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磨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

合集下载

矿渣立磨在运行中出现的4大问题的解决方法

矿渣立磨在运行中出现的4大问题的解决方法

矿渣立磨在运行中出现的4大问题的解决方法任何机器设备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些许问题,矿渣立磨也不例外。

矿渣立磨的使用成效虽然在水泥行业中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但也有企业提出了自己的矿渣立磨在使用中出现的诸如:外排量过大,磨机振动,液压管路剧烈抖动,进料管堵料等.1、矿渣立磨外排量过大正常情况下,矿渣立磨磨风环处的风速达25~30m/s左右,这个风速既可以将物料吹起,又允许2~8mm的物料从风环处掉落,经刮料板清出磨外,所以有小部分的外排是正常的。

调试之初,喂料量40t/h左右,磨辊压力7.5MPa,风量160 000m3/h,料层厚度30mm,此时回料量多而粒度粗。

当回料量超过一定极限时,振动值加大,外排斗式提升机电流上升,回料过多时还会引起主电动机连锁跳停。

将磨辊压力增至9MPa,观察到回料量减少,粒度变细,但是粉状料较多,料层厚度变为20mm。

针对此种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a,将系统风量调整到l70000m3/h,磨辊压力调整到l0MPa。

b.风环处焊接200mm×l00mm×5mm的钢板共9块,每个磨辊后侧各3块,以减小风环面积,提高风环处的风速。

c.确保磨内物料在2t左右的时候开始落辊加压。

如磨机抬辊,再次落辊时要降压落辊,如果磨机频繁抬辊,应及时减少进料或停止进料,避免循环物料过多,造成斗式提升机电流上升。

2、矿渣立磨振动试生产过程中,磨机平稳运行10min以后开始产生较大的振动,而且在设定的时间内不能恢复,导致磨辊快速抬起。

通过改变其他的操作参数后,仍然不能平稳运行。

对入磨物料观察发现,可能是块状物料过多,破坏了稳定的料层所导致的。

解决措施是在入磨皮带机料斗下方安装筛缝为20mm×20mm的振动筛,因此保证了入磨物料粒度均匀性,从而保证了料层的稳定。

3、矿渣立磨液压管路剧烈抖动矿渣立磨在初始运行阶段,液压管道及蓄能器剧烈抖动。

停机卸压检查发现背压蓄能器压力为4MPa,正常工作时应为1.8MPa。

立磨常见问题及处理

立磨常见问题及处理

立磨常见问题及处理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立磨常见问题及处理立磨操作相对来说工艺原理简单些,但恰恰是目前水泥厂有效运转率提不高的一个系统。

如何稳定料层。

料层厚,物料有效粉磨稍有下降,成品率下降,主电机电流大,差压升高。

料层薄,振动大,吐渣大。

不同磨机料层控制厚度不同,料层厚度一般是±20mm 但在其控制范围内上述现象是一致的。

稳定料层是操作立磨的关键。

料层通过压力增减或喂料量增减来控制,喷水量一般是在料层稳不住时作为手段。

如何稳定差压和主电机电流。

差压是反映磨内气流阻力大小的参数,在正常工况下其变化,可从磨盘物料的增多和气流中粉尘浓度增加两个方向上去理解。

是喂料与成品动态平衡的反映。

一般地在主电机电流平衡、料层平稳、振动平衡时,差值高说明磨机能力发挥出来了。

压差在上升时,同时伴随主电机电流上升、选粉机电流上升。

一般地通过喂料量来适应差压值,动工作压力影响料层、动风在正常负荷时空间不大,会引起磨内风速变化、选粉转速与细度有影响。

工作压力高,磨机电流高。

料层厚,磨电流高。

但料层过薄时,磨主电机电流波动大,瞬间易过流。

磨机的振动磨机振动是立磨存在的一个现象,振动过大会造成磨盘和磨辊衬板及附属设备的损坏。

引起因素较多,如入磨物料粒度不均匀、磨辊和磨盘衬板磨损严重、风量及风温的波动、研磨压力过高或过低、磨内异物、料层过厚或过薄、蓄能器压力不当、刮料板磨损导致的刮料腔积料多引起的风量分布不均、喂料量波动大等。

常见问题立磨入料溜子堵料。

入磨三道锁风阀或回转阀跳停。

磨机差压降低,选粉机电流降低,相应地出磨风温升高,磨机振动持续在较高的水平上波动。

这种振动不同于磨内异物引起的突发性振动,即瞬间出现很高的峰值,是较正常值高1-2mm/s的振幅上持续振动。

堵的部位不同,如回转下料器卡料、其上方或下方出磨溜子堵料。

主电机电流异常升高30%,如果料层厚度正常,则预示刮料腔内有积料可能。

立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解决方法(全)

立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解决方法(全)

立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解决方法(全)1.立磨差压高的原因及处理措施1)喂料量大,粉磨能力不够。

处理:根据磨机功率,适当减产。

2)产品太细,内部循环负荷值高。

处理:降低选粉机转速。

3)选粉机可能堵塞。

处理:停磨检查。

4)选粉机导向角太窄或者长度太长,限制了料子顺利通过出口。

5)挡料环过高,造成内部循环负荷高。

处理:停磨调整。

6)刮料板断或掉,未形成回料。

物料挡板断或掉,形成大量回料。

处理:停磨检修。

7)磨内气流量小,影响物料通过选粉机。

处理:磨机风机加大抽风量,调节风机进口风门。

8)入磨压力管发生堵塞,入磨压力(负压值)返回变小,造成磨内差压显示值偏高。

处理:通知仪表工进行处理。

9)入磨风温太高、风速太快,物料在磨盘上无法形成料层,悬浮在磨内,造成压差高。

处理:调节增湿塔温度或调节外风(或循环风),降低入磨风温,减缓风速。

10)操作中外风利用太多或回料(拉链机)侧门被打开,致使入磨压下降,减缓了磨系统的内循环,加大了外循环的回料,使其富集,造成磨内差压变高。

处理:操作中调节磨系统的内循环,加大外循环的回料,关闭各门,杜绝漏风现象的发生。

11)物料的研磨性很差,物料难磨,造成磨内压差很高。

处理:减产运行或适量增加研压或现场检查压力罐。

12)立磨长时间运行,使磨内石英晶体含量增大,致使物料难磨,差压升高。

处理:减产运行或把这部分物料排出磨外。

2.立磨振动大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正常操作中没有维持立磨合理料层和料面形状,就会引起立磨振动。

经实践分析,我们认为引起立磨振动原因以及处理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磨内进入异物引起振动。

来自磨内和磨外的金属异物,如导风叶片,检修后遗留工具等。

若是较小金属则可提起磨辐、降低抽风,由回料下料口处拿出;若是较大金属则要开磨门取出。

2)料层过厚引起振动。

入磨物料量过大f料层变厚一研磨能力降低一物料不能及时被研细一磨内存留不合格粉料较多,而系统风量又不足,喷环风速减小一不能将合格粉料及时带出系统外f磨腔内循环浓度加重一粉状物料又回到磨盘上一加厚料层。

立磨在生产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立磨在生产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1.1原因分析(1)在预均化堆场布的料中只有粉煤灰和石灰石,由于没有粘土的掺入,立磨内的物料料粒之间粘附力减弱,料层的稳定性差,振动几率加大。

再加上循环风机的叶片磨损,风机叶轮的动态平衡不好,导致风机的抽力不稳定,使磨机内的物料忽多忽少,在操作上迫使操作员不断地通过压差及出口温度调整喂料量,以保证磨内物料量及料层的稳定。

调整的喂料量很难与波动的风量相一致,导致磨内物料量变化大,料层不稳定,磨机振动频繁,致使拉紧缸多次漏油。

(2)拉紧缸的密封圈由于使用的时间长而老化现象严重,需要更新。

(3)拉紧力设定范围不合理。

原来的设定范围是12~14 MPa,这个设定范围太窄,而且这个范围相对于现在的物料来说偏高。

拉紧力设定的范围窄,不但使拉紧缸内的氮气囊的缓冲能力减弱,而且使拉紧站的油泵在很短的时间内频繁启停,严重时会导致拉紧站的电机烧毁。

设定拉紧力偏高会使拉紧缸内的油压一直很高,这样高的油压给已经老化了的密封圈带来较高压力,再加上入磨物料中的铁矿石粒度过大(有的超过130 mm),这样大块的铁矿石不但使磨机振动加大而且会使拉紧力出现大的波动,大于14.MPa的较高的压力经常出现,这样瞬时较大的压力不断地冲击着密封圈,这就更增加了拉紧缸密封圈漏油的机会,1-2解决办法(1)把进厂的铁矿石进行预破碎,降低铁矿石的人磨粒度。

(2)焊补循环风机叶片,并调整好它的动平衡,保证平稳的排风量,同时也减少风机的振动,降低循环风机的电流。

(3)根据物料的易磨性来确定合理拉紧力参数,由原来的12~14]V[Pa改为9~12]VIPa。

将原来的石灰石、粉煤灰预配料改为石灰石、粉煤灰、粘土三组分预配料,因为有粘土的加入,增加了料层的稳定性,提高了磨机的稳定性。

(4)由于温度过高或过低、排风量的过大或过小、喷水量的多与少、研磨压力的升高或降低等都会引起磨机的振动,所以在操作中必需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优化参数以确保磨机稳定运转。

2粗粉分离器叶片掉落2.1原因(1)磨机振动大且频繁。

MLS3626生料立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MLS3626生料立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MLS3626生料立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我公司5000t/d熟料生产线的生料制备主要由两台MLS3626立磨来完成的。

该磨机从2009年3月初调试以来出现了较多问题,直到7月底才正常运行。

这期间因生料紧张一直制约窑的喂料量,因而延长了整条生产线的调试期。

本文就该磨机出现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方法作一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1、出现的问题及处理1.1磨机频繁跳俘磨机启动过程中或者启动完成几分钟后或者运行不超过l h就频繁出现跳停(最多ld开停了47次),成为调试期间最严重的问题,并严重威胁设备的安全。

中控显示故障的原因大多是振动大引起的。

该立磨对料层、压差等参数的稳定性及磨辊张紧压力合理性非常敏感。

正常操作台时在200t/h时料层一般控制在80-120mm左右,压差大于7 000 kPa,磨辊张紧压力在10~13 MPa 之间。

上述参数随着喂料量的变化应适当调整,但调试初期操作及现场人员缺乏一定的经验,无法稳定和合理调整参数。

分析认为,这是磨机频繁跳停的主要原因。

为控制和避免磨机频繁跳停的出现,我们首先邀请了兄弟单位的专业人员对操作及现场人员进行培训,以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并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其次是测定喂料量与料层、张紧压力的对应关系,逐渐摸索一定的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第三,在稳定料层方面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只要磨内不形成料饼,就适当增大磨内喷水量,同时降低石灰石等原料的粒度;第四,在工艺操作上控制磨内通风压差不宜过小,否则悬浮的物料容易塌落造成料层突然变化,引起振动过大而跳车;第五,在调试初期喂料量小的情况下,磨辊张紧压力不宜过高控制,只要略高于低限就可;第六,遇到磨机频繁跳停时,绝对不可随意增大跳车保护的定值或拆除磨机相关的保护,否则很可能会引发磨辊脱落及减速机损坏等恶性事故。

1.2立磨水平晃动大磨机在运行中整体(包括外壳体)水平晃动明显,曾一度造成砼框架的摆动及磨机系统几处膨胀节的断裂。

立磨在生产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和解决办法

立磨在生产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和解决办法

立磨在生产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和解决办法1、拉紧站油缸频繁漏油1.1 原因分析(1)在预均化堆场布的料中只有粉煤灰和石灰石,由于没有粘土的掺入,立磨内的物料料粒之间粘附力减弱,料层的稳定性差,振动几率加大。

再加上循环风机的叶片磨损,风机叶轮的动态平衡不好,导致风机的抽力不稳定,使磨机内的物料忽多忽少,在操作上迫使操作员不断地通过压差及出口温度调整喂料量,以保证磨内物料量及料层的稳定。

调整的喂料量很难与波动的风量相一致,导致磨内物料量变化大,料层不稳定,磨机振动频繁,致使拉紧缸多次漏油。

(2)拉紧缸的密封圈由于使用的时间长而老化现象严重,需要更新。

(3)拉紧力设定范围不合理。

原来的设定范围是12~14 MPa ,这个设定范围太窄,而且这个范围相对于现在的物料来说偏高。

拉紧力设定的范围窄,不但使拉紧缸内的氮气囊的缓冲能力减弱,而且使拉紧站的油泵在很短的时间内频繁启停,严重时会导致拉紧站的电机烧毁。

设定拉紧力偏高会使拉紧缸内的油压一直很高,这样高的油压给已经老化了的密封圈带来较高压力,再加上入磨物料中的铁矿石粒度过大(有的超过130 mm) ,这样大块的铁矿石不但使磨机振动加大而且会使拉紧力出现大的波动,大于14 .MPa 的较高的压力经常出现,这样瞬时较大的压力不断地冲击着密封圈,这就更增加了拉紧缸密封圈漏油的机会。

1.2 解决办法(1)把进厂的铁矿石进行预破碎,降低铁矿石的人磨粒度。

(2)焊补循环风机叶片,并调整好它的动平衡,保证平稳的排风量,同时也减少风机的振动,降低循环风机的电流。

(3)根据物料的易磨性来确定合理拉紧力参数,由原来的12 ~14]V[Pa 改为9~12]VIPa 。

将原来的石灰石、粉煤灰预配料改为石灰石、粉煤灰、粘土三组分预配料,因为有粘土的加入,增加了料层的稳定性,提高了磨机的稳定性。

(4)由于温度过高或过低、排风量的过大或过小、喷水量的多与少、研磨压力的升高或降低等都会引起磨机的振动,所以在操作中必需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优化参数以确保磨机稳定运转。

立磨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和处理

立磨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和处理

立磨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和处理立磨液压系统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故障,如磨辊升不起来或无法加载加压,也可能出现储气罐氮气囊破裂损坏、液压系统振动不稳定等问题。

本文分享立磨液压系统9种故障现象及对应解决办法。

1.蓄能器储气罐氮气囊破损,出现“砰砰”声音,管道产生冲击振动。

用专用压力表检测诊断储气罐氮气囊压力是否降低或严重为零,如果是压力降低或为零,说明氮气囊出现渗漏损坏。

主要原因:氮气囊质量不好、储气罐进出口阀损坏、液压油内杂质导致氮气囊破损压力波动产生振动冲击和“砰砰”噪音。

解决办法:更换专业厂家制作的质量优良的氮气囊或更换损坏的储气罐进出口阀并改进菌型阀结构提高阀杆强度、清理液压管道杂质并采用过滤精度不大于5μm的滤油机过滤,添加液压油达到NAS7级。

2.液压管路法兰漏油。

主要原因:密封件老化损坏或安装不正压出毛边或两法兰不平及法兰错位螺栓松动、管道有应力法兰不同心导致法兰漏油。

解决办法:定期(12个月检查一次)更换老化密封件;安装密封件时要摆正、完全放入沟槽内,防止挤压受力损坏密封件而失效;调整管道两片法兰同心并平行,均匀紧固连接螺栓并固定管道牢靠防止摆动漏油。

3.油泵和过滤器工作正常情况下,磨辊升辊正常,降辊时磨辊不降或出现升降辊都不动故障。

主要原因:液压油没有进入油缸有杆腔,导致无法加压,不能降磨辊。

升降辊都不动主要原因是液压油没有进入油缸无杆腔和有杆腔,导致无法加载,不能升降辊。

解决办法:经分析检查三位四通电磁阀因磨损或油脏卡住,阀芯只能一侧工作,另一侧不能工作,或者两侧都不能正常换向工作。

磨损的三位四通电磁阀更换新件;油脏导致卡住,拆卸、清洗三位四通电磁阀,并过滤液压油,油缸正常工作,升降磨辊都正常。

4.四个磨辊中有两个可以升辊到限定位置,另外两个磨辊升辊速度较缓慢,在设定时间内(120s)不能升辊到位。

主要原因:根据已经有两个磨辊可以升起来状态,诊断液压系统没有问题,检查没有其他机械问题。

立磨机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

立磨机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

立磨机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立磨机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故障,可按如下进行处理故障一:不出粉或出粉少产量低产生原因:(1)锁粉器未调整好,密封不严,造成粉倒吸。

(2)铲刀磨损大物料铲不起。

排除方法;(1)检查和调整好锁粉器密封,发现漏气处应堵住。

(2)更换铲刀故障二:成品粉子过粗或过细。

产生原因:(1)分析机叶片磨损严重,不起分级作用。

(2)风机风量不适当。

排除方法:(1)更换叶片并适当关小风机进风量能解决过粗。

(2)过细应该提高进口风量。

故障三:主机电流上升,机温上升,风机电流下降。

产生原因:(1)给料过量,风道被粉料堵塞,管道排气不循环,气流发热使之主机电流,机温升高,风机电流下降。

排除方法:(1)减少进料量,清除风道积粉。

(2)开大余风管闸门,进机物料温度控制在6%以下。

故障四:主机噪音大并有较大振动。

产生原因:料硬冲击大,或无料层。

(2)磨辊磨环失圆变形严重。

排除方法:(1)减少进料粒度。

(2)更换磨辊磨环。

故障五:风机振动产生原因;(1)风叶上积粉或磨损不平衡。

(2)地脚螺栓松动。

排除方法:(1)清除叶片积粉或更换叶片。

(2)拧紧地脚螺栓故障六:分析机油箱发热。

产生原因;(1)机油粘度太油厚,螺纹泵油打不上去使上部轴承缺油。

排除方法:(1)检查机油的牌号和粘度是否与要求相符。

(2)检查分析机运转方向故障七:磨辊装置进粉轴承易损坏。

产生原因:(1)断油或密封圈损坏。

(2)长期缺乏维修和清洗。

排除方法:(1)按规定时间及时加油。

(2)定期清洗,更换油封。

一般来说,立磨机粉机配件的工作环境可以说是灰尘比较严重的,所以说机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都会被灰尘累积的无法正常的运行,这就要求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对机器经常地清洗。

立磨机粉机的除尘设备是利用旋转气流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尘粒从合尘气流中分离出来的除尘装置。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不需特殊的附属设备,造价较低.阻力中等,器内无运动部件,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磨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作者:张世英甘肃永登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立磨与球磨机相比,具有很多重要的突出优势,如粉磨效率高、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同时集烘干、粉磨、选粉为一体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是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较为理想、有效的粉磨设备,据统计在已建和新建的新型干法生产线中,原煤和生料粉磨采用立磨的约占90%以上。

如何进行精细化管理、优化工艺参数、稳定运行、提高产量、降低能耗、提高运转率、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立磨维护和管理的中心问题。

甘肃永登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生料制备系统采用丹麦史密斯(FLS)公司提供的ATOX37.5型立磨。

该磨自投产运行以来,实际运转情况并不理想,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不断优化操作方案和实施精细化管理,解决了自投入运行以来出现的各类问题,使系统运行日趋完善和稳定,运转率高达90%以上。

现从设备方面和操作方面进行介绍。

1.1设备方面1.1中心支架偏差的调整磨辊位置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磨辊和中心支架组合中心位于磨盘中心。

由于长期的磨损和振动,导致各个连接部位间隙变大,扭力杆缓冲垫老化和硬化而失去缓冲作用,受冲击厚度变薄(原来每块厚125mm,现在只有120mm),使磨辊的活动量变大,磨辊位置中心产生偏移(如果支架中心偏移较大,可以从磨辊空气密封的间隙看出来,两侧空气密封间隙会不一样大);同时由于振动和磨损使扭力杆和拉伸杆位置发生偏移,不仅使扭力杆失去保护作用,而且会对拉伸杆形成扭弯的作用,对拉伸杆产生扭矩,这是造成拉伸杆及螺栓频繁断裂的原因。

检查磨辊位置时,必须把磨辊放在磨盘上,并且不施加任何研磨压力,减速机润滑站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通过人工转动减速机和电机之间的连轴器来转动磨盘。

通过人力转动磨盘一周后,测量磨辊衬板端部卡块到磨盘挡料圈边缘的距离,差值在±5mm以内,可以认为磨辊的位置正确,否则需要进行调整,直到调整到位置正确为止。

调整实例:第一次测量的数据见表1。

表1 第一次测量的数据单位:mm依据三角函数推导出计算公式,算出调整量;Δa=0Δb=-(2Yc-Yb-Ya)/1.732=-(2×114-121-90.6)/1.732=-9.4Δc=+(2Yb-Yc-Ya)/1.732=+(2×121-114-90.6)/1.732=21Ya:1#磨辊辊衬板端部卡快与挡料圈之间的平均值Yb:2#磨辊辊衬板端部卡快与挡料圈之间的平均值Yc:3#磨辊辊衬板端部卡快与挡料圈之间的平均值Δa:1#磨辊的缓冲块支座加垫片的厚度Δb:2#磨辊的缓冲块支座加垫片的厚度Δc:3#磨辊的缓冲块支座加垫片的厚度理论上在任何两个磨辊的缓冲块支座加钢板,都可以调整磨辊的位置,上面的计算是1#辊不动,2#辊减9.4mm,3#辊加21mm;在实际操作中,1#辊不动,2#辊减10mm,3#辊加20mm。

由于立磨的关节轴承和缓冲垫的间隙较大,每次测量数据差别较大,通过更换轴承和缓冲垫,不断对中心进行调整,先后对中心的调整进行过六次。

最后一次调整完的数据见表2。

表2 最后一次调整完的数据单位:mm调整后支架中心的偏移量为3.5mm,满足给定要求。

1.2张紧液压系统的维护液压系统是立磨中最为重要的设备系统之一,其运行可靠性直接影响磨机的正常运行,磨辊对物料所施加巨大的研磨压力就是通过液压系统提供的,但是液压系统故障所引起的拉伸杆动作不一致,落辊和抬辊时三个辊不同步可引起磨机巨大的振动。

若蓄能器压力不足或氮气囊及单向阀破损,磨辊就会失去缓冲作用,因此液压系统对立磨的稳定运行起到关键的作用。

(1)液压缸及油路的密封和检查。

甘肃永登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立磨投产初期,由于液压缸顶部落料,导致细颗粒物料夹到液压缸与活塞杆之间,活塞杆表面镀铬层因磨损产生纵向拉痕,导致油封损坏,造成漏油现象。

同时由于蓄能器单向阀的阀柄断裂,螺栓和垫圈进入液压缸内,导致缸筒内产生纵向拉痕,活塞环也被拉伤,利用检修机会更换后送往专业厂家进行喷镀处理,现运行正常。

液压系统内液压油对清洁度要求很高,为了保持液压油的干净,在缸体检查、管路清洗、更换氮气囊、液压油时周围环境一定要干净清洁,以防微颗粒物体带入液压油中,造成缸体划伤、氮气囊破损。

为了防止细颗粒物料进入缸体,可在外部做一个软连接护套加以保护。

(2)蓄能器的检查维护。

立磨磨辊的运动使油从执行器进入油缸,蓄能器气囊里氮气的工作如同气体弹簧,压力的微小变化将影响油的流量,这意味着大量的氮气相当于大的校正压力,将引起弹性缓冲,蓄能器必须校正合适的压力,蓄能器中氮气囊的压力为正常研磨压力的50%-70%,甘肃永登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设定研磨压力在100-115mbar之间,故氮气囊的充气压力为55-60mbar之间。

对蓄能器要定期进行检查,如有破损或压力偏低要查找原因,及时更换和补充。

检查中如果发现蓄能器的温度较高,并且蓄能器的底部伴有敲击声,这时蓄能器的单向阀可能已损坏,易损伤氮气囊,蓄能器将起不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不能吸收由于磨床料层厚度变化对液压系统的冲击,容易造成拉伸杆及螺栓断裂。

安装时在氮气囊外壁和壳体内壁要涂抹液压油,以减轻氮气囊与壳体内壁的摩擦,保护氮气囊。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规定每周对蓄能器的氮气进行一次检查。

(3)控制阀的调节。

液压站系统压力的平衡,也就是给定压力与反馈压力的平衡是靠液压阀来调整,在液压系统控制阀调节前首先要对液压系统排气,开启液压泵,使液压油路系统充满液压油,保持磨辊升到最高时,检测表压,如果表压高于选择压力,逆时针调整控制阀的调节螺栓,反之亦然。

反复调节三次,表压一致,调节过程才算完成。

1.3磨辊润滑系统的维护ATOX37.5立磨的磨辊采用稀油循环润滑系统,每个磨辊都有各自的供油管、回油管和平衡管。

磨辊回油管真空度决定了磨辊腔内的油位,为了保持磨辊内的油位相对稳定,真空度压力的调整一定要慎重,它直接关系到磨辊轴承的润滑状态。

油压过高,磨辊内油位上升、油量过高,易造成磨辊漏油,甚至损坏油封;油压过低,磨辊内油量偏低或欠缺,润滑不足易损伤磨辊轴承。

一般真空度的调整范围在-0.10~-0.35bar之间。

并且要定期为磨辊密封圈添加润滑脂,一般添加周期为一个月。

1.4磨辊和磨盘衬板磨损更换周期的掌握由于磨盘的转动,物料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大块物料集中在磨盘外边区域,在生产过程中,磨辊和磨盘衬板外侧磨损较大。

加上在生产低碱生料时,硅质板岩掺加量较大,硬度高,易磨性差。

加速了衬板的磨损,有时出现掉块现象,这种不平衡的磨损在料层变化大或料层薄时,将引起磨辊和磨盘内侧的冲击,产生振动。

2#立磨在更换新衬板时我们实测了旧衬板的磨损量,如图1。

图1 磨辊和磨盘衬板磨损示意图通过对旧衬板进行测量,我们发现,这一沟状磨损处正好是立磨喂料的落料点,磨辊、磨盘衬板产生不均匀磨损的原因就在于此,所以我们将立磨的入磨溜子延长50mm,以便使下料点向磨盘内侧移100mm,通过磨盘的旋转,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更加分散,加宽了物料的研磨区,使磨辊衬板的研磨区变宽,磨辊、磨盘衬板均匀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磨辊衬板最大磨损量达到40mm-50mm左右应考虑翻面,翻面后最大磨损量达到50mm-60mm左右时必须进行堆焊修复。

如果磨损量较大,堆焊后,衬板的变形量就比较大而无法安装。

所以要及时更换衬板,避免衬板磨损量过大导致运转过程中振动大引起拉杆螺栓、拉杆断裂以及对液压系统的损伤,同时可延长磨辊轴承的使用寿命。

1.5拉伸杆和关节头连接螺栓更换时的注意环节由于拉伸杆连接螺栓断裂,经常更换螺栓,导致拉伸杆的法兰表面凹凸不平,液压板的压机头表面也不够平整,这样在打压的过程中,螺栓的受力不够均匀,同时螺栓也产生被拉弯的可能,紧固的螺栓受力不均匀,受力大的螺栓在运行过程中容易断裂。

所以,连接法兰在不平整时要及时更换,而且其材质的硬度和强度是比较高的,紧固螺栓时液压扳手的使用方法要正确。

拉伸杆螺栓的紧固顺序要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打压至540bar,第二次打压至720bar,第三次打压至960bar,不可一次打压到位。

1.6拉力头关节轴承维护和空气密封的调整空气密封在正常工作中,受到物料和气流的冲刷,内、外环之间的间隙变大,通过内、外环之间的气压变小,使粉状物料进入关节轴承,轴承的调节作用失效,就会引起拉伸杆螺栓的断裂。

当空气密封内、外环之间的间隙变大时要及时调整,在外环下面加垫子或同时更换,保证内、外环之间的间隙在0.5mm左右,同时保证密封风机的正常运行,风压不得低于15bar,正常情况下要保持在20bar以上。

为了保证进入的正压风清洁,要在风机入口处加装滤布,以防止微颗粒物料进入磨辊密封风腔内,损坏磨辊密封圈和油封,导致磨辊漏油。

润滑油要保持清洁,根据油质情况及滤油器的更换间隔来判断是否更换润滑油。

1.7挡料圈高度的调整立磨的产量与磨盘挡料圈的高度有直接的关系,挡料圈的高度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在喂料量和研磨压力一定时,料层厚度主要靠挡料圈的高度来调整。

不同的物料特性和产品细度,有不同的挡料圈高度,所以在具体的操作与调节中,必须要兼顾挡料圈高度和研磨压力,随着磨辊衬板的磨损要及时降低挡料圈高度,见表3。

表3 ATOX37.5立磨磨辊衬板磨损不同程度挡料圈的经验高度2中控操作方面2.1磨内压差和物料的控制在操作过程中,压差稳定对磨机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压差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喂料量和物料粒度,压差稳定标志着入磨物料量和出磨物料量趋于平衡,磨机运转正常。

当压差上升时入磨物料量大于出磨物料量,内循环量增加,整个系统的通风阻力增大,外循环量也同时增加,此时可考虑适当减料操作。

当压差下降说明入磨物料量小于出磨物料量,内循环量降低,料层厚度变薄。

当物料的粒度过小,粉状物料过多,如粉煤灰下料波动增多时,由于细小颗粒附着力差,流动性好,磨辊不易有效地控制物料正常研磨,使磨内粉尘浓度增大,压差剧增,通风阻力增大,破坏了气流的正常轨迹,造成磨机振动加剧,立磨会突然振停。

控制稳定的压差有利于维护磨机的稳定运行。

2.2料层厚度的控制料层其实是夹在磨辊和磨盘之间的缓冲垫,正常情况下,磨辊、磨盘对物料的挤压是料层内物料的挤压,当料层过薄时,它的缓冲作用就会减弱,振动就会加大。

甘肃永登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ATOX37.5型立磨的料层厚度一般控制在30 mm~45mm,料层厚度较薄时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增加磨内喷水量;②降低研磨压力;③适当增加喂料量,一般增减喂料量的波动不得大于5%;④提高选粉机转速,增加磨内物料循环量。

若料层厚度较厚时,则反之。

稳定料层可以减轻立磨的振动。

2.3磨内温度的控制立磨出口气体温度变化太大会导致磨机操作不稳定引起振动,磨内温度过高,物料变得非常松散,不但料层变薄,而且不容易碾压,会产生剧烈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