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探究 唐雷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探究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探究
李伟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4(000)033
【摘要】园林景观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城市建设中。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
景占有重要地位。
植物造景可以说是园林景观中的精华,也是核心工作。
本文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做了探究分析,对植物造景的含义、意义、作用做了研究。
【总页数】1页(P215-215)
【作者】李伟
【作者单位】南京凯进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南京 211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探究 [J], 张清
2.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探究 [J], 陈丽娜
3.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配置探究 [J], 杨乐
4.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探究 [J], 张丹;刘锐之
5.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探究 [J], 马丽萍;孙甜甜;郑歌;车正;
张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灯光设计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唐雷

灯光设计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唐雷摘要:现代景观设计中照明设计所产生的丰富的视觉效果、空间感和心理感,对展示现代景观建筑的地域文化和艺术境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灯光设计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灯光设计;园林景观;应用前言灯光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主要以开放性公园为主,在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污染、改善居住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灯光照明的功能主要有基本照明功能和装饰功能两种。
一方面,灯光照明能够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及休闲娱乐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夜色的朦胧感与灯光色彩变幻,使园林景观呈现出美轮美奂的意境,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研究灯光设计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灯光设计的原则1.1适度性原则近年来,灯具种类不断增多,轻型、节能灯具在园林景观照明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园林景观灯光设计应坚持适度原则,选择合适灯具,对焦点景物实施定向照明,从而突出景观的独特性。
1.2审美性原则在灯光设计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以现代审美观为依托,营造出虚实结合、美轮美奂的意境,为夜色中的园林景观增色添彩。
1.3安全性原则园林灯光照明以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基础和保障,由于园林景观的特殊性,存在水、金属等多数导电体,一旦电力系统受损,将产生重大安全事故。
因而,在灯光设计过程中,应将用电安全意识贯穿于设计全过程,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从源头上确保用电安全。
1.4协调性原则灯光照明只作为园林景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景观因素的协调,包括造型、色彩、线型、装饰、构图,要与园林景观整体构成有机统一。
只有坚持协调性原则进行灯光设计,才能避免单调乏味的现象存在,保障园林景观整体的和谐。
1.5环保性原则当前,“崇尚自然”、“低碳环保”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全新追求。
绿色照明理念应贯穿于园林景观灯光设计全过程,全面体现环境保护的效果。
一方面,要求照明过程中,最大限度降低灯光对建筑、雕像、植物等危害,避免光污染问题的出现。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空间氛围营造分析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空间氛围营造分析崔岚(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在现代化发展不断深化推进的过程中,园林作为装点城市、大众放松身心的去处,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更是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此,要想提升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水平,需要合理地处理光影与植物本身多方面特质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园林空间氛围,从而获得更好的风景园林设计效果,发挥植物景观的价值。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空间;氛围营造间的构成来说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植物形态方面的影响。
植物形态主要指在植物的枝干、花叶以及生长方向等因素作用下而形成的植物的外观表象,从外观上来说,可将其分为圆球形、垂枝形等多种形态,而在不同的形态作用下,通常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从整体上影响植物景观的空间设计[2]。
其次是植物质感方面的影响。
植物的质感通常可表述为细腻、粗糙、疏密、厚薄等,不同质感下的植物往往会为观赏者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
一般情况下,单纯的植物质感会营造出统一和谐的植物空间,而复杂的质感则会使植物空间略显杂乱。
第三是植物色彩的影响。
植物的色彩一般会直观地影响到植物景观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使空间氛围呈现不同的情调。
第四是植物文化内涵的影响。
植物自身常常带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比如岁寒三友与花中四君子,其自身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所以更能够在意境上赋予人们不同的感受。
2.2空间在植物景观空间氛围的营造中,空间是最为核心的概念。
从空间的角度来说,设计者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意境,景观设计最是讲究立意,这也是体现设计者构思的基本方式。
设计者可以采用不同的配置手法,借助植物在空间的排列、组合上的差异,构造出不同的意境,体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路径。
在园林设计中通常都会为游人提供观赏路径,而这个路径不仅是游人走动的通道,更是游人观赏与体会植物景观氛围最直观的空间,设计不同的路径往往也能为游人带来不同的动态感受,更好地呈现植物景观的动态美。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探究肖诗琪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探究肖诗琪发布时间:2023-05-11T07:35:17.858Z 来源:《新潮·建筑与设计》2023年4期作者:肖诗琪[导读] 在这个阶段,景观建筑有三种主要方法:人与自然的完整性,艺术多样性以及个人和群体的完整性。
基于艺术效果的可变性,植物景观效果优于建筑景观效果。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江津区 402247摘要:在这个阶段,景观建筑有三种主要方法:人与自然的完整性,艺术多样性以及个人和群体的完整性。
基于艺术效果的可变性,植物景观效果优于建筑景观效果。
形状特征是最明显的效果,如植物的颜色和形状的多样性。
不同的生长阶段受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植物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反映了植物的动态变化,因此植物的景观价值非常重要。
塑料景观应充分了解植物的变化规律,确保合理的景观规划,结合人工方法,使植物景观更具可行性。
这个过程必须考虑到人工设计不能完全模仿植物的形状和颜色。
作为一件艺术品,在设计植物景观时需要人工干预。
有关人员应根据实际设计要求对相应的植物进行景观规划,并逐步消除植物生长过程中人工修剪的痕迹。
在个人和群体可接受的范围内,根据园林中的其他群体选择与植物相结合的景观植物,以增强视觉效果。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造景;应用引言植物造景是指以乔木、藤木等树木和草本植物的外观和层次结构为基础,通过修剪调整等多种表现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自然美,通过植物的分布搭配为人们带来视觉冲击,以这种方式创造具备一定审美价值的园林景观。
作为风景园林中的重要因素,植物造景可将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进行优化,使其在绿化环境的基础上更具观赏价值和艺术性。
本文对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1植物造景的重要意义1.1充分体现时空变化,营造特殊的意境效果花园空间本质上是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四维空间,这种变化反映在植物的季节层面上,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春天的生命,炎热的夏天,秋天的果实,冬天的白雪。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探究 曹蕾

植物的形态会随着树龄的增加、季节的改变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园林植物造景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形象丰富多彩,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化。如西湖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总体可以用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季苍翠来形容四季之景,但是对于不同景点的植物景观却又有所不同。春季景观主要可以从一些特色花种,如位于孤山后坡的杜鹃花和整个太子湾公园里盛开的樱花、郁金香等呈现出来;夏季景观主要可以从“云栖竹径”、“曲院风荷”等呈现出来;秋季景观主要可以从“满陇桂雨”以及位于孤山后山泛黄的麻栋林、位于裸子植物区水潭周围的杉林等呈现出来;冬季景观主要可以从花港观鱼雪松大草坪等呈现出来。根据植物季相特点,整个园林景观以桂花、香樟等常绿阔叶树作为基本树木,展现出一片风景各异,季节景观各异的漂亮景象。
3.2利用植物材料形成生态的调节与环境监控系统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一些土壤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利用植物造景等耐盐碱植物可以有效抵抗汞污染与臭氧气体,在某些有严重二氧化硫污染的工业区,种植例如银杏、皂荚等植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污染,因为植物往往都具有一定的抗性,可以在适当地区形成自然的环境监控系统。此外,充分利用植物景观营造意境且诗化园林,尽力营造出舒适、经济、美观与生态良好的生存环境,还要利用植物景观展现地域性特色,利用植物景观表现时序性,赋予景观以生命力,始终以植物群落为主,人工设施为辅,这是现代景观设计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
1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的作用
1.1降低噪音、改善空气和涵养水源的作用
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建设工程中的植物能够有效降低城市的各类噪音,还可以防风滞尘、改善空气质量,同时,对水分和土壤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还能够避免人们受到放射性危害。例如,乔灌木等植物作为道路护栏,不仅能够吸收城市周围的噪音,还可以在发生地震或者火灾时作为避难场所;悬铃木、刺槐等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尘土,从而提高空气质量;柳树、柏树、水杉以及云杉等植物的叶子能够截流降水,同时还能够根据土壤的渗透功能来有效降低地表径流的流速,防止带来巨大的冲刷力而损坏地面。所以,在园林景观绿化设计过程中加入植物造景技术可以对城市各方面起到很好的帮助。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探究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探究发表时间:2020-06-15T09:22:40.933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7期作者:吴竞宇[导读] 植物景观规划工作的环节以及方式亟需作出进一步优化,以充分匹配目前风景园林的建设需求。
武汉中合元创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为了缓和城市发展中的热岛效应,需要发挥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使居民居住的舒适感因此提升,同时可以改善城市周边环境。
近些年我国风景园林规模不断拓展,但是有关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不够全面,无法发挥出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作用,还会降低风景园林的建设质量。
因此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需要正确的规划设计植物景观,优化风景原理整体结构,促进城市建设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引言:植物景观规划作为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在全国范围内风景园林的建设规模愈发扩大,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也越来越广,设计内容不断丰富,以往的植物景观规划逐渐脱离了现今风景园林设计的实际需要,所以,植物景观规划工作的环节以及方式亟需作出进一步优化,以充分匹配目前风景园林的建设需求。
1.我国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的发展背景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逐步提高了对城市园林建设的关注程度,相关专业人才愈发受到城市建设规划行业的欢迎,以专业人才为突破口,拉动我国风景园林建设水平的快速提高。
在相关教学研究领域,随着园林建设理论的深入研究,诞生出植物造景、种植设计等富有生态学理念的研究理念。
进入21世纪后,生态学原理也开始和风景园林规划相融合,衍生出了植物景观、生态园林等先进的园林规划理念。
如今,长期的研究发展让我国风景园林建设具备十分丰富的理论知识,通过总结整理大量的风景园林规划理论,逐渐得出一个有效开展植物景观规划的准则和途径。
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充分应用这些准则和途径,我国各地都建设了不少优秀的园林设计作品,例如杭州西湖园林绿地以自然式植物景观营造为主,草坪空间形态丰富、灵活多变,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和使用功能。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处理措施_6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处理措施发布时间:2022-05-17T02:46:19.881Z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1年6月11期作者:唐雷[导读] 当今社会,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对相应的施工管理策略与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唐雷32082619900815****摘要:当今社会,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对相应的施工管理策略与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形势下,技术人员有必要立足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实际,充分有效整合施工资源要素,灵活运用多样化施工策略,全面提升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成效。
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处理措施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风景园林工程也随之蓬勃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风景园林工程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包含了诸多内容,如一般建筑工程、土方工程、园林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强弱电工程、水景工程、绿化造景工程、假山叠石工程、绿地养护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为保障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从而提高风景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特点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其需要和周围环境有效协调,应考虑临近建筑物的风格,以免过于突兀,旨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观。
在现代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中,应继承传统风景园林的优势,同时不断创新,注重生态环保性,根据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特点实施有效的保障措施,以提高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效率。
高质量的风景园林工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绿化作用,能够为人们营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特点主要有4个方面。
1)具有特殊性。
指的是在进行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时候,其施工对象具有多样化,大多数都是一些具有生命力的植物,如乔木、灌木、花卉、观赏草,这些植物的生长需求有所不同,而且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季节因素,以及植物的生态功能,如此才能提升风景园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_1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06-28T03:31:20.528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2月第4期作者:薛丽霞[导读]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均快速发展,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绩,特别是园林行业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薛丽霞乌鲁木齐市广域博创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00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均快速发展,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绩,特别是园林行业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现阶段的园林绿化工程实践中,植物造景的绿化技术手段已成为关键技术要点,园林绿化的总体景观规划设计效果直接取决于园林内的植物品种选择及造景搭配方式。
近年来,园林绿化的覆盖范围与面积正在快速增大,园林绿化中的植物品种选择及植物景观组合搭配方案也表现为多样化。
在介绍植物造景基本适用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实施思路,分析了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引言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改良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及文化娱乐活动场所,还能够提供观赏、游览的艺术空间,带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园林植物不但具有改善环境、调节气候、防风、庇荫、净化空气、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噪音等基本作用,还能在园林空间艺术表达方面展现鲜明的景观特色。
1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原则 1.1创造性原则园林景观从无到有的起点是一个创意,在设计水平不断提升及人们审美能力持续强化的大背景下,千篇一律的植物造景方式并不能从精神上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其陶冶情操、荡涤心灵的作用随之弱化。
基于此,在园林景观中植物造景设计需遵循创造性原则,注重新内容、新手法、新思想的运用,使植物造景设计更为高效。
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实践建立在尊重生态的前提下,要根据绿植生长习性、大众审美潮流,尝试创新,确保植物造景设计有据可依。
1.2根据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在进行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从实际环境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探究唐雷
发表时间:2018-06-19T15:10:52.1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作者:唐雷张宇航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林设计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沈阳新龙城市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林设计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在具体的设计结构上,包括植物、建筑、水体、地形等不同元素,深化空间艺术效果的发展理念,提高景观设计的效果。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
前言
景观园林设计的总体目标是要实现呈现纯粹的自然之美,为人们提供美好舒适的生存空间与绿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三重目标。
空间艺术的研究与融入,能够让景观园林的整体视觉效果有较大提升,并逐步凸显对美的布局,营造截然不同的体验氛围。
1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类型
1.1开敞空间
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称为开敞空间,它外向、无私密性。
园林中由低矮植物营造的开敞空间气氛明快、开朗,常成为人们良好的游憩活动场所。
由如茵的草坪,斑斓的花卉,矮小的灌木等植物材料营造的空间均能达到此种效果。
1.2半开敞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材料为主营造的半开敞空间有两种表现形式:人的视线被四周植物的枝干等部分遮挡,人的视线透过稀疏的树干可到达远处的空间。
空间开敞程度小,单方向,常用于一面需隐密性,而另—面需景观的环境中,在大型水体旁也很常用。
这两种空间在形式上虽不完全相同,但有着共同的特点,即二者都不是完全开敞,也没有完全闭合,身处其中,人的视线时而通透,时而受阻,富于变化。
1.3封闭空间
由基面、竖向分隔面和覆盖面共同构成的林下空间,利用乔木树冠形成的覆盖面隔离向上的视线,同时林下灌木对视线的流动产生阻挡,人的视线四周均被植物所围合,形成视线的封闭,称为封闭空间,它无方向性,具有私密性、隔离性。
1.4竖向空间
空间由基面和竖向分隔面构成,植物冠幅较窄,主要利用椭圆形、圆椎形、圆柱形的植物自身或与灌木结合,在竖向分隔面上封闭视线,形成竖向上的方向感,将人的视线导向空中。
1.5覆盖空间
指由树冠浓密的遮荫乔木构成的顶面被覆盖,而立面为空透的空间,能带给人较强的归属感。
同时由于树冠的厚度和质感不同,能产生不同的遮荫效果,为人们创造舒适的游憩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由植物营造的覆盖空间与许多由园林建筑营造的顶面覆盖,四周开敞的空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果抛开具体的形象、质感等方面的区别不谈,那么它们带给人的空间感受则是较为类似的。
2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探讨
2.1植物与地形(山体)相结合
植物与地形相结合,可以强调或者消除由地形变化所形成的空间感。
例如:垂直向上类植物(水杉等尖塔型植物)通过引导视线向上的方式,突出了空间的垂直面。
如果在山顶或山坡大量使用该类植物,给人一种山体超过实际高度的幻觉和紧张感;当与较低矮的展开类或无方向类(特别是圆球形)植物种植在一起时,视觉并未被阻挡,空间通透感强,植物主要起到丰富空间的作用,使人放松。
北海濠濮涧北部的庭院空间,叠石成山,但由于山的高度不够,且坡度又十分平缓,犹如微凹“盆地”,存在着空间感不强的问题,造园者通过密植山坡上的林木,枝叶繁茂浓密,形成一道帷幕,从而加强了空间感。
2.2植物与水体结合
植物与水体结合,实际是通过植物与水体边缘和水面造景结合来完成的,该手法可大大丰富水面空间的色彩和层次。
当河岸线平直时,岸边植物植物可以对其边沿进行软化,同时将人的视线过渡向水面;大而空旷的水面适量种植荷花、千屈菜、等水生植物,可以对水面起到限制作用,增加水面的丰富度,降低水面平直空间的空阔和单调感;水面的倒影可以增加植物带来的空间分隔感,如岸边成排的乔木本身阻隔了视线,倒影中同样会出现这些高乔木,从而高度加倍,围合感也加倍。
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就运用了这种手法,湖面大而建筑高度有限,空间围合感差,借助建筑物外侧高大又浓密的乔木,补偿了建筑高度的不足,有效加强了庭院的空间感。
2.3运用植物自身形态特点丰富空间层次
园林空间无论是大是小,适当的运用植物材料往往能够使空间环境显得更为协调。
在较小的院落,设置建筑、小品等过多易显得拥挤,不设置景物又会缺乏层次没有深度,此时靠边角种植庭荫树则可以增加院落的层次感,让人忽略院落的边界,感觉上扩充了院落空间。
运用植物遮蔽视线,观者稍一变换位置,便能看到不同的植物景观和植物与相应的山池建筑组合的景观,这便是“步移景异”的效果,空间感觉由此而得到扩大。
园林中常用通过门洞或透窗去看某一景物的手法,使景观空间显得含蓄深远。
植物造景中也有类似手法,即透过枝叶扶疏的网络去看某一景物,这种植物界面犹如门洞透窗一般,与建筑、墙亘所形成的界面相比,虽然不甚明确、具体、密实,但其自身特点,使赏景人视线半穿而过,对相隔的空间憧憬无限。
2.4植物空间设计
植物空间中包括的因素分别为植物和空间,其中植物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质地,植物的颜色和气味、形态等会影响人的情绪及情感等,因此选择适当的植物品种可提高人们的情感。
人在景观中继续要一定的私密空间,又需要一定的互相接触,因此在植物空间设计中就要组合成这种私密性和半私密性公共空间。
应用于实践中就是要给人一种竖向空间,这种竖向空间若采用大乔木空间,下层无灌木等空间,人在这种环境下会有敬畏、严肃和自我存在感弱的感觉;若采用中、小乔木组合成的空间,则可形成一种让人有兴奋、好奇和惊讶的感觉等。
因此对植物空间进行设计,不仅可吸引人来欣赏,也能留得住人多停留,让人在此空间内有较强的占
有欲。
2.5情感体验设计
情感体验是人深处景观环境中得到的心理感官,这些信息均是从人的所见、所闻和所听的事物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情绪变化。
如人们通过眼睛所看到的事物,经过一系类反应后传输至大脑中,形成一种记忆和联想;通过触觉感受到园林中植物的强壮、粗鲁或疏松等感觉;通过嗅觉感受到植物的方向或异味,增强人对植物的距离感;通过听觉感受到环境所产生的安全感或参与感,通过植物所发出的声响激发人的情感效应。
2.6植物种类的选择
植物作为景观空间中设计中的重点,不同植物的枝干、形态、叶色和质感等均不同,这种不同的特点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同,所带给人的感情反应也不同。
因此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考虑种植一些四季有景的植物、低成本的植物、具有文化寓意的植物和色彩丰富的植物。
如采用色彩丰富的植物,在寒冷地区或严寒季节内,配置暖色系的植物会给人温暖的感觉,将人们目前的需求表现在植物上,达到自然和谐的效果。
2.7搭配方式
在对植物景观进行搭配时,可将乔木、灌木和草进行合理搭配,凸显其立面效果,建立具有积极视觉效果力的景观。
或在搭配时利用视觉效果搭配植物,将小乔木作为景观中的主要观赏植物,用花灌木作为视觉焦点,将不同花色和叶色的植物搭配在一起给观赏的人带来一种热闹的感觉,地面以草坪制作,将空间软化,营造了一种亲切和舒适的环境供人们休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景观园林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空间艺术的构建在营造良好的空间形态的同时,实现了植物材料和园林空间景观的相互结合。
借助于科学的空间配置,不但能够使人们在游玩观赏的过程中,体现到亲近自然的乐趣,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增加景观园林的人文气息。
使空间艺术魅力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表达,不断提升植物、建筑、水体等方面的相互结合,使现代园林设计能够将观赏性、实用性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李文雯.关于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探索[J].美与时代(中),2015,02:111-112.
[2]王静.论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5,08: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