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计算汇总
LTE下行峰值速率计算

LTE下行峰值速率计算LTE(Long-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一种,其下行峰值速率是衡量网络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LTE下行峰值速率的计算方法。
1. 带宽(Bandwidth):带宽是指网络传输速率的最大限制。
在LTE 中,带宽可以分为10MHz、15MHz和20MHz等几个不同的选项。
带宽越大,可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也就越高。
2. 调制解调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MCS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传输。
在LTE中,MCS的选择取决于信道质量和信噪比。
较好的信道质量可以选择更高效的MCS,从而提高传输速率。
3. 天线数目(Number of Antennas):天线数目是指发送和接收信号所使用的天线数量。
在LTE中,可以使用1根、2根或4根天线。
多根天线可以通过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实现信号的并行传输,从而提高传输速率。
4. 调度算法(Scheduling Algorithm):调度算法决定了哪些用户可以优先获得网络资源。
LTE中的调度算法通常根据用户的优先级和信道条件来决定分配给用户的资源,从而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
根据上述因素,可以使用下行峰值速率的计算公式来估算LTE网络的传输速率:下行峰值速率=(子载波数量x符号数)/(子载波间隔x时隙数)x符号速率x编码率其中,子载波数量是根据带宽确定的,具体数值如下:-对于10MHz带宽,子载波数量为50;-对于15MHz带宽,子载波数量为75;-对于20MHz带宽,子载波数量为100。
符号数是指每个时隙中进行调制的符号数量,通常为7或者14子载波间隔是确定LTE频率资源的参数,它通常有三种可选的值:15kHz、7.5kHz和3.75kHz。
时隙数是指每个子帧中的时隙数量,一个子帧通常由14个时隙组成。
符号速率是指每秒传输的调制符号数量,它的数值根据MCS的不同而变化。
LTE功率换算公式

LTE功率换算公式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支持更快速度、更高容量和更低延迟的数据传输。
在LTE系统中,功率是一个关键参数,用于衡量无线信号的强弱。
在LTE系统中,功率一般用dBm(分贝毫瓦)来表示,下面将介绍一些计算LTE功率的常用公式。
1.dBm与mW之间的转换公式:dBm = 10 * log10(P/mW)其中,P为功率值,单位为mW(毫瓦)。
mW=10^(dBm/10)其中,dBm为功率值,单位为dBm。
例如,如果功率为10mW,则其对应的dBm为10 * log10(10) =10dBm;反过来,如果功率为20dBm,则其对应的mW为10^(20/10) = 100mW。
2.dBm与W之间的转换公式:dBm = 10 * log10(P/W) + 30其中,P为功率值,单位为W(瓦)。
W=10^((dBm-30)/10)其中,dBm为功率值,单位为dBm。
例如,如果功率为1W,则其对应的dBm为10 * log10(1) + 30 =40dBm;反过来,如果功率为30dBm,则其对应的W为10^((30-30)/10) = 1W。
3.dBm与电压之间的转换公式(假设阻抗为50Ω):dBm = 10 * log10(V^2/50)其中,V为电压值,单位为V(伏特)。
V = sqrt(10^(dBm/10) * 50)其中,dBm为功率值,单位为dBm。
例如,如果电压为1V,则其对应的dBm为10 * log10(1^2/50) = -27dBm;反过来,如果功率为-27dBm,则其对应的电压为sqrt(10^(-27/10) * 50) = 1V。
4.dBm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在无线通信中,信号的功率与距离之间存在一个反比关系。
根据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信号功率按照距离的平方衰减。
因此,可以使用下述公式计算两个距离之间的功率差(单位为dB):ΔP(dB) = 20 * log10(d1/d2)其中,d1和d2分别为两个距离,单位可为米、千米等。
LTE频段划分计算方法

LTE频段划分计算方法
1.LTE频段划分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是3GPP定义的4G移动通信系统,是当今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
为了在LTE系统中实现有效的通信,需要划分出多个频段。
一般来说,LTE的频段划分是按照频率从高到低进行的,其中从700MHz到2600MHz的各种频段都会被划分出来。
在这些频段中,有一些是全球使用,而其他一些则是特定地区的专用频段。
(1)首先应了解LTE系统的传输特性,以及传输频段的要求,获取最小的带宽要求和最高的传输速率。
(2)对所需要的传输频段进行FDD/TDD分析,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模式,确定上行和下行的分配比例。
(3)根据最终选定的传输模式,进行调和频段计算,即根据上行带宽、下行带宽、信道宽度和信道间隔选择合适的中频段。
(4)确定频段的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按照系统规定,排除掉地面干扰源所在频段,得出LTE频段。
3.结论。
LTE计算汇总

LTE计算汇总1.RSRP及RSRQ计算RSRP=-140+RsrpResult(dBm);●-44<=RSRP<-140dbm●0<= RsrpResult<=97下⾏解调门限:18.2dBm来计算的话,下⾏⽀持的最⼩RSRP为18.2-130.8= -112.6下⾏解调门限:上⾏⽀持的最⼩RSRP为23-126.44= -103.44dBmRSRQ=-20+1/2RsrqResult(dB)RSRQ=N×RSRP/(E-UTRA carrier RSSI),即RSRQ = 10log10(N) + UE所处位置接收到主服务⼩区的RSRP – RSSI。
RSRQ=20+RSRP – RSSI2.W及dBm换算“1个基准”:30dBm=1W“2个原则”:1)+3dBm,功率乘2倍;-3dBm,功率乘1/233dBm=30dBm+3dBm=1W× 2=2W27dBm=30dBm-3dBm=1W× 1/2=0.5W2)+10dBm,功率乘10倍;-10dBm,功率乘1/1040dBm=30dBm+10dBm=1W× 10=10W20dBm=30dBm-10dBm=1W× 0.1=0.1W3.功率计算其中max transmissionpower = 43dBm 等效于20WPartofsectorpower=100(%) ; confOutputpower=20(W)Sectorpower=20(W)需确保Sectorpower=confOutputpower*Partofsectorpower*%如Partofsectorpower=50(%) ; confOutputpower=40(W)Sectorpower(20W)=confOutputpower(40W) *Partofsectorpower(50%)4.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RSRP功率=RU输出总功率-10lg(12*RB个数) ,如果是单端⼝20W的RU,那么可以推算出RSRP功率为43-10lg1200=12.2dBm.1)A类符号指整个OFDM符号⼦载波上没有RS符号,位于时隙的索引为1、2、3、5、6(常规CP、2端⼝),2、3、5、6(常规CP、4端⼝)。
LTE速率计算资料讲解

1、FDD理论计算公式:一个时隙(0.5ms)内传输7个OFDM符号,即在1ms内传输14个OFDM符号,一个资源块(RB)有12个子载波(即每个OFDM在频域上也就是15KHZ),所以1ms内(2个RB)的OFDM个数为168个(14*12),它下行采用OFDM技术,每个OFDM包含6个bits,则20M带宽时下行速速为:<OFDM的bits数>*<1ms内的OFDM数>*<20M带宽的RB个数>*<1000ms/s>=6*168*100*1000=100800000bits/s=100Mb2、TDD理论计算公式:假设:带宽为20MHZ,TDD配比使用配置为1,即DL:UL:S=4:4:2,特殊时隙配置为DwPTS : Gp : UpPTS=10:2:2,子帧中下行控制信道占用3个符号,传输天线为2。
总10ms周期内,下行子帧有效数为4+10/14*2=5.4320MHZ带宽下:每帧中下行符号数为14*12*100*(4+10/14*2)=91200每帧中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符号数为(3*12-2*2)*100*5.43=17371.4 每帧中下行参考信号数目为16*100*5.43=8685.7每帧中用于同步的符号数为288每帧中PBCH符号数为(4*12-2*2)*6=264则每帧中下行的PDSCH符号数为91200-17371.4-8685.7-288-264=64951 假设采用64QAM,码率为5/6,则速率为:(6*5/6*64951*2)/10ms=64.951Mbits/s其中6为64 QAM时每符号的比特数,5/6为码率,2为天线数RE:资源粒子 RB资源块1RB=7*12=84RE一个RB=12个子载波20M带宽:12*15*100=18000Hz,加2M保护带宽,不就是20M了嘛,不同的带宽不同的资源粒子数OFDM符号是在时域上说的,一个RE就是OFDM符号。
LTE后台指标计算公式

小区PDCP层所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的总吞吐量
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100%
E-RAB建立成功数/E-RAB建立请求数*100% E-RAB建立成功数/E-RAB建立请求数*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100% (eNB请求释放上下文数-正常的eNB请求释放上下文数)/初 始上下文建立成功次数*100%
容量指标
容量指标 移动性指标
下行PRB平均利用率 无线利用率
eNodeB寻呼拥塞率 上行每PRB平均吞吐率 下行每PRB平均吞吐率
eNB内切换成功率
eNB间切换成功率
同频切换成功率
异频切换成功率
切换成功率
下行PRB占用平均数/小区PRB数*100%
(上行PRB占用平均数*X/(X+Y)+下行PRB占用平均数*Y/(X+Y) )/小区PRB数*100%
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异频切换出换执请求次数*100%
(eNB间S1切换出成功次数+ eNB间X2切换出成功次数+ eNB内 切换出成功次数)/(eNB间S1切换出请求次数+ eNB间X2切换 出请求次数+ eNB内切换出请求次数)*100%
LTE到2G切换成功率
切换至2G成功次数/切换至2G请求次数*100%
寻呼记录丢弃个数 / 寻呼请求个数 *100%
小区用户面上行字节数 * 8/(统计时长*上行业务信道占用 PRB平均数)*100%
小区用户面下行字节数 * 8/(统计时长*下行业务信道占用 PRB平均数)*100%
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 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 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 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 eNodeB内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eNodeB内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 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 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 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 eNodeB间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eNodeB间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 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 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 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 eNodeB内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eNodeB间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 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 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 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 eNodeB间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eNodeB内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 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 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 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 eNodeB内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eNodeB内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 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 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 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 eNodeB间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eNodeB间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小区QCI为1的DRB业务PDCP SDU上行丢弃的总包数 小区QCI为2的DRB业务PDCP SDU上行丢弃的总包数 小区QCI为3的DRB业务PDCP SDU上行丢弃的总包数
LTE频点计算

LTE频点计算LTE(Long Term Evolution),也称为4G LTE,是一种移动通信技术,旨在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网络覆盖范围。
LTE使用多种频段进行无线通信,频点的计算是为了确保无线信号在不同频段之间的传输质量和干扰程度。
1. 频段:LTE使用了多个频段进行通信,包括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和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两种不同的频谱分配方式。
FDD使用上行和下行信道分为不同频段,而TDD将上行和下行信道在同一频段进行轮流传输。
2.载波带宽:LTE支持多种载波带宽,包括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等。
载波带宽决定了数据传输速度和网络容量大小。
3.五种基本LTE带宽:在LTE中,有五种基本的带宽配置,分别是1.4MHz(6RB)、3MHz(15RB)、5MHz(25RB)、10MHz(50RB)、15MHz (75RB)和20MHz(100RB)。
4.频点间隔和频点编号:对于每种带宽配置,LTE定义了不同的频点间隔和频点编号格式。
频点间隔表示相邻两个频点之间的距离,频点编号则表示每个频点在带宽中的位置。
5.频点计算:对于给定的带宽配置,可以使用一定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每个频点的频率。
频率是频点的物理表示,单位为赫兹(Hz)。
以LTEFDD为例,以下是一个频点计算的示例:1.获取频段:首先确定所使用的LTE频段,例如800MHz或1800MHz。
2.确定载波带宽:根据网络需求选择合适的载波带宽,例如10MHz。
3.根据带宽确定大致的频点数目:以10MHz为例,每个RB(资源块)的带宽为180kHz,因此10MHz带宽共有50个RB。
4.根据频点间隔和频点编号计算每个频点的频率:以15kHz为例,假设第一个频点的频率为900MHz,那么第二个频点的频率就可以通过900MHz加上频点间隔乘以频点编号来计算。
RS计算(LTE)

计算方法1ρA=无RS符号中PDSCH的RE功率/RS的RE功率ρB=有RS符号中PDSCH的RE功率/RS的RE功率P B(ρB/ρA)=有RS符号中PDSCH的RE功率/无RS符号中PDSCH的RE功率。
P A = ρA-δpower-offset =ρA (δpower-offset用于MU-MIMO的场景(取值-3dB),通常取0Db)假设2通道(2天线端口),通道功率为20W(43dbm),PB=1, PA=-3 dB,计算RS发射功率答:第一步,无RS符号中PDSCH的RE功率=43-10log(12×100)=43-30.8=12.2dbm第二步,根据P A = ρA-δpower-offset =ρA 和PA=-3 dB,推出ρA = -3dB第三步,根据ρA=无RS符号中PDSCH的RE功率/RS的RE功率,推出:RS的RE功率=无RS符号中PDSCH的RE功率- ρA =12.2dbm-(-3)=15.2dbm没有用到PB。
计算方法2根据PB,得到无RS的PDSCH和有RS的PDSCH关系根据通道功率,算出无RS的PDSCH 的RE功率,并得到有RS的PDSCH功率根据通道功率,有RS的PDSCH功率,时频结构,得到RS的功率RS功率=(总通道功率/100-8*有RS的PDSCH功率)/2备注:1,sib2中收到的Referfencesignalpower为系统设定RS的RE功率2,RRCconnctionsetup,RRC reconfiguration中收到的P A 对应dB3,sib2中收到收到P B 值4,RS的功率是通过以上方式,在获取通过系统消息后,算出来的。
但实际下行的无RS的PDSCH功率却不是通过以上方式(总功率/1200)计算获得的,而是等于(计算出的RS 功率+ρA 或计算出的RS功率+ P A +δpower-offse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RSRP及RSRQ计算RSRP=-140+RsrpResult(dBm);●-44<=RSRP<-140dbm●0<= RsrpResult<=97下行解调门限:18.2dBm来计算的话,下行支持的最小RSRP为18.2-130.8= -112.6下行解调门限:上行支持的最小RSRP为23-126.44= -103.44dBmRSRQ=-20+1/2RsrqResult(dB)RSRQ=N×RSRP/(E-UTRA carrier RSSI),即RSRQ = 10log10(N) + UE所处位置接收到主服务小区的RSRP – RSSI。
RSRQ=20+RSRP – RSSI2.W及dBm换算“1个基准”:30dBm=1W“2个原则”:1)+3dBm,功率乘2倍;-3dBm,功率乘1/233dBm=30dBm+3dBm=1W× 2=2W27dBm=30dBm-3dBm=1W× 1/2=0.5W2)+10dBm,功率乘10倍;-10dBm,功率乘1/1040dBm=30dBm+10dBm=1W× 10=10W20dBm=30dBm-10dBm=1W× 0.1=0.1W3.功率计算其中max transmissionpower = 43dBm 等效于20WPartofsectorpower=100(%) ; confOutputpower=20(W)Sectorpower=20(W)需确保Sectorpower=confOutputpower*Partofsectorpower*%如Partofsectorpower=50(%) ; confOutputpower=40(W)Sectorpower(20W)=confOutputpower(40W) *Partofsectorpower(50%)4.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RSRP功率=RU输出总功率-10lg(12*RB个数) ,如果是单端口20W的RU,那么可以推算出RSRP功率为43-10lg1200=12.2dBm.1)A类符号指整个OFDM符号子载波上没有RS符号,位于时隙的索引为1、2、3、5、6(常规CP、2端口),2、3、5、6(常规CP、4端口)。
2)B类符号指整个OFDM符号子载波上有RS符号,位于时隙索引0、4(常规CP、2端口),0、1、4(常规CP、4端口)。
3)βA表征没有导频的OFDM symbol(A类符号)的数据子载波功率(和导频子载波功率的比值)。
4)βB表征有导频的OFDM symbol (B类符号)的数据子载波功率(和导频子载波功率的比值)。
5.上下行频率计算下行频点:F DL = F DL_low + 0.1(N DL – N Offs-DL)上行频点:F UL = F UL_low + 0.1(N UL – N Offs-UL)部分对照频点:6.PCI计算Physical Cell Identity = Cell-Identity groups *3 + Cell IdentityCell-Identity groups (0-167),Cell Identity(0,1,2)7.CellID计算出ENB ID和sectorID(ECI)ECGI=PLMN+ECI=MNC+MCC+ENBID+LOCALCELLIDECI= ENBID+LOCALCELLID(5位+2位的十进制)计算过程:1:先将ENBID、LOCALCELLID转化为16进制2:将ENBID+LOCALCELLID3:再将16进制转化为10进制也可以表达为:ECI=eNodeBid*256+LocalcellidCellID = eNBid*256 + sectorID8.PDCCH DL Grant Count计算上下行比为1:3,特殊子帧配比是3:9:2的话,相当于1个帧结构中有2个上行子帧,2个特殊子帧,6个下行子帧。
所以下行调度满调度的话就是6*100=600;如果特殊子帧配比中DwPTS大于3,则下行满调度为(6+2)*100=800。
9.PDCCH最少占用的bit数PDCCH至少占用1CCE,包含9个REG,1个REG包含4个RE,所以,此时,PDCCH含符号数为:4*9=36个,PDCCH采用QPSK,所以PDCCH最少占用的bit数为:36*2=72bits10.PBCH占用的RE个数1)频域上PBCH是占用6个PRB,即72个子载波;2)时域上占用子帧0的第2个时隙的前四个OFDM符号;3)1个PRB是12个子载波,PBCH进行的是盲检,不知道天线端口是以4天线口进行盲检,这样才对应RS是8;4)一个PRB中有多少个RE给PBCH=12*4 - 8 =40个RE;5)6个PRB多少个RE给PBCH=6*40 =240 RE。
11.子帧0可用的PDSCH的RE数设:20M带宽,PDCCH占3个符号总RE数:7*2*12*100=16800PDCCH占用RE数:3*1200=3600PBCH占用RE数:4*6*12=288SSS占用RE数:1*6*12=72RS占用RE数:8*2*100=1600PDCCH、PBCH和RE公共部分:4*100+4*6=424PDSCH可用的RE数:16800-3600-288-72-1600+424=1166412.20MHz带宽、CFI=1、两天线端口,0号子帧PDSCH可用的RE请计算20MHz带宽、CFI=1、两天线端口情况下,0号子帧内PDSCH可用的RE 最多有多少个?0号子帧占用的总RE数:7*2*12*100=16800PDCCH占用的RE数:1*100*12=1200PBCH占用的RE数:4*6*12=288SSS占用的RE数:1*6*12=72RS占用的RE数:8*100*2=1600PDCCH、PBCH和RS公共部分:4*100+4*6=4240号子帧内PDSCH可用的RE数:16800-1200-288-72-1600+424=1406413.最大调度用户数设:一个带宽为20M,其天线端口数为2的TD LTE系统,其参数配置如下所示:cycPrefix= normal (0);tddSpecSubfConf=7;tddFrameConf=1;MaxNrSymPdcch=3;假设在该小区内用户每10ms内被调度一次,而被调度的用户分布如下:10%用户采用1CCE; 20%用户采用2CCE; 30%用户采用4CCE; 40%用户采用8CCE, 计算在10ms内可被调度的最大用户数?分析:有题意可得上下行时隙配比为2:2,特殊时隙配比10:2:2,常规子帧PDCCH 占用符号数为3。
常规子帧PDCCH占用RE数:3*12*100=3600最小PHICH占用RE数:1/6*100/8=3组PHICH;3*3*4=36PCFICH占用RE数:4*4=16RS占用RE数:4*100=400可用于调度的RE数:3600-36-16-400=3148可用于调度的CCE数:3148/16=87特殊子帧由于特殊子帧的第三个符号用于PSS,故PDCCH占用RE数为:2*12*100=2400最小PHICH占用RE数:1/6*100/8=3组PHICH;3*3*4=36PCFICH占用RE数:4*4=16RS占用RE数:4*100=400可用于调度的RE数:2400-36-16-400=1948可用于调度的CCE数:1948/16=5410ms可用于调度的CCE数:87*6+54*2=45610ms内可调度的最大用户数:456/(0.1+0.2*2+0.3*4+0.4*8)=93个14.上/下行速率计算Maximum number of DL-SCH transport block bits received within a TTI:双码字最大传输快大小Maximum number of bits of a DL-SCH transport block received within a TTI:单码字最大传输快大小列如:设定TD-LTE带宽为20MHz;上下行子帧配置为2:DSUDDDSUDD;特殊子帧配置为5: 3/9/2; TM3模式。
Category3的上行理论峰值速率为:51024(每TTI的传输块大小)*2(1帧里有两个上行子帧)/10(一帧10ms)*1000(1秒内有1000ms)=10204800bit/s=10.2048Mbit/sCategory3的下行理论峰值速率为:102048(每TTI内Cat3双码字最大传输快大小)*6(1帧里有6个下行子帧)/10(一15.重选计算1、高优先级总是测量。
Snonservingcell>ThreshXHigh,且持续时间超过Treselection。
2、同优先级Srxlev<Sintrasearch(Snonintrasearch)启动测量。
Rs> Rn至少持续Treselection时间。
3、低优先级Srxlev<ThreshServingLow启动测量。
Snonserv>ThreshXLow,且持续时间超过Treselection。
高优先级:Srxlev= Qmeas,n- QRxLevMin> threshXHigh同优先级:服务小区Rs=Qmeas,s+QHyst;邻小区Rn=Qmeas,n–Qoffset低优先级:服务小区Srxlev= Qmeas,s-QRxLevMin< threshServingLow邻小区Srxlev= Qmeas,n-QRxLevMin> threshXLow例如:"某TDLTE R8处于小区B1超过20秒,邻区有A(高优先级)、B2(同优先级)及C(低优先级)。
参数设置如下:threshXHigh= threshXLow = threshServingLow=20dB;qOffsetCell=0dB;qHyst=6dB。
tReselection=1秒;qRxLevMin=-115dBm;offsetFreq=0所有小区的RSRP测量值(连续一秒)如下:A:-97dBm B1:-96dBm B2:-92dBm C:-94dBm请用R8的重选规则评估所有小区,然后找出最终重选目标小区?高优先级:A小区:Srxlev= -97-(-115)=18< threshXHigh(20),不合格同级别:B1小区:Rs =-96+6=-90 > B2小区:Rn=-92低级别:B1小区:Srxlev =-97-(-115)=19< threshServingLow (20)C小区Srxlev=-94-(-115)=21> threshXLow(20)满足移动性策略:重选优化策略:问题1:室分外泄,重选到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