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 云南省数字乡村--新农村建设信息网 -- 首页

合集下载

云南农业信息网网站群

云南农业信息网网站群

农、 l 、 J 收’ , 公 的. 渠道 2 0 1 6 年起各级农 业信息 承缸l 政务 息公开职 责职能 ,成为符绒 农、 【 I 、 J 政圩 辛 进 ,l n 川f . 7 J I 】 姒农 、 部 ¨对外 传 ,增 加 I - 会公众埘 竹农、 l T作 的 J 解 ,提升 z , - ‘ i 打竹r 』 代农、 1 I :  ̄ t 9 全认 瞍 影响 7 J 力 ‘ 『 币起到积极 的推动作州
能} { I , 脱 ・ 个J 。 编 Ⅲ , 多个 网站 发布 的 功 能
2 ( ) l 6 t - : A 1 - , y 次收 版 片 反 汁
≮ 南 省农 、 l J f办公窀 天丁 发放府 息 公 J } :
方 竹 发现 M题 收 符分 , J ’ 棠 的 改版 ,』 i 将
2 0 0 1 年5 月 版建市 云南省农业信 息 中心与 外聘技术 人员合作 开发第一 版云南农业 信息 网 ,后 台管理 系统 采川 ( : / s 技术 ,初步实 信息 采编 与发布功 能。
2 0 0 3 年第一 次改版 。建 设资 金5 0 万 元,建 设内容 包括农业信息 网页而设 计和网站 建站管理 软什
级农、 l f J l i , J 会公 众提 供信息 服务 的主商 口 云 南农业 息 网刚站 舯共设有 农业 资 、『 场 价息 、狄 、 J 科 技 、 政 策法 、收 符公 J l : 、农 、 『 , I 热点 、农产品安个 、农机推广 、农、 I 标准等 『 I ,下设 于项 E = I 6 4 犬炎 、… ) 多小 .I J 、 J 卅 、价息 q L - ‘ 人,澜 农, I k 产经营 的各个领域 ,为 南农业提供 食万化 、多角度 、深屡 7 欠的 息 纡.f l 久 J f 满址 r J 人农、 I I ,l 作 、 J : 、经营者和管 f 息公 对农 , l k ' l i 、市场 、科技 、政策 等各 类信息 的迫 求

走进“数字乡村”

走进“数字乡村”
“ 数字 乡村”工程的建设和应 用,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 了信息服务 平 台 、 策辅助平 台 、 决 政策宣传 平 台、 电子政务平 台、 民主管理平 台 、 互动交流平台和文献 资料平 台, 初 步显现出强大功能和美好 前景 。 汇集海量信息 , 实现全省 乡村 信息 网上发布 。截至2 0 年 07 底 ,全省共采 集数据报 表 l 万余 4 份, 网页总量 lO 万个 , 4余 拍摄图片 13 多万张 , 40 制作视频2 多个 , 万 采 集信息 10 6 多万条 。全省l 6 个乡、 36 镇 、. 万 个建 制村 、2 个 自然 14 3 l万 村, 初步实现基础信息以图文声像 等形式上网发布。 建成 乡村基 本信 息数 据 库, 进一 步摸清 了农村“ 家底 ” 。全
— — — —
丰富而有益 的经 验。 由于数据传 输量庞大 , 而基层互联 网带宽低 、 传输速度慢 、 技术力量较 为薄弱 , 全省组织开发 了乡村基础信息离 线 录入软件 ,有效 解决 了近 l万 2 个 自然村 的数 据 保 存 和 上 传 问
题 。 对 文字 编 辑 量 大 的 问 题 , 针 全
维普资讯
省 以 自然村 为基础 和重点 的 乡村 基本情况数据库 , 涉及“ 农” 各个 领 域 , 括 自然 资 源 、 设 施 、 包 基础 农 村经 济 、 色产业 、 口、 生 、 特 人 卫 文 化教育 、 基层组织等方面 。保山市 隆 阳区河图 、 蒲缥 、 杨柳 、 瓦房等 乡 镇 以“ 数字 乡村 ” = 建 设 为 契 机 , 一程 T 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 。 河图镇专 门聘请 撰写《 河图 志》 的老教 师到 各村帮助: 作 , 【 还聘请了有一定历 史知识 和文化基 础的人参 与本 地 风土人情 的挖掘 和整理 。 建成覆盖全省 的“ 数字乡 村” 网站群 , 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 全 省“ 字 乡村 ” 数 网站群 中包 含 l万 3 多个 网站 , 盖 省 、 ( )县 ( 、 覆 州 市 、 市 区 )乡镇 、 建制村 、 自然村六级 , 实 现 了“ 村村有网站” 大幅提升 了农 , 业 和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力 。 昆明市 依靠 自身力量 , 开发 了电子地 图导 航 系统 , 并采用语音合成软件进行 视频配音 。 曲靖 市 麒 麟 区安 排 配 套 经 费l0 l万元 , 组建信息服务中心 , 乡( ) 镇 街道 在建立信 息服 务站的 基础上 , 配套建设视频会议室 , 着 力打造农业农村信息资源数 据库 和 区 乡村 纵 横 畅通 、 务 “ 农 ” 服 三 、 推 动农 业 产业 化 的 信息 网络平 台。 拓 展建设 内容 ,信息服 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数字乡村” 工 程 建设 内容 丰 富 ,并 逐 步 向涉 农企业 、 民专 业合作组 织 、 农 种养 大户和广 大农 民延伸 ,扩大 了农 业和农村 信息服 务的覆盖面 。为 保证 “ 数字 乡村” T程建设对互联 网接 入的需求 , 昆明市农 信办与云 南 电信 昆明分公 司达成协议 , 全面 完成全市所有 乡镇 的互联网接通 , 全市 乡镇互联 网2 兆宽带接通率达 10 0 %。永善县利用 “ 数字 乡村 ” 信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公布日期】2007.08.07•【字号】大政办发〔2007〕65号•【施行日期】2007.08.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有关部门:现将《大理州“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县市人民政府和州级各有关部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建设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特此通知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〇七年八月七日大理州“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省委、省政府把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列入当前的重点工作加以推动实施,要求12月底前全面完成“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任务。

为确保全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目标在我州如期完成,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的“十六大”强调:“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党中央把信息化工作从“战略举措”提高到“必然选择”,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提高,也表明了在迈向信息社会的进程中,加速推进信息化、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们全党、全社会最为关注的工作之一。

我们作为农业大州,93%的地区是山区,信息闭塞、资源分散、人才缺乏、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化发展滞后,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必将缩短农业发展距离,摆脱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全面扩大现代农业发展的宣传,必将有力促进城乡文化交融、信息传播和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从而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化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创造条件。

二、“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是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实施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行政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乡村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形成覆盖县市、乡镇、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批发市场、生产经营大户的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云南省数字乡村介绍

云南省数字乡村介绍

云南省“数字乡村”网站平台
云南微软技术中心
中心面临的挑战
我们的老客户主要是工业企业.
我们没有政府客户. 我们的销售工作要从头开始.
云南微软技术中心
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介绍
云南省“数字乡村”是省级政府工程,项目与2006年06月启动.同时项目 在各主流媒体上做了强势报道.
云南微软技术中心
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机会的发现与跟进
总体技术路线
云南微软技术中心
系统总体技术路线
微软SharePoint Server 2007为门户支撑平台进行开发
集中存储与统一服务的方式,以互联网为依托的B/S结构应用 Web服务器场、服务与数据库集群提供高性能性应用 采用数据仓库技术结合SQL Server 2005强大的数据智能分析、动态报表功 能建立
系统总体框架
云南微软技术中心
系 统 总 体 框 架
云南省“数字乡村”网站平台
云南微软技术中心
经验总结
培训.
让客户体验到我们和微软的优势整合. 良好的团队精神.
谢谢!
© 20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presentation is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Microsoft makes no warranties, express or implied.
云南省“数字乡村”网站平台介绍
云南微软技术中心
李京/客户经理
云南省“数字乡村”网站平台
云南微软技术中心
Hale Waihona Puke 内容• • • • • • • • 公司介绍 中心面临的挑战 中心的团队建设 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介绍 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机会的发现与跟进 总体技术路线 系统总体框架 经验总结

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

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
项 目实施 地点提 供依据 . .五是促进旅游 、 【 的发展 m i , ' i l : 、迪 庆 、两 蚁版纳 、俅 I I J 、_ 人 等州 『 利川 t“ 数 t : 乡f l f ” I
网络平 台,发布 罔片 、视频 等信息 ,较好地宣传各地旅游 的特 色 .
( 武亚云 )
不少于5 0 张 。生 成的基础信 息资料 客观 、真实 、科学 、系统地 反映 出当地农业农 村经济和社会 发展变化情况 ,取得五
大成 :
1 . 采集有 丰富 的 乡村信 息 ,实现 乡村信息 上网发布 。云南省 “ 数字 乡村” 网站 自2 0 0 7 年l 0 月1 4 日开通 以来 ,截至 2 0 1 6 年l 1 月2 8 日统计 :全站 发布信息 1 3 4 1 3 7 3 条 ,上传 图片5 0 1 l 张 ,上 报2 0 1 5 年度数 据报表5 9 0 7 8 个 ,全 省共 制作 上传
决橘子 销售难的 问题 三是 促进农 民专 、 j 合作组 织的 发展 曲靖市 龙县 J 父 坝农、 l l , 养殖 、 I I , 合作礼通过 数 乡f 、 f 站 ,带动周边 1 2 个 自然¥ ] ' - 8 6 5 户农户养殖家 禽 ,为会 员带来较好 的收益 . 是为各级党委 、政府科学决 策提供伙据 洱市宁洱 县在实施 村级公益事 业 “ 一事 一 议”项 日时 , 数宁 乡村 网上方便地 找刮 个 『 I 然村的 琏小情 ,为 选
— —
应用效果

是 促进农 民增收 、保 山市龙 陵县利用 “ 数字 乡村 ”平 台发布销售 信息 ,为农 民创 收达7 0 0 多万 元 、_ = 址促进农
产品销售 。 “ 四川橘子大 实蝇 事件 ”直 接影响 整个橘子市场 ,但华 : 华溪通过 “ 数宁 乡村 ”网站 传 币 I l 推 销 ,仃效解

【云南乡村数字官方网】_云南省数字乡村,你知道些什么

【云南乡村数字官方网】_云南省数字乡村,你知道些什么

【云南乡村数字官方网】_云南省数字乡村,你知道些什么云南省数字乡村是为什么叫做数字乡村呢,它是什么时候建设的,现在成果如何了,你想要知道吗?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云南省数字乡村吧。

云南省数字乡村简介云南数字乡村项目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倡导建设,孔垂柱副省长任项目组长,全省10余个厅局共同承担建设任务,第一步将在07年底建成覆盖省、州、市、县、乡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完成万个村委会、10万个自然村的基础信息采集、网页制作和信息上网发布,并于2021年逐步完成全省农村工作信息化的建设。

云南省数字乡村发展简史项目计划三年内由省及地方总投资个亿进行建设,是云南省信息化、数字化、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也是全国第一个提出以信息化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性举措,国内权威媒体《人民日报》在其头版刊登了相关报道,称该项目是一项符合云南省情、改变传统农村经济社会管理模式的重要电子政务工程和德政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农业部领导的高度评价,赞赏这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要国策提供了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借鉴模式。

数字乡村平台的功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能够以图片、数据、图标及文字等多种生动直观的形式,最好、最快、最直接、最方便地为我省各级人民政府提供我省农村工作各方面信息,从而为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且随着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它将能为所有涉农部门和投资单位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我省农村经济建设和投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展示我省农村现状窗口的同时,也为将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商务模式向农村中推广,促进农产品交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云南的长远发展来看,从数字乡村的建设入手,今后我省还将在全省若干领域建设和打造数字云南,逐步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办法,实现全省政务工作的改革与升级,全面促进云南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

云南省数字乡村指南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三农工作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数字云南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意见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意见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云南省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18•【字号】•【施行日期】2013.04.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意见(2013年4月18日)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精神,推进“三农”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结合云南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增强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充分肯定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抓手,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战略,深入实施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百亿斤粮食增产、兴水强滇、科技兴农、中低产田地(林)改造、山区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攻坚、兴边富民、森林云南建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城镇上山农民进城、农民收入翻番、农村民生改善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克服了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多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引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办成了一批深得民心的大事好事,初步遏制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特色产业发展迈出重大步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民生加速改善,农村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农村社会和谐安定。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省“三农”投入力度最大、农业发展最快、农民得实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实质步伐的十年。

2012年,“三农”发展继续巩固和保持了10年来的良好态势,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827.8万吨,农业总产值实现2680亿元、农业增加值实现165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17元,为全省“稳增长、冲万亿、促跨越”作出了重大贡献。

搞好玉米制种生产的基本流程

搞好玉米制种生产的基本流程

质量可靠的优良种薯。

3.4 加大科技培训,及时防治病虫害 应加大对农户的科技培训,根据病症识别不同的病虫害,指导农户合理应用不同措施,及时防治。

冬季温暖、干燥,虫害尤为严重,可采用色板诱杀或喷施阿维菌素类等进行防治。

同时,由于温度高和虫害引起的病毒病较为严重,可通过应用脱毒种薯、拔除田间病株、及时防治蚜虫等进行防治。

疮痂病及粉痂病可通过加强检疫、水旱轮作、选用无病种薯、种薯消毒和加强栽培管理进行防治。

晚疫病在冬季生产中,由于雨量少,发病变轻,只要注意防治,对冬季马铃薯生产的影响较小。

3.5 搭建销售平台,积极拓展市场空间 对于冬季马铃薯而言,收获后气温已经回升,不耐贮藏,鲜薯要及时销售。

因此,为避免滞销,应积极搭建销售平台,拓展市场空间。

首先,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打造品牌,推进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实行订单农业,合作社统一收购,组织外销。

第二,建立信息网络和销售网络,利用新农村信息网、数字乡村网等平台,发布供求信息,加强网上交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打开销路。

第三,建立“农超对接”,直接销往本地和大型超市,由农户或合作社和商家、超市签订意向性协议书,分级包装上市,以减少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3.6 发展特色,促进冬季马铃薯产业发展 彩色马铃薯肉色有紫色、红色或黑色等,具有色彩鲜艳、不易变绿、耐贮藏、食味好等特点,可用于提取花青素、生产特色食品或作为高档蔬菜[5]。

近年来,紫云1号、黑美人等品种在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得到栽培推广,云南省部分地区也将一些地方品种进行开发,如会泽小乌洋芋、宣威转心乌洋芋、邱北紫芋等,都有较高的商品性和经济价值,也可作为特色产品出口到其他发达国家。

因此,彩色马铃薯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红河州在冬季马铃薯生产中,可以效益为中心,调整布局,优化结构,适当发展彩色马铃薯,加大引种和筛选,选出适宜栽培的高产优质彩色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推广栽培,以促进冬季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品种简介稻谷一、富优80审定编号:滇特(昭通)审稻2009017号申请单位: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水富分公司选育单位: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水富分公司品种来源:该品种是2003年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水富分公司用自选不育系富219A与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云恢80恢复系杂交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

株型适中,剑叶宽、角度较大,适应性强,穗子大,千粒重高,结实率高,生育期适中,抗性强,米质好,产量高。

株高113厘米,全生育期142天左右,穗长28.1厘米,平均穗粒数220.8粒,实粒数193.6粒,结实率87.5%,千粒重29.4克左右。

米质检测:出糙率81%,整精米率60%,粗蛋白8.3%,直链淀粉20.1%,达国家二级米标准,部分指标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

抗性鉴定:稻瘟病级3级,白叶枯病级5级。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昭通市杂交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565.9千克,较对照冈优725增产8.3%。

生产示范一般亩产536-586.8千克,较当地主栽品种亩增产9.4-12.8%。

适宜区域:适宜在昭通市海拔1100米以下籼稻区推广种植。

二、C优2040审定编号:滇特(普洱)审稻2009018号申请单位:四川竹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该品种是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CA作母本与恢复系绵恢2040杂交组配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

全生育期171天,株高107.0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繁茂性好,剑叶较宽大,叶鞘、叶耳、叶缘、和颖尖紫色,粒中长、无芒。

每亩有效穗16.8万,穗长25.9厘米,穗总粒220.6粒,穗实粒172.4粒,结实率78.2%,千粒重27.3克。

米质检测:出糙率80.3%,精米率71.1%,整精米率50.0%,垩白粒率65%,垩白度8.4%,透明度1级,碱消值5.5级,胶稠度64mm,直链淀粉(干基)22.8%,粒长7.0mm,粒型(长宽比)2.9。

抗性鉴定:对稻瘟病的抗性为稍强,中感白叶枯病。

产量表现:2007和2009两年参加普洱市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591.4千克,较对照汕优63增产11.4%。

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5.9千克,较对照汕优63增产4.1%。

适宜区域:适宜在普洱市海拔1350米以下的稻区种植。

三、竹丰优009审定编号:滇特(普洱)审稻2009019号申请单位:四川竹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单位:四川竹丰种业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水稻所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竹丰种业有限公司和西南科技大学水稻共同选育,用不育系竹丰1A作母本,与恢复系绵恢2009杂交组配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

全生育期平均170天,平均株高104.5厘米,株型紧凑,叶鞘、叶耳、叶缘紫色,后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16.5万,穗长24.3厘米,穗总粒197.4粒,穗实粒159.8粒,结实率81.0%,千粒重28.0克。

米质检测:出糙率80.1%,精米率69%,整精米率48.9%,垩白粒率92%,垩白度11%,透明度2级,碱消值6.0级,胶稠度40mm,直链淀粉(干基)22.6%,粒长6.2mm,粒型(长宽比)2.2。

抗性鉴定:中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

产量表现:2008—2009参加普洱市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686.1千克,较对照汕优63增产10.0%。

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9.4千克,较对照汕优63增产15.8%。

适宜区域:适宜在普洱市海拔1350米以下的稻区种植。

四、竹丰优28审定编号:滇特(普洱)审稻2009020号申请单位:四川竹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单位:四川竹丰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竹丰种业有限公司用不育系竹丰2A作母本,与恢复系竹恢3208杂交组配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

全生育期173天,株高111.5厘米,株型较紧凑,叶鞘、颖尖紫色,生长势旺,后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19.8万,穗长26.1厘米,穗总粒186.0粒,穗实粒147.8粒,结实率79.5%,千粒重27.4克。

米质检测:出糙率80.4%,精米率69.5%,整精米率45.6%,垩白粒率71%,垩白度7.1%,透明度1级,碱消值5.0级,胶稠度62mm,直链淀粉(干基)23.1%,粒长7.0mm,粒型(长宽比)3.0。

抗性鉴定:对稻瘟病的抗性为稍强,中抗白叶枯病。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参加普洱市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51.5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3%。

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1.7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增17.8%。

适宜区域:适宜在普洱市海拔1350米以下的稻区种植。

五、D香287审定编号:滇特(普洱)审稻2009021号申请单位:四川雅安市山州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单位:四川雅安市山州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该品种是雅安市山州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不育系D香4A作母本,与恢复系山恢287杂交组配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

全生育期169天,株高97.5厘米,分蘖力中上,株型适中,后期转色好,成穗率较高。

每亩有效穗19.5万,穗长24.2厘米,穗总粒145.9粒,穗实粒132.6粒,结实率90.8%,千粒重29.9克。

米质检测:出糙率80.7%,精米率71.6%,整精米率58.4%,垩白粒率70%,垩白度7.0%,透明度1级,碱消值6.0级,胶稠度62mm,直链淀粉(干基)21.6%,粒长7.3mm,粒型(长宽比)3.0。

抗性鉴定:对稻瘟病的抗性为强,中感白叶枯病。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普洱市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36.7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8%。

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8.0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14.0%。

适宜区域:适宜在普洱市海拔1350米以下的稻区种植。

六、D优725审定编号:滇特(普洱)审稻2009022号申请单位: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绵阳市农科所用不育系D62A作母本,与恢复系绵恢725杂交组配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

全生育期175天,平均株高101.5厘米,株型紧凑,叶片长大,繁茂性好,分蘖力中等,每亩有效穗19.8万,穗长25.8厘米,穗总粒162.7粒,穗实粒132.7粒,结实率81.6%,千粒重30.4克。

米质检测:出糙率79.6%,精米率68.2%,整精米率54.4%,垩白粒率66%,垩白度6.6%,透明度1级,碱消值5.3级,胶稠度50mm,直链淀粉(干基)21.8%,粒长7.2mm,粒型(长宽比)3.0。

抗性鉴定: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普洱市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77.1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17.8%。

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5.0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6%。

适宜区域:适宜在普洱市海拔1350米以下的稻区种植。

七、宜香725审定编号:滇特(普洱)审稻2009023号申请单位: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该品种是阳市农科所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恢复系绵恢725杂交组配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

全生育期163天,平均株高96.6厘米,株型较紧凑,叶片长大,繁茂性好,穗层整齐,成熟时转色好,每亩有效穗19.3万,穗长24.1厘米,穗总粒156.1粒,穗实粒114.7粒,结实率73.5%,千粒重27.9克。

米质检测:出糙率79.4%,精米率70.0%,整精米率52.0%,垩白粒率24%,垩白度2.9%,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83mm,直链淀粉(干基)15.3%,粒长7.2mm,粒型(长宽比)3.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三级标准。

抗性鉴定:对稻瘟病的抗性为稍弱,中抗白叶枯病。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普洱市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70.4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15.1%。

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8.9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14.1%。

适宜区域:适宜在普洱市海拔1350米以下的稻区种植。

八、II优623审定编号:滇特(普洱)审稻2009024号申请单位:云南金秋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单位: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福建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II-32A作母本,与恢复系福恢623杂交组配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

全生育期175天。

平均株高111.7厘米,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19.2万,穗长25.7厘米,穗总粒196.3粒,穗实粒145.6粒,结实率74.2%,千粒重28.8克。

米质检测:出糙率78.0%,精米率68.2%,整精米率50.1%,垩白粒率72%,垩白度7.9%,透明度1级,碱消值5.5级,胶稠度68mm,直链淀粉(干基)19.9%,粒长6.4mm,粒型(长宽比)2.4。

抗性鉴定:中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普洱市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17.8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

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1.0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9.4%。

适宜区域:适宜在普洱市海拔1350米以下的稻区种植。

九、冈优305审定编号:滇特(普洱)审稻2009025号申请单位: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单位: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用不育系冈46A作母本,与恢复系FUR305杂交组配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

全生育期168天,平均株高102.7厘米,株型紧凑适中,叶片挺直宽大,叶缘、叶鞘、叶耳紫色,谷粒黄色,无芒,短圆粒。

每亩有效穗17.9万,穗长24.7厘米,穗总粒171.5粒,穗实粒136.4粒,结实率79.5%,千粒重30.4克。

米质检测:出糙率79.5%,精米率69.3%,整精米率46.2%,垩白粒率64%,垩白度10.2%,透明度2级,碱消值6.7级,胶稠度52mm,直链淀粉(干基)20.4%,粒长6.0mm,粒型(长宽比)2.1。

抗性鉴定: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普洱市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49.4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0%。

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3.7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19.9%。

适宜区域:适宜在普洱市海拔1350米以下的稻区种植。

十、汕优联合2号审定编号:滇特(普洱)审稻2009026号申请单位: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选育单位: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该品种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珍汕97A作母本,与恢复系联合2号杂交组配育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

全生育期170天,平均株高99.9厘米,株型适中,茎杆粗壮,叶色清秀,抗早衰性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