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报告样本

合集下载

XXXX沉降观测报告书

XXXX沉降观测报告书

XXXXX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书XXXXX二零一五年十月XXXX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书工程编号:法定代表人: XX技术负责人: XXXX审核人: XXXX项目负责人:XXXXX二零一五年十月目录一. 工程概况 ........................................................................................ 2二. 执行的规范标准 ............................................................................ 2三. 水准基点的设立及检测 ................................................................ 2四.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 2五. 沉降观测周期 ................................................................................ 2六. 观测精度、限差及使用的仪器设备............................................ 3七. 观测值的平差计算 ........................................................................ 4八. 沉降数据统计分析 ........................................................................ 4九.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沉降观测报告

沉降观测报告

沉降观测报告沉降观测报告受汇景房地产公司委托,XX市国土资源规划勘测院对XX四期住宅楼进行施工阶段沉降观测, 报告如下:1、沉降观测使用仪器为苏州第一光学仪器厂生产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2米变形观测因钢尺。

2、执行规范《工程测量规范》;3、观测时间:27号楼从2008年3月22日到2008年8月20日,计13次。

28号楼从2008年3月28日到2008年8月20日,计13次。

29号楼从2008年3月24日到2008年8月20日,计12次。

4、部分测点因遭破坏而无法观测。

5、27号楼最大累计沉降量为6号点16.2毫米,最小累计沉降量为 4号点4.2毫米。

28号楼最大累计沉降量为3号点20.0毫米, 最小累计沉降量为5号点6.0毫米。

29号楼最大累计沉降量为3号点16.4毫米, 最小累计沉降量为5号点4.7毫米。

6、平均日沉降量:27号楼平均日沉降量28号楼平均日沉降量29号楼平均日沉降量7、沉降速度27号楼沉降速度28号楼沉降速度29号楼沉降速度8、沉降观测分析和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第22页建筑物沉降观测规定:沉降速度小于0.04mm,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从以上观测的数据分析看,27号楼只有3、10号点大于0.04mm,其它8个点达到稳定阶段。

28号楼只有2、7、8点小于0.04mm,其它5个点没有达到。

29号楼只有2、7号点小于0.04mm,其它6个点没有达到。

从以上分析看出27号楼、28号楼、29号楼都没有进入稳定阶段。

但本次成果为第一阶段施工阶段沉降观测成果。

建议开发商进行第二阶段运营使用阶段的观测。

测量单位:XX市国土资源规划勘测院XX年XX月XX日。

沉降观测报告

沉降观测报告

沉降观测报告报告编号:【编号】报告日期:【日期】施工单位:【单位名称】工程名称:【工程名称】观测点编号:【观测点编号】一、观测目的本次沉降观测旨在对施工现场周边地基沉降变形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地基沉降问题。

二、观测点选择本次观测共选择了【观测点数量】个观测点,观测点的选择考虑了施工现场周边土质条件、建筑物结构特点以及与工程施工相关的影响因素。

三、观测仪器与方法1.观测仪器本次观测采用了高精度电子水准仪和自动沉降仪作为观测仪器,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观测方法(1)电子水准仪观测:采用水准测量法对各观测点的高程变化进行观测。

观测周期为【观测周期】,观测时间为每天上午【观测时间】,共观测【观测次数】次。

(2)自动沉降仪观测:安装自动沉降仪在各观测点上,并定时触发观测,实时监测地基沉降变形。

观测频率为每隔【观测周期】触发一次,观测时间为【观测时间段】,共观测【观测次数】次。

四、观测结果与分析经过连续观测和测量,得到各观测点的沉降数据如下:观测点编号观测时间沉降量(mm)【观测点1】【观测时间1】【沉降量1】【观测点2】【观测时间2】【沉降量2】【观测点3】【观测时间3】【沉降量3】【观测点4】【观测时间4】【沉降量4】【观测点5】【观测时间5】【沉降量5】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观测周期内,各观测点的沉降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其中,观测点【观测点编号】的沉降量最大,达到了【沉降量最大值】mm,需进一步关注其沉降变形情况。

2.尽管部分观测点存在沉降现象,但目前还未出现明显的沉降异常情况。

建议继续进行沉降观测,以及持续监测施工现场的地基状况。

五、建议与措施根据观测结果和分析结论,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1.加强对观测点【观测点编号】的沉降变形情况的监测,及时跟踪其沉降趋势,并定期评估其对施工安全性的影响。

2.继续进行沉降观测,增加观测频率,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现场的地基沉降问题。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星河城南区6#楼沉降观测报告一、工程概况星河城南区6#楼位于国粮街以南,建筑面积11906.74平米,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由运城市星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运城市博博设计院设计,山西万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监理任务,河津市小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为保证该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安全,对该工程进行沉降观测。

二、观测目的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施工图纸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4.1、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编号分别为BM1,BM2。

其中BM1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的绝对高程,BM2高程值是以BM1为基准,用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

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院的图纸要求及建筑物主要受力位置,沉降观测点布设于地上首层位置,共布设8个观测点。

各点位置详见观测点平面图。

五、沉降观测5.1、仪器与观测仪器采用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2m条码水准尺,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钢尺施测。

基点与工作点按照观测周期进行检验。

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5.2、观测级别及精度观测过程中定期对基准点进行检测,基准点满足精度要求。

每测站观测中误差最大0.32mm,小于《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0mm。

沉降观测报告模板

沉降观测报告模板
2.建筑面积:******平方米
3.设计单位:***设计有限公司
4.施工单位:***工程有限公司***分公司
5.监理单位:***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二、观测方法:
1.采用独立高程系统,以基准点*****标高为±*******m。
2.该建筑物区域内布设基准点****个,分别为************。测量所用起始点为****************为监控点。
目前百日沉降观测结果:日平均沉降量为0.026mm/d,大于***市沉降稳定控制值.01mm/d。
依据***市建委建质安管[1999]529号文件规定,该工程沉降尚未达到稳定标准,仍需继续观测。
(印章)报告时间:2008年05月28日
(本页以下无正文)
批准: 审核: 编写:
一、工程概况
1.结构形式:六层框架结构
3.观测点位置见沉降观测点及基准点布置示意图。
4.采用环形闭合法进行控制。
5.检测仪器及测量精度
①使用*********型水准仪。 出厂编号:********
②精密********铟钢水准尺。 出厂编号:******,*******
③水准仪i角≤******",标准偏差:*****mm/km。
④该工程测量等级为****级,观测点高差中误差m0≤******mm。
***市建委建质安管[1999]***号文件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2000]建质设***号文件检验 Nhomakorabea结

工程沉降观测自2004年02月11日开始,至2004年03月08日。期间共进行了6次观测。
该工程共布设16个观测点。
观测结果:沉降量最小的观测点为10#,沉降量0.070mm;沉降量最大的观测点为1#,沉降量为3.290mm。平均沉降量为1.434mm。相邻两点沉降差最大点为1/1#、2/2#观测点,沉降差为1.610mm;

沉降观测检验报告范本

沉降观测检验报告范本

沉降观测检验报告范本XX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住院楼沉降观测报告LJ00000-0000-CJ00000001检测:审核:技术负责:XX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目录一、工程概况及基本情况二、观测依据、评定标准及仪器设备三、观测结果四、观测结果分析及建议五、沉降观测结果表一、工程概况及基本情况XX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住院楼工程,由XX县人民医院投资建设,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房屋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XX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受XX县人民医院委托,于2018年8月2日到2018年11月20日对该建筑进行了沉降观测。

该房屋在我公司进行第一次观察时结构已经施工至三层,最后一次结构封顶。

我公司于2018年8月2日至2018年11月20日共对该建筑进行了4次沉降观测。

二、观测依据、评定标准及仪器设备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3、水准仪AT-G2三、观测结果四、观测结果分析及建议1、见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表;2、建筑物沉降观测结果:本建筑共设埋点8个,至今共观测4次,第二次观测时最大沉降速率为0.001529mm/d,本次最大沉降量为0.05mm,最小沉降量为0.01mm,差异沉降为0.04mm;第三次沉降观测时,本次最大沉降速率为0.010512 mm/d,最大沉降量为0.41 mm,最小沉降量为0.02 mm,差异沉降为0.39 mm;第四次沉降观测时,本次最大沉降速率为0.014444 mm/d,最大沉降最为0.52 mm,最小沉降量为0.22 mm,差异沉降为0.3 mm。

经过四次对该建筑的沉降观测,共累计最大沉降量为0.73mm,最小沉降最为0.40mm,累计最大沉降差异为0.33 mm。

3、2018年11月20日最后一次观测时的最大沉降速率为0.014444 mm/d,在规范规定的稳定标准内,表明此建筑物沉降较均匀,在观测期内地基已呈趋于稳定状态。

基坑沉降观测报告范本

基坑沉降观测报告范本

基坑沉降观测报告范本【基坑沉降观测报告】XX基坑沉降观测报告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基坑位置:监测周期:监测单位:二、观测目的及内容:本次监测的目的是评估基坑挖掘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包括地表位移、建筑物沉降等,并提供实时监测数据用于工程控制和风险评估。

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基坑周边地表水平位移、竖向沉降、沉降速率以及建筑物的垂直沉降等。

三、监测方法:本次监测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物测法和仪器监测法。

地表水平位移采用全站仪法进行观测,竖向沉降采用标高尺和测距测角法进行观测,沉降速率采用全站仪定点成果进行分析,建筑物的垂直沉降通过测量建筑物柱子、墙体等关键点的高程变化来评估。

四、观测仪器与设备:地表水平位移观测:全站仪(型号)竖向沉降观测:标高尺、测距仪、测角仪等沉降速率分析:全站仪建筑物垂直沉降:水平仪、测距仪、标高尺等五、观测结果:1. 地表水平位移:观测点1:位移值为X,位移速率为X观测点2:位移值为X,位移速率为X...2. 竖向沉降:观测点1:沉降量为X观测点2:沉降量为X...3. 沉降速率:观测点1:速率为X观测点2:速率为X...4. 建筑物垂直沉降:柱子1:沉降量为X柱子2:沉降量为X...六、分析与评估: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对基坑沉降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判断是否存在危险性,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建议。

七、结论与建议:根据观测结果和分析,对基坑沉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控制措施,保证工程安全可行。

八、附件:1. 观测数据表格2. 监测仪器校准证书3. 相关监测图纸以上所述即为本次基坑沉降观测报告范本,供参考使用。

具体报告样式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沉降观测报告范文

沉降观测报告范文

沉降观测报告范文沉降观测是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地的垂直位移进行的监测与记录。

通过沉降观测,可以及时了解土地沉降的情况,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下面是一份沉降观测报告,总计1200字以上。

一、观测背景根据项目工程施工需要,对工程所在区域进行了沉降观测。

通过对工程区域土地沉降的监测与记录,以评估工程对土地的影响和调整施工计划,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效率。

二、观测目的1.判断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土地的影响程度,为后续施工提供技术参考;2.提供关于土地沉降的客观数据,为相关部门进行工程验收和修复提供依据;3.监测土地沉降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质量。

三、观测方法采用测站法进行沉降观测。

在工程区域内选择了三个观测点,分别设立基准点,并在基准点上安装了沉降仪和水平仪。

每天定时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形成测量记录表。

四、沉降观测结果经过连续6个月的观测,得到了详细的沉降数据,以下是观测结果的总结:1.观测点1:观测开始前,观测点1在X、Y和Z方向的初始高程分别为100.00m、150.00m和50.00m,经过6个月的观测,观测点1在X、Y和Z方向的高程分别为99.95m、149.92m和49.98m。

由此可见,观测点1在X、Y和Z方向上分别发生了0.05m、0.08m和0.02m的沉降。

2.观测点2:观测开始前,观测点2在X、Y和Z方向的初始高程分别为98.50m、150.00m和50.00m,经过6个月的观测,观测点2在X、Y和Z方向的高程分别为98.45m、149.92m和49.97m。

观测点2在X、Y和Z方向上分别发生了0.05m、0.08m和0.03m的沉降。

3.观测点3:观测开始前,观测点3在X、Y和Z方向的初始高程分别为97.00m、150.00m和50.00m,经过6个月的观测,观测点3在X、Y和Z方向的高程分别为96.95m、149.92m和49.95m。

观测点3在X、Y和Z方向上分别发生了0.05m、0.08m和0.05m的沉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星河城南区6#楼沉降观测报告一、工程概况星河城南区6#楼位于国粮街以南,建筑面积平米,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由运城市星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运城市博博设计院设计,山西万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监理任务,河津市小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为保证该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安全,对该工程进行沉降观测。

二、观测目的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施工图纸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编号分别为BM1,BM2。

其中BM1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的绝对高程,BM2高程值是以BM1为基准,用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院的图纸要求及建筑物主要受力位置,沉降观测点布设于地上首层位置,共布设8个观测点。

各点位置详见观测点平面图。

五、沉降观测、仪器与观测仪器采用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2m条码水准尺,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钢尺施测。

基点与工作点按照观测周期进行检验。

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观测级别及精度观测过程中定期对基准点进行检测,基准点满足精度要求。

每测站观测中误差最大,小于《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

并观测误差数据成正态分布,观测结果可作为分析沉降结论的依据。

、观测时间根据现场施工及拆模情况,于2012年2月27日对星河城南区6#楼进行了初始值观测工作,施工中建筑物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至今共计进行了25次观测,其中建筑物在主体施工期间进行了9次观测工作,封顶后进行了16次观测工作。

六、沉降数据统计分析沉降观测成果分析表七、沉降数据评价根据沉降数据综合分析表明,该建筑物沉降总体均匀,未发生明显的差异沉降。

本次观测最大沉降量23mm,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4条中高层建筑基础沉降量小于200mm的要求,两点间最大沉降差异量为3mm,满足规范要求。

八、结论通过对星河城南区6#楼施工阶段和封顶后的沉降观测统计结果分析得出:该建筑物的沉降量总体均匀,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星河城南区7#楼沉降观测报告一、工程概况星河城南区7#楼位于国粮街以南,建筑面积平米,地下一层,地上九层,标准层层高3m,剪力墙结构。

运城市星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运城市博博设计院设计,山西万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监理任务,河津市小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为保证该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安全,对该工程进行沉降观测。

二、观测目的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施工图纸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编号分别为BM1,BM2。

其中BM1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的绝对高程,BM2高程值是以BM1为基准,用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院的图纸要求及建筑物主要受力位置,沉降观测点布设于地上首层位置,共布设8个观测点。

各点位置详见观测点平面图。

五、沉降观测、仪器与观测仪器采用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2m条码水准尺,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钢尺施测。

基点与工作点按照观测周期进行检验。

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观测级别及精度观测过程中定期对基准点进行检测,基准点满足精度要求。

每测站观测中误差最大,小于《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

并观测误差数据成正态分布,观测结果可作为分析沉降结论的依据。

、观测时间根据现场施工及拆模情况,于2012年3月12日对星河城南区7#楼进行了初始值观测工作,施工中建筑物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至今共计进行了25次观测,其中建筑物在主体施工期间进行了9次观测工作,封顶后进行了16次观测工作。

六、沉降数据统计分析沉降观测成果分析表七、沉降数据评价根据沉降数据综合分析表明,该建筑物沉降总体均匀,未发生明显的差异沉降。

本次观测最大沉降量25mm,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4条中高层建筑基础沉降量小于200mm的要求,两点间最大沉降差异量为2mm,满足规范要求。

八、结论通过对星河城南区7#楼施工阶段和封顶后的沉降观测统计结果分析得出:该建筑物的沉降量总体均匀,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星河城南区11#楼沉降观测报告一、工程概况星河城南区11#楼位于国粮街以南,建筑面积平米,地下一层,地上15层。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本工程由运城市星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运城市博博设计院设计,山西万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监理任务,河津市小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为保证该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安全,对该工程进行沉降观测。

二、观测目的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施工图纸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编号分别为BM1,BM2。

其中BM1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的绝对高程,BM2高程值是以BM1为基准,用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院的图纸要求及建筑物主要受力位置,沉降观测点布设于地上首层位置,共布设4个观测点。

各点位置详见观测点平面图。

五、沉降观测、仪器与观测仪器采用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2m条码水准尺,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钢尺施测。

基点与工作点按照观测周期进行检验。

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观测级别及精度观测过程中定期对基准点进行检测,基准点满足精度要求。

每测站观测中误差最大,小于《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

并观测误差数据成正态分布,观测结果可作为分析沉降结论的依据。

、观测时间根据现场施工及拆模情况,于2012年3月23日对星河城南区11#楼进行了初始值观测工作,施工中建筑物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至今共计进行了38次观测,其中建筑物在主体施工期间进行了15次观测工作,封顶后进行了23次观测工作。

六、沉降数据统计分析沉降观测成果分析表七、沉降数据评价根据沉降数据综合分析表明,该建筑物沉降总体均匀,未发生明显的差异沉降。

本次观测最大沉降量25mm,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4条中高层建筑基础沉降量小于200mm的要求,两点间最大沉降差异量为4mm,满足规范要求。

八、结论通过对星河城南区11#楼施工阶段和封顶后的沉降观测统计结果分析得出:该建筑物的沉降量总体均匀,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星河城南区15#楼沉降观测报告一、工程概况星河城南区15#楼位于国粮街以南,建筑面积平米,商铺,地上2层。

框架结构。

本工程由运城市星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运城市博博设计院设计,山西万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监理任务,河津市小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为保证该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安全,对该工程进行沉降观测。

二、观测目的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施工图纸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编号分别为BM1,BM2。

其中BM1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的绝对高程,BM2高程值是以BM1为基准,用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院的图纸要求及建筑物主要受力位置,沉降观测点布设于地上首层位置,共布设11个观测点。

各点位置详见观测点平面图。

五、沉降观测、仪器与观测仪器采用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2m条码水准尺,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钢尺施测。

基点与工作点按照观测周期进行检验。

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观测级别及精度观测过程中定期对基准点进行检测,基准点满足精度要求。

每测站观测中误差最大,小于《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

并观测误差数据成正态分布,观测结果可作为分析沉降结论的依据。

、观测时间根据现场施工及拆模情况,于2012年1月1日对星河城南区15#楼进行了初始值观测工作,施工中建筑物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至今共计进行了11次观测,其中建筑物在主体施工期间进行了2次观测工作,封顶后进行了9次观测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