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中山大学文学基础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NEW)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NEW)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目 录2010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2010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2011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2012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2013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2014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2015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6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2016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0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不属于中国“小学”范畴的是( )。

A.文字B.音韵C.语法D.训诂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具有社会性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rass”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是“玻璃杯”,这是词义的隐喻扩展。

D.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用来突出对立面。

3.方言形成的语言内部原因是( )。

A.语言变化的不平衡性。

B.形式和意义对应关系的复杂性。

C.语言符号的任意性D.语言变化的类推作用4.在[p]、[b]、[v]、[h]、[g]、[k]、[d]、[t]、[s]、[f]中,擦音有( )。

A.3个。

中山大学语言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2011,2013)【圣才出品】

中山大学语言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2011,2013)【圣才出品】

11.中山大学语言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2011,2013)中山大学2013年语言学考研真题考试科目:语言学概论C(用英文考试)I. Transcribe the following words into IPA symbols, with stress marking where necessary. (10 points)Example: find —/faind/, beneath —/bi'ni: θ/1. empirical2. plagiarize3. compound4. finite5. clause6. phonemics7. threatened8. epiphenomenon9. beta10. generic【答案】1. empirical — / /2. plagiarize —/ /3. compound —//4. finite — //5. clause — //6. phonemics — //7. threatened — //8. epiphenomenon — //9. beta — //10. generic — //II. Fill in the following blanks. (15 points)1. ______ means that human languages enable their users to symbolize objects, events and concepts which are not present (in time and space) at the moment of communication.【答案】Displacement2. ______ are produced “by a closure in the vocal tract, or by a narrowing which is so marked that air cannot escape without producing audible friction”.【答案】Consonants3.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morpheme i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called ______, which studi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and 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答案】morphology4. Cohesiveness can be realized by employing various cohesive devices: conjunction, ellipsis, lexical collocation, lexical repetition, ______, substitution, etc. 【答案】reference5. American Structuralism is a branch of ______ linguistics that emerg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答案】synchronic6. The type of language constructed by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who are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 language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______.【答案】interlanguage7. ______ found that Q-based implicatures can be readily cancelled by metalinguistic negation, which does not affect what is said, but R-based implicatures cannot. 【答案】Horn8. The idea that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depends on the meanings of the constituent words and the way they are combined is usually known as the principle of ______.【答案】compositionality9. During the whole 20th century, a great deal of efforts has been taken to treat the inquiry of linguistics as a ______ or autonomous pursuit of an independent science.【答案】monistic10. In cognitive terms, ______ is the use of elements of subject’s situatedness todesignate something in the scene.【答案】deixis11. According to ______ (1996), the speech presentation continuum may have thefollowing possibilities: direct speech, indirect speech, narrator’s representation of speech acts and narrator’s representation of speech.【答案】Short12. With the help of ______ linguistics, recently research has moved into the area ofexample-based machine translation. The method uses correct translation as a principal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the creation of new ones.【答案】computational13. In the IPA chart, the sound segments are grouped into consonants and vowels.The consonants are then divided into pulmonic and ______ consonants.【答案】non-pulmonic14. According to Halliday, a clause is the simultaneous ______ of ideational,interpersonal, and textual meanings.【答案】realization15. According to systemic-functionalists and American functionalists, language isnot arbitrary at the ______ level.【答案】syntacticIII. Define the following terms. (50 points)1. recreational function【答案】The recreational function of language refers to the use of language for the sheer joy of using it, such as a baby’s babbling or a chanter’s chanting. To take one example, the well-known movie Liu San Jie features a scene of “dui ge” mostly for the sheer joy of playing on language.2. pharyngeal【答案】Pharyngeal sounds are made with the root of the tongue anf the walls of the pharynx. Arabic is a language which contains pharyngeal fricatives.3. loanshift【答案】It i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is borrowed, but the form of the words is native. E.g. bridge means 桥牌。

(NEW)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6作品评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6作品评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2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6作品评论考研真题2012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6作品评论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2013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6作品评论考研真题2014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6作品评论考研真题2015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6作品评论考研真题2016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6作品评论考研真题2017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6作品评论考研真题2012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6作品评论考研真题2012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6作品评论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论述题(每题50分,共3题,总分150分)一、任选一部古希腊悲剧作家作品进行评论。

【分析】谈及古希腊悲剧,无人不会想到“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人各自的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底浦斯王》、《美狄亚》散发出的艺术光芒一直延续至今。

历代学者、文学家无数次地对这三部悲剧进行阐释,这些再创造的成果使得三部悲剧已然各成一家,其内容体系之庞大,远非一道论述题的容量可以驾驭,因此考生在作答时必须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同时入手,才能在保持体系完整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文学功底。

从题目设置来看,题目要求评论“古希腊悲剧作家作品”而非“古希腊悲剧作品”,这说明题目的立意是紧扣作家创作角度的,因此若考生试图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入手需要格外慎重,切忌专题式的作品比较研究。

此外,评论并非评价,经典也不需要我们评价,因此答题时分析的成分要多于陈述艺术价值、文学史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单从题意本身来看,选择非名作作品进行评论也是符合题意的,但这些作品往往缺乏代表性,较少的研究资料也不利于答案的组织,除非考生平时就对某一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否则在限定时间的考试内不宜采用。

答:从《俄底浦斯王》入手性格与命运索福克勒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曾在城市狄俄尼西亚悲剧比赛中夺魁,其不朽名作《俄底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尊为“悲剧的典范”。

【新祥旭考研】中山大学2013年现当代文学考研的一些总结与感想

【新祥旭考研】中山大学2013年现当代文学考研的一些总结与感想

【新祥旭考研】中山大学2013年现当代文学考研的一些总结与感想衷心感谢所有帮助、支持和关心我的人,祝大家心想事成!很多年以前,看过一个关于爱心链的故事,大意是说感谢别人对你的帮助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帮助更多需要的人。

我的中山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之路或许可以告一段落,但如果我的一些总结与感想可以对别人有益,那也是对帮助我的所有好心人的一种回报,或许这条路的艰辛与充实只有自己体会得最深刻,但正是你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让我一路前行,谢谢你们!当初试成绩出来时,我趁热打铁,写了一些总结和心得,现在复试余热未尽,也记录了一些感想,现在我把它们一起分享,希望对大家有一点点用处。

一、2013年中山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之初试的总结可能有人更愿意先知道一个人的考研分数,再来考虑这个人说的有没有参考价值,这乃人之常情,不过可能所谓的成功者未尝没有遗憾之处,所谓的失败者也能有不错的经验。

我的初试总分是394,其中,英语61分,政治86分,文学基础112分,中国现当代文学135分,初试总分排名第二名,后来复试以及最后总排名也是第二名,顺利考取中山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并且获得奖助资格(即公费生)。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135分)1、我个人一直是比较喜欢现当代文学的,平常读的很多作品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所以几乎是还没有在确定学校之前,我就已经把现当代作为自己的考研方向了。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倾向于广东的高校。

一开始我打算考华南师范大学,它是考大综合,一门是文学史(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一门是考语言(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等等),它们的难度是基本持平的,而题目比较注重基础,不偏不倚。

我一直对语言部分不是很有兴趣,总感觉自己学不好,而且古代文学不是我的强项,我很喜欢的现代文学也只是占70多分而已。

虽然一开始我硬着头皮复习了《现代汉语通论》,但是越复习越痛苦越纠结,越发感觉我不符合这所学校的口味。

大概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开始接触广东的其它院校,当时我是不敢考虑中山大学的,首先是招的人太少,保送名额多,其次是我一开始觉得它的现当代文学太难,自己驾驭不了。

(NEW)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05汉语语言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NEW)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05汉语语言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1)改进
(2)投资
(3)改革
(4)手机
(5)月食
(6)老乡
(7)仅仅
(8)眉目
(9)稿件
(10)蜡黄 答:(1)“改进”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补充型。 (2)“投资”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动宾型。 (3)“改革”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联合型。 (4)“手机”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偏正型。 (5)“月食”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主谓型。 (6)“老乡”是合成词,附加式中的前加式。 (7)“仅仅”是重叠式合成词。 (8)“眉目”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联合型。 (9)“稿件”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补充型。 (10)“蜡黄”是合成词,复合式中的偏正型。 4.辨析下列三组近义词(12分,每题4分) (1)见——见面 (2)更(面 ①搭配对象不同。“见”后面可以加宾语,如可以和“他、老师、客户”等 搭配,但是“见面”后面不能加宾语,一般说“和……见面”或者“见…… 一面”。 ②语体色彩不同。“见”带有口语色彩,“见面”带有书面语色彩。 (2)更——还
【答案】√ 【解析】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当音节由单元 音构成时,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 13.舌面声母不能跟合口呼韵母拼合。 【答案】× 【解析】舌面前音不能跟合口呼韵母相拼,但舌面后音可以跟合口呼韵 母相拼。 14.“天啊”中的“啊”的读音是“na”。 【答案】√ 【解析】/a/位于末尾音素/n/之后读作/na/。 15.“iong”不是齐齿呼韵母。 【答案】√ 【解析】iong/yŋ/是撮口呼韵母;合口呼韵母是u或以u开头的韵母。 16.“损”和“舜”的声母一样。 【答案】× 【解析】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损”的声母 是/s/,“舜”的声母是/sh/。 17.“看看、石头、先生”每个词的后一个音节都是轻声。 【答案】√ 【解析】轻声属于变调,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 调变体。 18.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2013年中山大学中文系808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3年中山大学中文系808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3年中山大学中文系808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五四文学革命期间,______激烈反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撰写《论古文白话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等文章,对白话文运动大加批评。

2.1918年发表的《人的文学》代表着五四文学的思考深度,它的作者是______。

3.五四乡土文学的代表性小说集《地之子》的作者是______。

4.30年代,左翼文坛与“京派”作家发生论辩,“京派”理论家______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文中提出的“静穆”美,遭到了鲁迅的批评。

5.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______、《动摇》、《追求》。

6.罗歪嘴子是现代长篇小说______中的主人公。

7.1932年发表的《猫城记》是作家______关于当时中国政治的一部寓言性讽刺小说。

8.作家______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以史诗性的笔调,通过家族兴衰的题材记述了东北特有的风情。

9.1941年,______发表短篇小说《在医院中》,大胆批评了革命内部的官僚主义。

10.“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是现代诗人______笔下的著名诗句。

11.作家______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对于建国后新的环境中人际关系的变化和人情美的流失,流露出了深深的喟叹。

12.改霞是当代长篇小说______中的女主人公。

13.出版于1957年,以涟水、莱芜、孟良崮等战役为原型的长篇小说______是建国后战争文学的重要收获。

14.被誉为“时代的歌手和号手”的诗人______出版有《致青年公民》、《投入火热的斗争》等洋溢着新的国家情怀的诗集。

15.1985年,文艺理论家______在《论文学的主体性》一文中,系统阐述了“文学中的主体性原则”,有力地纠正了“机械反映论”对于文学创作的长期制约。

16.《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作者______以对“缺陷美”的发现而广受读者喜欢,同时也在评论界引发持续的争议。

2013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05汉语言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05汉语言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归纳下列句子中“怕”的义项: (1)不怕任何困难。 (2)瓷器怕摔。 (3)我怕你不知道。
5 / 1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怕有三点钟了吧。 答:(1)惧怕、害怕 (2)不能禁受 (3)担心 (4)也许,表推测、估计
3.“卖了一批设备给工厂”可以说成“卖给了工厂一批设备”,而“买了一瓶水给他”
圣才电子书

【答案】×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蝠姻”不是重叠式,也不是合成词而是单纯词;“苍苍”也是单纯词。
16.“核心、中心、重心”“盐、氯化钠”是两组同义词。 【答案】√
17.“黑”和“白”、“对”和“错”都是相对反义词。 【答案】× 【解析】“对”和“错”是绝对反义词。
18.“解释清楚”“(把车)开走”“走得满头大汗”都属中补短语。 【答案】√
19.“师傅,请把我送到机场。”中的“师傅”是插入语。 【答案】× 【解析】在一个句子中间插入一个成分,它不作句子的何种成分,也不和句子的何种成 分发生结构关系,同时既不起连接作用,也不表示语气,这个成分称之插入语。“师傅”是称 呼语,不是插入语。
7.r[z]为舌尖后浊塞擦音。 【答案】× 【解析】r [z]为舌尖后浊擦音。
8.鼻音 ng 在汉语中不能作为声母。 【答案】× 【解析】鼻音 ng 在现代汉语粤方言中可以做声母。
9.普通话中,z、c、s 与舌尖元音相拼,zh、ch、sh 与舌面元音相拼。 【答案】× 【解析】普通话中,z、c、s 与舌尖前元音相拼,zh、ch、sh 与舌尖后元音相拼。
20.“老师的老师的老师”只有一种层次分析是科学的。 【答案】√ 【解析】只有“老师的老师”作定语修饰最后的“老师”这种层次分析是科学的。

中山大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自己整理)

中山大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自己整理)

中⼭⼤学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中⼭⼤学历年真题及答案2015年攻读硕⼠学位研究⽣⼊学考试试题科⽬代码:840科⽬名称:传播实务及研究⽅法考试时间:12⽉28⽇下午⼀,名词解释(任选4题,每题10分,共}o分) 1,系统抽样⼜称其为等距抽样、机械抽样,是⼀种将总体各个单位按照某⼀标志顺序排列,按⼀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排列顺序所依据的标志,⼀般选⽤与项⽬⽬的有关的中⽴标志,系统抽样所得的样本在总体中分布均匀,具有较之简单随机抽样更⾼的代表性,使⽤⽅便,适⽤于没有培训和缺乏经验的调查⼈员。

2,态度{2013}3,媒介融合{2011}【⾸先,应当解释何谓媒介整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传播⼿段的进步,媒介整合(media convergence)与信息传播逐渐成为⼈类传播⾏为的重要发展⽅向。

从发展趋势来看,媒介整合包括两⽅⾯--媒介形态整合和媒介资本整合。

媒介形态整合是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彼此之间的整合,还包括媒介形态的变化、互融与创新。

资本整合则是通过资产重组,使优势资源互补共存,使跨媒介、跨地区的媒介产业集团在中国成为现实。

【其次,结合我国媒介发展的实际,指出媒介整合对媒介产业的重要意义。

】媒介整合已经成为中国传媒发展的主流趋势,其意义不仅在于媒介个体竞争⼒的增强和利润最⼤化的实现,更在于能由此带动其他更多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增强整体竞争⼒,以迎接WTO的国际化竞争环境。

【再次,结合⾃⼰的看法,谈谈媒介整合对社会⽣活的深刻影响,如对媒介形态发展的影响、对传媒教育的冲击、对⼈们媒介接触和使⽤习惯的影响等。

】4,⽬标受众在市场营销业和⼴告业⾥,⽬标受众⼜称⽬标顾客、⽬标群体和⽬标客群是⼀个营销活动所作为⽬标的⼈⼝群体。

⽬标受众可以是某⼀个⼈⼝群体,如年龄组、性别、婚姻状况、等等。

常见受众有青少年、⼥性、单⾝、等等。

⽬标受众也可以包括⼏个不同的⼈⼝群体,⽐如所有20到30岁的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广东中山大学文学基础考研真题
一、判断题
1、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提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的命题。

2、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丘迟的《与陈伯书》
3、袁宏道推崇宋代诗人苏轼为“诗神”
4、《红楼梦》中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其中的人物秦可卿
5、林纾小说《荆生》中“狄莫”这个人物影射的是胡适
6、希腊神话中,抢一个金苹果的三位女神分别是赫拉,雅典娜,阿佛洛狄忒
7、鲁迅在广东中山大学教授文学概论时,用日本作家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作为教材。

8、恩格斯说席勒戏剧《阴谋与爱情》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二、简答题
1、为何说“八股通曲”
2、比较京派文学和海派文学的创作风格
3、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是什么意思.(间接考《荒原》)
三、断句与翻译
柳宗元的《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

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

麋至死不悟。

翻译:
江西省清江县有个打猎的人,捉到一只小麋鹿,把它带回家饲养。

刚一进门,一群狗
流着口水,都翘着尾巴来了,那个人非常愤怒,便恐吓那群狗。

从此主人每天都抱着小鹿去接近狗,让狗看熟了,使狗不伤害它。

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麋鹿在一起玩耍。

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

麋鹿逐渐长大了,忘记了自己是只鹿,把狗当作自己真正的朋友,时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近。

狗因为害怕主人,于是和麋鹿玩耍,和麋鹿低头抬头十分友善,然而时常地舔自己的嘴唇,想要吃掉麋鹿。

三年之后,麋鹿走出家门,看见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过去想跟它们玩耍,这群野狗见了麋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杀了吃掉,麋鹿的尸体七零八落地散落在路上,麋鹿至死都不明白自己死的原因。

注释
畋(tián),打猎.
麋(mí)麑(ní):小鹿。

之:代指麋鹿。

畜(xù):饲养。

垂涎:流口水。

扬尾:摇尾巴。

皆:都
其人怒,怛之。

怛(dá),惊吓,呵斥。

其:那个。

之:代群犬。

是:这。

日:天天、每天。

习示之:之:代群犬。

良:的确。

自是:从此。

自:从。

是:这。

就:接近。

习:常常。

偃(yǎn):互相碰撞翻滚。

啖其舌:舔它自己的舌头(想吃鹿)啖(dàn),吃,这里的意思是舔。

稍:渐渐,逐渐。

善:友好,友善。

走:跑(过去)。

抵触:相互亲近地碰撞。

甚:很。

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使:让。

如:依照,按照。

益:更加。

就:接近。

俯仰:周旋,应付。

积久:日子一久。

涎(xián),唾沫,口水。

示:给。

众:多。

共:一起。

以为:把……当作。

是:指示代词,这个,这样。

稍使与之戏:戏:游戏,玩耍之:代群犬。

忘己之麋也:之:助词,无实意。

然时啖其舌:然:表转折。

其:自己的。

悟:明白。

狼藉:指麋鹿的尸体
怛:恐吓
四、论述题
1、分析对比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和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渔家傲》。

(1500字)《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以“考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