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技能训练与应用实践
实践中学习与应用技能培训

评估标准
01
02
03
04
培训目标的达成度
评估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 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
提升。
学员参与度
观察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参与 程度,反映学员的学习态度和
投入程度。
培训内容的应用性
评估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培训 内容的运用情况,是否能够将
所学应用于实践中。
培训反馈与改进
收集学员和培训师的反馈,了 解培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
培养学员的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 决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提升学员的职业素养
通过实践中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环节, 提升学员的职业素养。
培训内容
专业技能培训
针对不同行业和岗位,提供专 业化的技能培训,包括理论知
识和实践操作。
沟通与协作能力培训
培养学员在团队中的沟通与协 作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效率。
培训改进提供依据。
评估方法
问卷调查
通过设计问卷,让学员对培训效果进 行自我评价,了解学员对培训的满意 度和收获。
小组讨论
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 得和实践经验,相互评价学习效果。
观察法
观察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评估 学员的学习状态和实践应用能力。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学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培训 内容的案例,评估培训效果的实际应 用价值。
实践操作
总结词
动手操作,培养技能
详细描述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制作或操作,培养其动手能力和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
小组讨论
总结词
交流互动,促进思考
详细描述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彼此的思考和启发,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 沟通能力。
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融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融合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融合的教学方法在当今社会,工程应用越来越成为重要的领域。
为了满足市场对于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高校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的融合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趋势。
掌握适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的融合,提高学生成果。
一、工程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工程应用涵盖广泛,从开发到设计、制造、安装、维护、优化等工程全过程都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
因此,高校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将课堂讲授和工程实践贯通起来。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应用中。
例如,在电气专业的教学中,学校可以在教学大纲中增加相关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验中领悟电路理论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电路操作能力。
二、项目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的融合。
对于理论概念复杂、难理解的工程项目,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际案例来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知识。
例如,将具体的工程案例应用于学生的学习中,如在建筑专业的教学中,通过讲解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技能训练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理论学习概念抽象,如果不进行实践操作,难以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
技能训练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教学中,除了理论教学之外,还要配合工程实践训练课程。
在实践课程中,学生通过设计作品、制造小型机器等形式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学习机械专业的知识。
综上所述,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的融合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非常重要。
通过工程实践和案例教学,以及技能训练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更加完善。
同时,教学方法也应不断改进,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更透彻的认识。
专业技能的实践和应用

医学与健康领域
临床医学
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诊断、治疗和预 防疾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护理学
具备护理技能和知识,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 服务,包括病情监测、康复指导等。
营养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跨学科和交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人工智能与法律的结 合、生物技术与金融的融合等。
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从业者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范围,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 知识和应用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
终身学习和技能更新成为个人职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知识和 新技能不断涌现,从业者需要具备终 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和技能,以保持竞争优势。
特点
专业技能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提高工作效率
专业技能能够帮助个人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 工作效率。
增强竞争力
在职业竞争中,拥有专业技能的人往往更具有竞争力 ,更容易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
提升个人价值
专业技能是个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个人 在职业市场中的价值。
金融与经济领域
01
会计学
掌握会计原理和实务操作,能够 进行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和分析。
金融学
02
03
经济学
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的理 论和运行规律,能够进行投资决 策、风险管理等工作。
研究经济现象、政策和制度的理 论和规律,能够进行经济分析和 政策建议等工作。
教育与培训领域
临床医学培训中的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

建立技能训练质量评估体系是解决技能训练质量不均问题的有效方法。
详细描述
学校可以制定统一的技能训练标准和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技能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此外,学校可以定期组 织学生进行技能考核,以了解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通过建立完善的技能训练质 量评估体系,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高质量的技能训练。
01
通过直接观察和接触患者,医生可以获取更准确、全面的临床
信息,为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实践操作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02
通过实践操作,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程度和病
变部位,减少误诊和漏诊。
实践操作有助于医生积累经验
03
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医生可以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提高对
疾病的认知和诊断能力。
模拟训练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控制性,可以针对不同受训者的需求进行个 性化的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实地训练
实地训练是指在实际的临床环境 中进行的技能训练,包括医院、
诊所、实验室等。
实地训练能够让受训者直接接触 真实的病人和病例,了解临床实 际情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实地训练需要受训者具备一定的 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遵守 医疗伦理和法律规定,确保病人
临床医学实践操作
05
与技能训练的未来
发展
人工智能在实践操作中的应用
01
02
03
智能模拟系统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高 度仿真的模拟病人,为医 学生提供逼真的实践操作 环境,提高临床技能。
智能辅助诊断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分析病 例数据,为医生提供诊断 建议,辅助医生做出更准 确的诊断。
个性化教学方案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学 生的学习情况,为每个学 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技能训练课(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实践教学技能训练课是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实践教学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实践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1. 实践教学概述(1)实践教学的定义、特点、意义;(2)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2. 实践教学案例分析(1)国内外实践教学的成功案例;(2)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3. 实践教学技能训练(1)实验操作技能训练;(2)设计制作技能训练;(3)实践调研技能训练;(4)团队协作技能训练。
4. 实践教学成果展示与评价(1)学生实践成果展示;(2)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实践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设计制作、实践调研等活动,使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成果展示与评价:通过成果展示、评价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实践调研报告等。
2. 实践成果展示:根据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
3. 团队协作:根据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共8学时,每次2学时。
2. 实践操作:共16学时,每次2学时。
3. 成果展示与评价:共4学时。
七、课程特色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强调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3.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技能训练中的实践与应用

2 2 结合 本 院实 际编 写 了Ⅸ . 临床 技能 培训 规
范》
主 要 包 括 :1利 用 电 子 计 算 机 模 拟 问 () 诊和 临床 分 析 模 块 ,2建 立 心 电 图 、 () x射线
和化 验 结 果 分 析 模 块 ; 3 N 用 生 理 驱 动 高 () 仿真 模 拟 人。
为 我 国 医学 教 育 改 革 中 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模 软 件 分 析 结 果 。 拟 教学改变 了传统 的教学模 式 , 提供 了 它
一
1现 状 分析
1 1 满 足 临床 技能 训 练 的病 人资 源不 足 .
在 医 学 教 育 中 , 础 医 学 理 论 是 临 床 基
( 下转 7 页 ) 0
①作 者 简 介 : 王冰 (9 2 8 : , 宁 锦 州 , 授 , 任 医 师 , 究 方 向 : 学 生 临 床 技 能 培 训 , 1 6 , ~)女 辽 教 主 研 医 医学 生 临床 技 能 培 训 , 宁 医学 院 附 属 辽 第一 医 院 , 宁 省锦 州市 古塔 区人 民街 五 段二 号( 宁 医学 院 附属 第一 医院 ) 术学 实 验室 。 辽 辽 手
2 1 NO. 1 O 2 0
Cl d ao 1oao H a ha u tnn v j e l n E c I n tn rd
科 教 研 究
医学模 拟教育在 临床 技能训练 中的实践 与应用 ①
王 冰 徐军 杜红 阳 ( 辽宁 医学 院附 属第 一 医院 临床 技能 实践 教学 中心 辽 宁锦 州 1 1 0 ) 0 2 0
2. 使 医学生 的 临床 技 能培 训 与执 业 医 师 6
没有 增 加 。 因此 , 足 临 床 技 能 训 练 教 学 的 《 国 医 学 教 育 本 科 标 准 》 《 床 执 业 医 考 试 有 机 结 合 满 中 和 临 师实 践 技 能 考 试 大 纲 》 依 据 , 医 学 生 在 2. 在 实施 过程 中教 师采 用 “ 任 制培 训 为 对 7 责 临 床 技 能 培 训 中 开展 医学 模 拟 教 育 进 行 实
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环节(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文将从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创新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环节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使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1. 基本技能训练: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如实验操作、工艺流程、设备操作等。
2. 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开展创新实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实际工程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使学生了解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企业实习: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工作流程,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法1. 实验室教学:利用实验室资源,开展实验操作、工艺流程等基本技能训练。
2. 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实践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企业参观: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工作流程,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1. 过程评价: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实验操作、工艺流程、团队协作等方面。
2. 成果评价: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成果进行评价,如实验报告、设计图纸、创新项目等。
教学技能训练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技能成为衡量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参加了本次教学技能训练。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教学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技能训练的实践报告。
二、实践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需求,学校组织了本次教学技能训练,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实践内容本次教学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教学设计能力:学习如何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2. 课堂教学能力:学习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包括导入、讲解、互动、总结等环节,提高课堂效率。
3. 学生评价能力:学习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反思能力:学习如何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实践过程1. 教学设计能力训练在本次训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
其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最后,制定详细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讲解、互动、总结等环节。
2. 课堂教学能力训练在课堂教学能力训练中,我们模拟了真实的课堂环境,进行了课堂导入、讲解、互动、总结等环节的演练。
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学习了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 学生评价能力训练学生评价能力训练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的评价。
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教学反思能力训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反思,我们发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互动不足等,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1.7数据记录表
电量及有
数值栏
关
数值 Uab Ubc Ucd Uda
项目
验算栏
Uca 回路 回路abca
abcda ΣU=0?
(2)验证叠加定理 ①验证电路见图11.2所示。将开关S1合到点1,开关S2合到4, 即电压源E1、E2共同作用在电路的情况,将电流表测出的电流 值及电压表测出的电压值填入表11.8 中。 ②将开关S1合到点1,开关S2合到点3,即电压源E1单独作用
项目 1 2 3 4 5
给定
测量数据
U
220V 220V 220V 220V 220V
C
1μF 2μF 3μF 4μF 5μF
I I1
I2 P
计算数据
cosφ
Q
5.报告要求: (1)完成表格中的计算值。
(2)做出I=f (c)曲线,功率因数曲线cosφ=f (c)。
(3)说明功率因数提高的原因和意义。
②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度的调节方法
调节输出“衰减”(-20dB、-40dB)波段开关和“输出调节” 电位器,便可在输出端得到所需的电压,其输出为0~10V范围。
③低频信号发生器和毫伏表的使用
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旋钮调至1KHz,调节“输出调节”旋钮, 使仪器输出电压为5V左右的正弦波,分别置分贝衰减开关于0dB、
11.2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验证
1.训练目的。
(1)练习电路接线,学习电压表,电流表,稳压
电源的使用方法。
(2)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的理解。
(3)加深对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理解。
2.训练器材
直流稳压电源 30V可调
1台
电阻器 20、50、100Ω±5%/0.5W
各1只
直流毫安表 0—500mA
号的周期,若要测量频率只需将被测的周期求倒数即为频率
值。按表11.14所示频率,由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用示波器 测出其周期,计算频率,并将所测结果与已知频率比较。
表11.14
1
5
10
100
信号频率(KHZ)
扫描速度(t/div)
一个周期占有水平格数
信号频率
④交流信号相位差的测量 测量两个相同频率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时,使“显示方式”
开路短路法:由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知,
R0=
U OC I SC
利用RA很小的电流表测出ISC。这种方法不适合不允许直接短 路的 二端网络。如图11.4所示。
附加电阻法:测出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以后,在端口处
接一负载电阻RL,然后测出负载电阻RL两端的电压URL,如图
11.5所示。因
URL=
U OC R0 RL
11.3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1.训练目的
(1)初步掌握有源线性二端网络的参数的测定方法。
(2)加深对戴维南定理的理解。
2.训练器材
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1台
直流毫安表 0—50—100m A
1只
电阻器1KΩ、510Ω、100Ω、2KΩ/0.5W 各一只
电位器470Ω/1W
2只
数字万用表或 指针式万用表
1只
原理。
(2)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3)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求线圈的参数。
(4)学习使用功率表。
2.训练器材
日光灯(40W)照明电路接线板
1块
MF—47型万用表
1只
交流毫安表0——500mA
3只
多量程功率表
1只
3.技能训练技术知识 日光灯电路的组成:日光灯电路由灯管、镇流器、启辉
器三部分组成。图11.9(a)为日光灯电路,图中1是灯管,2是 镇流器,3是启辉器。
数字式(或指针式)万用表
1只
3训练内容及步骤 (1)稳压电源的使用
接通稳压电源的开关,调电压调节旋钮使两路电源分别输出 +3V和+12V,用数字式(或指针式)万用表“DCV”档测量输出电
压的值。
(2)低频信号发生器及晶体管毫伏表的使用 `①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的调节方法
按下“频率范围”波段开关,配合面板上的频率调节旋钮, 可使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可在1KHz~2MHz的范围内改变。
11.5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发生器,稳压电源,晶体管
毫伏表的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
(2)掌握用双踪示波器测量信号幅度,频率,相位和脉冲信
号的有关参数。
(3)掌握晶体管毫伏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2.训练器材
双踪示波器
1台
低频信号发生器
1台
双路稳压电源
晶体管毫伏表
1只
2只
0—50—100mA
1只
直流电压表 0—15—30V
1只
3.训练内容与步骤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①电路如图11.2所示,(开关S1、S2均断开)经教师 检查无 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
图11.2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图
②调节稳压电源第一组的输出为15V作为E1,第二组 的输出电压为3V作为E2,把S1、S2分别合向点1和 点4。 ③将各电流表读数记入表11. 6中实测栏内,并验算 栏内验算a节点电流的代数和 ΣI=0? ④用电压表分别测量各元件电压Uab、Ubc、Ucd、 及Uda,记录于表13.6中。并验算回路abcda及abca的 电压代数和. 注意:在电路中串联电流表时,电流表的极性应按
按电路图11.1连好线,测试电源电压,电阻R的电压 及回路中的电流。
将结果记录于表中11.5中。
图11.1 直流电压和电流测量电路
表11.5直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电源电压
电阻电压
挡位 测量值 挡位 测量值
电流 挡位 测量值
5.报告要求 (1)画出测试电路。 (2)整理各表中的测试数据。 (3)总结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表11. 13
0 输出衰减(db)
-20dB
-40dB
-60dB
示波器v/div 位置
峰峰波形高度 (格)
峰峰电压(伏)
电压有效值 (伏)
③交流信号频率的测量
将示波器的“t/div微调”旋钮置于“校准”,此 时,扫 描速率开关“t/div”所置刻度值表示屏幕横向坐标每格所表示
的时间值。根据被测信号波形在横向所占的格数直接读出信
②交流信号电压幅值的测量 使低频信号发生器信号频率为1KHz、信号有效值为5V,
适当选择示波器灵敏度选择开关“V/div”的位置(微调置“校 准”),使示波器上能观察到完整、稳定的正弦波,则此时表示 纵向坐标每格代表的电压伏特数,根据被测波形在纵向高度所占 格数便可读出电压的数值,将信号发生器的分贝衰减器置于表 11.13中要求的位置,并测出其结果记入表中。
表11.1 电阻的识别和检测
序 号
色环颜色 (按顺序填写)
阻值
识别 允许误差
功率
测量 量程 阻值
合格 否
(2)色环电阻的识别和检测,将结果记录于表11.2中 表11.2色环电阻的识别和检测
序 号
标 志
材料
识别
阻值
允许误 差
功率
测量
量程
阻值
合格 否
(3)电容器的识别和检测,将结果记录于表11.3中 表11.3电容的识别和检测
序号 标志 材料
识别 容量
耐压
测量漏电电阻 合格
量程
阻值 否
(4)万用表的使用
①将万用表的功能转换开关旋至交流电压挡,按要求测试三相交 流电源的线电压、相电压值,记录于表11.4中。
表11.4三相交流电源的电压
项目 档位
500V 250V
线电压
UUV
UVW
UWU
相电压
UUN
UVN
UWN
②测量直流电压和电流
图11.2所标电流参考方向去接,如果表针反偏,则应 将电流表“+”“-”接线柱上的导线对换,但其读数应记 作负值,这就是参考方向的实际意义。测量电压时也
有同样的情况。
表11.6数据记录表
电量及有关 数值
I1
(m A) 项目 理论计算值
测量值
数值栏
I2
I3
(m A) (m A)
验算栏
节点a电流 的代数和
图11.11 日光灯电路
表11.11
项目 U
测量 值
测量数据
UrL
UR I P
计算数据
cos1 R r L
(2)改善日光灯电路的功率因数
合上电容支路的开关S,将电容从零开始增加,使电路从感性 变成容性,每改变电容一次,测出日光灯支路的电流I1,电容 支路的电流I2,总电流I,电路的功率P。
表11.12
图11.8戴维南等效电路
表11.10
I,(mA) U,(V)
5.报告要求:
(1)绘出测试电路图,简述训练过程。 (2)根据表11.8和表11.9的结果,在同一坐标系画出两条 外特性曲线,作比较,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11.4 日光灯照明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1.训练目的:
(1)熟悉日光灯照明电路的接线,了解日光灯电路的的工作
RL
则等效电阻R0
R0=(
U OC U RL
-1)RL
附加电源法:令有源二端网络中的所有独立源置零,然后 在端口处加一个给定电压为U的电压源,测得入口电流I, 如图11.6所示,则
U RO= I
4:训练内容及步骤 (1)测试有源二端网络(虚线框内电路)的外特性U=f (I)。
按图11.7接线,调节RP的大小,测出电压U和电流I,将数据填 入表11.9中。
启辉器的内部结构如图11.9( b )所示,其中1是圆柱形外 壳,2是辉光管,3是辉光管内部的倒U型双金属片,4是固定触 头,通常情况下双金属片和固定触头是分开的,5是小容量的 电容器,6是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