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二.滚动轴承的精度设计
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精度包含哪几项

1. 用项目符号表示形位公差中只能用于中心要素的项目有,只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既能用于中心要素又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一∥⊥∠。
2. 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有两平行直线、两平行平面、圆柱体几种形状,具有这几种公差带形状的位置公差项目有一∥⊥∠。
3. 最大实体状态是实际尺寸在给定的长度上处处位于极限尺寸之内,并具有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
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4. 包容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配合性质的要求的场合;最大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仅需保证零件的可装配性时的场合;最小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零件的强度和壁厚时的场合。
5. 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的选择应根据1.零件的几何特征;2. 零件的使用要求;3. 检测的方便性等方面的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2. 国标规定有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配合制度,一般应优先选用基孔制,以减少定尺寸刀具和量具的规格、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5.1 试述光滑极限量规的作用和分类。
量规是一种无刻度定值专用量具,用它来检验工件时,只能判断工件是否在允许的极限尺寸范围内,而不能测量出工件的实际尺寸。
量规按其用途不同分为工作量规、验收量规和校对量规三种。
5.2 量规的通规和止规按工件的什么尺寸制造?分别控制工件的什么尺寸?量规的通规按MMS制造,用于控制工件的体外作用尺寸,止规按LMS制造,用于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
!!!塞规是测量作用尺寸,卡规是测量实际尺寸。
4.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Ra和Rz的含义是什么?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x)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轮廓的最大高度Rz:在一个取样长度内,最大轮廓峰高Zp和最大轮廓谷深Zv之和。
4.3 表面粗糙度的图样标注中,什么情况注出评定参数的上限值、下限值?什么情况要注出最大值、最小值?上限值和下限值与最大值和最小值如何标注?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称“16%规则”。
互换性复习题

互换性复习题⼀、填空题1.机械零件的⼏何精度包括_______精度______精度和表⾯粗糙度。
2.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空间直线,若给定⼀个⽅向时,其公差带是之间的区域。
若给定任意⽅向时,其公差带是区域。
3.螺纹按⽤途分为三类:、、。
4.标准规定,第Ⅰ公差组的检验组⽤来检定齿轮的;第Ⅱ公差组的检验组⽤来检定齿轮的;第Ⅲ公差组的检验组⽤来检定齿轮的。
5.孔、轴的ES<ei的配合属于配合,EI>es的配合属于配合。
6.评定长度是指,它可以包含⼏个。
7.已知基本尺⼨为φ50mm的轴,其最⼩极限尺⼨为φ49.98mm,公差为0.01mm,则它的上偏差是 mm,下偏差是 mm。
8.按⽤途量规可分为、、三种。
9.⼀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该包括四个要素:被测对象、、、。
10.圆锥配合可分为三类:、、。
11.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_______、 _______和______三类。
12.配合公差⼤⼩等于相配合的 __ _和___ 之和,其数值应是_____(正、负)值。
13.量块按级使⽤时包含了____误差,量块按等使⽤时,采⽤_____尺⼨,量块按等使⽤⽐按级使⽤精___(⾼、低)。
14.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其ES= mm,EI= mm,es= mm。
15.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
16.螺纹按⽤途分为三类:、、。
17.标准规定,第Ⅰ公差组的检验组⽤来检定齿轮的;第Ⅱ公差组的检验组⽤来检定齿轮的;第Ⅲ公差组的检验组⽤来检定齿轮的。
18.实⾏专业化协作⽣产必须采⽤____原则。
19.极限偏差是_____尺⼨减_______尺⼨所得的代数差。
20.配合是指_______相同的孔和轴_______之间的关系。
21.已知Φ25p8的基本偏差为+0.022mm,则Φ25p8的上偏差为__ ___,下偏差为(IT8=0.033mm,IT7=0.021mm)。
滚动轴承公差简介课件

不同的加工工艺方法对公差值的实现有显著影响, 需根据实际工艺条件确定合理的公差值。
检测手段
可靠的检测手段是确保轴承公差符合要求的关键, 应根据现有检测条件确定合理的公差值范围。
根据经济性考虑公差值
成本效益分析
01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选择经济合理的公差值以降低制
造成本。
库存管理
02
合理确定公差值可减少库存压力,降低库存成本和管理成本。
位置公差带
指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位置变动的区域。根据不同的精度等级,可以分为V0、 V1、V2、V3等。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
指零件表面的微观不平度,如磨削加 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包括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微观 不平度十点平均高度(Rz)等。
03
滚动轴承公差的应用
滚动轴承的装配
案例一:滚动轴承装配中的尺寸公差控制
总结词
滚动轴承的表面粗糙度对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滚动轴承表面粗糙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润滑性能、接触应力分布以及疲劳寿命等。通过先进的检测设备 和技术手段,可以精确测量滚动轴承的表面粗糙度,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控制。合理的表面粗糙度不 仅能提高轴承的润滑性能,还能有效降低摩擦和磨损,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轴 承类型,如深沟球轴承、圆柱
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等。
还需考虑轴承安装空间和尺寸 限制,以及与其他零部件的兼 容性。
在选用滚动轴承时,应综合考 虑多种因素,以确保机械设备 的性能和稳定性。
04
滚动轴承公差的选择与确 定
根据使用条件选择公差等级
转速和载荷
高转速或高载荷条件下,需要选 择更严格的公差等级以确保轴承 的稳定性和寿命。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标准(70学时)适合数控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职业基础能力的核心课程,课程以企业UJ位技能的调研数据为依据,以典型零件的几何精良设计马桧测为主要教学的内容,其功能与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而公差配合与测域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深刻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具备从事数控技术专业的基本专业技能,并为后续专业课程设计与学生的顶岗实习作前期准备.二、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加境E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培笄学生职业能力出发,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诳,进行课程整体设计,通过公差配合与测破技术单元教学过程设计,并以最后理论实训单元设计教学,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知识目标(1)学会分析零件结构,掌板零件尺寸精度的设计方法,熟悉零件尺寸的检测方法,以及尺寸标注的正确方法.(2)学会零件尺寸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3)认识零件形位精度,掌握零件形位精度设计,熟悉零件形位精度的检测方法.以及在图中的正确标注.(4)认识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掌握如何选用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以及在图中的正确标注.(5)熟悉典鞭零件,如螺纹、键、轴承、齿轮等标准件的标准以及使用性能,会变阅手册、选用常用的标准件,并能对典型零件的几何精度的进行设计.2.学生专业能力目标;(1)能按设备的工作要求与运动性能选择零件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合埋的检测方法.(2)能用图样和技术语言来表达零件的尺寸精度、形位.希皮、表面粗糙度、以及合理的检测方法.(3)会对齿轮、轴系等结构零件进行几何精度分析,(4)培养学生查阅手册、检索资料的能力.(5)初步具备零件几何精度设计的能力.能综合本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一级直齿同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6)具备对设计进行总结、整理、归纳的书面表达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号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课时四、实验内容实验一1.皮块的清洗与组合2.内径百分表测孔3.比较仪测轴1.卧式测长仪测小孔实验二2.水平仪测林轨的H战度3.偏摆检测仪刈轴的跳动4.对称度的测量实验三轮睨仪测表面和糖度2.光切显微彼测表面3.粗精度样板实验四1,三针法测螺奴4.万工显测爆纹5.正弦观测推度实验五齿轮测及1.测齿原2.公法线千分尺测齿轮3.投影仪测小齿轮4.大型工具显微镜测位置度5.万能测齿仪测携节周节五、教学硬件设施1.一般长度测吊:仪器:谢标卡尺、端疵测微器、万能角度尺、高度尺、/块、机械测微仪、偏投测长仪、椎式水平仅、三针、百分表、千分表、平板、磁力表座、V型帙、内径百分量表等.2.光学精密仪器: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长仪、4500投影仪、光切显微境、光学测微仪.3.精密仪器:圆吱仪、表面相精度自动分析仪、力能测齿仪、单啮仪等,。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学分:2.5 总学时:40 理论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8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车辆工程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共40学时,2.5学分,考查课。
它是联系设计课程与工艺课程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由公差与检测两部分内容组成,前者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来完成,后者主要通过实验课来完成。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机械工程师必需具备的公差与检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初步了解机器制造中互换性原理和标准化的意义;2.基本掌握各项公差标准中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应用原则;3.初步学会根据机器和零件的功能要求,选用各项公差,正确标注图样,能查用本课程介绍的公差表格;4.熟悉各项误差的检测方法和初步学会使用常用的量具量仪。
三、先修课程《工程图学》、《金工实习》等。
四、主要参考教材[1]《几何量公差与检测》(第7版),甘永立主编,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2]《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杨沿平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2版),王伯平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2版),陈于萍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5版),廖念钊主编,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五、课程内容绪论主要内容: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互换性的定义、种类和作用;公差与检测;标准化。
(一)测量技术基础主要内容:测量过程四要素;量值传递;测量器具与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二) 尺寸公差与检测主要内容:基本术语及定义;公差配合的构成;公差配合的选用;未注公差简述;配制配合的方法、步骤;尺寸的检测。
(三)形位公差与检测主要内容:要素分类,形位公差项目与符号;形位公差标注方法及形位公差带;公差原则(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形位公差的选择;形位误差的检测。
谈表面粗糙度与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间的协调关系

谈表面粗糙度与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间的协调关系1. 引言在制造过程中,为确保工件的质量和功能的可靠性,不同的工艺参数和控制要求会对工件进行多个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其中包括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三个方面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分析它们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 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是指工件表面的形貌特征,通常用平均粗糙度Ra来表示。
表面粗糙度对工件的摩擦、密封、润滑、耐磨性等性能有重要影响,并与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密切相关。
2.1 表面粗糙度对尺寸公差的影响•表面粗糙度较大的工件,其尺寸公差应较大,以避免由于表面形貌不规则而导致的尺寸测量误差。
•当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时,应缩小尺寸公差,以保证工件的尺寸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更接近。
2.2 表面粗糙度对形位公差的影响•表面粗糙度较大的工件,其形位公差应较大,以容纳表面形貌不规则引起的位移误差。
•当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时,应缩小形位公差,以确保工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3. 尺寸公差尺寸公差是指工件的尺寸允许偏差范围,常用于控制工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
在制造过程中,尺寸公差的合理设置可以保证工件的互换性和可靠性。
3.1 尺寸公差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大尺寸公差的工件,可能在加工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表面粗糙度。
•当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时,应缩小尺寸公差,以减少加工过程中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3.2 尺寸公差对形位公差的影响•大尺寸公差的工件,其形位公差应较大,以容纳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
•当工件形位精度要求较高时,应缩小尺寸公差,以确保工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4.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是指工件的形状和位置要求,用于描述工件的几何关系。
形位公差的合理设置可以确保工件在装配过程中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4.1 形位公差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大的形位公差要求可能导致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增加。
•当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时,应缩小形位公差,以减少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数值上的关系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数值上的关系一、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数值上的关系1、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的数值关系当尺寸公差精度确定后,形状公差有一个适当的数值相对应,即一般约以50%尺寸公差值作为形状公差值;仪表行业约20%尺寸公差值作为形状公差值;重型行业约以70%尺寸公差值作为形状公差值。
由此可见.尺寸公差精度愈高,形状公差占尺寸公差比例愈小所以,在设计标注尺寸和形状公差要求时,除特殊情况外,当尺寸精度确定后,一般以50%尺寸公差值作为形状公差值,这既有利于制造也有利于确保质量。
2、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间的数值关系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从误差的形成原因看,形状误差是由机床振动、刀具振动、主轴跳动等原因造成;而位置误差则是由于机床导轨的不平行,工具装夹不平行或不垂直、夹紧力作用等原因造成,再从公差带定义看,位置误差是含被测表面的形状误差的,如平行度误差中就含有平面度误差,故位置误差比形状误差要大得多。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在无进一步要求时,给了位置公差,就不再给形状公差。
当有特殊要求时可同时标注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但标注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所标注的位置公差值,否则,生产时无法按设计要求制造零件。
3、形状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形状误差与表面粗糙度之间在数值和测量上尽管没有直接联系,但在一定的加工条件下两者也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据实验研究,在一般精度时,表面粗糙度占形状公差的1/5~1/4。
由此可知,为确保形状公差,应适当限制相应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最大允许值。
在一般情况下,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公差值具有下述关系式:尺寸公差>位置公差>形状公差>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从尺寸、形位与表面粗糙度的数值关系式不难看出,设计时要协调处理好三者的数值关系,在图样上标注公差值时应遵循:给定同一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应小于其形状公差值;而形状公差值应小于其位置公差值;位置各差值应小于其尺寸公差值。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2010-01-27 09:04:53|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设计模具时,应根据模具零件的功能和固定方式及配合要求的不同,合理选用其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否则,将不仅直接影响模具的正常工作和冲压件的质量,而且也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造成本。
一、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要求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分为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及间隙配合三种。
过盈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又不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导柱、导套与模板的配合;过渡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但需要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压入式凸模与固定板的配合;间隙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需要相对运动的零件,如导柱与导套之间的配合等。
模具中常用零件的公差配合见下表。
二、模具零件的形公差形位公差是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简称,它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及圆跳动公差等多种。
根据模具零件的技术要求,应合理选用其形位公差的种类及数值。
模具零件中常用的形位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圆柱度及圆跳动公差等,现分述如下:1、平行度公差模板、凹模板、垫板、固定板、导板、卸料板、压边圈等板类零件的两平面应有平行度要求,一般可按下表选取。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表面的最大长度尺寸和最大宽度尺寸。
2.滚动式导柱模架的模座平行度公差采用公差等级4级。
2.垂直度公差矩形、圆形凹模板的直角面,凸、凹模(或凸凹模)固定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模板上模柄(压入式模柄)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一般均应有垂直度要求,可按下表的垂直度公差选取。
而上、下模板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应按如下规定:安装滑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1:100;安装滚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05:100。
>25~40>40~63>63~100>100~160>160~250>250~400公差等级5公差值0.0100.0120.0150.0200.0250.030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短边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学习要点:
➢ 了解滚动轴承互换性的特点. ➢ 了解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及应用。 ➢ 了解滚动轴承公差与配合的特点. ➢ 了解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配合的选择。
➢ 掌握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和外壳孔的形位公差与 表面粗糙度的确定及图样标注。
1.轴承的作用及分类:
作用:轴承是一种传动支承部件,它既可以用 于支承旋转的轴,又可以减少轴与支承部件之 间的摩擦力,广泛地用于机械传动中。
/P0
/P6
/P5
/P4 /P2
轴承内径dmp的公差带
D d
标准规定:轴承外径Dmp的公差带上偏差为零,与基轴制相同。 轴承内径dmp的公差带上偏差也为零,与基孔制相同。
3.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及公差要求(2):
尺寸制造公差:国家标准对轴承内径和外径尺寸公 差作了两种规定:一是规定了内、外径尺寸的最大 值和最小值所允许的偏差,即单一内、外径偏差, 其目的是为了限制变形量;二是规定了内、外径实 际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偏差,即单一平 面平均内、外径偏差,目的是用于轴承的配合。二
考虑到运动过程中轴会受热变形 延伸,一端轴承应能够作轴向调 节;调节好后应轴向锁紧。
4.滚动轴承的结构特点:
滚动轴承是一种标准件。 有内外两种互换性。 滚动轴承的精度要求很高。
5.有关滚动轴承的国标规定:
滚动轴承的国家标准不仅规定了滚动 轴承本身的尺寸公差、旋转精度(跳 动公差等)、测量方法,还规定可与 滚动轴承相配的箱体孔和轴颈的尺寸 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ΔDsmax、 Δ Dsmin为加工后测得的最大、最小单一外径。 Δ dsmax、 Δ dsmin为加工后测得的最大、最小单一内径。
要求:平均内(外)径的偏差Δdmp(ΔDmp)必须在极限偏差范围内。(见课本P135)
轴承内外径公差带图:
+ 0 -
+ 0 -
/P0
/P6
/P5
/P4 /P2
轴承外径Dmp的公差带
者应符合国家标准。(教材P135)
滚动轴承的旋转精度:是指轴承内外圈的径向跳动 公差;轴承内、外圈的端面对内孔轴线的端面跳动 公差等。
一是规定
内、外径尺寸的最大值和
最小值所允许的偏差.即单一
内、外径偏差,其目的
尺
是为了限制变形量;
寸
制
造 公 差
二是规定 内、外径实际
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的平均值偏差,即单一
轴承内外径公差带图:
+ 0 -
+ 0 -
/P0
/P6
/P5
/P4 /P2
轴承外径Dmp的公差带
/P0
/P6
/P5
/P4 /P2
轴承内径dmp的公差带
D d
公差带为什么 都在零线下方?
3.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及公差要求(1):
基本尺寸: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是指滚动轴承的内径 d、外径D和轴承宽度B。
轴承的配合尺寸:由于轴承内、外圈均为薄壁结构, 制造和存放时易变形,但在装配后能够得到矫正。为 了便于制造,规定内、外径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所 允许的偏差Δdmp和ΔDmp 。有一定的变形。为保证轴承 与结合件的配合性质,所限制的仅是内、外圈在其单 一平面内的平均直径,即轴承的配合尺寸。
外径: ΔDmp=(Dsmax+Dsmin)/2 内径: Δdmp=(dsmax+dsmin)/2
精度等级:
❖ 0级轴承是普通级轴承 ❖ 5、6级轴承用于旋转精度和运动平稳性要求
较高或转速较高的旋转机构中。 ❖ 4级 ❖ 2级
2.公差带
任何尺寸的公差带由两个因素决定:公差带 的宽窄和公差带的位置。滚动轴承的公差带 也不例外,其公差带如图所示。
轴承内、外径公差带的特点是:所有公差带 都单向偏置在零线下方,即的是用于轴承的配合。
滚
动
轴
承
径向跳动公差
的 旋
端面跳动公差
转
精
度
轴承公差带标注示例:
已知轴承的基本尺寸 + 如图所示。根据实际 0 工况采用E级(相当于 -
/P6)向心轴承,试画
出轴承孔轴公差带并
标注有关尺寸。
+
0
-
φ90 φ50
es=0 ei=-0.013
ES=0 EI=-0.01
二.滚动轴承的精度设计
尺寸精度 表面粗糙度
形位公差
包括滚动轴承制造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
1.精度等级:
滚动轴承按其内外圈基本尺寸的公差和旋 转精度分为五级:其名称和代号由低到高 分别为普通级/P0、高级/P6、/P6x、精密 级 /P5 、 超 精 密 级 /P4 及 最 精 密 级 /P2 (GB/T272-1993)。凡属普通级的轴承, 一般在轴承型号上不标注公差等级代号。
4、滚动轴承精度等级的选择:
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机器功能对轴承部件的旋转精度要求。一般这样选取:
/P0:用于旋转精度要求不高的一般机构中。 /P6、/P5、P4:用于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转速较高
的机构中。 /P2:用于高精度、高转速的特别精密部件上。
转速的高低:转速高时,由于与轴承配合的旋转轴或 孔可能随轴承的跳动而跳动,势必造成旋转的不平稳, 产生振动和噪音。因此,转速高时,应选用精度高的 轴承。
三.滚动轴承配合 选用示例及图样标注
1、在装配图上的标注:
在装配图上,不用 标注轴承的公差等 级代号,只需标注 与之相配合的轴承 座及轴颈的公差等 级代号。
φ55j6 φ100H7
2、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在零件图上,应 标注以下参数:
A、尺寸公差 B、形状公差 C、位置公差 D、表面粗糙度
0.015 A
分类:
滑动轴承(铜轴瓦): 滚动轴承 :
按滚动体结构:球轴承、滚子轴承、滚针轴承 按承受载荷形式: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向心
推力轴承
2.滚动轴承的组成:
滚动轴承由内圈、 外圈、滚动体和保 持架组成。
3.滚动轴承的安装形式:
外圈与箱体上的轴承座配合,内 圈与旋转的轴颈配合。
通常外圈固定不动——因而外圈 与轴承座为过盈配合;内圈随轴 一起旋转——内圈与轴也为过盈 配合。
1.6
A
Φ100H7(+00.035)
2 +0.012
Φ55j6( -0.007)
1.25
0.63
0.04
0.06
A
0.01 A
❖ 练习:一个G级向心轴承公称内径 d=100mm,如果测得其内径尺寸有下列二 种情况:
❖ 1)d实最大=99.998mm,d实最小=99.976mm ❖ 2)d实最大=100.004mm,d实最小=99.998mm ❖ 试分别判定其内径尺寸是否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