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

四十二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
四十二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

四十二式太极剑动作要领

1、起式

①左脚开步,两臂微屈内旋,两手距身体10厘米;②左前方摆臂转体屈蹲、提脚抱剑;

③右前方上步、上举剑指、丁步展臂,④扣脚、转身上步、弓步前指。

2、并步点剑

①东南方45°上步、穿剑分手、提脚,②东北方45°上步合手、弓步接剑,沉腕;③并步前点剑。东北

3、弓步削剑

①沉剑提脚,②撤步转身、弓步削剑。正南方,与起式方向相同

4、提膝劈剑

①坐腿转腰摆剑,②提脚劈剑、西南方。

5、左弓步拦

①沉腕划圆、转身上步绕剑,②弓步拦剑。弓步方向斜向东北、拦剑方向正东。

6、左虚步撩

①收脚转身绕剑,②虚步撩剑。东南

7、右弓步撩

①转身绕剑,②弓步撩剑。正东

8、提膝捧剑

①转腰左带剑,②退步虚步右带剑,③左脚向前活步、提腿捧剑。

9、蹬脚前刺

①捧剑收引;②蹬脚平刺。

10、跳步平刺

①落脚重心前移送剑,②跳步收剑,③弓步刺剑。

11、转身下刺

①坐腿屈臂收剑,②转身弓步下刺剑。东南

坐腿翘脚尖,重心后移,摆、带剑收于胸前、扣脚转身、撵脚提腿、摆转、弓步下刺。提腿撵脚蹬地

12、弓步平斩

①收脚合剑;②侧弓步斩剑。西北。剑指分展侧举略低于胸、手心朝左、剑指朝前。

13、弓步崩剑

①转腰摆剑;②插步带剑;③提脚捧剑;④弓步崩剑。西北。剑指分展跨旁、手心向下。

14、歇步压剑

①转腰举剑;②虚步下压。西南。剑指头侧上方

15、进步绞剑

①虚步提剑;②上步绞剑;剑指与耳同高、手心朝外、指尖朝前。③上步绞剑;④上步弓腿绞剑。西南

16、提膝上刺

①坐腿收剑;②提腿上刺剑。剑尖高于头、提膝高于腰。西南

17、虚步下截

①落脚举剑:落脚东南、剑腕同头高、剑指左胯、手心斜朝下;

②虚步下截剑:虚步西南、剑尖与膝同高、剑指头侧上、头面向西北。

18、右左平带

①提脚提剑;②弓步右带;③收脚收剑;④弓步左带。弓步方向斜向前方、带剑斜向后方

19、弓步劈剑

①插步后截;剑指屈肘右肩前,手心斜朝下;②弓步前劈。

20、丁步托剑

①提腿下截;正北偏东;②丁步托剑。正北偏西

21、分脚后点

①上步扣脚;②转身撤步;③转身弓腿前刺;剑指与肩同高、手心斜朝下;④并步绕剑;⑤提腿提剑;⑥分脚后点剑。分脚正西、点剑东北。

22、仆步穿剑

①退步前摆剑;②转腰分剑;③转腰举剑;④仆步穿剑;全脚踏地、不可掀脚拔根;⑤弓步平刺。

23、蹬脚架剑

①撇脚转腰翻腕带剑;②提膝举剑;③蹬脚架剑。

24、提膝点剑

西南方。屈膝右下方点剑。

25、仆步横扫

①落脚穿手;②仆步扫剑。弓腿转腰挥臂前扫

26、弓步下截

①收脚收剑;②右弓步下截剑;③收脚收剑;④左弓步下截剑。弓步斜前方,截剑正前方

27、弓步下刺

①震脚收剑;②弓步刺剑。东北

28、右左云抹

右:①收脚合剑;②开步分摆;③盖跳步云剑;④弓步抹剑;

左:⑤提脚收剑;⑥开步分摆;⑦盖跳步云剑;⑧弓步抹剑。

29、右弓步劈

①转身收脚轮剑;②弓步劈剑。东南方

30、后举腿架剑

①上步转身挂剑;②后举腿架剑。剑、指、脚西北方

31、丁步点剑

①上步右摆举剑;②左丁步点剑。东南方。

32、马步推剑

①转腰收脚退步;②马步推剑,两脚平行分开。东南方

33、独立上托

①插步绕剑;②转身提膝托剑。

34、进步挂剑

①落脚转身向下向左挂:上步左挂;②剑举起上步向右挂:上步右挂;③虚步前点:翻手上举剑、点。西偏北30°

35、歇步崩剑

①转身退步撩剑:前脚掌为轴,向右转身向后撩撤左脚,剑指与肩平;西偏北斜线行进;②翻手退步、歇步沉腕崩剑。东偏南

36、弓步反刺

①提腿收剑;②落脚弓步探身反刺。西偏北30°

37、转身下刺

①坐腿扣脚翻手挑收剑;②提腿碾脚、转身;③弓步下刺剑。西南

38、提膝提剑

①转腰绕剑;②提膝提剑。

39、行步穿剑

①落脚穿剑;②行步穿剑;③行步穿剑;④行步穿剑;⑤行步穿剑。

40、摆腿架剑

①摆腿扣剑;②落脚架剑弓步前指。

41、弓步直刺

①收脚收剑;②弓步刺剑。

42、收势

①坐腿接剑;②弓腿摆臂;③收脚摆臂;④并步还原。

42式太极拳谱和要领提示

42式太极拳是为了体现太极拳的规范性,适应国际、国内太极拳竞赛的需要,中国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专家所编的竞赛规定套路。其特点是以杨式太极拳大架风格特点为主,兼有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和吴式太极拳的平圆动作,形成了动作外形严格规范,动作气势舒展大方;动作劲力刚柔相济,动作速度匀速有变,技术全面的特色。它虽名为“竞赛套路”,但是不失良好的健身作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深受群众的喜受,在群众中普及面极为广范,练习者彼众。为使老年同志学拳时,易学易记,现将42式太极拳编成歌诀,介绍给大家,此歌诀能对方大家有所帮助,这正是作者所希望的。

第一段

1.起势混沌初开法为先,气贴背走沉丹田,心静体松精神注,平腕坠肘势自然。

2.右揽雀尾初运鸿蒙阴阳现,起落开合太极圈,掤捋挤按为总手,雀尾动作技法全。3.左单鞭单鞭多用可防攻,左像箭来右似弓,体正松腰勾屈下,翻掌前推转腰行。4.提手胸部被击用提手,截合断封妙无穷,上提虚步相一致,身势含蓄合手肘。

5.白鹤亮翅白鹤亮翅立鸡群,左采右掤两臂分,沉气落胯腰拔起,开中寓合须用心。6.搂膝拗步起肩过胯膝外搂,拗步推掌沉腕肘,搂推弓步相一致,头领身正左右走。7.撇身捶横截压带闪正中,翻拳按掌劲宜整,手眼身步要协调,双臂翻转随腰动。8.捋挤势捋势变挤圆又连,手随腰动劲不断,劲从根起形于梢,节节贯串一气连。9.进步搬拦捶太极五捶此为先,搬拳之后立掌拦,拦掌过后捶急进,上下相随劲不断。10.如风似闭臂下穿手十字封,后坐分掌闭于胸,两臂推按腹前下,跟步助劲显奇功。第二段

11.开合手两手开合于胸前,开吸合呼法自然,沉肩坠肘掌相对,意念存在两掌间。12.右单鞭右脚横开体微转,两掌侧分一条鞭,沉肩坠肘虎口对,侧弓步子裆宜圆。13.肘底捶扣脚掩掌接抱球,迈步跟脚连摆手,捶居肘下前劈掌,三尖相照合要求。14.转身推掌撤步碾脚把体转,搂按举掌转体间,上脚跟步掌前推,左右式子紧相连。15.玉女穿梭捋后搭手于胸前,跟步转体掌平摆,弓步上架前推掌,左右式子紧相连。16.右左蹬脚转体穿掌两臂展,两掌交叉抱胸前,分撑两掌勾脚蹬,左右蹬腿紧相连。17.掩手肱捶两掌掩合于面前,开步叠掌外分展,外旋两臂合拳肘,护腹弓步前打拳。18.野马分鬃转身旋臂横挒掌,翻掌托于膝上方,上步弓腿前穿靠,左右式子紧接上。

第三段

19.云手两手交替环形转,势如行云圆连绵。腰领手转目随视,步子横行轻灵缓。20.独立打虎撤步翻掌向前穿,双掌左摆握成拳,提膝架拳打虎式,身正稳立似如山。21.右分脚两掌叠抱于胸前,右上摆踢臂分展,单腿支撑微弯屈,劲力通顺达脚尖。22.双峰贯耳屈腿收掌于膝上,落脚上步分两掌,重心前移成弓步,力贯双拳取太阳。23.左分脚转体叉掌抱胸前,左上摆踢臂分展,单腿支撑微弯屈,劲力通顺达脚尖。24.转身拍脚扣步落脚随势转,两掌交叉抱胸前,右脚绷平向上踢,右掌拍击右脚面。25.进步栽捶落脚转体右掌翻,进步搂手要当先,重心前移成弓步,前下栽打出右拳。26.斜飞势后坐左转两掌分,两臂叉抱右脚跟,右脚上成侧弓步,斜展双臂似鸟飞。27.单鞭下势重心偏移左腿弓,左勾侧举下屈腕,屈膝仆步成下势,右掌顺腿向前穿。28.金鸡独立左腿蹬直右腿弓,落勾挑掌似斜行,提膝上挑同侧掌,左右式子皆相同。29.退步穿掌撤步弓腿后闪让,右掌下按左穿掌,横掌下按胸前护,穿掌取喉人难防。第四段

30.虚步压掌左脚内扣体右转,左掌上举右掌按,提转落成右虚步,横压按掌于膝前。31.独立托掌左腿独立右膝提,身正直立似如松,右掌翻转向上托,左掌体侧横向撑。32.马步靠下落右脚体右转,右捋摆掌劲不断,左前上成半马步,左臂挤靠向内旋。33.转身大捋后坐带掌向上翻,绕上右脚体左转,右掌侧托提左掌,撤步平捋一周圈。34.歇步擒打重心右移体右转,右肘上撑右拳穿,回身盖步下屈蹲,左拳背上打右拳。35.穿掌下势收脚提掌向右摆,左脚侧出体右转,右腿全蹲成仆步,两掌顺腿向前穿。36.上步七星重心前移左腿弓,左掌前挑与肩平,右腿前上成虚步,两拳叉架成七星。37.退步跨虎撤步撑掌体右转,收脚挎虎连又圆,左腿前举立站稳,右掌左勾一条鞭。38.转身摆莲扣脚转体掌平摆,空掌平抹势不断,左转身体右摆脚,两掌依次拍脚面。39.弯弓射虎捋掌屈落右腿弓,重心前移似挽弓,右提左拂随转体,炮架当头左拳冲。40.左揽雀尾收脚抱球体自然,迈步分掌臂捧圆,捋掌搭手前挤出,后坐按推掌向前。41.十字手上体右移扣脚转,两掌外分似挑担,合抱胸前十字手,收脚直立庭前站。42.收势翻掌前撑同肩宽,徐徐下落腿外边,左脚收至右脚旁,收式并立身自然。

49式武当太极剑分解动作

李德印讲解

第一节:东向12动

01.起势:分脚举手,转腰摆臂下蹲,转身上步,弓步前指。

02.丁步点剑:上步穿剑,坐盘展臂,上步接剑,丁步前点。

03.回身点剑:退步举剑,回身独立下点(西南)。

04.仆步横扫:退步反穿剑指,仆步扫剑(由西南向东北扫)。

05.右左平带:收脚收剑,上步伸剑,弓步斜后带,收脚收剑,上步送剑,弓步斜后带。

06.分脚领剑:转腰撇脚分开两手,收脚绕剑穿剑指,上步绕剑,领剑提腿分脚。

07.叉步反撩:落脚绕剑,上步撩剑,后插步反撩(反撩剑方向东南)。

08.马步云抱:转身两手交叉,仰身带剑,分手云剑,马步合抱(东南-西北斜方向的马步)。

09.丁步截剑:收脚下截剑。

10.翻身崩剑:扣脚翻身崩剑。

11.弓步下刺:翻身提腿,落脚弓步下刺(东偏南30度)。

12.独立上刺:上步分手,再上步提腿上刺(走的是折线,由东南转东北约30度)。

第二节:西向东向7动

13.仆步穿剑:退步(西南退步)提剑,仆步穿剑压剑指。

14.蹬脚前刺:重心前移,分合虚步捧剑,蹬脚刺剑(方向西偏北30度)。

15.跳步平刺:落脚送剑,跳步平刺(弓步和刺剑方向均为西偏北)。

16.转身平刺:坐腿抽剑,扣脚提腿转身,弓步平刺(正北方向)。

17.穿剑行步:拉剑穿剑,摆剑行步四步(走一半圆形17、18两动共九步,走一个圆形)。

18.行步扣剑:剑尖下垂,1上步2分手3举剑,4上步,5扣剑(扣剑时背向起势方向)。

19.弓步下刺:上步,绕上步,分手,提腿转身,弓步下刺(东北方向)。

第三节:西向7动

20.腾空跳刺:转身虚步分剑,垫步腾空跳,转身。

21.马步藏剑:腾空跳落地,马步藏剑(半马步的脚尖剑尖肘尖方向一致,均为正西)。

22.回身反刺:上步,扣脚,转身,撤步,探刺(反手)。

23.虚步崩剑:坐腿虚步上崩。(东)

24.独立上刺:撤步,转身,分手,提膝,独立上刺。(西)

25.撤步云斩:退步云剑,弓步云斩。(西)

26.仰身架剑:坐腿横剑,仰身上架,挥臂前摆合于胸前,成弓步。(西)

第四节:东向西向6动

27.转身回抽:坐腿转身平抽剑,转身点剑,坐腿下抽剑,虚步前指(东偏南30度)。

28.并步平刺:提脚摆手,并步刺剑。(东)

29.行步撩剑:右脚斜后撤一步,举剑上绕后绕,收回左脚,弧线向前向左行步撩剑,30.仰身撩剑:上步抬腿,仰身前撩(正东)。

31.盖步按剑:落脚绕剑,盖步按剑。(东)

32.跳步下刺:转身举剑,腕花撤步,转身举剑,跳步弓步下刺。(西)

第五节:西向9动

33.歇步压剑:座腿转腰摆剑,上步转身歇步,翻手下压剑(剑尖朝着起势方向,眼看剑尖)。

34.虚步点剑:上步、分手、把剑展开,向前合手,再上步虚步前点(正南)。

35.独立托架:插步绕剑,转身,提腿上举架(剑尖指向正西)。

36.弓步挂劈:落脚转身挂剑,上步举剑,弓步前劈(正西)。

37.歇步后刺:提剑插步,屈蹲,后下刺剑(东偏点南)。

38.叉步云斩:开步分剑,侧云剑,叉步云斩(西北)。

39.虚步抱剑:落脚上步,摆剑,仰身云剑,虚步抱剑(西南)。

40.插步平带:移右脚,两手交叉,摆剑向右,转腰平带向左,叉步,向右平带(西北)。

41.弓步平崩:摆腿捧剑,落脚,转身弓步崩剑(发力、西北)。

第六节:东向8动

42.提膝点剑:转身提腿前点(东南)。

43.叉步反撩:落脚向后扭腰转身,叉步后撩剑(西北)。

44.丁步刺剑:左脚上步,右脚跟进,脚前掌着地,屈膝半蹲(东南)。

45.丁步抱剑:左脚后撤,右脚跟随撤步成丁步,剑横在身前(剑尖指向东南)。

46.行步穿剑:1摆脚横剑,2上步行步,3行步分手,4行步穿剑,5行步穿剑,6扣脚。

47.扣剑平抹:扣剑撤步,虚步平抹。

48.并步平刺:左脚上步,右脚并步,向前刺。

49.收势还原:撇脚转身接剑,右脚上步,两手依次摆落,左脚上步,左脚并腿还原。

32式太极剑动作要领

预备式

两脚并立,面向正南,身体正直,眼睛平视,头颈正直,

两臂垂侧,左手持剑,剑尖向上,右手剑指,手心向内。

起势(三环套月)

①左脚开步;②两臂前举;③转体摆臂;④弓步前指;⑤坐盘展臂;⑥弓步接剑。

要点:弓步时两脚的横向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

1、并步点剑(蜻蜓点水)要点:点剑时,要以拇指、无名指和小指着力。

2、独立反刺(大魁星式)①撤步抽剑;要点:右脚后撤时,脚前掌先着地,脚尖外撇60°为宜。②收脚挑剑;③提膝反刺。要点:左膝要尽量上提,小腿和脚掌微向里扣护裆。左膝要正向前方,与左肘上下相对,

3、仆步横扫(燕子抄水)①撤步劈剑;②仆步扫剑。

4、向右平带(右拦扫)①收脚收剑;②上步送剑;要点:上步的方向与中线成30°左右③弓步带剑。

5、向左平带(左拦扫)①收脚收剑;②上步送剑;③弓步左带。

6、独立抡劈(探海势)①转体抡剑;②上步举剑;③独立劈剑。

7、退步回抽(怀中抱月)①退步提剑;②虚步抽剑。

8、独立上刺(宿鸟投林)①转体垫步;②提膝上刺。

9、虚步下截(乌龙摆尾)①转体摆剑;②虚步下截。要点:右虚步的方向是东偏北约30°;转头目视的方向是东偏南45°;两脚的横向距离不超过10厘米。

10、左弓步刺(青龙出水)①退步提剑;要点:剑尖指向左前方约30°②转体撤剑;③收脚收剑;④弓步平刺。要点:弓步的方向为东偏北约30°;两脚的横向距离约为30厘米。

11、转身斜带(风卷荷叶)①扣脚收剑;②提交转体;③弓步右带。要点:弓步的方向为西偏北约30°

12、缩身斜带(狮子摇头)①提脚收剑;②撤步送剑;③丁步左带。

13、提膝捧剑(虎抱头)①虚步分剑;②提膝捧剑。

14、跳步平刺(野马跳涧)①落脚收剑;②捧剑前刺;③跳步分剑;④弓步平刺。

15、左虚步撩(小魁星式)①收脚绕剑;②垫步绕剑;③虚步左撩。

16、右弓步撩(海底捞月)①转体绕剑;②垫步绕剑;③弓步右撩。

17、转身回抽(射雁式)①转体收剑;②弓步劈剑;要点:弓步方向和劈剑方向为东偏南约30°③后坐抽剑;④虚步前指。要点:虚步的方向和剑指所指的方向为东偏南约30°

18、并步平刺(白猿献果)①转体移步;②并步平刺。

19、左弓步拦(迎风掸尘)①转体绕剑;②上步绕剑;③弓步拦剑。要点:弓步的方向为东偏北约30°

20、右弓步拦(迎风掸尘)①撤脚绕剑;②收脚绕剑;③弓步拦剑。要点:弓步的方向为东偏南约30°

21、左弓步拦(迎风掸尘)①撤脚绕剑;②收脚绕剑;③弓步拦剑。

22、进步反刺(顺水推舟)①上步收剑;②转身后刺;③弓步反刺。

23、反身回劈(流星赶月)①转体收剑;②提脚举剑;③弓步劈剑。要点:弓步的方向为西偏北约30°

24、虚步点剑(天马行空)①落指收脚;②转体举剑;③虚步点剑。

25、独立平托(挑帘式)①插步绕剑;②提膝托剑。

26、弓步挂劈(左车轮剑)①转体挂剑;②弓步劈剑。

27、虚步抡劈(右车轮剑)①转体抡剑;②上步举剑;③虚步劈剑。

28、撤步反击(大鹏展翅)①提脚合剑;②撤步击剑。要点:撤步和击剑的方向为东北方。

29、进步平刺(黄蜂入洞)①提脚横剑;②垫步收剑;③弓步平刺。

30、丁步回抽(怀中抱月)

31、旋转平抹(风扫梅花)①摆步横剑;②扣步抹剑;要点:两脚尖相对成八字形③虚步分剑。

32、弓步直刺(指南针)要点:左脚提起收至右脚内侧后再向前迈出;左剑指先收至腰间,再附于右腕一齐将剑刺出。

收势①后坐接剑;②跟步收势;③并步还原。

32式太极剑讲解及套路图解

三十二式太极剑讲解及套路图谱 三十二式太极剑是太极拳系统的一种剑术套路,它具有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与健身价值。三十二式太极剑是国家体委运动司于1957年,邀请太极拳专家李天骥从杨式太极剑套路中择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十二个式子改编而成,除起势与收势外分为四组,每组八个式子,全套计往返两个来回。它既保留了传统太极剑的风貌,又删繁就简,演练时间只需二、三分钟时间,易学易练,是学习太极剑的基础套路、入门套路,为练习其他剑术套路打基础。三十二式太极剑内容包括:点、刺、扫、带、劈、抽、截、撩、拦、挂、托、击、抹等多种剑法。太极剑的身型身法,步型步法与太极拳相同,凡学过太极拳者,很容易学会练好这套太极剑套路。 名称及图片 预备式 [教学要点] 头颈正直,下微向内收,精神要集中。 起式 [教学要点] 1、两臂上起时两肩自然松沉不要耸起。剑身紧贴左前臂下侧,剑尖不可下垂,剑把指向正前方。 2、转体、上步、弓腿和两臂的动作要柔和协调,同时完成。 3、上步要轻灵,身体重心移动要平稳,上下肢动作协调。 一、并步点剑 [教学要点] (一)并步与点剑要特别注意协调一致同时到位,应剑尖自后向前环绕几近270o,而右脚收并距离较短,应在剑尖下点时才并步落脚到位,不要脚已收并,剑还在绕环下点。 (二)并步时,要屈膝稍下蹲。右脚要全脚掌着地,不要做成右脚前掌着地的丁步型,但重心还是主要在左腿上,不要两腿平均负担体重。 (三)剑的划圆要在上体微微旋转带动下,以右腕的绕环来使剑在身体左侧划一立圆,两臂不可高举。

点剑是个使剑尖自上向下点啄的剑法动作,当右手握剑向前下落至胸高时,迅速提腕(右臂同时自然伸直)使剑尖快速下点,剑臂夹角约成35o左右。点剑时,要活把握剑,以拇指、无名指与小指着力,其他两指松握。 两肩松沉,上体保持自然正直。 二、独立反刺 [教学要点] (一)动作一:右脚后撤落步时,脚尖外撇约60o为宜(朝向南偏东),有助于独立时桩步稳固,右手剑后撤时要落臂沉腕,使剑尖自然向上翘起。 (二)动作二:右手剑向后抽撩要在身体充分右后旋转带动下进行,并与左脚内收协调一致。整个动作要连贯一气,不要间断。 其中要注意: 1)当剑自前向下、向后抽转时,右手腕仍要保持沉腕上折状,不使剑尖下垂触及地面; 2)待右手抽过右胯后边继续后抽、边伸直手腕使剑尖向后撩平; 3)到剑尖撩平时,右手要边外旋翻转、边稍向下沉腕,使剑尖自然上挑,要活把握剑(钳握),臂微屈,剑身斜置于身体右侧; 4)上体要正直,两肩平齐,避免上体左倾,耸肩扬肘及右胯外突等错误姿势。 (三)动作三:独立反刺时,右脚尖朝向不变,左膝尽量上提,膝尖朝向正前方(正东),并与左肘上下相对,上体要保持自然正直,不可前俯后仰。 刺剑是以剑尖领先,通过手臂的由屈到直,伸刺而出,力注剑尖。本式是反手握剑经头前上方向前(正东)伸臂前刺,不要做成将剑由下向上直臂上架错误动作。 三、仆步横扫 [教学要点] (一)动作一:由上式独立步转向本式仆步时,左脚向左后方撇步,步幅要稍大些,脚要横落,脚尖指向南稍偏东约15o。左脚着地时,右腿有个屈膝前弓过程,右脚跟里转,使脚尖与弓腿方向一致。劈剑方向为西南,剑臂要成平直一线。 (二)动作二:由弓步劈剑转换为仆步扫剑,在步法上,右腿要继续屈膝下蹲,重心尽量右移,左腿铺直,要成半仆步型(也可做成全仆步),不要未成仆步就向前弓步了;在剑法上要有个由上到下再横扫的过程,不要滑过。

42式太极剑剑谱暨各式动作分解说明书

四十二式太极剑剑谱暨各式动作分解 新编太极剑竞赛套路,全套共有42个动作名称,其中包括十八种剑法、五种步型、三种平衡、三种腿法和三种不同的发劲动作,本套路既保留了太极剑的风格特点,又有所创新,不仅内容充实、动作规范、结构严谨、编排新颖、布局合理,而且动作数量、组别和时间等均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 1、起势15、进步绞剑29、右弓步劈 2、并步点剑16、提膝上刺30、后举腿架剑 3、弓步削剑17、虚步下截31、丁步点剑 4、提膝劈剑18、右左平带32、马步推剑 5、左弓步拦19、弓步劈剑33、独立上托 6、左虚步撩20、丁步托剑34、进步挂剑 7、右弓步撩21、分脚后点35、歇步崩剑 8、提膝捧剑22、仆步穿剑36、弓步反刺 9、蹬脚前刺23、蹬脚架剑37、转身下刺 10、跳步平刺24、提膝点剑38、提膝提剑 11、转身下刺25、仆步横扫39、行步穿剑 12、弓步平斩26、弓步下截40、摆腿架剑 13、弓步崩剑27、弓步下刺41、弓步直刺

14、歇步压剑28、右左云抹42、收势 招式动作分解说明 预备势 两脚并拢,脚尖朝前;畅胸舒背;身体直立,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右手成剑指,手心朝里;左手持剑,手心朝后;剑身竖直贴靠在左臂后面,剑尖朝上;目视前方。 要点:头颈自然竖直,下颌微收,上体保持自然,不可挺胸收腹。两肩臂要自然松沉;剑刃不可触及身体;精神要集中。 一、起势(1)左脚分开半步(2)摆剑曲蹲抱剑提脚 (3)上步送剑成丁步(4)转身弓步前指 动作说明 1. 左脚提起向左迈半步,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同时两臂微屈略内旋,两手距身体约10 厘米;目视前方。 2. 两臂自然伸直向左前方摆举至与肩平,手心朝下;上体略右转,随转体右手剑指右摆,至右前方后屈肘向下划弧至腹前,手心朝上;左手持剑,右摆后屈肘置于体前,腕同肩高,手心朝下;两手心相对;同时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半蹲,右脚收提至左脚内侧(脚不触地);目视右前方。 3. 右脚向右前方(约45 °)上步,随身体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时右

42式太极剑名称与动作分解

42式太极剑名称与动作分解 新编太极剑竞赛套路,全套共有42个动作名称,其中包括十八种剑法、五种步型、三种平衡、三种腿法和三种不同的发劲动作,本套路既保留了太极剑的风格特点,又有所创新,不仅内容充实、动作规范、结构严谨、编排新颖、布局合理,而且动作数量、组别和时间等均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 1、起势15、进步绞剑29、右弓步劈 2、并步点剑16、提膝上刺30、后举腿架剑 3、弓步削剑17、虚步下截31、丁步点剑 4、提膝劈剑18、右左平带32、马步推剑 5、左弓步拦19、弓步劈剑33、独立上托 6、左虚步撩20、丁步托剑34、进步挂剑 7、右弓步拉撩21、分脚后点35、歇步崩剑 8、提膝捧剑22、仆步穿剑36、弓步反刺 9、蹬脚前刺23、蹬脚架剑37、转身下刺 10 跳步平刺24、提膝点剑38、提膝提剑 、 11 转身下刺25、仆步横扫39、行步穿剑 、 12 弓步平斩26、弓步下截40、摆腿架剑 、 13 弓步崩剑27、弓步下刺41、弓步直刺 、 14 歇步压剑28、右左云抹42、收势 、

、起势(1)左脚分开半步(2)摆剑曲蹲抱剑提脚(3)上步送剑成丁步 (4)转身弓步前指 二、并步点剑(1)上步穿剑(2)收脚分剑(3)弓步接剑 (4 )并步点剑(方 向 --东北) 三、弓步削剑(1 )合剑提脚(2)撤步转身削剑 四、提膝劈剑 (1 )坐腿摆剑 (2) 举剑提腿前劈 五、左弓步拦(1)绕剑转身撤步(2 )弓步拦剑 六、左虚步撩(1)转身收脚绕剑( 2 )上步绕剑(3 )虚步前撩(东南) 七、右弓步撩(1 )转身绕剑(2)上步弓步前撩 八、提膝捧剑(1)坐腿.剑向左平带(2)退步.剑向右平带分开(3)活步提腿独立捧剑 九、蹬脚前刺辰剑、收、蹬脚、 刺 刘剑 十、跳步平刺(1)落脚向前送剑(2)跳步收剑(3)上步.弓步.前刺 十^一、转身下刺(1 )收脚收剑(2)扣脚转身(3)弓步下刺 十二、弓步平展(1 )合剑收脚(2)开步平斩剑(东南-西北) 十三、弓步崩剑(1 )转腰摆剑(2)插步带剑(3 )提腿捧剑(4)弓步转 身、发力崩剑 十四、歇步压剑(1 )举剑插脚(2)歇步下压(剑尖指西南) 十五、进步绞剑( 1 )虚步提剑(西南)(2 )进步绞剑(3 )进步绞剑

四十二式太极剑剑谱

四十二式太极剑剑谱 预备式:面向南方,左手持剑、手心向后,右手剑指、手心向里,双臂自然下垂,身体直立。 1、起式:①左脚开步,两臂微屈内旋,两手距身体10厘米;②左前方摆臂转体屈蹲、提脚抱剑;③右前方上步、上举剑指、丁步展臂,④扣脚、转身上步、弓步前指。(丁步方向西南,弓步方向正东) 2、并步点剑:①东南方45°上步、穿剑分手、提脚,②东北方45°上步合手、弓步接剑,沉腕;③并步前点剑。东北 3、弓步削剑:①沉剑提脚,②转身(右后转约90°)撤步、弓步削剑。正南方,与起式方向相同。 4、提膝劈剑:①坐腿转腰摆剑,②提脚劈剑(劈剑方向为西南方)。 5、左弓步拦:①沉腕划圆、转身上步绕剑,②弓步拦剑。(左转约90°,弓步方向斜向东北、拦剑方向正东)。 6、左虚步撩:①收脚转身绕剑,②虚步撩剑。(定势方向东南) 7、右弓步撩:①转身绕剑,②弓步撩剑(定势方向正东)。 8、提膝捧剑:①转腰左带剑,②退步虚步右带剑,③左脚向前活步、提腿捧剑。 9、蹬脚前刺:①捧剑收引;②蹬脚平刺(定势方向正东)。 10、跳步平刺:①落脚重心前移送剑,②跳步收剑,③弓步刺剑。 11、转身下刺:①坐腿屈臂收剑,②转身弓步下刺剑(身体转约270°,定势方向东南)。坐腿翘脚尖,重心后移,摆、带剑收于胸前、扣脚转身、碾脚提腿、摆转、弓步下刺。提腿碾脚蹬地。 12、弓步平斩:①收脚合剑;②侧弓步斩剑(右转90°,西北)。剑指分展侧举略低于胸、手心朝左、剑指朝前。 13、弓步崩剑:①转腰摆剑;②插步带剑;③提脚捧剑;④弓步崩剑(定势方向西北)。剑指分展跨旁、手心向下。 14、歇步压剑:①转腰举剑;②虚步下压(压剑方向西南,剑尖朝前,剑指头侧上方)。 15、进步绞剑:①虚步提剑;②上步绞剑;剑指与耳同高、手心朝外、指尖朝前。③上步绞剑;④上步弓腿绞剑(行进方向为西南)。 16、提膝上刺:①坐腿收剑;②提腿上刺剑。剑尖高于头、提膝高于腰(定势方向西南)。 17、虚步下截:①落脚举剑:落脚举剑(左脚落步为东南)、剑腕同头高、剑指左胯、手心斜朝下;②虚步下截剑:虚步西南、剑尖与膝同高、剑指头侧上、转看西北。 18、右左平带:①提脚提剑;②弓步右带;③收脚收剑;④弓步左带。(弓步方向斜向前方、带剑斜向后方,剑尖前后移动大体保持在中线附近)。 19、弓步劈剑:①插步后截;剑指屈肘右肩前,手心斜朝下;②弓步前劈(弓步和劈剑方向均为正西)。

42式太极剑 图解

(中国武术段位制“五段”太极剑考评技术,即太极剑竞赛套路)动作名称预备势 (九)蹬脚前刺 (一)起势 (十)跳步平刺 (二)并步点剑 (十一)转身下刺 (三)弓步削剑 (十二)弓步平斩 (四)提膝劈剑 (十三)弓步崩剑 (五)左弓步拦 (十四)歇步压剑 (六)左虚步撩 (十五)进步姣剑 (七)右弓步撩 (十六)提膝上刺 (八)提膝捧剑 (十七)虚步下截 (十八)右左平带 (三十一)丁步点剑 (十九)弓步劈剑 (三十二)马步推剑 (二十)丁步托剑 (三十三)独立上托 (二十一)分脚后点 (三十四)进步挂剑 (二十二)仆步穿剑(右) (三十五)歇步崩剑 (二十三)蹬脚架剑(左) (三十六)弓步反刺 (二十四)提膝点剑(左) (三十七)转身下刺 (二十五)仆步横扫(左) (三十八)提膝提剑 (二十六)弓步下截(右、左) (三十九)行步穿剑 (二十七)弓步下刺 (四十)摆腿架剑 (二十八)右左云抹 (四十一)弓步直刺 (二十九)右弓步劈 (四十二)收势 (三十)后举腿架剑 预备势

两脚并拢,脚尖朝前,畅胸舒背,身体直关;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右手成剑指,手心朝里;左手持剑,手心朝后,剑身竖直贴靠在左臂后面,剑尖朝上。目视前方(图251). 要点:头颈自然竖直,颔部微收,上体保持自然,不可挺胸收腹;两肩臂要自然松沉;剑刃不可触及身体;精神要集中。 教法提示:注意持剑的方法,剑身竖直于左臂后面,剑身不可歪斜。 (一)起势 1.左脚提起向左迈半步,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同时两臂微屈略内旋;两手距身体约10厘 米。目视前方(图252)。 2.两臂自然伸直,向左前方摆举至与肩平,手心朝下;上体略右转;随转体右手剑指右摆,至右前方后屈 肘向下划弧至腹前,手心朝上,左手持剑,右摆后屈肘置于体前,腕同肩高,手心朝下,两手心相对;同时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半蹲,右脚收提至左脚内侧(脚不触地)。目视右前方(图253、图254)。 3.右脚向右前方(约45。)上步,随身体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剑指经左臂下向前上方摆举,臂微屈,腕同肩高,手心斜朝上,左手持剑,附于右前臂内侧(剑柄在右前臂上方),手心朝下;继而,身体重心移向右腿,左脚跟至右脚内侧后方,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剑指向右前方伸送;左手持剑.屈肘置于右胸前,手心朝下。目视剑指方向(图255、图256)。 4.重心左移,右脚尖内扣,身体左转约90。,左脚向左前方上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持剑,经膝前向左划弧搂至左胯旁,臂微屈,手心朝后,剑身竖直,剑尖朝上,右手剑指屈肘,经右耳旁向前指出,手心斜朝前,指尖朝上,腕同肩高。目视前方(图257)。 要点:两手摆举转换要与重心移动协调配合,上体要保持中正安舒,不可左、右摇摆或前俯后仰;两肩要松沉,两臂不可僵直。 教法提示:注意两手摆举转换要以腰为轴;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要与腰胯左转协调配合;弓步时两脚的横向距离约为20~30厘米,不可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并步点剑 1.重心前移,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右前方(约45。)上步,随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时左手持剑,经胸前向前穿出至右腕上(剑柄贴靠右腕);继而,重心前移,左脚收提至右脚内侧;同时两手分别向左、右两侧摆举后,屈肘向下划弧置于胯旁,手心均朝下。目视前方(图258、图259)。

中华剑术套路名称

中华剑术套路名称---续 剑术套路繁多,常见的有:自选剑术、青萍剑、武当剑、三才剑、三合剑、云龙剑、八卦剑、太极剑、螳螂剑、通备剑、醉剑、宣化剑、七十三剑、龙形剑、奇门十三剑、白虹剑、纯阳剑、七星剑等。 刺剑撩剑劈剑腕花剑点剑崩剑云剑 武术剑,又称太极剑,以软剑为主,可做表演剑使用,均未开刃,长短按身高来订,28寸是男女最通用的一个尺寸,我们也可另外按您要求批量订制24寸,26寸,28寸,30寸,32寸等不能规格的剑,详情可与客服联系!订做按要求定价格,品质保证!特别注意本店所使用的不锈钢,统一都用铁素体类不锈钢材料,为铁磁性不锈钢材料,性能良好,只要保持剑刃干净,永不生锈,并非大家说的无磁性不锈钢材料,不锈钢材料不管有没有磁性都不会影响您的正常使用,希望大家购买前注意留意一下这一点。 (2009-02-01 10:55:12) 转载 标签: 武魂 昆吾剑 《武当》 龙剑 吉林市 杂谈 十二画及十二画以上:

(698)寒子剑(二十六式) (699)童子剑(二十八式) (700)混元剑(六十式) (701)混元太乙剑(《全械录·子母绵掌》) (702)浑元气功太乙剑(三十式)(《武林》总117、118页)(703)舒怀剑(《中华武术》总188期) (704)搜风剑(五十三式) (705)短剑(鱼藏剑)(三种二十一法) (706)短缨剑(三十七式)(吉林市刘师傅在秦皇岛学)(707)提袍剑(十九式)(《浙械录·北拳》457页) (708)提袍剑(四十二式)(《浙械录·北拳》457页)(709)简化武当剑(二十七式)(《武魂》总188期)(710)摄云十三剑(《武当》1990年第3期) (711)醉剑(五十四式)(《武林》总17—21期) (712)醉仙剑(《武当》1991年第3期) (713)短穗双剑(四十九式)(孙民杰、运冠霞编) (714)鸾凤剑(一)(三十七式) (715)鸾凤剑(二)(二十六式) (716)蟠龙剑(三十五式)(《剑术》蔡龙云)

32式及42式太极剑谱

32式太极剑预备式起势 第一段 1. 并步点剑 2. 独立反刺 3. 扑步横扫 4. 向右平带 5. 向左平带 6. 独立抡劈 7. 退步回抽 8. 独立上刺 第二段 9. 虚步下截 10. 左弓步刺 11. 转身斜带 12. 提膝捧剑 13. 提膝捧剑 14. 跳步平刺 15. 左虚步撩16. 右弓步撩 第三段 17. 转身回抽 18. 并步平刺 19. 左弓步拦 20. 右弓步撩 21. 左弓步拦 22. 进步反刺 23. 反身回劈 24. 虚步点剑 第四段 25. 独立平托 26. 弓步挂劈 27. 虚步抡劈 28. 撤步反击 29. 进步平刺 30.丁步回抽 31.旋转平抹 32. 弓步直刺 收势 四十二式太极剑 预备式 (第一段) 一. 起式 二. 并步点剑 三. 弓步削剑 四. 提膝劈剑 五. 左弓步拦 六. 左虚步撩 七. 右弓步撩 八. 提膝捧剑 九. 蹬脚前刺 十. 跳步平刺 十一. 转身下刺 (第二段) 十二. 弓步平斩 十三. 弓步崩剑 十四. 歇步压剑 十五. 进步绞剑 十六. 提膝上刺 十七. 虚步下截 十八. 右左平带 十九. 弓步劈剑 二十. 丁步托剑 二一. 分脚后点 (第三段) 二十二. 仆步穿剑 二十三. 蹬脚架剑 二十四. 提膝点剑 二十五. 仆步横扫 二十六. 弓步下截 二十七. 弓步下刺 二十八. 右左云抹 二十九. 右弓步劈 三十 . 后举腿架剑 三十一. 丁步点剑 三十二. 马步推剑 (第四段) 三十三. 独立上托 三十四. 进步挂剑 三十五. 歇步崩剑 三十六. 弓步反刺 三十七. 转身下刺 三十八. 提膝提剑 三十九. 行步穿剑 四十. 摆腿架剑 四十一. 弓步直刺 四十二. 收式

42式太极剑剑谱

四十二式太极剑 一、起势 1左脚分开半步2摆剑曲蹲抱剑提脚3上步送剑丁步4转身弓步前指 二、并步点剑 1上步穿剑2收脚分剑3弓步接剑4并步点剑 三、弓步削剑 1合步提脚2撤步转身削剑 四、提膝劈剑 1坐膝摆剑2举剑提膝前劈 五、左弓步拦 1绕剑、转身、撤步2弓步拦剑 六、左虚步撩 1转身收脚绕剑2上步绕剑3虚步前撩 七、右弓步撩 1转身绕剑2上步弓步前撩 八、提膝捧剑 1坐脚,剑向左平带2退步,向右平带分开3活步,提腿独立捧剑,剑指垫在右手的手臂下面 九、蹬脚前刺 1呈剑,收,蹬脚,刺剑 十、落步平刺 1落脚向前送剑2跳步,收剑3上步,弓步,前刺 十一、转身下刺 1收脚收剑2扣脚转身3弓步下刺 十二、弓步平斩 1合剑收脚2开步平斩剑 十三、弓步崩剑 1转腰摆剑2插步带剑3提腿捧剑4弓步转身,发力崩剑 十四、歇步压剑 1举剑插脚2歇步下压 十五、进步绞剑 1虚步提剑2进步绞剑3进步绞剑4进步绞剑,两手相合 十六、提膝上刺 1坐腿收剑2独立上刺 十七、虚步下截 1落脚,举剑前摆2虚步下截 十八、右左平带 1提剑,提脚2上步,弓步右带3收剑收脚4上步弓腿翻手,左带 十九、弓步劈剑 1上步转身下截2上步举剑前劈 二十、丁步托剑 1提腿,下截剑2转身上步收脚,丁步上托 二十一、分脚后点 1上步粘脚转身2撤步穿剑3弓步前刺4绕剑收脚并步5提腿提剑,下穿剑指6转腰后点脚,前分脚

二十二、仆步穿剑 1退步前摆剑2转身,侧弓步,斩剑3转腰举剑4仆步穿剑5弓步穿刺 二十三、蹬脚架剑 1转腰,翻手,举剑2蹬脚,架剑,前指 二十四、提膝点剑 1回身向西南方向点剑 二十五、仆步横扫 1落脚,剑指穿后2仆步横扫剑 二十六、弓步下截 1收脚,收剑2右弓步下截3收脚,收剑4左弓步下截 二十七、弓步下刺 1震脚,收剑2弓步,发力,下刺剑 二十八、左右云抹 1合剑收脚2开步分剑3右盖步云剑4右弓步抹剑5收脚收剑6左开步左摆剑7左盖步云剑8左弓步抹剑二十九、弓步劈剑 1收脚转腰抡剑2上步劈剑 三十、后举腿架剑 1站步,摆脚,挂剑2举剑上架,后举腿,后指 三十一、丁步点剑 1右转身上步,丁步点 三十二、马步推剑 1撤步,收剑2上步,马步,推剑 三十三、独立上托 1绕剑插步2转身粘脚摆剑3独立托架 三十四、挂剑前点 1落脚,摆步,向左挂剑2上步右挂剑2上步举剑4虚步点剑,方向斜向西北 三十五、歇步崩剑 1粘脚转身,退步反撩剑2退步歇步上崩剑 三十六、弓步反刺 1提腿,挑举剑2转身落脚,弓步反刺剑,方向西北 三十七、转身下刺 1扣脚,收剑2转身弓步下刺剑,方向西南,刺向斜下方 三十八、提膝提剑 1上提,左转,上绕剑2右转身下绕剑3提膝提剑 三十九、行步穿剑 1落脚穿剑2上步摆剑3向前行步4行步5行步 四十、摆脚架剑 1摆脚扣剑2右前方落脚,平摆剑3架剑,前指 四十一、弓步直刺 1收脚收剑2上步弓步立剑,直刺,方向正南 四十二、收势 1坐腿,转腰接剑,两手心相对2接剑,向前摆落3收脚,开立,右手成剑指向前画弧摆落4并脚还原,成预备姿势

四十二式太极剑剑谱

四十二式太极剑剑谱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四十二式太极剑剑谱 1、起势(1)左脚分开半步(2)摆剑曲蹲抱剑提脚 (3)上步送剑成丁步(4)转身弓步前指 2、并步点剑(1)上步穿剑(2)收脚分剑(3)弓步接剑(4)并步点剑(方向--东北) 3、弓步削剑(1)合剑提脚(2)撤步转身削剑 4、提膝劈剑(1)坐腿摆剑(2)举剑提腿前劈 5、左弓步拦(1)绕剑转身撤步(2)弓步拦剑 6、左虚步撩(1)转身收脚绕剑(2)上步绕剑(3)虚步前撩(东南) 7、右弓步撩(1)转身绕剑(2)上步弓步前撩 8、提膝捧剑(1)坐腿.剑向左平带(2)退步.剑向右平带分开(3)活步提腿独立捧剑 9、蹬脚前刺沉剑、收、蹬脚、刺剑 10、跳步平刺(1)落脚向前送剑(2)跳步收剑(3)上步.弓步.前刺 11、转身下刺(1)收脚收剑(2)扣脚转身(3)弓步下刺 12、弓步平展(1)合剑收脚(2)开步平斩剑(东南-西北) 13、弓步崩剑(1)转腰摆剑(2)插步带剑(3)提腿捧剑(4)弓步转身、发力崩剑 14、歇步压剑(1)举剑插脚(2)歇步下压(剑尖指西南) 15、进步绞剑(1)虚步提剑(西南)(2)进步绞剑(3)进步绞剑(4)进步 绞剑、两手相合

16、提膝上刺(1)坐腿收脚(2)独立上刺(西南) 17、虚步下截(1)落脚举剑前托(2)虚步下截 18、右左平带(1)提剑提脚(2)上步.弓步.右带(3)收剑收脚(4)上步弓腿 翻手左带 19、弓步劈剑(1)上步转身下截(2)上步举剑前劈 20、丁步托剑(1)提腿.下截剑(2)转身上步收脚.丁步上托 21、分脚后点(1)上步碾脚转身(2)撤步穿剑(3)弓步前刺(4)绕剑 收脚并步(5)提膝提剑.下穿剑指(6)转腰后点剑前分 脚(方向--东偏北) 22、仆步穿刺(1)退步前摆剑(2)转身侧弓步斩剑(3)转腰举剑 (4)仆步穿剑(正东)(5)弓步穿刺(正东) 23、蹬脚架剑(1)转腰.翻手.举剑(2)蹬脚.架剑.前指 24、提膝点剑(1)回身向西南方向点剑 25、仆步横扫(1)落脚. 剑指后穿(2)仆步横扫剑 26、弓步下截(1)收脚收剑(2)右弓步下截(3)收脚收剑(4)左弓步下截 27、弓步下刺(1)震脚收剑(2)弓步.发力.下刺剑 28、右左云抹(1)收脚收剑(2)开步分剑(3)右盖步云剑(4)右弓步抹剑 (5)收脚收剑(6)左开步左摆剑(7)左盖步云剑(8)左弓步抹剑 29、右弓步劈(1)收脚.转腰.抡剑(2)上步劈剑(劈向东南)

太极剑谱

42式太极剑动作名称 1、起势15、进步绞剑29、右弓步劈 2、并步点剑16、提膝上刺30、后举腿架剑 3、弓步削剑17、虚步下截31、丁步点剑 4、提膝劈剑18、右左平带32、马步推剑 5、左弓步拦19、弓步劈剑33、独立上托 6、左虚步撩20、丁步托剑34、进步挂剑 7、右弓步拉撩21、分脚后点35、歇步崩剑 8、提膝捧剑22、仆步穿剑36、弓步反刺 9、蹬脚前刺23、蹬脚架剑37、转身下刺 10、跳步平刺24、提膝点剑38、提膝提剑 11、转身下刺25、仆步横扫39、行步穿剑 12、弓步平斩 26、弓步下截40、摆腿架剑 13、弓步崩剑 27、弓步下刺41、弓步直刺 14、歇步压剑 28、右左云抹42、收势

32式太极剑动作名称 起势、 17.转身回抽 1.并步点剑 18.并步平刺 2.独立反刺 19.左弓步拦 3.扑步横扫 20.右弓步拦 4.向右平带 21.左弓步拦 5.向左平带 22.进步反刺 6.独立抡劈 23.返身回劈 7.退步回抽 24.虚步点剑 8.独立上刺 25.独立平托 9.虚步下截 26.弓步挂劈 10.弓步刺剑 27.虚步抡劈 11.转身斜带 28.撤步反击 12.缩身斜带 29.进步平刺 13.提膝捧剑 30.丁步回抽 14.跳步平刺 31.旋转平抹 15.左虚步撩 32.弓步直刺 16.右弓步撩收势

盘龙剑动作名称 虚步持剑前指(出势跨虎),提膝独立平举剑(罗汉上殿)。弓步持剑前指(仙人指路),虚步抱剑(袖藏青蛇)。 一段 弓步前刺(弩箭穿心) 叉步下点(孔雀顾影) 弓步平斩(玉带拦腰) 弓步平撩(海底采珠) 云剑提撩平斩(乌云盘顶) 歇步后刺(金蛇伏穴) 挂剑转身弓步直刺(猛虎掉尾) 虚步提撩(童子献书) 第二段 左右抄挂(左右插花) 屈腿后举探海前指(蝎子翘尾) 点步下格(柳桩栓马) 抹剑弓步前刺(白蛇吐信) 弓步劈剑(吴刚伐桂) 云剑盘腿平斩(乌龙摆尾) 三段 撩剑提膝独立上架(黄莺上架) 挂剑弓步下刺(织女掷梭) 翻身弓步劈剑(泰山压顶) 反崩弓步下刺(黑龙入洞) 提膝独立绞剑下击(子陵钓鱼) 盖步点剑(凤凰点头) 翻身架剑(银蟒翻身) 抄挂歇步抱剑(怀报琵岜) 四段 跃步崩剑后举腿平衡(凤凰还巢) 仆腿云剑下压(银针落地) 弓步直刺(弩箭穿心) 左右虚步撩剑(左右挎蓝)

42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

42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 ( 1 )起势(东)( 22 )仆步穿剑(右)(东) ( 2 )并步点剑(稍偏东北)( 23 )蹬脚架剑(左)(东) ( 3 )弓步削剑(西南)( 24 )提膝点剑(左)(西南) ( 4 )提膝劈剑(西南)( 25 )仆步横扫(正东偏北) ( 5 )左弓步拦(东)( 26 )弓步下截(右、左)(稍偏东北) ( 6 )左虚步撩(稍偏东南) ( 27 )弓步下刺(稍偏东北) ( 7 )右弓步撩(东)( 28 )右左云抹(正北偏东)(左)( 8 )提膝捧剑(东)( 29 )右弓步劈(稍偏东南) ( 9 )蹬脚前刺(东)( 30 )后举腿架剑(稍偏东南) ( 10 )跳步平刺(东)( 31 )丁步点剑(稍偏东南) ( 11 )转身下刺(东南) ( 32 )马步推剑(稍偏东南) ( 12 )弓步平斩(西北)( 33 )独立上托(西) ( 13 )弓步崩剑(西北)( 34 )进步挂点(西) ( 14 )歇步压剑(稍偏西南) ( 35 )歇步崩剑(东) ( 15 )进步绞剑(稍偏西南) ( 36 )弓步反刺(西北) ( 16 )提膝上刺(稍偏西南) ( 37 )转身下刺(西南) ( 17 )虚步下截(正西偏北)( 38 )提膝提剑(正南偏东) ( 18 )右左平带(西) ( 39 )行步穿剑(东南) ( 19 )弓步劈剑(西) ( 40 )摆腿架剑(正南偏西) ( 20 )丁步托剑(西北)( 41 )弓步直刺(南) ( 21 )分脚后点(东北)( 42 )收势(南) 注:方向为定式胸部方位,东(或西)与套路方向一致;西南(或东南)与套路方向夹角成45度;稍偏东南(或西南)与套路方向夹角成30度;正东偏南(或北)与套路方向夹角小于30度。 起势面向南,第1段1-11式运行方向向东,第2段12-21式运行方向向西,第3段22-32式运行方向向东,第4段33-40式运行方向向西。

武当太极剑剑谱(49式)详细介绍及招式名称汇总

武当太极剑动作名称 预备式 并步站立,假设面向正南。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左手持剑于左臂后,剑尖向上,右手握成剑指,目视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上体自然放松;剑身贴在左前臂后面,不要使剑刃触及身体。 一、起势 1. 左脚提起向身体左侧分开半步,目视前方。 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高于与肩平,手心向下。目视前方。 3.上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跟自然提起。同时右臂外旋收至腰间;左手摆至右前上方,目视左手。 4.右腿屈膝下蹲,左脚收至右脚内侧。同时右手向前、向上摆至右前上方,手心向上;左手收至右肩前,手心向下。目视右手。 5.上体左转,左脚向前(正东)迈步,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持剑向下经体前摆至左髋旁,剑直立贴于左臂后;右手经耳旁响起指出。目视前方。 要点:1.两臂上举时,不要僵直用力,两臂与肩同宽,不要耸肩。 2.迈步时,上体左转,腰脊自然正直。右臂不可完全伸直;左手持剑直立于体侧,剑刃不可触及身体。 二、丁步点剑 1.身体右转,右脚向前上步,脚尖外展,两腿屈膝半蹲。左手持剑屈肘上提,经右前臂上向前传出,手心向下,右臂外旋,手心转向上,并向下、向左后摆。目视右手。 2.左脚向前上步,右脚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右剑指经头右侧向前摆至剑柄上,准备接剑。目视前方。 3.重心前移,右脚收至左脚旁,脚尖点地。同时右手接剑向前、向下点啄;左剑指扶于右腕部。目视前下方。 要点:1.步和点剑要同时完成,上体正直,臂与肩平,身体保持半蹲姿势。 2.点剑时剑尖由上向下点啄,屈腕上提,力注剑尖。 三、回身点剑 1.右脚向右后方撤步,脚尖点地。同时右臂内旋,右手持剑上举;左手剑指收于腰间,目视前方。 2.重心右移,右腿直立;左腿屈膝提起,收于体前,脚面绷平内扣。同时右手持剑经头上向右后下方点啄;左手剑指摆至左上方,目视剑尖。

式太极剑图解

42式太极剑 (中国武术段位制“五段”太极剑考评技术,即太极剑竞赛套路)动作名称预备势 (九)蹬脚前刺 (一)起势 (十)跳步平刺 (二)并步点剑 (十一)转身下刺 (三)弓步削剑 (十二)弓步平斩 (四)提膝劈剑 (十三)弓步崩剑 (五)左弓步拦 (十四)歇步压剑 (六)左虚步撩 (十五)进步姣剑 (七)右弓步撩 (十六)提膝上刺 (八)提膝捧剑 (十七)虚步下截(十八)右左平带 (三十一)丁步点剑(十九)弓步劈剑 (三十二)马步推剑(二十)丁步托剑 (三十三)独立上托(二十一)分脚后点 (三十四)进步挂剑(二十二)仆步穿剑(右) (三十五)歇步崩剑(二十三)蹬脚架剑(左) (三十六)弓步反刺(二十四)提膝点剑(左) (三十七)转身下刺(二十五)仆步横扫(左) (三十八)提膝提剑(二十六)弓步下截(右、左) (三十九)行步穿剑 (二十七)弓步下刺 (四十)摆腿架剑(二十八)右左云抹 (四十一)弓步直刺 (二十九)右弓步劈 (四十二)收势 (三十)后举腿架剑

预备势 两脚并拢,脚尖朝前,畅胸舒背,身体直关;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右手成剑指,手心朝里;左手持剑,手心朝后,剑身竖直贴靠在左臂后面,剑尖朝上。目视前方(图251). 要点:头颈自然竖直,颔部微收,上体保持自然,不可挺胸收腹;两肩臂要自然松沉;剑刃不可触及身体;精神要集中。 教法提示:注意持剑的方法,剑身竖直于左臂后面,剑身不可歪斜。 (一)起势 1.左脚提起向左迈半步,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同时两臂微屈略内旋;两手距身体约10厘 米。目视前方(图252)。 2.两臂自然伸直,向左前方摆举至与肩平,手心朝下;上体略右转;随转体右手剑指右摆,至右前方后屈 肘向下划弧至腹前,手心朝上,左手持剑,右摆后屈肘置于体前,腕同肩高,手心朝下,两手心相对;同时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半蹲,右脚收提至左脚内侧(脚不触地)。目视右前方(图253、图254)。

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

! ??????????????! 3123??????! 一、检录 运动员须在赛前3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第一次检录,赛前20分钟进行第二次检录,赛前10分钟进行最后一次检录。 二、礼仪 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完成比赛套路后及现场成绩宣告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三、接做、重做 由于某种不可预见的原因(诸如场馆原因、计分系统受损等),致使比赛开始后暂时中断、运动员无法继续演练比赛套路者,视具体情况,经裁判长允许后可接做或重做一次。接做应在恢复正常比赛秩序后5分钟内在套路中断处开始继续演练,重做应安排在该组最后一名上场。 四、比赛器械 左手持剑或抱刀,剑尖和刀尖不低于运动员本人耳上端,刀彩自然下垂的长度不短于30厘米。棍、南棍的长度不低于运动员本人身高。枪的长度不低于运动员本人并步直立直臂上举时从脚底至中指尖的长度,枪缨长度不短于20厘米且不得太稀疏。南刀刀尖在运动员左手抱刀时不低于本人下颌。

五、比赛服装的款式及规格 (一)长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对练等项目 z立领,短袖(长袖为灯笼袖,袖口为 紧口)。男子对襟,七对直襻;女子半开对 襟,三对直襻。 z灯笼裤、松紧腰,横、立裆要适宜。 z周身1厘米边,单色面料。 z软腰巾或硬腰带,单色面料。 (二)太极拳、太极剑项目 z对襟,立领,七对直襻。 z灯笼袖,袖口为紧口。 z灯笼裤、松紧腰,横、立裆要适宜。 z周身1厘米边,单色面料。 z上衣长度不超过本人直臂下垂时拇指指尖。 (三)南拳、南刀、南棍项目 z对襟,无领,七对直襻。男子为无 袖背心,女子为短袖上衣。 z灯笼裤、松紧腰,横、立裆要适宜。 z周身1厘米边,单色面料。 z软腰巾或硬腰带,单色面料。 (四)其他 各款式比赛服装面料、颜色可任选,可在规定的服装款式上

杨氏42式太极剑剑谱教程文件

杨氏42式太极剑剑 谱

杨氏42式太极剑剑谱 1、起式①左脚分开半步②摆剑曲蹲、抱剑提脚③上步送剑、丁步④转身弓步前指 2、并步点剑①上步穿剑②收脚分剑③弓步接剑④并步点剑。(方向—东北) 3、弓步削剑①合剑提脚②撤步转身削剑 4、提膝劈剑①坐腿摆剑②举剑提脚前劈 5、左弓步拦①绕剑转身撤步②弓步拦剑(弓步方向斜向东北、拦剑方向正东) 6、左虚步撩①转身收脚绕剑②上步绕剑③虚步前撩(东南) 7、右弓步撩①转身绕剑②上步弓步前撩(正东) 8、提膝捧剑①坐腿剑向左平带②退步剑向右平带分开③活步、提腿独立捧剑 9、蹬脚前刺辰剑、收、蹬脚、刺剑 10、跳步平刺①落脚向前送剑②跳步收剑③上步弓步前刺 11、转身下刺①收脚收剑②扣脚转身③弓步下刺(东南) 12、弓步平斩①合剑收脚②开步平斩剑(西北)剑指分展侧举略低于胸手心朝左剑指朝前 13、弓步崩剑①转腰摆剑②插步带剑③提脚捧剑④弓步转身发力崩剑(西北)剑指分展跨旁手心向下

14、歇步压剑①举剑插脚②歇步下压(西南)剑指头侧上方 15、进步绞剑①虚步提剑(西南)②进步绞剑剑指与耳同高手心朝外指尖朝前③进步绞剑④进步绞剑两手相合 16、提膝上刺①坐腿收剑②独立上刺(西南)剑尖高于头提膝高于腰 17、虚步下截①落脚举剑前托落脚东南、剑腕同头高剑指左胯手心斜朝下②虚步下截虚步西南剑尖与膝同高剑指头侧上头面向西北 18、右左平带①提剑提脚②上步弓步右带③收剑收脚④上步弓腿翻手左带 19、弓步劈剑①上步转身下截②上步举剑前劈 20、丁步托剑①提腿下截剑②丁步上托 21、分脚后点①上步扣脚转身②撤步穿剑③弓步前刺剑指与肩同高手心斜朝下④绕剑收脚并步⑤提膝提剑下穿剑指⑥转腰后点剑前分脚(分脚正西点剑东北) 22、仆步穿剑①退步前摆剑②转身侧弓步斩剑③转腰举剑④仆步穿剑(正东)⑤弓步穿刺(正东) 23、蹬脚架剑①转腰翻手举剑②提膝举剑③蹬脚架剑前指 24、提膝点剑回身向西南方点剑 25、仆步横扫①落脚剑指后穿②仆步横扫剑 26、弓步下截①收脚收剑②右弓步下截③收脚收剑④左弓步下截弓步斜前方截剑正前方

四十二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新排版)

四十二式太极剑动作要领 1、起式 ①左脚开步,两臂微屈内旋,两手距身体10厘米; ②左前方摆臂转体屈蹲、提脚抱剑; ③右前方上步、上举剑指、丁步展臂, ④扣脚、转身上步、弓步前指。 2、并步点剑 ①东南方45°上步、穿剑分手、提脚, ②东北方45°上步合手、弓步接剑,沉腕;③并步前点剑。东北 3、弓步削剑 ①沉剑提脚,②撤步转身、弓步削剑。正南方,与起式方向相同 4、提膝劈剑 ①坐腿转腰摆剑,②提脚劈剑、西南方。 5、左弓步拦 ①沉腕划圆、转身上步绕剑。②弓步拦剑。弓步方向斜向东北、拦剑方向正东。 6、左虚步撩 ①收脚转身绕剑,②虚步撩剑。东南 7、右弓步撩 ①转身绕剑,②弓步撩剑。正东 8、提膝捧剑 ①转腰左带剑,②退步虚步右带剑,③左脚向前活步、提腿捧剑。 9、蹬脚前刺 ①捧剑收引;②蹬脚平刺。 10、跳步平刺 ①落脚重心前移送剑。②跳步收剑。③弓步刺剑。 11、转身下刺 ①坐腿屈臂收剑。②转身弓步下刺剑。东南坐腿翘脚尖,重心后移,摆、带剑收于胸前、扣脚转身、撵脚提腿、摆转、弓步下刺。③提腿撵脚蹬地

12、弓步平斩 ①收脚合剑;②侧弓步斩剑。剑指分展侧举略低于胸、手心朝左、剑指朝前。 13、弓步崩剑 ①转腰摆剑。②插步带剑。③提脚捧剑。④弓步崩剑。西北。 剑指分展跨旁、手心向下。 14、歇步压剑 ①转腰举剑;②虚步下压。西南。剑指头侧上方 15、进步绞剑 ①虚步提剑;②上步绞剑;剑指与耳同高、手心朝外、指尖朝前。 ③上步绞剑;④上步弓腿绞剑。西南 16、提膝上刺 ①坐腿收剑;②提腿上刺剑。剑尖高于头、提膝高于腰。西南 17、虚步下截 ①落脚举剑:落脚东南、剑腕同头高、剑指左胯、手心斜朝下; ②虚步下截剑:虚步西南、剑尖与膝同高、剑指头侧上、头面向西北。 18、右左平带 ①提脚提剑;②弓步右带;③收脚收剑; ④弓步左带。弓步方向斜向前方、带剑斜向后方 19、弓步劈剑 ①插步后截;剑指屈肘右肩前,手心斜朝下;②弓步前劈。 20、丁步托剑 ①提腿下截;正北偏东;②丁步托剑。正北偏西 21、分脚后点 ①上步扣脚;②转身撤步 ③转身弓腿前刺;剑指与肩同高、手心斜朝下;④并步绕剑 ⑤提腿提剑;⑥分脚后点剑。分脚正西、点剑东北。 22、仆步穿剑 ①退步前摆剑;②转腰分剑;③转腰举剑; ④仆步穿剑;全脚踏地、不可掀脚拔根;⑤弓步平刺。 23、蹬脚架剑 ①撇脚转腰翻腕带剑;②提膝举剑;③蹬脚架剑。

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及分动名称

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及分动名称 东振王于2014年2月20日星期四改编预备势身体自然直立 第(一)段 第一式起势 ⑴左脚左开半步⑵摆臂屈蹲提脚抱剑⑶上步送剑丁步展臂⑷转身上步弓步前指 第二式并步点剑 ⑴上步弓步右前45度穿剑分手 [2]转身上步左弓左前45度接剑 [3]并步屈蹲点剑 第三式弓步削剑 ⑴提脚沉腕合臂⑵撤步转身右弓斜削剑尖正南 第四式提膝劈剑 ⑴坐腿转腰摆剑⑵提腿独立劈剑劈向西南 第五式左弓步拦 ⑴转身上步沉腕剑⑵左弓步拦剑向东弓步东北30度 第六式左虚步撩 ⑴转身收脚绕剑⑵上步左虚步绕剑前撩 第七式右弓步撩 ⑴转身上步绕剑⑵上步右弓步撩正东腕同肩高手心斜抽上剑尖斜向下 第八式提膝捧剑 ⑴坐腿转腰向左平带⑵退步虚步右带剑⑶提膝独立捧剑 第九式蹬脚前刺右脚前蹬沉剑回收前剌 第十式跳步平刺 ⑴落脚向前平刺剑⑵跳步收剑⑶上右弓步前平刺剑 第十一式转身下刺 ⑴坐腿翘脚屈臂收剑⑵扣脚碾脚转身提腿⑶右弓步前下刺 第(二)段 第十二式弓步平斩 ⑴收脚沉腕合剑⑵侧弓步西北平斩 第十三式弓步崩剑 ⑴转腰左带剑⑵叉步向右带剑⑶提膝捧剑⑷弓步崩剑剑尖高同头西北向 第十四式歇步压剑 ⑴转腰提腕插步举剑⑵歇步下压剑剑尖西南距地10厘米 第十五式进步绞剑 ⑴虚步提剑⑵上步绞剑⑶上步绞剑⑷上步弓步绞剑两手相合 第十六式提膝上刺 ⑴坐腿收剑⑵提腿独立上刺剑 第十七式虚步下截 ⑴落脚东偏南举剑前摆⑵虚步西南右虚步下截剑剑和身体转向西北目右前平视 第十八式右左平带 ⑴提膝送剑⑵弓步右平带⑶收脚收剑⑷弓步伸剑左平带 第十九式弓步劈剑 ⑴叉步右后下截⑵左弓步举剑前劈剑 第二十式丁步托剑

⑴提膝向右后下截剑⑵转身上步丁步托剑 第二十一式分脚后点 [1]上步扣脚[2]碾脚转身撤步[3]横裆步穿剑[4]弓步前刺 [5]收脚并步绕剑 [6]提膝提剑剑指下穿 [7]前分脚后点剑 第(三)段 第二十二式仆步穿剑 ⑴退弓步前摆剑⑵转腰分剑⑶转腰举剑横弓步平带⑷仆步穿剑⑸弓步前剌 第二十三式蹬脚架剑 ⑴撇脚转腰翻手举剑⑵提膝向右带剑⑶蹬脚架剑前指 第二十四式提膝点剑提左膝微内合转身侧后方下点剑 第二十五式佧步横扫 ⑴落脚仆步后穿剑指⑵仆步渐变弓步横扫 第二十六式弓步下截(左、右) ⑴收跟脚收拨剑⑵右弓步下截剑⑶收跟脚收拨剑⑷左弓步下截剑 第二十七式弓步下刺⑴震脚回带收剑⑵左弓步下刺 第二十八式右左云抹 ⑴收跟脚带合剑⑵开弓步分摆削剑⑶盖跳步云剑⑷右弓步抹剑 ⑸收跟脚带收剑⑹开弓步分摆抹带⑺盖跳步云剑⑻左弓步抹剑 第二十九式右弓步劈⑴转身收跟脚抡带剑⑵右弓步劈 第三十式后举腿架剑⑴上盖步转身挂剑⑵后举腿架剑 第三十一式丁步点剑转身落步摆举丁步点剑 第三十二式马步推剑⑴转腰收脚撤步收剑⑵马步推剑第(四)段 第三十三式独立上托 ⑴插步绕剑⑵转身摆剑⑶提膝独立上托 第三十四式挂剑前点 ⑴落上步左挂⑵上步举剑⑶转身右穿挂⑷上步举剑⑸虚步点剑 第三十五式歇步崩剑 ⑴转身叉步向后带剑⑵转身退步弓步反撩⑶歇步崩剑 第三十六式弓步反刺 ⑴提膝侧举⑵弓步反探刺 第三十七式转身下刺 ⑴坐腿扣脚收带剑⑵转身提膝摆剑⑶弓步下刺西南 第三十八式提膝提剑 ⑴转身带剑⑵横裆步带剑⑶提膝独立提剑 第三十九式行步穿剑 ⑴落步1东南穿剑⑵摆行步2南偏西穿剑[3]行步3西北穿剑 [4]行步4东北穿剑 [5]行扣5东南步穿刺 第四十式摆腿架剑 ⑴独立摆腿扣剑⑵落脚抹剑⑶弓步右前方架剑前指左前方与剑尖同向 第四十一式弓步直刺⑴收脚收剑⑵弓步立剑直刺 第四十二式收势 ⑴转身回带坐腿接剑⑵弓腿落剑向右摆臂上步向左摆臂落手⑶并步还原 注:小斜体字为补充参考内容

42式太极剑剑谱及分动说明(附口诀) (2)

42式太极剑剑谱及分动说明(附口诀) 动作名称 ( 1 )起势( 2 )并步点剑( 3 )弓步削剑( 4 )提膝劈剑( 5 )左弓步拦( 6 )左虚步撩( 7 )右弓步撩( 8 )提膝捧剑( 9 )蹬脚前刺( 10 )跳步平刺( 11 )转身下刺( 12 )弓步平斩( 13 )弓步崩剑( 14 )歇步压剑( 15 )进步绞剑( 16 )提膝上刺( 17 )虚步下截(18 )右左平带( 19 )弓步劈剑( 20 )丁步托剑( 21 )分脚后点( 22 )仆步穿剑(右)( 23 )蹬脚架剑(左)( 24 )提膝点剑(左)( 25 )仆步横扫( 26 )弓步下截(右、左)( 27 )弓步下刺( 28 )右左云抹( 29 )右弓步劈( 30 )后举腿架剑( 31 )丁步点剑(32 )马步推剑( 33 )独立上托( 34 )进步挂剑( 35 )歇步崩剑( 36 )弓步反刺( 37 )转身下刺( 38 )提膝提剑( 39 )行步穿剑( 40 )摆腿架剑( 41 )弓步直刺( 42 )收势 动作说明 预备势 两脚并拢,脚尖朝前;畅胸舒背;身体直立,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右手成剑指,手心朝里;左手持剑,手心朝后;剑身竖直贴靠在左臂后面,剑尖朝上;目视前方。 要点:头颈自然竖直,下颌微收,上体保持自然,不可挺胸收腹。两肩臂要自然松沉;

剑刃不可触及身体;精神要集中。 (一)起势 1. 左脚提起向左迈半步,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同时两臂微屈略内旋,两手距身体约 10 厘米;目视前方。 2. 两臂自然伸直向左前方摆举至与肩平,手心朝下;上体略右转,随转体右手剑指右摆,至右前方后屈肘向下划弧至腹前,手心朝上;左手持剑,右摆后屈肘置于体前,腕同肩高,手心朝下;两手心相对;同时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半蹲,右脚收提至左脚内侧(脚不触地);目视右前方。 3. 右脚向右前方(约 45 °)上步,随身体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剑指经左臂下向前上方摆举,臂微屈,腕同肩高,手心斜朝上;左手持剑附于右前臂内侧(剑柄在右前臂上方),手心朝下;继而,身体重心移向右腿,左脚跟至右脚内侧后方,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剑指向右前方伸送;左手持剑屈肘置于右胸前,手心朝下;目视剑指前方。 4. 重心左移,右脚尖内扣,身体左转(约 90 °),左脚向左前方上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持剑经膝前向左划弧搂至左胯旁,臂微屈,手心朝后,剑身竖直,剑尖朝上;右手剑指屈肘经右耳旁向前指出,手心斜朝前,指尖朝上,腕同肩高;目视前方。 要点:两手摆举转换要与重心移动协调配合,上体要保持中正安舒,不可左、右摇摆或前俯后仰;两肩要松沉,两臂不可僵直。 (二)并步点剑 1. 重心前移,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右前方(约 45 °)上步,随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时左手持剑经胸前向前穿出至右腕上(剑柄贴靠右腕);继而,重心前移,左脚收提至右脚内侧;同时两手分别向左、右两侧摆举后屈肘向下划弧置于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