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介绍
中国智库

Page 17
Page 18
Page 5
中国智库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
Page 6
提升中国智库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建议:
Page 7
中国智库的成功案例:
Page 8
瞭望周刊访谈摘录:
Page 9
个别智库列举:
Page 11
Page 12
Page 13
Page 14
Page 15
Page 16
Page 2
中国智库构成:官方、学院、民间
第一类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军队的直属智库机 构。如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军事科学院等机构。 第二类是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下设的研究机构。 如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财政部财政科学 研究所、国家信息中心等。 第三类是高校系统。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 心、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等。此外,一些民间 智库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出现了诸如天则经济 研究所、中国世界与政治研究所、安邦集团等渐 为公众熟知的民间知名智库。其研究成果及报告 亦开始出现在政府决策高层及广大民众的面前。
公共政策学作业
1、中国智库的发展现状 2、中国智库要如何发展
Page 1
智库,英文称“ThinkTank”, 即智囊机构,也称“思想 库”,更通俗的说法是“智 囊团”。指由专家组成的, 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处理社 会、经济、科技、军事、外 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 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 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是 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 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Page统计,目前,中国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 究和决策咨询服务的机构多达2500多个,专职研 究人员3.5万,工作人员27万。这其中除了哲学、 语言和文学等非决策信息研究机构外,以政策研 究为核心,以直接或间接服务政府为目的的“智 库型”研究机构大概有2000个
《中国智库》十大名师简介

《中国智库》十大名师简介一、毕研韬基本信息男,祖籍山东,传播学者。
现为国际战略传播学会理事长、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海南大学广告系主任、奇正传播有限公司董事主席、三略研究院传播学研究所所长、 特约记者、Global Voices Online作者、GUI亚洲事务秘书。
教育背景先后在【中国】曲阜师范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和【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学习。
作品统计已出版著作10部14卷,并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英国、美国、德国报刊发表各类文章480余篇。
研究兴趣国际传播、政治传播、文本分析主讲课程传播学概论、舆论学原理、国际传播学、大众传播学、网络传播学、传播统计学、广告文案写作、广告效果研究二、戴旭空军某部上校、军事战略专家、军事评论员。
先后在空军地空导弹飞行学院任导航台长、新闻干事。
毕业于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和空军政治学院,发表过军事学术专著、政论和军事评论文章百余篇,以见解独到、思想敏锐、观点尖锐、文风犀利、语言生动见长。
三、孙岩中国东方歌舞团舞蹈艺术部教员,国家一级指导,舞蹈艺术家,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文化部支部副主任。
曾随团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和文化交流。
四、王金岭基本信息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高级经济师、高级摄影师。
研究方向有效沟通、国际关系主讲课程:中国周边安全态势任职1、中国太平洋地区合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国际合作部部长;2、中国未来研究会大战略研究分会副会长;3、三略研究院院长;4、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5、中国智库[网]总编辑;6、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酒史与酒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级委员;7、中国台湾新世纪形象学院高级讲师。
五、朱松春基本信息毕业于重庆大学,1962年清华大学进修后调中央专委办工作,从事国防尖端事业。
70年代作为科技秘书协助国务院领导工作,后调军事科学院任研究员、总工程师。
任职曾任中国管理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北京科教文研究院院长等职。
2023中国智库报告

2023中国智库报告引言智库是指集中智慧和知识资源,提供政策建议和研究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智库的报告是评估和预测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决策和指导意见的重要参考。
本文旨在介绍2023年中国智库的报告,回顾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分析当前的形势,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回顾2022年2022年是中国取得重要发展成果的一年。
在经济方面,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政府聚焦转型升级,加强创新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
社会方面,中国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的投入,推动了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
同时,中国也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了对污染治理的力度,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外交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和“绿色发展”倡议,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 当前形势2023年,中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主权争端频发。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需要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保持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中国还面临着一系列内部问题和挑战。
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供给不足、环境污染问题等都需要得到解决。
此外,国内分配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等社会问题也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 未来展望展望未来,中国智库认为中国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
中国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国内发展方面,智库建议政府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创新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文明和民生改善。
中国智库介绍 ppt

5
中国十大智库: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中国军事科学院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1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2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3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概念 概念
主要任务
发展历程
中外对比 发展现状
4
智库概念: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即智囊机构、智囊团,最初也称“思想库”,是指由专家组 成、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 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 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
这些智库大多属于半 官方机构,隶属政府 不同部门,在政府决 策过程中,均曾发挥 过重要作用。
6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概念 主要任务
发展历程
中外对比 发展现状
7
主要任务: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① 提供咨询,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 提出各种设计;
② 反馈信息,对实施方案追踪调查研究,把 运行结果反馈到决策者那里,便于纠偏;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1991-2000年共建 立1422个智库,200 1-2007建立468个 智库,截止2007年世界 总共数量为4348,截止 2010年世界总共数量为 6480,即在后三年建立 了2000多个智库。
“中国最高级别智库”——国经中心

作者: 葛清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党政论坛
页码: 41-4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最高级 中国 国际经济交流 国务院副总理 副理事长 智 曾培炎 副部长
摘要:3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经中心)在北京宣布成立,它被外界称作“中国最高级别智库”。
其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一个由122人组成的跨经济、学术、外交和政府高层官员的超豪华领导阵容,其理事长是前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秘书长是商务部前副部长魏建国,副理事长和理事则囊括了一批高级别官员、。
中国的智商有多高——中国官方智库考

中国的智商有多高——中国官方智库考中国网 时间: 2009-12-15 发表评论>>智库,有人称之为国家的右脑,有人称之为影子内阁,有人称之为为继立法、行政、司法和媒体之后的“第五权力中心”。
一致的是,大家都认同,智库的研究深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思考深度。
那么,中国的智商有多高呢?官方智库有哪些政府智囊的角色早在中国历朝历代就有,从门客到幕僚,从谋士到军师,中国古代智囊无论从群体到个人都不曾缺乏。
但现代意义上的“智库”概念源于西方“think tank(思想库)”一词,侧重于独立于政府的非营利组织。
这种智库在中国出现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在科技“下海”的浪潮下,一批体制内的知识分子开始组建智库,如林毅夫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樊纲的中国改革发展基金会。
但在国内2000家智库中,真正的民间智库只有5%,其余95%都是吃财政饭的官方智库,“朝大野小”也好,“长袖善舞”也罢,官方智库在中国的影响力一直占据了绝对优势,一些早期的民间智库后来也慢慢向官方靠拢。
国务院研究室和国务院参事室被视为中国政府最核心的智囊团,都是直接为国务院主要领导提供“决策咨询、建言献策、咨询国是”的机构。
2005年10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与国务院参事座谈时,就称参事室是“国务院的思想库”。
他们的建议受地方或部门利益的局限较小,可以“直通车”的方式直达政府领导。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中央党校一直是中国执政党的理论智库。
党校教授因与中高级领导干部的直接接触,其言论也越来越被媒体视为官方的一种信号。
党校的研究领域也不局限于党的理论,今年10月25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和哈佛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发展论坛”在哈佛大学召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党校在经济、民生等政策领域的积极参与。
各部委也有各自的智库型研究机构,如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国家民委的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等,这些智库因直接参与各部门的政策研究和制定,针对性更强。
中国智库发展现状与促进建议

中国智库发展现状与促进建议作者:周宏春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第11期政府应创造一个开放的、宽松的、包容的学术氛围,让智库产生科学而独立的成果;应充分尊重智库所有研究人员的所有观点,让不同于主流观点和理论的学术思想和声音有存在空间智力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最宝贵资源。
智库,也称思想库、智囊团、智囊机构。
智库发展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开放水平、精英的活跃程度和一国的软实力;智库发展既能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程度,扩大公众参与决策渠道,也能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储备人才、创新思想、提供信息。
智库的内涵及其发展意义1.智库的内涵与类型。
智库,以公共政策和公共利益为导向,服务于决策,而不承担行政职能并发布行政命令,参政议政而不执政;智库在国外又被称之为继立法、行政、司法、媒体外的“第五种力量”。
中国智库类型众多,体现在组织结构、隶属关系、规模大小、资金来源、研究专长等方面。
按组织属性可分为官办智库、半官方智库或民间智库,国家与地方智库等;按专业性可分为综合性和行业型智库;按机构职能可分为全职和兼职智库;按研究方向,可分为政府决策咨询,投资功能咨询,技术转让咨询,以及为企业服务的纯盈利性咨询机构等。
智库应当符合一定的标准,并非什么机构都能称之为智库。
成为智库的条件包括,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相对稳定和运作规范的实体;有一定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和研究人员;有可持续的资金来源保障;有健全的治理结构与组织章程;有功能完备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有特色鲜明、长期积累的决策咨询报告或成果;有学术交流平台和成果转化渠道;具备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良好条件等。
智库,与智囊不同,是群体、是“智力池”;而智囊则是个体,中国古代养士、谋士、幕僚(师爷)、幕宾、谏议大夫等均是足智多谋、为帝王或官员出谋划策的智囊,以智辅政。
刘邦、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帝王均有顶级智囊做参谋。
刘邦依靠“初汉三杰”夺取江山。
刘邦曾自我评价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治国安邦,理财筹粮,不如萧何;引军打仗,克敌制胜,不如韩信”。
中国智库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 (2007年7月17日)香港政治研究所 (2007年7月17日)[图文]天则经济研究所 (2007年7月17日)[图文]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2007年7月17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007年7月1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07年7月10日)[图文]三略观察 (2007年6月14日)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 (2007年6月14日)中国未来研究会简介 (2007年6月14日)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 (2007年6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7年6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07年6月14日)中国国情研究会 (2007年6月14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 (2007年6月14日)世界与中国研究所 (2007年6月14日)上海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 (2007年6月14日)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 (2007年6月14日)东北亚开发研究院 (2007年6月14日)[图文]亚洲地图 (2007年2月1日)天则经济研究所天则• 概况“天则”语出《诗经》“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取意为“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规则”,其中的“制度”既包括企业、市场等经济制度,也包括政治、文化制度。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由经济学家茅于轼、张曙光、盛洪、樊纲、唐寿宁与北京大象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于1993年7月创立。
现任理事长为茅于轼教授,所长为盛洪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为张曙光教授。
天则经济研究所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间智库,其宗旨是支持和推进经济学理论和前沿性社会经济问题的高质量研究,为中国的改革实践提供制度创新的解决方案。
天则经济研究所荟萃了第一流的经济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以及人文和社会科学其它学科的学者。
他们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院等学术研究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等政府部门;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以及欧美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等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正规化及全球扩展阶段:
封面 概念Leabharlann 封底 任务目录页 历程
过渡页 现状
标题栏 对比
智库的正规化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后。二战以后各个国家都遭受了不同 程度的政治、经济的打击,战后重建是 当时各个国家的首要任务,一方面要清 理战后的遗留的诸多问题并且重建家园, 并对世界格局的重新划分做出外交政策 的调整;另一方面要完成回复并刺激经 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处理本国国内的社 会问题。
表 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历年投入经费情况(1991-2012) 单位:万元
美国政府20世纪70年代率先提出“咨询先 行”的口号,无论是政府决策者还是企业 家都积极响应。联邦政府各机构对涉及国 家重大决策的问题,几乎都是拨出巨额专 款,委托咨询机构进行研究,提出咨询方 案,每年费用高达数百亿美元。有的政府 是向受诊的企业提供补助,以刺激咨询业 的市场需求,较典型的原联邦德国每年向 中小企业提供的咨询补贴费就高达 3 亿马 克以上。
14
爆发性发展阶段:
封面 概念
封底 任务
目录页 历程
过渡页 现状
标题栏 对比
美国拥有世界上约50%的智库,而这一阶段世界智 库发展的重头戏也在美国。美国在这一阶段的发展 有这样几个趋势: 首先,这一阶段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数量迅速增加。 第二个主要趋势是专业智库的出现。 第三个是智库对于公共政策进程的影响越来越大。
16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概念
中外对比
主要任务
发展现状
发展历程
16
17
全球智库的发展现状:
封面 概念
封底 任务
目录页 历程
过渡页 现状
标题栏 对比
1
2
3
4
①智库数量分布 ②饼状图 ③G20国智库 ④智库数量排名
18
全球前150名智库:
封面 概念
封底 任务
23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概念
中外对比
主要任务
发展现状
发展历程
23
24
中西方智库的类型比较:
封面 概念
封底 任务
目录页 历程
过渡页 现状
标题栏 对比
中国官方智库主要包括党政部门的政策研究 机构、社科院系统、党校系统和行政学院系 统。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已形成五大系统, 共有研究机构 2500 多个,专职研究人员 3.5 万,工作人员27万。这其中除了哲学、语言 和文学等非决策信息研究的机构外,以政策 研究为核心、以直接或间接服务政府为目的 的“智库型”研究机构大概有2000个。在这 些智库中,官方智库占了绝大多数。
与此同时,虽然中国的智库发展较晚,与西方智库发展也有较大 差异,但是近几年中国智库的对外交流也非常活跃。最重要的事 件应该是2009年 7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本次峰会 是由刚刚成立不到四个月的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主办的,主题为 “共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会议邀请了来自全球30多家 顶级智库代表、100多名前政要、诺贝尔奖得主和全球500强 CEO。
西方国家的智库直接隶属政府的不多,这种 情况在美国尤为常见。虽然有的西方国家 (比如法国)其国家部委下属的智库较多, 但与我国不同的是,它们的官方智库虽然与 政府有隶属关系,但是业务开展是独立的, 所谓官方智库主要体现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上。
官方智库:
民间智库:
中国智库属于民办性质的不到5%,且研究人 员大多身在体制内,兼职参与民间机构组织 的研究课题。 西方民间智库由私人或民间团体创立,在组 织上独立于其他任何机构,其经费依靠自筹、 基金会和公司企业赞助、私人捐款、咨询服 务报酬,研究人员主要由前政府官员、专家、 学者组成。这类智库包括由某些大富豪出资 建立的智库,如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也 包括由社会中“志同道合”的力量倡议、集 资而建的智库,如著名的布鲁金斯学会和企 业研究所;还有其他一些形式的智库。这类 智库可以自由的选择服务对象和研究课题, 规模可大可小。
以美国为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许多为政府提供战事分析、战略策划的智 囊机构被保留了下来,并完成了从军事参 谋到现代智库的转变,可以称之为政府合 同型智库。许多这一类型的机构建立也是 为了帮助维持战争年代产生的防务成果, 为公共政策与外交政策服务。正是这一时 期出现了以下机构:兰德公司(1948)、 外交政策研究所(1955)、战略与国际研 究中心(1962)、哈德森研究所(1962) 等。
11
发展历程:
封面 概念
封底 任务
目录页 历程
过渡页 现状
标题栏 对比
(一)早期发展 阶段(20世纪初 至20世纪40年 代中期)
(二)正规化及 全球扩展阶段 (20世纪40年 代中至60年代末)
(三)爆发性发 展阶段(20世纪 70年代至80年 代末)
(四)深度发展 阶段(20世纪 90年代至今)
4、组织结构灵活合理。国外智库机构的组织形式没有完 全相同的模式,机构设置随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的 变化而变化,灵活多样。 5、人员结构合理。由于智库的特殊性,它一般要求高、 中级研究人员占较大比重,一般是两头小,中间稍大。 6、业务国际化。智库业务来源国际化,智库机构不但面 向国内客户,而且面向国外客户,开拓国际市场。
6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概念
中外对比
主要任务
发展现状
发展历程
6
7
主要任务:
封面 概念
封底 任务
目录页 历程
过渡页 现状
标题栏 对比
① 提供咨询,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 提出各种设计; ② 反馈信息,对实施方案追踪调查研究,把 运行结果反馈到决策者那里,便于纠偏; ③ 进行诊断,根据现状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 寻找解决问题的症结; ④ 预测未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 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决策者选用。
22
中国智库的主要特点:
封面 概念
封底 任务
目录页 历程
过渡页 现状
标题栏 对比
中 国 智 库 的 主 要 特 点
1、官方智库与大学智库发展比较成熟 目前,中国官方智库和大学智库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影 响力上都占主导地位,而民间智库则受资金、人才、环 境等因素制约,发展缓慢,基本上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的2500家智库中,官方智库和大 学智库约占95%。 2、智库与政府关系密切 在中国,智库与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其经费由政府划 拨,人员由政府人事统一调遣。这可以说是中国智库独 有的特色。 3、美国式的“旋转门”现象已开始显现 智库与政府之间已开始出现人员的相互流动。例如2009 年3月20日在北京成立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汇聚了 数十位现任或前任中国政界官员。
26
中西方智库的治理结构比较:
封面 概念
封底 任务
目录页 历程
过渡页 现状
标题栏 对比
治理结构包括智库的管理体制、人员结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几方 面,中西方智库的治理方式迥然不同。中国官方智库的治理基本上等 同于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民间智库的治理效率较高,但在中国社会 中还不能形成主流。西方国家以公司治理的模式为基础,机制灵活, 代表着现代智库发展的方向。 西方智库的治理方式比较灵活,研究人员年轻,保持了智库积极向上 的活力。研究人员流动频繁,易于激发研究人员的灵感,使智库保持 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官方智库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智库人员由财政供 养,有政府批准的正式编制,有相当数量的冗员存在,而且在人财物 配置上效率低下。因此,中国官方智库亟需改革,应尽快从行政制约 中解放出来,走向市场。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多渠道解决资金来源, 采用竞标方式承接项目,官方以政府采购的形式获得智库研究成果。
12
早期发展阶段:
封面 概念
封底 任务
目录页 历程
过渡页 现状
标题栏 对比
在20世纪初,智库的数目还寥寥无几,直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的政策研 究所只有24个,全世界智库的数目也非 常的有限。进入20世纪30、40年代, 智库的数目有所增加,一些大型的智库 在这一阶段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小 型的智库也涌现出来。
智库概念:
封面 概念
封底 任务
目录页 历程
过渡页 现状
标题栏 对比
即智囊机构、智囊团,最初也称“思想库”,是指由专家组 成、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 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 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 这个机构进行的是“创造性思维”,其成果是思想,是知 识,用它来强化决策者的大脑的功能,从而对决策产生有 利影响。所以有人把这些“智囊团”、“思想库”等称为 人的“外脑”。
21
中国智库的发展现状:
封面 概念
封底 任务
目录页 历程
过渡页 现状
标题栏 对比
中 国 智 库 的 主 要 类 型
1、官方智库 主要包括党政机关智库与事业单位法人型智库。党政机关 智库可以划分为中央政策研究机构和地方政策研究机构。 2、半官半民智库 以民间智库的形式成立,但政府在财政上予以支持,人员 也是由党政人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人员与高校人员等 共同组成的。 3、民间智库 主要包括企业型智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型智库。企 业型智库是指那些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咨询机构,如 零点调查公司。 4、大学智库 主要是指隶属于大学、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的机构,如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国情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 经济研究中心等。 5、外国智库在中国成立的智库分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