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一诺千金》名人诚信小故事拓展知识 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1一诺千金冀教版共21张PPT

秦文君,1954年生,上海人。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上海《儿童文学选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委员。其作品从儿童视角出发,展现儿童的所思所想,语言风趣幽默,且不乏感人之处。主要作品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晓梅》、《开心女孩》等。
恍惚 淌着 攥着 拳头 哑着 喉咙 搁在 攒足 酣睡 严谨 罕见 瑟瑟 蹿了 坦荡 目睹 灵魂 犹豫 难堪 十万火急 倾盆大雨 风雨无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故事?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借钱男生兑现承诺后的喜悦、欣慰之情。
这句话赞扬了借钱男生诚信守诺的品德,也写出了他的品德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和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
“借钱男生”的形象:
朗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他们“共同办成”一件什么事?这时,他们各自会怎么想?
“共同办成的一件事”指的是这个男生信守诺言,如期还钱。 “我”以前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而现在他如期还钱,“我”心里会惭愧自责,同时也会觉得他真了不起,是个守信用、重承诺的人。 他心里会想:我终于信守了自己的诺言,让朋友消除了对我的担心和疑惑。
思考: 1.故事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句子,请摘抄几句谈谈你的理解。 2.故事中所写那个“借钱男生”给你留下的印象一定很深刻,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他的形象特点。 3.你读了这个故事,哪里最为感动?你想对那个男生说些什么?
第一个故事
“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一诺千金》课件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一诺千金课件冀教

浏览3---5段
这块“悬着的石头”指的是什么?从“落了地”体会他们实现诺言后的心情怎么
样?
(轻松、愉快)
在3--5自然段中,还可以从哪里体会出“我们”的快乐?说说你的理由。
浏览3---5段
贫穷的男生究竟为何借钱?此时,他手中的两元钱又是怎么来的?请同学 们用心读第六自然段,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最感动你的词.
拓展延伸
那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秦文君,你还想说什么?如果 你是故事中的男生,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是局外人,你想说什 么? 快拿起笔,任选一条,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第8段的后面 吧!给大家3分钟时间。汇报交流。
课文总结
1.故事学完了,大家说“男生”该不该得到“一诺千金”的锦旗?默读课 文1--8自然段,画出依据。
借钱
浏览3---5段
从“责怪、骂”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气、讨厌失信)
从“恍恍惚惚、总想哭”你体会出什么?
(伤心) 那么请你读出作者的生气与伤心。老师听出了你的伤心,为什么这么“伤心”? “惊喜、跳起来”体会出什么? (高兴) 是谁使你变得如此快乐?那么,这位“男生”快乐吗?何乐。
课文引入
前我们交流了一诺千金的故事,请伸出手指跟我一起“诺”, “诺”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一诺千金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一个关于信守诺言的故事。
一诺千金
认识作者
瞧,这位和蔼可亲的女作家,就是带给我们 故事的作者,还认识她吗?是呀,我们曾学过她 的作品《地震中的父与子》,谁来介绍“秦文 君”?
2.是呀,“男生”一诺千金、守信用,让人赞美、令人敬佩,那么,课文 中的其他几位主人公又是怎样对待诺言的呢?他们是否可以得到“一诺千金” 的锦旗呢?让我们一起期待下节课的到来,下节课我们继续关注“一诺千金”。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诺千金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诺千金教材分析本文讲的是关于信守承诺的故事。
课文通过两个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诺千金的可贵品质,第一个故事通过小男孩为给母亲买葡萄糖,而向我借了两元钱后,天天夜里帮人干活,终于在第五天的拂晓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第二个故事通过我冒着大雨去车站接朋友,一个少年凭借自己的执着与朋友欢聚,而我由于朋友的食言失望而归。
通过两个故事中的人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手引用、重诚信的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失信人的鄙夷。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把握本课的六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的表达方法及心理描写过程方法:通过重点词段、词语感悟小男孩和少年的美好品质,让学生在读中品悟、在交流中体会一诺千金的重要含义,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体会一诺千金的重要含义,感悟讲信用、守诺言的诚信品质。
课前预备: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诚信的格言或谚语故事等。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喜欢不讲信用的人吗?(不喜欢)那谁愿意将你课前搜集的关于讲信用的格言或谚语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生汇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遵守诺言的小故事,你们想不想学(想)板书课题:一诺千金(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初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熟悉的字或者拿不准读音的字(教师巡视,帮助落后生正音)2、小组交流,查字典解决不熟悉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3、出示以下词语:一诺千金、如期归还、酣睡、严谨、罕见、坦荡无愧、目睹、灵魂等词语(指名读,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一件什么事?(自己试讲,小组交流,个人汇报)师指导学生叙述完整四、交流评议,朗读感悟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信守承诺的故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两个小故事,你们想不想再来读一读这两个小故事?(想)不过这次要求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读书,通过这个故事,你认为不同的人对待诺言又怎样不同的态度?下面请同学们拿着笔快速的默读课文,可以将你的感受写在书上。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一诺千金 ▎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一诺千金▎冀教版《一诺千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六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圈画、品味文中人物的神态、语言等,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交流中体会一诺千金的重要含义。
4、体会一诺千金的重要含义,感悟讲信用、守诺言的诚信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品词析句,感受男孩和两个少年身上一诺千金的人格魅力,知道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人们宝贵的财富。
教学时间: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 1、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一诺千金》,谁能说一说“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 2、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生字生词。
恍恍惚惚喉咙酣睡绵长深切逊色瑟瑟坦荡无愧蹿出去目睹 3、作者围绕“一诺千金”写了几件事?指名说。
学生: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男生因给母亲买药,向“我”借了两元钱之后,每天夜里辛苦干活,终于如期归还了两元钱。
学生: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我”冒着大雨去车站接约好的朋友时,看到了一对信守诺言的少年风雨无阻相聚的欢欣场面,“我”却因朋友的食言失望而归。
二、精读文本,师生探究:中心问题:好,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讲到的这两件事中哪里体现了“一诺千金”,画出来想象画面,体悟人物内心情感,并带着体会读一读。
教学预设:第一个故事:重点段落四、六自然段 1、第六自然段:指名读该段,思考读完这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预设重点词语“天天夜里”、透过这四个字,你想到什么?引导主要是让学生想象画面,体悟实现诺言是要付出辛劳的学生:我能从天天夜里体会到男孩为了还钱实现诺言,干活非常的辛苦。
师:你能再读读这句话吗?让我们体会出小男孩的辛苦。
师:多辛苦的男孩!他一放学就跑到旱桥帮菜农推车,一趟,两趟,三趟,许多趟,一直到天亮,他多么辛苦啊!第六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也能体现男孩挣钱的辛苦。
2、出示:酣睡、乏极了师:你怎么来理解这两个词?学生交流。
师:是呀,他白天上学,晚上推菜车,整整坚持了四天四夜,终于攒足了钱。
舟山市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一诺千金》名人诚信小故事拓展知识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

(板书:嘴?)
从“矛盾”出发,引出探究的主题,初步认识到矛盾的焦点,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阅读理解。
学习速读,读通课文,读懂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之后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理清全文脉络,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弄懂三则故事的要点。
3.表达运用.
本课讲的是三个历史故事,三者之间关系密切,依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故事之间的联系。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语言表达对文中人物的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理解“无价之宝、召集、大臣”等词语的意思。
2.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3.初步感受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要学习一篇较长的文章,阅读长文章,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学生交流)现在大家就运用自己掌握的好方法来学习本篇课文,在默读课文时注意文章中的人物,了解他们之间发生的三个小故事.(学生默读浏览)
1。预习提纲
(1)搜集《史记》的相关知识和《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片段。
(2)初读课文,默读浏览,了解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4)回读课文,品味人物言行,准确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5)体会课文着重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
2。多媒体课件
《史记》的相关知识、《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片段.
郭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但是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一诺千金》同步教案冀教版

一诺千金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重要句段并背诵下来。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教学难点课文第九、十自然段的理解。
教学准备阅读秦文君相关作品。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秦文君的?男生贾里?与?女生贾梅?吗?请你们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吧。
其实,秦文君还写了许多哲理散文,现在,让我们翻开书,再次走近秦文君,去领略她作品的魅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故事?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再读课文,畅谈感受1.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可以查字典或向同学请教。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朗读的情况。
3.自读课文,读后汇报:自己读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感受,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朗读课文第九、十自然段,做到读通读顺,初步读出自己的理解,为下节课学习打下根底。
四、学习生字、新词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可以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等。
2.同桌互相交流,读不准的字词互相帮助。
3.指名认读以下词语:磊落、兑现、瑟瑟、蹿出去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4.你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或者读不准,请找出来,与同学一道读一读,互相帮助朗读与理解。
5.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五、作业熟记生字词语,在熟读课文的同时在书上批注,提出不懂的问题,或者写下自己对某些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1.生字词语“开火车〞认读。
2.汇报自己的批注内容,教师现场评价,并从中理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二、共同探究理解课文思考:我的心理都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难堪〞的意思,体会那个男生为什么难堪,如果你是那位男生,你当时是怎样想的。
2.你读了这个故事,哪里最让你感动?你想对那个男生说些什么?思考:对于两人不同的结局,你有什么想说的?哪些内容最让你感动?4.第九、十自然段思考:你认为这两段应该怎样去读,请读出你的理解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一诺千金》同步精品课件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一诺千金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 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 故事?
生字学习
恍恍惚惚 哑着 酣睡 蹿了
淌着 攥着 拳头 喉咙 搁在 攒足 严谨 罕见 瑟瑟 坦荡 目睹 灵魂
词语积累
犹豫 难堪 十万火急 倾盆大雨 恍恍惚惚 风雨无阻
小学复习课件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一诺千金》同步精品课件冀 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一诺千金
【注 音】
( yí nuò qiān jīn )
【释 义】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 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谢谢观看
“一诺千金”的故事出自《史记·季布来布列 传》,除了这个故事以外,还有许多讲诚信的人 与事。请大家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诚信故事。
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有关诚信的书,可以写一篇读 后感,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关于诚信的故事。 2.背诵课文第9-10自然段。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 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 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思考:
第二个故事
1.两个人物不同的结局,你有什么想说 的?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动?
2.为什么作者说“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 一种灵魂的升华”?
第九、十自然段
思考: 你认为这段应该怎样去读,请读出你的
理解来。 请谈一谈你对这两段的理解。
品读回顾,提高思想认识
思考: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诚信为本—一诺千金故事讲解|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诚信为本—一诺千金故事讲解|冀教版教案目标:1.让学生了解“诚信为本”的含义,理解“一诺千金”的故事。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3.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讲解“一诺千金”的故事。
2.分析故事中的诚信精神。
3.引导学生将诚信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诚信的含义。
2.将诚信理念具体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关于诚信的故事,如《狼来了》等。
二、故事讲解1.教师讲述“一诺千金”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故事梗概:秦末,楚国有个叫季布的人,他为人正直,讲信用,因此名声很好。
当时流行一句话:“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后来,季布因得罪了楚王,被迫逃亡。
在逃亡途中,季布遇到了一个叫曹丘的人,曹丘曾经受过季布的恩惠,得知季布的困境后,决定帮助他。
季布对曹丘说:“你若能帮我度过这个难关,我愿意用千金相报。
”曹丘答应了季布的请求,最终帮助他成功逃亡。
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更加敬佩季布的诚信品质。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诚信精神,让学生明白“一诺千金”的含义。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诚信?”2.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写作训练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诚信为本”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学生根据讨论成果和故事内容进行写作。
3.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课后作业1.学生课下收集关于诚信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2.家长协助学生了解诚信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共同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一诺千金”的故事,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诚信的含义,明白了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经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写作训练环节,部分学生仍需加强指导,以提高写作水平。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为学生树立了诚信意识,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诚信小故事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
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郭沫若与芭蕉花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
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
但是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
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
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
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华盛顿砍树
华盛顿还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后,非常生气,说道:“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于是,他父亲到处询问。
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