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地区地下水适宜水位研究_史入宇
滹沱河超采区地下水回补的水化学效应研究

Keywords: over ̄exploited area of the Hutuo Riverꎻ groundwater rechargeꎻ water level changesꎻ hydrochemicalꎻ sulfate
滹沱河冲洪积平原工业、农业生产用水以地下水
114°57′E、37°49′N ~ 38°21′N) ꎬ包括石家庄市区、正
HCO3SO4  ̄CaMgꎬ and strip ̄shaped HCO3SO4Cl ̄CaMg water was distributed further along both sides. Howeverꎬ compared with year
of 2015ꎬ HCO3  ̄CaMg water area decreased by 20 6% in 2019ꎬ while HCO3SO4Cl ̄CaMg water and HCO3SO4  ̄CaMg water
.
定县、藁城区、栾城区和鹿泉区的一部分ꎬ面积 2 284
年均降水量 531 mmꎬ地势平坦ꎬ西高东低ꎬ是华北平
原的主要农业和工业区. 滹沱河是研究区最大的地
表河流ꎬ自西向东贯穿该研究区ꎬ上游黄壁庄水库拦
利用人工回补的方式修复地下水降落漏斗ꎬ达到
治理地下水超采的目的ꎬ是科学界探讨已久的问题.
美国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实施的“ 含水层储存恢复
and groundwater chemical testing were carrin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hydrogeochemistryꎬ hydrologyꎬ
statistics and other theoret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1) After the Hutuo River water replenishment was implementedꎬ the
滹沱河平原人类强烈活动区地下水质量劣变机制

2023-10-29•引言•滹沱河平原自然环境概况•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地下水质量劣变机制•地下水质量评价与预测目•结论与建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日益显著,研究其劣变机制对于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滹沱河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和人口密集区域,其地下水质量的劣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究滹沱河平原人类强烈活动区地下水质量劣变的机制,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以滹沱河平原人类强烈活动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地下水质量劣变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研究方法采用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室内分析等方法,对地下水的水质、水位、水力联系等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并运用数理统计、GIS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与方法VS目的通过研究滹沱河平原人类强烈活动区地下水质量劣变机制,揭示地下水质量劣变的内在原因和外在驱动因素,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意义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地下水质量劣变机制的认识和理解,还能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目的与意义02滹沱河平原自然环境概况滹沱河平原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涵盖了河北、山西等省份的部分地区。
地理位置该地区地势平坦,主要由冲积平原、河漫滩和低丘陵组成,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下。
地形地貌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水文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在500-900毫米之间。
水文地质条件滹沱河平原地下水类型多样,包括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等。
地下水位受季节和地形影响,变化较大。
该地区土壤类型以潮土、褐土和黄绵土为主,土壤质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植被特征该地区植被类型多样,包括农作物、森林、草原和湿地等。
植被覆盖率较高,但植被分布不均。
土壤特征土壤与植被特征VS03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农业活动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不仅限于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系统,还可能改变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学性质。
石家庄滹沱河地区地下水高硬度成因:影响因素及多元统计分析

石家庄滹沱河地区地下水高硬度成因:影响因素及多元统计分析秦正峰;吴昊澜;薛强;刘菲;荆继红;杨晓芳【摘要】以石家庄滹沱河典型地区为对象,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研究了地下水高硬度的成因.研究区地下水总硬度超标严重,超标率为85.2%,地下水总硬度与pH和井深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负相关,与TDS和NO3-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聚类分析将地下水分成了3种类型,从Ⅰ类至Ⅲ类水,SO42-和Cl-以及Na+K毫克当量百分数在逐渐增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显著;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地下水化学组分(尤其是总硬度)的因素有:由工业和生活污染引起的钙镁碳酸盐及硅酸盐的溶滤作用和阳离子交换反应,农业生产产生的污染,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环境,其贡献率分别为56.3%、17.4%和12.5%.【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9)001【总页数】9页(P64-72)【关键词】地下水;硬度;多元统计分析法;滹沱河地区【作者】秦正峰;吴昊澜;薛强;刘菲;荆继红;杨晓芳【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06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3石家庄市位于滹沱河平原,主要由地下水供给生活、农业和工业用水,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地下水超采导致水位下降,形成常年性地下水降落漏斗[1],钙镁离子浓度升高。
代县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初探

代县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初探摘要:山西省代县滹沱河南岸一带为严重缺水地区,聂营村、东段景和西段景等村为缺水村庄的典型代表。
在充分搜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进行地下水勘查研究,最终布设6眼探采结合孔,并进行了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有效解决了当地用水困难问题。
关键词:地下水勘查代县滹沱河探采结合孔1引言代县存在长期缺水局面,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有效缓解当地缺水现状,本次在充分搜集现有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水文地质调查、物探勘查及地质钻探等多种手段,在代县进行勘查找水,布设的6眼探采结合井出水量共6589.44m3/d,解决了聂营镇4800余村民吃水困难问题,此外还可浇地400余亩,使该区饮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为农村稳定脱贫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该地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也为其它类似地区地下水勘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示范。
2研究区概况2.1自然地理及缺水状况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雁门关下,行政区划隶属忻州市管辖。
工作区位于代县东北约14 km、滹沱河南岸聂营镇聂营村、东段景村和西段景等村一带,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3° 03'45"~113° 09'21",北纬39° 05'00"~39° 09'10"。
共有6个村庄,居民区及其附近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较严重,浅层地下水不宜饮用,现有饮水机井多数位于倾斜平原区前缘,由于该地段地下含水层薄、水力联系差,地下水离子交换能力差,局部氟离子含量大于1 mg/L,亦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由此导致该区人畜饮用水困难的现状。
2.2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2.2 .1地层岩性工作区位于忻州新生代断陷盆地东北部的代县凹陷区,主要出露为五台群变质岩类地层,断陷盆地内部丘陵、平原区为巨厚的新近系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地层,其中:基岩出露面积0.03 km2,占工作区面积的0.10%,第四系松散层出露面积29.97 km2,占工作区面积的99.90%。
滹沱河区水资源问题研究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滹沱河区水资源问题研究及对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滹沱河区地处河北省中南部,是河北省第二大城市保定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行政面积为128.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0万人。
滹沱河区地形起伏不大,地势较平坦,水资源丰富,是河北省的桃花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滹沱河区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问题。
首先,滹沱河区的自然水资源呈现出明显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枯水期时供水不足,丰水期时却有部分地区出现水浸现象,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与损失。
其次,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滹沱河区人均用水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城市供水管网老化,存在很多漏损情况,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再次,滹沱河区地下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已经无法直接饮用,这也对滹沱河区的水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对滹沱河区的水资源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于保障当地人民的生活用水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滹沱河区的水资源问题,探讨其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为解决当地水资源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方面:1. 探究滹沱河区水资源的现状,包括水资源总量、水质、供水情况等相关指标的分析和评价。
2. 发现滹沱河区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对水资源问题进行初步的诊断。
3. 通过对滹沱河区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优化供水网络、推广节水技术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为当地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内容:1. 滹沱河区水资源的现状分析,包括水资源总量、水质、供水情况等相关指标的分析和评价。
2. 滹沱河区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对水资源问题进行初步的诊断。
3. 滹沱河区水资源问题对策的研究,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优化供水网络、推广节水技术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为当地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滹沱河地区环境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滹沱河流域环境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致使污染愈演愈烈,因而,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背道而驰的局面。
石家庄滹沱河流的污染,就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罔顾环境保护造成的恶果。
一些专家借助遥感、CIS 技术、环境监测等手段,对石家庄市滹沱河区段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滹沱河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恢复1引言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流经山西、河北两省,共有256条河流汇入,全长 513平方公里,流域面积 4.6×104平方公里,属海河的支流子牙河水系。
滹沱河流经石家庄市区北部,是石家庄市的水源地和一级水源保护区。
本文研究范围仅限于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即西至黄壁庄水库坝下,东至藁城市界,北至滹沱河防洪北堤外侧,南至滹沱河南部高滩地外沿、石太高速公路,全长 61.335公里,总面积 199.51平方公里。
该区域位于滹沱河河漫滩地带,其地质类型属河漫滩侵蚀堆积土体结构。
土壤类型为褐土、新积土、风沙土、潮土、水稻土。
地形地貌特征明显,河谷宽阔,河曲发育,多浅滩。
河道平均宽度为 1.1公里,河床面积大和大风同期出现,使得几千米宽的裸露河床已成为石家庄市区大气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从 2001年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结果中,可以看到石家庄市北郊土壤风沙尘污染最为严重,滹沱河大面积严重沙化的河床正是其重要的来源。
2. 水质污染现状及其原因滹沱河全流域的污染,意味着山西东部、河北中部总共有约646万人直接或间接受到波及。
农村饮用水严重困难,大面积耕地减产减收,沿河居民受污染影响,各种疾病易发高发。
2003年,时任河北省环保局局长的姬振海曾说,河北省水体污染严重,全省有57.2%的河流断面处于重污染状态,其中子牙河(滹沱河与滏阳河汇流而成)水系污染最重,高达92.6%的河流断面处于重污染状态。
石家庄市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

石家庄市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在我国的许多北方城市中,主要的供水水源就是地下水。
然而随着城市经济建设、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地下水的超采利用, 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地下水资源出现了众多问题,研究地下水水质评价对于为城市提供良好的水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石家庄市地下水在全市总供水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石家庄市地下水平均供水量约占总供水量的85%,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下水的水质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历史数据及文献得知,目前石家庄市水源地地下水水质是合格的,但因为种种原因,地下水水质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通过对石家庄地下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评价与研究,可以促进石家庄地下水水源地的开发和保护,促使石家庄地下水水源地的合理利用。
研究区概况目前石家庄有一处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滹沱河水源地。
滹沱河水源地位于滹沱河河床以南,京广铁路两侧河漫滩地带,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该水源地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含水层底界埋深60-70米,属于浅层水,含水层富水性及导水性均好,为强富水含水层,单井出水能力较大,一般可达200~300m³/h。
但由于水源地的连年开采,补给量不足,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含水层厚度逐渐减小,目前水源地单井出水量由过去的200~300m³/h 下降至现在的45~150m³/h。
由于滹沱河水源地的常年开采,石家庄政府决定在滹沱河南堤外行洪通道开辟新的地下水水源地。
滹沱河南堤外行洪通道水源地位于滹沱河冲洪积扇中部的轴部地带,水源地含水层埋深平均150~300米,拟定滹沱河南堤外行洪通道水源地开采量为30×104m³/d,采用“中深层+深层”开采方案,布置“对子井”25对,单井开采量6000m³/d。
水质评价方法本次水质评价研究共选取了水源地附近14个采样点作为研究评价对象,并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Ⅲ类)对色度、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等39项指标数据进行监测统计,本次评价采取的是单因子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代县聂营村地质条件与地下水位上升浅析

水资源管理
SHANXI WATER RESOURCES
代县聂营村地质条件与地下水位上升浅析
高峰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位于滹沱河上游河道左岸的代县明利铁矿尾矿库北,屋局部变形、井水水质变差等因地下水位上升而引发的一些现象。通过对聂营村及其附近明利铁矿的地层
区内变质岩风化裂隙水和河谷中的孔隙水均接 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变质岩风化裂隙水以泉的形式出 露地表,直接补给河水或侧向补给洪积扇群中的孔隙 水。区内地下水总体上由滹沱河两岸补给滹沱河,变 质岩风化裂隙水补给河谷中的孔隙水,最终汇于滹沱 河,由滹沱河上游向下游运动。 2.4 洪积扇水文地质条件
在未建尾矿库时,该区域地下水位逐年降低,据 调查,聂营村水井在 50耀60 年代井水位只有 5 m 左 右,在 80耀90 年代,由于地下水位逐年降低,多数水井 枯竭,不能使用,后又重新打了较深的井才能采到水。 在 2000 年以后,随着聂营村南变质岩山区的铁矿开 采和选矿厂的兴建,矿坑排水、尾矿库渗漏等原因的 影响,云雾沟洪积扇中的孔隙水量增多,地下水位逐 渐升高,2007 年后半年以后,聂营村水井水位不断升 高,原来的枯井现水位深仅 3耀5 m 左右,甚至村南低 洼带出现地表渗水、冒水。 3 聂营村地下水位上升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空间主要利用浅层空间 ( 距离地面以下 10m ) , 城区建筑物多数设有 1 ~ 2 层地下室 , 基坑深度一般 小于 6m , 少数为 6 ~ 12m , 根 据《高 层 建 筑 岩 土 工 程 [12] 勘察规程 》 中 基 坑 工 程 评 价 , 基坑工程安全等级 多为三级 , 少 数 为 二 级。 正 定 县 古 城 区 建 筑 以 低 密 度居住建筑为 主 , 一 般 为 2 ~ 4 层, 古城区以外按照 新城区 进 行 建 设 。 栾 城 县 、 藁 城 市、 鹿泉市区均以 5 ~ 6 层住 宅 楼 为 主 ; 辛 集 市 、 晋 州 市、 灵 寿 县、 深泽 县、 无极县 、 赵县 、 安 平、 宁 晋 市 ( 县) 区 建 筑 物 2 ~ 3 ; 层楼房为主 广大农村地区以平房为主 , 部分也有了 2 ~ 5 层左右的建筑 。 根据收集调查的研究区建筑物特点及地下空间利 用资料, 对研究区建筑物工程与地下工程设防水位进 行了统计。由于水资源回灌后的地下水位不能超过城 市建筑物的工程设防水位, 依据国家和研究区对设防 制定了地下水安全限制 水位和抗浮水位的相关规定, 水位, 见表 1 。
8 3 10 8 m3 。其中, 浅层地下水开采量为 135. 28 × 10 m ,
图1 Fig. 1
滹沱河浅层地下水超采分区图 Overexploitation zoning map of the
Hutuo river Shallow groundwater
下水超采极为严重, 超采系数达到 4. 32 ; 藁城、 正定、 、 、 , 0. 赵县 晋州 栾城 属 于 严 重 超 采 区 超 采 系 数 43 ~ 0. 61 ; 其它地区开采程度较低, 尚有扩大开采的可能。 由于长期持续超采, 地下水资源得不到保护和涵 致使研究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已由 20 世纪 60 年 养, 代的 6 ~ 7m, 降至超过 40m。 区内漏斗中心位于石家 庄市区的化肥厂, 最大埋深 52. 40m。 自 1980 年以来, 受降水周期和地下水开采的共同影响, 研究区地下水 位呈阶梯式下降趋势。1990 ~ 2008 年赵县、 藁城、 石 家庄地区地下水位埋深动态变化 , 见图 2 。
1
地下水适宜水位
自前苏联土壤学家 B. B 波勒诺夫建立“地下水临 界深度” 的概念以来, 许多学者对如何确定潜水位临 界深度及怎样把潜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作了大量 R. Rli 等人研究了地下水位埋深与植 研究。在国外,
0601 ; 修订日期: 20120721 收稿日期: 2012基金项目: 国家“973 ” 计划项目( 2010CB428804 ) ; 2010 - 2011 年中央分成水资源费项目海河流域地下水管理对 策研究 ), 作者简介: 史入宇( 1989女,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地下水科 学与工程研究。 ), 通讯作者: 崔亚莉( 1962女, 教授, 主要从事地下水科学与工 程研究。 Email: cuiyl@ cugb. edu. cn
3 洪积扇轴部可达 100m / ( h · m ) , 水力性质为潜水 - 。 , 微承压水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 全新统 Q4 已基本疏
干, 位于冲洪积扇轴部地区的上更新统 Q3 为主要富水 段。 降水入渗是该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占总补 给量的 44. 85% ~ 63. 67% 。 地下水开采量是地下水 2002 ~ 2009 年平均开采量为 的主要排泄项, 据统计, 8 3 18. 47 × 10 m / a, 占总排泄量的 96. 69% 。 2. 2 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石家庄市采水系统主要由供水总公司水厂和各用 水单位自备井组成, 目前供水总公司共建成投产水厂 8 座, 清水池 13 座, 水源井 162 眼, 送水机 37 台, 输配 水管线 1022km, 市区各用水单位自备井约有 500 多 眼, 在石家庄周边的地区自备井的数量现在仍在增加 。 城市地下水集中开采区主要有石家庄市北部水源地开 采区、 东北部工业区开采区和市区内自备井开采区 , 其 他地区主要为农业用水开采。 研究区 2002 ~ 2009 年地下水开采量为 147. 77 ×
按 k 的大小将浅层地下水分成 3 个区: 严重超采 区( k > 0. 3 ) 、 一 般 超 采 区 ( 0. 3 ≥ k ≥ 0 ) 和 非 超 采 区 ( k < 0) , 评价结果, 见图 1 。 由图 1 可知, 研究区整体 处于严重超采状况, 超采系数为 0. 55 。 石家庄市区地
· 38 ·
植被生长以及环境地质问题等
[6 ~ 10 ]
。
地下水适宜水位是指能维持良好地下水环境 、 保 、 证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 发挥地下水资源环境功能 的地下水位或地下水位埋深。 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 环境问题和水文年, 地下水适宜水位也不相同, 因而地 下水适宜水位是一个阈值, 一般可用最高和最低水位 ( 或埋深) 限制值。 确定地下水适宜水位的范围主要 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 1 ) 潜水蒸发和土壤盐碱化条件, ( 3 ) 工程地质环境破 ( 2 ) 地下水可能造成污染的条件, ( 4 ) 生态环境破坏的条件, ( 5 ) 地下水的战 坏的条件, 略储备和空间储备。
8 3 采量( × 10 m / a) ; Q可 — — —允许开采量( × 10 8 m3 / a) 。
图2 Fig. 2
地下水位埋深动态变化曲线
Dynamic change curve of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3
滹沱河地区地下水适宜水位
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 拟定滹沱河地区地下水回 灌时的适宜水位埋深主要考虑 4 个限制条件。 3. 1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地影响下的地下水限制水位 滹沱河冲洪积扇中上部有多处非正规垃圾填埋 , 场 南水北调来水后地下水压采, 会使地下水位回升, 如果地下水位回升高度超过这些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底 部标高, 会造成垃圾浸泡, 造成地下水污染。垃圾渗滤 液污染地区, 地下水位控制的原则是使地下水位低于
摘要: 滹沱河流域地下水长期无节制开采造成部分浅层含水层处于疏干或半疏干状态, 在分析地下开采现状基础上, 根 采用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地下水适宜水位上 、 下限划定的原则, 最终给出了 据区内垃圾填埋场和重要构筑物分布等情况, 基于环境、 工程等多限制条件下的地下水适宜水位, 采用 mapgis 网格剖分和叠加技术对滹沱河流域地下水流场进行处
石家庄市位于河北平原中南部, 地下水供水量占 3 [1 ] 城市总供水量的 80% 以上, 人均实际用水量 390m , 是全国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 由于地下水过量开 2001 ~ 2003 采, 石家庄市地下水位大幅度持续下降,
[2 ] 。至 年地 下 水 位 下 降 幅 度 6m, 降 幅 达 2. 32m / a 2009 年, 石家庄市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 33. 72m, 滹
2
2. 1
研究区概况
水文地质条件
研究 区 位 于 石 家 庄 市 及 周 边 县 市, 总面积为 2 5240km 。多年平均降水量 450 ~ 750mm, 年均水面蒸 发量为 900 ~ 1200mm。研究区内主要河流为大沙河、 磁河、 滹沱河, 各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依次为: 1. 232 × 10 8 m3 、 0. 564 × 10 8 m3 、 1. 608 × 10 8 m3 。2001 ~ 2003 年 大沙河、 磁河、 滹沱河在区内均无水流通过, 基本处于 干枯状态。河流上游分别修建了王快水库、 横山岭水
Vol. 40 No. 2 Mar. 201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第 40 卷 第 2 期 2013 年 3 月
滹沱河地区地下水适宜水位研究
史入宇, 崔亚莉, 赵 婕, 邵景力, 孙晓林 (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083 )
堆肥处理场 2 个, 露天堆放场 1 个。 根据有关研究成 [11 ] 果 , 当地下水位下降到垃圾填埋场底板以下, 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 考虑 , 到在垃圾渗滤液长期淋滤的作用下 垃圾填埋场底板 以下垂向上存在约 1m 左右的污染带。 因此, 为安全 将该地区的地下水限制水位控制在各垃圾填埋 起见, 场底板以下 1m。 3. 2 工程建筑限制条件下的地下水限制水位 石家庄市区住宅楼以 5 ~ 6 层为主 , 城区综合商 高层建筑群为主 , 高层建筑层数集中在 业区以多层 、 20 ~ 33 层之间 , 局部也有 45 层的超高层 。 石家庄市
史入宇, 等: 滹沱河地区地下水适宜水位研究
2013 年
垃圾填埋场的水力捕获带, 地下水不受垃圾渗滤液的 污染。 根据 2008 年调查资料显示, 调查区的非正规垃圾 2 填埋场有 16 个, 日处理量 3665t, 占地面积 0. 803km ,
8 已堆放量接近 291. 79 × 10 t。 其中, 在用的简易垃圾 填埋场 9 个, 受控垃圾填埋场 2 个, 焚烧发电厂 2 个,
第2 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37 ·
库、 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 其中, 岗南水库和黄壁庄 8 3 8 3 水库总库容分别为 15. 71 × 10 m 和 12. 1 × 10 m 。 研究区位于滹沱河冲洪积扇中上部, 属于山前倾 斜平原水文地质区, 区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 散岩层孔隙中。主要开采层由全新统和上更新统地层 组成, 底板埋深 20 ~ 160m, 岩性主要为砂卵石、 砂砾 石、 中粗砂夹砂质粘土和粘质砂土。 该含水层连通性 3 好, 富水性较强, 单位涌水量 30 ~ 60m 明地下水位存 物生长以及土壤盐渍化的关系, 在一个合适埋深( 2. 5 ~ 3. 0m) , 在该埋深条件下, 既不
[3 ] 会减 少 作 物 的 产 量 也 不 会 引 起 土 壤 的 盐 渍 化 。 Eamus D 等指出, 在缺水环境, 陆生植被的生存与演变 [4 ] 依赖 于 能 否 从 潜 水 面 或 毛 细 带 直 接 吸 取 水 分 。 Lubczynski M W 在干旱荒漠地区研究得出树木根系能 [5 ] 延伸到地下数十米, 直接从潜水面吸取蒸腾水分 。 在国内, 临界水位的确定主要考虑因素为土壤盐渍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