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唐传奇婚恋题材作品中文士的爱情心理
唐传奇中的爱情悲剧及社会原因

唐传奇中的爱情悲剧及社会原因说到唐传奇可能首先会让人想到的即是《莺莺传》,而这部作品正是以爱情为主线的唐传奇故事。
爱情,人类最普遍的情感,是贯穿每部作品的主线。
它的产生、展开牢牢的与中国传统审美取向联系着。
那种东方特色的情感表现方式就是距离,东方诗礼文化熏陶出来的情感老是委婉、曲折,含蓄而不直露、温和而有控制的。
“距离”使才子佳人的爱情取得很好的诠释。
距离在作品中分两步。
第一步是“邂逅”的距离。
第二步是“破灭”的距离。
当咱们在看完元稹的《莺莺传》以后,总会感到一种失落,一份感叹,有一种心绪无法释怀。
为何呢?我想,主要仍是因为张生与崔莺莺之间那么纯真那么美好的爱情故事最终没能实现。
其实《莺莺传》所表现出的悲剧性不仅表此刻它的悲剧性结局,更多的是来自文中的悲剧艺术。
在《莺莺传》中,悲剧表现出深层的矛盾冲突。
有人把矛盾的矛头直指“始乱之,终弃之”的张生,却是远远不够的。
确实,如文中所述,张生的确表达了“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思想,是他“是用忍情”,没有坚守爱情,才最终致使爱情的破灭。
但张生具有这样的思想并非是天生的,恰正是必然社会思想的反映。
是唐朝的社会制度,社会风气的表现。
恩格斯把悲剧说成“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恩格斯这一著名的论断,深刻地指出了悲剧的社会性质及造成悲剧的历史原因。
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主人公为之奋斗的事业或理想,表现了历史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具有真理性、正义性和历史进步性。
所谓“这一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是指那时的历史环境、社会现实尚未具有实现主人公理想的条件,使主人公的事业或理想受到挫折和失败。
而在《莺莺传》中的“历史必然要求”则是指莺莺与张生之间所产生的美好的爱情。
“这一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又是指人物心里和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双重阻力。
正因为有这样的阻力的存在,才致使了爱情的破灭,也才产生出来悲剧。
论唐传奇爱情题材小说

论唐传奇爱情题材小说摘要:唐传奇爱情小说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并从多角度,多方位,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
可以说,唐传奇中是最具有代表性以及取得较高成就的便是对爱情婚姻题材进行描写的作品。
关键词:唐传奇小说爱情唐传奇爱情小说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并从多角度,多方位,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
可以说,唐传奇中是最具有代表性以及取得较高成就的便是对爱情婚姻题材进行描写的作品。
陈玄佑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作品便是反映爱情婚姻题材的小说。
一、唐传奇爱情题材分类唐传奇中关于爱情的描写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比如元稹的《莺莺传》、陈玄佑的《离魂记》、陈鸿的《长恨歌传》便是才子佳人爱情的代表作,这一类题材,肯定了主人公对爱情自由追求的精神,虽然结局不一定皆大欢喜,但是反抗封建桎梏的情节却使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含义。
另一个是士人与妓女间的爱,如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李娃和霍小玉都是妓女,两人都对男主人公寄予了感情,所不同的是最后李娃的感情得到了肯定,而霍小玉则被心上人所负,妓女当时只是社会的下层人民,但两部作品都没有轻视的意思,相反的则是对李娃与霍小玉两人对爱情的执着给与了肯定。
还有的便是人与神怪之间的恋情,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便是这一类代表作,讲述了人与狐仙,人与龙女的爱情,作者为狐仙、龙女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她们虽为神怪,但是充满人性,故事情节在离奇中饱含深情,感动人心、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很成功。
这三类题材组成了唐传奇爱情题材的主体结构。
且在这中间,女性被当成了歌颂的对象,而妓女、婢妾这类低贱的社会成员她们对爱情的追求也被作者给予肯定,使唐传奇具有独特的魅力。
从唐爱情婚姻传奇中的男性形象看唐士子的自我关注

从唐爱情婚姻传奇中的男性形象看唐士子的自我关注与女性形象塑造相对应的是唐爱情婚姻传奇中士子文人的自我关注和自我设计。
与女性形象特征相比,男性形象之间虽然遭遇不同、结局不同,但却反映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我们在读唐传奇时,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女性形象更为鲜明、活跃,更多的体现了个体特点,而男性形象在体现个体特点时,则显得模糊、单一,更多地体现了群体特征。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作者的一种心理定势:他们既对自我有所设计、有所关注,但又不愿将自己暴露得淋漓尽致、一览无余。
所以唐传奇多借记述他人之遭遇来扩大自己对于生活的参与,来完成生命对欲望和理想的实现。
一、纵观唐爱情传奇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几乎都是年轻书生,而且才情并举这一特征与宋元话本、拟话本有所不同。
话本、拟话本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形象各异,既有豪门公子也有落魄秀才,还有商人、平民和小手工业者直至官奉奴仆,其人物群体的构成更为庞杂,涉及到的社会阶层更为广泛。
在唐爱情婚姻传奇作品中则集中表现为男性阶层单一而女性的社会阶层参差不齐的特点。
这一方面反映了唐士子对自身命运的集中关注,另一方面又反映了他们对自己与不同生活阶层碰撞时所表现出的问题的关注。
才情也是士子们自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品中对男子的才情描写,虽不如女性外貌描写那么丰富,但也毫不逊色。
如《李章武传》中的李章武:“生而敏博,遇事便了。
工文学,皆得极至。
虽弘道自高,恶为洁饰,而容貌闲美,即之温然……以章武精敏,每访辩论,皆洞达玄微,研究原本,时人比晋之张华。
”《霍小玉传》中的李益:“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先达丈人,翕然推伏。
”又借净持之口说:“素闻十郎才调风流,今又见仪容雅秀……”《莺莺传》中的张生:“性温茂、美风容。
”《李娃传》中的荥阳生:“始弱冠矣,隽朗词藻,迥然不群,深为时辈推伏。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郎才女貌”的评价标准,同时也看到了唐士子们的自我评价和期许。
他们都认为或希望自己是才华横溢的,能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
透过唐传奇女性形象看唐代士人心态

论, 既然女人是灭国害人的/ 尤物0和/ 妖孽0, 抛弃她
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而且张生在这里还俨
然变成了维护伦理道德风尚的象征。其二, 叙事者
将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成鬼神妖怪。任氏是狐
妖, 她对郑子有无家室遂不予计较。故事结局尽管
悲惨, 但她是为猎犬所毙, 男方便毫无责任。于是,
却通过一定的叙事模式使男主人公摆脱了责任; 唐传奇中女性身份高贵者众多, 这是唐代士子渴望与贵族女性成
婚的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追求的真实反映。
关键词: 唐传奇; 女性形象; 士人心态
中图分类号: I206 . 2 文献标识码: A
中唐以后, 唐传奇兴起, 并和唐诗、唐文一样达
到了绚烂之境。它通过生动的故事描写和人物刻
的事实。
参考文献:
[ 1] 朱德发, 谭贻楚, 张清华. 爱河溯舟[M] . 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
社, 1991.
[ 2] 陈寅恪. 元白诗笺证稿[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 3] 吴志达. 中国文言小说史[M] . 济南: 齐鲁书社, 1994.
[ 4] 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 G] . 上海: 上海古籍出
建礼教叛逆者的典型。她不顾一切后果与张生私自
结合, 无疑是对封建礼教的最大叛逆。5离魂记6中,
倩娘不愿服从父母的安排, 化魂追逐表兄, 成亲生子
后才又归家的故事, 也是如此。但是, 尽管唐代空前
的繁荣与开放, 带来相对松弛的社会环境, 却终究是
在封建礼教制度和门阀制度的束缚下, 不免上演出
形象展示。唐传奇对于贵族女性或具有这一特征的
论唐传奇爱情题材小说

论唐传奇爱情题材小说摘要:唐传奇爱情小说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并从多角度,多方位,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
可以说,唐传奇中是最具有代表性以及取得较高成就的便是对爱情婚姻题材进行描写的作品。
关键词:唐传奇小说爱情唐传奇爱情小说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并从多角度,多方位,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
可以说,唐传奇中是最具有代表性以及取得较高成就的便是对爱情婚姻题材进行描写的作品。
陈玄佑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作品便是反映爱情婚姻题材的小说。
一、唐传奇爱情题材分类唐传奇中关于爱情的描写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比如元稹的《莺莺传》、陈玄佑的《离魂记》、陈鸿的《长恨歌传》便是才子佳人爱情的代表作,这一类题材,肯定了主人公对爱情自由追求的精神,虽然结局不一定皆大欢喜,但是反抗封建桎梏的情节却使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含义。
另一个是士人与妓女间的爱,如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李娃和霍小玉都是妓女,两人都对男主人公寄予了感情,所不同的是最后李娃的感情得到了肯定,而霍小玉则被心上人所负,妓女当时只是社会的下层人民,但两部作品都没有轻视的意思,相反的则是对李娃与霍小玉两人对爱情的执着给与了肯定。
还有的便是人与神怪之间的恋情,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便是这一类代表作,讲述了人与狐仙,人与龙女的爱情,作者为狐仙、龙女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她们虽为神怪,但是充满人性,故事情节在离奇中饱含深情,感动人心、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很成功。
这三类题材组成了唐传奇爱情题材的主体结构。
且在这中间,女性被当成了歌颂的对象,而妓女、婢妾这类低贱的社会成员她们对爱情的追求也被作者给予肯定,使唐传奇具有独特的魅力。
唐传奇爱情小说之我见

爱情婚姻类唐人小说之我见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分为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两大类,唐代又出现了传奇小说。
与志人小说相比,传奇小说所述不在是人物的某句话,某个举动,某件单独的事情,而是关于人物某个复杂曲折的故事。
传奇小说是唐代小说的主要形式。
爱情婚姻,仕宦,侠士,历史是唐传奇小说的四个最为突出的内容,从这四大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传奇小说文化倾向,其主要标志即表现出文人对自身的生活命运的反思。
本文就唐传奇小说中的爱情婚姻类进行鉴赏分析。
唐传奇小说大都涉及到了爱情婚姻,如陈玄祐的《离魂记》,徐尧佐《柳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蒋防的《霍小玉传》,白行简的《李娃传》,陈鸿的《长恨传》,元稹的《莺莺传》,沈既济的《任氏传》等等。
(一)谈到爱情婚姻类唐人小说,就不得不提这类小说所塑造的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及她们的爱情,生活与命运。
首先,她们是美丽动人的。
这也显示出男女双方有意地将才和貌作为择偶标准的倾向。
《离魂记》中的倩娘“端妍绝伦”。
《柳氏传》中的柳氏“艳绝一时,喜谈谑,善讴咏”。
《柳毅传》中的龙女“乃殊色也”“自然峨眉,明珰满身,绡毂参差”。
《霍小玉传》中的霍小玉“资质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
“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耀,转盼精彩射人”。
《李娃传》中的李娃“妖姿要妙,绝代未有”,“明眸皓腕,举步艳冶”。
《长恨传》里的杨贵妃“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既出水,体力微弱,若不任罗绮。
光彩换发,转动照人”。
《莺莺传》中的莺莺“常服睟容,不加新饰,垂鬟接戴,双脸销红而已。
颜色艳异,光辉动人”。
《任氏传》中的“容色殊丽”。
这些小说反映了现实中唐代文人士子对漂亮女子与缠绵恋情的深深向往。
其次,她们有着缠绵悱恻的爱情,也敢于追求爱情。
《离魂记》中的倩娘为了追求爱情竟然灵魂出窍去追寻王宙“弃大义而奔君”。
《柳氏传》中的柳氏仰慕韩翊的才华,柳氏在乱世欲保身而不得,但心之所寄多年直到再次相逢。
试论唐传奇中反映的唐代婚恋门阀观念

试论唐传奇中反映的唐代婚恋门阀观念【摘要】:唐传奇中关于婚恋题材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唐代的婚恋门阀观念。
婚恋门阀观念造成了唐代社会众多的婚恋悲剧,而这种复杂的婚恋心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唐传奇婚恋门阀观念形成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世人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唐代社会文化变得多姿多彩。
唐传奇以其数量多、成就高的描写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成为研究唐代婚恋观念弥足珍贵的文学佳品。
其中《莺莺传》、《霍小玉传》、《李娃传》等是唐传奇中极具代表性意义的婚恋作品,文中人物的命运以及故事的结局,与当时社会时代的文化背景交相呼应,反映出了唐代婚恋中的门阀观念。
本文将主要通过这三部作品来加以分析。
一、唐传奇婚恋作品中反映的门阀观念在我国的文学史上,通常称唐人短篇文言小说为“传奇”。
胡应麟说:“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
[1]P486这其中所说的“作意”和“幻设”,就是说唐传奇是有意识的创造。
唐传奇中的文字记叙委婉,辞藻华丽,内容生动曲折。
[2]P44虽说是有意识的创造,但也是极具纪实性的,它直接反应了唐代封建制度下门阀观念对男女自由婚恋的极度摧残的社会现实。
《莺莺传》是元稹的代表作品,作品讲述了唐代贞元年间一个爱情悲剧故事。
文中主要讲述了莺莺与张生两个年轻人由于青春的骚动充满了对情爱的渴望,同床共枕后莺莺却惨遭张生抛弃的故事,这是一部封建世俗下“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
学者陈寅恪在分析唐代婚恋悲剧小说产生的社会根源时这样认为:“莺莺所出并非高门,实无可疑也”。
[3]P111“惟其非名家之女,舍之而别娶,乃可见谅于时人”。
[3]P112起初,张生只是一个年年科考的寒门士子,莺莺则是“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4]P127的富家出身,显然,张生与崔莺莺的相恋算不上门当户对。
后来张生再度赴长安科考,大部分原因应该是为求功名。
唐传奇的言情模式与唐代士人的婚恋观念

衰”
传。尽管 女 主 人公 地位 卑 贱低 微 , 是 妓 多
女婢 妾甚 至鬼 狐 , 这并 不能 阻止 浪漫 爱情 的产 生 但 在很 多小 说 中 , 为士人 的作 者 对真挚 漫 的 身 浪
爱情 直 接 表 达 了赞 叹 之 情 和 美 好 愿 望 。《 小 玉 霍 传 》 作者赞 美李 益与 霍 小 玉 的相 爱 “ 琼 林 玉树 , 的 若 互 相照 耀 ” 。因 为 李 益 的负 约 , 者 让 他 遭 到 霍 小 作 玉鬼魂 严 厉 的 报 复 。《 娃 传 》的作 者 则 为 荥 阳 生 李 和李娃 设计 了最 完 美 的结 局 : 身娼 妓 的李 娃 嫁 给 出 荥 阳生且 被 封 为 淠 国夫 人 , 四个 儿 子 都 做 了 大 官 。
更多 时候 , 作者 出于理性 , 笔下 的 浪漫爱 情 违背 了礼
现 的情感 世界 , 以认 识到在 当时 的社 会政 治 、 可 经济
背 景 以及 伦理 道德 观 念 影 响 下 , 代 士 人对 人 类 最 唐 自然 、 永 恒 的 两 性 关 系 、 爱 情 与 婚 姻 的 复 杂 最 对
等 , 论是 写未 婚男 女 的私相 爱恋 , 无 还是 写女 子 的婚 外 恋情 , 或是 写妓 女对 真情 的追求 , 则更 把 爱情 的丰
女 之 色 ,女 慕 男 之 才 ,“两 情 皆 获 ,喜 可 知
也” 得 ” [ ] 传。 两 情 相 悦 时 , “日 夜 相 从 , 鸾 相 婉 传。生离 死 别后 , 曾 “ 载 一 意 , 念 不 也 三 其
唐 传 奇 中表现 士人与 地位 较低 的女 子恋 爱 的小
说颇 多名篇 , 《 小玉传 》 李 娃传 》 任 氏传 》 飞 如 霍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唐传奇婚恋题材作 品中文士 的爱情心理
徐 守 文
( 贵州大学 人文学 院 , 贵州 贵阳 50 2 ) 5 0 5
【 摘
要】 唐传奇婚恋题材作 品叙写 了一个个 “ 凄婉 欲绝” 的爱情故 事 , 有极高 的艺术价值 和认 具
识意义 。这些作品 中的男主人公文士追慕风流 、 盼爱情 , 又摆脱不 了封建礼 教的劣根 性 , 企 却 在情 与理的 矛盾 中, 们最终放弃爱 情。这种爱情心理成为此类作品 中爱情故事普遍悲剧性结局的根本原因。 他
曲、 畸形 的恋爱 。这些悖 于正统的爱情故事却
充满着 自由精神 , 其生成与唐代特定 的社会文
化 背景 有关 。
益等 , 都是走读书习业 、 科举 求仕道路 的举子。 而女主人公如任 氏、 氏、 氏、 柳 王 崔莺莺、 李娃、
洞 庭龙 女 、 小玉 等 , 份则 稍显 复杂 。而 值得 霍 身 我 们注 意 的是 , 这些 女 子其原 型 大抵 出身低 微 :
多不 尊纲 常 , 出家后 亦遭 婆家虐 待 , 这反映 出其
在论及唐代婚恋小说 的嬗变 时亦指 出: 唐代 “ 小说中, 婚恋题材 的作 品最多 , 成就也最高 , 其
中至少有 2 5部 作 品在 后 世 出现不 同程 度 的嬗 变 ” 【 这 些 作 品叙 写 了一 个 个 “ 婉 欲 绝 ” 。3 坤 凄 ( ・ 宋 洪迈 语 ) 的爱 情 故 事 , 撼 人 心 , 最 具 震 也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 中比较 自由的时代 ,
思 想较 为 解 放 , 个 社 会 洋 溢 着 自由 的气 息 。 整
[ 收稿 日 ] 2 1 —1 — 1 期 00 1 2 【 作者简 介】 徐 守文 ( 9 6一) 男 , 17 , 四川广元人 , 贵州 大学人文学 院中国古代 文学硕士研究 生。研究方 向: 唐
第 11卷第月 期 2 1年 1 1 0 1
JU N L F U A AS E/ O AIN 院学报 A LE E O R A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 L EH I L O LG O H N NM S DAV C T A C NC C M O T
VJ l 01 01 N. 】 .2o1 . I a n
、
“ 文士 +娼女” 爱情模 式 的
唐传 奇 中 的婚 恋题 材 作 品可 谓 异 彩 纷 呈 , 既 有带 神怪 色彩 的人 狐 之恋 、 人龙 之恋 、 人仙 之
恋、 人鬼 之恋 , 又有源 自现实 的文士 与妓 女之 恋
以及 文士 的风 流艳遇 。作 品 中的男 主人公 一般 都是文 士 , 如王 宙 、 毅 、 翊 、 柳 韩 李章武 、 张生 、 李
[ 关键词 ] 唐传 奇 ; 婚恋题材 ; 文士 ; 爱情心理
[ 中图分类号 】 10 . [ 2 62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7 5 5 (0 1 0 — 0 7—0 6 1— 4 4 2 1 ) 1 0 8 3
婚恋题材作品指描写男女两性婚姻 、 恋爱 的作品, 唐传奇 中这类作品数量最多。张友鹤 先生选注的《 唐宋传奇选》 载唐人 作品 1 中, 8 篇, 中 1 其 l篇 为 婚 恋题 材 。】 汪辟 疆 先 生 校 l查
形象 也 是 现实 生 活 中 门第 不高 的非 士族 女 子。 唐 传奇婚 恋题 材作 品中的 女主人 公身份 上具有
艺术魅力。因此 , 唐传 奇婚恋题材作 品极具认
识价值 和 意义 。
一
本质上 的一致性 : 大抵都是娼 妓或类似娼妓。
由此 , 我们 可 以把 这 一群 女性 形 象 都划 归 于娼 女 的旗下 。这 样 一 来 , 此类 作 品 中 的爱 情故 事 便呈 现 出“ 士 +娼女 ” 文 的模式 。 文士 属于 上层 社 会 , 娼 女 则 出 身低 微 身 而 居下 层 。这 显 然是 悖 = 统 的男 女 关 系 , 扭 F正 是
娃 “ 姿要 眇 , 代 未 有 ” 《 妖 绝 ; 莺莺 传 》 张生 见 中
莺莺 “ 色艳 异 , 辉 动人 ” 颜 光 。这 些 都表 现 出唐
明唐代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唐朝皇帝属胡人
血统 , 婚 恋 中保 留 了不 少 胡 人 的风 俗 习 惯 。 在 唐 朝王 室 , 太宗 纳弟媳 为妃 , 高宗 以父亲宫 中才
宋文学 。
一
8 — 7
《 秦行 纪》 于把 德 宗 称 为 “ 婆儿 ” 《 仙 周 敢 沈 ,游 窟》 开始 大胆露 骨 的性 描 写 。这些 例 子可 以说
任 氏“ 容色 姝丽 ” “ 子 见之 惊 悦 ” 《 氏传 》 、郑 ;柳
中韩翊“ 仰柳 氏之色” 《 ; 李章武传》 中李章武 “ 于市北街见一妇人甚美” 《 ;霍小玉传》 中李益 见霍小玉“ 但觉一室之中, 若琼林玉树 , 互相照 曜, 转盼精彩射人” 《 ;李娃传》 中荥阳公子见李
不过也 是像 霍 小 玉 假 托 为 “ 王 小 女 ” 样来 霍子 , 任 然 氏美 丽 多情 、 刚强 机 智 ,与 其 说 她是 一 个 狐狸 “ 精, 倒不 如 说 她 是一 个 出身低 贱 的娼女 更 为确 切些 ” ; 女虽 贵 为龙 王 的女 儿 , 其家 行 事 龙 但
录 的《 人小 说 》 其 正 文部 分 所 录 6 唐 , 8篇 中 , 涉 及婚 恋 内容的 占四分 之 一 以 上 。 程 国 赋先 生
柳 氏是姬 妾 , 娃 、 氏、 小 玉 是 娼妓 。崔 莺 李 王 霍
莺虽然被假托为高门 , 陈寅恪先生认为她出身
寒 门 :惟其 非 名 家 之 女 , 之 而别 娶 , 可 见 “ 舍 乃 谅于 时人 ” 其 原 型应 当是 娼 妓 或寒 门女 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