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

合集下载

园林城市建设进程中景观设计论文

园林城市建设进程中景观设计论文

园林城市建设进程中的景观设计【摘要】现代中国的城市规划越来越注重城市生态和城市景观理念,园林城市是对城市形象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好的诠释,景观设计应协同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学科,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在构建城市基础布局的方方面面为公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生态和科学的设计指引。

【关键词】园林城市;景观设计;审美;公共空间;街道;人居《21世纪议程》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有60%的人居住在城市。

中国现在正在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给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规模的城市扩建改建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保持城市发展活力,这需要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三方面共同努力,从地域文化根基入手引导城市发展,塑造科学、生态并符合公众期望的城市形态。

1 城市景观设计与公众审美审美主体是审美活动的核心,审美潜意识水平是美感质量的基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特征直接决定着审美效应的大小。

因此,可以对审美主体的美感层次进行划分,并采取相应的设计对策。

安全感是公众审美的基本要求是产生美感的基本保障,它构成美感的基本层次。

这种要求反映在游人对整个审美过程,所经历环境的总体了解以及在不同视点位置上空间平立面可视性状况和变化频率等各个方面。

例如,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就很难再有心情去欣赏四周美丽的风景;路途崎岖、沟壑难料的环境会使游人望而生畏。

因此,起码的安全感对公众来说是必要的。

对于工作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的现代人来说,环境中过多的冒险是不适合的。

安全感是一个基本要素,这往往是产生美感的必要前提。

风景园林能够使人心旷神怡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适应人的审美要求,这在美感层次上表现为一系列的美感平台,即各种相互融合的风景信息可以提供一个使人心旷神怡的环境,给人以持久的舒适感。

随着风景场的转换,不断有新的风景信息来强化对游人的刺激,使美感平台缓慢波动。

但总的来看,在一定时间内,平台“高度”会逐渐上升,达到一个最高点后再缓慢下降。

我国园林城市设计

我国园林城市设计

浅析我国的园林城市设计摘要:创建城市大园林,建设高水平的园林城市,即建成适合人们高质量生活、工作、游憩的生态环境,也称为绿色城市。

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群众需求的唯一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走进世界先进行列。

关键词:园林城市绿化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21世纪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将进入城市化加速期。

城市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主体,其作用越来越明显。

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由于城市环境问题迭出,绿色概念被引人了城市设计的领域。

绿色代表着自然,象征着生命,绿色空间能给城市和建筑带来舒适、优美、清新和充满生趣的环境。

对绿色的追求是抛开急功近利的浮躁后的宁静,是人类因漠视自然而受到惩罚后感悟到的亲近自然的需求,体现出人对自然的尊重,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绿色观念营造出既与自然融合又属于市民的城市空间。

在当代城市设计走向中,绿色城市设计被认为是未来城市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

绿色城市设计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

但其理念可以追溯到十分久远的年代,如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思想、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欧美国家的城市公园和绿色组织。

尤其是现代生态学科的崛起,对绿色城市的提出起了推动作用。

绿色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关系更深刻认知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从狭义上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绿色城市已经成为人类发展不可逆转的绿色潮流,正引导人们进入一个崭新的绿色文明时代。

如何建设一个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凋发展的绿色城市,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创建城市大园林,建设好园林城市,满足人们对园林环境的基本需求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为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简述城市与园林的关系问题

简述城市与园林的关系问题

简述城市与园林的关系问题摘要:城市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经济文明的集合点。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居民对园林的思想观念逐渐从艺术观转变为功能观,并呈现出向环境观转变的趋势。

城市生活园林化与园林绿地城市化推动了生态园林城市的形成。

关键词:城市;园林;城市生活;园林绿地;厦门1 城市与园林的关系辨析古代园林是人们理想王国中的形象模式,“园”是人们物化的产物,是人与自然协调的地域,也是人们对自然需求的一种本能,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

而“天人合一”自然观则是古代园林的最高境界,园林质量的好与坏、做工精致与粗糙、耗资多与少,都反映了该园林所在城市的富裕强大与否。

但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代园林可居可游的简单功能已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

园林逐渐外延为文化产业和绿色资源,城市与园林逐渐出现多种形态与组合,一个新的概念——“生态园林”应运而生。

现代城市园林逐渐转型,开始致力于改善环境质量,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园林由私人化变为公共化。

因此,现代城市与园林的关系既矛盾又调和,既对立又统一。

但城市与园林正如阴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动态发展,从前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注定会为生态园林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城市需园林为其增色,园林也必定依靠城市与自然共荣。

2 城市生活与园林绿地的关系概述城市与园林的关系是从宏观而论的,微观来看,城市中城市生活为主线,园林绿地为重点。

城市生活与园林绿地的关系更与居民息息相关。

城市公共绿地如城市公园、城市广场、道路绿地、街旁绿地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

城市生活需要园林绿地来增添乐趣并作点缀,园林绿地更需要城市生活赋予自身生存形态。

园林绿地有美化景观的基础作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水分、气温、污染等问题是其更深层次的作用。

再者,园林绿地的附属功能为城市生活带来经济效益。

园林绿地经改造可成为旅游资源,对个人生活而言,可丰富市民休闲生活,发挥其文化传播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绿地的定义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定义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地貌特征、基础种植(自然植被)和地带性园林植物,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规划设计的和现有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用植物群落的形式绿化起来,并以一定的科学规律给予沟通和连接,构成的完整有机的系统。

第一章城市绿地的功能第一节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一、保护城市环境(一)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1、净化空气首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此外,绿色植物还有明显的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以及汞、铅蒸气等有害气体的功能。

2、净化水体和土壤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的细菌数量。

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

如有的植物根系分泌物能使进入土壤的大肠杆菌死亡。

(二)改善城市气候1、降低气温植物茂密的枝叶可以挡住并吸收50%-90%的太阳辐射热。

2、调节湿度通过调节城市空气湿度,城市绿地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3、调控气流区域性的微风和气体环流将绿地中相对凉爽的空气不断传向城市建筑密集区,可达到调节城市建筑密集区小气候的目的,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降低城市噪声一般情况下,树木枝叶茂密,层层错落重叠的树冠降噪隔声效应明显;阔叶树吸声能力比针叶树好;由乔木、灌木、草木和地被构成的多层稀疏林带比单层宽林带的吸声隔离作用显著。

二、减灾防灾(一)防火防震(二)防风固沙(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四)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三、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活环)境, 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一方面,可以利用城市绿地中的植物园、动物园、苗圃等技术优势,对濒危、珍稀动植物进行异地保护及优势物种的驯化。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城市绿地的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达到丰富生活于其中的动物物种数量。

第二节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一、日常休息娱乐活动二、观光及旅游三、休养基地四、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第三节美化功能一、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二、美化市容三、衬托建筑,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四、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第一节城市绿地的分类一、前苏联城市绿地分类情况1990年以后,前苏联将城市用地分为生活居住用地,生产用地和景观-游憩用地。

园林景观在现代城市中的作用

园林景观在现代城市中的作用

园林景观在现代城市中的作用作者:盖立锋来源:《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2013年第08期摘要:园林景观在长久的中国历史上通常被作为贵族专利,而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它作为现代城市公共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着一定影响,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尤为重大。

不仅影响着每一个城市居住者的身体和心理感受,更影响着城市的人文形象、宜居指数。

关键词:园林景观;现代城市;环境;作用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的聚居地,是一定地域范围中心地,是高密度的物质与精神聚集体;是高效率的社会经济生活综合体;是高密度、快节奏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是高度组织性、包容性和快捷性的发展方式。

而现代城市既应该是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更应该是一片经济空间,一个现代景观,一个人群的生态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解决好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问题也就成为了必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

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景观艺术,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

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因此园林景观艺术水平的好与坏对城市发展前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园林景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要求首先这是城市建设中的需要。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污染,它们都对城市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的园林设计中,常常会以各种乔木灌木植物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园林建设,这种绿化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和改变了城市中呆板枯燥的氛围,带给人们相对舒适的感觉,但城市始终是人类行为下的生态系统,它与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人们慢慢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规模的引进新型植物,在城市中营造新的生态平衡,建立起越来越多的新型植物群落,最大限度的把城市土木建设和生产活动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环降到最低,由此城市园林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和关键环节。

山东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山东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山东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园林城市,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评选出的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城市。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山东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山东省级园林城市标准一(一)认真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山东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省有关城市绿化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精神和城市绿化工作的有关要求。

(二)市、县(市、区)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创城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创建活动和全民绿化工作动员有力、组织健全、政策到位、成效明显。

(三)按照国务院的职能分工和省政府“三定方案”的规定,建立健全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工作到位并逐步得到加强。

(四)政府各部门积极支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职能到位,形成合力。

在创建活动中,各部门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并全部完成。

(五)本城市各新闻单位和媒体积极宣传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舆论监督到位,创城宣传有声势、有特色、有效果。

山东省级园林城市标准二二、城市景观容貌(一)注重城市原有自然风貌的保护,特别是城区山体、植被、水系、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和整治。

(二)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特色,保护城市传统街区、历史优秀建筑等的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三)城市布局合理,建筑景观和谐,环境容貌美观。

(四)户外广告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完善;沿街店铺招牌整洁、美观。

(五)主要街区和公共场所的公共设施完好,无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和乱设经营摊点。

(六)城市出入口环境良好,无垃圾围城和白色树挂现象。

山东省级园林城市标准三三、规划设计(一)近五年来编制(修编)完成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符合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大纲要求,已通过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论证,并获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实施,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对园林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

对园林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
摘 要: 现 在城 镇居 民的 生活环 境 中的绿 化 问题好 与 坏直接 影 响 着人 民的 生存 质量 。 另外 , 根 据人 们 不 断提 高 的生存 要 求 , 所 以我们 周 围的 绿化 景观规 划 也 必须 与时俱 进 , 要拿 出真 正符 合人 民要 求 的设 计 , 做 到使 环境 人 性化 、 美观化 和 实用性 a N e w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P r o d u c t s
农 林 工 程
对园林城市 居住 区园林景观设 计 的探讨
李晋明 ( 河北省秦皇 岛市市政设计院 , 河北 秦 皇岛 0 6 3 0 0 0 )
做合 理 的设 计 , 使 园林 景观 科学 协调 , 形 成 个统一协 调的系统 , 与整个城市 的环境相 辅相成 。 在设计上 , 要充分体现人 f 生 化, 在进 行园林景 观设计时 , 应在 统一考虑 小 区整体 风貌 的前 提下 , 根据 使用 功能要 求 , 科 学协 调布置 园林 景观 , 形成一 个完整 的园林景 观 系统 ,并 与城市 整个 自然 绿化 要求 保持 统 ( 1 ) 未完 成任务被 动绿化 。这 些问题体 设计尽 量做到人 性化 、 环保性 以及天 然 现在 有部 分居 民 区的绿化 园林 的规划 被 动 的特点 ,保证欣 赏 性与 实用性 的统 一与 协 的与政府 规定贴 近 ,只为应付 政府达标 , 而 调 。 忽视 了绿化 的人. 陛化 , 更甚 的就是 不允许人 3 . 2以现有 的事物 为主要 的造 型基础与 进入 , 这 种绿化 即使 是符合 了 国家规定 , 但 基 调 , 对 其充 分科 学 的利 用 , 体 现人 性化 的 其 真正作用 不能体现 。( 2 ) 再就是 在设计 园 特点 林 绿化时没有新 意 , 死板 。我 国是世界 4 大 要 在现有 的地形环 境基础上 , 尽量 少的 文 明古 国之一 , 因此 , 历史悠 久 、 文化更是 博 改动原 有状 况 , 少 动工 、 少动 土尽量 保 留现 大 精深 , 先人给我们 留下 了许 多宝贵 的历 史 有的树木。 对植被 的选 择主要侧重选择本土 文 化遗产 , 当然 , 包括 园林造 林思想 。所 以, 特有 的植物 , 当然 非本 土 的植物 , 只要足 够 我们必须取其精华 , 将好 的理念 运用 到我们 健壮 、美观且适应 性强也 可以选择 采用 , 这 的实际设计 中去 , 使 我们对 绿化园林景 观的 样也是 对住 宅 区的植被 种类 进行 丰 富的有 设 计更合理化 。 要使 原有的单调的设计有所 效形式 。 改变 , 目的是适 应人民的需要 。( 3 ) 绿化规划 3 - 3对小 区的景观进行设 置 ,必须保证 没有 文学底 蕴 。此设计 是我 们生 活 的一 部 其实用性 , 保证 其与小 区的文化生 活的格调 分, 是用来满足 我们 的精 神食量 的。另外此 相统一 设计不是静 态的 , 绿化 的美 观不仅仅是 种植 住宅 区 内的景观 建设 主要是 供 居 民健 些树木花 草就可 以的 , 我们应该 把眼界放 身、 休闲、 娱乐和交流的设施和场所 , 所以, 宽, 从大处着 眼 , 细处下 手 , 把效果 做成令人 其建筑体 现的应该具有 很浓厚 的生活气 息 , 心旷神怡 的效果 。( 4 ) 软硬景观 比例 不平衡 。 必须充 分考虑到居 民的要 求 , 譬 如小 区内部 花草作 为绿化的一种 主要元素 , 以花草 的颜 的儿 童乐园要使花 草树 木 的色 彩明快 鲜艳 , 色 以及芬 香来 达到效 果 , 美 化环 境 , 陶冶人 而且 必须 保证 尽量 无虫 害 、 无 伤 害性 , 且 美 民的情操 , 同时这也会取 得很好地 经济和社 观健壮 。 而老人活动 区域要选择 比较茂 密高 会效应 。现在 , 我们 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 , 许 壮 的乔木 以便其乘 凉休息 , 并 营造 良好 的健 多设 计者却不会 以此 为指导设 计 , 他们 只会 身、 遛弯环境 。 死 板硬 套 ,把 应该 有 的美 感和 精神 效果 抹 3 . 4在植物造 景的控制上 , 要 注重层次 杀, 一 味追求结果不 注重其 内在 美感 。从 而 分明 , 保证统一性 和和谐 性 使设 计达不到应 有的效果 , 还 浪费 了资金 。 在住 宅 区域进行植 物造景 , 要着重 考虑 ( 5 ) 设 计 的绿 化效果不 能 同周 围的建筑格 式 对植物的层次性 做详细 的设计 , 对绿植 的高 及 文化气息一致 。现在 , 好 多的绿化景 观设 低层次做一个 比较合理 的设计 , 比如可 以乔 计 不注 重其效 果 与周 围的建 筑风 格和 文化 灌木和草皮 等进 行高低 的配置 , 最好 分为 四 气 息相协调 , 都 是死板硬 套 , 觉得高 级 、 超前 个大 致 的高低层 次 ,在进行 设计 和搭 配 阶 就行 ,这儿 凑凑那 儿凑 凑结 果搞 得不伦 不 段 , 最好要保证 乔木与灌 木 的占比大约控 制 类, 十分的糟 糕 , 浪费金 钱不说 , 还达不 到应 在 1 : 3 左右 , 同时草皮 的高 度最好控 制在 绿 有效果 , 反 而使人 民对 此反 感 , 伤 害 了居 民 化面积 的三分之一左 右 , 而且在设 计上最 好 的身心健康 , 使事情适得其反 。 绿植 的多种 多样 。同时对不 同季节 的植 物设 3城市 居住 区 园林 景观 设计 与建 设得 计也要充 分 的考虑 和混搭 , 尽量 保证春 夏秋 以提高 的相应对 策与方 法 冬其 中有三个季节 能够有可 欣赏 的鲜 花 , 保 3 . 1在规划设计上做 到统一 ,布局上保 证 四个季 节绿植不枯萎 。 可以用花草实现对 证和谐性 树 木 的补充 , 在配 搭时要 对颜 色 、 花型 以及 对 于小 区 内的冈林造 景要 对小 区 的整 高度 都充分的考虑 。 体 氛围与基调做充分 的考虑 , 要 确定一个 统 3 - 5分清 主次 , 着重 突出重点景观 的风 貌 , 结合 实 用性 的要求 , 对 园林布 局 个 园林 的建筑 一般 都有 一个 主要 的

浅谈城市及城市设计

浅谈城市及城市设计
摘 要 : 市是 由建筑、 城 绿化、 道路 、 系、 水 人文风景等共 同组成的服务 于人的空间。建筑设计解决诸 因素中建筑个体功能以及城 市控制性详细
规 划 影 响 下 与城 市 大环 境 小 环 境 的协 调 。 关 键 词 : 市规 划 ; 间结 构 ; 筑设 计 城 空 建
l城市设计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 的结果 具有的根本属性。 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 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 和防御 , 发 市设计的根本意义。 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 , 人们希望不只 3城市设计要 以绿化为纽带组织环境空间 是居者有其屋 , 而且还希望其生活、 工作 的环境 的基 本 要 素 在心理和生理上 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 , 城市设 视觉环境 的优化是城市设计 的首要任务 。 计由 此越来越引起人们 的重视。 城市设计 目 前还 应该说 , 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 的影响 没有—个统一的定义。 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 曾 与环境 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 城市的视觉环境越 经提出过 田园城市的理论 , 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 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 许 市文明发展进程 中的里程碑 , 而这个理论中的最 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个重要 因素。 基 本 的 要 素 则 是 以 园林 绿 化 为 有 机联 系 的城 市 多研究 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 “ 水泥森 、钢铁积木” 等环境 中, 极易产生压抑 、 忧郁、 构造原则 。这个理论对 以后的城市规划 、 城市设 林 ”“ 不安等心理疾患 。 这些 问题只靠消除污染 计理论 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 其精神实质表 恐慌、 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 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 城市设计理论 问题是解决不 了的。 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 城市设计作为新兴 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 , 有着独一无二的 的边缘学科 , 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 , 其概念有多 作用 。 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 是现代“ 城市 上的主色调 , 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 种解释 , 比较常见的说法是 : 但 城市设计就是 以 画卷” 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 性与生 软” 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 ,以人为 主 的主要手段。 体, 以整体效应为原则 , 以建立城市 良好视觉效 命性 , 恰恰可 以抵消建筑的“ 质与无生命性给 硬” 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 目的 , 融于城市规 人们造 成的心理不适 ,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 将 就 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 城市规划出于理 比 , 这 种 对 比进 行 艺 术 化 的结 构 , 能 形 成 优 所以也可以说园林绿化是城市有 性, 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 ; 建筑设计是对个体 美的视觉旋律 。 的操作 , 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机体中的重要 的“ 生命场”发挥着整体 环境协调 , 是用具有生命 的色彩材料在“ 城市画卷” 上 2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 作用, 来描绘最美好 的景观, 理所 当然的是“ 城市画卷” 本目标 主色调” 。绘画是平面造型艺术 , 实际上城 从城市发展 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 上的“ 社会分工的结果 , 是人类努力摆脱 自然完全束缚 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 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 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 。中 的结果。 然而,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 人类开始意 造型艺术 , 识到自己与 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而开始了在 国 论对于传 神多有论述 , 西方绘 画也讲究“ 肌 、调子” 。面造型艺术 , 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 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 中去崇 尚自然 、 追求 自然和 理” “ 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 , 返璞归真的历程。 自然因素很多, 但是根本的可 中国画论对于 以 营造 的 因素 主 要是 园林 绿 化 , 以此来 艺 术 化 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 并 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 , 所以园林城市 传神多有论述 , 西方绘画也讲究“ 肌理”“ 、调子” 。 六法” 中的“ 气韵生动 ” 是平 是人们的理想 目标。 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 如果说 中国匦构图“ 那么是不是可 以说园林 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人人们对 自然 的追求 , 从而 面艺术构 图的重要原则 , 气韵 ”那么以此 , 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绿化则是城市立体画卷 的生动“ 从城市设计的规律看 ,它所追 求的情景交 为纽带组织城市环境空 间则必然成 为城市设计 融原则 、 景观集合原则 、 空间序列原则、 环境气氛 的重要原则。 4创作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特征 原则、 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 本 要求 。 些 基本 要求 反 映 了包 含在 视 觉艺 术 之 这 般来说, 创作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 : 一是 中的 空问 艺 术 的创 作规 律 , 空 间艺 术 的表 现 形 指某种观念设想或作 品具有新颖鲜见或超前 的 而 二是指这种观念设想和作品应适应 式 主要 是 工 艺 品 、 塑 、 和 园林 等 。 雕 建筑 园林 又 把 形式和内涵 ; 解决 问题并巧妙且有效地达成 目实 ; 三是 建筑 、 雕握和工艺 品等因素囊括其 中, 形成 了综 现实 、 表现 、 、 评价 完善 合性的空间艺术 。 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 园林 对上述观念设想和作品的持续、 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 , 它运用各种空间环 和充分发展 。创作性与创造性时常可以通用。 城市设计的创作性是 由其 自身的 目的性质 境因素、 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 设计 即是把各种要素组织进入较大 的连 值取 向, 表达一个 城市的“ 神韵”都是在把城市 决定的 。 , 在城市规划 的 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 的 贯的整体以达到原先预期的意图。 城市设计要实现具体 的三维形态框 形态 , 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 的高级形 宏观指导下, 它必然是 —个创作过程 的产物。城市 态 。这些物质形态一般 眭功能的综合地 、 艺术化 架的建构 , 是历时态的延续 , 又是共时 地运用 , 是经过人 类文明升华了的 自然 , 也就是 是市民生活的舞台 , 以人为本的场所论是城市设计理想和 说在—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 就像营造 园 态的交溶 , 林那样 , 城市设计所追求 的, 无疑是园林城市所 实践中的本质精髓 。对于一个具体城市 区段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

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

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