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与性病学七年制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第一篇: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皮肤性病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皮肤性病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主要介绍发生于皮肤和粘膜的各种疾病及性传播疾病。

通过课堂教学及临床实践,使学生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结合临床实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处理一些常见的皮肤病与性传播疾病。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皮肤病与性病学的“三基”内容。

2熟悉本课程中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防治方法。

3了解部分重症皮肤病性病的诊断与处理。

4能够比较独立地进行一些本专业的基本操作和处置。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一)总论1了解本学科在临床医学专业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过程,为学习各论打好基础。

2重点掌握皮肤病和性病的基本损害及其特点,常用外用药的性能,各种剂型的适应症,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

3熟悉皮肤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皮肤病的自觉症状和诊断方法(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4熟悉皮肤科常用药的作用和适应症。

5自学皮肤病的组织病理,皮肤的保健与美容。

6见习:皮肤病性病的基本损害。

常用外用药的作用,各种剂型的适应症,用法和注意事项。

内用药的作用和适应症。

复习皮肤病性病的自觉症状和诊断方法。

(二)病毒性皮肤病1重点掌握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熟悉带状疱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重点掌握寻常疣、扁平疣及跖疣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跖疣、鸡眼及胼胝的鉴别,熟悉各种疣的治疗。

3熟悉单纯疱疹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了解单纯疱疹的发病机理。

4了解传染性软疣和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见习: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寻常疣、扁平疣及跖疣的临床表现,复习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三)细菌性皮肤病1重点掌握脓疱疮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重点掌握丹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

3自学金葡萄菌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深脓疱疮。

4熟悉毛囊炎、疖和痈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供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用)课程名称:皮肤性病学(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课程类别:必修课学 时:24学时授课对象: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编写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编写日期:2005年9月编 写:朱国兴审 校:赖维、陆春一、课程概述: 皮肤性病学是研究有关皮肤疾病和性传播疾病防治的科学,是临床医学不可分的一部分。

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同学掌握及了解常见、多发和重点皮肤病和性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防治方法以及与全身疾病的密切关系,尤其是掌握预防原则。

在教学中要结合皮肤病和性病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及典型病例示教等,培养同学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

采用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统编教材《皮肤性病学》第六版。

在教学中要适当充实和补充国内外当代医学,尤其是皮肤性病学的新进展,适当介绍和使用皮肤性病学专业的外文名词和术语,以利于帮助学生阅读外文专业书籍。

教学形式分为大课讲授和临床见习带教两种。

鼓励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将最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理念应用到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二、大课教学大纲大课的教学总共有14学时,目的和要求如下。

(一)总论:2学时1.熟悉皮肤的组织解剖及其生理功能,使同学能认识皮肤是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并了解它与整体的密切关系;其中掌握表皮的结构、皮肤的吸收功能、皮肤的免疫功能。

2.掌握皮肤性病的症状、体征,尤其是各种原发性皮损和继发性皮损;掌握皮肤性病的诊断,尤其是如何进行皮肤科体格检查;3.了解皮肤性病常用实验诊断技术;4.熟悉皮肤性病内用药物治疗的原则,了解外用药的剂型、作用,掌握外用药物治疗原则。

(二)病毒性皮肤病:2学时1.掌握病毒性皮肤病的概念、分类;2.熟悉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3.熟悉带状疱疹的病因、发病机理,掌握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4.掌握各种疣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5.熟悉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治疗原则;6.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治疗原则。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人卫第六版)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人卫第六版)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人卫第六版)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人卫第六版)前言: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研究发生于皮肤粘膜的各种疾病及相关疾病的学科。

本教学大纲的目的是使学生研究到皮肤病与性传播疾病中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较为严重的皮肤病的防治原则和方法。

课程设置:按___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本课程总教学时数36学时,理论授课24学时,见12学时。

章节及内容:第七—八章:皮肤病的治疗与预防第九章:病毒性皮肤病第十章:细菌性皮肤病第十一章:真菌性皮肤病第十四章:皮炎与湿疹第十五章:荨麻疹、多形红斑药疹第十六章:药疹第十九章:银屑病、红皮病第二十二章:血管性皮肤病第二十八章:性传播疾病见内容:病毒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药疹、性传播疾病学时:每个见内容都有3学时。

第一篇总论:第一—八章:皮肤的结构、功能、皮肤性病症状和诊断一)掌握皮肤解剖、组织、生理,掌握皮肤病的症状、皮肤病的诊断与步骤。

二)熟悉皮肤科的内用药、外用药及物理疗法等其他疗法的治疗原则。

三)了解外用药物的剂型、性能、作用。

四)学会真菌镜检及斑贴试验的操作。

第一章:皮肤病学导论一)一般介绍皮肤病学的定义、发展史、学科特点。

第二章:皮肤的结构一)详细讲解皮肤的解剖、表皮的来源及其组织学特点。

二)重点讲解基底膜带。

三)一般介绍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皮肤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

第三章:皮肤的功能一)重点讲解皮肤的防护作用、皮肤的吸收作用、调节体温作用、感觉作用。

二)介绍皮肤的分泌和排泄作用、代谢作用、皮肤免疫系统。

第四章:皮肤性病的症状和诊断一)详细讲解皮肤性病的自觉症状与皮肤损害包括原发性损害、继发性损害。

二)重点讲解皮肤性病的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

第五—六章:皮肤组织病理学、常用实验诊断技术一)重点讲解真菌检查、斑贴试验。

二)介绍组织病理检查与皮肤的组织病理、滤过紫外线检查、性病检查、疥螨和阴虱检查。

第七章:皮肤性病的治疗一)详细讲解外用药物疗法。

皮肤病与性病学教学大纲免费范文精选

皮肤病与性病学教学大纲免费范文精选

1 皮肤病与性病学教学大纲一、教学时间分配理论课33学时课时分配内容学时一总论 9学时皮肤的解剖、组织和生理 2.5学时皮肤病的病因、症状和诊断 2.5学时皮肤病的系统治疗和物理治疗 2学时皮肤病的外用药治疗 2学时二皮肤病各论 16学时接触性皮炎和湿疹 2学时异位性皮炎 1学时药物性皮炎 2学时荨麻疹 2学时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脓疱病、疥疮 2.5学时感染性皮肤病皮肤真菌病 1.5学时红斑鳞屑性皮肤病银屑病、玫瑰糠疹、多形红斑3学时职业性皮肤病自学结缔组织病自学皮肤附属器疾病痤疮、脂溢性皮炎 2学时神经性皮炎自学三性传播疾病 8学时性传播疾病总论 0.5学时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1.5学时尖锐湿疣 1学时梅毒 2学时生殖器疱疹 1学时艾滋病 2学时二、教学内容和要求总论 9学时目的和要求重点讲授皮肤的解剖和组织学特点及其生理功能。

使学生能认识到皮肤是机体上的一个重要器官了解它与整体的密切关系。

了解皮肤病的病因掌握皮肤病的症状、诊断原则和步骤。

掌握外用药物的剂型、作用、使用方法及治疗原则。

为学习皮肤病打好基础。

皮肤的解剖和组织2学时讲授内容皮肤包括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

表皮表皮的来源及其组织学特点。

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表皮各层细胞的演变过程、主要特点及其功能。

2 黑色素细胞和郎格罕细胞。

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纤维细胞、组织细胞、肥大细胞和白细胞等。

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及其功能。

附属器一汗腺小汗腺和大汗腺的分布组织解剖特点及功能。

二毛发毛囊的组织解剖长毛、短毛和毳毛的解剖及其生长周期。

三皮脂腺皮脂腺与毛囊的解剖关系结构及其功能。

四甲。

血管浅部和深部血管网的解剖及其功能。

淋巴管浅部和深部淋巴管的解剖及其功能。

神经感觉神经和植物神经及其功能。

肌肉平滑肌和横纹肌及其功能。

皮肤的生理0.5学时讲授内容一、皮肤的保护作用一对物理性刺激的防护作用。

皮肤性病科教学大纲

皮肤性病科教学大纲

皮肤性病科教学大纲《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用)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皮肤性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是学习研究皮肤性病的基础理论、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和治疗的学科。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临床学科,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因此我们在多媒体教学中加入了大量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注意在课堂和临床实习过程不断的积累,并且与已经学到的皮肤性病学理论知识相结合,达到建立皮肤性病学知识框架的目的,便于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不断充实。

本课程授课时间在第四学期进行,为期近一个学期,总学时24学时,临床见习2学时,主要以理论课时为主。

皮肤性病是考查科目,课时结束后即进行考查。

主要是理论考查。

二、课程目标为适应现代医学专科教学的需要,培养新的实用型的专科技术人才,以全国皮肤性病学专科教材为理论指导,编写临床医疗、妇幼专业的皮肤性病教学大纲,在编写过程中,根据本课程的学时,选择教材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科学的、系统的编写好教学大纲,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皮肤病、性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介绍,着重阐述其临床特点和防治要点,力求提高学生认识常见疾病、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三、课程贯通本课程是在第二学年已经完成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开始学习临床课程的,皮肤性病学是临床课程之一,在学习之前结合临床实际,简要复习皮肤的结构、功能以此为切入点,以整体的观念学习皮肤性病。

四、教学方法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皮肤性病学分为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以全国皮肤性病学专科第六版为基本教材,参照本科第七版《皮肤性病学》本科教材。

利用本教材的彩色版,借助多媒体教学进行授课,使学生对皮肤病有充分的感官认识,弥补了见习课的所见不足,促进能力目标的达成。

五、学时分配序号章节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备注1总论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皮肤病的常用症状与确诊322病毒性皮肤病:带状疱疹、纯粹疱疹、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传染性硬疣;细菌性皮肤病:33真菌性皮肤病:疥疮34性传播性疾病35变态性疾病湿疹,碰触性皮炎、荨麻疹36红斑鳞屑性皮肤病37自体免疫性疾病38皮肤病的化疗与常用的外用药物3合计24第一章总论【教学内容】一、皮肤的结构二、皮肤的功能【目的与要求】一、掌控皮肤的结构,由表皮和真皮和皮下组织及皮肤附属器形成。

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

课程编码:76210215学时/学分:27/1. 5适用专业:预防医学专业皮肤性病学Dermatovenereology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必修课程,临床医学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本学科内容安排依据《皮肤性病学》第6版,张学军主编一书为主要内容,以理论课及课堂见习课相结合,口的是使预防系学生了解皮肤的生理结构及功能,学习与预防工作相关的常见皮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从而掌握相应的预防方法,为今后从事预防工作打基础。

皮肤性病学包括皮肤病学和性病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应用科学。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及附属器和各种与之相关疾病的科学,其中包括正常皮肤及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各种皮肤及附属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

性病学是研究性传播疾病的科学,其中包括各种性传播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皮肤健康的要求不仅仅限于没有疾病,而是逐渐打一展到美学要求,皮肤性病学科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要求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课及课堂见习相结合,理论课使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采用引导式、案例式、情景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加强记忆,见习课采用观看图谱、床边见习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交流技能,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技巧。

四、本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理论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定,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30%五、教材及参考书1.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赵辨主编,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六、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七、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皮肤的结构[目的要求〕1.掌握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成,掌握表皮的分层及细胞构成,掌握皮肤附属器的种类及功能;2.熟悉真皮及皮下组织的组成及特点,熟悉皮肤的血管、神经和肌肉的特点。

《皮肤性病 学》教学大纲

《皮肤性病 学》教学大纲

皮肤性病学前言皮肤性病学是研究发生于皮肤上的各种疾病及其相关病的学科,是临床学科的一个分科,与内科有密切联系。

治疗上除内服药尚有各种外用疗法。

皮肤性病学课程包括总论、皮肤病和性病。

通过总论对皮肤结构、功能、症状、诊断、常用实验诊断技术、皮肤病内外用药等学习,使学生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各论学习使学生掌握皮肤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原则和处理方法。

在整个教学中,紧紧围绕为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的宗旨,强调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理论联系实际;以启发式教学,结合皮肤临床表现直观性强的特点,应用多媒体,通过二十多学时的课程,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医学人才打好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预防医学本科五年制学生,总学时26学时,大课18学时,见习8学时。

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篇总论第二,三章皮肤的结构、功能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皮肤和附件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2、熟悉皮肤的各种生理功能。

3、熟悉影响皮肤功能的各种因素。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一)皮肤结构1、概述皮肤组成及其附属器、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皮肤的厚度、面积、外观、纹理形成及意义。

2、表皮二类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1)角质形成细胞a.来源、基底层——角质层各层的细胞形态、演变与功能b.桥粒、半桥粒、张力微丝、角质小体、被膜颗粒的作用c.角质蛋白形成、性质、功能及表皮更替时间。

(2)树枝状细胞a.黑素细胞形态分布、黑素小体作用。

b.郎格汉斯细胞形态、分布于免疫关系。

c.Merkel细胞形态、分布、作用。

3、基底膜带的组成与作用4、真皮分层、组成(纤维、基底、细胞)、性质与作用5、皮下组织的结构与作用6、皮肤附属器(1)毛发的结构、生长周期与内分泌关系。

(2)皮脂腺的形态分布,皮脂形成、排泄及与内分泌关系。

(3)大、小汗腺的形态、分布、功能及神经支配。

(4)甲的结构、生长速度。

7、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神经分布情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熊心猜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熊心猜

高等医学院校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中西医结合、预防、口腔医学等专业用)川北医学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2016年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学时:39适用对象:五年制临床、中西医结合、预防及口腔医学等专业使用教材及参考书: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皮肤性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包括皮肤病学和性病学两部分。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及附属器的科学,其内容包括皮肤及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各种皮肤及附属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性病学是研究性传播疾病的科学,其内容包括各种性传播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常见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治原则,使其具备基本诊疗能力和健康教育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常见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

2、熟悉常见重症皮肤病,尤其是与临床其他学科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治原则。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总论皮肤性病学导论、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教学要求】1.了解皮肤性病的定义和范畴、发展简史、发展现状、学科特点及学习路径2.熟悉皮肤和附属器的结构2.了解皮肤的脉管、肌肉和神经3.熟悉皮肤的功能4.掌握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的临床表现【教学内容】1.皮肤性病学导论(1)皮肤性病的定义和范畴(2)发展简史(3)我国皮肤性病学发展现状(4)学科特点(5)学习路径2.皮肤的结构(1)表皮(2)真皮(3)皮下组织(4)皮肤附属器(5)皮肤的脉管、肌肉和神经3.皮肤的功能(1)屏障功能(2)吸收功能(3)感觉功能(4)分泌和排泄功能(5)体温调节功能(6)代谢功能(7)免疫功能4.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1)症状:瘙痒、疼痛等(2)体征:原发性皮损、继发性皮损皮肤性病的诊断、皮肤组织病理学、其他常用实验技术【教学要求】1.掌握皮肤性病的诊断2.熟悉皮肤病的组织病理3. 熟悉皮肤性病其他常用实验技术【教学内容】1.皮肤性病的诊断(1)病史(2)体格检查2.皮肤病的组织病理(1)表皮的基本病变(2)真皮及皮下组织的基本病变3.其他常用实验技术(1)免疫组化(2)真菌检查(3)变应原检查(4)滤过紫外线检查(5)性病检查(6)蠕形螨、疥螨和阴虱检查(7)分子生物学技术皮肤性病的预防及治疗、保健和美容【教学要求】1.掌握皮肤性病的外用药物治疗2.掌握皮肤性病的系统药物治疗3.熟悉皮肤性病的物理治疗4.熟悉皮肤性病的外科治疗5.了解皮肤性病的预防、皮肤的保健和美容【教学内容】1.皮肤性病的预防2. 皮肤性病的治疗(1)外用药物治疗:药物种类、剂型及治疗原则(2)系统药物治疗(3)物理治疗(4)皮肤外科治疗2.皮肤的保健和美容(1)皮肤的保健(2)皮肤的美容各论病毒性、细菌性皮肤病【教学要求】1.掌握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2.熟悉脓疱疮、丹毒的病因、预防和治疗3.掌握脓疱疮、丹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4.了解疣、传染性软疣、疖【教学内容】1.单纯疱疹、带状疱疹(1)概念(2)病因和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2.脓疱疮(1)概念(2)病因(3)分型与临床表现(4)诊断(5)预防及治疗3.疣(1)概念(2)病因(3)分型与临床表现(4)诊断(5)预防及治疗4.传染性软疣5.疖(1)概念(2)病因(3)临床表现(4)诊断(5)预防及治疗真菌性皮肤病【教学要求】1.了解真菌和真菌病的概念与分类2.熟悉头癣、手足癣、体股癣的病因及预防3.掌握头癣、手足癣、体股癣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4.熟悉甲真菌病、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5. 了解甲真菌病、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教学内容】1.真菌和真菌病的概念与分类2.头癣(1)概念(2)病因(3)各类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预防及治疗3.手足癣(1)概念(2)病因(3)分型及其临床表现(4)预防及治疗4.体股癣(1)概念(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预防及治疗5.甲真菌病6.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7.念珠菌病8.孢子丝菌病皮炎和湿疹【教学要求】1.熟悉接触性皮炎和湿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掌握接触性皮炎和湿疹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掌握接触性皮炎和湿疹的预防及治疗4.熟悉特应性皮炎5.了解自身敏感性皮炎【教学内容】1.接触性皮炎(1)概念(2)病因和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与诊断(4)预防及治疗2.湿疹(1)概念(2)病因和发病机制(3)分期及其临床表现(4)诊断和鉴别诊断(5)预防及治疗3.特应性皮炎(2)病因和发病机制(3)分期及临床表现(4)诊断和鉴别诊断(5)预防及治疗4.自身敏感性皮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药疹【教学要求】1.熟悉荨麻疹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2.掌握荨麻疹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掌握药疹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及治疗4.了解血管性水肿【教学内容】1.荨麻疹(1)概念(2)病因和发病机制(3)分期、分型及其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预防及治疗2.药疹(1)概念(2)病因和发病机制(3)分型及其临床表现(4)诊断(5)预防及治疗3.血管性水肿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色素障碍性皮肤病1.熟悉多形红斑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2.掌握银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3. 了解白癜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教学内容】1.银屑病(1)概念(2)病因和发病机制(3)分型、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2.多形红斑(1)概念(2)病因(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3.白癜风(1)概念(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诊断及治疗动物性皮肤病、血管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教学要求】1.熟悉疥疮、隐翅虫皮炎、过敏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结节性红斑、慢性单纯性苔藓、瘙痒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2.掌握疥疮、隐翅虫皮炎、过敏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结节性红斑、慢性单纯性苔藓、瘙痒症临床表现与诊断1.疥疮(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2.隐翅虫皮炎(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3.过敏性紫癜(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4.变应性皮肤血管炎(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5.结节性红斑(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6.慢性单纯性苔藓(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7.瘙痒症(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结缔组织病【教学要求】1.熟悉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2.掌握盘状和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免疫病理与诊断3.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诊断4.熟悉皮肌炎和硬皮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教学内容】1.红斑狼疮(1)概念(2)病因和发病机制(3)分型及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及免疫病理(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及预防2.皮肌炎(1)概念(2)病因和发病机制(3)分型及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及预防3.硬皮病(1)概念(2)病因和发病机制(3)分型及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及预防大疱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疾病【教学要求】1.熟悉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2.掌握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免疫病理、诊断和治疗3.掌握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教学内容】1.天疱疮(1)概念(2)病因和发病机制(3)分型及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及免疫病理(4)诊断与鉴别诊断(5)预防及治疗2.大疱性类天疱疮(1)概念(2)病因和发病机制(3)分型及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及免疫病理(4)诊断与鉴别诊断(5)预防及治疗3.痤疮(1)概念(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诊断(5)预防及治疗4.脂溢性皮炎(1)概念(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诊断(5)预防及治疗5.酒渣鼻(1)概念(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诊断(5)预防及治疗性传播疾病概论、梅毒、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教学要求】1.掌握性传播疾病的概念和范围2.掌握梅毒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分类、分期及临床表现3.熟悉梅毒的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4.熟悉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实验室检查与治疗【教学内容】1.性传播疾病的概念与范围2.梅毒(1)概念(2)病原体与传播途径(3)分类、分期(4)临床表现(5)诊断(6)实验室检查(7)治疗及预防3.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1)概念(2)病原体与传播途径(3)临床表现(4)诊断(5)实验室检查(6)治疗及预防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疳、艾滋病【教学要求】1.掌握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疳与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2.熟悉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3.了解软下疳与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教学内容】1.淋病(1)概念(2)病原体与传播途径(3)分类及其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和诊断(5)预防及治疗2.非淋菌性尿道炎(1)概念(2)病原体与传播途径(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和诊断(5)治疗及预防3.软下疳(1)概念(2)病原体与传播途径(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和诊断(5)治疗及预防4.艾滋病(1)概念(2)病原体与传播途径(3)临床表现(4)诊断和实验室检查(5)治疗及预防附:教学进度表皮肤病性病学教学进度表(熊心猜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病与性病学-I教学大纲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课程号:50204715 课序号:0
总课时数:24 讲课时数:16 见习时数:8
学分:1.5
内容简介:皮肤性病学(dermatovenereology) 包括皮肤病学(dermatology)和性病学(venereology),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及附属器和各种与之相关疾病的科学,其内容包括正常皮肤及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各种皮肤及附属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

性病学是研究性传播疾病的科学,其内容包括各种性传播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应用学科。

教学内容:
总论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皮肤组织解剖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及皮肤附属器。

(2)掌握参与皮肤免疫的各种细胞及其主要作用。

(3)了解皮肤的主要生理功能。

(4)掌握基本病理改变。

(5)掌握皮肤病的症状,特别要求掌握各种皮肤损害的特点。

准确观察及描述皮肤损害。

(6)掌握皮肤科常用药物:抗组织胺药物、皮质类固醇药物、抗真菌药物、免疫抑制剂。

(7)掌握皮肤科外用药物、剂型及治疗原则。

(8)了解皮肤病的护理,尤其是换药方法。

[教学内容]
讲解皮肤的解剖学、组织学:表皮、真皮结构,以及皮肤的附属器:毛发、皮脂腺、汗腺、甲。

讲解皮肤的症状学、生理功能,重点是症状学。

讲解皮肤治疗学,重点讲解外用疗法。

[教学时数]2学时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湿疹(包括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预防及治疗原则。

(2)掌握药疹的病因、临床表现,各种类型药疹的特点、诊断、预防、治疗原则。

(3)掌握接触性皮炎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掌握斑贴试验。

(4)掌握荨麻疹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5)熟悉特应性皮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第二代主要抗组织胺药物。

(6)掌握湿疹,药疹,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的英文名称。

[教学内容]
讲解湿疹(包括特应性皮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护理、治疗。

讲解药疹定义、原因、类型、尤其是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

讲解接触性皮炎原因、发病机理、诊断、预防及治疗、斑贴试验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
真菌病、病毒性皮肤病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种头癣的临床表现、直接镜检特点、头癣的预防、治疗原则。

(2)掌握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真菌病、花斑癣的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及治疗原则。

(3)掌握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防治原则。

(4)熟悉孢子丝菌病病因、临床类型、治疗措施。

(5)掌握单纯疱疹、带状疱疹,以及各种疣的临床表现。

(6)了解真菌病药物治疗新进展。

[教学内容]
讲解浅部真菌病: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真菌病、花斑癣、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等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

内服药的治疗原则,外用药物原则,注意事项。

[教学时数]2学时
麻风、细菌性皮肤病
[目的与要求]
(1)掌握麻风病病因、传染方式、分型。

(2)掌握麻风病的诊断要点。

(3)了解各型麻风治疗原则。

(4)掌握毛囊炎、脓疱疮、疖、丹毒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讲解麻风病病因、传染方式、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讲解各型麻风的治疗原则。

讲解常见的细菌性皮肤病:毛囊炎、脓疱疮、疖、丹毒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教学时数]2学时
银屑病、皮肤附属器疾病
[目的与要求]
(1)掌握银屑病的分类、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2)重点掌握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

(3)了解银屑病的病因、治疗新进展。

(4)掌握痤疮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要点、严重程度分类、治疗原则。

(5)掌握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斑秃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6)了解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斑秃的病因.
(7)掌握各型银屑病及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斑秃的英文名称。

[教学内容]
讲解银屑病病因、临床表现、类型、治疗原则。

讲解银屑病的治疗新进展。

讲解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斑秃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讲解痤疮的病因、发病机理。

[教学时数]2学时
结缔组织病
[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结缔组织病的一般概况。

(2)掌握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原则。

(3)掌握皮肌炎、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4)了解特殊类型红斑狼疮。

(5)掌握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皮肌炎、硬皮病的英文名称
[教学内容]
讲解结缔组织病的定义、概况。

重点讲解红斑狼疮、突出皮肤(皮损)特点、临床表现,以及免疫学有关检查。

讲解红斑狼疮病因、治疗原则。

讲解皮肌炎、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

[教学时数]2学时
大疱性皮肤病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天疱疮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类型、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2)了解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特点、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

(3)掌握天疱疮的英文名称
[教学内容]
着重讲解天疱疮:病因、病理特点、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与大疱性类天疱疮作鉴别诊断。

[教学时数]2学时
性传播疾病
[目的与要求]
(1)了解性传播疾病概况。

(2)掌握梅毒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临床分期、血清学检查、治疗预防原则。

(3)掌握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判愈标准。

(4)熟悉AIDS(艾滋病)病因、传播途径、临床分期、临床表现。

(5)掌握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及相关的英文名称。

[教学内容]
讲解性传播疾病的概况、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我国主要的性传播疾病。

重点讲解危害较大的疾病:梅毒、淋病以及非淋性尿道炎。

[教学时数]2学时
教材:
皮肤性病学第六版,张学军。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7月第六版
主要参考书:
1、《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

主编:赵辨。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Andrews' Disease of the skin clinical Dermatology, 9th edition, 主编:Odom RB, James WD, Berger TG, Science Press: Harcourt Asia, W. B. Saunders, 2000年第九版
成绩评定:期末理论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