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九年级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九年级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九年级教案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心理问题的危害;2.掌握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症状,并学会应对方法;3.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4.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和抗压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症状;3.学习心理调适和应对方法。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2.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和抗压能力。

四、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什么是心理健康?(2)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系(3)心理健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症状(1)抑郁症(2)焦虑症(3)强迫症(4)恐惧症(5)应激障碍3.心理健康的保持和促进(1)建立积极的心态(2)保持适当的情绪表达(3)调整生活方式(4)寻求帮助和支持的途径4.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和应对方法(1)认识自己的情绪和信念(2)学会情绪调节的技巧(3)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4)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图文展示等方式,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2.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心理问题的症状和解决方法;3.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心理问题和感受,促进思维碰撞和共享经验;4.游戏活动法:设计心理健康相关的游戏活动,增加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六、教学内容设计1.第一节课: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课时安排:1课时内容概要:通过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重视程度。

2.第二节课: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症状课时安排:2课时内容概要:介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和应激障碍等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和表现,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特点和危害。

3.第三节课:心理健康的保持和促进课时安排:1课时内容概要:介绍建立积极心态、适当情绪表达、调整生活方式和寻求帮助和支持等方法,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一、教案内容:章节:第一章心理健康与成长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和常见问题;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自我认知能力。

2. 教学重点: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和应对策略。

3.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自我认知能力。

4. 教学准备: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黑板或投影仪。

5. 教学过程:a. 引入话题:讨论青春期的变化和困惑;b. 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c. 分析青春期的心理特点;d. 分享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自我认知能力;e. 小组讨论和分享经验;f. 总结和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教案内容:章节:第二章自我认知与自尊1. 教学目标: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自尊的定义和作用;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2. 教学重点:自我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自尊的定义和作用。

3.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4. 教学准备: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黑板或投影仪。

5. 教学过程:a. 引入话题:讨论自我认知和自尊的重要性;b. 讲解自我认知的定义和作用;c. 分析自尊的定义和作用;d. 分享如何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e. 小组讨论和分享经验;f. 总结和强调自我认知和自尊的重要性。

三、教案内容:章节:第三章情绪管理与调节1. 教学目标:了解情绪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能力。

2. 教学重点:情绪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能力。

4. 教学准备: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黑板或投影仪。

5. 教学过程:a. 引入话题:讨论情绪对生活的影响;b. 讲解情绪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c. 分析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d. 分享如何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能力;e. 小组讨论和分享经验;f. 总结和强调情绪管理和调节的重要性。

四、教案内容:章节:第四章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了解人际交往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沟通技巧的种类和方法;2. 教学重点:人际交往的定义和重要性;沟通技巧的种类和方法。

九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

九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

九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2. 让学生了解健康的基本概念,掌握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健康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2. 健康的基本概念3. 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2. 健康的基本概念3. 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理解和掌握健康的知识和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健康的基本概念,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健康的知识和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

2. 学生能够理解健康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学生能够掌握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分享给他人。

七、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导入和增强学生对生命和健康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材料,用于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理解和掌握健康的知识和技巧。

3. 小组讨论指南,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和交流。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健康教育中心,增强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2. 邀请医生或健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听取专业的健康知识和建议。

九、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首先,教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本次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情绪管理的必要性,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自我认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

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板块:
1.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区别、常见的心理问题等。

2. 情绪管理:教授学生识别不同情绪的方法,如焦虑、抑郁、愤怒等,并提供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3. 人际交往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人际冲突,提高社交能力。

4. 压力应对与时间管理:帮助学生识别生活中的压力源,学习时间管理和合理安排生活与学习的技巧。

5. 自我认知与自我价值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

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互动性和实践性。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体验。

此外,还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专题讲座或工作坊,提供更专业的指导。

评估与反馈也是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小组活动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收集他们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最后,教案还应包含课后延伸活动的建议。

比如,组织心理健康主题的征文比赛、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知识问答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九年级健康教育课教案

九年级健康教育课教案

九年级健康教育课教案第一章: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习惯。

1.2 教学内容:健康生活方式的定义和特点。

健康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不良生活方式的后果。

1.3 教学活动:讨论健康生活方式的定义和特点。

分享健康生活方式的例子和故事。

小组活动,制作海报宣传健康生活方式。

第二章:均衡饮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均衡饮食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

2.2 教学内容:均衡饮食的定义和原则。

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和食物来源。

不良饮食习惯的后果。

2.3 教学活动:讨论均衡饮食的定义和原则。

学习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和食物来源。

小组活动,设计健康食谱。

第三章:运动与健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适量运动的习惯。

3.2 教学内容: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适量运动的定义和推荐指标。

运动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3.3 教学活动:讨论运动对健康的益处。

学习适量运动的定义和推荐指标。

小组活动,设计运动计划。

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管理压力和情绪。

4.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压力的定义和影响。

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的方法。

4.3 教学活动:讨论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学习压力的定义和影响。

小组活动,分享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的方法。

第五章: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有效沟通的技巧。

5.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

有效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良好人际交往的要素。

5.3 教学活动:讨论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

学习有效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小组活动,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沟通技巧。

第六章:预防疾病与健康常识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健康常识。

6.2 教学内容:预防疾病的意义和方法。

2024版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2024版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29
心理韧性概念引入及意义阐述
2024/1/24
心理韧性定义及内涵
解释心理韧性的概念,阐述其包含的坚韧性、乐观性、自我效能 感等要素。
心理韧性与挫折应对关系
分析心理韧性在挫折应对中的积极作用,说明提高心理韧性有助于 增强个体的挫折承受能力。
心理韧性意义与价值
强调心理韧性对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在面对挑战和逆 境时的积极作用。
03
教育资源与合作拓展
期待未来能够拓展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优质教材、专业师资、
实践基地等,同时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
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37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2024/1/24
38
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和内容顺序。
7
2024/1/24
02
自我意识与情绪管理
8
自我意识培养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内心 世界,包括自己的价值观、 信念、态度和情感等。
2024/1/24
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估,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 和不足,并学会接受和欣 赏自己。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感受,并尊重他人的不 同看法和感受。
27
2024/1/24
06
挫折教育与心理韧性培养
28
挫折认知及应对方式选择
2024/1/24
挫折定义及类型
解释挫折的含义,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挫折类型,如学业挫折、人 际挫折、自我挫折等。
挫折反应及影响因素
分析个体在面对挫折时可能出现的情绪、行为和认知反应,以及 影响这些反应的因素。
应对方式选择
介绍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应对挫 折的重要性,并学习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

2024年度初中九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024年度初中九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
回顾课程中所学的常见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以及相应的应对 策略和方法。
情绪管理与调节
总结情绪管理的基本技巧,如情绪识别、表达、调控等,帮助学生有 效应对生活中的情绪困扰。
人际交往与沟通
回顾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倾听、表达、解决冲突等,以 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41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培养感恩心态
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感恩生活中的点滴 美好。
2024/2/2
增强心理韧性
通过挑战自我、锻炼意志等方式提高心理韧 性,增强应对逆境的能力。
树立远大理想
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坚定信念 ,勇往直前。
27
07
家庭关系与亲子沟通
2024/2/2
28
家庭关系现状分析
2024/2/2
家庭结构变化
发展任务
九年级学生需要逐渐明确自己的人 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为未来的升学 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6
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
教学目标
课程安排
教学方法
评估与反馈
本课程旨在帮助九年级学生认 识自我、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提高心理 素质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2024/2/2
本课程将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 规律和需求,设计针对性的教 学内容和活动,包括心理健康 知识讲座、心理训练、心理咨 询等。
信任和尊重。
平等原则
互利原则
在交往中保持平等姿态 ,不卑不亢,营造和谐
的交往氛围。
17
在交往中关注双方的共 同点和利益,实现互利
共赢。
沟通技巧培养
01
02
03
04
倾听技巧
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2024版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可打印

2024版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可打印

2024/1/30
20
学习计划制定和时间管理能力提升
2024/1/30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根据学科难度、个人兴趣和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 确每日、每周、每月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时间管理技巧
教授学生时间管理技巧,如番茄工作法、时间四象限法等,帮助 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拖延现象。
学习计划调整
鼓励学生根据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保持学习计划 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压力的来源和影响
分析学生面临的常见压力来源, 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并探讨这些压力对学生身心健康
的影响。
2024/1/30
压力应对策略
引导学生掌握积极应对压力的策略, 如时间管理、放松训练、寻求支持 等,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带来的负面 影响。
心理调适方法
介绍心理调适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如认知重构、情绪宣泄、自我激励 等,帮助学生提高心理韧性和适应 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心 理发展特点,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提 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身 心全面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 我意识、情绪调控能力、挫折应对能 力等,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 向上的人格品质。
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教授学生人际交往 技巧、压力应对策略等,帮助学生更 好地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提 高社会适应能力。
01
03
换位思考
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 对方的立场和需求。
宽容与妥协
在解决冲突时保持宽容的态度,必要 时作出妥协以维护人际关系和谐。
05
2024/1/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青春期的卫生与保健主题一青春痘发生的原因主题二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主题一青春痘发生的原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探究青春痘发生的原因、症状表现、预防与保健和缓解青春痘的一些食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阅读、讨论、交流进行探究青春痘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自己青春痘较为严重的同学,要知道这是正常的青春期现象,要正确认识,合理预防。

教学重点1.青春痘发生的原因2.青春痘的症状表现3.青春痘的预防保健4.青春痘的食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青春痘与合理预防。

课时安排4课时课堂准备PPT课件青春痘图片。

教学设计一、青春痘发生的原因【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页至第4页,并讨论、交流青春痘发生的原因。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青春痘较为严重的病例。

师生共同归纳青春痘发生的原因:1.免疫:青春痘的发生与免疫有关。

其患者的体液免疫中,血清IgE水平增高,并随病情加重而增高,痤疮棒状杆菌在患者体内产生抗体,循环抗体到达局部参与了早期炎症的致病过程。

2.微量元素:关于微量元素与痤疮的关系,近期有人证明痤。

疮患者机体含锌低可能会影响维生素A的利用,促使毛囊皮脂腺的角化,机体含铜低会消弱机体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等3.遗传:遗传也是本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除上述三个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青春痘的发生?【教师活动】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然后归纳。

除上述因素外,动物脂肪及糖类食物摄入过的、消化不良或便秘等胃肠障碍、精神紧张、湿热气候等因素对痤疮病人会有不利的影响。

矿物油类的接触或碘化物、溴化物及某些其他药的内服也可能加剧痤疮的恶化。

二、青春痘的症状表现【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青春痘的症状表现,然后分组交流。

【教师活动】与学生一起归纳青春痘的症状表现1.点状痤疮:黑头粉刺是痤疮的主要损害,是塞在毛囊皮脂腺口的乳酪状半固体。

露在毛囊口的外端发黑,如果压挤之,可见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2.丘疹性痤疮:皮损以炎性的小丘疹为主,小米至豌豆大的坚硬的小丘疹,呈淡红色至深红色,丘疹中央可有一个黑头粉刺或顶端未变黑的皮脂栓。

3.脓疱性痤疮:以脓疮表现为主,脓疱为谷粒至绿豆大小,为毛囊性脓疱和丘疹顶端形成脓疱,破后脓液较黏稠,愈后遗留浅的瘢痕。

4.结节性痤疮:当发炎部位较深时,脓疱性痤疮可以发展成壁厚的结节,大小不等,呈淡红色或紫红色。

5.萎缩性痤疮:丘疹或脓疱性损害破坏腺体,引起凹坑状萎缩性瘢痕。

6. 囊肿性痤疮:形成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常继发化脓感染,破溃后常流出带血的胶冻状脓液,而炎症往往不重,以后形成窦道及瘢痕。

7.聚合性痤疮:是损害最严重的一种,皮损多形,有很多的粉刺、丘疹、脓疱、脓肿、囊肿及窦道、瘢痕、瘢痕疙瘩集簇发生。

8.恶病性痤疮:损害为小米至蚕豆大小的青红色或紫红色丘疹、脓疱或结节,轻柔软,并且含有脓液及血液。

【学生活动】主题阅读:“胖女孩”更容易长青春痘和青春痘的危害。

三、青春痘的预防保健【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讨论怎样预防青春痘?【教师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然后归纳。

1.注意面部清洁常用温水洗脸,因为冷水不易去除油脂,热水促进皮脂分泌。

2.合理的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糖类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不要用手去挤压粉刺,以免引起化脓发炎。

脓疱破溃吸收后形成疤痕和色素沉着,影响美观。

4.治疗用维甲酸、维胺脂及维生素A等,能改善角化过程,将有助于减轻和消除痤疮。

5.劳逸结合,保持精神愉快,对痤疮的治疗十分有益。

【活动与体验】活动一:你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青春痘的发生,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青春痘不能随便乱挤,弄不好就变成麻子了。

”活动二:如果面对青春痘情况较为严重的同学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呢?四、缓解青春痘的一些食疗方法1.绿豆薏苡仁汤绿豆、薏苡仁各25克,山楂10克,洗净,加清水500克,泡30分钟后煮开,煮沸几分钟后即停火,不要揭盖,焖15分钟即可,当茶饮。

每天3-5次,适用于油性皮肤。

2.果蔬绿豆饮用小白菜、芹菜、苦瓜、柿子椒、柠檬、苹果、绿豆各适量。

先将绿豆煮30分钟,滤其汁,将小白菜、芹菜、苦瓜、柿子椒、苹果分别洗净切段或切块,浇、搅汁,调入绿豆汁,滴入柠檬汁,加蜂蜜调味饮用。

每日1-2次,具有清热解毒、杀菌之功效。

3.海带绿豆汤海带、绿豆各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红糖适量。

将玫瑰花用布包好,与各药同煮后,去玫瑰花,加红糖食用。

每日一剂,连用30日。

4.薏苡仁海带双仁粥用薏苡仁、枸杞子、桃仁各15克,海带、甜杏仁各10克,绿豆20克,粳米80克。

将桃仁、甜杏仁用纱布包扎好,水煎取汁,加入薏苡仁、海带、枸杞子、粳米一同煮粥。

每日2次,具有清热解毒、清火消炎、活血化瘀、养阴润肤之功效。

5. 枸杞消炎粥枸杞子30克,白鸽肉、粳米各100克,细盐、味精、香油各适量。

洗净白鸽肉,剁成肉泥。

洗净枸杞子和粳米,放入砂锅中,加白鸽肉泥及适量水,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细盐、味精、香油,拌匀。

每日一剂,分两次食用,5-8剂为一个疗程,具有脱毒排邪、养阴润肤之功效。

归纳小结:本主题我们主要学习了青春痘发生的原因,症状表现、预防保健和食疗方法。

教学反思:主题二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对保健品的分类和服用,购买保健品的注意事项。

2.过程与方法:师生共同阅读、查找资料,讨论、交流学习保健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健康身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金钱不可少,健康价更高,看淡名和利,快乐任逍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了解保健品的分类2.了解保健品的服用注意事项3.了解购买保健品的注意事项教学难点让学生正确认识保健品,从而合理使用保健品。

教学准备PPT课件和有关图片。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设计【引入新课】保健品是食品或是药物,任何人都适用吗?保健品可以治疗疾病吗?一、世界卫生组织对保健品的分类【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分组讨论、交流,组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保健品,并归纳。

1.营养型:需要长期服用,没有确切的功效。

如蛋白质、蜂王浆维生素等。

2.强化营养型:身体缺什么补什么,但不能防止流失,过度服用对身体有害。

如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

按中医理念来讲,它是治标的,一个人为什么缺钙?是肾功能下降,肾虚导致的。

也就是说,肾虚的人骨骼里的钙不能有效地留在骨骼里,所以会经常导致钙从骨骼里流失到血液中,并从尿排出,导致缺钙、骨质疏松。

这种治标的保健品虽然补,而且补了以后明显见效,症状改善。

但如果我们不吃它了,过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

3.功能型:对身体的某个器官有调理、治疗的作用。

如深海鱼油、甲壳素、卵磷脂等。

它们是具有针对性的,针对我们身体内脏的某个器官进行调节,但是它们也有一个缺陷,就是功效单一,过度服用有依赖性。

4.功能因子型:是目前最高级的保健品,它们有一个特点:复方搭配。

对中医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明白“君、臣、佐、使”。

一副完整的中药都有好几种成分,甚至几十种成分,然后按“君、臣、佐、使”配伍的原理复方搭配。

这样的话,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达成一种协同作战的效果。

机能因子型保健品的代表产品是复方的食用菌食品。

二、正确认识保健食品1.保健品首先不是药品,能调理生理功能,但是对治疗疾病效果不大。

可以用来进行辅助治疗。

国家对保健品的功能规定有27种,包括: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清咽利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抗突变、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减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改善胃肠道功能等。

同时,在保健食品包装标签上不能含有或暗示具有治疗作用。

凡是超过上述27种保健功能范围的宣传都是违法的。

2.注意标志和批号。

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容器上(食品标签)应有卫生部对这一食品的批准文号和卫生部规定的保健食品标志。

3.保健食品的标签除与普通食品一样应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外,还应注明适宜人群、食用量及食用方法。

4.保健品不可以代替药品。

一种新药品的面市,必须要有大量的临床试验,并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

保健品没有规定治疗的作用,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就可以上市销售。

5.理性选择保健品。

每种保健品都有适宜的人群,选购时应该按照个人的需求,认真选择,“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主题阅读】切勿滥用保健品。

【学生活动】问题与思考:(1)保健品能替代药品吗?为什么?(2)世界卫生组织对保健品是怎样分类的?三、服用保健品注意事项第一,关注质量信息,增强识别能力。

第二,勿信虚假广告,选择适宜产品。

第三,正规渠道购买,索取销售凭证。

第四,维生素与钙片的服用方法。

1.维生素(1)饭后服用。

维生素C带有酸性,大量服用可能导致胃部不适,所以最好在饭后服用。

(2)一日宜分多次摄入。

如有可能,最好一日能分多次服用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因为它不会在血液中积累起来,所以服用维生素C应以小时计。

2.钙片(1)与维生素D同服。

钙需要维生素D的协助,才能在人体吸收后符合骨骼的需要。

(2)临睡前服用。

这样有助于防止在睡眠时骨质的流失。

(3)分次服用。

如果每天需补充的钙量超过500毫克,要分次服用才能被最有效地吸收。

(4)不和铁剂同时服用。

钙片不能和铁补品或含铁的多维片同时服用,因为钙能干扰身体对铁的吸收。

(5)征求医生意见。

如果患有肾结石,或者曾经患过,那么在服用钙片之前应征得医生同意。

【学生活动】活动与体验:活动一:你有服用保健品的经历吗?你认为怎样服用保健品才是正确的,和同学分享一下。

活动二:我们在购买保健品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四、购买保健品的注意事项1.标志。

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专用标志,与批准文号上下排列或并列。

如:卫食健字(2001)第0005号卫食健进字(2001)第0009号2.看包装标识。

保健食品的包装标识必须注明以下项目:(1)保健食品的名称(2)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3)配料(4)功效成分(5)保健作用或保健功能(6)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7)食用方法(8)日期标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9)储藏方法(10)执行标准(11)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12)卫生许可证号3.要注意产品的禁忌。

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调节机体功能时食用,因此要对症选购。

4.不以价格来衡量保健食品效果强弱。

因为产品剂量、添加物质和品牌的不同,价格也不一样。

5.要正确对待广告宣传。

一些企业很愿意采用个别案例作为普遍现象广为宣传。

归纳小结:本节课主要探究了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以及保健品的分类,正确认识保健品,购买和使用保健食品的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