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子政务发展概述

合集下载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加强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政府公共管理现代化的一种方式。

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方面,美国政府建立了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以方便公民和企业获取各种政府服务。

例如,美国政府网站提供了全面的在线服务,公民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查询政府相关信息、申请社会福利、缴纳税款等。

此外,各个政府部门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电子渠道,方便公民和企业与政府进行互动。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通过推行“数字政府”战略,加强了政府内部的信息化建设。

政府部门逐渐采用电子文档、电子签名等技术,实现了办公流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

此外,政府还建立了统一的电子数据共享平台,方便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益处。

首先,电子政务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公民和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政府服务,不再需要亲自到政府机关排队等候。

其次,电子政务提高了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公民可以通过电子渠道获得政府相关的信息,监督政府的决策和行动。

最后,电子政务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政府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信息交流,及时了解社会民意和需求,制定更合理的政策。

然而,美国电子政务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虽然大部分公民和企业都能使用互联网,但仍有一部分人因为技术能力和数字素养的限制,无法享受电子政务带来的便利。

其次,网络安全威胁日益突出。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政府信息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

因此,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说,美国电子政务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通过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推行“数字政府”战略等举措,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也向着现代化迈进。

第二课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状况

第二课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状况

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加强信息化知识普及和人才培养。
2002年8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
设指导意见》正式发布,确定了“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 建 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八项主要任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大事记
2003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讨论了《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听取了 国家信息办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汇报,进一步提出要抓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大事记
1987年,国务院在北戴河召开“全国政府办公厅系统办公
自动化工作会议暨全国政府办公厅系统软件交流会。
1988年,在山东泰安召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交流会”
对政务信息化进行了经验总结与探讨,并成立了全国政府办
公厅系统办公自动化工作协调小组。
199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
第二课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状况
一、美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美国是最早实施电子政务的国家之一,十多年来,凭借 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一直处于全球电子政务建设 的领导者行列。
一、美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美国的电子政务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发展历程大 体可归纳为如下三个阶段: 1、被动阶段(1993~1998)
2002年底,布什总统签署《2002电子政府法案》,决定
建立电子政府基金,2003年投入4500万美元,到2006年增 长到1.5亿美元,并建立电子政府办公室以管理该基金。该
法案同时规定,到2002年底前,联邦政府各部门凡25万美元
以上的采购项目,必须使用政府统一的电子采购门户平台, 从而逐步使电子采购成为联邦政府的采购标准,这标志着美 国电子政务建设再一次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美国电子政务建设调研报告

美国电子政务建设调研报告

美国电子政务建设调研报告(谢存亮)二OO七年十二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应美国三立国际交流公司的邀请,成都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美国电子政务培训团一行15人赴美国进行了培训考察,我随团参加了此次培训。

在美期间,培训团访问了美国弗吉尼亚州政府、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政府,与美国三立国际交流公司进行了座谈交流。

通过对美方的考察与交流,我对美国电子政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就如何借鉴美国经验,利用电子政务手段促进我区政务服务工作有了初步认识。

一、美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情况1、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根据美国弗吉尼亚州人力资源部主任米歇尔女士的介绍,美国的电子政务主要是各级政府通过采用电子政务原则和管理信息技术中的成功案例所取得的成效,在保证安全性和隐私权的同时向公民和政府决策者提供及时和准确的信息。

他们认为,美国政府是世界上获取数据和信息最多的机构之一,也是信息技术系统的最大用户之一。

美国政府应该在管理信息技术与信息内容方面成为世界上的领导者,在提高生产率、改进服务、取得成效方面实现最大的效益。

推广电子政务的目的,应该旨在给纳税人和联邦雇员带来巨大的效益;政府部门和机构要在过去成功的基础上建立和推行新的原则和方法,实现更大程度的节约,更好地改进对客户的服务。

他们提出将致力于对客户的关注,而不是像传统的做法那样仅关注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

他们主要从5个方面关注电子政务的成效:一是提高生产率;二是控制IT成本;三是贯彻2O02年的联邦电子政务法;四是加强网络空间的安全;五是建立有效的IT工作队伍。

目前,美国已有8个部门和机构达到了电子政务评分卡的绿色等级。

他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的管理者、创新者和使用者。

因此,对电子政务提出了三个考核指标:一是政府部门和机构合理地管理他们的IT投资,获益要远远大于成本;二是对IT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成本、日程和实施的变化不大于10%;三是要让公民和政府决策者可以方便、可靠地找到信息。

第04章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PPT课件

第04章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PPT课件
一、发展概况
– 英国从1994年开始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发展晚于美国, 却大有后来居上的态势。
– 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英国政府先后制定了《政府现代化白 皮书》、《信息时代公共服务战略框架》和《21世纪政府电 子服务》等一系列规划。
– 截止到2001年9月,英国已经具有覆盖60%家庭的宽带接入能 力;有38%的英国家庭和51%的成年人使用互联网;有190万 个中小企业接入了互联网。
第五节 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
一、发展概述
– 新加坡从1981年起就开始发展电子政务,从 1981 年到 1985 年,新加坡电子政务的主要目标是“公共事务的计算机化方案”, 这一阶段以推进新加坡政府机构办公自动化为重点。
– 1986年新加坡政府推行“国家IT计划”,目标是引进先进的网 络技术。
– 1992年,新加坡政府发布“IT 2000计划”,目标是将新加坡 变为一个智能岛,成为全球性IT中心。
二、基本特点
– 第一,发挥中央政府的统一和协调作用 – 第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三,以“客户为中心”,强化政府服务理念
三、最新发展
加拿大政府正在规划推动的电子政务应用项目 包括:
– (1)推动电子化的公开投标系统 – (2)推行单一的商业注册登记号码 – (3) 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系统推动"电子商务" – (4) 试行以电子布告栏及国际互联网络传送政府的
第六节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一、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特点
1、领导人的政治意愿与具体实现的结合 2、以用户为中心,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技术 3、门户网站成为主要趋势
二、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经验
– 1、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发展电子政务 – 2、遵循“慎审规划,小步快走”的战略原则 – 3、确立电子政务发展的优先级 – 4、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法发展电子政务 – 5、建立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关系 – 6、加强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PPT课件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PPT课件
金潇 余峰 吕越丹 王雅峰 范蒋勇 赵珊
➢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简史 ➢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特点 ➢ 美国电子政务壮大要素 ➢ 美国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成就 ➢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克林顿政府设立了由副总统戈尔亲自领导的国家绩 效评估委员会(NPR),把构建“电子政府”作为 其施政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美国政府成立信息技术小组,提出“建立以顾 客为导向的电子政务,为民众提供更多获得政 府服务机会与途径”
美国政府开通了世界上第
明确的 战略
权威的 机构
适应的政策 和法律
• Multifunctional Search • Popular Topics • Important News • Just for You • Connect with Government • ……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美国电子政务知识介绍

美国电子政务知识介绍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
为保障政府信息化发展,美国还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法》、《个人隐 私权保护法》、《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政 府信息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和规范的作用。
目前,美国电子政务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形成了“网站多、内容全、网 连网”的特点。
战略实施类别 项目 政策 法律
2009年5月,47亿美元的联邦资金投入了商务部下属的国家电信与信息 局,用以成立宽带技术项目组(Broadband Technology Opportunity Program),大力架构国家的宽带信息网络,在人口密集的社区设立社 区信息中心。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
2010年12月,在维伟克·昆德拉的主导下,联邦政府宣布了“云优先”( Cloud First)政策,规定所有新建的政府信息系统,必须优先考虑云平台。 2011年1月8日,联邦政府CIO委员会颁布了《联邦政府云战略》(Federal Cloud Computing Strategy)。该战略旨在解决美国联邦政府电子政务基 础设施使用率低、资源需求分散、系统重复建设严重、工程建设难于管理以 及建设周期过长等问题,以提高政府公信力。云计算促使美国政府的公共服 务类型发生了重大转变,推动了美国政府机构发生了创新型变化。
美国电子政务战略实施分析
具体措施
1993年,《美国国家基础设施行动计划》 1994年,《政府信息科技服务远景》 1996年,政府重塑计划 1997年,“走进美国”(Access to America)计划 1999年,《电子政务总统备忘录》 2001年,《总统管理改革计划》(President’s Management Agenda)
1994年,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GITS) 2003年,美国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公布了美国新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

美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

美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

美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
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美国的电子政务(e-government)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在促进政府效率、提供公共服务和增强民主参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电子政务的推广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效率和效能。

通过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方式,政府机构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和管理各类信息和数据,加快决策过程并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

比如,通过在线申请和支付系统,纳税人能够更便捷地完成纳税程序,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其次,电子政务能够提供更便利和普惠的公共服务。

通过建立在线平台或移动应用程序,公民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政府提供的各类服务,如申请护照、驾驶执照等。

这不仅提高了公民的满意度,还减少了实体办公室的压力和资源消耗。

此外,电子政务还促进了民主参与和政府的透明度。

通过在线发布政府信息、开展公众意见征集等方式,公民能够更好地了解政府决策和行动,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

这种互动和参与的机会有助于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然而,研究报告也指出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依然存在,即部分人口无法获得或不具备使用电子服务的能力,导致信息和服务不对称。

其次,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核心问题,需要政府采取措施保障公民和机构的数据安全。

总的来说,美国的电子政务研究报告显示,电子政务在提高效率、提供公共服务和增强民主参与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持续关注和改进。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历程1、全球电子政务透视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的各项业务,实现政府业务流的计算机化,在发达国家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

近50年来,计算机在政府中的应用,从技术上说,经历了主机、微机加局域网、互联网三个阶段;从处理内容上来说,由数据管理、信息管理、逐步走向知识管理;从覆盖的范围来说,由政府内部的管理职能走向政府外部的服务职能。

1.1美国的电子政府美国的政府信息化工作是由联邦政府统一发起和组织的。

为了加强对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领导,美国联邦政府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政府技术推动小组,统一负责政府信息化的组织实施工作。

联邦政府的技术推动小组,主要负责全国的信息化管理指导工作,包括技术推进、法规政策建议、管理投资、改善服务、业绩评估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美国在推动跨部门的资源共享、实现无纸化办公的同时,把电子化政府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1)建立全国性、整合性的电子福利支付系统;(2)发展全国整合性的网络接入和信息内容服务;(3)发展全国性的执法以及公共安全咨询网络,保证执法体系的快速反应;(4)跨各级政府的纳税申报及交税处理系统;(5)建立国际贸易资料系统;(6)推动整个政府部门电子邮件系统。

1.2加拿大的电子政府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加快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步伐。

加拿大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目的是要建立高品质、低成本的信息网络,使每一个加拿大公民皆能公平享有就业、教育、投资、娱乐、医疗保健及社会福利信息的机会,并使加拿大成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使用者及服务提供者,以促进加拿大经济、社会及文化建设方面的发展。

政府已经推动的应用项目包括:(1)电子化的公共招投标系统;(2)推动单一的商业注册登记号码;(3)运用电子资料交换与扩大推动电子商务,进行政府采购、支付和税费的征收;(4)实行以电子布告栏及国际互联网络传送政府的电子文件。

加拿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一、美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前期:
1992年,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时就宣布建立电子政府意向。

1993年,克林顿政府在建立“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时,就提出应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克服美国政府在管理和提供服务方面所存在的弊端,为此,美国政府建立了“信息基础设施任务推进计划”,主要是协调各政府部门,改善向公众提供的服务,构建“电子政府”成为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1994年,美国“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制定了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电子政务战略。

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协助政府与客户间的互动,以便提供更高、更便于使用的服务。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中期:
1995年,克林顿签署《文牍精简法》,要求各部门呈交的表格必须使用电子方式。

1996年,美国政府发动“重塑政府计划”,提出要让联邦机构最迟在2003年全部实现上网。

2000年9月,美国政府开通“第一政府”网站,旨在加速政府对公民需要的反馈,减少之间工作环节,可以在同一个政府网站内,完成竞标合同和向政府申请贷款等业务。

同年美国出台《政府纸张消除法案》,美国将尽可能在2003年10月以前实现政府办公的无纸化作业。

美国电子政府发展中后期:
2001年美国电子政务的主要管理机构“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宣布成立“电子政务特别工作小组”,同年10月,总统管理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该小组围绕“为取得电子政务的战略性进展应采取的重点行动”提出的建议。

2003年制定了细化的电子政务战略,主要包括:①方便公民与联邦政府实现互动;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其绩效;③改善政府对公民的反馈能力。

二、发展过程中使用过的策略
整体而言,美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使用过的基本策略,依据战略实施类别分类,具体
美国的电子政务战略表明,改造“联邦政府机构体系结构”是实现其总体目标的关键,实施电子政务的实质是促进政府改革、提高政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完善职能、降低成本。

因为在电子政务这个概念中,“电子”只是工具,“政务”才是目标。

按阶段性划分,美国在电子政务战略的具体实施方面,采取由简单到复杂,分阶段实施的策略。

可以电子政务划分为四个阶段来实施,第一个阶段为初始阶段,主要提供一般的网上信息、简单的事务处理,所采用技术的复杂程度也比较有限;第二阶段是进一步发展门户网站和更复杂的事务处理,实现初步的业务协作,技术复杂程度也逐步提高;第三阶段重点是实现政府业务的重组,建立集成业务服务系统以及复杂的技术体系;第四阶段是建立具有适应能力的政务处理系统,实现政府与企业、公民的交互式业务交流与服务。

三、电子政务系统的主要内容
1、美国电子政务的基本特点:
第一,政务公开;政府领导人的重要活动及演讲,政府犯罪的最新动态,民众到政府办理注册,登记等事项的有关信息,与政府工作相关的研究、支持机构的有关信息等趋于公开化;第二,网上服务,有统一窗口,一站式,24小时,自助式等特点;
第三,资源共享,例如纽约市政府将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市民提供地理环境信息查询,市民只需键入自己的家庭地址,即可在地图上清楚地了解到周围政府部门、医院、学校等与市民生活相关的各种公共服务机构的信息;
第四,办公电子化,机关内部的办公事务主要是依靠电子邮件来传递信息;
第五,提供安全保障。

美国政府部门内部办公都建有专门的内网, 内网与外网−互联网之间有严密的隔离措施。

4、电子政务系统对美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影响
其一,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主要是改善公众参与的水平, 让公众有条件表达自己的意见, 形成政府与公众的互动, 从而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 网络民主就是美国正在追求的一个目标。

其二,对行政范式变革的推动力。

可以增强了公务员和政府组织本身的能动性, 促进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美国进行官僚制改革,向放松管制的后官僚制发展。

其三,对政府治理模式追求的目标。

尽管美国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也会带来“数字鸿沟”问题, 也会有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不是太严重美国的“数字鸿沟”相对较小,所以政府在治理目标上, 应该选择以效率为重点, 兼顾公平。

其四,对政府法制化治理提出的要求。

电子政务的实施对法律方面的要求更多地表现在电子技术给政务带来的一些问题。

电子政务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政府官员、一般公务员从政务的前台走向后台, 政府提供的服务也更个性化。

这正迎合了美国民众反权威的秉性,政府阻力较小。

四、典型案例介绍
在具体电子政务建设项目中,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一般采用了三种不同模式(大学模式组织结构、基于法规的组织结构、角色的组织结构),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基于法规的组织结构。

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州开始采用基于角色的安排方式。

基于法规的组织结构,几乎有相当数量的州对项目管理组织结构采用基于法规的安排方式,这些州都有成熟的组织体系和法律。

基于法规的结构通常设有一个执行理事会通过审批总结、制定政策、标准和计划行使监督职能。

这种安排下的首席信息官人员班子比大学式班子要庞大些。

基于法规的首席信息官人员设计了汇报程序、计分卡和例外报告。

这是一种等级分明的结构,它自上而下行使职责, 通过各委员会提出重要方案。

五、研究经验借鉴
当前美国电子政务研究的基本特点:
(一)强调跨学科研究。

电子政务研究的两个主要学科是信息科学和行政管理学,此外还大量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可以说电子政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

(二)特别注重研究方法的规范性。

美国电子政务研究从基本概念和研究边界的界定到数据分类、采集、加工、分析方法,再到模型构建和理论分析,都具有一种科学的精神。

研究题目和成果突出特色和针对性。

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数字政府研究中心的研究课题普遍与政府实施项目紧密结合,研究题目一般范围不大,比较具体,操作性比较强。

(三)鼓励国际比较和跨国研究。

数字政府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观、价值观、伦理观、科学观在交织碰撞中不断产生出新的思想、理念。

通过国际比较和跨国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以吸纳和借鉴全球电子政务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思想,有利于为研究工作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