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鲁迅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品质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积累描写鲁迅神态、动作的词语。

学习重难点: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梳理文章结构。

3、学会列小标题,自主学习。

二、学习活动设计(一)预习探究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题中的“我”是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

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

既然是要表现鲁迅先生的,那咱首先要知道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当时的社会环境如何?打开《伴你成长》自学提示1课外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下面再看课本的内容,首先正字音《伴》2其次释字义《伴》3(二)合作交流1、自主读书(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内容是什么?)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质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主要内容,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贡献。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和思考能力。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对鲁迅先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鲁迅先生的生平介绍:他的家庭背景、学习经历、文学创作等。

鲁迅先生的贡献:对中国文学的推动、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等。

2.2 课文重点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鲁迅先生有什么了解?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引入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简介鲁迅先生的生平。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记出生词和不懂的地方。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4 实践与应用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鲁迅先生的描述。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4.2 写作练习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5.2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参考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了解。

5.3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公开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生齐读课题。

3、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了《谈水浒》这件事,你从中看出鲁迅先生身上的什么品质?(板书:1、笑谈《水浒》)二、趣谈碰壁过渡: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来学习下面几个故事。

1、师:请同学们默读趣谈“碰壁”这件事,划出你认为最难理解的词语。

(板书:2、趣谈“碰壁”)2、交流、理解重点词语:“碰壁”、“四周黑洞洞的”。

(“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

)(为什么容易碰壁?鲁迅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他的笔是对敌斗争的匕首和刀枪。

反动派非常害怕鲁迅的文章,不许他发表文章,而且要逮捕他。

可是鲁迅先生却先后用了100多个笔名发表文章,巧妙地同反动派进行斗争。

)3、假如你是语文老师,周晔把这篇文章交给你了,你看了这一段,会怎么给他写批语?师:这就叫具体、生动,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你写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这个故事是用对话的形式组成的。

对话很重要,。

具体生动的对话,可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学会了写对话,就不愁写好记叙文了。

4、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试着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同位同学分角色读好这段话。

(生练读。

指名读。

)5、指名分角色背诵。

6、师:客人们,你们为什么哈哈大笑?师:周晔,你现在理解了伯父话里的意思了吗?那你从这件事中可以体会到伯父什么品质?7、总结:伯父多幽默啊,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革命家。

三、燃放爆竹过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不仅幽默,还有慈祥的一面,当他和家人一起放烟花的时候,引读:“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生接)(板书:3、燃放爆竹)四、救助车夫过渡:是什么样的事情又会让伯父的表情变得冰冷,严肃呢?1、请自由读读“救助车夫”这个小故事,划出描写鲁迅先生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023精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3篇

2023精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3篇

2023精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3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篇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3、学习本课生字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鲁迅其人。

3、了解人们对鲁迅的怀念。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介绍作者.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__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__,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深切的怀念”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谈论《水浒传》”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笑谈“碰壁””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救助车夫”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关心女佣”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2、什么事使“我”惊异?(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3、小结: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四、学习第二段,讨论.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张冠李戴”什么意思?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鲁迅先生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马马虎虎(反义词)→认认真真3、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所以……)4、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5、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小结:这个小故事讲鲁迅跟“我”谈《水浒传》从中启发教育“我”要读书,反应了(对待学习认真严肃,关心下一代)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品词析句,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2.2运用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3.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2.2恰当运用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

(2)学生分享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精读课文(1)分段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2)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3)分享阅读感受,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4.深入理解课文(1)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伯父”“鲁迅先生”等。

(2)讨论鲁迅先生在课文中的形象,以及作者对他的怀念之情。

5.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鲁迅先生的事迹,激发学生对他的敬仰之情。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课外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深入了解他的生平和事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使学生深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感受到了作者对他的怀念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部分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事迹还不够熟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鲁迅纪念馆,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6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6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6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一教学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

教学目标1.感受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个小故事,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2.在反复的感悟和融情的想象中,发展语言;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鲁迅博爱的共鸣。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再次感受幽默的爱1.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近鲁迅先生,走进先生的内心世界。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鲁迅先生笑谈《水浒》、趣谈碰壁,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就是这样一位鲁迅先生走了,特别是周晔,她再也不能跟伯父笑谈《水浒》、趣谈碰壁了,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关怀了,怎能不叫她悲痛万分呢?二、救护车夫,感受深沉的爱1.除了周晔,还有哪些人也曾经得到过鲁迅先生的这份爱?请自由读读第四个个小故事救助车夫。

放开声音,自由地,快速地读,把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句子,也就是读到那儿你的心会轻轻一颤的地方,像这样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用波浪线把它们画下来。

好吗?(学生读课文,边读边划)2.有的同学划了一处,有的同学划了好几处,真好。

不管划了几处,总有一处是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句子,把这句读给大家听,好吗?(1)让学生说说体会。

(2)教师小结。

三、关心女佣,为爱感动1.感谢刚才几位发言的同学,他们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在伯父身上、周晔身上和车夫的身上。

在关心女佣中,同样也有拨动你心弦的句子,指名说。

a、交流,说体会。

(为谁而写文章?)b、他在为劳苦大众写文章。

当女佣回忆起先生拖着病体三更半夜写文章,工作那么辛苦却还时时想着关心她,她感激地对周晔说齐读女佣的话。

2、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别人仅仅指周晔、车夫、女佣吗?板书:孩子、青年、老人小结:伯父去世了,周晔亲眼目睹各色各样前来吊唁的人,悲痛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齐读出示我呆呆地四、拓展延伸,丰满爱总结:我们感受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精品3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精品3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抓重点句理解科文内容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并能在小组里讨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了本课,你会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先看课题,你知道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吗?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1、读生字组词(自读,指名读,比赛读)仪悼逝餐枣搞冠骂嚼悟摊奥咳嗽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悼:dào餐:共16笔嚼:20笔奥:注意上部嗽:注意右边冠:多音字组词3、小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四个字的词可划下来。

各色各样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4、通过课前的预习,谁说说你对本课词语的理解学生说意思,并能迅速读一读原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

三、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板书:深受爱戴,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3、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小标题,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概括的4、默读课文,你认为有哪些含义深刻而且你又不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四、提出疑问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作者的疑问:"伯父死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悼念他呢"你们谁能帮我解决呢文中是怎样说明的找到中心句:"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

(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并引出最后一自然段)五、作业1、熟读课文,听写本课的生词。

2、抄写文中四个字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造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教案范文

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伯父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品质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学会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和归纳。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尊敬和崇敬之情。

(2)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描述的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品质特点。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朗读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深刻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2. 鲁迅先生品质特点的概括和归纳。

3. 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鲁迅先生的品质特点。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背景。

2.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4.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5.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概括和归纳鲁迅先生的品质特点。

6.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7.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8.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9.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对课文大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能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

3. 学生对课文重点句子和段落的分析能力,能准确提取关键信息。

4. 学生对鲁迅先生品质特点的概括和归纳能力。

5.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作品中的创意和情感表达。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原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吊唁.(yān yàn)挨.打(āi ái)
女佣.(yòng yōng)追悼.(diào dào)
殡.仪馆(bīn bìn)正.月(zhēng zhèng)
二、句子小探究。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四周黑洞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碰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句是___________句,改为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往事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

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喜欢,说是
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全文的点睛之笔是什么?
2.第二、三段交代八九年前的作用是()
A.说明我喜欢莲花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B.抒发自己对故乡园院中红莲的思念之情,同时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C.写一段趋势,丰富文章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D.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揭示设下伏笔。

3.“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中的“不宁的心绪”指什么?
4.试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文中“我”的感情变化。

5.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诗《游子吟》,其中的四句抒发了与本文相同的感情,是哪四句?写作手法上都是抓住了生活的细节,以小见大的反应自己对生活的感情。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鲁迅《自嘲》诗中有这么一句话,意思是: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吗?
参考答案
一、yàn ái yōng dào bìn zhēng
二、1.当时社会黑暗 2.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 3.社会黑暗,人们经常会遭受挫败与迫害
4.反问你想,四周黑洞洞的,当然容易碰壁
三、1.对象是母亲,点睛之笔是倒数第四段。

2.D
3.我担心红莲被雨摧落,暗指我担心母亲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亲情越来越难以表达。

4.烦闷—忧郁—舒心—感动—温暖。

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

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