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语言学和翻译

合集下载

语篇语言学及语篇意识在翻译中的体现

语篇语言学及语篇意识在翻译中的体现

语篇语言学及语篇意识在翻译中的体现
王小睿
【期刊名称】《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20)3
【摘要】英语词汇在语言使用中是以语篇的形式出现的,语篇语言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翻译时应该把语篇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语篇虽然是由一个个段落、一个个句子组成,但是它不是语句的机械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的组合.进行翻译时,在把握住原文语篇特点的同时,译者还要对每一节、每一段给予足够的关注,认真理清语篇的发展脉络,层次及句与句之间的链接.虽然译者翻译的是一个个的词、词组和句子,但必须意识到,只译好了一个句子,并不等于完成了翻译任务.要将句子集合起来组成句群、段落直到语篇.了解文化与语篇意识,将语篇意识应用到英语翻译中,可进一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总页数】3页(P53-55)
【作者】王小睿
【作者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翻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 [J], 孙晓芸;王小兵;马琳
2.英汉翻译中的语篇意识与翻译策略 [J], 丁珊;张晔;刘宏亮
3.浅谈话语分析在翻译中的应用--加强翻译中的语篇意识 [J], 刘伊梅
4.语篇语言学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应用——《阿丽丝镜中奇遇记》两种译本的对比研究 [J], 张艺宁
5.英汉篇章对比及翻译中的语篇意识 [J], 雷江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功能的角度看语篇类型的划分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从功能的角度看语篇类型的划分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从功能的角度看语篇类型的划分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姜智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杭州310018)=摘要> 本文阐述了德国的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

认为:语言的实际使用单位是语篇,而非字、词、句等语言单位。

因此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实质是用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代替另一种语言与其意义对等的语篇材料的过程。

其代表人物莱斯就从功能的角度将语篇划分为三种:信息资讯型、表意抒发型、呼唤号召型,并从三种不同的语篇类型来探讨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 语言功能;语篇;翻译一、语篇的功能语言的功能是交际,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会根据交际情景和目的的需要,将语言符号组成连贯的语篇,以完成某个或某几个交际功能。

篇章语言学把语言的研究从句扩大至篇,因此语言的功能便重新释义为语篇的功能。

而对语篇功能的划分,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观点:布朗(1983:1)曾指出语篇的两大功能:transacti on al和i nteracti ona,l前者指表达某种内容的功能,后者指表达某种社会关系及个人态度的功能。

以H alliday为代表的功能语言学派认为语篇有三种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篇章组织功能。

N e wmark(1988:39-44)认为语篇有五种功能:表达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美学功能,元语言功能。

对各家之说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语言学家所关注的是以下三方面:语言本身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的功能;语言作用于读者、听者所产生的效果;以及针对语言结构机制的某些功能。

二、语篇类型的划分H ati m(1990)认为:语篇是组合在一起以达到某种修辞目的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交际功能。

所以语篇类型是根据其功能来划分的。

德国功能派的代表人物莱斯(K.R ei ss)从功能的角度将语篇划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咨讯型语篇(I n for m ative text),表意抒发型语篇(Expressive text),呼唤号召型语篇(Vocati ve text)。

语篇翻译

语篇翻译

二、语篇翻译之归化翻译 如前所述,语篇是人们运用语言系统进行交际的 结构——意义单位,而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 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活动形式,必然以交际的存 在方式——语篇形式而体现。因此,实际存在的 翻 译 必 然 就 是 语 篇 翻 译 。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语言的语篇所表达的意义或信 息均是由无数信息单元组成的,并且这些单元并 非处在同一个层次上,相反,它们有主辅之别, 轻重之分。另一方面,由于不同语言的语篇存在 语篇构建模式、文化差异等等方面的不同,翻译 中,常有的情形是译文语篇做不到对原文语篇意 义、信息百分之百地传递,而是有所遗失,“意 义对等”是柏拉图式幻想( Maria Tymoczko 2001)。
反之,上述英语语篇的主旨却是通过 “There are many factors which contribute in the problem of road safety‖这一主题句而直接 点明。另一方面,就语篇的连接形式来讲, 一般地说,英语语篇多于形连(cohesion), 而汉语语篇则长于意连(coherence)。这一 点,我们可以通过把汉语语篇中所有省略的 词填补进去以及与该语篇相应的汉语译文语 篇 的 对 比 而 显 得 一 目 了 然 :
一. 语篇及英汉语篇的差异 根据篇章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理论,语 篇 (text)是人们利用语言系统进行交际的结 构——意义单位,其产生与理解是以交际双 方共有或假设共有知识的估量为基础。这里 的共有知识(shared knowledge)包含非语言知 识与语言知识两大模块。非语言知识涉及到 语篇建构与解读过程中作者、读者的百科知 识和逻辑知识;而语言知识系语篇编码与解 码时必需遵循的规则,即语篇的属性:一致 性(unity)与连贯性(cohesion)。

语篇分析知识点总结

语篇分析知识点总结

语篇分析知识点总结一、语篇的定义和特点语篇是指一定长度的语言文字组织,可以表现为书面语言或口语表达。

语篇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篇是一种具有组织结构的语言文字组织,它不仅仅包括句子和词语,还包括段落、篇章等层次。

2. 语篇是具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它通过语言文字来传达某种信息、表达某种情感或者实现某种目的。

3. 语篇是具有一定上下文背景的,它受到社会文化、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语篇是动态的,它随着交际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二、语篇分析的方法与步骤语篇分析的方法与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分析:对语篇中所包含的词语、句子、语法结构等进行分析,探讨语言在语篇中的运用和组织特点。

2. 文本分析:对语篇的整体结构、篇章布局、段落组织等进行分析,探讨语篇在整体上的表达特点和规律。

3. 语用分析:对语篇的交际目的、作者意图、读者反应等进行分析,探讨语篇在交际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效果。

4. 背景分析:对语篇所处的具体社会文化、历史环境进行分析,探讨语篇受到的外部影响因素。

5. 影响分析:对语篇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语篇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三、语篇分析的应用领域语篇分析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教学领域:语篇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 语言翻译领域:语篇分析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翻译语言文字,从而提高翻译质量。

3. 媒体传播领域:语篇分析可以帮助媒体工作者更好地编辑和发布语言文字,从而提高传播效果。

4. 文学创作领域:语篇分析可以帮助作家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创作文学作品,从而提高创作水准。

5. 语言学研究领域:语篇分析可以帮助语言学者更深入地研究语言文字的使用规律,从而推动语言学研究的进展。

四、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语篇分析涉及的理论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马克思主义语篇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语篇分析理论强调语言文字在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使用和影响。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

Y A N G X i u— j u a n , L UJ i n g — c h n a
(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 D e p a r t m e n t , Ha r b i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H rb a i n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1 5 0 0 0 1 , C h i n a )
Ke y wo r d s : f u n c t i o n a l l i n g u i s t i c s ;d i s c o u se r a n ly a s i s ;t r a n s l a t i o n p r a c t i c e Ab s t r a c t : T h e d i s c o u se r na a l y s i s t h e o r y o f s y s t e m —f u n c t i o n l a l i n ui g s t i c s r e g a r d s d i s c o u r s e a s t h e u n i t o f t r ns a l a t i o n .Ba s e d o n t h e mo d e l o f d i s c o u r s e na a l y s i s ,t h i s p a p e r e x p l o r e s t h e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t h e t h e o y r t o t r ns a l a t i o n p r a c t i c e f r o m t h e t h r e e l e v e l s o f e q u i v a l e n c e

语篇语言学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语篇语言学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三、 语篇 翻译 研究 的几个 重点
从语篇语言学的角度看 , 翻译研究中有几个方面是 在 探讨的重点 。
1 . 意义与其体现形式之 间的关 系
学则研究语言的使用 , 是把语 言作为 一个抽象 的系统 。 不 翻译工作者要研究语言 , 掌握语言 的基本结 构 , 白语言 明 如何在实际中运用 , 了解语 言 的本 质及其 功能 , 可以系 才
的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 。
个专门研究交际中语言使用情 况 的涉及 多个学科 的一
语篇语言学的兴起 和发展对 翻译 理论 与实践 的探讨
fq 问。 -: l
收稿 日 :00 2 3 期 2 1- — 00 作者简介 : 罗剑(94) 男, 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师 . 17一, 华 硕士
●教 学新 探 ●
语 篇 语 言 学 与 大 学 英 语 翻 译 教 学
罗 剑
( 中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华 武汉 40 7 ) 3 0 9

要 : 本文探讨 了语篇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 意义 与其体 现形式之 间的关系、 从 语篇特征 、 语境
和语 言选择等方面分析 了其研 究重点 , 出在翻译教学 中应建立语篇意识, 提 实现语际交换和沟通 。
第 2 卷第 3 3 期 2 1 3月 00年
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 学版 ) Junl f ihrC rep nec dct nP i spyadSca S i cs o ra o ge orsodneE uao(hl o h o i ce e) H i o n l n
V0 .3 No 1 3 2 Ma c 01 rh2 0
二、 关于语篇语 言学
“ 语篇语言学” 的英文是 t t i usc , e n i i 但有些学者也 x lg ts 用 dsore nls ( i us aayi 语篇分析) tx aayi 篇章分析) c s 或 e nls ( t s 来

语言学中英术语对照

语言学中英术语对照

语言学中英术语对照Glossary and Index Aabbreviation 缩写词,略语Abercrombieablative 夺格,离格abstractness 抽象性accent 重音(符)accuracy 正确性accusative 宾格achievement test 成绩测试acoustic phonetics 声学语音学acquisition习得acronym 缩略语action process 动作过程actor 动作者addition 添加address form 称呼形式addressee 受话人addresser 发话人adjective 形容词adjunct 修饰成分;附加语adverb 副词affix 词缀affix hopping 词缀跳跃affixation词缀附加法affricate 塞擦音agreement 一致关系airstream 气流alliteration 头韵allomorph 词/语素变体allophone 音位变体allophonic variation 音位变体allophony音位变体现象alveolar ridge 齿龈alveolar 齿龈音ambiguity 歧义ambiguous歧义的American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美国描写语言学American English 美式英语American Indian languages 美国印第安族诸语言American structuralism 美国结构主义analogical creation 类推造字anapest 抑抑扬格anaphor 前指替代anaphoric reference 前指照应Anderson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 动物交际系统animate 有生命的annotation 注解antecedent 先行词;前在词anthropological 人类学的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人类语言学anticipatory coarticulation 逆化协同发音antonomasia 换称;代类名antonym 反义词antonymy 反义(关系)appellative 称谓性applied linguistics 应用语言学applied sociolinguistics 应用社会语言学appropriacy 适宜性appropriateness 适宜性;得体性approximant 无摩擦延续音Apteaptitude test 素质测试Arabic 阿拉伯语arbitrariness 任意性argument 中项;中词;主目article 冠词articulation 发音articulator 发音器官articulatory phonetics 发音语音学artificial speech 人工言语aspect 体aspirated 吐气;送气assimilation 同化associative 联想associative meaning 联想意义assonance 准压韵;半谐音Atkinson, A.M.attributive 属性;修饰语;定语auditory phonetics 听觉语音学Austin, John Langshaw authentic input 真实投入authorial style 权威风格authoring program 编程autonomy 自主性auxiliary 助词auxiliary verb 助动词Bbabbling stage 婴儿语阶段back-formation 逆构词法base component 基础部分behaver 行为者behavioural process 行为过程behaviourism 行为主义bilabial 双唇音bilabial nasal 双唇鼻音bilateral opposition 双边对立bilingualism 双语现象binary division 二分法binary feature 二分特征binary taxonomy 二分分类学binding 制约binding theory 制约论Black English 黑人英语blade 舌叶;舌面前部blank verse无韵诗blending 混成法borrowing 借用;借词bound morpheme 粘着语素bounding theory 管辖论bracketing 括号法brevity maxim 简洁准则bridging 架接British English 英式英语broad transcription 宽式音标broadening 词义扩大Brown corpus 布朗语料库Ccalculability 可计算性calque 仿造;仿造词语cancellability 可删除cardinal numeral 基数cardinal vowel 基本元音case 格case grammar格语法case theory格理论category 范畴categorical component 范畴成分causative 使役的;使投动词CD-I, compact disk-interactive 交互式激光视盘center 中心词central determiner 中心限定词chain relation 链状关系chain system 链状系统Chinese 汉语choice 选择choice system 选择系统circumstance 环境因子class 词类class shift 词性变换clause 小句;从句click 吸气音;咂音clipping 截断法closed class 封闭类closed syllable 闭音节cluster 音丛coarticulation 协同发音coda 结尾音节;符尾code 语码;信码cognitive psycholinguistics 认知心理语言学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system 认知系统coherence 相关;关联cohension 衔接co-hyponym 同下义词colligation 类连结collocative meaning 搭配意义color word 色彩词color word system 色彩词系统command 指令common core 共核common noun 普通名词communication 交际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dynamism, CD 交际性动力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 交际语言教学法communicative Sentence Pattern, CSP 交际性句子模式communicative syllabus 交际教学大纲communicative test 交际性测试communicative-grammatical approach 交际-语法教学法compact disk 激光盘COMPACT DISD-READ ONLY MEMORY,CD-ROM 激光视盘comparative degree 比较级competence 能力complement 补语complementary antonym 互补反义词complementary antonymy 互补反义关系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互补分布complex predicate 复合谓语component 成分componential analysis 成分分析composite proposition 复合命题compositionality 复合性compound 复合词;复合句comprehension 理解computation 计算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system 计算系统computer 计算机;电脑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CAL 计算机辅助学习computer corpus 计算机语料库computer hardware 计算机硬件computer literacy 计算机操作能力computer networks 计算机网络computer system 计算机系统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CALL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native 意动的concept 概念conceptual meaning 概念意义concord 一致(关系)concordance 共现关系concrete noun 具体名词concurrent 同时发生的conjugation 词形变化conjunct 连接副词conjunction 连接词conjunction buttressing 连接词支撑connotation 内涵consequent 跟随成分consonance 辅音韵consonant辅音constant opposition 不变对立constative 表述的constituent command 成分指令constituent proposition 成分命题constituent structure analysis 成分结构分析constituent 成分construct 编制construct validity 编制效度construction 构建constructivism 构建主义contact 接触content analysis 内容分析content validity 内容效度content word 实义词context dependent 语境依赖的context of situation 情景语境context 语境contextual analyses 语境分析contextual meaning 语境意义contrastive analysis 对比分析control theory 控制理论controlled language 有控制的语言convention 常规;规约conventional meaning 常规意义;规约意义conventionality 常规性;规约性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maxim 会话准则converse antonymy 相反反义现象conversion 变换cooperative principle, CP 合作原则coordinate construction 并列结构coordination 并列Cordercoreferential 互参的coronal 舌面前音corpus data 语料库语料corpus (pl. corpora) 语料;素材corpus linguistics 语料库语言学context 上下文countable 可数(名词)counterfactual proposition 反事实命题couplet 对句;对联creativity 创造性;原创性Creole 克里澳尔语;混和语cross-cultural 跨文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cross-linguistic 跨语言的culture 文化culturally-specific 文化特异的curriculum 教学大纲customizing 定制的Ddactyl 扬抑抑格Dani language 达尼语data retrieval, DR 资料检索database 数据库dative (case) 与格dative movement 与格移动declarative 陈述句decoding 解码deductive 演绎的deep structure 深层结构defeasibility 消除可行性definite 有定的degenerate data 无用的语料deixis 指称delicacy 精密阶denotation 外延;指称dental 齿音dentalization 齿音化derivation 衍生derivational affix. 衍生词汇derivational morphology 派生形态学description 描写descriptive adequacy 描写充分性descriptive linguistics 描写语言学design feature 结构特征determiner 限定词developing grammar 发展语法deviant 变体deviation 偏离;变异devoicing 清音化diachronic linguistics 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历时的diacritic 附加符号;变音符diagnostic test 诊断性测试dialect 方言dialectology 方言学dialogue对话dictionary 词典digitized sound 数字化语音dimetre 二音步诗行diphthong 二合元音;双元音direct object 直接宾语direct speech, DS 直接言语direct thought, DT 直接思想directionality 方向性discourse 语篇;话语discourse analysis 语篇分析;话语分析discourse interpretation 语篇理解discrete 分离的;离散的discrete-point grammar 离散语法discrete point test 分立性测试disjunction 分离关系displacement 移位dissimilation 异化(作用) distinctive feature 区别性特征distinguisher 辩义成分distribution 分布do-insertion rule do 添加规则domain 范围;领域dorsal 舌背音;舌中音dorsum 舌背(音)double comparative 双重比较download 下载drama 戏剧drill-and-practice software 操练软件D-structure D结构dual 双数dualistic view 二分观点duality 二重性Eearly Modern English 早期现代英语economy 经济性;简洁性ejective 爆发音electronic mail 电子邮件Elizabethan English 伊利莎白时期英语ellipsis 省略(法)elliptical sentence structure 省略句子结构embedded element 嵌入成分emic 位学的emotive 感情的emphasis 强调empirical 经验主义的empirical data 经验主义的语料empirical validity 经验效度empiricism 经验主义empty category, EC 空范畴enabling skills 使成技能化encoding 编码end rhyme 末端韵endocentric construction 内向结构entailment 蕴涵entry condition 入列条件epenthesis 插音;增音equipollent opposition 均等对立equivalence 相等equivalence reliability 相等信度error analysis 错误分析EST 科技英语ethnicity identity 民族认同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交际民族学etic 非位的;素的evaluation 评估event process 事件过程example-based machine translation 基于例句的机器翻译exchange error 交换错误exchange sequence 交际序列exchange structure 交际结构exhaustive 穷尽的;彻底的existent 存在物existential 存在句existential process 存在过程existential quantifier 存在数量词exocentric 外向的exocentric construction 外向结构experiential 经验的experiential function 经验功能experimental psycholinguistics 实验心理语言学explanatory adequacy 解释充分性explicit grammar instruction, EGI 明显的语法教学法expression minimization 表达最底程度expressive 表达的extended standard theory, EST 扩展标准理论extensive 引申的;扩展的extent-condition format 程度条件格式external evaluation 外部评估external qualifier 外部修饰语extrinsic sources of error 外在的错误来源eye movement 眼部移动。

语言学第十一章

语言学第十一章

language,mother tongue和 native language的共同特点是: (1)最早习得的语言,常常是在家 庭环境中学习; (2)熟练程度高,语言直觉强。
first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 的共同特点是: (1)是一种双语现象; (2)在掌握的时间顺序上次于第一语言; (3)熟练程度一般不如第一语言; (4)习得方式一般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或自学。
What
elements of language are most amenable to Focus on Form? 哪些语言成分最适合通过“关注语言形 two variables (两个变量): (1) the relevance of universal 式”的途径来学习?
grammar (普遍语法的相关度) (2) complexity of language structures (语言结构的复杂度)
second
在语言环境方面,第二语言与外语有着根本
的差别。第二语言学习者般都有一个比较自然 的语言环境。周围有众多的该语言的本族语使 用者。该语言可能是“官方语言的一种(如法 语在加拿大,英语在印度等)。” 而“外语” 学 习者一般来说则很难有这样的语言环境。
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所能掌握的语言
to Jo McDonough, a teacher who is able to explain some linguistic features would have a stronger position than one who handles the argument by using authority – "it's like that", "it's an exception", or "it's less forma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作者:张美芳提要:翻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需要吸收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以发展和构建自已学科的研究方法。

语言学一向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密切,当代语言学,尤其是语篇语言学,更有可能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因为当代语言学不再限定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

本文概述了语篇语言学概念,比较它与传统语言学的异同,讨论了该研究模式的研究范围、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方法。

关键词:翻译研究;语篇语言学;研究范围;研究方法Abstract: Translation is a new discipline which needs to draw on findings and theories of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formalize its own methods.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linguistics has a great deal to offer to the budding 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s it is a discipline which studies language both in its own right and as a tool for generating meanings.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modern linguistics, which no longer restricts itself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system of structures, but rather relates to the world around and to other disciplines as well as to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the languag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text linguistics is reviewe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and text linguistics are briefly examined, and research areas and theories relevant to transl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research methods are then discussed.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text-linguistics research scopes research methods引言美籍荷兰学者James Holmes在“翻译学的名与实”(1987)一文中,对翻译学的研究目标、研究范围以及学科内部的划分提出了详细的构想(见张美芳2000a);我们认同Holmes的观点:翻译学实质上是以经验为依据的学科,其目标有二:(1)描写客观翻译现象(翻译过程、翻译作品及其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2)建立能够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的原则和参数体系。

其基本研究方法是观察、描写和解释。

Holmes把翻译学分为三大分支:描写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理论(Translation The ory);应用翻译研究(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描写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同属纯研究性质。

描写翻译研究包括三种:(1)产品导向(product-oriented)研究;(2)过程导向(process-oriented)研究;(3)功能导向(function-oriented)研究。

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

理论研究又分通用理论研究和局部理论研究两部分。

局部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翻译手段;(2)翻译范围;(3)翻译等级;(4)文本类型;(5)不同时期的翻译;(6)特殊问题。

在这六个方面中,文本类型(或语篇类型)研究的是不同类型的文本翻译中的特殊问题。

Holmes(1987)指出,文学专家和神学家早已注意到文学翻译问题以及圣经翻译中的文体和语体等复杂的因素;七十年代以来,不少学者也开始研究科技文献和实用文献的翻译问题。

然而,所有这些努力都未能开花结果,原因是对于语篇、文本和话语等术语和理论一直未有定论。

近年来,语篇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有了很大发展,西方学者纷纷把其理论引进翻译研究领域,这主要是因为当代语言学(尤其是语篇语言学)不再限定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例如,语篇语言学把文本视为交际活动,而不是一串串定形的文字与结构;语用学则研究语言的使用,而不是把语言作为一个抽象的系统(Baker 1992: 4-5)。

翻译工作者要研究语言,掌握语言的基本结构,明白语言如何在实际中运作,了解语言的本质及其功能,才可以系统地、有效地进行描写研究。

描写研究分支是翻译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分支,因为该分支的研究成果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和依据。

本文主要探讨描写翻译研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approach):即翻译研究的语篇语言学方法。

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看,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操作性强的方法,而不是翻译技巧或翻译手段(参见Bell 1991: 27)。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要提出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翻译理论似乎为时过早,因为它至少必须具有Bell(1991: 26-27)所说的“可实验性”(empiricism)、“可预测性”(determinism)、“简易性”(parsimony)和“概括性”(generality)。

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将首先阐述语篇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然后简单比较它与传统语言学的异同,进而讨论翻译研究的语篇语言学方法以及语篇翻译研究的范围、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方法。

关于语篇语言学“语篇语言学”的英文是text linguistics,但有些学者也用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或text analysis(篇章分析)来指这一学科。

一般说来,英美国家的学者喜欢用discourse analysis,而欧洲大陆的学者则喜欢用text linguistics(见黄国文2001)。

我国学者对discourse analysis 等术语的翻译也还没有完全统一的看法。

胡壮麟(1994:3)认为,“‘语篇语言学’或‘语篇分析’两种说法基本上是同义的”。

在以下的讨论中,我们不对“语篇语言学”、“语篇分析”、“话语分析”、“话语语言学”等进行区分(参见黄国文1988,2001)。

语篇语言学是6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年轻的学科,很多学者的研究都促成了它的发展。

例如,社会学家Hymes 发表的题为“Towards Ethnographies of Communication”(1964)一文,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言语使用问题;语言哲学家Austin (1962), Searle (1969) 和Grice (1975) 等人从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意等角度研究语言使用;Halliday (1973,1985) 的功能语言学特别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纯理功能(参见黄国文2000);Labov(1972)对语言变异做了开创性的研究;Sacks, Schegloff & Jefferson (1974) 和Goffman (1976, 1979) 对会话常规(Conversation norm)、话轮(Turn)等口头交往的分析揭示了会话的结构规律;Gumperz & Hymes (1972) 对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言语行为(如讲故事、问候语等)的研究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索了语篇分析的新路子;Sinclair & Coulthard (1975) 对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模式的研究揭示了话段与语篇之间的内在联系。

总的说来,语篇语言学吸收了包括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慢慢形成了一个专门研究交际中语言使用情况的涉及多个学科的一门学问。

语篇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探讨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实际翻译中,已有不少人把语篇当作翻译对象和基本单位(参见司显柱2001)。

关于语篇的定义,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形式/结构”(formal/structural)派的看法:从结构方面看,“语篇”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语篇由句子组成。

一是“功能”派的看法:从功能方面看,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它不是一个比句子大的语法单位;它与句子不属于同一类型,因此它们之间不是“大”与“小”的关系;语篇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是“体现”(realization)关系,即语篇由句子体现,或者说句子(形式)体现了语篇(语义)。

语言学模式与语篇语言学方法我们把语言学模式与语篇语言学方法进行比较,实际上是对传统语言学翻译研究模式与当代语言学翻译研究模式进行比较。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模式开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及语言学的发展,西方学者逐步认识到,翻译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学科,而语言学就是其科学的依据之一。

从文献看,苏联的费道罗夫“第一个从语言学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向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发起挑战”(林煌天主编1997:172)。

英国的Catford(1965)提出了一个以M.A.K. Halliday的“阶与范畴语法”(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为理论指导的翻译研究模式,书中阐述了语际间的层次转换(level shifts)和范畴转换(category shifts)问题;在这个模式中,层次转换指语法、词汇、语音、词形等,范畴转换包括语言结构、语言系统、语言单元、语言类别方面的转换,所有这些转换的核心概念是“对等”(或“等值”)。

苏联的巴尔胡达罗夫(1975)特别强调语言学理论的重要性,并认为翻译的语言学理论是翻译理论的核心;科末萨罗夫还提出把以语言学为基础的翻译理论研究转变为一门独立学科:翻译语言学。

此外还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及论著相继问世,它们极有可能汇成了一整套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参见林煌天主编1997:172-3页,张美芳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