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棍训练基础动作,双截棍基础动作
双截棍的基本使用方法

双截棍的基本使用方法双截棍是一种传统的武器,也是中国武术中常用的一种兵器。
它的使用方法非常灵活多样,可以用于攻击、防御和技法展示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双截棍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双截棍的基本结构双截棍由两根相连的棍子组成,每根棍子的长度一般为一米左右。
棍子的材质通常采用硬质木材或金属制造,以确保其坚固耐用。
二、握持方式握持双截棍时,一手握住中间连接处,另一手握住其中一根棍子的末端。
握持双截棍时,要保持手臂和手腕的放松,以便更好地控制双截棍的运动。
三、基本攻击技法1. 直击:双截棍直击是最基本的攻击技法,通过迅速挥动双截棍,将其末端对准敌人进行攻击。
直击可以是水平、垂直或倾斜的。
攻击时要注意保持节奏和力度的掌握,以提高攻击效果。
2. 扫击:扫击是双截棍的另一种常见攻击技法,通过横扫双截棍,使其末端扫过敌人的身体部位。
扫击的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失控。
3. 刺击:双截棍的末端可以用来刺击敌人的关键部位,如头部、胸部等。
刺击要准确、迅速,同时要注意保持自身的平衡和稳定。
四、基本防御技法1. 挡击:当敌人发起攻击时,可以用双截棍迅速挡住对方的攻击,以保护自己。
挡击要准确、迅速,同时要注意掌握力度,避免受到过大的冲击。
2. 拦截:拦截是一种主动防御技法,通过迅速挥动双截棍,将其末端放置在敌人攻击路径上,以拦截对方的攻击。
拦截要准确判断对方的攻击方向和力度,以确保拦截的效果。
五、技法展示双截棍除了用于攻击和防御外,还可以进行各种花样炫技的展示。
如旋转、翻转、抛掷等动作,可以通过不同的动作组合和变化,展示出双截棍的灵活性和美感。
六、注意事项在使用双截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练习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避免摔倒或受伤。
2. 练习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以防止拉伤或扭伤肌肉。
3. 练习时要按照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进行,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伤害。
4. 练习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双节棍简介

•
10.拉弓式,基本握棍方式同拉弓式,唯一不
同是双手同时上举,前手棍略内侧倾斜,前手棍
顶部和后手棍高于头顶齐平,此式便于任一手握
棍鞭棍攻击或向任一方向鞭棍防御,亦可过头顶 舞花阻击。
•
11.竖八字式,双手握棍呈竖八字型指向对手,
可变化为反手倒八字形。
• 实战棍基础动作介绍(入门十二式)
• 说明:受李小龙技法影响,侧身实战 姿势。臂部与肋部不可距离太远,挥动时 以腕部发力为主,左右手均需练习。此式 主要用于保护体侧。 (这些动作名字太过 花哨且繁多,不建议这样记,可以按照花 式棍技法根据方位身法来记方便得多。与 花式棍基础大同小异)
• 双截棍技术实战姿势
• 双节棍是一种很好的防身健体器械。它不 仅简便易学,携带方便,而且经常使用的 话,不但能增强腕力,协调身手,而且还 能大大地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又 可以锻炼胆识,培养坚忍自律的美德。以 下是11种双截棍技术实战姿势。
• 1.挟棍式,前手屈肘(角度小于90度)握住主棍, 将游离棍收回同侧腋下,以同侧上臂内侧夹住后, 后手成掌做护手,随时准备攻击或防御。此式是 一收棍动作,又是一出击的良好姿势。
光、、茂名梁恒峰、眉山刘斌、德阳任道平、潍 坊魏克 、十偃周翔、保定王项、宿州刘欢. 张家 界符胜利、云南李仕雄、晋州周小龙 深圳曾文忠
(52)
双节棍的握法及姿势
主要有双手擎天、乌龙翻腾、苏秦背剑和白蛇 吐信四种,其中实际使用最多的是双手擎天和乌 龙翻腾 。它的击打路线有直、横、斜、弧、圆等。 击打动作有,劈,撩,扫,击,挑、刺、捅、砸、 绞等,防守有:拦、盖、架、格、挡.竞技讲究, 射,点,弹,抽.格斗理念,以暴制暴、以精神气 势,最快最直接的技术击其要害,威慑对手。发 力要求:冷、脆、快、疾、像刀一样切进去,打 出爆发力、穿透力,求的浑圆力.在训练中将全身 能量集中一点打到棍端或穿透物体。
截拳道双节棍-图文

截拳道双节棍-图文截拳道警戒势截拳道警戒势是一种极佳的对敌姿势。
不但能很好地防护自己,也可随时发动进攻。
站立时,双脚前后分开,前脚稍内扣,前脚尖与后脚跟在同一直线上。
前脚全部着地,后脚跟稍提起。
双腿稍屈,前膝稍内扣护裆。
前手与肩同高,后手放于腮侧,双肘护肋(图1)。
特殊持棍姿势单手持棍体侧提棍势:自然开步站立,右手正握棍提于右腿侧,左手自然前伸(图2)。
体后背棍势:自然站立,两节棍单叠于一手,将手背于身后(图3)。
腋底藏棍势:自然站立,两节棍单叠于一手,双手交叉抱于胸前,双手均藏于腋下(图4)。
双手持棍拉弓射箭势:双手前后持棍于胸前,前手棍略向自己倾斜,像拉弓姿势(图5)。
釜底抽薪势:前后开步,双手持棍横于腹前(图6)。
玉带横腰势:双手持棍横于腰后侧(图7)。
怀中抱月势:双臂交叉,一手在肩上,一手在腋下肋侧,将棍斜背于身后(图8)。
两节棍的携带方法1.单手持棍;2.插于腰间;3.装于衣袋或特制的棍套中(棍套的制作方法略);4.挂在颈部。
步法“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这句话道出了步法的重要性。
本文所列步法均为截拳道中的基本步法。
步法练习的好坏程度将直接关系到两节棍的水平,请务必引起重视。
1.滑步:由截拳道警戒势开始(图9),前脚向前滑进大半步(图10)。
两脚一分开,后脚立即跟进,并恢复成警戒势(图11)。
后滑步要领同前滑步,只是后脚先向后滑大半步,然后前脚向后跟进。
2.疾步:由截拳道警戒势开始(图9),前脚先向前滑8-10厘米。
前脚一动,后脚立即前滑,并踏在前脚原来位置上(图12)。
后脚触到前脚时,前脚速向前滑出(图13)。
3.垫步:由截拳道警戒势开始(图9),前脚向前跨出30~50厘米,同时前手向前上方猛扫,髋部前摆,并将后脚带向前方。
后脚跨过前脚(图14),前脚继续前跨或起腿侧踹。
4.侧步:以右脚在前为例,由截拳道警戒势开始(图15),先向右轻快地移动右脚(图16)。
右脚落地的同时,左脚随即向右跟进,恢复成截拳道警戒势(图17)。
双节棍实战步法全解

“移动的艺术是格斗术的精华” —— 李小龙
(以下步法的训练均以戒备势开始)
戒备势: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双膝微屈,后脚跟略抬起,重心落在两腿之间。
双节棍的实战步法共4种:
1)步
向前移动的步法称为进步,这是二节棍实战中最常用的步法。移动方法有以下
四种:
①单进步:后脚不动,前脚向前迈进一小步。
只是路线相反。
3)侧步
向左侧或右侧移动的步法称为侧步,在实战中比较少用。
①左侧步:左脚向左移动一小步,随即移动右脚同样距离,恢复戒备势。
②右侧步:右脚向右移动一小步,随即移动左脚同样距离,恢复戒备势。
4)换步
前脚和后脚交换位置的步法称为换步。移动方法有以下二种:
①跳换步:身体稍跳起,左右脚同时交换位置成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10)回首望月 两脚左右大开立(半弓步或四六步),身体向左(右)拧转180度,两脚随之自然转动,但位置不变即成,就像在回头望天上之月。此式与交*相似,只是动作大一此,亦用于低位反扫。
其它步型 将其它传统武术中的步型适当应用于双节棍也未尝不可,如坐盘、歇步、提膝等。这些动作用在双节棍上一般只用于表演,没什么实战意义。
进行有效攻防。
5)步法应该和各种实战棍招相结合来练习。
双节棍步法、身法全解
步法包括静止步型和移动步法,身法亦然。
静止的步型和身法
1.重心 重心一般界于全直站立和半蹲之间,比传统武术中四平马重心稍高一些。所以双节棍的马步应该是半马步。运动中,除了挑击、腾空、单跪低扫外,一般都应将重心保持于此。
(7)前后直立步 此式一般为正挑击后的步型,两脚前后挺直开立,重心较高。
双节棍最常见的20招技法

双节棍最常见的20招技法导语:双节棍易学实用,可健体防身。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双节棍最常见的20招技法,欢迎大家参考!1、白蛇吐信:属动态招法,与静态持棍势名虽相同,意义不同。
2、流星赶月:主要用于苏秦背剑势与白蛇吐信势之间的过渡,保护身体侧面并伺机发动进攻。
由苏秦背剑势开始,松开在下方的左手。
右手运棍在体侧划立圆。
然后扣腕将游离棍夹于右腋下,成白蛇吐信势。
也可反向运棍。
以下各技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以右前势为例。
3、乌龙探爪:由白蛇吐信势开始,左手向右拍护于右肩前,同时右手带棍经左肘下由左向右横扫。
至右侧时,右手带棍向后、向下划弧,再从中线向前撩起,成苏秦背剑势。
4、苏秦背剑:由苏秦背剑势开始,松右手,左手带棍从右后方向左前上方反向撩起,再向左后方甩去。
右手在左腋下接棍,成左苏秦背剑势。
同样可由左势变为右势。
5、倦鸟知返:由白蛇吐信势,右手带棍由下向上前撩。
左手手心向上,虎口向前,于腰侧接棍。
6、翻山越岭:由双手擎天势开始,松左手,右手持棍扫至左腰侧,左手自然护于右肩侧。
然后反向运棍斜撩,左手于背后,手心向后接游离棍。
左手将棍带起,在左上方划弧后,向左下劈至左腰侧,同时右手自然于右肩前。
再反向运棍,循环练习。
7、乌龙翻*:由苏秦背剑势开始,以流星赶月势运棍,左手手心向外、虎口向下反把接棍。
然后左手将棍从右肩下带起,并在体前横“8”字运棍,接着左手带棍向左腋下,再由下向上、向后撩起。
右手在左腋下接棍,成卧龙抬头势。
8、回身乌龙探爪:由卧龙抬头势(或苏秦背剑势)开始,松左手,右手持棍向右侧横扫,然后向下抡,再由下向前、向后撩棍。
左手在右腋下接棍,成苏秦背剑势。
9、左右逢源:由苏秦背剑势开始,松左手,右手运棍向前斜劈,顺势在体前划横“8”字,至白蛇吐信势收棍。
10、双手擎天:由白蛇吐信势开始,右手运棍在头上方划一圈后,由右向左扫,同时配合重心下降。
左手正把接棍后,双手将棍擎过头顶,再持棍由左向右扫,右手接棍。
二节棍基础训练

二节棍基础训练二节棍是一种传统的武术器械,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自卫武器。
它由两根长度相等的棍子组成,每根棍子的长度一般为一米左右。
二节棍的使用方法灵活多变,可以用于攻击、防御、控制等多种场合。
在学习二节棍的过程中,基础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掌握二节棍技术。
一、基础动作二节棍的基础动作包括:握法、站姿、基本动作等。
握法是指握住二节棍的方式,一般有正握和反握两种。
正握是指将二节棍握在手心,手指紧贴棍子,手腕自然弯曲。
反握是指将二节棍握在手背,手指伸直,手腕向外翻转。
在练习基础动作时,要注意站姿,保持身体平衡,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重心放在脚底,身体放松,呼吸自然。
二、基本技巧二节棍的基本技巧包括:挥、刺、劈、击等。
挥是指将二节棍挥动起来,打出一定的力量。
刺是指用二节棍的一端对准目标进行刺击。
劈是指将二节棍从上向下砍下去。
击是指用二节棍的侧面进行击打。
在练习基本技巧时,要注意力量的控制,不要用过大的力量,以免伤到自己或他人。
三、基础组合基础组合是将基础动作和基本技巧结合起来,形成一些常用的组合动作。
例如:双棍平挥、双棍交叉、双棍夹击等。
在练习基础组合时,要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性,同时还要注意节奏感和力度的掌握。
四、练习方法二节棍的练习方法包括:单手练习、双手练习、跟练习等。
单手练习是指将一根二节棍握在一只手中进行练习,主要是为了练习手腕的灵活性和力量的掌握。
双手练习是指将两根二节棍同时进行练习,主要是为了练习协调性和流畅性。
跟练习是指在教练或者其他人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可以更好地纠正动作和提高技术水平。
五、注意事项在练习二节棍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 练习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以免受伤。
2. 练习时要保持身体平衡,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受伤。
3. 练习时要注意呼吸,保持放松的状态,以免出现疲劳。
4. 练习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伤到自己或他人。
总之,二节棍基础训练是学习二节棍的重要环节,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掌握二节棍技术。
双截棍简易操作方法

双截棍简易操作方法双截棍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兵器,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自卫工具。
它由两根棍子组成,每根棍子通常长度为一米左右,直径为2-3厘米,一般为硬质木材制成。
使用双截棍可以进行防御和攻击,同时也可以用来展示身体的灵活性和技巧。
双截棍的把握方法是关键之一。
正确的把握方法可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和准确性。
首先,右手握住一根棍子的末端,拇指在上方,其余四指环绕在棍子上。
左手握住另一根棍子的末端,与右手相反,拇指在下方,其余四指环绕在棍子上。
在握持时,应确保手腕保持松弛,以便更好地控制双截棍的动作。
接下来是基本的双截棍动作。
最常见的动作是挥打动作,即左右手交替挥动双截棍。
在挥打时,应确保手腕、手臂和身体的协调运动,以产生更大的力量和速度。
另一个常见的动作是旋转动作,即双截棍围绕手腕或手臂进行快速旋转。
这个动作可以增加战斗时的威力和灵活性。
此外,还可以进行穿插动作,即将一根棍子穿过另一根棍子的缝隙中。
在使用双截棍进行自卫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攻击技巧。
首先是挥打攻击,可以通过左右手的交替挥动来攻击对手的身体各部位,如头部、腰部、腿部等。
使用挥打攻击时,应注意力量和速度的控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另一个常用的攻击技巧是顶刺攻击,即将一根棍子顶向对手的身体,以产生压迫感和威慑力。
此外,还可以使用扫打攻击、穿插攻击等技巧,使攻击更具威力和变化。
自卫不仅仅是攻击,还包括防御。
双截棍可以用来进行一些基本的防御技巧。
首先是护身防御,即用双截棍挡住对手的攻击。
在进行护身防御时,应注意保持双眼警惕,以便及时发现对手的攻击动作。
另一个常用的防御技巧是击退防御,即用双截棍向对手发起攻击,以迫使对手退缩。
此外,还可以使用横扫防御、穿插防御等技巧,以增加防御的灵活性和效果。
除了自卫之外,双截棍还可以用于展示身体的灵活性和技巧。
在进行双截棍的表演时,可以加入一些花式的动作和技巧。
例如,双截棍的旋转动作可以进行多次连续旋转,以展示手腕的灵活性。
双节棍基础入门十二式

双节棍基础入门十二式第一式:毒蛇吐信姿势站立,棍在身体右方,向上反弹棍反弹点为右上臂接正八字舞花2周至身体右侧接棍成苏秦背剑姿势,换棍至左手连续换棍至右手后继续该动作后换至毒蛇吐信姿势收尾;第二式:毒蛇吐信姿势起势,棍至右上臂反弹至下臂,重复2次后持棍在右上臂舞花一周后归毒蛇吐信姿势并射棍,收棍后归苏秦背剑姿势收尾;第三式:苏秦背剑姿势起势,棍由右至左腰间反弹至右上臂继续反弹至身右侧,提棍至右上臂反弹至身体左腰;第四式:接上势,利用左腰反弹余力弹棍至右上臂连接反弹至身体右下侧并提棍反弹至右上臂左脚同时踏前归苏秦背剑姿势站立;第五式:苏秦背剑起势,左手带棍从身体右下带棍至左颈部,右棍跟上,形成双手擎天势,右手带棍下撩至左腰同时做出左右螺旋花2周,第二周至右腰间时反手带棍上撩至左手接棍并换手至身体左边侧继续换棍至身体右侧至苏秦背剑尾势;第六式:苏秦背剑起势,棍在身体右前方挥舞正八字花2周后转棍至身后带棍继续在身体右前方舞动正八字花2周后收棍至毒蛇吐信尾势;第七式:毒蛇吐信起势,棍向身体左腰反弹至右上臂反弹至左腰反弹至右腰反弹至右上臂第八式:接上势,右上臂起势做正八字花挥舞2周至毒蛇吐信姿势接棍,向下甩棍至身体右下侧,提棍至左肩部反弹至身体右下侧提棍至左腰反弹至右上臂继续反弹至左腰反弹至右小腿骨处至左腰继续弹至右腰反弹至右上肩;第九式:右上臂起势,在身右前方作正八字舞花至身体右后侧方提棍反转同时逆时针转身180度甩棍至右上臂反弹至左腰,左手抓棍;第十式:接上步起势,右手甩棍而出,持棍在右臂上方挥舞一周同时附带顺时针转身180毒棍归腋下,继续反弹至右上臂,舞花一周归毒蛇吐信姿势收势;第十一式:毒蛇吐信起势变苏秦背剑式换左手边,左手提棍在身前方做反八字舞花,甩棍至身后左手在身后左下方接棍,翻山越岭收尾;第十二式:翻山越岭起势,左手带棍至左身侧反花一周右手接棍,使双手握棍将棍贴于腰间,右手带棍由左至右下斜劈,提棍在身前方做反八字舞花,带棍至左肩反弹至身体正前方做正八字花舞动并带棍下劈,提棍左手接棍,双手接棍贴于腰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手协调
三角花反弹
反弹
动作迅速
三角花过头顶反弹
反弹
动作迅速
过头顶时棍子要平
左右逢源
舞花
舞花翻手腕幅度要大
使棍子贴近手臂
逆左右逢源
舞花
舞花翻手腕幅度要大
使棍子贴近手臂
螺旋花转棍
转棍
手不要翻
逆螺旋花转棍
转棍
手握棍端
链子绕手背一周后抓棍
大风车
舞花
双手靠近
一上一下
逆大风车
舞花
双手靠近
一上一下
超级反弹
反弹
极
致
学
员
训
练
手
册
初级手法
动作名称
动作类型
动作要领
苏秦背剑
基础动作
换手
发力点在上撩棍时的中间,敌人下颚的高度
翻山越岭
基础动作
换手
转腰45°
大臂反弹
基础动作
手腕不能动
以上臂为轴转动
体侧舞花
基础动作
舞花
注意舞花平面要平
反弹夹棍
基础动作
收棍
棍伸出腋窝两指
流星赶月
动作衔接
衔接要速度
白蛇吐信
基础动作
发力
手臂向斜上方伸直,迅速画弧
逆苏秦背剑
换手
注意保护后脑
逆翻山越岭
换手
同上
左右逢源
舞花
舞花翻手腕幅度要大
使棍子贴近手臂
螺旋花转棍
转棍
不要翻手掌
反八字转棍
转棍
手握棍端
链子绕手背一周后抓棍
缠头裹脑
舞花
过头顶画圈要平
回首望月
舞花
同上
腰间转棍
转棍
动作水平
左右逢源换手
换手
换手要迅速
反八字换手
换手
换手要迅速
银蛇舞
舞花
与身体处在同一个平面
注意发力和收力
注意发力点
动作迅速
转棍
两个基础转棍之间
动作衔接流畅
逆四连花转棍
转棍
两个基础转棍之间
动作衔接流畅
头顶转棍
转棍
过头顶时棍子要平
逆头顶转棍
转棍
过头顶时棍子要平
神龙摆尾
舞花
整个手臂用力
平掌推棍
转棍
棍子推出去时要平
雪花盖顶
舞花
两个动作组合
衔接流畅
拇指转棍
转棍
棍子平面要平
竖抛
抛棍
注意发力点
平抛
抛棍
注意发力点
身法动作
动作名称
动作类型
劈棍八式
基础动作
发力
将棍拉直,注意收力
腰部反弹
基础动作
注意劈棍的幅度
移花接木
基础动作
换手
接棍的手永远在换棍的手上方
同棍换手
基础动作
换手
换棍要隐蔽迅速
颈部换棍
基础动作
换手
右手与颈部平齐
正八字舞花
基础动作
舞花
翻手腕
反八字舞花
基础动作
舞花
翻手腕
过肩换棍
基础动作
换手
左手在右腋下接棍
中级手法
动作名称
动作类型
动作要领
平舞花
舞花
平面要平
逆左右逢源
舞花
舞花翻手腕幅度要大
使棍子贴近手臂
螺旋花换棍
换手
衔接时动作迅速
反握逆左右逢源
舞花
舞花翻手腕幅度要大
使棍子贴近手臂
高级手法
动作名称
动作类型
动作要领
狂龙乱舞
舞花
动作要流畅
逆狂龙乱舞
舞花
动作要流畅
阻指转棍
转棍
掌握棍感
逆阻指转棍
转棍
掌握棍感
金蛇舞
舞花
注意翻手腕
发力、控棍
四连花转棍
动作要领
正/逆螺旋花转身
身法
手脚协调
正/逆四连花转身
身法
手脚协调
回首望月转身
身法
动作迅速
原地正转/逆转
身法
注意收腿
跳跃转身劈棍
身法
竖直向上跳
狂龙乱舞转身
身法
手脚协调
动作柔和
双棍动作
动作名称
动作类型
动作要领
流星赶月Leabharlann 舞花衔接要速度大臂反弹
反弹
手腕不能动
以上臂为轴转动
正八舞花
舞花
翻手腕
反八舞花
舞花
翻手腕
正八接反八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