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镜头用于自动对焦机身

合集下载

单反相机自动对焦系统简史

单反相机自动对焦系统简史

进入数码时代之后,所有的数码单反相机都有自动对焦功能。

用久了习以为常就会觉得这是一项必备功能,于是对自动对焦怎么来的课题就不再深究。

事实上,今天的数码单反相机自动对焦系统年纪并不大,从第一台成功打开自动对焦单反市场的美能达Maxxum 7000起(1985年)也不过25年。

这25年中自动对焦技术年年进步。

目前的数码单反即使是入门级机身,也有多个对焦点及支持拍摄移动物体的各种功能。

这在十多年前是高级机身的专利,二十多年前多半是幻想,和最早的Maxxum 7000相比更快速且准确。

所以,这是一篇多少有些怀古的文章,大略介绍从最早自动对焦单反相机到独树一帜的康泰时AX(1996年)之间的演变,剩下来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发展了。

早期自动对焦原型机和量产机自动对焦的研究起源甚早,譬如尼康在1971年的Photo Expo(美国芝加哥市)展出了装在F2机身上的自动对焦镜头AF Nikkor 85mm f/4.2(见下图),徕卡也在1976年Photokina 上展出了带自动对焦系统的Correfot原型机、又在1978年Photokina上展出了功能齐全的相机,不过这些机型都没有正式量产上市。

第一台正式量产上市的自动对焦相机是柯尼卡C35 AF(1977年,下左图),这是使用霍尼韦尔的Visitronic自动对焦系统的简单(俗称傻瓜)相机。

第一台有自动对焦功能的单反相机是宝丽莱在1978年推出的SX-70 Sonar OneStep(下右图)。

它使用装在机顶的声纳(sonar)透过超音波测量对焦距离进行自动对焦。

第一批自动对焦单反镜头第一波有自动对焦能力的单反镜头在1981年前后出现,它们是佳能FD 35-70mm f/4 AF和启能AF 50mm f/1.7(后来又加上了AF 35-70mm f/3.3-4.5);下左照片是佳能AL-1机身配FD 35-70mm f/4 AF,下右是启能CE-4s机身加上AF 50mm f/1.7。

自动对焦照相机发展史

自动对焦照相机发展史

自动对焦照相机发展史(1985~1992)照相机自动聚焦系统的研制历史最早要追溯到60年代。

1963年,Canon公司曾在原西德的科隆博览会(Photokina)上展出了一架自动聚焦照相机的样机;1974年,Nikon公司也在这一个博览会上展出了一架样品;由于这些样机结构复杂和体积过大等原因,未能成为商品。

直至1975年,美国的亨尼威尔(Honeywell)公司才发表了具有实用价值的自动聚焦组件Vistronic System,称为双象对称式光电自动聚焦系统(简称VAF系统)。

亨尼威尔当时并未生产出照相机,但在近20年后,却因为此技术而给公司带来一笔意想不到的收入,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日本小西六写真工业公司(于1987年10月20日改名为柯尼卡有限公司,Konica)于1977年元月开始研制,并于同年11月率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架35毫米自动聚焦袖珍照相机柯尼卡C35 AF,这是第一架作为实用商品出售的AF照相机。

它采用了亨尼威尔公司生产的自动聚焦组件。

该机的AF系统是通过两个测距窗后面的反光镜把影像反射到AF传感器来工作的,传感器把两个影像的反差进行比较,并改变其中一块反光镜的位置,当两个影像的反差完全一致时,AF组件内部的集成电路即可操纵照相机进行调焦,从而实现了自动聚焦。

由于这一系统获得了成功,所以后来有许多公司都采用Vistronic自动聚焦组件来生产自己的AF相机。

由于该系统是接受外来光线的,属于“被动型”AF系统,所以C35 AF的不足之处是当光线暗和被摄体反差低时无法工作,更重要的是聚焦的精度不高(从1.1米至无穷远分11级聚焦),由于该袖珍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短(38/2.8),加上拍摄时大多是选择小光圈,聚焦不准的不足可以由景深来补救。

该系统在约80毫秒时间内完成聚焦过程。

1978年,美国宝丽莱公司(Polaroid)推出了超声波自动聚焦一次成像照相机SX-70 Sonar AF。

这种照相机采用了所谓的“主动型”AF系统,由照相机本身发出超声波信号,并测量从被摄体返回来的信号。

单反相机无法进行自动对焦跟踪的故障排查与修复

单反相机无法进行自动对焦跟踪的故障排查与修复

单反相机无法进行自动对焦跟踪的故障排查与修复摄影爱好者们常常会遇到单反相机无法进行自动对焦跟踪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拍摄体验,也可能损失一些重要的瞬间。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并提供一些故障排查与修复的方法。

1. 引言自动对焦是单反相机的重要功能之一,它能够使摄影者轻松实现快速、准确的对焦。

然而,当我们发现单反相机无法自动对焦跟踪时,很可能存在一些故障。

接下来,我们将系统地介绍可能的故障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2. 确定是否为机身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确保无法进行自动对焦跟踪的问题并非由单反机身引起。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排查:- 检查其他镜头:将不同的镜头安装在相机上,并测试是否仍然无法进行自动对焦跟踪。

如果仅特定镜头存在该问题,那么很可能是镜头本身存在故障。

- 清洁金属接点:使用干净、柔软的布轻轻擦拭相机机身和镜头的金属接点,确保它们之间的连接良好。

脏污的接点可能会导致自动对焦失效。

3. 排查镜头问题如果排除了机身引起的问题,那么我们需要对镜头进行更加深入的故障排查。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镜头故障与修复方法的介绍:- 确认镜头开关:检查镜头上的开关是否处于自动对焦模式。

有时候,不小心将开关切换到手动对焦模式会导致自动对焦无法使用。

- 清洁镜头接点:使用相同的方法清洁镜头与机身之间的金属接点,以消除由接触不良引起的故障。

- 调整微调参数:某些镜头提供了微调参数的功能,可用于校正焦距等问题。

详细的调整方法可以参考镜头的说明书或官方网站。

4. 联系售后服务如果经过上述步骤,问题仍然存在,那么很可能需要联系售后服务进行进一步的修复。

在与售后服务部门沟通时,我们可以提供问题的具体表现、已经采取的故障排查步骤以及相机与镜头的型号等信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定位和解决问题。

5.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自动对焦跟踪故障的发生,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定期清洁与维护:定期对相机和镜头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它们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关于宾得手动镜头的使用以及机身设置细节

关于宾得手动镜头的使用以及机身设置细节

‎‎‎关于‎宾得手动镜‎头的使用以‎及机身设置‎细节‎遇到了好‎多朋友,都‎是第一次尝‎试使用手动‎镜头。

可以‎说踏出这一‎步,是绝对‎值得的,因‎为这会让你‎明白你每按‎一次快门,‎是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

尊重你手‎中的相机,‎不要认为啪‎啪啪的乱按‎快门是一件‎很潇洒的事‎情。

也不用‎太心疼你的‎相机,这本‎来就是拿来‎用的大玩具‎。

有时候,‎用这些手动‎镜头,会带‎给人一种还‎在用胶片的‎错觉。

选景‎,构图,调‎试光圈,测‎光。

憋着一‎口气,然后‎慢慢的转动‎对焦环,看‎着景物在你‎的取景器内‎慢慢清晰,‎最后落下快‎门。

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废话说‎完,接下来‎说一说第一‎次使用时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其实我接下‎来要说的,‎在宾得相机‎的说明书上‎能找到一部‎分,在网上‎的帖子里也‎能找到一部‎分。

我现在‎所做的,充‎其量就是将‎这些资料整‎理一下,然‎后加上一些‎自己的见解‎,再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复述一遍‎。

如过我有‎什么遗漏,‎或者是错误‎的地方,还‎望大家不吝‎指教,非常‎感谢,再次‎感谢!‎一、宾得数‎码机身使用‎P K口的手‎动镜头‎宾得口数码‎机身:通常‎我们所见的‎就是K10‎D,K20‎D,KR,‎K5,K-‎01,二傻‎这些,此外‎就是三星的‎G X10.‎PK口手‎动镜头:常‎见的有原厂‎的K,M,‎A,系列。

‎副厂的有腾‎龙百搭口系‎列,理光,‎蔡司ZK,‎确善能,威‎达,凤凰等‎等这些。

‎通常,我们‎所接触到的‎,都是原厂‎的K,M,‎A系列,K‎和M,都是‎第一代的P‎K卡口,光‎溜溜的屁股‎,什么触点‎都没有,属‎于全手动镜‎头,光圈和‎对焦,都需‎要手动设定‎。

而A系列‎的镜头,在‎屁股上出现‎了电子触点‎,电子触点‎的出现,使‎机身可以读‎取镜头的光‎圈信息,并‎且可以由机‎身波轮来控‎制光圈,非‎常的实用。

‎先谈‎一下K和M‎这一类的全‎手动镜头,‎在机身上使‎用的操作步‎骤。

摄影器材的选择之镜头(尼康篇)

摄影器材的选择之镜头(尼康篇)

我的摄影心得---摄影器材的选择之镜头(尼康篇)一、尼康篇先看一下尼康的发展史,尼康是靠新闻摄影的成就而壮大起来的,所以它的镜头就具有适合于新闻题材的特点,虽然近年开发的新镜的风格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各家的新镜头其实都有同质化趋向),但是老镜头还是大致如此。

尼康镜头的成像风格:反差大,成像锐利,轮廓刻画能力强。

尼康镜头的特点:相对而言,广角强,长焦弱。

尼康镜头的纵向序列:高端镜头的特征:金圈,或皱纹漆。

中低端镜头相对佳能,成像素质让人惊喜,比较厚道。

尼康镜头的横向序列:(1)AIS手动镜头系列(选择此类镜头注意机身对手动头的支持)。

(2)AF自动对焦镜头系列(选择此类镜头注意机身是否具有对焦马达)。

(3)AFS超声波自动对焦镜头系列。

注:尼康中自动头中,D头是指有光圈环,可以用于手动机身上的镜头,G头是无光圈环,只能用于自动机器上。

下面来下流水帐吧,只说一些我用过、熟悉或梦中向往的镜头(那些我不熟悉的、稀奇古怪的、使用者极少的,变态大炮的我就都不说了)。

1.广角变焦镜头(1)新手上路:AF-S DX 18-55G VR 。

入选理由:价格平民,画质中规中矩,焦段实用。

缺点:做工狗,塑料屁股,对焦镜前组转动,用CPL不方便,全幅上用不了。

(2)实用进阶:AF 18-35/3.5-4.5D入选理由:尼康银广角,性价比高,逆光表现优秀。

缺点:口径太大,滤镜费钱,不是内变焦,对焦声音大。

(3)APS之王:AF-S DX 17-55/2.8G入选理由:APS画幅广角段王者,恒定光圈,画质一流,做工有高档头的感觉。

缺点:唯一的缺点就是在全幅上用不了。

(4)终极之选:AF-S 17-35/2.8D入选理由:尼康著名的金广角,恒定光圈,画质一流,金圈专业头,亮骚。

缺点:除了价格,没有缺点。

(5)超广之梦:Nikon AF-S 14-24/2.8G入选理由:尼康广角实力的体现者,金圈专业头,外形变态。

缺点:前镜片太突出了,没法装滤镜,用在APS机身上太委屈它了,只有全幅才能解放它。

数码相机所具备哪些功能

数码相机所具备哪些功能

数码相机所具备哪些功能数码相机各档功能(1)Auto顾名思义,这是全自动档,在传统相机中Auto会根据内置测光表给定一个快门一个光圈,就这么简单,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按下快门就可以了。

在DC中相机还要再多做一些工作,那就是白平衡和ISO,当然在默认模式下,也是Auto白平衡和ISO 。

(2)A(AV)所谓A档,是指光圈优先模式。

这个也是最多人喜欢用的模式了。

那么A档都作了什么呢?还是从名字开始。

光圈优先,在这个档内你所能调节的只是光圈,相机会根据内置测光系统给出一个恰当的快门速度,保证相机正确的曝光量。

当然,在DC内你还可以手动控制白平衡,控制曝光补偿控制测光模式(点测/矩阵/中重)这些是Auto所不能的。

那我们就称他为半自动把,光圈优先可以很好的控制景深,如果你明白倒易率的原理,还可以很轻松的用光圈控制快门速度。

(光圈越大快门越快反之越小)。

所以这个档能让你完成基本上你所有的拍摄工作。

当然你要很小心快门溢出(大光圈下快门速度过快,超过相机的额定速度,此时相机会有提示)。

(3)S(TV)S档和A档刚好相反,它是快门速度优先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你所能调节的不是光圈拉,而是速度,当然你也可以调节诸如白平衡曝光补偿测光模式等,相机会根据你所选定的速度给出一个合适的光圈,这个模式一般用再运动摄影,或者固定速度摄影,比如你要拍流水,要固定快门速度1/4,此时用S档最好了。

不过请注意,S档会出现光圈溢出的情况,(告诉快门时,超过最大光圈,或者低速快门时超过最小光圈)。

你也可以根据倒易律通过速度调节光圈。

(4)Pp档就是program档,程序曝光,其实说白了他就是一个A档和S档的组合,在这个档你可以调节白平衡,曝光补偿,测光模式,相机会根据内置测光系统给出一组合理的光圈快门组合,你只需要用拨盘从中间选出一个合适的,在这个模式下你不用考虑溢出。

其他的和A/S是一样的。

(5)MM档就是全手动档,在这个档内内置测光系统不能控制光圈和快门,光圈速度随意调节,如果经验不足,没有外之测光表,这个档很容易出现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只有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才使用M档。

康泰时n1中文说明书

康泰时n1中文说明书

康泰时n1中文说明书
康泰时相机自1974年和日本京瓷(雅西卡)和意大利保时捷合作以来,共推出过四类不同的相机卡口,针对不同的机身与镜头。

最早的就是YC(雅西卡·康泰时)卡口,使用手动对焦对焦镜头,根据机身的不同,部分可以光圈优先模式;代表机型包括RTS系列、137、139、159、167、RX系列和S2系列;其中AX较为特殊,使用手动镜头,但可以通过机背移动实现自动合焦。

随后是G卡口,用于1994年推出的contax G系列旁轴自动对焦相机,共有7支镜头,两款机身。

1998年雅西卡和康太克斯向世界展示了拥有135单反相机性能的120单反Contax 645,使用7只自动对焦镜头。

最后是N1,当然就是N口了。

Contax N1诞生于2000年,是当时的顶级相机之一,使用自动对焦镜头的单反相机;随后还有简化版的NX和第一台全画幅数码ND。

通过官方制造的转接环,YC口的镜头可以安装在G系列上使用;N口的镜头可以安装在645身上使用。

相机镜头上的按钮开关都是什么功能,怎么使用的

相机镜头上的按钮开关都是什么功能,怎么使用的

相机镜头上的按钮开关都是什么功能,怎么使用的?镜头按钮功能如下:AF:自动对焦,让镜头进行自动对焦操作,无需手工对焦;MF:手动对焦,人为进行手工对焦操作,需要拍摄者转动镜头上的对焦环,以得到清晰的影像;stabilizer on:开启防抖功能,打开后,可以在手持拍摄时减弱因为手抖动而引起的拍摄模糊;stabilizer off:关闭防抖功能,一般在使用三脚架或者相机放在固定不动的位置上拍摄时关闭防抖功能,可以防止因为防抖系统的介入而影响画质。

stabilizer 1:影像稳定器模式1,校正所有方向的震动,主要用于拍摄静止主体;stabilizer 2:影像稳定器模式2,跟随拍摄移动主体时使用。

水平方向跟随拍摄时,对相机的垂直摇晃进行补偿;垂直方向跟随拍摄时,对相机的水平摇晃进行补偿;对角方向跟随拍摄时,可能在所有方向上不能获得影像稳定器效果。

镜头上的很多个开关对于初学者来说经常是一头雾水今天就来讲讲今天上那些开关是有什么功能首先Af和MfAf:自动对焦,当你把按钮拨动到AF时镜头自动对焦开启,这时办按快门就能进行自动对焦。

MF:手动对焦,手动对焦时当你按下快门的时候镜头是不会自动对焦的,而且也能够拍摄。

通常我们在环境光线不足自动对焦无法工作的时候会使用到手动对焦。

其次Stabilizer on和StabilizeroffStabilizer on:镜头防抖,在开启镜头防抖后,快门较慢的时候可以辅助稳定画质。

适合手持而且快门较慢的情况下使用。

Stabilizer off:关闭镜头防抖,通常我们拨到Stabilizer off 的情况下是使用三脚架才会用到。

最后Stabilizer 1 和Stabilizer 2Stabilizer1:是稳定模式,分别为模式1和模式2模式1针对任何方向的抖动,我们正常拍摄的时候可以选择1档比如风光静物等(适合比较静态的物体)Stabilizer2:模式2针对水平方向的抖动,当我们坐在车子上,上下颠簸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2档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关注我获取更多摄影相关的答案哦!看这样是70-200f2.8白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动镜头用于自动对焦机身高正超(Louis)的转帖┊高正超(Louis)的首页自动对焦相机系统的手动对焦当今摄影界上乘照片的品质是由诸多不同因素而促成的,如数码单反相机的高像素数,135全幅或接近传统的中画幅格式的大幅传感器,智能照片处理技术和降噪算法等。

结果仍然取决于相机如何和镜头配合,这就是为什么高档镜头能够在摄影师对图像品质要求不断提升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的原因。

最薄弱的一环用高分辨率相机实现顶级品质的拍摄意味着要保持全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图像质量的参数在严格的边界范围内。

这种“一环薄弱,全局必败”的理念对于摄影和图像重现有着特殊意义。

精确对焦成功图像的成像链关键环节之一是镜头应精确对焦在拍摄主体上。

一般来说,拍摄镜头仅能在二维平面内提供高画质的最佳呈现。

这个平面恰恰与胶片或相机传感器完全平行。

根据不同的放大倍率和光圈的设定,在最佳焦点前后一定范围内被认为是“充分锐利”。

在这种情况下,放大倍率是指镜头所拍图像和被拍摄对象之间的比例。

因此,镜头的焦长,拍摄距离和胶片或传感器的大小决定了所谓的景深。

把对焦区域指定为景深也就是一个光学成像系统的主体范围的延伸。

这个区域是呈现在焦平面的具有可接受锐利度的对焦。

你可以在Camera Lens News Nr. 30(相机镜头新闻第30期)第24页起的文章“镜头客观测量”阅读有关轻微散焦对图像品质的影响。

这篇文章介绍了每当摄影师打算基于任何原因需要放大很大的图片或需要最优的品质时,不仅是使用大光圈,而且精确对焦是如何重要。

我应该对焦到哪里?对焦于哪个拍摄主体显然取决于每一位摄影师的独特风格。

然而,就像选择重现一幅油画或一幅山脉延伸到无穷远方照片的最佳焦点不可能有任何重大的分歧意见一样,同样,传统的人像摄影中继续保留了对模特眼部的最大锐度。

锐利的对焦和虚化的调整是摄影创作的根本之一。

事实上,我们周围的环境是三维的,这意味着人们将以不同的视角清晰描述及采用粗略或模糊的形式等去诠释,例如在光照条件很差的情况下拍摄一群围坐在一张圆桌旁人物时所寻找的适宜焦点。

使用相机取景按钮检查景深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通过使用新款相机的面部识别软件对聚焦于很近的人物也可以获得良好效果,尤其是当使用带小型传感器和短焦长的紧凑型相机时。

然而,如果使用单反相机或旁轴相机以大光圈和长焦距拍摄显然是不够的。

在这种情况下,摄影师仍然需要选择必要的自动对焦框或使用手动对焦功能选择一个主体。

摄影师的目标是创作一幅具有震撼力和独一无二的图像。

不论有意还是无意,在焦平面上任何一个小偏差都可能降低图像的技术效果,甚至完全改变照片的效果。

自动对焦系统的优点相机自动对焦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推出后至今有了重大发展。

制造商不断提升了系统性能和日常使用功效,相机机身结合了更多的自动对焦点,以及相机镜头的高速马达促进了对焦快速和平稳,体现了当今单反相机自动对焦系统的特点。

对于某些拍摄题裁,对焦速度是最重要的超越其他自动对焦方式的优势,如典型的紧凑型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或手动对焦系统。

良好的自动对焦系统通常在长焦镜头拍摄锐利图像时“成品率”非常高,例如在野外拍摄猎豹,狗仔队拍摄名人或拍摄赛场上奔跑的球员等。

那么手动对焦还有一席之地吗?对于任何拍摄主体,如果它不是离摄影师的位置越来越远的运动物体,或者是经过仔细预对焦后它将移动到“对焦点”上,可通过精确的手动对焦实现更好的效果。

精致的风景、建筑物或建筑细节的照片,可以在摄影师工作室内通过精心处理后呈现出来,而不必使用自动对焦。

同样,人像和新闻拍摄都能使用自动对焦系统的手动方式实现同样的精确对焦。

用微距拍摄花朵上的蝴蝶需要一个很浅的景深——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通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样才能始终使用手动方法实现精确对焦。

在这种情况下,相机的任何自动对焦点恰好与摄影师选择的焦点相重合是非常罕见的,景深范围太广,焦点覆盖的主题太多,这意味着不可能使用自动装置控制实现精确对焦。

老的相机和镜头是否真的更好?任何使用现代自动对焦单反相机和自动对焦镜头试图进行手动对焦的人很快就会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这绝非易事。

陡距螺旋卡座在镜头的对焦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模糊的取景器以及不合格的相机屏幕都很难实现高精度对焦。

相反,它也揭示了在普通自动对焦系统,大而明亮的取景器以及屏幕上突出的辅助调整作用,当正确对焦时主体看上去就像“春天对于生命”这样,等等这些功能广泛使用之前的年代,我们需要的只是一部好的单反相机带有一个合适的镜头。

当今相机很少能达到胶片相机取景器所固有的品质,但现在这些成为了历史。

不过,一些好的数码相机机型,从中等到顶级,特别是全画幅相机,高精度手动对焦有着更多优势,这至少要归功于取景器的玻璃棱镜和相应取景器放大倍率。

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镜头的区别是什么?基于镜头是如何实现手动对焦操作的,即使是高品质的自动对焦镜头也不能达到一个简单手动对焦镜头的精度水平。

镜头或相机中的微电机要求一个小的旋转角和非常平滑的动作,如果它能够安静而快速地转动对焦环和设置焦点。

这就速度快但准确度差的实例!因此,好莱坞电影业的电影镜头使用手动对焦而没有自动对焦选项就不足为奇了。

在电影拍摄期间,由于摄影机被安装在一个难以接近的地方,需要对镜头进行远程操作,这样功能强大的伺服电机与镜头环外层啮合转动,足以非常平滑地并且精确地旋转对焦环。

手动摄影镜头如今,几乎所有制造商只提供可更换的自动对焦镜头,某些相机系统——例如佳能EOS系统从来没有手动对焦镜头(除了极少的专业机型)。

当今卡尔蔡司单反相机镜头从我们专业的电影镜头获得了一些经验。

大旋转角度(例如近360度的Makro-Planar T* 2/100,焦距从无穷远到最近距0.44米),由于所有可能的部件都是全金属的,而且所有镜头都不需要转动一个对焦马达,这些镜头实现的对焦准确度远远高于任何传统的自动对焦镜头。

由于镜头卡口的普及,ZF (尼康F卡口),ZE (佳能EF卡口) 和ZK (宾得卡口) 等镜头可以无需接环就直接用于相配的相机并且能够使用很多的相机功能。

自动对焦相机使用使用手动对焦镜头.这带给我们一个问题,使用先进的(数码)单反相机可以达到怎样精确度,这些相机与大多数没有自动对焦模式“老”型号相机相比,有着我们刚才讨论过的种种限制。

对焦屏是当今自动对焦相机的标配,主要用于明亮而透彻的取景器。

但他们普遍缺乏光学辅助对焦(如裂像测距取景器和微棱镜),同时由于其表面结构的原因不能够对“合焦”和“跑焦”做出任何有效区分。

此外,自动对焦点和其他出现在对焦屏之上的第二块屏幕或LCD屏上的其他标记,使得用眼睛在一个屏幕上清楚地检查对焦效果变得非常困难。

其他类型的屏幕通过更换不同的对焦屏可以优化手动对焦,这可以实现一些重大突破。

这种方法可运用在所有类型的单反相机上,即使制造商们声称没有办法或不支持可以互换的对焦屏。

例如,佳能提供了EOS-1系列的EC-A(带微棱环)或EC-B(带裂像测距取景器)。

与此同时,EOS 5D及5D MkII可选Ee-S对焦屏,尽管这不能提供任何辅助调焦功能,与标配对焦屏相比也没有明显的好处。

这些镜头以及更小型的相机,如佳能EOS 50D和40D,尼康低于D700的型号,以及宾得、富士的数码单反相机都可以安装由其他制造商提供的适用于每一款不同机型的优质对焦屏。

按照制造商的说明,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制造商所提供的工具,只要在基本上无尘的环境中仔细操作,机主自己就可以快速和轻易更换屏幕。

可以从以下公司选择可更换的对焦屏:/Canon5D.aspx然而有一个问题,就是屏幕和/或反光镜往往不能完全匹配许多新款相机,而且一点偏差(低于百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毫米)就会导致明显的对焦误差(焦点前移或后移)。

只要用户继续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和原装的对焦屏,这个小偏差一般不突出。

但是,如果更换了带辅助对焦功能的对焦屏,那么偏差则变得显而易见。

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正视这一问题,把相机发往制造商或授权服务中心并要求他们对屏幕做适当调整。

对于许多型号的相机,校准对焦屏就是进行镀膜或将镀膜去除一些。

电子辅助调焦:快速但不够完美所有佳能EOS,尼康和宾得自动对焦相机,以及我们使用的ZE, ZF或ZK镜头,无论是数码或胶片,电子对焦依然可以继续使用。

通过辅助对焦光或对焦点确保手动对焦无误。

许多尼康型号(如D700和D3系列),当进行快速手动对焦时额外的支持就是在取景器中显示两个箭头,用以指示对焦环的旋转方向。

然而,这些电子辅助对焦功能对高精度手动对焦提供了相对来说欠准确的方法。

当旋转对焦环显示的“焦点”区域通常都非常大,而且取决于主体逐渐进入焦点的方向(即:取决于它是从无穷远靠近焦点或从最近的对焦距离移向焦点)。

因此,我们建议全面测试手动镜头与相机的结合度,以便摄影师清楚哪些情况下可以相信自动对焦指示。

特别是当使用大光圈镜头时,最好采取全开光圈的连续包围式曝光和近距离拍摄以取得最佳效果。

当使用辅助对焦功能拍摄时,有时可能会增加偏差,但幸运的是近期的一些相机(如尼康D 300,D700,D3系列和佳能EOS 5D mark II)已经将自动对焦调整选项加入菜单中,这显然也是考虑到对手动对焦过程中发挥对焦指示的作用。

当使用某种类型的镜头甚至是使用所有镜头时,自动对焦指示都持续出现不正确的合焦指示,这时通常可以通过细致的检查和调整对这种对焦错误进行校正。

实时取景模式许多最新的数码单反相机可以在拍摄前在显示屏上观看到实景图像。

通常这种取景可以放大,足够进行非常精确的对焦。

由于相机的反光镜要么被锁定在这种模式,自动对焦功能就不能使用,要么必须将反光镜翻转下来,然后不得不重新进行对焦,这取决于具体相机的系统。

另一个选择是紧凑型相机使用的麻烦的基于反差的自动对焦功能。

当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并放大实时取景时,一个高精度的手动对焦镜头可以实现准确对焦。

此外,实时取景即使在弱光情况下一般也可以显示出一个明亮清晰的图像。

如果使用手动对焦的实时取景功能,相机对焦屏、反光镜或整个自动对焦系统的全部误差不再是问题。

至少这些相机直接从图像传感器上预览图像,你看到的焦点分配与随后拍摄出来的结果完全一致。

焦点偏移然而,即使对焦屏与辅助调焦完美结合,使用相机的菜单对自动对焦进行校准或使用屏幕实时取景功能调整,也不可能保证在每一次拍摄之前都准确地预先检查了焦点。

.由于镜头球面差导致了所谓的焦点偏移。

这个术语是指光圈改变导致最佳焦点位置的偏移。

这种影响在大光圈定焦镜头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你可以在Camera Lens News Nr. 30(相机镜头新闻30)第24页起的文章“镜头客观测量”找到关于焦点偏移的更为详细的描述。

考虑到焦点偏移对精确对焦的影响,用户应尽可能使用准备拍摄用的光圈进行对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