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设计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构景手法探讨

二、 园林檀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手法 ㈠植物材料的视 觉特征 园林植物景观空问是 由植物材料
构成 的, 形 态 特 征 对 创造 构 图起 着 决 定 性 的 作 用 , 其 因此 有 必 要
对其 进 行 详 细 探 讨 。
变 化 的程 度 是 其它 任 何 人 为 环 境 不 能 比拟 的 。植 物 材 料 本 身 规
的 主 体就 是 各 种 植 物材 料 , 而 它 们 与 人 的 相 互 关 系 也就 形成 了
㈢ 园林 植 物 景观 空 间 的特 点 园 林植 物 景观 空 间 的主 要 构 成材 料 是“ 物 ” 的特 点概 括 起 来 有 以下 几 点 。一是 运 动 性 。 植 。它 一
植 物 环 境 是 活 的 生 灵, 时 每 刻 都在 发 展 变 化 , 物 空 间 随时 间 每 植
成, 园林 植 物 景观 艺术 的要 求 , 植 物 景观 空 间设 计 进 行 了初 步 对
探讨。
评价的多主体性 。 评价现代园林中植物景观的主体, 公众 在 自身
素 质 层 次 有 着 极 大 的 差别 , 评 价 的 原 则 与 发 点亦 有 显 著 不 同 。 对 如 何 调节 整 体 与 局 部 的关 系 , 针 融合 雅 与 俗 方 面 则应 有 全
结构 之 外 , 中组 群 的 内 部和 外 部 必 须 有 机 结 合 , 成 组 群 之 间 其 形
的 , 易被 人 感 知 , 有 一 定 的情 绪 效应 , 为色 彩 能 引 起 人 们 极 具 因
生理 和 心 理 感 应, 而 获得 美感 。 从
第 三 , 物 的质 感 。 是 指 植物 材 料 能 看 到 感觉 到 的表 面 特 植 其
园林景观植物绿化设计方法

园林景观植物绿化设计方法(1)孤植孤植是园林中树木配置的一种种植方式。
主要表现树木的个体美,包括树冠、颜色、姿态等。
孤植树多为主景树,一般株形高大,树冠开展,树姿优美,叶色丰富,开花繁茂,香味浓郁。
孤植树的构图位置应突出,常配置于大草坪、林中空旷地。
在古典园林中,假山旁、池边、道路转弯处也常配置孤植树,力求与周围环境相调和。
所以孤植时一般选择树形高大、姿态优美的可观花、观叶或者观果的植物。
(2)对植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使其互相呼应的种植形式,称之为对植。
常用于园门、建筑入口、桥头、假山登道等视觉突然收窄的空间。
树种一般选择整齐优美、生长缓慢的树种,常绿树为主。
在自然式栽植中,也可以用两个树丛形成对植,这时选择的树种和组成要比较近似,栽植时注意避免呆板的绝对对称,但又必须形成对应,给人以均衡的感觉。
(3)列植乔木或灌木按一定株距栽种,栽种有单行、环状、错行、顺行等多种排列方式。
多用于道路、地下管线较多的地段、公路、铁路、城市广场、大型建筑周围、防护林带、水边种植等列植宜选用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单纯、有气势。
可起到夹景的效果此外。
列栽植宜选用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枝叶繁茂的同种树种,如圆形、卵圆形、倒卵形、椭圆形、塔形、圆柱形等。
单行列植环状列植错行列植顺行列植(4)丛植丛植是将2~3株到10~20株的树不规则近距离的散植在绿地中,形成疏林草地的景观效果。
树丛常布置在大草坪中央、土丘、岛屿等地做主景或草坪边缘、水边点缀;也可布置在园林绿地出入口、路叉和弯曲道路的部分,诱导游人按设计路线欣赏园林景色;可用在雕像后面,作为背景和陪衬,烘托景观主题,丰富景观层次,活跃园林气氛;运用写意手法,几株树木丛植,姿态各异,相互趋承,便可形成一个景点或构成一个特定空间。
以遮阴为主要目的的树丛常选用乔木,并多用单一树种,如香樟、朴树、榉树、国槐,树丛下也可适当配置耐阴花灌木。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法及策略分析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法及策略分析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我国风景园林的建设活动。
园林植物的数量和面积在现代风景园林建设元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研究也受到了相关业界的重视。
本文阐述了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与策略,旨在为我国风景园林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策略1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1.1植物景观的特点在风景园林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植物景观的设计和规划至关重要,植物景观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了风景园林给人们带来的直接感受。
在风景园林中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时必须注重引入植物景观的特点,只有按照植物景观的特点进行施工,风景园林的整体效果才能呈现出设计美感。
在探讨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之前,首先应当对城市绿地的内涵进行探讨。
一般意义上,城市绿地指的是在城市中被绿色植物覆盖的地表范围。
在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建设城市绿地有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打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科学合理地搭配城市绿地植物,可以体现地域特色和乡土风貌,有利于调节光线和温度、提高湿度、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减低噪声等功能,很好地改善和保护环境。
城市绿地在建设的过程中,一般会注重植物选择的多样性,对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的植物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绿地中的不同植物都有不同的生命周期,植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生长、枯萎,因此为了保证城市绿地在不同季节都能够发挥其设计作用,因此在设计时就会引入不同生态习性的植物。
城市绿地在建设的过程中,一般还会蕴含一定的文化基因,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设计者会在植物选择方面考虑到该城市特有的文化基因,在绿色植物的选择上有意识地与城市自身的文化特征相契合。
1.2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在进行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时,应当有一定的设计和施工原则作为指引。
若干项设计原则将贯穿于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建设的始终,保证建设活动按照确定的思路贯彻。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目录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1)1论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的设计 (3)【关键词】植物造景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技巧 (3)一、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与环境建设的相互关系 (3)1.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 (3)2.植物造景与环境建设关系 (3)二、必须重视和提倡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的指导思想 (4)三、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和艺术技巧 (4)1.设计基本原则 (4)2.植物造景的艺术技巧 (5)四、植物造景的园林设计首先要了解植物 (6)3.了解植物与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关系。
(7)五、植物造景要强调乡土树种的运用和应用 (7)六、结束语 (7)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7)1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8)2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关键问题 (8)3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9)3.1选择 (9)3.2配置 (10)3.3空间分配 (10)4结束语 (11)3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 (12)一、前言 (12)二、设计与施工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12)三、提高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13)四、植物景观的设计与施工 (14)4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分析 (16)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1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1.1 季节性原则 (16)1.2 植物层次性原则 (16)1.3 植物多样性原则 (17)2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17)2.1 规则式的配置方法 (17)2.2 孤植配置方法 (17)2.3 群植配置方法 (18)2.4 花群配置方式 (18)3 结语 (18)1论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的设计【摘要】随着我国风景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文化艺术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兴的城市,需要创造出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的植物景观,这是园林设计师、观规划师共同追求和方向。
园林植物景观的三种风格

园林植物景观的三种风格
园林植物景观是通过植物的布置和设计来营造美丽和宜人的户
外空间。
不同的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可以带来不同的氛围和体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三种常见的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设计原则。
1. 自然风格:
自然风格的园林植物景观追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这种风格强调植物的自然生长和随机分布,创造出一种放松和宁静的氛围。
常见的自然风格植物包括草地、野花、灌木和乔木。
设计原则包括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利用自然材料和纹理、营造层次感和运用自然的色彩。
2. 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的园林植物景观注重简约和几何形状,强调线条和对称感。
这种风格通常使用结实的植物,如草坪、低矮的灌木和竹子。
设计原则包括利用对比色和形状,创造出简洁而有力的景观效果;使用现代材料和家具,如金属、玻璃和石头;保持整洁的植物修剪和清晰的边界。
3. 亚热带风格:
亚热带风格的园林植物景观灵感来自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
这
种风格追求热情和丰富的颜色,通常使用大型、浓密的植物,如棕榈树、蕨类植物和多彩的花卉。
设计原则包括创造热带气候的微环境,如遮阴和湿润的区域;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纹理,创造视觉上的冲击力;结合水景和照明,增加夜间的魅力。
当设计园林植物景观时,了解不同风格的特点和设计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这将帮助您选择合适的植物、布置和材料,从而创造出理想的户外空间。
无论您选择哪种风格,都应该注重植物的健康和生长条件,并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相协调,以实现最佳的园林植物景观效果。
浅析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运用理念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人际交流最为突出,这就决定了大多数人在紧张压抑的工作、生活之余,只能在这信息化的社会中娱乐、享受,而对人之本源——大自然的接触少之又少。
向往回归大自然,回到清新的天然空间中,成为人们身心享受的一项迫切需求,也成为现代的重要主题之一,这更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兴旺,各式各样的风景名胜、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不断丰富着景观的内容。
景观,不仅指平时所说的那些值得欣赏的自然景物,还包括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现象,山水、建筑、动植物、地形地貌,甚至民俗风情都是很丰富的景观资源[1]。
景观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
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中有美的艺术,有视觉等感官审美元素的景、物、象,以及在其中休闲娱乐,我们都可将其作为景观来欣赏,当然这些景都是室外的,并且都不能离开大自然的生命体——植物。
从某种意义上讲,植物景观代表着大自然。
每一种景观似乎只有结合了植物才变得完美,变得有生机有姿彩。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可以作为主景,引人注目,也可作为背景,甘居人后。
随着四季变化,岁月流逝,植物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季相变化,令人赞叹。
在象征生命和美的同时,植物还是文化的载体、历史的见证,如我国传统文化在植物中沉淀、积聚,几乎每种植物都有着优美的传说或感人的故事。
所以景观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花草、林木,而是生态、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2],是景观存在的保障。
1植物景观运用的科学性设计植物景观,首先要有科学性,即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生态原理进行设计,这是进行一切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
1遵循生态规律统一性是内部规律,但外在表现要丰富多样。
所以,只有遵循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才能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千变万化的世界,这是一个运转有序的有机整体。
同样,在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依据生态科学要求,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才能有美的存在,才能做到百花齐放,又各具特色。
,植物是一种生命体,在自然中要拥有生存的特定条件,有其适宜的生理、生物学条件、生态环境,时刻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才能构成景观,美化环境。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作用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空间营造、景观美化、生态平衡、心理效应、历史文化、环保节能、气候调节以及教育科普等。
1. 空间营造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具有很强的空间营造能力。
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空间感受,如开放、封闭、半开放等。
植物的枝叶能够遮挡视线,改变气流方向,从而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
利用植物的高度和形态,还可以营造出垂直空间、水平空间和空中空间等。
2. 景观美化植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们以其独特的形态、色彩和香味为园林增添了美感和魅力。
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的不同状态,如春天的嫩芽,夏天的浓叶,秋天的果实和冬天的枝干,都为园林增添了不同的景色。
3. 生态平衡植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等。
同时,植物的根系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等。
4. 心理效应植物对人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植物形态和色彩可以引发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放松、安静、兴奋等。
在园林设计中合理配置植物,可以缓解人的压力,提高心情愉悦程度。
5. 历史文化植物在历史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往往与某些历史事件或文化传说相关联,如中国的梅花文化、竹文化等。
在园林设计中合理运用植物,可以增强园林的历史文化内涵。
6. 环保节能植物在环保节能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它们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在园林设计中合理配置植物,可以发挥植物的环保节能作用。
7. 气候调节植物能够调节局部气候。
大型植物能够遮挡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而植物的蒸腾作用又能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小气候环境。
在园林设计中充分考虑植物的气候调节作用,可以发挥其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8. 教育科普植物在教育科普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观察和学习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养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培养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尊重,提高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园林植物造景观空间功能

园林植物在造景观空间中起着重要的功能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增加美感和艺术性,还能够提供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减少噪音等多种功能。
以下是关于园林植物在造景观空间中的功能的详细介绍。
1. 美化环境:园林植物的花朵、叶片、树干等具有独特的形态和色彩,能够美化环境,增加人们对于环境的审美享受。
植物的形态多样性为景观空间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2. 营造氛围:园林植物通过其芳香、颜色和形态等特点,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
例如,花草的芳香可以带来宜人的氛围,林木的阴凉可以为人们提供凉爽的感觉。
不同类型的植物可以根据设计需求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满足人们对于环境的期待。
3. 提供生态环境:园林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它们吸引了各种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等,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丰富了景观空间的生态功能,还增加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感受。
4. 改善空气质量:园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它们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微尘,净化环境并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的存在能够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新健康的空气。
5. 调节气候:园林植物的树冠能够遮挡阳光,降低地表温度。
它们通过蒸腾作用和释放水蒸汽来调节空气湿度,减缓高温天气对于环境的影响。
植物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凉爽的休息场所。
6. 减少噪音:园林植物通过吸收和反射声音波动,能够减少周围环境中的噪音。
高大的树木和茂密的灌木可以起到阻挡和减缓声音传播的作用,创造出宁静的环境。
7. 土壤保护:园林植物的根系可以稳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它们还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净化土壤,并为其他植物提供养分。
总之,园林植物在造景观空间中具有多种功能。
它们不仅美化了环境,提供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感受,还改善了空气质量、调节了气候、减少了噪音等。
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合理选择和布局园林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以实现更好的功能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设计摘要:园林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造型艺术,园林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不仅具有丰富的时序变化,而且也是构造园林空间的要素。
园林空间通常由地形、水体、建筑、植物和小品等诸多要素共同营造,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空间构成的要素之一,是空间的弹性部分,极富变化的动景,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野趣,丰富了景色的空间层次。
本文就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的手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园林植物;空间设计;简洁;秩序;手法Abstract: the garden art is the modelling of time and space art, garden pla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dscape, and as the only vi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cape, not only have rich sequential change, but also constructs the elements of garden space. Landscape space are usually made of terrain, water body, architecture, plants, and sketch, and many other factors to build, garden plant as one of the elements of garden space composition, is the elastic part of the space, the stroboscopic of extremely rich change, to add to the the vitality and the delight of the garden, enrich the scenery of dimensional administrative levels.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que of garden plant landscape space design in detail in this paper.Keywords: the botanical garden plants; Space design; Concise; Order; methods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概念及特点(一)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概念其实构筑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主体就是各种植物材料,而它们与人的相互关系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植物景观空间。
(二)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特点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主要构成材料是“植物”。
它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运动性植物环境是活的生灵,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植物空间随时间变化的程度是其它任何人为环境不能比拟的。
植物材料本身规定了其空间具有强烈的运动性,它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延续性和复杂性,与人为的硬质环境有着明显的差别。
色彩季相性植物色彩的丰富宽广、季相的分明度远大于人工色彩,同时植物的色彩明暗对比和不同色相有机配合,必然引起人们的审美感受。
可塑性。
园林植物空间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对它的限定作用不象建筑和其它设施那么僵硬,而且园林植物空间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光影变化,构图巧妙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以构成多种变化的植物空间。
二、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营造中的重要性园林的设计既是一种环境设计,也是一种空间设计。
中国的古典园林非常重视空间的组合、营造。
在现代园林中,空间营造非常重要。
随着人类社会、城市环境和文化水平的变化、发展与提高,人们的艺术情趣和审美意识也在改变,园林植物既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能创造优美的环境空间,因此园林植物这一构成要素,在园林空间营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创造园林空间园林绿地不同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
如果没有花草树木,园林中的山水、建筑以空阔的蓝天作为背景,会显得过分开敞、暴露,毫无园林情趣。
用植物作为背景,限定某一个景区,则使其在建筑与山水周围产生尺度宜人,气氛幽静的空间环境。
在园林设计中,可根据设计目的和空间性质(开阔、封闭、隐蔽等),相应地选取各类植物来组合不同的空间。
高大树木不仅创造了幽静凉爽的空间环境,还创造了富有变化的光影效果;浓郁的树木,可以形成建筑与山水的背景,而树冠的起伏层叠,又构成园林空间四周的丰富变化;层次深远的林冠线,打破或遮蔽了由建筑物顶部与园林界墙所形成的单调的天际线,使园林空间更富于自然情调。
(二)协调园林空间园林植物可以充当园林空间的协调者,因为植物的基本色彩是绿色,它使园林形成统一的空间环境色调,在变化多样中求得统一感,也使人们在绿色的优美环境中感受到轻松与舒适。
另外,园林空间无论是大是小,适当的运用植物材料往往能够使空间环境显得更为协调,如大空间选用体形高大的树种或以植物群体造景,小空间则选择体形相应较小的树种,便可满足空间比例、尺度协调的要求。
(三)丰富园林空间植物多种多样的配置方式可满足园林不同空间风景构图的要求。
采用三五成丛的自然式种植形式,有利于表现自然山水的风貌;采用成行成排的规则式种植形式,则宜于协调规整的建筑环境;宽阔的草坪,大色块、对比色处理的花丛、花坛可以烘托明快、开朗的空间气氛;而林木夹径,小色块、类似色处理的花境则更容易表现幽深、宁静的山林野趣。
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设计手法(一)简洁简洁是表现美的条件之一,简洁的线形、形状总是比复杂的更具有表现力。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创造简洁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重复。
重复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来体现。
具有相同的形态或质感或色彩的不同植物可以通过这一特征的重复,统一整个植物空间,既单纯又不乏变化。
植物形态的重复将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的舒适、宁静感,并形成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一个空间中可以有各种特征完全一致的植物的重复,一般在形成覆盖式植物空间和竖向植物空间中运用较多。
这种景观的缺点是十分单纯,没有变化,过长会令人感到单调。
在设计中更多采取的是植物组群重复的手法,或者使每一组植物组群的1/3与相邻的组相同,这种重复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化;或确定重复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感等特征,使至少有一种是具有变化的,这样会使得组群、空间之间都有了联系,形成统一。
(二)多样过于单纯的构图会令观赏者感到平淡单调,利用多样性则可以控制过多的重复,引发人们的兴趣。
植物景观空间形式的多样性同样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变化来体现。
但是,多样性的体现并不是将所有无关的东西进行排列组合,过多的变化只会导致混乱。
应该在选定一种控制性的、贯穿整个构图的植物种类之后再进行变化。
这种作为构图基础的植物称为基调植物,用于调整构图的植物称为重点植物,实际上无论植物空间中哪种视觉要素发生了变化,多样性都会产生。
在表现多样性同时,也要考虑统一的形成,在3~7 种不同种植物组成的植物组群中,主要表现形态、色彩、质感中某两种植物特征,大多数植物的这两种特征均相似,或者在8~15种植物组成的植物组群中,大多数植物有一种特征相似,则整个植物景观可形成多样统一。
多样性形成的方式有对比和相似两种。
对比将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形成跳跃感,而相似的多样是平缓的,给人带来宁静、平和的感觉。
(三)秩序形态的秩序是利用水平展开形、圆球形、圆锥形、圆柱形之间的相似形的顺序而形成低、中、高、低的秩序变化。
对于质感来说,秩序就是细质、中质、粗质或反之亦可,这种秩序可以由形态、质感、色彩分别形成,也可以由三者相互结合形成。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节奏运用形态、色彩和质感可以使植物配置协调。
秩序是植物景观的节奏,它将视线从一个焦点自然地逐步引向下一个焦点,植物按一定间距种植,形成秩序,直到间距发生变化,这时变化的植物将很容易被看到从而形成秩序,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视野中焦点的数量只能是一个,仔细安排主景植物在植物景观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合理地运用秩序规律使植物景观中的各种形式和空间共存于一个有秩序的、统一的整体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四)均衡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均衡是指植物之间的各种要素的平衡状态。
均衡可以分为对称的均衡和不对称均衡两种。
植物景观的对称均衡是非常明显的,在构图中心设置焦点,左右两边形成植物重复,构图就会很稳重;利用中心两旁的垂直形象也可以起到强调均衡中心的作用,通常具有引导作用。
不对称的均衡中心不放置在中央,形成具有变化的均衡。
这种视觉上的不规则均衡,是各组成要素的比重感觉问题。
这里的比重是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
在植物景观构图中,首先要确定均衡中心,作为均衡中心的植物景观在形态、色彩、质感上应该是强有力的,中心的明确标定可以避免构图的散漫和混乱。
均衡也体现在景深方面,构图必须保持视线中前景、中景和背景植物的均衡。
如果缺少了前景或背景,空间就没有了层次,画面的均衡就无从谈起。
另外,前景与背景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处理应相对平淡一些,从而突出中景植物,形成均衡感。
(五)强调在植物空间中打破了植物材料的秩序和模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以控制空间构图。
植物景观中强调作用,通常由主景植物来实现。
主景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形态、色彩或质感在该植物群体中是否足够突出。
在一个群体中若有一种植物具有显著的形态特征,则它将会在群体中凸显出来。
质感就是如此,如果在植物景观中的控制性植物模式的质感为细质,则利用粗质或中性质感的植物就可以创造强调效果。
但要保持植物之间各种要素的平衡状态,即均衡的设计与处理给景物外观以魅力和统一,均衡的美学价值就表现出来了。
均衡可分为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是用来衬托主题的,在形态、色彩、质感上应该是强有力的,中心的明确标定可以避免散漫和混乱;不对称均衡是利用景物多维空间来创作的,在构图时要综合衡量构成园林绿地物质要素的虚实、色彩、质感、疏密、线条、体型、数量等给人产生的体量感觉来设计,不对称均衡布置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偏感性的自由灵活,可以起到移步换景的效果。
结语综上,园林植物已逐渐成为园林景观空间建造的主体材料,植物配置成功与否,很多时候直接影响到景观空间的质量。
运用植物材料来营造园林空间景观,已不能再停留在以往那种平面的,完善图纸的观念中,而应该用积极的,“立体”的空间意识进行构想和设计。
只有具备良好的空间意识,重视植物材料在园林空间景观中的作用,综合考虑,合理配置,才能营造出丰富多彩、舒适宜人的园林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1]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杨晓冬,王芳.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J].林业科技情报,2006.2.[3]赵爱华,李冬梅.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