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铸铁金相组织观察
实验三:碳钢和铸铁的平衡组织的观察

实验四:碳钢和铸铁的平衡组织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识别不同成分的碳钢和各种铸铁平衡组织的特征;2.建立铁碳合金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3.应用杠杆定律估算钢中的含碳量。
二、实验说明:根据铁碳合金状态图,铁碳合金随着含碳量的不同,碳钢可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白口铸铁可分为亚共晶、共晶和过共晶白口铸铁。
1.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基本组织特征: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基本组织为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和莱氏体。
它们在金相显微镜下(使用3~4%硝酸酒精溶液的浸蚀后)其组织的特征为:(1) 铁素体(F)呈白点的,其分布呈块状(当钢中含碳量较少时)或呈网状(当钢中含碳量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的硬度很低,一般为HB80~120。
强度也较低,但塑性、韧性好。
(2) 渗碳体(Fe3C)呈亮白色(但苦味酸溶液浸蚀后呈暗色),其分布一般呈网状分布在珠光体的周围(过共析钢中为Fe3CⅡ)。
或呈长条状分布在莱氏体中(过共晶白口铸铁中的Fe3CⅠ)。
渗碳体的硬度很高。
HB达800,是一种硬而脆的相,所以强度、塑性却较差。
(3) 珠光体(P)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它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无法分辨,呈暗色;而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呈黑白相间的片状分布。
片状珠光体硬度为HB190~230,随着间距的变小硬度升高。
(4) 莱氏体(Ld)是一种共晶组织,它是在亮色渗碳体的基底上分布着暗黑色点状或条状的珠光体。
莱氏体和珠光体不同,前者是在渗碳体的基体上分布着珠光体,后者是在铁素体的基体上分布着渗碳体。
莱氏体的硬度很高,达HB700,性脆。
它一般在含碳量大于2.11%的白口铁中存在,在某些高碳合金钢的铸造组织中也会出现。
2.亚共析钢的含碳量的估算:了解了这些组织的特性后,就可以结合现实合金状态图,根据不同含碳量的碳钢和铸铁分析其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见表4-1)。
亚共析钢的平衡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
已知珠光体的平均含碳量为0.8%,由于铁素体中含碳量极少,可以忽略,因而根据杠杆定律,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珠光体含量面积百分数乘上0.8%,即为碳钢的含碳量。
实验四铸铁金相组织观察

灰铸铁的成分范围为:
2.5~3.6%C, 1.0~2.5%Si, 0.6~1.2%Mn , ≤ 0.15%S, ≤ 0.15%P 。 (2)铸铁的组织
钢的基体+G(石墨)
灰铸铁齿轮箱
基体组织有铁素体、珠光体和铁素体加珠光体三种。
灰铸 铁的
显微
组织
石 墨 片 的 三 维 形 貌
铁 素 体 灰 铸 铁
虫状G
蠕墨铸铁的显微组织
珠光体基体 铁素体基体
铁素体基体+珠光体
蠕墨铸铁中的石墨
蠕虫状石墨 400X(蠕化良好)
蠕虫状石墨 400X(蠕化不良)
三、实验步骤
1、领取铸铁金相试样,在显微镜下仔细
观察,分析各铸铁试样中石墨的形状, 比较异同点。
2、将各试样显微组织描绘下来。
铸铁试样显微组织
试样名称 1 2 普通灰口铁 普通灰口铁 处理状态 铸态 铸态 显微组织 P基+G片 F基+ G片
退火获得的。
(1)化学成分和组织
灰铸铁的成分范围为: 2.4~2.8%C,1.2~2.0%Si, 0.4~1.2%Mn, ≤0.1%P,≤0.2%S 。
可锻铸铁石墨化退火工艺曲线
(2)组织:基体(F、P)+团絮状G 铁素体基体可锻铸铁又称黑心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的显微 组织
珠光体可锻铸铁黑心可锻铸铁源自
五、思考题
1、在铸铁的石墨化过程中,如果第一阶段 完全石墨化,第二阶段或完全石墨化,或部 分石墨化或未石墨化,问它们各得何种组织?
2、试述石墨形态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3
4 5 6 7 8 9
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附参考答案)西南交通大学

⼯程材料实验指导书(附参考答案)西南交通⼤学⼯程材料实验指导书陈俊英⾼国庆杨萍编冷永祥万国江王良辉西南交通⼤学材料系2011 年10 ⽉实验须知1. 实验不得⽆故缺席,否则取消期未考试资格;2. 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的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3. 实验过程中必须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安全及设备操作规章制度;4. 损坏设备、仪器根据情节轻重按学校规定进⾏全部或部分赔偿;5. 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实验完毕后,实验数据及结果经指导教师认可并签字后⽅能离开实验室;6.,实验报告格式在本指导书后;交实验报告时同时还必须附上指导教师签字的实验数据及结果;7. 实验⼀⾄实验五在⽹上进⾏,⽹址是:/doc/931f19c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2.html /,进⼊材料系主页后,到⼯程材料精品课程⽹页的⽹上实验相应拦⽬中,时间在相应教学内容结束后⾃⼰安排,实验报告在所有实验结束后统⼀交;8. 实验六(材料综合实验)在材料实验室进⾏,具体时间在相应教学内容结束后安排。
9. 实验部分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即20分;10. 在考试内容中涉及实验内容部分占20-30%,即20-30分。
⽬录实验实验⼀⾦属材料的硬度和冲击韧性测定┅┅┅┅┅┅┅┅┅┅( 3)实验⼆铁碳合⾦组织观察第⼀实验部分铁碳合⾦平衡显微镜组织观察┅┅┅┅┅┅( 5)第⼆实验部分铁碳合⾦⾮平衡显微镜组织观察┅┅┅┅┅( 7)实验三铸铁⾦相组织观察┅┅┅┅┅┅┅┅┅┅┅┅┅┅┅┅( 9)实验四有⾊⾦相组织观察┅┅┅┅┅┅┅┅┅┅┅┅┅┅┅┅(10)实验五常规热处理┅┅┅┅┅┅┅┅┅┅┅┅┅┅┅┅┅┅┅(11)实验六综合实验┅┅┅┅┅┅┅┅┅┅┅┅┅┅┅┅┅┅┅┅(12)附录附录⼀┅┅┅┅┅┅┅┅┅┅┅┅┅┅┅┅┅┅┅┅┅┅┅┅┅(14)附录⼆┅┅┅┅┅┅┅┅┅┅┅┅┅┅┅┅┅┅┅┅┅┅┅┅┅(20)附录三┅┅┅┅┅┅┅┅┅┅┅┅┅┅┅┅┅┅┅┅┅┅┅┅┅(24)实验报告实验报告⼀┅┅┅┅┅┅┅┅┅┅┅┅┅┅┅┅┅┅┅┅┅┅┅(28)实验报告⼆第⼀实验部分报告┅┅┅┅┅┅┅┅┅┅┅┅┅┅┅┅┅┅(30)第⼆实验部分报告┅┅┅┅┅┅┅┅┅┅┅┅┅┅┅┅┅┅(32)实验报告三┅┅┅┅┅┅┅┅┅┅┅┅┅┅┅┅┅┅┅┅┅┅┅(34)实验报告四┅┅┅┅┅┅┅┅┅┅┅┅┅┅┅┅┅┅┅┅┅┅┅(35)实验报告五┅┅┅┅┅┅┅┅┅┅┅┅┅┅┅┅┅┅┅┅┅┅┅(36)综合实验报告┅┅┅┅┅┅┅┅┅┅┅┅┅┅┅┅┅┅┅┅┅┅(37)实验⼀⾦属材料的硬度和冲击韧性测定⼀、实验⽬的1. 了解材料硬度测定原理及⽅法;2. 了解布⽒和洛⽒硬度的测量范围及其测量步骤和⽅法;3. 了解显微硬度的测量范围及⽅法;4. 了解冲击韧性设备的测定原理、⽅法;5. 了解脆性、韧性材料冲击后的断⼝及冲击值的区别。
(完整)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

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实验目的实验说明实验内容及方法指导实验报告要求思考题一:实验目的(1)观察各种常用合金钢、有色金属和铸铁的显微组织.(2)分析这些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关系及应用。
二:实验说明1.几种常用合金钢的显微组织一般合金结构钢、低合金工具钢都是低合金钢。
即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的钢,由于加入了合金元素,使相图发生了一些变动,但其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与碳钢没有质的区别。
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仍然可借助C曲线来分析,除了Co元素之外,合金元素都使C曲线右移,所以低合金钢用较低的冷却速度即可获得马氏体组织。
例如,除作滚动轴承外,还广泛用作切削工具、冷冲模具、冷轧辊及柴油机喷嘴的GCrl5钢,经过球化退火、840~C油淬和低温回火,得到的组织为隐针或细针回火马氏体和细颗粒状均匀分布的碳化物以及少量残余奥氏体.高速钢是一种常用的高合金工具钢.如W18Cr4V高速钢,因为含有大量合金元素,使Fe-Fe3C相图中点E 大大向左移动,所以它虽然只含有w(C)=0.7%~0.8%碳,但已经含有莱氏体组织。
在高速钢的铸态组织中可看到鱼骨状共晶碳化物,如图1所示。
这些粗大的碳化物,不能用热处理方法去除,只能用锻造的方法将其打碎.锻造退火后高速钢的显微组织是由索氏体和分布均匀的碳化物组成(图2)。
大颗粒碳化物是打碎了的共晶碳化物。
高速钢淬火加热时,有一部分碳化物未溶解,淬火后得到的组织是马氏体、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图3)。
碳化物呈颗粒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都是过饱和的固溶体,腐蚀后都呈白色,无法分辨,但可看到明显的奥氏体晶界。
为了消除残余奥氏体,需要进行三次回火,回火后的显微组织为暗灰色回火马氏体、白亮小颗粒状碳化物和少量残余奥氏体,如图4所示。
图1 W18Cr4V钢铸态组织图2 W18Cr4V钢锻后退火组织图3 W18Cr4V钢的淬火组织图4 W18CNV钢的淬火回火组织2.铸铁的显微组织依铸铁在结晶过程中石墨化程度不同,可分为白口铸铁、灰口铸铁、麻口铸铁.白口铸铁具有莱氏体组织而没有石墨,碳几乎全部以碳化物形式(Fe3C)存在;灰口铸铁没有莱氏体,而有石墨,即碳部分或全部以自由碳、石墨的形式存在。
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

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篇一:合金钢铸铁与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分析实验报告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学院实验室课程名称实验类型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实验日期指导教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金属学与热处理验证性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观察魏玉鹏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使用的设备仪器三、实验方法、步骤四、画出下列材料的显微组织示意图,并用箭头标明示意图中所示组织的名称1材料名称:W18Cr4V处理状态:铸造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材料名称:灰口铸铁处理状态:铸造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材料名称:W18Cr4V 处理状态:淬火+高温回火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材料名称:球墨铸铁处理状态:铸造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2材料名称:ZL102(未变质)材料名称:ZL102(变质)处理状态:处理状态:组织:组织:腐蚀剂:腐蚀剂:放大倍数:放大倍数:五、实验结果讨论1. 根据显微组织观察,试分析高速钢性能和热处理特点,说明为什么?2.将以上灰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同球墨铸铁进行比较,说明为什么?3.试分析变质处理对硅铝明合金的作用。
4. 简述巴氏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特点。
篇二:常用金属材料显微组织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各种常用合金钢,有色金属和铸铁的显微组织。
2.分析这些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关系及应用。
二、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及分析1.几种常用合金钢的显微组织合金钢依合金元素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的称为低合金钢;合金元素为5~10%的称为中合金钢;合金元素大于10%的称为高合金钢。
1)一般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都是低合金钢。
由于加入合金元素,铁碳相图发生一些变动,但其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与碳钢的显微组织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低合金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与碳钢的显微组织也没有根本的不同,差别只是在于合金元素都使C曲线右移(除Co外),即以较低的冷却速度可获得马氏体组织。
常用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

常用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观察几种常用合金钢、铸铁和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了解这些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特点。
二、仪器与材料仪器: XJP-2A( 单目 ) 金相显微镜; XJP-3C( 双目 ) 金相显微镜;材料: 10 种常用金属材料表 1 常用金属材料的金相试样三、实验原理及教学内容1 合金钢在合金钢中,由于合金元素对相图及相变过程的影响,其显微组织比碳钢复杂得多,组成相除了合金铁素体、合金奥氏体、合金渗碳体外,还可能出现金属间化合物,其组织形态随钢种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根据其用途可分为: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
• 40Cr 调质钢(合金结构钢)合金调质钢是指调质处理后的合金结构钢,调质处理后具有高强度与良好的塑性及韧性。
40表示含碳量0.4%,Cr是加入的合金元素,起着增加淬透性,使调质后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得到强化。
回火索氏体以前我们学过,是由等轴状F和粒状渗碳体构成。
40Cr调质处理(淬火后高温回火) W18Cr4V退火• W18Cr4V 高速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是一种高合金工具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热硬性,还具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和塑性。
加入合金元素W提高热硬性;Cr可以提高钢的淬透性;加入合金元素V可显著提高钢的耐磨性和热硬性。
a. 铸态组织显微组织分为三个部分:晶界附近为骨骼状莱氏体共晶碳化物Fe4W2C及WC,严重地分割了基体,使钢受载时极易脆裂;晶粒外层为奥氏体分解产物—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因为它不易被浸蚀而呈亮色,常称为“白色组织”;晶粒的心部是δ共析体,为极细的共析组织,易受浸蚀而呈黑色,通常称为“黑色组织”。
b. 锻造和退火后的组织为了改善碳化物的不均匀性,生产上采用反复锻造的方法将共晶碳化物击碎使其分布均匀。
为了去除锻造内应力,清除不平衡组织,降低了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为淬火提供良好的原始组织,必须对高速钢进行退火处理。
经过860~880℃退火后,高速钢 W18Cr4V 的退火组织为较粗大的共晶碳化物颗粒及稍细的二次碳化物,分布在索氏体基体上。
耐热铸铁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耐热铸铁的性能,特别是其在高温下的抗生长能力。
通过对不同成分的耐热铸铁进行加热实验,观察其尺寸变化和性能表现,评估其耐热性能和抗生长性能。
二、实验材料1. 耐热铸铁材料:选择几种不同成分的耐热铸铁,包括硅含量、铬含量、铝含量不同的样品。
2. 加热设备:高温炉,能够将样品加热至指定温度。
3. 测量工具:电子秤、卡尺、高温热电偶等。
4. 保护气氛设备:CO/CO2气氛发生器、真空泵等。
三、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将不同成分的耐热铸铁样品切割成相同尺寸,并确保表面平整。
2. 加热实验:将样品分别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600℃、800℃、1000℃等不同温度,保持一定时间,记录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3. 尺寸测量:加热结束后,迅速取出样品,使用卡尺测量其尺寸变化,计算体积膨胀率。
4. 性能测试:对加热后的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评估其性能变化。
5. 组织观察: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样品的组织变化,分析生长现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尺寸变化:在不同温度下,所有样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尺寸膨胀。
随着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率逐渐增大。
其中,硅含量较高的样品膨胀率最小,铝含量较高的样品膨胀率最大。
2. 性能变化:随着温度升高,样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均有所下降。
其中,硅含量较高的样品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下降幅度最小,铝含量较高的样品下降幅度最大。
3. 组织观察:加热后,样品的组织发生了明显变化。
硅含量较高的样品组织较为稳定,生长现象不明显;铝含量较高的样品组织较为疏松,生长现象较为明显。
五、讨论1. 生长原因:铸铁在高温下会发生生长现象,主要原因是碳化物的分解、内氧化、循环相变和气氛中碳沉积等。
2. 耐热性能:本实验结果表明,硅含量较高的耐热铸铁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抗生长能力较强。
3. 抗生长措施:为提高耐热铸铁的抗生长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 加入硅、铬、铝等合金元素,提高铸铁的抗氧化性。
铸铁的金相组织图

灰口铸铁 可锻铸铁 球墨铸铁 蠕墨铸铁
片状石墨(未浸蚀) 团絮状石墨(未浸蚀) 球状石墨(未浸蚀) 蠕虫状石墨(未浸蚀) 放大倍数400× 放大倍数400× 放大倍数400× 放大倍数400×
灰口铸铁 灰口铸铁 灰口铸铁
F 基+片状石墨 (F +P )基+片状石墨 P 基+片状石墨
放大倍数400× 放大倍数400× 放大倍数400×
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 球墨铸铁 F 基+团絮状石墨
P 基+团絮状石墨 F 基+球状石墨 放大倍数400×
放大倍数400× 放大倍数400×
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 高磷铸铁 (F +P )基+球状石墨
P 基+球状石墨 P 基+片状石墨+磷共晶 放大倍数400× 放大倍数400× 放大倍数4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思考题
1、在铸铁的石墨化过程中,如果第一阶段 完全石墨化,第二阶段或完全石墨化,或部 分石墨化或未石墨化,问它们各得何种组织?
2、试述石墨形态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可锻铸铁的石墨化退火
4、蠕墨铸铁
蠕墨铸铁是液态铁水经蠕化处理和 孕育处理得到的。 蠕化剂为稀土硅铁镁合金、 稀土硅 铁合金、稀土硅铁钙合金等。
(1)化学成分和组织
化学成分:3.5~3.9%C,
2.1~2.8%Si, 0.4~0.8%Mn, ≤0.1%P ≤0.1%S。
蠕墨铸铁中的石墨
(2)组织:基体(F、F+P、P)+ 蠕
3
4 5 6 7 8 9
普通灰口铁
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 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
铸态
退火 正火 铸态 退火 正火 等温淬火
(P+F)基+ G片
F基+G团絮 P基+G团絮 (P+F少)基+G球 F基+G球 P基+ G球 B下+ G球
10
11 12
蠕墨铸铁
蠕墨铸铁 蠕墨铸铁
铸态
铸态 铸态
F基+G蠕虫状
硅铁
稀土镁
硅 钙
化学成分范围是:3.6~3.9%C, 2.0~2.8%Si,
0.6~0.8%Mn,≤0.1%P,≤0.04%S, 0.03~0.05%Mg残。
(2)组织:基体(F、F+P、P)+
球状G
球状石墨 1000X(球化良好) 偏振光
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
铁 素 体 球 墨 铸 铁 珠 光 体 球 墨 铸 铁
实验四 铸铁金相组织
观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灰铸铁显微组织特征和分析灰铸
铁组织的特点。
2. 分析各种铸铁的基体与石墨的形状、
大小、数量及分布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3. 了解不同热处理对铸铁组织和性能的 影响。
二、实验原理
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并含有较多硅、锰、硫、磷等
元素的多元铁基合金。 按铸铁中碳元素存在形式和石墨形态可分:
退火获得的。
(1)化学成分和组织
灰铸铁的成分范围为: 2.4~2.8%C,1.2~2.0%Si, 0.4~1.2%Mn, ≤0.1%P,≤0.2%S 。
可锻铸铁石墨化退火工艺曲线
(2)组织:基体(F、P)+团絮状G 铁素体基体可锻铸铁又称黑心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的显微 组织
珠光体可锻铸铁
黑心可锻铸铁
灰铸铁的成分范围为:
2.5~3.6%C, 1.0~2.5%Si, 0.6~1.2%Mn , ≤ 0.15%S, ≤ 0.15%P 。 (2)铸铁的组织
钢的基体+G(石墨)
灰铸铁齿轮箱
基体组织有铁素体、珠光体和铁素体加珠光体三种。
灰铸 铁的
显微
组织
石 墨 片 的 三 维 形 貌
铁 素 体 灰 铸 铁
虫状G
蠕墨铸铁的显微组织
珠光体基体 铁素体基体
铁素体基体+珠光体蠕墨铸铁中的石墨来自虫状石墨 400X(蠕化良好)
蠕虫状石墨 400X(蠕化不良)
三、实验步骤
1、领取铸铁金相试样,在显微镜下仔细
观察,分析各铸铁试样中石墨的形状, 比较异同点。
2、将各试样显微组织描绘下来。
铸铁试样显微组织
试样名称 1 2 普通灰口铁 普通灰口铁 处理状态 铸态 铸态 显微组织 P基+G片 F基+ G片
铁 素 体 加 珠 光 体 球 墨 铸 铁
球 墨 铸 铁 中 的 石 墨 球
(3)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
球墨铸铁可
进行各种热 处理,如退火、 正火、淬火 加回火、等 温淬火等。
正火 珠光体+牛眼状铁素体
等温淬火 下贝氏体
淬火 淬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淬火+回火 回火马氏体
3、可锻铸铁
石墨呈团絮状的灰口铸铁,是由白口铸铁经石墨化
活 塞 环
汽 缸 套
灰铸铁件
片 状 石 墨 的 六 种 不 同 分 布 方 式
A
B
C
D
E
F
2、 球墨铸铁
石墨呈球形的灰口铸铁。由液态铁水经石墨化得到。 球状石墨是液态铁水经球化处理得到的。球化剂为
镁、稀土和稀土镁。
为避免白口,并使石墨细小均匀,在球化 处理同时还进行孕育处理。 常用孕育剂为 硅铁和硅钙合金。 (1)化学成分和组织
P基+G蠕虫状 (P+F)基+ G蠕虫状
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
四、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结束后,每个学生都要认真地研究分析实验结果, 按要求写好实验报告,交实验指导教师审阅,实验报告 要包括下述内容: 1、简述实验目的
2、整理好实验结果 3、简要说明铸铁的组织特点,并比较白口铸铁、麻口铸 铁、灰口铸铁中碳的形状。 4、比较各类型灰铸铁中石墨的组织形态。 5、根据观察,综合《材料科学基础》、《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学》等理论知识,分析各类合金的显微组织 特征以及组织对性能的影响规律。
灰铸铁:石墨呈片状
灰口铸铁
(断口为灰色)
可锻铸铁:石墨呈团絮状 球墨铸铁:石墨呈球状
蠕墨铸铁:石墨呈蠕虫状 白口铸铁:碳主要以碳化物的形式存在,断口呈白色 麻口铸铁:断口中心部位呈灰色,外沿为白色
1、灰铸铁
灰铸铁是指石墨呈片状分布的灰口铸铁。其产量约占铸铁总 产量的80%以上。 (1)化学成分和组织
珠 光 体 灰 铸 铁
铁 素 体 加 珠 光 体 灰 铸 铁
(3) 灰铸铁的孕育处理
常对灰铸铁进行孕育处理,以细化片状石墨。 常用的孕育剂有硅铁和硅钙合金。 经孕育处理的灰铸铁称为孕育铸铁。
硅铁
硅钙
孕育处理前
孕育处理后
(4) 热处理
热处理只改变基体组织,不改变石 墨形态。 灰铸铁强度只有碳钢的30~50%, 热处理强化效果不大。 灰铸铁常用的热处理有: ① 消除内应力退火(又称人工时效) ② 消除白口组织退火 ③ 表面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