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温升
温升计算公式方法

温升计算公式方法温升计算是根据物体的质量、热容和吸收的热量来确定物体的温度变化。
温升计算的公式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推导和应用:基本公式法和能量守恒法。
1.基本公式法:基本公式法是基于热力学基本原理进行推导和计算的方法。
它使用的基本公式是温度变化与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ΔT=Q/(m·c)其中,ΔT表示温度变化,Q表示吸收的热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
这个公式的推导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实验结果。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增加的内能,即Q=ΔU。
而内能可以表示为ΔU=m·c·ΔT。
将这两个等式组合起来可得到上述的温升公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温升计算。
但是它的假设是物体的比热容是恒定的,不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在一些情况下,物体的比热容可能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不适用于这种情况下的温升计算。
2.能量守恒法:能量守恒法是基于热力学能量守恒原理进行推导和计算的方法。
它使用的基本公式是热量的平衡关系:Q1+Q2+Q3+...+Qn=0其中,Q1、Q2、Q3、..、Qn分别表示物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吸收的能量。
而吸收的能量是热量和做功的总和,即Q=ΔU+W。
假设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物体除了吸收热量外不做功,则W=0,将这两个等式组合起来可得到ΔU=-Q。
将这个关系代入热量的平衡关系中可得:Q1+Q2+Q3+...+Qn+ΔU=0将ΔU表示为m·c·ΔT,可以得到Q1+Q2+Q3+...+Qn+m·c·ΔT=0利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物体的温度变化。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准确地考虑物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情况,适用于物体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但是相比基本公式法,这种方法的推导和计算较为复杂。
在使用温升计算公式进行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电 机 温 升

电机温升电机的温度与温升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其单位为:K,(开尔文),K 是一个变量的单位,而℃是一个常量的单位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 7个等级,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GS标准《 90K (GS是德国标准=欧洲标准)UL标准《 75K (UL是美国标准)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K。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温升测试与环境温度测试的区别及联系

温升测试与环境温度测试的区别及联系
一到夏季,工程师们总会为电机过热而烦恼。
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
电机测试中涉及到温度的测试主要时温升测试及环境温度测试,本文主要介绍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一、电机温升测试
电机由常温(其各部分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开始运行,温度不断升高,当其高出环境温度后,一方面继续吸收热量缓慢升温。
另一方面开始向周围散发热量。
当电机处于热量平衡装态,温度不再升高时,电机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称之为电机温升。
既:温升=电机温度-环境温度,用K 为单位。
电机的最高允许温度是绕组的最高能够承受的温度。
在此温度下长期使用时,绝缘材料的物理、机械、化学和电气性能不发生显著恶性变化,如超过此温度,则绝缘材料的性能发生质变,或引起快速老化。
因此,绝缘材料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根据它经济使用寿命确定的。
电机的最高允许温度确定了,此时温升的限值就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
一般电机中冷却介质是空气,它的温度随地区及季节而不同,为了制造出能在全国各地全年都能适用的电机,并明确统一的检查标准。
对电机绕组和其他各部分的温度测量,目前虽已采用不少先进技术,仍可归纳为电阻法、温度计法、埋置检温计法三种基本方法。
电阻法:导体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电阻与温升存在如下关系,由电阻法测得的温升是绕组的平均温升,比绕组的最热点约低5 摄氏度左右。
电阻的测量可用伏安法或电桥法测量。
在切断电源后测定,则测得的温升要比。
电动机的温升和极限容许温升

电动机的温升和极限容许温升电动机温度是指电动机各有些实习发热温度,它对电动机的绝缘材影响很大,温度过高会使绝缘老化缩短电动机寿数,乃至致使绝缘损坏.为使绝缘不致老化和损坏,对电动机绕组等各有些温度作了一不守时的绑缚,这个温度绑缚便是电动机的容许温度。
电动机的各部温度的凹凸还与外界条件有关,温升便是电动机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高出的数值。
θ=T2-T1式中θ-------温升
T1-------实习冷却状况下的绕组温度(即环境温度,室温不容许逾越40℃);
T2-------发热心况下绕组温度.
1。
温升测试与环境温度测试的区别

温升测试与环境温度测试的区别一到夏季,工程师们总会为电机过热而烦恼。
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
电机测试中涉及到温度的测试主要时温升测试及环境温度测试,本文主要介绍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一到夏季,工程师们总会为电机过热而烦恼。
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
电机测试中涉及到温度的测试主要时温升测试及环境温度测试,本文主要介绍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一、电机温升测试电机由常温(其各部分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开始运行,温度不断升高,当其高出环境温度后,一方面继续吸收热量缓慢升温。
另一方面开始向周围散发热量。
当电机处于热量平衡装态,温度不再升高时,电机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称之为电机温升。
既:温升=电机温度-环境温度,用K为单位。
电机的最高允许温度是绕组的最高能够承受的温度。
在此温度下长期使用时,绝缘材料的物理、机械、化学和电气性能不发生显著恶性变化,如超过此温度,则绝缘材料的性能发生质变,或引起快速老化。
因此,绝缘材料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根据它经济使用寿命确定的。
电机的最高允许温度确定了,此时温升的限值就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
一般电机中冷却介质是空气,它的温度随地区及季节而不同,为了制造出能在全国各地全年都能适用的电机,并明确统一的检查标准。
图 1 电机绝缘等级对照表对电机绕组和其他各部分的温度测量,目前虽已采用不少先进技术,仍可归纳为电阻法、温度计法、埋置检温计法三种基本方法。
电阻法:导体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电阻与温升存在如下关系,由电阻法测得的温升是绕组的平均温升,比绕组的最热点约低5摄氏度左右。
电阻的测量可用伏安法或电桥法测量。
在切断电源后测定,则测得的温升要比断电瞬间的实际温度低。
温度计法:即用温度计直接测定电动机的温升。
当电机达到额定运行状态时,其温度也逐渐上升到某一稳定值而不再上升,这时可用温度计测量电机的温度。
此法所测温度为测点的局部温度。
埋置检温计是将热电偶或热电阻温度计在电机的制造过程中,埋置于电机制造后所不能达到的部位,此法主要用于测量交流定子绕组,铁心及结构件的温度。
温升测试

1.什么叫温升:
温升就是通过环温23±2℃前提下上升的温度。 列举:测试时环温为24℃,被测物体温度为74℃,那 么温升就是74-24=50 ℃ 。
2.正常温升测试要求:
①:不允许有任何变形、材质变异、产生功能失效、火 灾等危险; ②:各个零部件表面,提手、旋钮、測试角、易触及金 属表面、金属出风口等不应有过高的温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材料及零部件
温度( ℃ )
1、用作电的绝缘或线套之纤维 65 2、木质类零件 65 3、棉或柔性电线之人造纤维辩 65 4、用作电绝缘或防止电击等之电木 125 5、除墙式或箱式固定之外的支撑电器的表面 125 6、任何邻近墙式或舱式固定电器的表面(包括电器被固定的表面) 65 7、台式电器测试角的邻近表面 100 8、扁铁或电器头 175 9、被绝缘的电线或引线 低于其额定温升 250 10、密封元件 比最柔软点温度低150(250环境测量) 11、A铜、锡或裸露股:a、直径小于0.015*(0.38) 125 b、直径等于0.015*或大于0.015* 175 B、覆盖有镍、金、银或这些组合的铜导体 225 12、未镀镍之压力式端子和铜导体的接头,或者其它适当的保护的压力端子 125 13、当支撑电器时,被手或手指接触的点 A、金属表面 30 B、瓷质材料表面 40 C、模塑材料、橡胶或木头表面 50
咖啡壶的主要安规测试之一
温升测试:
在额定功率基础 上,按标准规定的比 例增加输入功率让发 热管持续发热直至稳 态,测量手柄、壶身、 电源线、内部线、测 试角等处温升情况, 不可超过标准规定的 限值。
测试设备:调压器、功率表、秒表、温度记录仪 测试标准:UL规格、UL1082-&29 测试前准备:
马达温升过高的原因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来源:考试大2009/4/30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字号:T T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电气设备的发热温度与温升

电气设备的发热温度与温升发表时间:2016-08-24T10:53:20.9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1期作者:曹恒吕乐[导读] 电气设备的温度升高控制一直是困扰电力工作者的一大难题,特别是一到夏季和冬季。
曹恒吕乐(贵州省兴义市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兴义 562400)电气设备的温度升高控制一直是困扰电力工作者的一大难题,特别是一到夏季和冬季,随着用电量的增加,电力行业的发、输、变、配电力工作者为电气设备过热而烦恼,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气设备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但“温升”的体现的确是用“温度”来表述。
鉴于设备发热“温度”和“温升”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其关键因素是涉及到电气设备的绝缘材质和发热与散热的平衡,下面就浅议如下:1、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共七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质的极限工作温度,是指电气设备在设计预期正常工作时的设计使用寿命。
例如:A级材质在105℃,B级在130℃的情况下正常使用寿命为10年,若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到设计值,并且维护工作措施有效时,该设备的一般正常使用年限可达15—20年,这是每位电力工作者所希望的结果,但平时维护工作欠妥,设备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质允许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使用寿命严重缩短,在极端情况下,才短短数分钟就会烧毁。
(如某铁合金厂修复后的35KVA直配变一次绕组存在绕向错误,通电瞬间发生喷油,随后空载运行十分钟,器身温度高达105℃,被迫退出运行。
)所以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电气设备的温升温升是电气设备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气设备自身发热引发的。
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的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比如0.35㎜冷轧硅钢片在15000高斯,50赫交变磁场下就有2.65—3瓦/公斤的损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升就是电机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高出的数值.
电机温度与温升的概念及测量和计算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用户发布来源:未知
电机绕组、轴承及其它部件,只有低于其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下使用,才能保证其经济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
《电气时代》2001年第2期刊登的《温度与温升》值得学习和深思。
笔者愿借题再探讨有关认识。
电机的发热避免不了的想到了发热程度,涉及到电机发热程度的理论认识是:温升,温升限度、绝缘材料、绝缘结构,耐热等级等。
因此,要认识和理解上面几个名词的含义,才能更好地注意和修正电机的发热程序。
1.温升电机温升温升限度
(1)某一点的温度与参考(或基准)温度之差称温升。
也可以称某一点温度与参考温度之差。
(2)什么叫电机温升。
电机某部件与周围介质温度之差,称电机该部件的温升。
(3)什么叫电机的温升限度。
电机在额定负载下长期运行达到热稳定状态时,电机各部件温升的允许极限,称温升限度。
电机温升限度,在国家标准GB755-65中作了明确规定,如附表所示。
在电机中一般都采用温升作为衡量电机发热标志,因为电机的功率是与一定温升相对应的。
因此,只有确定了温升限度才能使电机的额定功率获得确切的意义。
2.绝缘材料绝缘结构耐热等级
(1)什么叫绝缘材料。
用来使器件在电气上绝缘的材料称绝缘材料。
(2)什么叫绝缘结构。
一种或几种绝缘材料的组合称绝缘结构。
(3)什么叫耐热等级。
表示绝缘结构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并在这样的温度下它能在预定的使用期内维持其性能,在允许的范围内及其所分的等级耐热等级。
耐热等级分为Y级9
0℃、A级10℃、E级120℃、B级130℃、F级155℃、H级180℃和H级以上共七个等级。
从上所述,电机中不同耐热等级的绝缘材料有着不同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所谓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指:在此温度下长期使用时,绝缘材料的物理、机械、化学和电气性能不发生显著恶性变化,如超过此温度,则绝缘材料的性能发生质变,或引起快速老化。
因此,绝缘材料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根据它经济使用寿命确定的。
从附表中可以看到,温升限度基本上取决于绝缘材料的等级,但也和温度的测量方法、被测部的传热和散热条件有关,取决于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当周围冷却介质(例如空气)的最高温度确定后,就可根据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规定电机部件的温升限度。
根据统计我国各地的绝对最高温度一般在35~40℃之间,因此在标准中规定+40℃作为冷却介质的最高标准。
3.温度的测量
(1)冷却介质温度测量。
所谓冷却介质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把定子和转子绕组、铁心以及轴承的热量带走的物质;如空气、水和油类等。
靠周围空气来冷却的电机,冷却空气的温度(一般指环境温度)可用放置在冷却空气进放电机途径中的几只膨胀式温度计(不少于2只)测量。
温度计球部所处的位置,离电机1~2m,并不受外来辐射热及气流的影响。
温度计宜选用分度为0.2℃或0.5℃、量程为0~50℃为适宜。
(2)绕组温度的测量。
电阻法是测定绕组温升公认的标准方法。
1000kW以下的交流电机几乎都只用电阻法来测量。
电阻法是利用电动机的绕组在发热时电阻的变化,来测量绕组的温度,具体方法是利用绕组的直流电阻,在温度升高后电阻值相应增大的关系来确定绕组的温度,其测得是绕组温度的平均值。
冷态时的电阻(电机运行前测得的电阻)和热态时的电阻(运行后测得的电阻)必须在电机同一出线端测得。
绕组冷态时的温度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与电机周围环境温度相等。
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绕组在热态的温度了。
(3)铁心温度的测量。
定子铁心的温度可用几只温度计沿电机轴向贴附在铁心轭部测量,以测得最高温度。
对于封闭式电机,温度计允许插在机座吊环孔内。
铁心温度也可用放在齿低部的铜—康铜热电偶或电阻温度计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