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安一步制粒工艺研究及影响因素
关于前列消炎止痛片制粒工艺的改良

关于前列消炎止痛片制粒工艺的改良
来庆伟
【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30)6
【摘要】@@ 前列消炎止痛片,是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和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牡丹江天裕医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6类中药新药.前列消炎止痛片具有清热除湿、化瘀止痛的功效,主治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由于原工艺采用湿法制粒,过程较为繁琐,消耗较多的人力成本及物料成本,故将其改为干法制粒.干法制粒和湿法制粒相比较,工艺简单,且既可避免湿法制粒的加热干燥过程,防止处方中挥发性成分受热挥发损失,又能减少辅料用量,使药物粉末混合均匀,保证药物含量的均匀度,并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改用干法制粒方法制备含药颗粒.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来庆伟
【作者单位】牡丹江天裕医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前列消炎止痛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 [J], 刘加明;张金;尚积海;
2.前列安一步制粒工艺研究及影响因素 [J], 郭进;郝吉雪;陈奇斌;刘灵改;胡玉录;戎
成才
3.前列通瘀胶囊制粒工艺研究 [J], 申恒海
4.莲芝消炎胶囊一步制粒工艺研究 [J], 郑如文;胡卫林;杨建锐;程国华
5.蒲芩消炎片一步制粒工艺研究 [J], 张桂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步制粒技术在中药制剂应用中关键因素的探讨

样” 辅料 仍 在生 产 中 占有 重要 的地 位 , 过 程 中受 温度 影响 较 制粒 小 ,含 有部 分 中药 材 细 粉 的辅 料 混合 物 等大 多数 受 温度 影 响较 小 , 分 中药 材粉末 及 中药 喷雾 干燥 粉 而部 或提 取物作底 料 时 , 高 温使 底料 很容 易 软化 , 黏 , 变 尤其 是 醇提 浸 膏或 者 是水 提醇 沉 的 浸膏 的 喷雾 干燥 粉 更 明显 。 31 原辅 料 的亲 水性 和 疏水 性 :亲水 性底 料 可 以和 黏合 剂相 互 .3 - 适 而 辅料 。 随着技 术 的改进 , 在一 步制 机 在 制粒 的基 础上 , 现 已经 能 融 合凝 集成 颗 粒 , 合用 一 步 制粒 机制 粒 , 疏 水性 底料 在 制粒 黏合 而是黏 附在 粉末 的表 面 , 成 够 用于微 丸 等剂型 的制 备 以及 片剂 , 粒剂 的包 衣 。本 文结合 生 过程 中 , 剂 不能 同底 料相 互融 合 , 颗 溶剂 因此 , 合剂 要求 黏 产 的实 际情 况 对一 步 制 粒机 在 中 药制 剂 中的应 用 及影 响制粒 相 为粉 末之 间 的固体架 桥 , 蒸 发后形 成颗 粒 , 具有 较好 的黏合 性 。 关的 因素进 行考 察 , 而对 生 产 的规模 化提 供参 考 。 从 31 .4原辅 料质 地 的影 响 , . 由于各 种原 辅料 的质地 不 同 , 沸腾 室 在 l 一步 制粒机 的 工作原 理 质 而 原辅 步 制粒 机 由下到 上主 要 由带有 筛孔 的 床体 ( 料容 器 )沸 内很容 易 出现 : 地轻 的悬 浮在 上部 , 质地 重地在 底层 , 料 原 、 腾 室 ( 化室 )喷枪 、 室 、 风通道 、 流 、 捕集 引 引风 机 , 另外 还有 单独 的 出现 分层 现象 将 会 影 响成 品 的含 量 ,若 在投 料 之前 进行 预 混均 再进 效果 粘 合剂 贮缸 、 压缩 空气 机 、 热装 备 等辅 助部 分组 成 。 料粉 末在 匀 , 行 制粒 , 较好 。 加 物 . 2 温 床 体 内被 一定 流 速 的热 空气 流 吹起 , 流化 沸 腾状 态 , 热 风预 3 温度 与进液速度 的影 响 : 度 的控制 主要 由主风温度 和物料温 呈 经 这两 相互 是 热充 分混合 后 , 一定 的黏 合剂 或润 湿剂 , 热风 的作 用下 , 喷人 在 粉 度来 控制 , 个温 度相 互制 约 , 作用 , 制粒过 程 中温度控 末粒 子聚集 成含 有黏 合 剂的 团粒 或直 接形 成 团粒 , 后形 成球 制 的两道关 卡 , 干燥 另外还有 辅 风温度 , 黏合剂 的温度 , 出风温 度。 有 所 的温 度都是 为物料温 度准备 的 , 料 的迅 速干燥服 务的 。 化室 为物 雾 形的、 方形 的等 [ 种形 状 的 、 一 的、 面积 较大 的颗 粒 。 1 】 多 均 表 2 一 步制粒 技术 在 中药制 剂 中的优 点 物料 温度太 高 , 的液滴 未能 黏附 在粉末 上 , 被干燥成 细粉 雾化 已经 形 温度太 低 , 粉末表 面 的浸膏 来不 21 .简化操作 : 一步制粒集制粒、 干燥、 成粒、 包衣于一体 , 与过去的 和细 小的颗 粒 , 成 的细 粉较 多 ; 湿 法制粒相 比, 过程都 在程 序 的控制 下 , 作简 单 , 简短 , 及干燥 , 整个 操 工序 相互黏结 , 最后形 成 团块 , 重 时出现“ 严 塌床 ” 喷入浸膏液 。 空间 的占用量小 , 自动化生 产的程 度高 , 少 了人力 , 资源 。 减 物力 的速度主要根据物料的干湿程度而定, 进液速度快, 颗粒的湿度增 2 优化 了车 间 的工作 环境 :从 原辅 料到 制 成颗 粒 的整个 过程在 加,若进液量产生的水分大于蒸发掉的水分 ,颗粒处于潮湿的状 . 2 密 闭的容 器 内进 行 , 处 于 负 压 的流 动状 态 , 以有效 地 避 免 态 , 备的颗粒 干燥后 比较 松散 , 时颗粒 黏结成 大团块 ; , 物料 可 制 严重 相反 随 粒 粒 细粉 的飞 扬 、 物之 间 的交叉 污染 , 证 了生 产 的环境 , 符合 现 颗 粒一 直处 于干燥 的状态 , 着颗 粒 的成长 , 子 和粒 子之 间 , 药 保 更 代 G P的要 求 。 M 子 和容器 壁之 间相互碰撞 , 最后 产生结 实的 圆球 硬颗粒 。 2 提 高 了中间产 品的质量 :制粒 过程 中在 密闭 的容 器 中进 行 , . 3 减 3 . 3进液方 式 对颗 粒 的影 响 : 据进 液喷 枪 的位 置不 同 , 分为底 根 可 少 了 中间环 节人为 的 、 机器本 身损 耗 的药物 损失 , 提高 了产品 的收 喷 、 喷 和顶喷 , 生产 中常 用 的为顶 喷制 粒法 , 切 在 根据 进液 的速 度 率 , 时制成 的颗 粒均 匀 、 实适 宜 , 均 一 , 形 完整 , 动性 可采 用先 快后 慢 , 慢 后快 , 速 的进液 方式 , 进液 可 以使 同 松 粒度 外 流 先 或匀 快速 和可 压性 , 溶解性能好 , 能有 效地控制 产品 中可溶性成 分的迁移日 粉末迅 速形成 小核 , 后再形 成颗 粒慢 慢长大 , 更 , 然 也可 以随核心 的不 保 证 了产 品有效 成分 的均 一性 , 为成 品的质量 控制创 造 了条件 。 断增大 , 加大黏合剂 的量 。 另外 , 据资料报道 , 有采用慢 、 、 阶段 快 慢三 2 减 少 了辅 料 的用 量 , 低生 产 成 本 : 步 制粒 技 术集 制 粒 、 . 4 降 一 干 的进液方法 , 也就是说 在颗 粒 的初 始 阶段采 用逐渐 加速 的方 法 , 后 燥 于一体 , 合 中药浸 膏 的制粒 , 其是 浸 膏量 大 、 料 相对 较 期 逐渐减 慢进液 的速度 , 成脆度 低 、 动性较 好 的颗 粒 。还 有 更适 尤 辅 能形 流 少 的 中药 颗粒 的制 备 , 一步 制粒 技术 可 以将 更多 的 中药浸 膏 与辅 采用 间歇 进液 的方 法 , 即当物料 达到 预热 的温度 时 , 的喷入 浸 快速 料 瞬 间 干燥 , 起 到 黏合 剂 的 同时 , 间接 地 起 到 了制 剂 中“ 在 也 辅 膏液 , 料温 度下 降 到要求 的 下限 时 , 止进 液 , 若物 停 以促使 物料 温 料” 的作用 , 正 的降 低 生产 中所 用辅 料 的量 , 外 , 真 另 浸膏 的 比重 度上升 , 的温度达 到上 限时 , 物料 再继续 喷液 , 如此反 复进行 , 能形 可 以根据 物料 的性 质进行 调节 , 少浸 膏在 浓 缩过 程 中因 比重 大 成硬度 大 , 的颗粒 ; 哪种方式 主要取 决于原辅料 的性质 。 减 结实 采用 而产 生 的损失 , 生产 的成 本 。 降低 3 . 4引风机风 量 的调节 :原 料容 器 内的底料 在引风 机 的作 用下 , 被 3 影响 一步 制粒 的 因素 及控 制 方法 吹起 , 流 化状态 , 风量 太大 , 呈 引 底料 中的细 粉经捕 集袋 容易被 吹 31 料容 器 中原 辅料 的理 化 性质 .原 走, 大量 的热量被 带走 , 成能 源 , 料 的损耗 , 增加 了捕集袋 的 造 原 也 31 原 辅料 细 度 的影 响 :在制 剂 过程 中原辅 料 的 细度 要 求必 须 负担 。 .1 . 另外 , 出现上层 为细 粉 , 为颗粒 的分 层现象 , 含量 容易 下层 使 达到 8 0目以上 , 多数 品种 中都 要求 在 10目 , 形 成 的颗粒 不均 , 增多 , 色差 别大 的产生 花粒 。风量 太小或 低手临 界流 大 0 否则 细粉 颜 颜 色不 均一 , 粒度 分布 不均 匀 , 出现色 斑 , 或 进而 影 响药 物 的装量 化态 , 不能 完全 沸 腾 , 有粘 合 剂 的粉末 得不 到及 时的干 燥 , 底料 带 或 片重 差异 、 解 、 出 、 崩 溶 吸收等 。 容易导致“ 塌床” 。在生产中要根据流化状态调节引风机的大小。 3 -原辅 料受 温 度 的影 响 : 同 的原辅 料 对温 度 有 不 同的 要求 , 35 .2 1 不 .雾化 压力 的调节 : 粒 的成长 过 程是粘 合 剂与 粉末 不 断粘合 , 颗 在制粒室表现得特征也不 同, 在研究中发现淀粉、 糊精等 “ 老三 干燥 的过 程 , 颗粒 的大小 与雾 化 的压 力 有关 [ 压力 大 , 液滴 4 1 , 雾化 细小 , 形成 的颗 粒细 小 , 相反 , 雾化 液滴 大 , 成 的颗粒 也较大 。 形 另 ��
一步制粒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主题内容:规范颗粒工序的制粒、干燥操作。
2、适用范围:一步制粒岗位。
3、责任者:车间主任、工艺员、QA人员、制粒班班长及操作人员。
4、内容:4.1准各过程:4.1.1检查有无清场合格证。
4.1.2对照《核料单》有吗核对所领取原辅料是否一致。
4.1.3手动对各部件进行动态检查。
4.1.4接通电源进行空载试机。
4.1.5将喷枪的雾化角度调节到合适范围。
4.2生产操作方法和要点:4.2.1将辅料投入制粒机盛料器中,升起盛料器。
4.2.2将流浸膏过**目筛,加入输液小车盛料桶内。
制粒过程中应随时加入流浸膏,使输液小车盛料桶保持一定量的浸膏。
4.2.3按《一步制粒机操作sop》要求进行操作。
4.2.4按工艺要求完成制粒。
4.2.5制粒结束后再喷入适量纯化水、将喷枪管道及喷嘴冲洗干净。
4.2.6按工艺规程要求时间进行干燥。
4.2.7按工艺规程要求进行干燥温度及时间控制。
4.2.8誰确填写生产记录。
4.2.9放下盛料器出锅,将己干燥的药品铲入洁净的容器中密封交中间站。
4.2.10在密封的药品盛装容器上填放物料盛装单。
4.3重点操作的复核与复查:4.3.1在启动加热按钮前,要先启动主风机,使锅内物料喷起,否则在加热状态下,如忘记启动风机,则物料易在锅内糊化,造成整锅废料。
4.3.2制粒过程中时刻注意温度变化,防止局部温度过高,特别是在干燥过程中,要注意使颗粒处于翻滚状态,以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糊化颗粒使产品的溶化性不合格。
4.3.3时刻注意观察锅内颗粒的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3.4检查制粒、干燥过程中物料的流化状态是否正常。
4.3.5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的温度进行控制。
4.4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控制:4.4.1前列舒乐颗粒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4.4.1.1性状:本品为褐色颗粒,味微苦。
4.4.1.2水份:不得过2,0%4.4.1.3溶化性:全溶(取供试品log,加热水20倍,搅拌5分钟,可溶性颗粒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浑浊、但不得有焦屑等异物)4.4.1.4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数不得过冰* *个/ g,霉菌数不得过* *个/ g,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药物制粒技术及流化床制粒影响因素的探讨

药物制粒技术
毕建杰
制粒的含义
• 在制药工业中,制粒作为粒子的加工过程,要达 到某种工艺或剂型的相应要 求,几乎与所有固体 制剂的制粒制备及质量相关,制成的颗粒可以是 最终成型产 品也可以是中间体。如颗粒剂、微丸、 滴丸等必须通过制粒成型;片剂、胶囊剂 需借助 制粒改善颗粒的流动性与可压性,以便于充填、 分剂量和压片;为了方便 粉末的处理也经常需制 成颗粒;供直接压片用的辅料也常需制成颗粒; 药物经制 粒后可使制剂产生预期的速效或长效作 用等。
制粒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全球制药技术、制药工业竞争的日益加 剧及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 严峻形势, 对提高制剂产品质量的要求进一步加强, 对制粒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药物制粒 技术的趋势是向设备大型化、结构紧凑化、 制粒工艺高新技术化、 多功能连续化、高 效快速化方向发展。
• 高速湿法制粒中应用的高速剪切混合制粒机,现以卧式 高速剪切混合制粒机 为主。卧式高速剪切混合制粒机 其制粒原理是将混合及制粒两道工序在同一容器 中完 成,采用下旋式搅拌,搅拌桨安装在锅底,并与锅底形 成间隙。搅拌叶面能 确保物料碰撞分散成半流动的翻 滚状态,并达到充分的混合。随着黏合剂的注 入,使 粉料逐渐润湿,物料形状发生变化。而位于锅壁水平轴 的剪切刀与搅拌桨 的旋转运动产生涡流,使物料被充 分混合、翻动及碰撞,此时处于物料翻动必经 区域的 剪切刀可将团状物料充分打碎成颗粒。同时,物料在三 维运动中颗粒之间 的挤压、碰撞、摩擦、剪切和捏合, 使颗粒摩擦更均匀、细致,最终形成稳定球 状颗粒从 而形成潮湿均匀的软材。其中,制粒颗粒目数大小受物 料的特性、剪切 刀的转速和制粒时间等因素制约。
流化床一步制粒法对刺五加颗粒收率的影响

剂 。每 批 投 料 25kg,试 验方 案 如表 1。
3 结 果讨 论
表 l 因 素 与水 平 袁
由于采 取了高湿度 、低 负压 、低流化的操作措施 ,颗 粒发生 _r
团聚式生长 ,所成颗粒粒径较大 ,细粉及细小颗 粒很少 ,因此提 高
了颗粒 收率 ,同时颗粒的粒度硬度 、分布 、流动性等性质 良好 。
料的性质 、粘合剂 的选择 、粘合剂速度 、雾化压 力 、进 口温度等。此
次试验 是 以颗 粒的收率作 为考察指 标 ,在浸膏 的相对 密度 、流化
风量 、雾化空气 力、风门开启 、喷雾速 度 、抖 袋周期 、进风温度等
不 变 的条 件 下 ,用 羧 甲基 纤 维 素 纳 不 同 浓 度 的水 溶 液 做 润 湿 粘 合
眠 、重症 神经衰弱 、更年 期综 合症 。中药材 提取成浸膏后 ,原成 型
T艺是 采用传统 的混合 、湿法 制粒工艺 ,较 繁琐 ;由于浸 膏较黏 ,
有时还 出现制粒 困难 的情 况 ;此外常压 干燥加热 时 间较 长 ,干燥
不均匀 。一步制粒 法将 混合 、干燥 、制粒 、等多个 过程在同一 台设
备 中一次性完成 ,既简化 了操 作 ,提高了生产效率 ,又符合 GMP规
范要求 ,提高 了产 品质量 ,具有 明显 的优势I,I。
在这种情况下 ,笔者进行 了刺 五加颗粒一步制粒 法的试验应
用 ,同时在工艺方 面重点试验 影响刺 五加颗粒 收率 的因素 ,试验
情 况 如 下 。
1 原 料 及 设 备
而 成 ,所 以制 得 的颗 粒 粒 度 均 匀 、流动 性 好 ,容 易崩 解 。但 是 由 于
该药提取物 的黏度较 大 ,制粒过程 中 ,喷度 过快 ,干燥 温度过低 或
药物流化床制粒的影响因素与过程分析技术的应用综述

药物流化床制粒的影响因素与过程分析技术的应用综述吕津辉/文【摘要】流化床制粒(fluidized bed granulation)又称沸腾制粒,指利用气流使粉末物料悬浮呈沸腾状,再喷入雾状粘合剂使粉末结合成粒,最后得到干燥的颗粒。
在制粒实践中,使用者和研究人员对流化床制粒相关的整个周期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尝试各种技术改进,不断推进流化床制粒工艺的发展。
例如: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并分析了影响流化床造粒质量的几个主要因素;近几年随着科技进步,研究人员又逐渐尝试将过程分析技术和机理建模的研究应用到流化床制粒过程中,期望以此减轻各种因素对制粒质量的影响,同时加强对流化床制粒过程的控制与质量优化。
【关键词】流化床;制粒;过程分析及技术;制药1.流化床制粒技术流化床制粒(fluidized bed granulation)又称沸腾制粒,指利用气流使粉末物料悬浮呈沸腾状,再喷入雾状粘合剂使粉末结合成粒,最后得到干燥的颗粒。
在此过程中,物料的混合、制粒、干燥同时完成,因此又称一步制粒。
我国于1980年引进沸腾制粒、包衣设备,可取代传统湿法制粒。
[1]1.1 流化床的结构和作用原理流化床制粒机由容器、筛板、喷嘴、捕集袋、空气进出口、物料进出口等部分组成。
经净化的空气加热后通过筛板进入容器,加热物料并使其呈流态化。
此时粘合剂以雾状喷入,使物料粉末聚结成粒子核,进而形成颗粒,同步干燥,得到多孔性、表面积较大的柔软颗粒。
[1]1.2 流化床制粒的优点(1) 混合、制粒、干燥一次完成,生产工艺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2) 所得颗粒圆整、均匀,溶解性能好。
(3) 颗粒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好,压片时片重波动幅度小,所得片剂崩解性能好、外观质量佳。
(4)颗粒间较少或几不发生可溶性成分迁移,减小了由此造成片剂含量不均匀的可能性。
(5)在密闭容器内操作,无粉尘飞扬,符合GMP 要求。
(6)流化床适于中成药,尤其是浸膏量大、辅料相对较少的中药颗粒的制备,及对湿和热敏感的药物制粒。
浅谈影响片剂湿法制粒工艺稳定性的常见因素及控制措施

浅谈影响片剂湿法制粒工艺稳定性的常见因素及控制措施片剂是目前品种最多、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片剂的制备分为直接压片法和制粒压片法,后者根据生产工艺又分为湿法制粒工艺和干法制粒工艺,而传统的湿法制粒工艺仍然是药品生产中的主流工艺。
湿法制粒工艺是在将原辅料加工成药物粉末,再加入黏合剂,靠黏合剂的桥架或黏结作用使粉末聚结在一起而制备颗粒的方法,具有生产工艺成熟,颗粒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压缩成型性好等优点,在医药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
片剂的制造过程一般可分为原辅料处理,称量,制粒,干燥,混合,压片,包衣等过程,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制粒是龙头,压片是核心,包装是凤尾,可见其中制粒过程在整个片剂生产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何做好软材,获得颗粒,至今教科书上只有一段含义极深的握之成团、触之即散,未曾详述。
针对压片时易出现的诸如裂片、粘冲、重量差异大、溶出度不合格等情况,如果在制粒过程中控制好原辅料粉碎、湿颗粒制备、筛网的目数、干燥水分,获得更适宜的颗粒,可能对压片有一定的帮助,减少或避免压片出现上述问题。
1原辅料的预处理原辅料在湿法混合制粒生产前,一般均需经过粉碎过筛处理。
压片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不合格现象,如混合不均匀、裂片、粘冲或溶出度不合格等情况,都与原辅料在预处理时的粉碎细度不够密切相关。
若原辅料为鳞片状或针状结晶,出现上述偏差的可能性会更为明显。
传统工艺预处理粉碎过筛时的筛网一般选用80目或100目的筛网,但随着设备及原料工艺的进步,传统工艺上选择粉碎过80目筛网的原料现在大部分都能过100目筛网,而粉碎过100目筛网后的细粉出现上述现象几率大为减少,因此原辅料的细度通过100目筛正逐步取代采用80目过筛的工艺。
2称量因为每料重量增加或减少都会造成后续其他工艺条件的改变,从而造成颗粒质量的不稳定,可能造成药片裂片、脆碎度超标,崩解迟缓或溶出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每次投料量不能够随意调整,若遇特殊情况下因根据工艺验证来确认称量重量。
前列消片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中药注册分类8 申报资料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前列消片)课题名称前列消片研究单位 xxxx制药有限公司申报单位 xxxx制药有限公司联系人 xxxx联系方式 Tel:Fax:药学研究资料综述一、工艺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一)药材的分拣去杂质及质量验收处方各中药材,经分拣去杂质,按中国药典20xx年版一部检验;其余辅料按中国药典20xx 年版二部检验;符合规定者备用。
(二)配料与掺混符合规定的药材根据生产批量大小,按处方称量配伍,将提取与粉碎药材分别掺混,分开放置。
(三)粉碎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将需粉碎药材用中药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备用。
经对三批中试产品粉碎工艺考查,结果表明常规粉碎方法即可符合本品生产需要。
(四) 提取工艺选择试验提取药材为金樱子、白术、大黄、虎杖、土茯苓、苦参、泽泻、川木通、薏苡仁。
根据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适宜采用水提取,故采取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取工艺条件。
取提取药材适当破碎,按原处方量配伍,制备工艺正交试验用样品。
每正交试验样品药材重1430g,其中金樱子150g、白术30g、大黄150g、虎杖150g、土茯苓300g、苦参150g、泽泻200g、川木通150g、薏苡仁150g。
4表2、正交试验设计表取每正交试验样品1430g,依上表设计加水量,煎煮时间,次数,分别煎煮,放冷,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减压干燥至恒重;并以干膏中大黄素的总量作为评价指标。
由极差分析结果可得出,其中因素C (次数)为显著因素,其次为A(回流时间),而B(加水量)影响最小,即C> A > B。
最优条件为A3B3C3;考虑到时间因素及实际生产因素,确定提取工艺为10倍加水量,提取3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
正交结果确证实验取两份样品分别按处方量配伍,制得确证样品药材每正交试验样品重1430g,其中金樱子150g、白术30g、大黄150g、虎杖150g、土茯苓300g、苦参150g、泽泻200g、川木通150g、薏苡仁150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
JOURNAL
河 OF
北中医 HEBEI TCM
药 AND
学报 PHARMACOLOGY
2008Vo年l12 3第 N2o31卷2 2第0082
期
院制剂室提供) 。 112 仪器 真空外循环中药提取浓缩机组 (湖南 省衡阳市医药机械设备厂) ; DPL - 20 型多功能制粒 包衣机 (重庆精工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 Sh10A 型水分 快速测定仪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泽泻 、甘草药材均由安国市药材公司提供 , 均符合 2000 年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 1 。前列安颗粒提 取浸膏 , 相对密度 1118~ 212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
213 黄连等 7 味中药制剂对产酶菌与非产酶菌的 抑菌作用 从此次试验结果来看 , 受试的几种中药制 剂对产酶菌与非产酶菌两类细菌的抑菌作用没有明显
表 1
因素水平表
水平 A ( ℃)
B ( Pa)
C
1
60
218
1114
2
70
216
1116
3
80
214
1118
表 2
试验号 A
1
1
2
1
3
1
4
2
5
2
6
2
7
3
8
3
9
3
K1
2114
K2
2117
K3
2317
K1
711
K2
712
K3
719
R
018
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
因 素
颗粒产量 (kg)
B
C
1
1
511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本试验进行过程中 , 同时观察了黄连等中药制剂
对非产酶菌的抑菌效果 , 结果表明受试中药制剂对产 酶菌与非产酶菌的抑菌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从这一现 象我们可 以 看 出 中 药 的 抑 菌 作 用 与 细 菌 是 否 产 酶 无 关 , 中药的这一独特现象 , 为临床治疗产酶菌感染指 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
表 4
一步制粒法质量评价表
项目
药典标准 湿法制粒 一步制粒
粒度 < 1 号筛 , > 5 号筛 需整粒
水分
<6%
512 %
溶化性 5 min (20 倍水) 416 min
细菌数
10 000
7 900
霉菌 、酵母菌数
100
87
无需整粒均合格 316 % 211 min 3 600 48
3 影响因素 311 浸膏相对密度 应控制在 1114~1120 较好 。 密度过高 , 易黏结并堵塞喷头 , 太低则操作费时且黏 度不够 , 制得的颗粒偏小 , 影响成品率[1] 。制备中可 考虑在浸膏完全雾化前提下 , 尽量浓缩浸膏 , 虽黏度 增大 , 但量减少 , 利于缩短工艺时间[2] ; 浸膏在喷雾 前应过 80 目筛以免不溶性颗粒堵塞喷头 。 312 浸膏进口温度 提取浓缩浸膏的进口温度要 控制在适当范围 。浸膏温度过高 , 颗粒表面的溶媒过 快蒸发 , 阻挡内层溶媒向外扩散 , 结果会产生大量外 干内湿的颗粒 ; 温度过高 , 加上进口风温过高 , 可导 致提取浸膏雾滴被过早干燥而不能有效制粒 , 还可能 引起一些温度敏感型物料性质的变化 。浸膏温度过
低 , 干燥时间过长 , 会产生很多细粉 ; 温度过低 , 溶 剂不能及时挥去而使粉末过度润湿 , 部分物料粉末会 粘附在器壁上不能流化 , 容易造成粒子间粘连而起 团 。浸膏的黏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的性质 , 采取保温 以降低黏度 , 通过实验前列安颗粒浓缩液浸膏进口温 度一般控制在 70 ℃左右 。 313 喷雾速率 喷雾速率直接反映给液量的多少 , 浸膏的流 速 与 进 口 空 气 的 温 度 决 定 着 制 粒 机 内 的 湿
[6 ] 李仲兴 , 王秀华 , 赵建宏 , 等 1 应用 M - H 琼脂进行黄 连对 252 株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 1 中草 药 , 2001 , 32 (4) : 337 - 339 (2008 - 03 - 21 收稿)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 年 第 23 卷 第 2 Vol123 No12 2008
期
郭
进
,
等:
前列安一步制粒工艺研究及影响因素
·37 ·
的颗粒小而疏松 、密度小 。如果喷雾速率过快 , 浸膏 的雾滴粒径和制粒机内的湿度均增大 , 湿颗粒不能及 时干燥易聚结成团粘壁 , 造成塌床 。进料速率过低 时 , 颗粒粒径较小 , 会产生过多粉末 , 不但操作时间 延长 , 而且容易阻塞喷嘴 。必要时 , 应根据浸膏液的 黏度控制流速 , 若浸膏黏度过大 , 可适当降低流速 , 但是应提高进口温度 , 否则容易造成喷嘴阻塞和塌 床 。浸膏的黏度低时 , 流速应大些 。因此 , 应根据粉 料性质 、浸膏量与辅料的比例选择进料速率 , 并随时 根据制粒情况 、温度和沸腾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调
中医药关于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理论博大精深 , 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 。许多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 、消炎 抗感染的的功效[5 - 6] 。这些研究多 针 对 革 兰 阳 性 球 菌 , 已证实有非常好的抑菌作用 。而对于目前医学界 极为关注的产 ESBLs 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抑菌效果如 何 , 文献报道很少 , 本试验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 。从 试验结果来看 , 黄连 、黄芩 、乌梅的抑菌效果较好 , 败酱草 、金银花次之 , 鱼腥草 、瓜蒌的抑菌效果是最 差的 。由于本试验应用的水煎剂 , 有些具有抑菌作用 的成分可能不溶于水 , 或者在煎制过程中由于不耐受 高温而遭到破坏或挥发 , 从而影响抑菌效果 , 这些都
2
2
712
3
3
911
1
2
617
2
3
813
3
1
617
1
3
719
2
1
811
3
2
717
1917
1919
2316
2116
2315
2513
615
616
718
712
718
814
113
118
212 制备工艺评价 一步制粒法制备前列安颗粒 工艺简单 , 从制备时间 、辅料用量及其质量影响因素 等方面看 , 较传统制粒方法更为实用 , 结果见表 3 。
提要 目的 : 考察分析前列安颗粒一步制粒法的工艺特点及影响因素 。方法 : 利用前列安处方中 部分浸膏粉末作为一步制粒的种子粉 , 浸膏直接喷雾混合制粒干燥 , 观察并总结工艺特点 。结果 : 与 传统方法相比 , 该方法具有添加辅料少 、药物有效成分损失小 、工艺简单 、省时省力 、自动化程度 高 、质量稳定 、生产成本下降 、影响因素可控等优点 。结论 : 喷雾干燥一步制粒法优点突出 , 值得在 生产中推广 。
求的质量标准 , 在此基础上 , 选定物料温度 (A) 、雾 化压力 (B) 和浸膏相对密度 ( C) 为考察的 3 个因 素 , 每个因素取 3 个水平 , 见表 1 。以前列安颗粒产量 为考察指标 , 采用正交表 L9 (34 ) 进行试验 , 见表 2 。 2 结果 211 工艺试验结果 见表 1 。各因素对喷雾干燥过 程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C > B > A , 即前列安浸膏相对 密度 (C) 的影响最大 , 雾化压力 (B) 的影响较大 , 而物料温度 (A) 的影响最小 。各因素水平组合应为 A3B3C3 。兼 顾 药 粉 色 泽 及 有 粒的最佳工艺条件 。即物料温度 为 70 ℃、雾化压力为 214~ 216 Pa 、浸膏相对密度为 1118 。
度 ; 进口温度不变的情况下 , 当其他参数不变时 , 进 料速率越快 , 给液量越多 , 溶液对粉末的润湿渗透程 度大 , 形成的颗粒大而密 , 密度也增大 , 反之 , 所成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表 3
制备工艺评价
评价项目 湿法制粒
一步制粒
制备时间
30 h
辅料用量
15 %
有效成分损耗率 10 %
制备工艺
复杂
自动程度
低
工作强度
大
制剂发展 无明显优势
3h
1%
1% 简单
高 小 符合 GMP 要求 发展前景好
213 质量评价 一步制粒法制备前列安颗粒 , 其 质量标准均符合 2005 年版《中国药典》颗粒剂项下 的有关规定 1 , 部分指标比传统方法更为优异 , 质量 评价结果见表 4 。
关键词 前列安颗粒 ; 一步制粒 ; 工艺研究 ;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 28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5615 (2008) 02 - 0035 - 03
一步制 粒 是 将 喷 雾 干 燥 技 术 和 沸 腾 干 燥 技 术 有 机结合的新型制药技术 , 它将浸膏与辅料的混合 、制 粒 、干燥等多道工序合而为一 。前列安颗粒是河北医 科大学第二医院制剂室在挖掘中医学宝库的基础上 , 结合临床精心研制的纯天然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 , 具 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祛风通痹 、利水通淋健脾之 功效 。以传统方法制备颗粒 , 需要添加大量辅料 ,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