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结构,硬件部分.

合集下载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是一种电子设备,它的功能包括存储、处理和传输信息。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计算机,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基本组成。

1、硬件系统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它的物理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和硬盘)、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和总线(用于连接各个部件)。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并处理数据。

存储器分为内存和硬盘。

内存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用于存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ROM用于存储固件和操作系统。

硬盘是用于长期存储数据的外部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允许用户与计算机交互。

键盘和鼠标是最常见的输入设备,而显示器和打印机是最常见的输出设备。

总线是用于连接各个部件的通信通道。

2、软件系统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是它的程序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它们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运行环境。

应用软件是为特定任务设计的程序,例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游戏等。

3、网络系统现代计算机通常通过互联网与其他计算机连接,形成一个网络。

网络系统包括硬件(如路由器和调制解调器)和软件(如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客户端),这些部件可以帮助用户连接到其他计算机并共享资源。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网络系统。

这些组件协同工作,使计算机成为一种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可以满足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需求。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电子系统,它由多个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协同工作,使计算机能够执行各种任务。

以下是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1、硬件系统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电源,主板,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这些硬件组件通过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处理数据和执行计算。

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

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

1.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答: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I/O设备组成。

运算器;完成算数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按照指令的要求控制和协调其他各部件工作。

存储器:存储程序和数据输入设备:将外部信息以必然格式输入到计算机系统。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提供给外部设备。

2.简述微程序控制的大体思想。

答:把指令执行的所有控制信号放在一个存储器中,需要时从这个存储器读取。

一条指令的功能通常常利用许多条微指令实现这个微指令序列称为微程序。

计算机运行时。

一条一条读出这些微指令。

从而产生各类操作的控制信号。

3.提高存储器速度可采用哪些办法,请说出至少五种办法。

答:1,采用高速器件2,采用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3,采用多提交叉存储器4,采用双端口存储器5,加长存储器的字长4.请说明指令周期,机械周期,时钟周期之间的关系。

答:指令周期是完成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

包括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所需的全数时间。

机械周期也称为CPU周期,是指被肯定为指令执行进程中的归一化基准时间,通常等于取指时间(或访存时间)。

时钟周期是时钟频率的倒数,也可称为节拍脉冲或T周期,是处置操作的大体单位。

一个指令周期由若干个机械周期组成,每一个机械周期又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

5.什么是RISC?RISC指令系统的特点是什么(至少写出4个)?答:RISC是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特点:1)选取利用频率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

2)指令长度固定。

3)只有取数/存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的操作都在寄放器之间进行。

4)大部份指令在一个机械周期内完成。

5)CPU中通用寄放器数最多。

6)以硬布线控制为主,不用或少用微指令码控制。

7)一般用高级语言编程,特别重视编译优化工作,以减少程序执行时间。

8)指令以流水方式执行6.计算机系统总线大致分为哪几类?答:1)一个计算机系统中的总线分为三类:同一部件如CPU内部连接各寄放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称内部总线。

简述计算机系统的结构

简述计算机系统的结构

简述计算机系统的结构
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硬件层:计算机系统的物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2. 操作系统层: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的软件,提供文件管理、进程管理、设备管理等基本功能。

3. 应用软件层: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的软件,包括办公软件、游戏、浏览器等。

4. 用户界面层: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交互的接口,包括命令行界面、图形用户界面等。

5. 网络通信层:支持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包括网络协议、通信接口等。

这些层次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其中,硬件层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操作系统层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应用软件层是计算机系统
的功能体现,用户界面层是计算机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桥梁,网络通信层则是计算机系统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纽带。

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硬件指的是计算机的物理部分,包括计算机主机、外围设备等;而软件指的是计算机内部的程序和指令,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为了使计算机系统运行更加高效,计算机系统被设计成了多级层次结构。

第一层次:硬件层次。

这一层次是计算机系统最底层的结构,包括计算机主机、外围设备等。

计算机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它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负责处理所有的数据和指令。

外围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用来向计算机主机输入或输出数据。

第二层次:操作系统层次。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控制着计算机的所有硬件和软件资源。

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如Windows、Linux、Unix等,它们对用户和软件提供了接口,让用户和软件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和操作。

第三层次:高级语言层次。

高级语言是计算机程序员用来编写程序和指令的语言,如Java、C++、Python等。

高级语言比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更加容易理解和编写,程序员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然后将程序交给编译器转换成机器语言。

第四层次:应用程序层次。

这一层次包括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音视频播放软件等。

应用软件是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的软件,用户可以利用它们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

在多级层次结构中,每个层次都依赖于下一层次的结构,同时也提供接口供下一层次进行调用。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计算机的各个部分能够协同工作,从而实现更加高效和稳定的计算机系统运行。

总之,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是将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是计算机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多级层次结构不断完善和改进,带来了更加稳定、高效的计算机系统。

现代计算机系统硬件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现代计算机系统硬件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现代计算机系统硬件组成及各部分功能一、引言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而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是硬件。

本文将介绍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二、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

它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解析和执行指令,而算术逻辑单元负责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三、内存(Memory)内存是计算机系统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内存分为主存和辅存两部分。

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空间,而辅存是用于永久存储数据的设备,如硬盘和固态硬盘。

四、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和摄像头等。

键盘用于输入文本和命令,鼠标用于控制光标和选择操作,扫描仪和摄像头则用于将纸质文件或图像转换为数字格式。

五、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系统的结果显示给用户。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和音频设备等。

显示器用于显示文本和图像,打印机用于将计算机中的信息打印出来,音频设备则用于播放声音和音乐。

六、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永久存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和程序。

除了辅存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存储设备,如光盘、U盘和网络存储等。

光盘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U盘则便携方便,网络存储则可以在多台计算机之间共享数据。

七、总线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通道。

它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种类型。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地址总线用于指定数据的存储位置,而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八、扩展插槽扩展插槽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插入扩展卡的接口。

扩展卡可以增加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常见的扩展卡包括显卡、声卡和网卡等。

九、电源电源是计算机系统的供电装置,为计算机提供所需的电能。

它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提供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十、散热系统散热系统用于保持计算机硬件的正常运行温度。

它包括散热风扇、散热片和散热膏等组件。

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_图文

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_图文

3.2 微型计算机主机结构
3.2.4 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在主机内部(简称内存),一般由半
导体材料构成。内存储器可分为只读存储器和 随机读写存储器。
内存储器分类
3.2 微型计算机主机结构
1. 只读存储器 •特点:存储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随机改写或 存入,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可靠性高。 •ROM分类
3.1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典型的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如下 :
CPU
(含运算 器和控制
器)
地址总线(AB )
数据总线(DB)
控制总线(CB)
RAM
ROM
I/O接口
I/O设备
3.1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1)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程序和数据。 (2) 计算机硬件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 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 (3) 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 (4) 控制器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 (程序) 工作 。
② 数据总线。传输的是数据,一般是双向传输 。CPU进行“读”时,数据由外设流向CPU,当CPU进 行“写”时,数据由CPU流向外设。
③ 控制总线。传输的是对外设进行控制和状态 检测的信号,有的是CPU向内存或外部设备发出的信 号;有的是内存或外部设备向CPU发出的信号。对每 条控制线而言信号是单向传送,但作为整体是双向的 。
3.2 微型计算机主机结构
3.2.5 总线 总线:是一组连接各个部件的公共通信线路,是计 算机内部传输指令、数据和各种控制信息的高速通 道,是计算机硬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线按所传输信号不同可分为: 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 控制总线。
3.2 微型计算机主机结构
① 地址总线。传输的是地址信号,一般是单向 传输。当CPU需要访问某个外设时,它向地址总线发 出相应外设的地址信号,以选择某个外设。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并简述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并简述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并简述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并简述各部分的基本功能如下:
(1)中央处理单元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运算器是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算的部件;控制器统一指挥和有效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2)存储器:包括内存和外存。

内存可由CPU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外存存取熟读较慢,容量大,价格较低,一般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或称主存)的补充和后援。

(3)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的作用是把原始数据以及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表示方式,然后放入存储器;输出设备用于把各种计算机结果数据或信息
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示出来.
(4)输入/输出接口:作用是协调外部设备和计算机的工作。

功能大致包括:数据隔离;数据缓冲;数据变换;记录外设与接口的工作状态,据此调整对外设与数据接口的指令;实现主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联络控制。

(5)总线:是一组公共信号线,能分时地发送和接收各部件的信息.其优点是,可减少计算机系统中信息传输线的数量,有利于提高系统可靠性;使计算机系统便于实现模块化,从而提高计算机扩充内存容量及外部设备数量的灵活性。

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组织和交互方式,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指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本文将从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深入探讨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一、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而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应用程序等。

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它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指令的解码和执行,而算术逻辑单元负责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2.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地方,也称为主存。

它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

RAM可以读写数据,而ROM只能读取数据。

内存的大小决定了计算机可以存储的数据量。

3.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计算机进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而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频设备等。

输入输出设备通过与计算机系统的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4.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资源。

它提供了用户接口、文件管理、内存管理、进程管理等功能。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 OS等。

5. 编译器编译器是将高级程序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的软件工具。

它将程序源代码进行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生成目标代码。

常见的编译器有C语言编译器、Java编译器等。

6. 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如文字处理、图像处理、数据库管理等。

它们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完成特定的任务。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研究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学科。

它包括指令系统、数据表示、运算器设计、控制器设计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说明书硬件部分说明
第一章系统结构
1.1系统构成
1.2说明
计算机及软件:管理整个系统,运算并处理各种相关数据。

收费机(又称窗口机):根据上位机所设权限,承担窗口售饭、存
款、取款、退款以及出售份饭等职能。

录入机:连入计算机键盘口,用于办卡的操作设备。

打印机:计算机的附属设备,用于打印各项报表及收据。

网络服务器:通过COM1、COM2使窗口机与计算机实时通讯。

第二章窗口机的构成及使用
2.1外观及其功能说明
一、外观图
图一,购饭面:
图二,操作面。

2.2功能说明
本收费机分前后两面,一面供就餐人员划卡消费用,一面供售饭人员操作使用。

窗口机购饭面主要分为读卡区和显示屏两部分(如图一)。

射频卡感应区:位于右侧印有天线图形的部分。

消费时,消费者持卡接近窗口机,并使卡面与窗口机感应区平行贴近,移动射频卡至窗口机感应区0.2-2.5CM处,听到“嘟嘀”声后,即表示刷卡成功。

此时窗口机显示屏同时显示卡中余额;否则显示ERR1,表示档案中无此卡,并连响数声。

显示屏:位于窗口机的中央,分为上下两行,分别显示“余额”和“应收”两项内容。

“余额”项表示持卡人卡中餐费余额,“应收”项表示持卡人当餐消费金额。

窗口机操作面分键盘操作和显示屏两部分(图2),显示屏内容及功能与购饭面显示屏相同。

键盘可分为功能区和操作键区。

功能键区:分“主食”、“副食”、“零售”三个功能键,和与之对应的绿、黄、红三个状态指示灯。

操作键区:由0、1、2、3、4、5、6、7、8、9、F1、*、查询、确认、小数点、设置、退出、总清、清除、结帐等键组成。

登录方式功能键:1、售饭;2、存款;3、取款;4、退款;5、份饭。

当操作员进行超出软件设定的权限操作时,显示屏则会出现ERR3,进行错误提示。

设置键:设置键用来设置机器号,设置机器号必须在售饭机登陆之前。

登陆前连续按十次设置键,则显示本售饭机的机
器号,每台窗口机必须有唯一号码与其对应,否则重号
机只有一台能登录上,并容易出现通讯错误的情况。

F1测试键:测试键用来检测窗口机的基本功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登录前可按“F1”键,则数码管循环显示一次“8”之
后,按任一按键则蜂鸣器短鸣一声。

显示面板则显示
出相应键值,划卡后显示“23”。

若一切正常,检测操
作板后应再按F1,退出测试状态。

查询键:可以查询出本台机器从售饭开始到查询时当天各餐的消费额。

退出键:按退出键则退出设定的登陆方式。

清除键:逐次清除上一笔操作记录。

总清键:清除划卡后所有操作记录。

结帐键:当买卖双方确认收款操作无误后,按下“结帐键”,应收款项自动从卡中扣除消费金额;在存、取款方式下,按
下“结帐键”,也实现相对应的确认功能。

确认键:可实现累加功能。

2.3操作流程
①登录:操作员根据系统设定的权限,进入自己的登录方式,并
输入自己的ID号和密码,按“确认键”确认。

如输入正
确,则可以和上位机进行通讯操作。

数码管上显示该登
录方式,可进行此项工作操作。

②售饭:操作员登录售饭方式后,即可进行餐饮销售。

购饭者应
先划卡,并报出欲购主食的食品种类及数量,操作员按
下计算机确定的主食编号,并乘以相应份数;依此类推,
在出售副食时,操作员按下“副食键”,然后进行相应消
费;当进行零售时,操作员应按照消费者所消费数额输
入相应金额,并按“确认键”确定;如此本次多笔交易
记录确认无误后,按“结帐键”结帐,则机器将从帐户
中扣除几笔消费额合计的应收金额,完成本次消费。

③存款:窗口机登录为存款方式后,存款人划卡并按出正确存款
金额后,按“确认键”结帐。

在此处,“确认键”和“结
帐键”功能相同。

④取款:窗口机登录为取款方式后,取款人先划卡,然后按出取
款余额(注意,此时取款额不能超出卡中余额,否则操
作失败),并按“确认键”结帐。

如果取款额超出卡中余
额数,窗口机显示屏会出现“ERR04”错误提示,表示
此次取款不成功。

⑤退款:窗口机登录为退款方式。

退款额不得超过当餐消费额,
如超出当餐消费额,则窗口机显示屏出现“ERR9”错误
提示。

⑥份饭:上位机事先设定了窗口机份饭的金额,消费者划卡即扣
已经设定的固定金额。

如卡中余额低于上位机所设定的
金额,则出现“ERR2”。

2.3参数:
外形尺寸:2.90mm×152mm892mm(长×宽×厚)
电源:交流220V/50HZ
功耗:<8W
工作温度:0°C~50°C
贮存温度:-20°C~60°C
工作湿度:10%~90%
贮存湿度:5%~90%
磁卡扫描速度:7.5CM/S~75CM/S
最大通讯距离:1200米
第三章硬件安装
3.1 安装准备
1、确定计算机控制室位置,清理装饰完毕,并确保备有市
电电源(220V,50HZ)。

2、根据窗口机尺寸及用户要求改造售饭窗口。

3、准备必要的安装工具以及耗材。

4、根据现场情况准备好足够长度的电源线及信号线。

*电源线为三芯电缆,每芯线径≧0.3MM
*信号线为三芯屏蔽电缆,每芯线径≧0.2MM
5、确定地线、(如食堂无公共地线,则自行制做。

地线对系
统很重要,良好的地线才能保证系统不受干扰地正常工
作。


3.2布线
1、将电源线与信号线并行,从机房引至售饭现场。

2、用万用表测量信号线电源线,确认无短路、断路。

3、在计算机房一端将信号线接到网卡的某一路上或多路上,将电
源线接上插头。

3.3接线
1.计算机网卡接线
将计算机关闭(以防止电插拔烧串行口),用网卡的通讯转接线的DB9孔接到上位机所设定的串行口上,将网卡转接线的DB9针接到网卡的DB9孔上,则实现了网卡与计算机的连接。

2.窗口机接线
①将窗口机固定在售饭窗口上,打开出线孔,将本台窗口机
与下一台窗口机的电源线并连,接入窗口机电源板上。


接至本台窗口机的信号线,与接至下一台窗口机的信号线
并联后,两段信号线屏蔽网绞在一起,并做绝缘处理(防
止屏蔽网在机壳内与线路焊点短路),为信号线接上插头,
如图B部分所示,插到窗口机主板上。

②窗口机的操作板有设置键,在窗口机与上位机通讯前连续
按10次后,窗口机显示当前机器号,按任一数字再按确认
键,显示所设机器号,每一台窗口机必须有唯一的号码与
之对应。

范围再[0~250]之间设置。

③窗口机与网络服务器接线,将一路或几路窗口机信号线的
A+,分别接到网络服务器某一路的A+端;将信号线的B-,
接至网络服务器此路的B-一端。

3.4调试说明
(此处应当由软件部分编写故此略)
显示屏出错代码释义:
01、档案中无此卡。

02、余额不足透支。

03、非法操作员或登录密码错误。

04、存款额溢出或返款额溢出。

05、非法主食或副食编号。

06、消费额超标。

07、卡已挂失。

08、销售标志错(主、副、零售)
09、返款额超出当餐消费总额
10、份饭价格未确定。

11、此卡在再此POS机上不能消费。

12、超过消费限额。

13、服务器数据处理错误。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