼓励小学生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力学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力学趣味实验及其原理小学生

力学趣味实验及其原理小学生

力学趣味实验及其原理小学生
初中物理科学趣味小实验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再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然后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思考: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为什么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操作: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将热水(约70摄氏度)倒入杯中约多半杯,然后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再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就能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神奇的分身术
材料:一张扑克牌,一根针。

操作:在扑克牌上用针扎两个相距不超过3mm的针孔,然后把针放在扑克牌的背后约2.5cm的地方,用单眼透过双孔观察,你看到的不是一根针,而是两根。

若在两孔的附近再扎第三个孔,当你透过这些孔观察时,就能看到三根针。

扎的孔越多,看到的针越多。

观察时,适当调整扑克牌(转动或改变扑克牌距人眼的距离),这种现象更清晰。

这是因为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针上的光在透过不同的小孔时,在人的视网膜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物像,因而出现了神奇的分身术现象。

以上就是科学高分网为同学们整理的初中物理趣味小实验,如有疑问,请在后台留言,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祝同学们都能取的好成绩。

初中物理总复习专题 三 力学实验

初中物理总复习专题 三  力学实验

2015年中考复习物理专题 三 力学实验1、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使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分别在木板、毛巾、棉布表面前进一段距离后停下来的情况。

(1)小刚想,之所以要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是因为物体运动的远近除了与阻力有关,还与其初速度有关,所以为了研究阻力这个因素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应该控制___ ___不变(让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上从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只改变____ ___的大小(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这种方法在物理探究中叫__ ______ (2) 小刚观察到小车滑下后,在不同的表面运动的距离不同,他认为原因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 ___,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越__ __,因此滑行距离越__ ____。

他对这个实验现象做了如下思考,其中错误的是( ) A :当物体所受的阻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就不会受到影响,速度将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所有的物体,如果它的速度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阻力的作用。

B :分别让小车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到达斜面下端时的速度是不同的,如果小车以不同的速度在阻力为零的水平面上运动,由于运动没有受到影响,最终的速度仍是不同的。

C :在实验中不可能观察到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形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只受到阻力作用,受非平衡力,同时也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D :小车所受阻力越小,克服阻力做功的能量损失越少,如果不受阻力则没有任何能量损失,质量不变,物体动能不变,小车将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这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小刚忽然想到,为什么不能观察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而一定要观察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呢?经过思考他明白了: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受到的 __________力和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______个(填数字)力的作用,而这个力的大小比较容易控制,这样可以使实验操作相对方便。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力学》实验题(含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力学》实验题(含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力学》实验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2)将鹅卵石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同时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90g;(3)如图乙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丁所示,烧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丙所示,用调好的天平测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5)根据所测数据,鹅卵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6)若小明在第(4)步的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游泳潜水时,感觉潜水越深,耳膜越痛。

他关于“液体压强的规律”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他用如图所示的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将压强计的橡皮膜置于水中不同深度,调节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得到如下表中所示的数据。

压强计U形管实验橡皮膜朝向深度左液面右液面液面高度差1 朝上3cm 9cm 12cm 3cm(1)分析表格数据,压强计U形管中液体总体积不变,表格中未记录的数据应为___________cm;(2)用压强计U形管___________(选填“左液面”、“右液面”或“液面高度差”)反应出液体压强大小;(3)由实验___________(选填三次实验序号),可得出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___________而增大;(4)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______ _____;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5)之后,他取下液体压强计的U形管,将不相容的油和水装入其中,待液体稳定后,液面有明显分界线,测出各段距离如图丙所示,则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6)小明找到一个长、宽、高分别为8cm、6cm、6cm的质地均匀长方体木块,分别横放、竖放入装水的烧杯中,静止时如图(a)、(b)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同学想测量当地加速度,由于没有适当的实验器材,所以利用了手里的两部手机和一部打印机进行试验,他先用慢动作将小球的下落过程录下来,再用另一部手机三连拍刚才的慢动作,得到了一个图片,正常连拍的时间间隔是t 而慢动作将正常时间放慢n 倍,按照比例关系可知相片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例为x :y ,通过测量相片可知他们的图片上的距离如图所示,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表达式
212)(xt
x x y g -=
2、为了比较铁块和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某同学拿来体积形
状完全相同的小木块和小铁块,以及一个弹性良好的弹簧,他先将弹簧平放到桌面上,一端被固定,另一端用小铁块压缩弹簧,由静止时放,让小铁块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同样也将小木块压缩弹簧和铁块在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作直线运动,为了完成实验我们需要测量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 ,位移分别为x1和x2 物理量,请用测量的物理量表达出他们的比值
112221x m x m =μμ
一直很喜欢这种实验,
3.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

已知铁块A的质量m A=0.5 kg,金属板B的质量m B=1 kg。

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木板刚被拉动时示数如图,在拉力的作用下,使木板一直向左运动,稳定后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甲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 =______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g取10 m/s2)。

该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系列的点,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可求得拉金属板的水平力F = N
【答案】2.50 ;0.50 ;4.50
【解析】A,B间的摩擦力Ff=2.50N,A,B间的动摩擦因数;由纸带可知,根据可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 B a,解得F=4.50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