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四)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内容

四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内容

四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内容第一部分宋词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⑴,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⑵。

乍暖还寒时候⑶,最难将息⑷。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⑸?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⑹,如今有谁堪摘⑺?守着窗儿⑻,独自怎生得黑⑼?梧桐更兼细雨⑽,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⑾,怎一个愁字了得⑿!【注释】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

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

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2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1),轻解罗裳,独上兰舟(2)。

云中谁寄锦书来(3)?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1)玉簟(diàn)秋:意谓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2)兰舟:《述异记》卷下谓:木质坚硬而有香味的木兰树是制作舟船的好材料,诗家遂以木兰舟或兰舟为舟之美称。

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3)锦书:对书信的一种美称。

《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其被徙流沙的丈夫窦滔。

小学4年级经典诵读

小学4年级经典诵读

四年级经典诵读内容(上期)古诗15首1、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2、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6、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8、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2、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3、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018苏教版经典小古文(孟子名篇)

2018苏教版经典小古文(孟子名篇)
经典· 小古文
——高年级经典诵读课程(四)
可 怜 的 熊 宝 宝 的 故 事
“活取熊胆”这四个字,概括的是一个极其残忍的过程:一头成 年黑熊,腹部被打开一个小口,然后通过引流,胆汁每天导出。 大部分的黑熊腹部一旦被打开,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便长期无
法愈合。有些黑熊还会因为伤口逐渐糜烂、感染,直到疼痛死去。
注释:【坎】坑。【须臾】一会儿。文言同义词有:俄、顷、旋等。【辄】 于是、就。
是时候了!请你给房书亭写一封信,引用孟子的话,批评他的错误言论,呼吁关爱动 物,制止“活熊取胆”这种对活生生的生命的戕害。
用第一人称来写,这个“我”,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是熊!
2012年春季小古文学生作品欣赏之四.doc 2013年秋季小古文学生作品欣赏之三.doc
就在不久前,中国中药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中药 协会会长房书亭表示,他曾亲眼见过活熊取胆,“取 胆汁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 了之后,熊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 样!甚至还很舒服。”
该表述引起网友哗然,不少网友对房书亭的回答表示不满,并替熊打 抱不平。有才的网友纷纷模仿造句,从而捧红了“熊胆体”。来自链接——熊与坎中人
——选自《搜神后记》
有人如山射鹿,忽堕一坎内。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 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份与此 人。此人饿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还, 辄分果与之,自人赖以支命。后熊子大,其母一一负而出。子 既出尽,此人自分必死坎中,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 意,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不得死。呜呼,人言禽兽无义, 然顾此熊,安得无情哉!
“熊胆体”以“XXX就像XXX一样”开头,紧接着“自然、无痛,完 了之后,就痛痛快快XXX”,最后以“甚至还很舒服”结尾。例如: 写稿版熊胆体: 写稿子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之后,就痛 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 旅游版熊胆体: 三亚挨宰就像切菜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之后,客人们就痛痛 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 考试版熊胆体: 考试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之后,就痛痛 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

普通话与经典诵读第四章

普通话与经典诵读第四章

除作品 的内容、感 情外,语速 的快慢还和 作品的体裁 以及人物的 年龄性格等 有关。
第四章 诵读基础
第五节 诵读技巧
四、语调
(一)语调概述
句调我们称为语调, 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的 变化。
第四章 诵读基础
第五节 诵读技巧
(二)语调的类型
1.高升调(↗)
2.降抑调(↘)
3.平直调(→)
4.曲折调(~)
第四章 诵读基础
第一节 朗读 朗诵 诵读
(二)朗诵与朗读的区别
可见,朗诵的要求比朗 读要高,它要求不看作品, 面对观众,除运用声音外, 还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 语帮 助表达作品感情,引起 听众共鸣。
第四章 诵读基础
第一节 朗读 朗诵 诵读
三、诵读
(一)诵读概述
诵读,从字面含义 看,即读出声音来,熟 读,背诵。
有时,可在重读词的前后有短促的停顿,使 语速明显慢下来或有意停顿,来突出重音。
第四章 诵读基础
第五节 诵读技巧
三、语速
(一)语速概述
语速是指说话或诵 读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 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
第四章 诵读基础
第五节 诵读技巧
(二)语速的类型
语速可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类。
1.
快速
2. 3.
中速
慢速
第四章 诵读基础
第四节 诵读气息与发声
三、共鸣控制 (一)
口腔共鸣
(二)
胸腔共鸣
(三)
鼻腔共鸣
返回
第四章 诵读基础
第五节 诵读技巧
一、停顿
停顿即语言进行中的间歇,指的是诵 读中声音的暂时中断和延续。诵读作品时 我们不可能一口气把整篇作品读完,中间 需要换气和间歇,这就是停顿 ; 停顿之后, 又要继续读下去,这就是连接。二者是统 一的,密不可分的。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四篇)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四篇)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增广贤文》是一本好书,它不但读起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且故事生动有趣,以格言的形式讲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也是教我“做人的准则”。

《增广贤文》中的许多精辟的格言警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这些格言警句都蕴藏着前人丰富的智慧。

读了《增广贤文》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百读不厌。

特别是:“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这则《贤文》让我听后肃然起敬。

它的意思是小羊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羊跪下来用乳汁喂养父母。

小乌鸦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时,就将食物口对口地喂养年老的父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仅是人类的美德,甚至连动物界也在奉行。

羊与鸦就能如此何况人呢?总不能够忘记自己的父母,它告诫我们要对长辈孝《增广贤文》教我学会了感恩,它能让我乐于面对人生中每个阶段面临的每一个境遇;它能让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更多的影响身边的人;它能让我的人生旅途摧生出更多美好的回忆;《增广贤文》教我学会感恩,懂得知恩图报,不忘恩负义,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受人一把土,还人一座山;《增广贤文》教我学会感恩,懂得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已机会;《增广贤文》教我学会感恩,赠人玟瑰,手留余香。

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时也会有人拉自已一把;《增广贤文》教会我,对生活时时保持微笑,生活也会还你微笑。

人人都需要一颗感恩的心。

正因为有了它,所以爱才显得伟大!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增广贤文》这本书能丰富我的内心世界,使我在做人做事感触良多,毕竟这本书也是人们经历了千百年才感悟出来的。

《增广贤文》这本书容易启发我的思考,培养我的独立意识;学而时习,一以贯之,经典的魅力让我的心灵学会了感恩,也找到了学习自信,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二)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学瑰宝似满天繁星,数不胜数。

而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乐诵经典第四级

乐诵经典第四级

(41)浪làng 淘táo 沙shā·九jiǔ曲qū黄huáng河hé万wàn 里lǐ沙shā唐táng刘liú禹yǔ锡xī九jiǔ曲qū黄huáng 河hé万wàn 里lǐ沙shā,浪làng 淘táo 风fēng 簸bǒ自zì天tiān 涯yá。

如rú今jīn 直zhí上shàng 银yín 河hé去qù,同tóng 到dào 牵qiān 牛niú织zhī女nǚ家jiā。

诗词注释 ⑴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

据《荆楚岁时记》载: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夏,寻找黄河源头。

张骞走了一个多月,见到了织女。

织女把支机石送给张骞。

骞还。

同书又载:织女是天帝的孙女,长年织造云锦。

自从嫁了牛郎,就中断了织锦。

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居银河两岸,隔河相望,每年七月初七之夜相会一次。

诗句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42)江jiāng 雪xuě唐táng柳liǔ宗zōng 元yuán千qiān 山shān 鸟niǎo 飞fēi 绝jué,万wàn 径jìng 人rén 踪zōng 灭miè。

孤gū舟zhōu 蓑suō笠lì翁wēng,独dú钓diào 寒hán 江jiāng 雪xuě。

诗词注释⑴绝:无,没有。

⑵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⑶人踪:人的脚印。

⑷孤:孤零零。

⑸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用竹篾编成。

四年级《经典诵读》人教版76到100首

四年级《经典诵读》人教版76到100首

四年级《经典诵读》人教版76到100首四年级《经典诵读》100篇经典诵读:1.《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古滕老师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湖口望庐山瀑布》(唐)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6.《留别王维》(唐)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9.《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0.《从军行七首》(其五) (唐)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4.《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15.《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16.《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8.《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四年级-经典诵读读本_0405上

四年级-经典诵读读本_0405上

节选一
单 周星期一
千字文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yí ng昃zè,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玄黄:天地的颜色。玄:高空的深青色。 洪荒:古人想象中远古宇宙一片混沌、蒙 昧的状态。 单周:节选一——节选四 盈:月光圆满。昃:太阳西斜。 双周:节选五——节选八 选读内容:《论语》前六篇 辰宿:星辰。列张:排列分布。 律吕:古代乐律的统称。
单 周星期三 千字文 节选(三) 龙 师 火 帝,鸟 官 人 皇。 始 制 文 字,乃 服 衣 裳。 推 位 让 国,有 虞 陶 唐。 吊 民 伐 罪,周 发 殷 汤。
龙师:即伏羲氏。相传他用龙给百官命名, 人称龙师。火帝:即炎帝。相传炎帝以火纪 事,命名百官,自为火帝。鸟官:少昊氏以 鸟为图腾,用鸟名为官名。人皇:上古三皇 之一。有虞:指舜帝。陶唐:指尧帝。周发: 周武王姬发。殷汤:殷商国王成汤。
八佾第三(节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 不仁,如乐何!”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 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 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 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
里仁第四(节选)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 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 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 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双 周星期一 节选(五) 盖 此 身 发,四 恭 惟 鞠 养,岂 女 慕 贞 洁,男 知 过 必 改,得 罔 谈 彼 短,靡
千字文
大 敢 效 能 恃
五 毁 才 莫 己
常。 伤。 良。 忘。 长。
恭惟:恭敬不安地 想。鞠养:抚养。 能:才能,技艺。 罔:不可,不要。 靡:不。恃:凭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明白“相忘江湖”“相濡以沫”“善始善终”等成语的意思。

3.对课文中的“藏天下于天下”的意思稍有了解,知晓万物最适合的地方就是自然的天地。

教学内容: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

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

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

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

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

善夭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一、经典研读
1.整体把握
2.本课选自《大宗师》其内容说的是鱼儿最好的生活状态是相忘于江湖,人最好的状态也是处于自然之中。

3.字句梳理
①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成语“相濡以沫”“相忘江湖”出处在此。

②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4.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二、辅助学习。

1、汉字家族:选取“小”为偏旁的汉字为一类。

2、日积月累:了解《蹈水有道》。

三、故事撷英。

1、了解《用月湾咏寄题江仪仲心远堂》。

2、学生尝试初读。

3、师范读,让学生对比有什么不一样。

4、再次出示划分好的课文,让学生熟读。

5、指名读,生生互读。

四、品读诗句。

(配乐)
教学后记:
《藏天下于天下》选于《大宗师》,喜欢里边“相忘江湖”“相濡以沫”“善始善终”等成语。

文是美文,理解不易。

人们在崇尚“相濡以沫”之时,常常忘记“相忘江湖”。

“相濡以沫”,或许令人感动;而“相
忘于江湖”则是另一种境界,选择放弃强烈的感情来换取平稳的生活。

这或许需要更大的坦荡、更淡泊心境吧。

教学可以关注:
1、在每篇古文的后面都会附上一个故事,在文中也会出现这个成语故事。

抓住学生的特点,每次都是从故事入手,这样很快就把他们的吸引力抓过来,并且也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课文。

2、应该倡导学生先求熟读、不急求懂,让学生们经常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体验古文之节奏及韵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