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解析

现代园艺2015年第10期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解析郭昕田1,史新宇2,苑冬梅3(1青岛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71;2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3青岛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在20世纪现代艺术中,大地艺术是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很多大地艺术同生态与景观方面存在着直接的关联。
时间因素与自然因素是大地艺术观众的内容,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处理工业废弃地,使风景园林式得到了设计思维的极大拓展。
在这种思维下,设计师在用风景园林处理工业废弃地的问题上,实现了形式语言的大大丰富,对于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大地艺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影响时把自我恰当地表现出来,形成一种精神与视觉上的冲击感。
并且通过这种具有艺术感的地形不仅实现了宏伟景观的创造,还塑造出一种宜人的空间环境。
2自然素材得到了景观设计师的重新认识与组织景观设计诞生到现代为止,自然素材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面对工业的发展以及各种高新技术产品的不断涌现,人们的眼中已经被这些产品充斥了,渐渐地忽视了自然素材展现出的质朴。
此外,景观设计师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就是怎样令自然素材与人工素材之间进行恰当的结合[3]。
从大地艺术中对自然素材的运用使得设计师的眼界大开,认识到了自然素材依旧可以具备十分旺盛的生命力。
树木、岩石、土地、风、水、重力等这些自然物质都是大地艺术中主要的表达手法。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上可以将风、水、重力等各种元素应用进来,并且还能受到深深地影响。
一个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实现环境的自我表达。
3景观设计师从大地艺术中得到了视野的开拓同其它艺术相比,关注自然因素是大地艺术的主要表现,其创作的主要方向也是自然因素。
大地艺术将环境看作是一个整体,对人们强调“场所”的体验,同时还在体验空间的同时把一种概念性质的认识提供给人们[4]。
希望人们能够从大地艺术作品中自觉地关注自然与生态。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分析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分析摘要: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审美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而大地艺术理念也被广泛地应用到了众多风景园林设计中。
大地艺术的创作风格是艺术设计风格中的经典风格,它与传统的艺术流派有很大区别。
大地艺术普遍被称为地景艺术,其创作理念更贴近于自然景观,在制作过程中,多为就地取材。
因此,大地艺术风格不会受到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限制。
笔者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大地艺术的主要概念,分析了大地艺术的特点,并提出了现代园林的设计策略,望对广大园林设计师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地艺术;园林景观;设计大地艺术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在现代艺术表现形式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大地艺术作为一个艺术流派,与景观艺术有着密切关系,众多景观中都能看见大地艺术的影子。
大地艺术的概念在现代的风景园林设计中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整个风景园林的设计风格。
1.地艺术景观概述大地艺术又称“环境艺术”,是一种建筑与雕塑之间的艺术形式,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出现。
许多大地艺术是“为场地特制的”(site-specific)艺术作品,艺术家运用自然界的生态景观,如土地、岩石、沙丘等为思路创作大型项目,这种创作形式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向往有密切关联。
大地艺术的作品具有简约性与抽象性的特点,是现代景观设计的源泉。
设计师运用发散的思维,使艺术在自然场景中畅游,让人们在观赏中产生无限的遐想。
大地艺术是一种简洁又抽象的语言,通过观赏能够唤起人们对自然原型的深刻认识。
这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充满了神秘感,而艺术家并不用费尽心思向人们解读这种抽象思维,因为它原本就存在于人们的印象思维中。
知名艺术家曾评论过大地艺术,认为大地艺术这种表现形式是开放的,如果人们不能接受这种无限的观念,便无法理解它。
2.大地艺术的基本特征2.1大地艺术创作的材料是自然素材大地艺术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与思考,这一点就能充分体现出大地艺术对自然创作素材的创作要求。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大地艺术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对工业废弃地的关注度,也是来自于大地艺术对于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初衷。受这一因素的影响,现代园林设计者对于工业废弃地的处理也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废弃地处理是将废旧场地直接推翻或者进行翻新重建,将一切痕迹毫无保留的摧毁掉,创造出新的景观。而在受到大地艺术的艺术理念的影响之后设计者对于废弃地的创作有了新的理念和方式,他们将这些废弃地进行艺术化再利用,直接变成设计对象进行艺术创作,充分发挥了废弃地原有的时代特点和工业文明带来的气息。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创作出别具风格特色的艺术作品,还能够从侧面引发人们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深思。
二、大地艺术的特征及代表人物和作品
(一)大地艺术的特征
大地艺术的创作材料全部是来自于大自然的大地中。通常为泥土,沙滩,岩石,和火山堆积物等自然常见的素材,然而近几年工业废弃地和沙漠森林也成为艺术家非常关注的素材,这些都源自于大地艺术对大自然的关注,将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要素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区别于传统艺术概念的形式,将大地与艺术完美结合,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的整体性艺术作品。
(二)大地艺术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大地艺术家中最为著名的是美国的罗伯特•史密森(1938~1973)和保加利亚的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夫妇。
史密森是一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他认为工业文明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因此他希望能与大地对话,去寻找新的艺术创作方式。所以它的代表作品《螺旋形的防波堤》是由垃圾和各色石头堆砌而成的,体现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克里斯托夫妇的作品极具颠覆性,虽然作品不多,但每一件都举世闻名包括“包裹德国柏林议会大厦”、“伞”、“包裹新桥”和“被环绕的群岛”等。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摘要】大地艺术作为20世纪以来现代艺术的重要流派分支之一,塑造了很多与生态景观相融合的艺术作品。大地艺术将更多的关注度放在了自然因素和时间因素上,将广阔的的大地和一些自然景观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要对象与此同时对艺术的开创性也有着不同程度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对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产生了重要的的影响,开辟了风景园林设计的新思路。本文将首先阐述大地艺术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析大地艺术的特点对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城市空间的建设和塑造。
风景园林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正在逐步融入城市的建筑、道路和公园设计中,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大地艺术被广泛应用。
大地艺术作为一种将自然元素纳入艺术作品中的创作形式,已经成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本文将从大地艺术的定义、特征以及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什么是大地艺术?大地艺术(Land Art)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
它强调艺术创作必须保持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并将人类的技术力量与自然结合,使得自然元素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大地艺术不追求静态的表现形式,而强调作品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其艺术形式包括地上、地下和水上创作。
大地艺术强调的是将自然元素纳入艺术作品中,在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自然因素是与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创造的。
艺术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组合或移动,使自然元素成为自己创作的表达媒介,形成具有艺术效果的艺术品。
对于大地艺术来说,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创意、形式和意义的体现,而是与大自然的关系交融在一起。
大地艺术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如艺术的作品融合在自然环境中,艺术家将自然元素当作艺术作品的主题和素材,作品的体验与自然环境的体验相结合等。
大地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园林设计越来越注重自然元素在其中的应用。
大地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大地艺术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是完美的结合,因为它们共同强调自然元素的利用和保护。
首先,大地艺术能够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艺术品,使得公园等场所更有生命力。
其次,大地艺术还能够增加景观的多样性,使得景点更加吸引人。
此外,大地艺术还能够提高场所的文化价值和知名度,促进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如美国著名的纳齐科(Robert Irwin)景观设计,便是将大地艺术和自然拓展到了极致,通过雕塑、雕琢、整理和观赏性的场所规划,将景观调整到了和谐的境界。
大地艺术对风景园林设计影响浅析

关键词:现代风景园林;大地艺术;艺术化0引言近年来,我国园林景观行业发展迅速,国内外艺术理念也逐渐应用到国内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大地艺术便是典型代表之一。
本文对大地艺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更好地开展基于大地艺术的园林设计实践。
1大地艺术影响分析1.1提升对自然的重视大地艺术能够将艺术与自然深入融合,为实现这种融合,艺术家需要在大自然中进行大地艺术的构造,大地艺术的材料来源于大自然,这使得大地艺术景观的观赏需要人们走到室外,在紧密联系自然与艺术的同时,大地艺术强化了人与自然的沟通,这也是大地艺术能够激发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原因。
随着大地艺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工业废弃地的大地艺术创造大量涌现,艺术家通过这类创作实现了对环境、生态、工业等问题的关注[1]。
通过对工业废弃地的利用,艺术家能够开展独特的大地艺术创作,这种创作带来的干扰较小,主要聚焦于恢复和重建工业废弃地的生态环境,艺术与环境的融合能够通过大地艺术打造具有震撼力的园林景观,赋予工业废弃地景观价值。
在大地艺术影响下,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对自然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很多基于工业废弃地建设的园林工程因此涌现,设计师在具体设计中通常会同时引入“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充分利用废弃的各类用地,结合大地艺术的设计发掘其艺术价值,这种设计不仅能够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提升园林生态功能等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2]。
1.2关注景观蕴含的价值随着近年来大地艺术影响力的日渐扩大,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对景观的认识开始出现变化,景观不单单表现美的层面,同时正逐步成为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无法完全脱离土地。
作为人与自然的产物,现代风景园林景观同时包含人类智慧和自然精华,直接关联着人与自然。
通过结合现代风景园林景观与大地艺术,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对景观的欣赏中,其艺术真谛也能够更好地得到传达。
大地艺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自然、工业、农耕、宇宙的理解日渐加深,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对生态、思想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升。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分析 吴敏丝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分析吴敏丝摘要:早在西方1960——1969年年间,大地艺术就出现了,它主要是现代艺术的分支流派,大地艺术作品多数情况是与生态、景观等相融合,进一步丰富了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语言,为其提供了新的创新思路。
因此,文章主要围绕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大地艺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影响前言:一般情况下,大地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土方工程,又被称之为地景艺术、土方艺术。
大地艺术比起传统艺术流派,更具较强的革新性,它更注重的是自然,自然素材是其艺术作品的主要形式,这使得大地本身不是仅局限于风景园林中,而是就是一件艺术作品。
与此同时,大地艺术还以一种批判的姿态审视工业文明背景下的生态景观,将创作目光投向城市之外。
1简要概述大地艺术景观大地艺术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创作源泉,其作品凸显了抽象性与简约型的特点。
大地艺术设计师通过抽象思维,为人们提供无穷无尽的想象,实际上是指让观赏者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触,并畅游在艺术场景中。
大地艺术采用抽象而又简洁的语言,提醒人们进一步意识原型。
这样抽象的造型富有神秘之感,针对这种思想,艺术家们也不向人们进行过多的解读,这原本就在人们的意识中存在。
有艺术家曾经这样评价大地艺术,认为大地艺术作品是开放的,根据格式塔术语进行描述,倘若对无限的观念不接受,则不能对它进行更好地理解,所有极简艺术家都疯狂的迷恋着这种富含“封闭的”格塔式立体作品。
2简析大地艺术的特点2.1材料艺术大地艺术的首要特征则是所选材料与地基的有效融合,这个特征也是区别于传统雕塑艺术的主要途径。
当艺术设计者选择的场地是森林、沙漠时,也决定了相应的创作素材如木材、砂石等,每块未经过雕琢的石头对艺术家而言,其本身就属于一部绚丽多彩的风景历史,艺术作品与场地之间的关系也就随着这种强烈的原始感而更加紧密深刻;而作为一种基本的建材,木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它的枝干等具有丰富的自然形态,充满动态感。
大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大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大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体现在对环境和可持续性的关注上。
大地艺术作品往往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融入自然的元素和材料,并且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这种关注在现代设计中体现为对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设计的追求,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计和循环利用等。
大地艺术的理念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可持续性转型,使得设计师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并积极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
大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还体现在对自然美学的追求上。
大地艺术作品通常以自然景观为载体,通过雕塑、装置、绘画等形式创作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艺术作品。
这种自然美学的追求在现代设计中表现为对自然元素和自然形态的运用。
现代设计中常常运用的自然元素包括植物、水、石头等,而自然形态的运用则表现为对自然曲线、比例和形状的借鉴和模仿。
大地艺术的自然美学对现代设计师的创作思路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使得设计更加贴近自然,更加具有生命力和美感。
大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还表现在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上。
大地艺术往往以一种艺术的形式呈现社会问题和社会议题,例如对人类生活方式、消费主义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的思考和批判。
这种关注在现代设计中体现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设计师通过设计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提出倡导和改变的观点。
大地艺术的社会观念对现代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作动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摘要:大地艺术以大自然作为主要媒介,促进了大自然与艺术的有机融合,也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带来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强化社会对自然环境、风景园林景观价值等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大地艺术进行初步分析,明确其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具体影响,旨在为优化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些许指引。
关键词:大地艺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影响早于20世纪60年代末,大地艺术便已出现,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目前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发展体系,其出现了大自然资源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都是大地艺术创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地艺术创作人员的重要灵感来源。
以自然环境为基准进行艺术创作,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也能够促进创作者无限释放想象力,吸收自然之精华,体验艺术创作的无尽乐趣。
相对而言,大地艺术创作比较灵活、随意,对创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具有较低要求,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进行大地艺术创作,以此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关系,并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这对于大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亦是极为重要的支撑。
1.大地艺术概述所谓大地艺术,也被称为“地景艺术”,即是以大自然为主要媒介,以艺术为主要手段,将自然资源与艺术理念进行融合之后所创作出的作品。
目前,大地艺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尤其对设计领域的影响较为显著,以此为基准的创作能给观众带来极大的震撼感,也由此备受社会的关注。
尤其是在社会环境形势日渐严峻的背景之下,可持续发展遇到了瓶颈和挑战,以大地艺术为基准,引起公民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使其不断反思自身行为及其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而做出有针对性的改变,无疑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大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现阶段而言,大部分人都存在精神贫瘠的状况,若此时能够呈现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带给人们一种新的刺激冲击,则有可能重新唤起其对生活的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内容摘要大地艺术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许多大地艺术作品与景观和生态问题密切相关.大地艺术关注自然因素、时间因素,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和工业废弃地问题,从而开拓了风景园林师的思维,影响到风景园林师对工业废弃地的处理方式,并丰富了风景园林师的形式语言,从而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中,大地艺术(Land Art)的出现,为现代艺术进行变革与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影响的艺术流派。
大地艺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这时的美国社会,正处在种族流血暴乱、大规模的反战示威、学生叛乱等等的剧烈动荡时期;工业化在带给人类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造成许多灾难;波普艺术、极简主义艺术也不再能够满足艺术家不断追求创新的渴望,这一切都使得艺术家开始思考逃离这个社会,寻找新的艺术出路。
他们以一种批判现代都市生活和工业文明的姿态,将目光投向城市之外,以大地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进行新的艺术类型的尝试,形成了大地艺术流派。
由于大地艺术常常以土方工程的形式出现,所以也被称为土方艺术、地景艺术、自然艺术等等。
大地艺术和同时期的其他艺术如极简主义艺术、概念艺术、贫穷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这些艺术派别之间,是一种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关系。
与以往的艺术相比,大地艺术有很强的革新因素,主要表现在对自然因素的关注,以自然因素为创作的首要选择方向,艺术品不再是放置在景观环境中,大地本身已经成为艺术或艺术的组成部分。
其次,大地艺术还力图远离人类文明,改变过去艺术品被收藏的具有商业气息的方式。
作品多选择在峡谷和沙漠,或形成一种只能在空中鸟瞰的人类染指自然的记录,人们对这种艺术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图片展览和录像的方式,同时,彰显降质环境(沙漠化、工业废弃地等),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批判现实的姿态。
大地艺术贴近了景观,改变着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自然观念,其触角深入到风景园林专业涉及的领域,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大地艺术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大地艺术的代表人物有:克里斯托(Jaracheff Christo)、史密斯(RobertSmithson)、德·马利亚(Walter de Marl-a)、黑泽(Michael Heizer)等人。
克里斯托,保加利亚人,1964年迁居纽约。
他擅长包裹物体,被称为“包裹大师”。
其宏大的作品有《峡谷帷幕》(1972年,科罗拉多州)、《奔跑的围栏》(1976年,加利福尼亚州)和《围起来的岛屿》(1983年,佛罗里达州)。
1985年,他在巴黎用米黄色布料,将新桥缠绕起来。
1991年,他同时在日本和加利福尼亚乡间举办了雨伞展示。
1995年成功地包裹了德国柏林国会大厦。
克里斯托所创作的大地艺术作品均为暂时性的,规模庞大,需要数以百计的助手协助完成。
作品不用去博物馆即可看到。
在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艺术本质的看法上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对他的作品颇有争议,特别是受到环境主义者的反对,但是其作品大部分还是被批判地接受,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史密森,是大地艺术的一位精神领袖,他不仅创作了大地艺术的代表作品“螺旋形防波堤”,而且在理论和思想上都做了很多的探索。
他从1966年到1973年意外地去世前,发表了一些文章,展示了自己的美学思想。
首先,他着迷于将生态进程(ecological process)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对“自然是美好的,人类的艺术应该以这样的认识来反映自然”的观点表示质疑,认为应该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和“如画似的景观”;其次,他认为抽象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与自然的分离;第三,在对待自然的观念上,他认为“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自然是与任何形态模型不相关的”。
史密森对风景园林专业有很多的关注,他通过对奥姆斯特德的作品的认识,来研究自然观念,并且提醒人们,公园也是“携带了那些意想不到的人类各层次的活动而处于未完成状态”。
史密森特别关注工业废弃地的问题,作品常常切入这方面的主题。
德·马利亚以户外栅格雕塑而著名,代表作品是位于新墨西哥州一个沙漠里的“闪电的原野”(Lighting Field),艺术家在那里放置了400根不锈钢杆,组成一个1.61kmxlkm硕大的杆阵,它们的高度依据地形的高低从4.57m到7.92m不等,但其尖端排成一行,形成一个平面,平均约距地面6.10m。
在这块时常出现雷电风暴的原野中,每根钢杆都可作为避雷装置。
每天一早一晚,钢杆都反射太阳的光芒,形成一种精确的工业技术特征,又与自然景观形成鲜明对照的景观。
2 大地艺术的主要特征2.1自然因素作为艺术创作的首要材料和艺术家关注的首要内容德·马利亚所说的“土壤不仅应被看见,而且应被思考”可以看做是大地艺术关注自然因素的宣言。
在大地艺术中,土壤、石头、木头、冰雪、砂石都成为艺术家常用的材料。
沙漠、森林、农场或工业废墟,成为艺术家关注的对象。
这是大地艺术对传统艺术概念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克里斯托的作品,虽然是以人工的材料作为主要工作材料,但艺术家真正关心的是自然风景的力量。
史密森创作“螺旋形防波堤”(场地曾因开采石油而污染)的本意,是探索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进程”。
2.2原型形式大地艺术的形式语言追求简单化,点、线、环、螺旋、金字塔是最频繁使用的形式,大地艺术家认为这些基本几何形的意义,根植在人类集体意识之中,能够通过无意识进行阅读。
这种观点明显受到当时的精神分析学、美学,尤其是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的影响。
由于艺术形式上多为基本的几何形,所以从创作语言的角度来看,大地艺术表现出一定的抽象性特征。
2.3用时间因素来进行艺术创作或作为表达的一个主要内容德·马利亚在70年代初总结道:“艺术家用泥土创作的同时,还用时间来创作”。
这句话不仅表明了材料与时间的关系,而且强调了时间因素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对作品在时间这个因素中发生的改变,持积极的态度。
马利亚的“闪电的原野”强调的是自然界特定的时间段——闪电来临之际,而安迪·戈兹沃斯(Andy Goldsworthy)的“响尾蛇”(Sidewinder,1985)源于他在一个森林周围找到的扭曲的树干,从而建造了一条大约长55m的“蛇”,在树林中蜿蜒,随着自然侵蚀而逐渐消融,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强调的是自然是一种演进的过程。
以时间维度为主的“无常性、短暂性”(Transient)成为多数大地艺术家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
2.4对工业废弃地的关注许多大地艺术家都是怀着一种社会责任感进行艺术创作的,这主要表现在对工业废弃地的关注。
艺术家通过对工业废弃地的特别张显,对工业生产的副作用进行揭示和批判,吸引人们关注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
史密森主张的“艺术可成为调和生态学家和工业学家的一种资源”,流露出的就是这样一种关注社会和环境的态度。
3 大地艺术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作为一种影响广泛、意义深刻的艺术派别,大地艺术改变着人们的自然观和生态观,旗帜鲜明地关注工业废弃地和工业文明的副作用,运用基本几何形作为创作语汇,对同样致力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的风景园林专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大地艺术的存在,开拓了风景园林师的思维,对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自然观念的提高与转变,具有积极意义。
史密森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尤其是许多涉及风景园林方面的内容,对风景园林师有很大的影响。
风景园林师哈格里夫斯(George Hargreaves)从史密森的艺术作品的那未完成的环和开放的螺旋中,看到了一种新的语言。
在这种语言里,“各种元素诸如水、风和重力都可以进入并且影响到景观”。
他在实践中多次进行尝试和运用,在烛台角文化公园(Candlestick Point Cultural Park)中营造一个缓缓伸向水面的平缓坡地,在风吹来时,它就像一个迎接风的通道。
风成为这个公园的一个主题,创作出“一种使环境自我表达的景观”。
在对待自然这个观念上,哈格里夫斯所创造的大地、风和水相互交融的“环境剧场”,运用雕塑地形的手段,形成一种看起来并不是“自然”的“自然景观”。
这与史密森的“自然是与任何形态模型不相关的”的观念完全吻合。
(2)大地艺术对工业废弃地的重视,影响到风景园林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手法。
史密森所认为的大地艺术最好的场所,是那些被工业化和人类其他活动严重降质(degraded)的场地,这些场地可以被艺术化地再利用(recy-cie as art),为风景园林师解决工业废弃地的处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史密森之后的风景园林师们,正是怀着一种艺术创作的愉悦感,保留了那些废弃的厂房、机器,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园林景观。
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Gas Works Park)、德国鲁尔区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IBA Emscherpark)中的一系列园林如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都保留了原有工厂的设备,并进行了再利用和艺术再创作。
在对待工业废弃地这个问题上,哈格里夫斯做了很多探索,他以把后工业景观转变成优质景观而著称。
前后完成有贝克斯比公园(Byxbee Park)、克理斯场公园(Crissy Field)、Tejo和Traneao河公园(里斯本)、路易斯维尔滨水公园(Louisville Waterfront Park)等多项包含工业废弃地改造内容的工程。
他自称在专业的道路上,有三次“顿悟”的过程,其中第二个“顿悟”发生在他看到了史密森的大地艺术作品的照片——螺旋等作品时,由此对自然进程和艺术产生了深刻的认识。
在他的贝克斯比公园设计中,在合理地处理了埋藏在地下的垃圾的同时,设计者还和雕塑家合作,创作了一种电线杆阵列的“大地艺术”景观。
这些电杆顶部是平齐的,与地形形成对比,隐喻了人工与自然的结合。
从它的造型上,我们可以看到德·马利亚的“闪电的原野”的造型特点。
(3)大地艺术对大地的塑造,为风景园林师的形式语言提供了借鉴。
史密森、莫里斯(Robert Morris)都有对地形进行再塑造的作品。
大地能够成为艺术的材料,这无疑激发了面对同样对象的风景园林师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灵感,尤其是大地艺术常用的几何地形塑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风景园林作品中,林璎、沃克、施瓦茨、哈格里夫斯等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地形塑造的造景手段。
例如林璎为密执安大学一个庭院设计的“波之场”中,只有一种植物:草坪,只有一种形式:波浪形的造型。
作品简单而又生动,明显具有大地艺术的特点。
地形塑造也常常是深受大地艺术影响的哈格里夫斯的造景手段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手段。
例如他在一个花园设计参赛作品中,运用一个旋转的草丘状地形来切应题目“运动的地面”(Moving Earth);在辛辛那提大学设计与艺术中心庭院环境中,使用了十分有力度的丘陵状地形,造成纵横交错、起伏变化、神秘而奇异的效果;在悉尼奥林匹克体育中心(Sydney Olympics)、Dayton庭院环境、烛台角文化公园中,都使用了几何状塑造的地形,这些都与其受到大地艺术的影响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