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危化企业 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案例

④煤矿值班领导并未带班下井.
夜班带班领导为安全副矿长齐谷明, 齐谷明并未按规定带班下井。更让人 意外的是,大班长岳友山也未下井工 作。
事发时,齐谷明在矿上睡觉。事 发后,齐谷明并不是及时救人,而是 从煤矿小斜井进入矿井中。随后,从 小斜井跑出,伪装带班下井后逃生的 假象。
(3)安全事故法律责任追究程序启动
(1)事故经过 2007年4月18日7时53分左右,辽宁省
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滑 落事故,装有30吨钢水的钢包在吊运下落 至就位处2-3米时,突然滑落,钢水撒出, 冲进车间内5米远的一间房屋,造成在屋内 正在交接班的32人全部死亡,2名操作工重 伤。
(2)事故的直接原因:
炼钢车间吊运钢水包的起重机主钩在下降作 业时,控制回路中的一个联锁常闭辅助触点锈蚀 断开,致使驱动电动机失电;电气系统设计缺陷, 制动器未能自动抱闸,导致钢水包失控下坠;制 动器制动力矩严重不足,未能有效阻止钢水包继 续失控下坠,钢水包撞击浇注台车后落地倾覆, 钢水涌向被错误选定为班前会地点的工具间。
(4)事故的直接原因
这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硝化系统在处 理系统异常时,酸置换操作使系统硝酸过量,甲 苯投料后,导致一硝化系统发生过硝化反应,生 成本应在二硝化系统生成的二硝基甲苯和不应产 生的三硝基甲苯(TNT)。因一硝化静态分离器内 无降温功能,过硝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无法移出, 静态分离器温度升高后,失去正常的分离作用, 有机相和无机相发生混料。混料流入一硝基甲苯 储槽和废酸储罐,并在此继续反应,致使一硝化 静态分离器和一硝基甲苯储槽温度快速上升,硝 化物在高温下发生爆炸。
(3)事故主要原因
①是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的炼钢车间无正规工 艺设计,未按要求选用冶金铸造专用起重机,违 规在真空炉平台下方修建工具间,起重机安全管 理混乱,起重机司机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车 间作业现场混乱,制定的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
案例十二 石化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十二石化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黄岛油库"8.12"特大火灾事故分析事故概况黄岛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胜利油田开采出的原油经东(营)黄(岛)长管输线输送到黄岛油库后,由青岛港务局油码头装船运往各地.黄岛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万立方米,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万立方米,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黄岛油库老罐区,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小时,烧掉原油4万多立方米,占地250亩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在灭火抢险中,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牺牲,100多人受伤.其中公安消防人员牺牲14人,负伤85人.8月12日9时55分,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到下午2时35分,青岛地区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份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每小时1.5米,温度为150~300~C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撤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米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米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约1分钟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l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的外溢原油象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米高的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万立方米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的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烈焰和浓烟烧黑3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还有一都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的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装船泵房,计量站,加热炉.火海席卷着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的两路油火汇合成一路,烧过油库1号大门,沿着新港公路向位于低处的黄岛油港烧去.大火殃及青岛化工进出口黄岛分公司,航务二公司四处,黄岛商检局,管道局仓库和建港指挥部仓库等单位.18时左右,部分外溢原油沿着地面管沟,低洼路面流入胶州湾.大约600吨油水在胶州湾海面形成几条十几海里长,几百米宽的污染带,造成胶州湾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投入抢险灭火的战斗.枉大火迅速蔓延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这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恶性事故给予了极大关注.江泽民总书记先后三次打电话向青岛市人民政府询问灾情.李鹏总理于13日11时乘飞机赶赴青岛,亲临火灾现场视察指导救灾.李鹏总理指出:"要千方百计把火情控制住,一定要防止大火蔓延,确保整个油港的安全."山东省和青岛市的负责同志及时赶赴火场进行了正确的指挥.青岛市全力投入灭火战斗,党政军民一万余人全力以赴抢险救灾,山东省各地市,胜利油田,齐鲁石化公司的公安消防部门,青岛市公安消防支队及部分企业消防队,共出动消防干警1000多人,消防车147辆.黄岛区组织了几千人的抢救突击队,出动各种船只10艘.在国务院的统一组织下,全国各地紧急调运了153吨泡沫灭火液及干粉.北海舰队也派出消防救生船和水上飞机,直升飞机参与灭火,抢运伤员.经过5天5夜浴血奋战,13日11时火势得到控制,14日19时大火扑灭,16日18时油区内的残火,地沟暗火全部熄灭,黄岛灭火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与火魔搏斗中,灭火人员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经受住浓烟烈火的考验,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满腔的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事故原因及分析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金属油罐本身存在的缺陷,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事故发生后,4号,5号两座半地下混凝土石壁油罐烧塌,1号,2号,3号拱顶金属油罐烧塌,给现场勘察,分析事故原因带来很大困难.在排除人为破坏,明火作业静电引爆等因素和实测避雷针接地良好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气象情况和有关人员的证词(当时,青岛地区为雷雨天气),经过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事故原因的焦点集中在雷击的形式上.混凝土油罐遭受雷击引爆的形式主要有六种:一是球雷雷击;二是直击避雷针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三是雷电直接燃爆油气;四是空中雷放电引起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五是绕击雷直击;六是罐区周围对地雷击感应电压产生火花.经过对以上雷击形式的勘察取证,综合分析,5号油罐爆炸起火的原因,排除了前4种雷击形式;第5种雷击形成可能性极小,理由是:绕击雷绕击率在平地是0.4%,山地是1%,概率很小;绕击雷的特征是小雷绕击,避雷针越高绕击的可能性越大.当时青岛地区的雷电强度属中等强度,5号罐的避雷针高度为30米,属较低的,故绕击的可能性不大;经现场发掘和清查,罐体上未找到雷击痕迹.因此绕击雷也可以排除.事故原因极大可能是由于该库区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根据是:(1)8月12日9时55分左右,有6人从不同地点目击,5号油罐起火前,在该区域有对地雷击.(2)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测得,当时该地区曾有过二三次落地雷,最大一次电流104安培.(3)5号油罐的罐体结构及罐顶设施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预制板裂缝和保护层脱落,使钢筋外露.罐顶部防感应雷屏蔽网连接处均用铁卡压固.油品取样孔采用九层铁丝网覆盖.5号罐体中钢筋及金属部件的电气连接不可靠的地方颇多,均有因感应电压而产生火花放电的可能性.(4)根据电气原理,50~60米以外的天空或地面雷感应,可使电气设施100~200毫米的间隙放电.从5号油罐的金属间隙看,在周围几百米内有对地的雷击时,只要有几百伏的感应电压就可以产生火花放电.(5)5号油罐自8月12日凌晨2时起到9时55分起火时,一直在进油,共输入1.5万立方米原油.与此同时,必然向罐顶周围排放同等体积的油气,使罐外顶部形成一层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的油气层.此外,根据油气分层原理,罐内大部分空间的油气虽处于爆炸上限,但由于油气分布不均匀,通气孔及罐体裂缝处的油气浓度较低,仍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思考题1.结合案例分析出现这个事故的原因?2.谈谈仓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3.结合案例谈谈仓库治安保卫管理措施?答案1.此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该库区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但同时也表明了油库对石油这种高危险性物品的保管措施不到位.天气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仓库就应该有应对天气变化的保护措施.做好仓库安全管理才能够应对任何突发情况.2.仓库是商品重要的集散地,也是储藏和保管商品的场所,仓库是公司的固定资产,而起储存的商品是公司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均很高。
化工(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一是企业非法生产 未依法履行安全、环保、消防等手续,非法生产危险 化学品、非法购买剧毒品、非法使用未经登记注册的 压力容器等。
二是企业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缺失,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安全 教育培训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差,设备管理不 到位,未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等等。
一、博兴县诚力供气有限公司 “10·8”重大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四是对外来施工队伍管理混乱 ◆事故发生前,企业厂区先后有5个外来施工队伍,边生产、
边施工,对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违规让施工人员生活和住宿在生产区域内,导致伤亡扩大。
五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落实 ◆企业没有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安
四、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5” 容器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氯化亚砜负 压蒸馏降膜吸收处水平阀门损坏,关闭 不严造成内漏,尾气管路内冷凝的氯化 亚砜通过内漏阀门在射流泵储水罐排气 阀门上部积聚。在当班工人打开射流泵 储水罐排气阀门瞬间,积聚的氯化亚砜 进入储水罐,遇水反应分解为二氧化硫 和氯化氢,储水罐内压力瞬间增大,发 生爆裂后罐体碎片、外泄有毒气体。
一、博兴县诚力供气有限公司 “10·8”重大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三是违法违规建设和生产 ◆企业3#、4#焦炉工程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到2012 年3月开始试运行,一直没有办理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手续, 长时间违法违规建设和生产(直至2011年11月才补办相关手续)。 ◆气柜从设计、设备采购、施工、验收、试生产等环节都 存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问题: a.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未按设计选型,采用了非防爆 电气设备; b.施工前未请设计单位进行工程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没有 工程监理; c.施工完成后没有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甚至未经 专业设计在气柜内部及顶部安装了部分电器仪表; d.气柜施工的相关档案资料欠缺,等等。
安全 某化工厂交接班疏漏引发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某化工厂交接班疏漏引发爆炸事故案例分析化工707安全专栏(201期)居安咨询——行业领先的工艺安全服务提供商小七:长期的安逸容易让我们失去危险的嗅觉,如果您身边有工作在一线的朋友,请不要吝啬您的点击分享。
或许,他们正因为看到这篇文章,提高了自身安全意识,将大部分突如其来的事故扼杀于摇篮之中。
交接班疏漏引发爆炸事故1事故经过2006年4月22日上午,山东东营某化学公司双氧水车间两名操作员向往常一样,在完成交接班后一起至现场例行检查,当他们巡检完毕准备离开操作间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刺刺”声,接着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顿时车间内浓烟滚滚,情急之下,两名操作工从窗户跳下,经过雨棚落到地下。
事发当时,有两名济南工艺设备安装公司人员正在车间内拆除脚手架,他们在逃离现场过程中,一人被大火烧死,一人被烧伤。
该事故使整个车间所有设备厂房全部报废,直接经济损失302万元以上。
2原因分析1、按照操作规程,车间氧化残液分离器在完成排液操作后,罐顶的放空阀必须打开。
而事发时罐顶的放空阀是关闭的,造成残液罐内双氧水分解后产生的压力不能及时有效的泄压,容器在极度超压下发生爆炸。
爆炸产生的碎片击中旁边的氢化液气分离器,氧化塔下进料管及储槽管线,使氢化液罐内的氢气和氢化液发生爆炸燃烧,继而形成车间的大面积火灾。
2、调查组询问得知,交班操作员朱迅交给接班操作员许平和张川之前,未按规定将氧化残液分离器罐顶的放空阀打开,而是准备交给接班后的人员处理,但又没有交代清楚。
接过工作后,接班操作员许平和张川又想当然的认为朱迅肯定已将氧化残液分离器罐顶的放空阀打开而没有进一步落实,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3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1、车间对员工的“三违”现象监督不力,员工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思想麻痹。
2、车间对氧化残液分离器风险认识不足,危险性教育不够。
3、与设计院沟通,在氧化残液分离器罐顶安装自动泄压装置,实现氧化残液分离器的自动泄压。
4、严格规范员工的交接班工作,认真执行双方现场交接并签字确认,确保交接班工作不流于形式。
山东晋煤同辉化工有限公司421中毒和窒息事故原因剖析

8/19/2021
9
• 动火作业前的隔绝、清洗、置换准备工作是安全动火的关键。 应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大修时应制取合格的贫气,要求 CO+H2≤8%、O2<1%,将设备、管道内的可燃易爆有 毒介质排净,再用空气置换,分析合格。
• 进入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罐内作业许可证。入罐作业前必 须严格执行安全隔离、清洗、置换的规定。做到物料不切断 不进入;清洗置换不合格不进入;行灯不符合规定不进入; 没有监护人员不进入;没有事故抢救后备措施不进入。
8/19/2021
11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有关规定
• 加强检修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安全组织、安全任务、安全 责任、安全措施“四落实”。
• 一切检修项目均应在检修前办理“检修任务书”和“设备检 修安全作业证” 。
• 检修项目负责人对检修工作安全负全面责任,对检修工作实 行统一指挥调度,确保检修过程安全。
8/19/2021
4
三、事故原因剖析
•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因为旋风除尘器与气柜之间未作有效隔绝,气柜进口水封 排水阀打开,水封水位下降后,气柜内的惰性气体通过进口水 封倒流进入旋风除尘器,从而导致设备内作业的人员发生中毒 和窒息。在施救过程中,由于救援措施不当,又有救援人员出 现轻微中毒现象。
• 抓好检修前的安全教育和事故预测分析,找出检修过程中可 能存在和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 检修项目负责人,必须按“检修任务书”和“设备检修安全 作业证”要求,亲自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向检修人员交 底。
8/19/2021
12
《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有关规定
• 检修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
8/19/2021
山东德州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姓名韩树慧学号070983山东德州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7月11日23时50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改扩建项目试车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受伤。
国家安监总局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对该起事故进行了通报。
通报要求各级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和试生产的安全监管。
具体通报如下: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系原地方国有的平原县化肥厂改制后成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
该公司现有总资产约20亿元,职工约2800人,有2个生产分厂。
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为:合成氨75万吨,尿素100万吨,甲醇30万吨,碳酸氢铵24万吨,三聚氰胺3万吨。
(最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风险世界网)事故发生在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改扩建生产线试车过程中,该生产线由造气、脱硫、脱碳、净化、压缩、合成等工艺单元组成,发生爆炸的是压缩工序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
二、事故简要经过该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生产线,于2007年6月开始单机试车,7月5日单机调试完毕,由企业内部组织项目验收。
7月10日2号压缩机单机调试、空气试压(试压至18MPa)、二氧化碳置换完毕。
7月11日15时30分,开始正式投料试车,先开2号压缩机组,引入工艺气体(N2、H2混合气体),逐级向2号压缩机七段(工作压力24MPa)送气试车。
23时50分,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突然发生爆炸,气体泄漏引发大火,造成8人当场死亡,一人因大面积烧伤抢救无效于14日凌晨0时10分死亡,一人轻伤。
事故还造成部分厂房顶棚坍塌和仪表盘烧毁。
经调查,事故发生时先后发生两次爆炸。
经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和分析,一处爆炸点是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油水分离器之后、第一角阀前1米处的管线,另一处爆炸点是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两个角阀之间的管线(第一角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角阀处于开启状态)。
三、事故原因初步调查分析(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事故发生后,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经初步分析判断,排除了化学爆炸和压缩机出口超压的可能,爆炸为物理爆炸。
2023年度山东省化工及危化品事故分析报告

Catalogue
目录
一、2023年全省危化领域事故基本情况 二、事故分布情况 三、典型事故案例 四、事故原因分析 五、事故防范措施和建议
2023年全省危化领域事故基本情况
(一)事故基本情况
2023年,全省化工行业和危险化学品领域共发生事 故13起、死亡21人,同比(2022年9起、10人)事故起 数增加4起,上升44.4%;死亡人数增加11人,上升 110%。其中一般事故11起、死亡7人;较大事故1起、死 亡4人;重大事故1起、死亡10人。涉及危险化学品企业 事故7起,一般化工企业事故6起。另外,全年接报火灾 险情6起(按规定未纳入事故统计范围),均未造成人 员伤亡。
(二)事故概况
时间 2023年5月18日 2023年7月28日 2023年9月14日 2023年9月26日
2023年11月15日
2023年12月23日
全省化工行业和危险化学品领域事故(13起) 事故概况
山东润中药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一般伤害事故,造成1人中指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00余元。 威海市明珠硅胶有限公司筛选车间一名员工作业时触电受伤,送医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50万元。 东明旭阳化工有限公司二期双氧水装置纯化单元发生爆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78.7万元。 山东惠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亚氯酸钠固体车间西侧发生一起轻微伤事故,造成1人受伤。 山东莱州福利泡花碱有限公司在拆除3#泡花碱生产线窑炉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4人受伤,事故 直接经济损失约702万元。 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烯烃厂发生裂解气泄漏闪爆,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
临淄区凤凰镇的淄博齐龙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火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
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案例

(5)山东新泰联合化盖工有限公司 琴 发惨生重大爆燃事故
佃 20绽11年11月19日,售山东新 泰联合化工有限犯公司尿素车间在检 修三咆聚氰胺生产装置的道生坦油冷 凝器过程中发生重酶大爆燃事故,造 成15键人死亡、4人受伤,伤叭亡损失 惨重,社会影响很大.
Hale Waihona Puke 安全事故分析堕 ①安全意背识淡薄. ②辨违规操作. ③糯没有报警和控制的安全装置.
(2)济南市商河山东轨科源制药有限 公 揽 司发生爆炸事故
抡 201辑1年4月13日,济南踩市商 河县的山东科源制钮药有限公司综合 车间单优硝 酸异山梨酯母液 姓蒸馏过 程中,因违规操漾作导致蒸馏釜内超 温发篮生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3 人轻伤。
唤
爆炸事呻故
牡2007年5月11日蔫13时28分,中国化捕工 集团公司沧州大化甲填苯二异氰酸酯(TDI恿)有限 责任公司TDI範车间硝化装置发生爆炸席事故,造 成5人死亡,攀80人受伤,其中14钵人重伤,厂区 内供电系薯统严重损坏,附近村庄几千名群众疏 散转移。
(1)事故单位基本奠情况 沧州大化烦TDI有限责任公司成搜立于1996年,
凭 2010年7月份以铃来,连续发生4 起因施梁救不当导致伤亡扩大的真较 大事故,最初仅5人绝涉险,却导致19 人死亡、4人受伤。
旭 (1)缎 2008年1月9日皑,重庆市巴 南区重庆特堂斯拉化学原料有限公司
过铁氧体颗粒生产车间反抢应中产生
的大量二氧化觅碳,从反应罐进料口
和凝搅拌器连接口逸出,下辰沉聚集
安全事故分析
梢 ①安全意到识淡薄. ②概违规操作. ③酱没有超温报警和控制的捐安全装 置.
一.国内危险化叶学品安全事 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生产环节事故分析一、事故基本情况(一)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7.8”液氨泄漏事故2002年7月8日凌晨0点20分,一辆车号为鲁P-01568的20吨液氨罐车,在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库区灌装场地进行液氨灌装,到凌晨2点左右灌装基本结束时,押运员谢甲文在关闭灌装阀门过程中,液氨连接导管突然破裂,大量液氨泄漏。
驾驶员王伦芝吩咐押运员谢甲文立即关闭灌装区西侧约64米处的紧急切断阀,自己迅速赶到罐车尾部,对罐车的紧急切断装置采取关闭措施(后经鉴定该装置失灵),一边与厂值班人员联系并电话报警。
2时09分,莘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立即出警,迅速组织抢险和群众疏散。
聊城市及相邻县的公安消防部门也迅速调集警力,赶赴现场参加救援。
现场救护队员组成了救人、堵漏、器材供应、供水、救援保障和现场警戒六个小组,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6时30分,共解救遇险人员102人,疏散群众2000余人。
这起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1吨,造成15人死亡(其中当时死亡13人,后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重度中毒22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2万元。
液相连接导管突然破裂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液氨罐车上的紧急切断装置失灵是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不落实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山东峄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金乡尿素厂“9.15”液氨泄漏事故山东峄化集团金乡尿素厂尿素车间五楼氨冷凝器的下液管至缓冲槽之间的法兰短管(Φ108*4,短管长度为110毫米)曾于2002年7月31日、8月22日两次出现漏点,发生泄漏,均组织人员进行了“注胶堵漏”处理。
9月13日,发现该漏点又发生泄漏,经反复研究,于 9月15日7点多钟开始实施堵漏,由于现场液氨泄漏较重,抢修人员均带滤毒罐式防毒面具,穿皮衩裤、橡胶靴、雨衣。
9时许,发生液氨泄漏。
作业现场五人徐新立、李志奎、张建国、李忠良、张福全被紧急送往金乡县第一人民医院。
徐新立、李志奎、张建国当日经抢救无效死亡。
9月18日,李忠良抢救无效死亡。
10月12日,张福全抢救无效死亡。
现场5人全部死亡。
山东峄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于1999年1月租赁经营原金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租赁后称:山东峄山化工集团金乡尿素厂。
由于该企业为租赁其他企业的设备,租赁后不能及时更新陈旧设备,造成该企业尿素车间氨冷凝器下液管严重腐蚀,管壁减薄形成漏点,在进行“注胶堵漏”时,管道断裂,液氨泄漏,是造成这次重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三)聊城市蓝威化工有限公司“4.17”事故2003年4月17日,聊城地区突降暴雨,致使聊城蓝威化工有限公司存放二氯异氰尿酸钠半成品的仓库(礼堂改建)周围积水通过北侧中部门槛进入库内,将仓库存放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半成品浸湿,引起化学反应剧烈放热,16点30分左右发生自燃,产生有害化学气体,造成严重中毒伤亡。
这起事故共造成伤亡137人,其中中毒死亡4人,重度中毒6人,轻度中毒127人。
礼堂改建的仓库北门进水,使内部存放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半成品发生自燃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企业违规储存危险化学品和有关管理人员失职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四)淄川区寨里镇富兴化工厂“3.22”中毒事故2004年3月22日7时30分,富兴化工厂当班人员白怀宝发现二硫化碳粗品地下储罐池中一储罐(池内共两只储罐,储存二硫化碳精馏前粗品)进料口铁质球型阀门损坏,并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生产厂长刘克彬。
刘克彬叫上白怀宝和李增勤(当班负责看锅炉)和他一起去维修阀门。
白怀宝和李增勤带着工具、顺着梯子先下到地下池里,将套在进料口外的塑料管拆下来。
这时站在地下池上面的刘克彬让李增勤先上来去看看锅炉,李增勤便从地下池里爬上来去看锅炉。
大约10分钟后,等李增勤再次来到地下池处时,看到刘克彬和白怀宝都倒在地下池内地面上,阀门已经卸了下来,储罐内上层的水也流了出来。
李增勤急忙下到池内救人,拉了靠近梯子处的刘克彬两下,没有拉动,感觉头晕眼花,便赶紧爬了上来并大喊出事了。
听到喊声,厂长刘延富和厂里的职工都来到出事的地下池处,刘延富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首先下到池内救人,也晕倒在池内。
8时30分,闻讯赶来的邻厂(淄川区鑫磊机械制造厂)职工吕杨憋住气几次下到池内先后将刘克彬、刘延富救了上来。
在吕杨救人间隙,站在池外休息的时候,村民刘克华嘴上围上一条湿毛巾下到池内救人时也晕倒在池内。
这时夏禹河村书记刘克山也赶到现场,用毛巾围着嘴又下到池内将白怀宝救了上来,并安排人叫了一辆出租车将三名中毒者送往矿务局医院。
村民刘克善又将刘克华救了上来。
这时刘延富的亲戚开车过来,把刘克华送到医院。
后经矿务局医院诊断4人已全部死亡。
在有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场所进行维修作业时,未采取防护措施,且无专人监护,是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抢救过程中,应急救援措施实施不当,抢救者防护意识差,未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造成了伤亡的扩大。
(五)山东省平原永恒橡胶厂“4.20”重大爆炸事故平原永恒橡胶厂厂长武忠义,为了多回收产品, 在2004年4月19日下午16时左右,安排甲氧基胺盐酸盐车间主任王春雷改造精馏塔排空管,把精馏塔大冷凝器后排空管上的小冷凝器拆下,并将排空管封堵,拆下的小冷凝器安装到甲氧基胺、二甲氧基胺、三甲氧基胺三个储罐总排空管上;在甲氧基胺、二甲氧基胺、三甲氧基胺储罐排空管上分别加装了阀门。
改造后的生产系统,原来的两套排空系统,只剩一套排空系统。
由于加装了阀门,原来的自行排空变成了由人工操作阀门控制排空。
20日8时上班后,甲氧基胺盐酸盐车间工人开始投料生产,三个储罐排空管上新安装的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10时左右,压力表发生异常现象,几分钟后,车间突然发生爆炸,造成3人当场死亡, 3人受重伤, 5人受轻伤,生产车间报废,企业停产。
20日下午18时左右和27日13时左右,又有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起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
未经科学论证,私自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是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六)临沂市莒南县阜丰发酵有限公司“5.11”爆炸事故2004年5月10日上午,阜丰发酵有限公司黄原胶车间主任王兴国找到该车间安保班班长李学运,提出对酒精蒸馏工序中冷却装置的冷却水管道进行改造,需切割冷却水管道,焊接法兰,安装阀门。
下午5时30分,有关人员办理了《动火证》。
11日上午6时30分左右,开始焊接前的准备工作。
7时30分左右,准备工作完毕,在整个车间未停产的情况下开始动火作业。
8时15分左右,切割作业完成。
8时30分左右,爆炸事故发生,致使4个酒精储罐内约有100立方米的酒精飞溅燃烧,当场造成10人死亡,2人重伤,4人轻伤,其中1名重伤人员在抢救治疗过程中死亡。
本次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96.8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在焊接作业时破损裸露的电焊电缆与酒精管道接触造成连电,因漏电打火引起酒精储罐内气相空间爆炸,造成酒精储罐罐体移位,酒精飞溅燃烧。
在酒精蒸馏工序未停止运行,冷凝器、酒精管道、酒精储罐未进行清洗置换的情况下,企业有关人员违章指挥、冒险作业,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七)济南华阳应用技术有限公司“11.14”有毒气体泄漏事故2004年11月13日,华阳公司3-巯基丙酸车间连续生产,13日20:00,该车间操作工王淑桂、刘福荣、王德芝接班后,按工艺程序继续生产。
14日凌晨3:20,该公司负责设备维护的生产部主任张树青到3-巯基丙酸车间巡查,约两分钟后,在巡查到车间内二层平台设备时,闻到车间空气气味异常,察觉到有毒气体泄漏,随即命令在场操作工赶快撤离。
当时车间内有三名操作工,王淑桂一人在一楼,刘福荣、王德芝两人在二层平台。
王淑桂听到张树青指令,刚走到车间门外即倒地,张树青跑出车间大门扶她时,失去知觉;刘福荣、王德芝两人往车间外跑的过程中也失去知觉。
四人的呼救声惊动了隔壁车间的值班人员,值班人员随即打120求救。
在等待120急救车的过程中,该公司部分职工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现场抢救中毒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又造成了多人中毒。
本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5人中毒,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3-巯基丙酸生产过程中,因系统内压力升高引起硫化氢大量泄漏,造成硫化氢有毒气体在车间扩散引起人员中毒,现场作业人员违反工艺操作规程操作,是导致这次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
(八)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3.21”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2005年3月21日,中班接班后生产稳定,合成氨生产能力17.5机,尿素正常负荷0.75MPa。
21时20分左右,尿素合成塔突然发生爆炸并起火。
整个尿素车间主框架燃起大火,由十个筒节组成的尿塔塔体断为三段,由上而下第十节在原地与基础连接,第九节向西南方向打入框架二楼楼梯方向,第一节至八节整体向东北方向飞出约86m,落至造气车间前,将外管架上的部分蒸汽、软水、提氢等管道砸断,坠入地下七、八米深。
爆炸产生的强烈冲击波使尿素车间主框架遭到严重破坏,并且摧毁了生产厂区内的大部分门窗玻璃。
本次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32人受伤,截至3月28日直接经济损失约780万元。
这起事故是由于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化工机械厂制造的尿素合成塔的质量(包括制造和服务)原因造成爆炸导致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责任事故。
(九)郓城县科达药化有限公司“5·27”重大爆炸事故2005年5月27日21时45分左右,郓城县科达药化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调试生产过程中,西车间4号釜(500升搪玻璃反应釜为淄博华鼎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制造)发生爆炸,事故发生现场操作人员7人,在车间内6人中有5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送医院救治无效死亡,在干燥间(位于车间前一排房)外的1人轻伤。
西车间全部坍塌,与东车间分割的实体墙坍塌,东车间墙体严重变形,局部坍塌,设备平台损坏,设备下部被坍塌墙体等杂物掩埋。
东边仓库墙体发生变形,门窗玻璃全部被冲击波震碎。
事故车间北边是锅炉房,墙体局部坍塌,轻质屋顶被冲击波震飞。
锅炉房东平房有水处理、冷冻、空压等设备,平房门窗有损坏。
事故车间南边是化验室、办公室、干燥室等,除门窗玻璃全部破碎外,与事故车间靠近的房屋门窗损坏,有一处墙体被飞出的碎片穿透。
事故车间西边是铁栅栏院墙,靠近事故车间的一段被爆炸力推倒,另有个别地方被飞出的碎片打坏。
事故车间所有设备、管道均严重移位,大多数损毁。
事故共造成六人死亡,一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89.1万元。
该事故是由于企业在没能完全掌握此工艺,并且也未按照生产药品原料药有关规定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等相关手续的情况下,非法生产原料药而导致的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十)青岛东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15”硫酸泄漏事故2005年10月15日18时53分,青岛东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个1750立方米硫酸储罐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突然发生上下贯穿性破裂,罐内2800多吨硫酸顷刻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