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

合集下载

萎缩性胃炎是否会转化为胃癌

萎缩性胃炎是否会转化为胃癌

萎缩性胃炎是否会转化为胃癌
*导读:很多人看到自己的胃镜报告上写着“慢性萎缩性胃炎”,往往会不知所措,忐忑不安。

因为,萎缩性胃炎在他们的印象……
很多人看到自己的胃镜报告上写着“慢性萎缩性胃炎”,往往会不知所措,忐忑不安。

因为,萎缩性胃炎在他们的印象中似乎就是胃癌的前奏,迟早会转化为胃癌。

现在胃镜报告如此,等于是被判了死刑。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胃癌的发生同样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恶性贫血及巨大胃黏膜肥厚症等,都属于胃癌的“癌前疾病”,这些癌前疾病会使胃癌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比其他癌前疾病更为常见。

大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经过合理、系统的治疗可转化为浅表性胃炎或维持现状,但有很少一部分重度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进一步发生肠上皮的异常增生而癌变,这主要见于有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的患者,而癌变率与其病史长短和严重程度有关。

轻度、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变为胃癌的概率并不高。

因此,我们认为,萎缩性胃炎是否会转化成胃炎很难说,但是我们要格外的警惕。

尤其是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异型增生者,更加要注意防范。

而其中胃镜检查更是十分有必要的。

重症患者每半年就需要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萎缩性胃炎有多可怕?

萎缩性胃炎有多可怕?

萎缩性胃炎有多可怕?*导读:萎缩性胃炎虽可癌变,但癌变率并不高。

……我因有胃脘胀满、嗳气、腹部不适、无食欲,在当地医院做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部分粘膜有肠上皮化生。

对症治疗3年余,未见好转,听说此病还可能发展成胃癌,我有些害怕。

请问,此病真会癌变吗?我该咋办?新疆房义仁房义仁读者:所谓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腺体中,出现了正常时不应该有的肠腺体(即肠腺迁移胃内)。

肠上皮化生可分为小肠型和结肠型,以及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其中只有结肠型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才与胃癌有关。

可以这样说,萎缩性胃炎虽可癌变,但癌变率并不高。

您的胃粘膜有肠上皮化生,但说得比较笼统简单,其严重程度不好判断。

目前此病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以下措施可早期发现癌变、保持病变稳定和减轻临床症状。

1.定期复查胃镜单纯萎缩性胃炎(指无肠上皮化生或仅有小肠型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和无不典型增生)3年1次;单有结肠型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或单有轻度不典型增生两年1次;结肠型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同时伴轻度不典型增生一年1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3个月1次;如有重度不典型增生应视为癌变,宜施行手术。

2.内科治疗①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慢性胃炎致病菌,故应首先抗菌治疗。

现认为能抑制或杀灭HP最好的药物是: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甲硝唑、红霉素和四环素等。

通常将上述药物中的三种或两种联用(称三联或二联疗法),取得的疗效最好。

②口服硫糖铝、胃膜素和生胃酮等胃粘膜保护剂。

③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或稀盐酸合剂等提高胃酸浓度。

④有胆汁反流者应口服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西沙必利或胃复安等),使胃蠕动加强,防止胆汁反流,以保护胃粘膜。

3.饮食疗法胃酸过低或有胆汁反流者,宜多吃瘦肉、奶类;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避免长期饮浓茶、浓咖啡、烈酒和吃辛辣、过冷、过热和粗糙食物。

4.消除某些致病诱因如吸烟、情绪紧张或低落,以及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和水杨酸钠等。

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

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

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萎缩性胃炎是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引起的胃部疾病,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初期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特异症状,因此常常被忽略,只在全身体检中偶然被发现。

中度、重度的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癌变几率,需要引起患者充分重视。

我国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比例在18%左右,病理诊断25%左右。

1 疾病类型以新悉尼系统为依据,对疾病进行了分类,具体如下:(1)多灶性萎缩性胃炎。

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体黏膜萎缩改变导致。

(2)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

患者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即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壁细胞会降低胃酸分泌;如果缺乏内因子抗体,会引起贫血症状。

(3)胃窦为主萎缩性胃炎。

胃窦粘膜病变,胃酸异常分泌,会增加患上十二指肠溃疡的风险。

(4)胃体为主萎缩性胃炎。

主要由患者自身免疫疾病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减少,增加癌症几率。

2 萎缩性胃炎病因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如下:(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2)十二指肠反流。

幽门括约肌的功能造成影响,引起胆汁反流进入肠胃,损伤胃粘膜。

(3)胃粘膜损伤因子。

主要由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不良引起,比如长期服用刺激性食物,过度吸烟喝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

(4)自身免疫机制和遗传因素。

自身免疫性胃炎,在我国众多萎缩性胃炎病例中比较少见。

(5)其他诱发因素。

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劳动强度大等,都会增加患上萎缩性胃炎的几率。

3 典型症状萎缩性胃炎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待病症发展到中度、重度之后,就会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痛腹胀也是常见症状。

除了呕吐、恶心、反酸等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之外,还会有全身性症状,比如健忘、精神抑郁、头晕无力等,主要是因为胃粘膜溃烂会引起出血,造成缺血性贫血。

肢体麻木、舌炎是伴随症状,这是因为自身免疫胃炎患者无法良好吸收维生素B12导致,引起恶性贫血。

消化道出血、贫血、消化性溃疡、胃癌等,都是萎缩性胃炎的常见并发症,后果较为严重,出现初期症状时要引起重视。

萎缩性胃炎会发展成胃癌吗?

萎缩性胃炎会发展成胃癌吗?

龙源期刊网
萎缩性胃炎会发展成胃癌吗?
作者:纪小龙
来源:《大众健康》2013年第08期
“慢性胃炎”是大家经常听到的一个病名。

有的人把它想像为一种“职业病”,比如出租车司机,不能按时吃饭,时间久了,胃就会经常不舒服。

因为胃经常不舒服,就做了个胃镜,结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的还被告知:“萎缩性胃炎发展下去会导致胃癌”。

这样一来,便不能安宁下来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
1、到底会不会发展成胃癌?
2、到底多久发展成为胃癌?
3、用什么办法可以阻止萎缩性胃炎发展成胃癌?
在应用胃镜检查胃部疾病的几十年中,人们发现,儿童极少有萎缩性胃炎的。

十岁以前的儿童,你说他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儿童医院的医生都很难相信。

随着年龄的增长,萎缩性胃炎的比例越来越高。

这种现象说明,萎缩性胃炎是随着年龄增长的一种衰老的表现。

我们的胃犹如一个皮口袋(图1,人的胃示意图),从上至下称为贲门(食管入口)、胃底部、胃体部、胃窦部、幽门(出口,连接小肠)。

可以装填1~2升食物。

萎缩性胃炎癌变率约3%

萎缩性胃炎癌变率约3%

龙源期刊网
萎缩性胃炎癌变率约3%
作者:
来源:《老友》2010年第06期
《老友》专家门诊:
我常感胃部微痛,服了很多胃药,均不能缓解,胃镜检查结果是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服了4种抗幽门螺杆菌药,胃痛有所改善。

听说萎缩性胃炎很容易癌变,我很担心。

请问:萎缩性胃炎是真会变癌吗?应怎样治疗和生活调理?
婺源县?程××
程××同志:
你来信诉说患了萎缩性胃炎。

从提供的资料看,我觉得你很可能是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因为你没有做胃黏膜病理活检,只有通过胃黏膜活检的病理学检查,看清胃黏膜是否有不同程度的腺体萎缩以及胃黏膜变薄,色泽灰暗、血管显露(胃镜下表现),才能诊断为萎缩性胃炎。

你信
中说吃了抗幽门螺杆菌的药。

我告诉你,如果那4种药联合使用已足10~14天,就不要再吃了。

你可以停服一切胃病药4周,再复查幽门螺杆菌。

如果还有这种细菌,则应进行补救治疗。

如果细菌被彻底根除了,却还有胃部疼痛、饱胀、嗳气等症状,则应选服雷尼替丁,每次150mg,一天两次,早、晚餐前20分钟服,同时加服吗丁啉1片,一天3次,一般两周为一疗程,症状消除后停药。

若有复发,再重复上述治疗。

痛得厉害时,可把雷尼替丁改为雷贝拉唑或洛赛克等。

有饱胀感可服吗丁啉。

同时,调节饮食也很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戒烟限酒,少吃油腻食物,少吃多餐。

至于萎缩性胃炎的癌变机率为3%左右,而且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你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定期复查胃镜,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你不必为此而太忧心。

教授主任医师王崇文。

萎缩性胃炎的癌变机率及预防

萎缩性胃炎的癌变机率及预防

萎缩性胃炎的癌变机率及预防据研究,有50%慢性浅表性胃炎会演化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而40%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会演化为肠化生,而8%患有肠化生的患者会演化为异型增生,而异型增生会演化为胃癌。

有报道,对萎缩性胃炎病人随访10~20年,发现其中有5%~10%的病人发生了胃癌,而非萎缩性胃炎的病人很少发生胃癌。

荷兰研究表明10年之内有不到2%的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病例发展成胃癌,萎缩性胃炎的五年随访期间,年癌变率为0.25% 。

到了肠化生阶段,胃癌的整体风险还是比较低的,癌变概率约5%左右。

对异型增生胃镜随访10年研究发现:轻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为2.53%,中度为4%~8%,重度为10%~83%;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发展为胃癌的可能性为9%,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为74%。

因此,萎缩和肠化生有一定的癌变率,但癌变过程比较长,癌变机率也比较低,当病情进一步发展致异增生,癌变率就明显增高,由轻度异型增生到中度再到重度异型增生癌变机率快速上升。

有没有办法阻断它的癌变进程呢?有办法。

先来看两张图片:上图:肠型胃癌的发生历经30年- 50年,漫长的时间(从浅表性胃炎至早期胃癌)中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胃癌或异时胃癌发生风险,应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根除。

上图:胃癌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一级预防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目标是防止肿瘤发生,预防引发癌症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如化学,生物,物理等因素。

胃癌的一级预防,主要包括幽门螺旋杆菌(HP)的根除及抗感染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改善营养状况,适当增加动物蛋白和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量,针对一些高发地区人群的饮食习惯,要注意减少高危食品比如酸菜、酱菜的摄入,甚至不摄入。

此外,还要积极改善食品保鲜条件,多吃一些富含维C的食物,这可以阻断亚硝酸化合物在胃内的合成。

在胃癌高发区,居民有大量摄入腌制食品、咸肉、熏酱食品的习惯,这容易引发胃癌癌前病变,这对胃癌有一个慢性刺激的不良作用,这部分人群的膳食结构要多多注意,少吃此类食品。

萎缩性胃炎病理、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及与胃癌癌变联系

萎缩性胃炎病理、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及与胃癌癌变联系

萎缩性胃炎病理、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及与胃癌癌变联系萎缩性胃炎是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为特征。

通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暧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症状,病程较长,进展缓慢,且易出现胃出血、胃溃疡、贫血等并发症。

临床症状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及早饱感,进食可加重或减轻。

止匕外,还可有食欲减退、暧气、反酸、恶心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消瘦、乏力、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萎缩性胃炎的常见伴随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表现,这可能是胃黏膜有明显糜烂时,胃黏膜长期少量出血引起缺铁性贫血所致。

另外,可能出现疲软、舌炎、轻微黄疸、肢体麻木等情况,这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由于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导致的恶性贫血及神经系统症状。

发病机制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幽门螺杆菌感染。

萎缩性胃炎大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如多灶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进入胃部后,可定植于胃黏膜,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

长期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起一部分胃病患者产生萎缩性胃炎的问题。

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长期吃一些粗糙、辛辣刺激的食物,长期服用一些非留体类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喜欢酗酒、吸烟,都可能损伤胃黏膜,引起萎缩性胃炎的发生,这是年轻人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免疫因素。

A型萎缩性胃炎主要由自身免疫引起,所以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胃炎。

在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黏膜的浆细胞内,常可找到壁细胞抗体或内因子抗体,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有异常。

胃黏膜损伤。

如长期吸烟、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容易损坏胃黏膜,从而引发萎缩性胃炎。

十二指肠-胃反流。

当出现胃肠慢性炎症、消化吸收不良、胃肠动力异常等情况时,会导致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反流进入胃部,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形成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会诱发胃癌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会诱发胃癌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会诱发胃癌吗胃癌是我们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胃癌如此高发,与饮食习惯、生活压力、遗传因素等有着很大的关系,也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也会诱发胃癌,这是真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占慢性胃炎的10%~20%。

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烧心,上腹持续或间断性胀满或隐痛,少数患者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等情况。

慢性萎缩性胃炎分自身免疫性(A型)和多灶萎缩性(B型)两种。

慢性胃炎会诱发胃癌吗?肿瘤专家袁希福介绍,很多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时刻担心会不会产生癌变,其实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要接受正规的治疗,定期检查发生癌变的几率是非常小的,但是也不掉以轻心,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把癌变的风险减到最低。

诱发胃癌的主要因素1、饮食因素胃癌的发生与饮食有着密切的联系,经常食用霉变食物、咸菜、腌制烟熏食品以及过多食用食盐,可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

日常可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使用冰箱及正确储藏食物,可降低胃癌的发生。

2、遗传因素多数的调查认为遗传因素在胃癌的病因中的作用比较肯定,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的倾向。

一般认为胃癌病人亲属的胃癌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高4倍。

3、胃部疾患胃癌的一部分患者是由原有的胃部恶病质恶化而导致的,与胃癌关系密切的疾病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直径大于2cm的胃息肉、胃部分切除、巨大胃黏膜肥厚症和疣状胃炎等。

4、环境因素近年来,有人调查,在胃癌的高发区人体对晒的摄入量低于低发区,说明地理、环境因素在胃癌的病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胃癌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胃癌病因复杂,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工作,有了症状及时的治疗检查,降低胃癌的发生几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
周文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徐富星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教授
很多人一旦听说自己得了“萎缩性胃炎”就会非常紧张,担心自己会得胃癌。

其实,萎缩性胃炎分浅表和慢性两种,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浅表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与胃癌的发生关系比较密切。

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越重。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

有资料显示,50岁以上人群有50%的人会得慢性萎缩性胃炎,但是仅有极少部分人会得胃癌。

胃癌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是几年十几年的长期演变、渐进的过程,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异型增生等才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比较复杂,通常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而后经过肠化生、异型增生转变成胃癌,只有一小部分人会因此最后走上这条道路。

不要因为自己被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就过分担忧,两者虽然有关系,但是不是得了萎缩性胃炎就一定会得胃癌。

萎缩性胃炎有很多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等。

而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和病理所见,定期检查胃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以发现癌症的癌前状态。

最主要是中、重度的异型增生,甚至可以发现早期的癌症。

幽门螺杆菌(Hp)被认为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同时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根治Hp是治疗萎缩性胃炎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是相当复杂的过程,根据不同病因应采取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有针对地使用减少胃攻击因子的药物,如杀灭Hp二联、三联疗法及各种制酸剂。

有针对地增加胃黏膜保护药物,即各种胃黏膜保护剂,有胃动力障碍的可用各种促胃动力药物,还有各种助消化酶制剂等。

经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症状甚至治愈,仅有极少部分人不注意保护,又没有严格治疗,病情会长期反复发作,长期不愈,且有异型增生,这部分人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胃癌发生的高危人群。

为了预防萎缩性胃炎癌变,首先,应该去除致病因素。

避免食用对胃黏膜刺激性强的各种食物、药物,比如高浓度的酒和浓茶、过烫过热的食物,以及长期服用水杨酸等药物,必要时戒烟戒酒,烟酒虽然不会直接刺激胃黏膜,但会间接削弱胃黏膜的保护因素。

其次,应该调整饮食结构,多食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6、叶酸等营养素的蔬菜和水果,对保护胃黏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和适当休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也是
不可或缺的。

及时治疗各种胃病,对减少萎缩性胃炎的癌变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如不能通过进食补充的营养,可以通过药物代替治疗。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生理性萎缩、癌变率也相应增加,人们应该注重体检,定期检查胃镜,发现重要的癌变倾向者,给予严密的观察和治疗。

治疗后再复查胃镜,检查治疗的结果,这对于预防萎缩性胃炎的癌变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