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推板公式

合集下载

服装制版口诀18句口诀

服装制版口诀18句口诀

服装制版口诀18句口诀服装制版是一个必要而复杂的工艺过程,在该过程中,服装制版口诀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

服装制版口诀是在服装制版过程中运用的一种简化工具,在掌握了它的技巧之后,能够大大提高制版的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述一下服装制版口诀18句口诀。

1、模数公式:模数=样衣长度/待制作尺码平均长度,这是制版的一个重要公式,它直接决定了制作过程中所用的放大比例。

2、三圆公式:衬衫背模不得呈圆形,应采用三圆剪裁,平挑式平面剪裁法。

3、剪裁板定位:在制版过程中,需要根据样衣经过简单的测量,得到剪裁板、剪裁缝的定位尺寸,以便进行精细的处理。

4、定比放大:制版时采用该方法调整放大比例,通过比较样板和尺码数据,最终确定正确的放大比例。

5、利用护肩线定型剪裁软垫:在制版过程中,可以利用护肩线定型剪裁软垫,以确保剪裁制作的柔软性。

6、用器百分法剪裁:在进行制版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器百分法剪裁,以达到更好的剪裁效果。

7、补收版式:针对一些市场具有特定需求的情况,可以采用补收版式进行处理,以满足需求。

8、纹理编排技巧:对于一些大幅面的打印服装,应采用纹理编排技巧,在保持良好视觉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面料的浪费。

9、布带头尾的处理方法:在进行制版的过程中,应对布带头尾进行处理,以确保制版的精度和方便性。

10、扣式处理:扣式处理通常是在制版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处理方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服装。

11、偏角矫正:在进行制版时,可以采用偏角矫正技术,以确保制版更加准确。

12、脖领处理:脖领处理是保证服装舒适度和合体度的重要步骤,应该特别注意。

13、剪裁缝的定位:在制版过程中,剪裁缝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服装的准确度和舒适度。

14、裤子裆部的处理:裤子裆部的处理,越是简单越好,以确保耐用性和实用性。

15、衣襟处理:衣襟处理通常是在制版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部分,需要认真对待。

16、剪裁部件的鹰眼处理:在制版过程中,剪裁部件的鹰眼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它直接关系到制版的准确度和效率。

怎样推板?一起来学习服装原型推板技巧

怎样推板?一起来学习服装原型推板技巧

怎样推板?一起来学习服装原型推板技巧原型规格系列设置二、原型前片、后片和袖片的推板说明1、原型前片推板说明(1).肩颈点垂直向上0.7cm,再平行向门襟方向移0.4cm定一点,然后以此点为基点画肩斜线的平行线,以此类推画其他版型。

如上图的注解A。

由于前中线外推了0.6cm,而各板的肩端点又在同一垂直线上,如注解部位C,所以肩颈点外推0.4cm才能使得推出板的领口宽大出0.2cm,即前片领口宽的档差为0.2cm。

(2).推衣长时袖窿深线不变,肩颈点垂直上推0.7cm,下边线下推1.3cm,参阅部位注解F和部位注解G。

0.7cm+1.3cm=衣长档差2cm。

这种以袖窿深不动,如此上下推板的数据分配比例是一般款式所采用的,但是根据款式的具体要求比例是可以调整的,例如,肩颈点上推1.2cm时,下边线就要平行下推0.8cm,保证衣长档差不变。

(3).前中线顶点垂直向上0.5cm再平行外移0.6cm确定一点,该点即是推出板的领窝点,如部位注解B,然后推领口弧线和前中线,如部位注解E。

领口深的档差实际成了0.2cm。

(4).侧缝线外推0.4cm(1cm-0.6cm=0.4cm)画平行线即可,如部位注解D。

(5).下边线下推1.3cm画平行线即可。

(6).特别注意的是要画顺领口和袖窿弧线,推画弧线的基本原则是:每组弧线的关系不是平行关系,而是造型关系,即各个板同一部位的弧线造型要最大程度地保持一致。

2.原型后片推板说明(1).后片在推板时要在前片已分配数值的基础上进行对应推板。

例如,前片肩颈点上推了0.7cm,下边线推了1.3cm,那么后片上下推板的比例也要按前片的比例来进行同等的比例数值分配。

(2).肩颈点垂直向上推0.7cm,再平行侧移0.2cm确定一点,然后以此点为基本点推画肩斜线(平行)。

(3).领口深保持为领宽的1/3即可推板。

(4).侧缝线外推1cm即可(与前片推出的量相加等于1/2胸围档差),参阅部位注解D。

《服装推板公式》课件

《服装推板公式》课件

2 如何改善服装的整体适合度
提供改善服装整体适合度的实用建议和技巧。
3 服装推板公式的案例解析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服装推板公式在实际服装制作中的应用。
推板公式的实际运用
在实际服装制作中如 何应用推板公式
详细说明在实际服装制作过程 中如何应用推板公式,包括具 体步骤和技巧。
推板工具和技巧的使 用方法
介绍推板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和 技巧,并提供实用建议。
面料、款式和个人体 型对推板公式的影响
探讨面料质地、款式选择以及 个人体型对推板公式的影响和 应对方法。
结语
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概括回顾本课程涵盖的主要内容 和要点。
鸣谢参与本课程的各方的 支持
感谢课程参与者和支持者在课程 开发和合作中的贡献。
留下联系方式供大家与我 们沟通联络
提供联系方式,方便大家与我们 沟通和获取更多信息。
《服装推板公式》PPT课 件
这是《服装推板公式》PPT课件的大纲。
引言
介绍服装推板公式的作用和重要性,简要阐述本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服装推板公式的概述
什么是服装推板公式
解释服装推板公式的定义和概念。
相关术语和定义梳理
整理和解释与服装推板公式相关的术语和定义。
服装推板公式的应用场景
探讨服装推板公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和用途。
基本服装推板公式
1
通常作为推板起点的基础尺寸
2
讲解在基本服装推板公式中通常使用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础尺寸。
3
确定体型尺寸
介绍如何确定身体尺寸以作为推板的起 点。
如何计算基本服装推板公式
详细说明如何计算基本服装推板公式, 包括公式和步骤。

推版与档差计算公式及缩放部位

推版与档差计算公式及缩放部位

推版与档差计算公式及缩放部位对于一套规格系列,经过计算档差、档距和档差分配后,就可以进行放缩推版;放缩推版是根据服装的结构、造型、按照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比例进行档差分配和放缩的;档差推移和放缩方法基本采用胸基准法和中上基准法。

什么是档差?如衣长规格为68、70、72、74;那么衣长档差规格都是2,胸围规格是102、106、110,那么胸围规格档差为4;上衣档差计算、分配和推档部位1、衣长上下两端放缩;袖窿深档差在肩颈部放缩;衣长规格档差减去袖窿深档差后,余下部分在下摆放缩。

2、袖窿深取1、5/10胸围规格的档差数值加0、1CM为纵档差,取1/2肩宽档差的数值减2/10领大档差为横档差,在肩颈点放缩。

3、胸宽取1、5/10胸围规格档差数值,在前门止口边放缩。

4、胸围前后胸围均取1/4胸围规格档差的数值两边进行放缩,在止口边放缩胸宽档差数,余数在摆缝一起放缩。

5、前肩宽取1/2肩宽规格档差数值,两边放缩;在止口一边放缩胸宽档差,余数在肩外侧放缩。

6、肩高取袖窿档差数值减肩高档差数值(肩高档差等于1/20胸围规格档差,此档差数值为纵差,取前肩宽档差数值,放缩量为横差),在肩外侧肩高点放缩。

7、前领口取袖窿深档差数值减2/10领大规格档差数值为纵差,取前胸宽档差数值为横差,在前领点放缩。

8、后领口取袖窿深档差数值减0、05CM为纵差,取2/10领大规格档差数值为横差,在后领点放缩。

9、前腰节取前胸围档差数值为横差,取腰节规格档差数值减去袖窿深档差数值为纵差,和胸围一样在止口和摆缝两边放缩。

10、后腰节取后胸围档差数值为横差,取前腰节纵差数值,全在摆缝一边放缩。

11、下摆取衣长规格档差数值减去袖窿档差数值为纵差,取前胸围档差为横差;前衣片在下摆两边放缩,后衣片只在摆缝一边放缩。

12、后背宽取1、5/10胸围规格档差数值,在袖窿一边放缩。

13、后肩宽取1/2肩宽规格档差数值,在袖窿一边放缩。

14、袖长取袖长规格档差数值,在袖山和袖口两端放缩;袖山深档差数值等于1/10胸围规格档差,在袖山高点放缩,其余在袖口放缩。

服装制版常用数据及公式.doc

服装制版常用数据及公式.doc

服装制版常用数据及公式在服装制版过程中虽然各部位最终数据会因款式的不同而不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数据是常量或者是根据同一个公式计算得来的熟记这些数据和公式将很大地提高制版的工作效率。

领子部位男装后领窝深17度前身肩斜18度后身肩斜22度撇胸6度。

后身肩斜小于前身2度以上避免因肩缝线偏后而引起袖子中线偏向。

后领窝长度约为2/5颈窝周长前领窝约为3 /5颈窝周长。

立领领脚前凸后凹型领脚一般在3-7度或l-2cm领脚前凹后凸型领前后各不超过 3.54.5cm。

翻驳领翻领宽一般为 3.56cm。

领座宽为 2.55cm。

翻领宽与领座宽差值小于0.8cm。

袖子部位衬衫袖窿周长约占半胸围的8592o西装袖窿约占半胸围的9296o薄的袖山吃势量为23cm中厚的如西装袖山吃势量为712袖窿约在34.5cm之间厚的如大衣袖吃势量为71 2袖窿周长约为45cm。

袖山高低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214cm普通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516cm高袖山以袖窿周长/3为基数约1718cm。

肩宽西装肩宽与衣长比例接近黄金比总肩宽胸围/2-78冲肩22.5cm女2.53cm男。

过肩正统为99.5cm休闲式过肩约为1213c m。

腰围部位裤腰省褶的分布约1.52cm-个省长为1011cm后片省长为78cm男裤距侧缝45cm处袋宽1314cm。

腰口线定位基型在髅骨点上12cm。

低腰型比基型下落26cmo高腰型比基型高出12cm0档位立档深基型为0.1号O.lh。

低腰型基型减去低腰部分约25cm。

高腰型立档加长1 3cm。

衣长确定马夹衣长占身高3132到腰节与臀部中间茄克衣长占身高3542袖长放3.55Cm西服衣长占身高4345袖长放23cm短外套衣长占身高5055在中指间与膝盖的1/2处袖长放78c m齐虎曰中长外套衣长占身高5063在膝盖上下袖长放78cm齐虎曰长外套衣长占身高6570在膝下1015cm处。

袖长放78cm休闲装衣长占身高的3170。

服装制版公式(一)

服装制版公式(一)

服装制版公式(一)服装制版公式什么是服装制版公式?服装制版公式是一种数学公式,用于计算和设计服装的裁剪尺寸和形状,以确保最佳的贴身效果和舒适度。

通过使用服装制版公式,设计师可以根据身体测量数据和设计要求创建服装的剪裁图案。

服装制版公式的分类1. 基础身体测量公式•胸围计算公式:胸围 = 胸部位置的周长尺寸。

•腰围计算公式:腰围 = 自然腰部位置的周长尺寸。

•臀围计算公式:臀围 = 臀部最丰满位置的周长尺寸。

•身高计算公式:身高 = 颠尖至脚底的垂直高度。

2. 服装剪裁公式•身体分割:将身体部位划分为中线、侧线、颈部线等,根据身体测量数据确定每个分割线的位置。

•修正值计算:根据不同身体部位的实际测量数据,计算每个分割线上的修正值,以确保最佳贴身效果和舒适度。

•剪裁形状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修正值,计算每个分割线上的形状尺寸,例如腰部的凹陷深度、胸部的凸起度等。

实际应用示例示例1:女性连衣裙设计1.使用胸围、腰围和臀围计算公式,根据身体测量数据得出三个重要尺寸。

2.将身体分割为中线、侧线和颈部线等。

3.计算修正值,根据测量数据调整中线和侧线的位置,使其更好地贴合身体曲线。

4.计算剪裁形状,根据设计要求和修正值确定腰部凹陷和胸部凸起的尺寸。

5.根据剪裁形状,绘制连衣裙的剪裁图案,并进行样衣制作和试穿。

示例2:男性西装制版1.使用胸围、腰围、臀围和身高计算公式,根据身体测量数据得出四个重要尺寸。

2.将身体分割为中线、侧线和背部中线等。

3.计算修正值,根据测量数据调整中线和侧线的位置,使其更好地贴合身体曲线。

4.计算剪裁形状,根据设计要求和修正值确定胸部的结实度和腰部的收紧度。

5.根据剪裁形状,绘制西装的剪裁图案,并进行样衣制作和试穿。

总结服装制版公式是服装设计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利用身体测量数据和设计要求,可以计算出合适的剪裁尺寸和形状。

这些公式能够确保服装在穿着时的贴身效果和舒适度。

服装制版公式的灵活应用使得设计者能够根据不同体型和设计风格创建出独特的服装作品。

童装推码规则公式

童装推码规则公式

童装推码规则公式一、有什么样的制版的方法就有什么样推码的方法,二者相互关联。

二、设定推码的基准点,通常上衣设在胸围线和前后中心线的交点;下装设在横档与前后裆宽的交点上。

西装领设在肩颈点上;一片袖设在袖根肥与袖眼高的垂点上;小袖设在腋下点上;大袖设在前结构对位点上。

插肩袖设在衣袖结构对位点。

三、区别放码点与放缩点的不同,放码点具备走向和走量两个属性,都相对于基点而变化。

四、XY轴是我们推码的基准线,XY档差量一致时,放码点连线是经过基准点的45度斜线。

五、推码的基本操作步骤:定点——连线——等分——连线——分板。

六、推码时先推最宽和最高的点,先推档整体部位的档差量,局部档差量的总和要正确。

七、三厘米以内点的档差量可以忽略不计,同样,三厘米范围内的点可以同步运动X值或Y值。

八、推码后,不同型号样板的罗列图中,放码点的连线呈放射状(基准点在胸围线与胸背宽线交点上时,肩点的连线呈反方向)。

九、在档差量有规律分布的情况下,系列样板呈秩序状态罗列分布,轮廓线呈现平行、渐变特征。

样板的轮廓特征一致。

十、检查推码样板的规格时,主要检查各部位拼片的等长性和大小号样板的正确性。

十一、按人体的结构比例分配档差量,常用的分配比例有等分和等份两种。

十二、客户给定档差量时按照要求推码,没有给定的放码点按照人体的标准档差量推码。

先设定人体结构档差量,然后才设定设计档差量。

应区别好款式档差量和标准档差量。

十三、推码牛仔裤时,先计算出高度档差量,公式:H=(FL+BL)/2-D;D=T/2-H/4。

十四、遇到变量档差时归类处理,分组推码。

十五、对称式服装推档一半衣片就可以,不对称的款式要推档全衣片。

十六、手工推档推毛板(带缝份量),CAD推码不受有无缝份限制。

十七、省推档时,选择省的中心点即可,不变化的部位用平行线,平行线就是CAD推码系统中的复制档差量。

十八、推码的质量检查标准:款式不变;尺码准确;拼合等长;结构合理;排列有序;标注齐备。

服装制版常用数据及公式

服装制版常用数据及公式

服装制版常用数据及公式在服装制版过程中,虽然各部位最终数据会因款式的不同而不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数据是常量或者是根据同一个公式计算得来的,熟记这些数据和公式将很大地提高制版的工作效率。

领子部位男装后领窝深17度,前身肩斜18度,后身肩斜22度,撇胸6度。

后身肩斜小于前身2度以上,避免因肩缝线偏后而引起袖子中线偏向。

后领窝长度约为2/5颈窝周长,前领窝约为3/5颈窝周长。

立领领脚前凸后凹型领脚一般在3-7度或1-2cm;领脚前凹后凸型,领前后各不超过3.5~4.5cm。

翻驳领,翻领宽一般为3.5~6cm。

领座宽为2.5~5cm。

翻领宽与领座宽差值小于0.8cm。

袖子部位衬衫袖窿周长约占半胸围的85%~92%。

西装袖窿约占半胸围的92%~96%。

薄的袖山吃势量为2~3cm,中厚的如西装,袖山吃势量为7%~12%袖窿,约在3~4.5cm之间;厚的如大衣袖吃势量为7%~12%袖窿周长,约为4~5cm。

袖山高:低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2~14cm;普通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5~16cm;高袖山以袖窿周长/3为基数,约17~18cm。

肩宽西装肩宽与衣长比例接近黄金比;总肩宽=胸围/2-(7~8),冲肩2~2.5cm(女)2.5~3cm(男)。

过肩正统为9~9.5cm,休闲式过肩约为12~13cm。

)腰围部位裤腰省,褶的分布约1.5~2cm一个,省长为10~11cm,后片省长为7~8cm(男裤),距侧缝4~5cm处,袋宽13~14cm。

腰口线定位:基型在髋骨点上1~2cm。

低腰型比基型下落2~6cm。

高腰型比基型高出1~2cm。

档位:立档深:基型为0.1号+0.1h。

低腰型:基型减去低腰部分约2~5cm。

高腰型立档加长1~3cm。

衣长确定马夹衣长占身高31%~32%,到腰节与臀部中间;茄克衣长占身高35%~42%,袖长放3.5~5Cm;西服衣长占身高43%~45%,袖长放2~3cm;短外套衣长占身高50%~55%,在中指间与膝盖的1/2处,袖长放7~8cm,齐虎口;中长外套衣长占身高50%~63%,在膝盖上下,袖长放7~8cm,齐虎口;长外套衣长占身高65%~70%,在膝下10~15cm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确定放大和缩小点 根据长度方向和围度方向数值确定出各个放大 和缩小的点。根据推板放缩的约定,远离基准 线的箭头表示放大,接近基准线的箭头表示缩 小。
4、绘制 按照制图的过程和方法,如果母板上该处是直 线,就连接对应的两点成直线;曲线连接如下: 1)后领曲线 2)后袖窿线
(三)分析前片
1、长度方向 1)前领窝A’点:0.63 2)肩颈点B’点:前领深=前领宽+0.5=B/24+3.9, B’=A’点长度方向的变化量+前领深的变化量 =0.63+4/24=0.63+0.17=0.8。
6)背省尖点P’:根据P点的确定过程,省尖点P 距离胸围线2,而2是一个定数,所以P点长度 方向的变化量是0。 7)

(一)上装推板计算
1、衣长:一般坐标x轴设置在与袖窿深线相重合 的位置,所以衣长的放缩量由上下两端水平线 处放缩。 计算方法是:衣长档差-上端放缩量
2、腰节长: 计算方法为:腰节长档差-上端放缩量
3、袖窿深:取2/10胸围档差
4、前胸宽:取1.5/10胸围档差(1.8/10) 5、后背宽:取1.5/10胸围档差(1.8/10) 6、袖窿宽:取1/10胸围档差
基准点线的定位和选择要注意:

1、要适应人体体型变化规律; 2、有利于保持服装造型、结构的相似和不变; 3、便于推画放缩和纸样的清晰。
约定的常用基准线
上装:前片—胸围线,前中线或搭门线; 后片—胸围线,后中线; 一片袖—袖肥线,袖中线; 领子:一般放缩后领中线,基准位置为领尖; 下装:裤装—横档线,裤中线; 一般的裙装—臀围线,前、后中线; 圆裙以圆点为基准,多片裙以对折线为基准线。
4)D点、E点:由于胸围线是长度方向的基准线, 而两点又在胸围线上,所以两点变化量为D=E=0。
5)腰线上的F、I、Q、K、R、G点:整个背长 分成AD和DF两个部分,其中背长的档差为1, AD的变化为0.33,所以F点长度方向的变化为 1-0.33=0.67;由于腰线与胸围线平行,腰线 上各点的变化量一样, F=I=Q=K=R=G=0.67。
7、胸围大:四开身结构按照1/4胸围档差,三开 身结构按照胸宽加袖窿宽的档差计算。 8、肩宽:取1/2肩宽档差
9、落肩量:保持原有的肩线斜度。 10、横开领:取2/10领围档差。
11、前直开领:取2/10领围档差。
12、后直开领:保持原有数值。 13、袖长:取袖长档差-袖山高放缩量。
14、袖山高:取1.5/10胸围档差。
常用服装推板基准线
(四)确定放码点
1、服装推板是衣片外形的放大与缩小,衣片 轮廓的复杂程度是确定放码点的依据,一般宽 松类型的服装放码点较少,合身型服装放码点 较多。 2、主要控制部位必须设定放码点,对于一些 决定局部造型的关键点也要设定放码点。如: BP点位置等。 3、衣片放码点设置越多,推板误差相对也越 少。但确定放码点太多也会增加计算量,要根 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灵活掌握。
第三节 推板步骤和方法
(一)选择和确定标准中间码
(二)绘制标准中间码纸样
在确定中间码后,首先分析面料有哪些性能影 响纸样的绘制,再采用合理的制板方法绘制。
(三)确定基准线及坐标位置
基础线是为了确定推板方向而在衣片中选择的 轮廓线或主要的辅助线,由两条相互垂直相交 的直线构成。在推板中基准线是各号型的公共 线。 坐标原点一般设置在两条基准线的交点位置, 纵向的基准线代表y轴,横向的基准线代表x轴
15、袖肥:取2/10胸围档差。
(二)下装推板计算
1、裤长:以x轴为基准 分配在上下水平线处。
2、立档:取1/4臀围档差。 3、腰围:取1/4腰围档差。 4、臀围:取1/4臀围档差。
5、中档:(裤长规格档差-上裆档差)×1/2。
6、脚口:取1/2脚口围档差。
(三)推板常用符号
符号 名称 纵向标识 横向标识 扩缩点放大 图样 扩缩轮廓线 用途 箭头在右侧为放大标识 箭头在左侧为缩小标识 箭头在上方为放大标识 箭头在下方为缩小标识 为了视觉需要,把原来需要扩缩 的点放大,锯齿边和两直角边所 构成的图形表示衣片部位。 中间粗线是母板的轮廓线,两边 的细线是放大或缩小的轮廓线。
第四节 女装原型推板
一、女装原型的尺寸 1、上装原型的尺寸 部位 胸围 背长 代号 B* BL 规格cm 94(84) 38 档差cm 4 1
腰围
袖长
W*
SL
68(64)
54
2
1.5
2、原型裙的尺寸 部位 腰围 臀围 腰臀深 裙长 代号 W* H D L 规格cm 68(64) 96 17不含腰宽 60不含腰宽 档差cm 2 1 0.5 2
第三章 服装工业推板
推板要求




1、把各部位的档差合理地进行分配,根据需要放缩。使放缩后的 规格系列样板与标准母板的造型、款式相似或相同。 2、在放缩样板时,根据各部位的规格档差和分配情况,只能在垂 直或水平的方向上取点放缩,而不能在斜线上取点为放缩的档差。 3、某一部位的挡差分配在几个缝头(部位),则这几处放缩的档 差之和,等于该部位总档差。 4、某些辅助线或辅助点如腰节高、袖肘线、中裆线等,也需要根 据服装的比例推移、放缩。但这些辅助部位的放缩值不能加在部 位总档差的“和”内。 5、某些局部其放缩量应保持一定的量,不能随意改变。
(七)连接各规格放码点
服装推板属于相以形的放大与缩小,所以在连 接各规格的放码点时,所使用的线型一定要与 中间号型线型接近,要反复修正连接线的形状 使连接线清晰、准确。
(八)卸板/拓板
卸板是将推板所得到的系列样板逐件分解开来, 得到各规格样板。具体做法是在系列样板的背 面垫上一张样板纸并用重物压牢,避免在复制 样板时产生滑动,用滚轮分别沿着各个规格的 轮廓线在样板纸上压印。在压印的痕迹线外围 按照工艺要求加放缝份和折边量,最后剪切成 系列样板。
女上装原型放缩约定
纸样的放大和缩小有严格的界限,所以对放大 和缩小进行约定。 放大:远离基准线的方向; 缩小:接近基准线的方向。
(六)截取各规格的放码点
服装推板中各个放码点的移动,不仅有数值的 限制而且有方向的限制;不同位置放码点的移 动看和移动方间也不相同,所以在截取各规格 的放码点时要注意严格按照放码点与移动点之 间的直线方向测量。具体做法:首先将相邹两 档的放码点用直线连接,然后按照两点之间的 直线距离分别向内外截取一定数量的点,放大 的点数与缩小的点数应尽量保持相等。
4) 后背中D点:D点在基准线后中线上,则 D=0。 5) 袖窿深E点:因为DE=B/4+3,所以E=胸围 档差/4=1。 6)后背中F 点:F点也在基准线上,所以F=0。 7)侧缝G点:G点也是根据胸围计算出来的,为 15/64B+3.6,所以G=15×4/64=0.94。
8)背省尖点P:在围度方向P点是由背宽/2确定, 背宽=B/8+7.4,P=胸围档差/16=4/16=0.25。 9)背省尖点X 10)腰省上的I、Q点:在推板过程中通常省的 大小保持不变,所以I=Q=P=0.25。 11)腰省上的K、R点:在推板过程中通常省的 大小保持不变,所以K=R=X=0.25。
二、上装原型的推板
(一)确定基准线 确定上装前片的基准线为胸围线和前中线;厚 片的基准线为胸围线和后中线。
(二)分析后片
1、长度方向 1)后领中A点:由于AD计算公式为B/12+5.7, 所以A点对于胸围线的变化量为胸围档差/12, 即A点的变化量等于4/12,即A=0.33。
2)肩颈点B点:后领深=后领宽/3=(B/24+3.6)/3, B=A点长度方向的变化量+后领深的变化量 =0.33+1/18=0.385。 3)肩点C点:
3)前肩点C’点: 4)D点、E点:由于胸围线是长度方向的基准线, 而两点又在胸围线上,所以两点变化量为 D=E=0。
5)腰线上的F’、I’、Q’、K’、R’、G’点:整个背 长分成A’D’和D’F’两个部分,其中背长的档差 为1,A’D’的变化为0.63,所以F’点长度方向的 变化为1-0.63=0.37;由于腰线与胸围线平行, 腰线上各点的变化量一样, F’=I’=Q’=K’=R’=G’=0.67。
6)背省尖点P:根据P点的确定过程,省尖点P 距离胸围线2,而2是一个定数,所以P点长度 方向的变化量是0。
7)背省尖点X:省尖点X距离胸围线
2、围度方向 1)后领中A点:由于A点在后中线上,而后中线 是围度方向的基准线,则A=0。
2)肩颈点B点:根据后领宽的计算公式=净胸围 /24+3.4,所以B=胸围档差/24=4/24=0.17。 3)肩点C点:肩宽是根据背宽
(九)检验与标注
完系列样板的剪切之后,要对每一号型的样板 进行检验。检验的项目有:1、服装规格检验, 保证部位规格在允许的公差范围以内;2、等 长边的检验;3、长度不相等边的检验;4、拼 合检验。 为了便于管理,要在每一规格的每一样板上面 作出详细的标注。
作业
1、在推板时,有计算公式的部位,推板量如何 计算?没有相应计算公式的部位,其放缩量又 如何确定? 2、确定服装推板基准线的原则是什么?
三、服装推板原理分析与计算
服装推板计算方法与比例制图中所使用的计算 方法基本相同,但推板过程中的公式计算与结 构制图中的公式计算还是有区别的: 1、服装结构制图过程中比例计算的基数是服装 成品尺寸,而服装推板过程中比例计算的基数 是服装各尺码之间的规格档差; 2、服装推板过程中某些没有计算公式的控制点 或控制部位可以采用该部位所占整体比例进行 推算。
(五)确定放码量及放缩约定
1.参照国家颁布的服装号型系列标准(各类型体的控 制部位数值); 2.主要部位成品规格档距、档差,只要计算出各号型 之间的差数即可得到相应的数值; 3.配属部位成品规格的档距、档差,多无现成的数据, 则须按: a.结构制图原理与计算公式推导; b.以线段的比例关系(比率法)推导求取,并保持与 标准母板的一致性,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