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中华德育故事
中华德育故事

中华德育故事动画第一部江革负母故事概况江革负母,是“二十四孝”中的著名故事,讲述了东汉初年著名孝子江革负母逃难并侍奉母亲的动人事迹。
历史背景东汉初年,王莽篡位,新朝的政治腐败,导致战争频繁,天下大乱。
当时,临淄有个人名字叫江革,字次翁,从小失去了父亲,家里只有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那时各地战乱不断,盗贼四起。
盗贼不仅抢财物,还常常把家中的男子抓去,逼着他们入伙。
江革为了避乱,干脆背了母亲弃家出走去逃难。
母亲年迈,腿脚不方便,为了尽量减少母亲的颠沛流离之苦,江革整天背着母亲奔波。
负母逃难精心侍母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江革背着母亲,一路上风餐露宿,还要躲避盗贼。
长途跋涉,一般人江革负母塑像宁愿少带行李,以避免路途上的辛苦。
而江革的母亲虽然年老体重较轻,但走一段长路之后,江革往往累得满头大汗。
母亲心疼儿子,要下来自己走,江革却说:孩儿背着母亲,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样,感觉到母亲的温暖,孩儿心里很欢欣,感觉自己很有福,可以随时侍奉母亲,所以就会越走越有力气。
走着走着,母亲渴了,江革马上到处讨水给母亲喝;母亲饿了,他竭尽所能为母亲准备可口的食物;天色将晚,他想方设法找住处,使母亲能踏实地安歇。
在仓皇逃难的人群中,江革念念想到的是母亲的安全,全然忘记了自己的饥饿和疲劳。
在逃难的路上,许多人见到江革都肃然起敬,但也有少数人对他不理解,因为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中,一个人连逃生都很难,更何况背负着白发苍苍的高堂老母。
无论是称赞还是讥讽,江革都淡然处之,在他看来,一个人活在世上的头等大事是孝顺父母,别人的评价无足轻重,不用放在心上。
[1]感动强盗逃难当中,江革多次遇到盗贼,想要把江革劫去。
每当面临这种情形,江革便会在盗贼面前苦苦的哀江革负母孝感盗求,痛哭流泪,对盗贼讲:我从小失去了父亲,孤苦伶仃,是母亲茹苦含辛,把我拉扯成人。
如果没有母亲,哪会有今日的我。
如果我随大王去了,留下孤零零的老母亲,兵荒马乱,举目无亲,母亲如何保全生命,如何度过余生。
德育小故事

德育小故事
德育小故事
德育小故事(1):
郭�亭候
中华德育故事信篇
东汉郭�,是茂陵(今陕西兴丰)人,在并州(今山西省)做刺使,对待百姓们素来广结恩德,言出必行。
有一次,他准备到管辖的西河郡(今山西离石)去巡视,有几百个小孩子,每人骑了一根竹竿做的“马”,在道路上迎着郭�,欢送他,问他什么日子才能回来,郭�就计算了一下,把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
郭�巡视得很顺利,比预定告诉小孩们的日子早回来了一天。
郭�恐怕失了信,就在离城里还有一段距离的野亭里住了一宿,等到了第二天才进城,那些孩子们果然都在路上欢迎郭�的归来。
郭�做到了童叟无欺。
德育小故事(2):。
《中华德育故事》课件

孟子故事
2
孟子的故事启迪学生公正廉洁的观念。
3
司马光故事
通过司马光的故事,强调公正廉洁的 重要性。
方志敏故事
方志敏的故事激励学生坚守正义和廉 洁。
结束语
1 回顾
总结中华德育故事中传 递的核心价值观及道德 准则。
2 启示
3 期望
鼓励学生在成长和学习 中融入中华德育的理念。
激发学生对中华德育的 兴趣,并在日常生活中 践行。
介绍中华文化中强调和 谐友善的教育价值。
第四章:诚实守信
董存瑞故事
以董存瑞为例,讲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白胜故事
白胜的故事激励学生诚实守信,不欺瞒人们。
古龙故事
古龙的故事告诉学生守信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第五章:勤勉奋进
学无止境
展示中华文化中勤勉奋进的精神,鼓励学生不断学习进取。
第六章:公正廉洁
《中华德育故事》PPT课 件
本课件通过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图片,展示了中华德育的精髓,旨在提高学 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简介
杨继续
著名教育家,长期致力于中华德育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目录
1 第一章:尊师重教
通过中华德育故事,传 达尊师重教的重要性。
2 第二章:仁爱关怀 3 第三章:和谐友善
教育学生培养关爱他人、 乐于助人的品质和道德 观念。
中华德育故事(精选16篇)

中华德育故事中华德育故事(精选16篇)了解一个国家就要先了解它的历史,历史故事是让我们最容易了解中国历史、外国历史、世界历史、清朝历史等不同地域,不同朝代历史最快捷方法。
经典历史故事等你来品味。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华德育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中华德育故事篇1周朝时期,孔子门生之中,德行出众。
以孝行著称的闵子骞,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
为了更好的照顾闵损,父亲续娶了一位妻子。
后来,继母生了两个孩子,这年冬天,闵损父亲要外出了。
对闵损说:“有你娘在家照顾你,我也就放心了。
记住,在家要听娘的话。
”闵损说:“放心吧”。
然后父亲就走了。
父亲外出以后,闵损的生活就在砍柴挑水之间飞快度过。
家里所有的重活,几乎都落在他一个人肩上。
但是闵损对此没有一点怨言。
继母的两个孩子在放风筝,继母对闵损说:“闵损,还不赶紧干活儿!劈完柴禾,再把水缸里的水填满。
”闵损说:“是的,母亲。
”这时候,他的两个弟弟在争着吃饭,不让闵损和他们一起围着桌子吃饭。
当闵损看到继母为兄弟夹菜时,不仅想起生母对自己的教诲。
生母教导闵损说:“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到了冬天,后母让他穿着芦花填的“棉衣”,而让两个亲生儿子穿用棉花填做的棉衣。
闵损被冻得直哆嗦。
闵损的父亲看见长子穿着“棉衣”还哆嗦,追问下知道了实情,十分生气,要赶走后妻。
闵损便对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求父亲不要这样做。
”继母得知后,非常受感动,悔改了自己的行为,从此以后对三个儿子一样看待。
中华德育故事篇2上古尧帝的时候,洪水遍地,百姓们不能够安居,尧帝派大禹去治水。
大禹为人聪明机智,和蔼可亲,又意志坚强,非常讲信用。
大禹接受治水任务时,结婚才四天。
可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大禹毫不犹豫地告别妻子。
与大臣益、后稷一起启程赴任。
大禹到任后,吸取父亲鲧治水的经验教训,努力实践,终于找到了合理的治水方法。
他认为,父亲用堵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只有劈开大山,开挖大河,让洪水顺着河流入大湖和大海,才能根治洪水。
中华德育故事

信
郭伋亭候
汉朝时代。有一个姓郭名叫伋的。表字叫做细侯。是 茂陵地方的人。在并州地方做太守官。对待百姓们素来广 结恩德。到任不久巡行部属。郡美稷县(故城在今内蒙古 准格尔旗之北)。有几百个小孩子。各自骑了一根竹马。 在道路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孩 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 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他到城郭外, 问他什么日子才可以回来。郭伋就计算了一下。把回来的 日子告诉了他们。郭伋巡视回来。可是比从前告诉小孩们 预定的日子早了一天。郭伋怕失去信用。就在野亭里住着 。等到约定的日期。才走进境里来。郭伋宁愿在野亭住一 天来等候期限,可见他诚信到了极点啊。
礼
唐朝时候。有个姓王名珪的人,尽力做着他职分内所应 做的事,所以太宗皇帝非常重用他。有一次、皇上命他 评品着当时候朝廷里的一班臣子。他自己批评自己。 用了激浊扬清嫉恶好善八个字。这也可见得他的为人 的一斑了。他批评别人的话。人家也说他批评得很的 确。皇帝命王珪做了封魏王名泰的师傅。泰见了王珪 先拜着了。王珪就用了先生见学生的礼答了。皇上把 南平公主、嫁给了王珪的儿子名叫王敬直的做妻子。 王珪就说。皇上是很讲礼法的。他一切的举动都依了 礼做。应当教公主来拜见公公。以成就国家上的一段 佳话。于是自己就坐下了。叫南平公主行了一个媳妇 见公公的洗手进食礼。
愿德育故事的美德种子, 洒遍人们的心田,结出人 间美善和谐的硕果!
谢 谢
王珪循礼
孝
闵损芦衣
பைடு நூலகம்
闵损幼年时母亲去世,父亲为了照顾闵损,便续娶一妻。 后来继母生了两个弟弟,渐渐对他不好起来。父亲常年在外做 官,继母便常常虐待闵损。平常什么苦活脏活都让闵损一个人 干。冬天做棉衣,继母给其亲生儿子絮丝棉,而给闵损絮芦花 。即使这样,闵损都任劳任怨毫无怨言。父亲回家省亲,闵损 给父亲驾车同去置办年货,由于天冷衣薄,闵损冻得不小心掉 了缰绳惊了马,父亲不解其中情由,便因此而鞭打他。不料棉 衣破了从里面飞出芦花来,父亲这才恍然大悟,得知继母虐待 闵损,一怒之下,回家就要休掉继母。而这时闵损却急忙替继 母求情,劝父亲道:“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后母在时 只有我一个人吃不饱穿不暖,若后母走了,受苦的就不只是我 了,还有两个弟弟。闵损的孝言孝行感动了父母,一家人终于 冰释前嫌,从此和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德育故事大全精选_中华德育故事大全精选

德育故事大全精选_中华德育故事大全精选德育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所以我们要注意德育的教育,多让孩子看看德育故事。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德育故事大全精选,希望能帮到大家!德育故事大全精选1:负重快乐如樵夫一早上山晨练,下山时碰上一个樵夫。
在崎岖的山路上,他背着一大捆柴,步履蹒跚小心翼翼地往下走,看后影,肯定是超过了半百的年龄。
我紧赶两步,搭讪了几句话,就伸手接他肩上的柴。
我想,他一定很累了,能帮的话就帮他背一程。
没想到,他毅然拒绝了我,挥一挥布满老茧的手,呵呵笑着说:“谢了!谢了!你不要夺走我这会儿的快乐。
”我的心深深地被这句话撞击了一下,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听着他渐行渐远的山调,我开始思索这充满意味的话语。
本来,背着重重的一捆柴下山是一种痛苦之事,至少是一种负担,然而,在樵夫看来却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
想想吧,上山之始他就期待着这种快乐,他一根一根将枯柴砍下并收集起来的过程,又何尝不是收集快乐的过程?当满满的一捆快乐放在肩上时,他已经与最大的快乐紧密接触了。
扛着最大的快乐回家,哪里还有“沉重”、“负担”、“痛苦”等感受的踪影?原来,快乐是可以这样理解的。
生活中我们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努力,不都是积累快乐的过程吗?当我们完成一项工作时,办结一件事情时,上床准备休息时,结束一段历程时,不都是最大快乐集中的时候吗?而事实上我们往往不这样理解。
干工作,我们总恨不能少干一点是一点,干完了就如释重负。
办事情,想的是“为什么偏偏让我摊上这些事儿”,能躲则躲,实在躲不开就硬着头皮去应付。
办完了总不忘深深地叹口气:“哎,累啊!”一天结束或者一段时间结束,收获的也常常是疲劳和无奈。
你可能会说,我经历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根本不值得我快乐。
如果许许多多的小事情不值得快乐的话,那么生活中又有多少大事情值得快乐呢?像结婚、生子、获奖、中彩这样的大事,人生能有几次?如果小事情没有快乐的习惯,说不定结婚、生子给你带来的是忧愁,获奖、中彩带来的是负担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一次与一群小孩子尽情玩耍之后,仍意犹未尽,手舞足蹈。
德行天下中华德育故事

德行天下中华德育故事《篇一:德行天下之公交车上的温暖》在我们这个小小的城市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而有一个关于德行的故事,就发生在那辆再普通不过的公交车上。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去坐公交车。
车上人不算太多,但也没有空座了。
我站在靠近前门的地方,抓着扶手随着车子的晃动而摇晃着。
车子到了下一站,上来了一位老奶奶,她头发花白,背有点驼,手里还拎着一个装满菜的布袋子。
司机师傅看到老奶奶上车,就大声地说:“哪位乘客给老人让个座呀?”车上的人开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个年轻小伙子站了起来,他穿着一件白色的T恤,蓝色的牛仔裤,看起来很清爽。
他笑着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这儿吧。
”老奶奶连忙摆手说:“哎呀,小伙子,不用不用,你坐吧,我站会儿就行。
”小伙子走过去,扶着老奶奶的胳膊说:“奶奶,您就别跟我客气了,您年纪大了,站着不安全。
”旁边一个大妈也说:“是啊,老太太,你就坐吧,这小伙子多懂事啊。
”老奶奶这才笑着坐了下来,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谢谢啊,谢谢。
”我心里暗暗给这个小伙子点赞。
车子又开了几站,上来了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
那孩子看起来也就两三岁,在妈妈怀里扭来扭去的。
刚刚让座的小伙子旁边坐着一个中年大叔,他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
他看到抱孩子的妇女,立马站了起来说:“来,姑娘,你坐这儿,抱着孩子站着不安全。
”妇女感激地说:“谢谢叔叔,谢谢。
”大叔笑着说:“不客气,应该的,谁没有个难处呢。
”这时候,我注意到车上的氛围变得特别温暖。
大家开始有说有笑起来,刚刚让座的小伙子和中年大叔还聊了起来。
小伙子说:“大叔,您人真好。
”大叔回答道:“这有啥,在咱中国,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嘛。
大家互相帮助,这社会才和谐呀。
”旁边的人也纷纷点头。
我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很有感触。
小小的公交车,就像一个小社会,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身份,但在这一刻,因为德行,我们彼此温暖着。
这件事虽然小,却让我看到了德行在我们生活中的传递。
中华德育故事260集目录(华数TV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十七届六中全会“培养高度的文
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 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 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精神。
德育故事的分类
• 男子:二十四孝、二十四悌、二十四忠、 二十四信、二十四礼、二十四义、二十四 廉、二十四耻,又分第一集、第二集、第 三集、第四集。
• 女子:二十四孝、二十四悌、二十四忠、 二十四信、二十四礼、二十四义、二十四 廉、二十四耻,又分第一集、第二集、第 三集、第四集。
• • • •
诵读《孝经》,孝道的深厚道理 谁为我们传承孝道?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师道的尊严:人生慧命的开启者 老师的第一责任:教孝
• 在作业登记表上填写联系电话 • 在考勤签到表上签名。签名后记清自己的 签名位置:第几页、第几行。每次在同一 位置签名。
第一讲 中华德育故事
• 中华民族有灿烂的文化,有上下五千年悠 久的历史,历史长河中圣贤君子、仁人志 士、英雄豪杰、孝子忠臣层出不穷。 • 历朝历代出现的孝子忠臣、贤德女子受到 人们的普遍赞扬与崇敬,千百年来影响不 绝,但是我们现代人则对他们淡忘了。 • 学习他们的崇高德行是幸福人生建设的重 要精神食粮,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原动力。
• 今天我们首先播放: 《闵损芦衣》 《缇自制伺服控制实验装置
• 展示和介绍《弟子规· 孝经 合订本》和《妇 德女道教育读本》 • 诵读《弟子规》、《孝经》 • 随后给大家发放《孝之歌》、《妇德女道 教育读本》 • 人生第一规《弟子规》 • 孝道为人生立身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