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的分类性能品质的区别和划分
羊毛鉴定分级及剪毛

取洗净的混型毛样 4 ~ 6 根,用剪刀剪短成 2 ~ 6 m m 的小段,放在载玻 片上,滴一滴甘油 ( 也可 事先滴好 ) ,加上盖玻片 ,用标本针的尾端轻轻按 压,使甘油扩散,然后放 在显微镜下观察。
3. 制作玻片
将观察到的组织绘 图并加以说明。
连线 : 1. 毛 干
鳞片层 是羊毛形态学构造
度 5-形,皮质层非常发达,没有髓质层。 3.用途:在各类型羊毛中工艺特性是最好的,具有良好的强度和
口。有调节体温、排出代谢产物的作用。 竖 毛 肌 :是位于皮肤内层一种很小的肌纤维束。一端附着在脂腺下部
毛鞘上,另一端和表皮相连接。由于竖毛肌的收缩和松弛,可以调节脂腺和 汗腺的分泌,调节血液和淋巴液循环。
二、羊毛的组织学结构
1. 鳞片 层
环形鳞片
非环形鳞片
环形鳞片
非环形鳞片
鳞片层的作 用
右,有时稍带弓形弯曲,光泽较亮。 2. 组织学构造:鳞片-皮质-髓质。 3. 用途:短、着生部位特殊,在毛纺工业中无利用价值。
( 2) 无髓毛 又称细毛或绒毛。
通常称之为绒毛。在粗毛羊的毛被中绒毛分布在底层, 因
此又称为底绒,在春季气候转暖时底绒会自然脱落,到秋冬季节又
重新生长。
1.表观形态:细、较短,弯曲多而明显。 细度在 40 μm 以下,长
项目六之任务一 羊毛结构
教学目标
1 . 掌握毛干、毛根、毛球、汗腺、鳞片 层等概念。
教学重点
1 . 羊毛纤维的形态学结构 、毛纤维的组织学构造。
教学内容
1.羊毛的形态学结构及 附属组织; 2. 羊毛的组织学结构。
一 、 羊毛的形态学结构及附属组织
1.羊毛的形态学结构 根据羊毛形态学,羊毛可分成毛 干、毛根和毛球三部分。
羊毛知识点总结

羊毛知识点总结羊毛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纤维,具有优良的保暖性能和舒适的触感,因此在纺织品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羊毛的产地、品质、制作工艺等因素都会影响羊毛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羊毛的有关知识点。
一、羊毛的产地1. 世界各地的羊毛产地主要的羊毛产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南非、阿根廷等国家。
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羊毛产地,其出产的羊毛质量较高,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好的声誉。
2. 中国的羊毛产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生产和出口国家,羊毛产地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区。
中国出产的羊毛品质较为多样,包括羊绒、细毛、短毛等。
3. 羊毛的产地与品质羊毛的品质受到产地、气候、饲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气候温和、潮湿的地区所生产的羊毛品质更好,比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是典型的例子。
此外,草原地区的羊毛更加细腻柔软,而沙漠地区则生产的羊毛粗糙度更高。
二、羊毛的品质1. 羊毛的分类按照羊毛的来源和生产方式,可以将羊毛分为原毛、剪毛、废毛等不同类别。
原毛是指初次剪下的新鲜羊毛,质量较好;剪毛是指再次剪下的羊毛,质量稍逊于原毛;废毛则是指老化褪色的羊毛,一般不用于纺织品生产。
2. 羊毛的品质评定标准羊毛的品质主要由粗细度、长度、弹性、光泽、洁净度等指标来评定。
一般来说,细毛的羊毛质量更好,长度和弹性也较高,同时具有良好的光泽和洁净度。
3. 羊毛的纤维结构羊毛具有复杂的纤维结构,主要由表皮纤维、皮下纤维、中层纤维等组成。
其中,表皮纤维较多,具有较强的弹性和韧性;皮下纤维较少,呈羊绒状,非常柔软;中层纤维则是整体纤维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羊毛的加工工艺1. 羊毛的脱脂羊毛在采集后需要进行脱脂处理,以去除羊毛上的灰尘、油脂等杂质。
脱脂的工艺主要包括湿法脱脂和干法脱脂两种方式,其中干法脱脂更为常见。
2. 羊毛的洗涤脱脂后的羊毛需要进行洗涤,以去除脱脂过程中产生的碱、皂等残留物质。
洗涤方法一般有热水洗、冷水洗、碱性洗等,其目的是尽量保持羊毛的纤维弹性和光泽。
【百科】羊毛出在羊身上,细侃羊毛小知识~

【百科】羊毛出在羊身上,细侃羊毛小知识~羊毛,即羊身上的毛,它是人类在纺织上最早利用的天然纤维之一。
羊毛纤维柔软而富有弹性,常用于制作呢绒,皮草,冬季服饰等生活用纺织品。
羊毛制品有手感丰满、保暖性好、穿着舒适等特点。
作为纺织原料使用得最多的是绵羊毛,因此羊毛在纺织上狭义常专指绵羊毛。
1羊毛结构羊毛纤维的形态结构1.羊毛纤维的纵面形态羊毛纤维具有天然卷曲,纵面有鳞片覆盖。
△羊毛纤维的天然卷曲△细羊毛鳞片△半细羊毛鳞片△粗羊毛鳞片2.羊毛的截面形态羊毛的截面形态会因细度变化而变化,越细越圆。
细羊毛的截面近似圆形,长短径之比在1~1.2左右;粗羊毛的截面呈椭圆形,长短径之比在1.1~2.5之间;死毛截面呈扁圆形,长短径之达3以上。
羊毛纤维的组织结构羊毛纤维截面从外向里由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组成。
细羊毛五髓质层。
1. 鳞片层结构鳞片的形态和排列密度,对羊毛的光泽和表面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粗羊毛上鳞片较稀,易紧贴于毛干上,使纤维表面光滑、光泽强,如林肯毛;细羊毛的鳞片呈环状覆盖,排列紧密,对外来光线反射小,因而光泽柔和,如美利奴细羊毛。
鳞片层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羊毛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引起性质变化。
另外,鳞片层的存在,使羊毛纤维具有了特殊的缩绒性。
2.皮质层结构根据皮质细胞中大分子的排列形态和密度,可以分为正皮质细胞、偏皮质细胞和间皮质细胞。
正皮质细胞对酶及其它化学试剂反应活泼,盐基性染料易着色,吸湿性较大;偏皮质细胞使羊毛分子联结成稳定的交联结构,对酸性染料有亲和力,对化学试剂反应较差;间皮质细胞的结构介于正皮质细胞和偏皮质细胞之间,含量很少。
正、偏皮质细胞在羊毛中的分布情况,随羊毛品种而异。
绵羊细毛中正皮质细胞和偏皮质细胞分布在截面的两侧即双侧结构,并在纤维纵轴方向略有螺旋旋转。
由于两种皮质细胞的性质不同而引起不平衡,形成了羊毛的天然卷曲。
3. 髓质层结构髓质层的存在是羊毛纤维强度、弹性、卷曲、染色性等变差,纺纱工艺性能也随之降低。
羊毛纤维的性能与检测:羊毛纤维的分类

(如图丙)。纺纱性
能较差。Βιβλιοθήκη (三)根据毛被上的纤维类型
根据毛被上的纤维类型 同质毛
羊体各毛丛由同 一类型毛纤维组成。 即纤维的细度、长度 卷曲等基本一致,如 细羊毛、半细羊毛。
异质毛 羊体各毛丛中含 有绒毛、粗毛、死毛 等不同类型的毛,如 粗羊毛。
谢谢大家!
Thank You
杂交种毛
粗羊毛
产自美利奴羊和 长毛种羊的杂交 种羊。细度 36~58支。
指毛被中兼有 绒毛和粗毛等 的异质毛。世 界上大多数土 种羊毛都属此 类。
细度、长度为其 亲本的折衷。强 纺纱性能较差 度好;光泽好。
同左;针织绒线 主要用途是织
或高级粗绒线的 造地毯,也称
优良原料。
地毯羊毛。
(二)根据纤维组织结构
羊毛纤维的性能与检测
羊毛纤维的分类
主要内容
01 根据纺织使用价值分类
02 根据纤维的组织结构分类
03 根据毛背上的纤维类型分类
(一)根据纺织使用价值分类
纤维种类
细羊毛
半细羊毛
长羊毛
定义
直径在25微米以 下,或品质支数 (见支数)在60 支以上。
纤维特点
毛丛长度5~12厘 米,毛质均匀; 光泽柔和;卷曲 密而均匀,手感 柔软而有弹性。
平均直径15~ 37微米,或品 质支数46~56 支范围内的同 质羊毛。
一般在5~15 厘米之间。强 度好;弹性大 。
平均直径粗于36
微米,或品质支
数48支以下,长
度特长(15~30
厘米)。
长度特长和光泽 明亮为主要特征 ,套毛质量尚均 匀,毛丛平直或 呈大卷曲。
用途 高档衣料
除衣料外,也用于制造绒毯、床 毯、家具织物、帷幕等。
羊毛鉴定分级

≥10.0 ≥6.0
全部为自然白色的半细羊毛。无干、死 毛。
表 3 改良羊毛分等规 定
等级
毛丛自然长度 (cm)
干死毛含量 (占重量 % )
毛辫结构
品质特征
一等
≥60
≤1.0
有小毛嘴或中辫
全部为自然白色、改良形态明显 的基本同质毛。毛丛由绒毛和两型毛组 成。羊毛细度、长度的均匀度及弯曲、 油汗、外观形态细羊毛或半细羊毛差。 有微量干、死毛。
The End
有油汗
全部为自然白色的同质细毛。毛丛细度 均匀性较差 , 毛丛结构松散 , 弹性差。无干、死 毛。
等级
细 度 (µm)
25.1 ~ 29.0 56 ~ 58 支
特等
29.1 ~ 37.0 46 ~ 50 支
37.1 ~ 55.0 36 ~ 44 支
25.1 ~ 29.0 56 ~ 58 支
一等
29.1 ~ 37.0 46 ~ 50 支
( 4 )土种羊毛 原始品种绵羊和优良地方品种绵羊所产的羊毛 ,属异质毛,优良土种羊毛和原始土种羊毛。
3. 按剪毛季节分类 分为春毛(春季剪取的毛)、秋毛
(秋季剪取的毛)、伏毛(酷暑期所剪的毛,毛较短)。
4. 按获取毛的方法分 类
分为剪毛、抓毛、割毛、化学
脱毛(环磷酰胺)。 分为精纺用毛、粗纺用毛、毛
项目六之任务四 羊毛鉴定分级
教学目标
1. 掌握细羊毛、半细羊毛、改良羊毛、 土种羊毛等概念。
教学重点
1. 羊毛的分等、分级。
教学内容
1. 羊毛的分类; 2. 羊毛的分等; 3. 羊毛的分级。
一 、 羊毛的分类
羊毛分类是按照羊毛的主要特征和物理特性来 区分。一般有以下五种分类方法。
羊绒细度等级分类

羊绒细度等级分类一、超细羊绒超细羊绒是指细度在13微米以下的羊绒,是最高级别的羊绒品质。
这种羊绒的纤维细度非常细腻,柔软度和弹性非常好,手感极其舒适。
超细羊绒制品具有极高的保暖性能,可以在寒冷的冬季为人们提供温暖。
此外,超细羊绒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能够有效地调节人体的湿气和温度。
超细羊绒制品主要用于高档的冬季服装,如羊绒大衣、羊绒围巾等。
由于其细腻柔软的特点,超细羊绒制品在时尚界备受追捧,成为名流和名媛们的必备单品。
二、一级羊绒一级羊绒是指细度在13-16微米之间的羊绒,也属于高档的羊绒品质。
一级羊绒的纤维细度相对较细,手感柔软,保暖性能良好。
一级羊绒制品具有较高的舒适度和保暖性,适合在寒冷的冬季穿着。
一级羊绒制品广泛用于冬季服装制作,如羊绒衫、羊绒裤等。
此外,一级羊绒还可以制作羊绒被、羊绒床垫等家居用品,为人们带来舒适的睡眠体验。
三、二级羊绒二级羊绒是指细度在16-19微米之间的羊绒,是一种中档的羊绒品质。
相比于超细羊绒和一级羊绒,二级羊绒的纤维粗度较大,手感稍硬,保暖性能略逊一筹。
二级羊绒制品适用于秋冬季节的服装制作,如羊绒毛衣、羊绒围巾等。
虽然相对于超细羊绒和一级羊绒而言,二级羊绒的品质稍逊,但价格相对较低,更加亲民。
四、三级羊绒三级羊绒是指细度在19-22微米之间的羊绒,属于低档的羊绒品质。
相比于前面几个等级的羊绒,三级羊绒的纤维粗度更大,手感相对粗糙,保暖性能较差。
三级羊绒主要用于制作冬季的低档服装和家居用品,如羊绒手套、羊绒地毯等。
由于其相对较低的价格,三级羊绒制品在市场上更加普遍,适合一般消费者购买。
羊绒细度等级的不同将直接影响羊绒制品的质量和价格。
超细羊绒是最高级别的羊绒品质,一级羊绒属于高档品质,二级羊绒为中档品质,而三级羊绒则为低档品质。
根据不同等级的羊绒特点和应用,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羊绒制品,以达到最佳的穿着体验和性价比。
羊毛的分类

纯新羊毛是指不含再生毛的优质羊毛(允许含有5%的、用于装饰或加强织物性能作用的非羊毛纤维),由国际羊毛局于1998年在中国市场首次推出。
纯羊毛标志是专供纯新羊毛产品使用的注册标志,由国际羊毛局注册及全权拥有,是全球消费者信赖的优质标志。
除了羊毛含量均须在95%以上之外,要求其色牢度和耐穿程度等一些关键性指标应达到该局所制定的质量技术指标,才允许使用纯羊毛标志。
混纺羊毛标志是专供被测定为高质量的羊毛混纺产品使用的优质标志其纯新羊毛的比例不得少于60%(如毛棉混纺,则比例可降至55%)。
除羊毛衫、地毯和手编毛线外,它可使用于所有服饰类产品,零剪面料、窗帘,所有装饰布和毛毯等。
其质量也必须符合国际羊毛局制定的指标。
机洗羊毛标志表示服装可用洗衣机洗涤,商标上均有说明。
它允许在微温水中洗涤2min(分钟),漂洗1min,甩干机能将多余水分甩干。
洗涤时不要混有其他服装。
机洗羊毛亦可干洗。
一件可用洗衣机洗涤的羊毛衫,必须达到纯羊毛标志质量标准,包括日晒色牢度、水浸色牢度、机洗色牢度等九项技术指标。
达到这些指标,才可使用国际羊毛局机洗羊毛标志。
凉爽羊毛标志特指用于重量极轻的精纺羊毛面料,其每平方米重量不能超过240g,且能达到纯羊毛标志的产品标准。
它具有干爽的手感和不易起球等特点。
其面料包括绉呢、府绸、华达呢、贡呢、薄花呢等织物。
羊羔毛在羊毛羊绒制品里边也是仅次于羊绒的材质,羊羔毛顾名思义,取自绵羊第一次剪下的羊毛(约7个月大时)。
羊羔毛天然特别柔软,顺滑和富有弹性。
1/ 1。
几种羊毛面料以及区分羊毛品质的方法

cashmere(羊绒)山羊绒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是一种珍贵的纺织原料,国外称其为"纤维的钻石","软黄金"。
由于亚洲克什米尔地区在历史上曾是山羊绒向欧洲输出的集散地,所以国际上习惯称山羊绒为Cashmere。
山羊绒是从山羊身上梳取下来的绒毛,其中以绒山羊所产的绒毛质量为最好,每年春季是山羊脱毛之际,用特制的铁梳从山羊躯体上抓取的绒毛,称为原绒。
洗净的原绒经分梳,去除原绒中的粗毛,死毛和皮屑后得到的山羊绒,称为无毛绒。
山羊绒有白、青、紫三种颜色,其中以白绒为最珍贵。
我国无毛绒的质量标准分为5个等级,按含粗率及含杂率和长度指标进行分级,白绒和紫绒的分级标准亦有所不同。
山羊绒具有不规则的稀而深的卷曲,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没有髓质层,鳞片密度约为60一70个/mm,纤维横截面近似圆形,直径比细羊毛还要细,平均细度多在14-16um,细度不匀率小,约为20%,长度一般为35-45mm,强伸长度、吸湿性优于绵羊毛,集纤细、轻薄、柔软、滑糯、保暖于一身。
纤维强力适中,富有弹性,并具有一种天然柔和的色泽。
山羊绒对酸、碱、热的反应比细羊毛敏感,即使在较低的温度和较低浓度酸、碱液的条件下,纤维损伤也很显著,对含氯的氧化剂尤为敏感。
merino wool (美利奴羊毛)美利奴细毛羊所产的羊毛。
世界上细羊毛品种都产自美利奴绵羊或以美利奴血统为主的绵羊。
美利奴羊毛的特点是毛被质量均匀,品质支数在60支以上,最细可达80支以上,多数在60~70支范围;毛丝长度4~10厘米,端部平齐,纤维中无毛髓,正皮质层和副皮质层或并列排列的双边结构,形成密而均匀的卷曲(4~10个/厘米),纤维表面覆有细密的鳞片,含油脂量高,净毛率比一般的半细毛和长羊毛低,洗后色泽洁白,带有银光或珠光般的优雅光泽。
美利奴羊毛纺纱性能优良,可纺支数高,手感柔软而有弹性,适宜于制做优良的精纺织物。
它还具有良好的缩绒性,也是呢面丰满紧密的粗纺织物的优良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毛的分类,性能,品质的区别和划分人类在纺织上最早利用的天然纤维之一。
人类利用羊毛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由中亚细亚向地中海和世界其他地区传播,遂成为亚洲和欧洲的主要纺织原料。
羊毛纤维柔软而富有弹性,可用于制做呢绒、绒线、毛毯、毡呢等生活用和工业用的纺织品。
羊毛制品有手感丰满、保暖性好、穿着舒适等特点。
绵羊毛在纺织原料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世界绵羊毛产量较大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前苏联、新西兰、阿根廷、中国等。
绵羊毛按细度和长度分为细羊毛、半细毛、长羊毛、杂交种毛、粗羊毛等5类。
中国绵羊毛品种有蒙羊毛、藏羊毛、哈萨克羊毛。
评定羊毛品质的主要因素是细度、卷曲、色泽、强度以及草杂含量等。
羊毛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它具有弹性好、吸湿性强、保暖性好等优点。
但由于价格高,对非织造布的生产来说,使用不多。
采用好羊毛生产的非织造布,仅限于针刺造纸毛毯、高级针刺毡等不多的一些高级工业用布。
一般采用的是羊毛加工中的短毛、粗毛,通过针刺、缝编等方法生产地毯的托垫布、针刺地毯的夹心层、绝热保暖材料等产品。
这类羊毛的长度不一,含杂高,可纺性差,加工较困难,产品可以经过化学后处理,以提高质量。
世界羊毛生产的优势在南半球。
大洋洲原毛产量占世界原毛总量的40%左右。
澳大利亚主要生产细毛,新西兰主要生产半细毛,个体产毛量年平均达5.0千克以上。
南美洲的产毛水平也较高。
澳大利亚、新西兰、苏联和中国是羊毛主要生产国,其产量约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60%。
羊毛主要输出国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还有阿根廷和乌拉圭以及南非等。
类型羊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名称。
①按组织学构造:毛纤维可分有髓毛和无髓毛两类。
有髓毛由鳞片、皮质和髓质3层细胞构成;无髓毛无髓质。
鳞片层具有保护作用,其形状和排列可影响羊毛的吸湿、毡结和反射光线的能力。
皮质层连接于鳞片层下,与毛纤维的强度、伸度和弹性有关,羊毛愈细其所占比例愈大。
髓质层是有髓毛的主要特征,位于毛的中心部分,由结构疏松充满空气的多角形细胞组成;作横切面在显微镜下观察,很易区别其发育程度。
髓质层愈发育,则纤维直径愈粗,工艺价值愈低。
②按毛纤维的生长特性、组织构造和工艺特性:可分绒毛、发毛、两型毛、刺毛和犬毛。
其中刺毛是生长在颜面和四肢下端的短毛,无工艺价值;犬毛是细毛羔羊胚胎发育早期由初生毛囊形成的较粗的毛,在哺乳期间逐渐被无髓毛所代替。
因此可用做毛纺原料的只有绒毛、发毛和两型毛3种基本类型。
绒毛分布在粗毛羊毛被的底层。
细毛羊毛被全由绒毛组成,纤维细匀,平均直径不大于25微米,长度5~10厘米,柔软多弯曲,弹性好,光泽柔和。
发毛或称粗毛,分正常发毛、干毛和死毛3种,构成粗毛羊毛被的外层。
正常发毛细度40~120微米,弯曲少,较缺乏柔软性。
细发毛的髓质层较不发达,皮质层相对较厚,纤维弹性大,工艺价值较高。
干毛的组织构造与正常发毛相同,但尖端干枯,缺乏光泽。
死毛的髓质层特别发达,毛粗且硬,脆弱易断。
两型毛又称中间型毛,其细度和其他工艺价值介于绒毛和发毛之间。
③按毛被所含纤维成分:可分同型毛和混型毛。
前者包括细毛、半细毛和高代改良毛,其纤维细度和长度以及其他外观表征基本相同;后者包括粗毛和低代改良毛,毛股由绒毛、两型毛、发毛混合组成,纤维粗细长短不一致,纺织价值较低,主要用作毛毯、地毯及毡制品原料。
世界羊毛的品种结构大体为细毛占31.3%、半细毛和杂交种毛占42.3%、地毯毛占26.4%。
中国原有绵羊品种分属蒙古羊、藏羊和哈萨克羊,所产羊毛品质粗糙,属混型毛,主要作地毯毛用。
其中蒙古羊毛既有细度达52~58支的寒羊毛,也有粗次毛。
藏羊毛较长,毛股中两型毛多,纤维弹性好,有光泽,是混型毛中质量较好的一种;产于青海的西宁毛,是床毯、地毯的良好原料。
哈萨克羊毛被常混杂黄色、褐色等有色毛,毛股中含干、死毛较多。
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在从国外引进细毛羊和半细毛羊的基础上,先后育成了新疆细毛羊和东北细毛羊等品种,使羊毛质量有了提高。
化学性质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角蛋白,它由多种α-氨基酸剩基构成,后者可联结成呈螺旋形的长链分子,其上含有羧基、胺基和羟基等,在分子间形成盐式键和氢键等。
长链之间由胱氨酸的二硫键形成的交键相联结。
上述化学结构决定羊毛的特性。
如毛纤维大分子长链受外力拉伸时由α型螺旋形过渡到β型伸展型,外力解除后又恢复到α型,则其外观表现为羊毛的伸长变形和回弹性优良。
羊毛较强的吸湿能力与长链上的一些基团有关。
羊毛较耐酸而不耐碱,是由于碱容易分解羊毛胱氨酸中的二硫基,使毛质受损。
氧化剂也可破坏二硫基而损害羊毛。
羊毛的物理性质指标主要有细度、长度、弯曲、强伸度、弹性、毡合性、吸湿性、颜色和光泽等。
细度是确定毛纤维品质和使用价值的重要工艺特性,用纤维的直径微米或品质支数表示;细度越小,支数越高,纺出的毛纱越细。
长度包括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前者是指毛束两端的直线距离,后者是将纤维拉直测得的长度。
细毛的延伸率在20%以上,半细毛为10~20%左右。
在细度相同的情况下,羊毛愈长,纺纱性能愈高,成品的品质愈好。
弯曲被广泛用做估价羊毛品质的依据,弯曲形状整齐一致的羊毛,纺成的毛纱和制品手感松软,弹性和保暖性好。
细毛弯曲数多而密度大,粗毛的发毛呈波形或平展无弯。
强伸度对成品的结实性有直接影响。
强度指羊毛对断裂的应力;伸度指由于断裂力的作用而增加的长度。
各类羊毛的断裂强度有很大差异。
同型毛的细度与其绝对强度成正比,毛愈粗其强度愈大。
有髓毛的髓质愈发达,其抗断能力愈差。
羊毛的伸度一般可达20~50%。
弹性可使制品保持原有型式,是地毯和毛毯用毛不可缺少的特性。
羊毛的毡合性和吸湿性一般较优良。
光泽常与纤维表面的鳞片覆盖状态有关,细毛对光线的反射能力较弱,光泽较柔和;粗毛的光泽强而发亮。
弱光泽常因鳞片层受损所致。
加工工序原毛纺织前需先初步加工成为洗净毛。
加工时先通过选毛,使羊毛品质趋于均匀,再通过开毛打土,使羊毛蓬松,以提高洗涤效果。
然后进行洗毛,使羊毛脂形成稳定的乳化液,污浊杂质则浮在洗涤液中,经处理后可获得含水约40%的湿毛,再予以烘干。
生产中多利用联合机连续操作一次获得洗净毛,然后进入毛条制造工序;毛条在细纱机上牵伸变细后进入纺织工序。
羊毛本有棉羊毛(Sheep)和山羊毛(Goat)之别,为简化计,泛称为羊毛。
羊毛之性质因品种、气候、食物、健康及照料之情形而异。
羊毛之种类可依羊种、产地、被毛而加以分类:(1).依羊种而分,其种数繁多,但依其性质。
可分为四类:a.美利诺(Merino):为质量最优秀的羊毛,源出西班牙,其纤维非常的强韧,细而富有弹性,且有良好的收缩性。
b.第二类羊毛:c.第三类羊毛:d.第四类羊毛:(2).依产地分:a.美国 b.澳洲 c.新西兰d.好望角e.南美洲f.俄国g.英国h.德国i.阿根廷j.中国(3.)依被毛(Fleece)分:a.羔羊毛(Lamb,s wool):纤维尖端呈圆锥形,制成织物后,具有独特之柔软感,因其未完全成熟,强度较小。
b.周岁毛(Hogget wool):毛较短,系由从未剪过毛之十二月至十四月大之羊取得,纤维细而柔软,亦具圆锥状之尖端,因其比较成熟,故强度较羔羊毛强,以此级羊毛最具价值,常供作经纱用。
c.中期毛(Wether wool):d.拉拔毛(Pulled wool):e.死羊毛(Dead wool):羊毛(Wool)构造羊毛构造呈棒状,表面有毛鳞(Scales),如鱼鳞状而与其它纤维有所分别。
羊毛的剖面可分成三层:1.毛鳞,2.内纤维,3.毛髓。
(1)毛鳞:系由扁平状之表皮细胞堆叠而成,故成鳞状,其形状配制及密度,依羊之种类而异,与羊毛之色泽及强度有重大关系。
(2)内纤维:棒状之纤质细胞,为纤维之实体。
纤维之强力,伸度均依此细胞之配列及密度而定。
此种细胞与毛纤维作平行排列,细胞间空隙有胶状体,当纤维受外力拉长时,此种细胞亦同时伸长,而不作相对之滑溜。
(3)毛髓:在纤维中心,充满空气之胀管为圆形或椭圆形,宽度则依羊种质量而异,但一般纤细的美利诺羊毛则无此结构的成在。
羊毛的物化性能表: 物理性质:引张强力(g/D) :乾燥 1.0~1.7 潮湿0.76~1.63 干湿强力比(%): 76~96 伸度(%)乾燥:25~35 伸度(%)潮湿:25~50 伸长恢复率(%):99 (2%) (拉长3%): 63 (20%) 杨氏系数(g/D) 11~25 (kg/m㎡): 130~300 比重:1.32 水分率(%):公定水分率15 标准状态(20℃65%RH):16 其它: 22 (95%RH) 热的影响:130℃热分解,205℃焦化,300℃炭化耐候性质(日光的影响): 强力降低染色性劣化化学性质: 酸的影响: 浓硝酸、热硫酸分解其它强弱酸抗性大。
碱的影响: 强碱分解。
弱碱侵害。
其它化学药品的影响: 以过氧化物或次亚硫酸盐漂白。
湿润氯气完全分解。
溶剂影响: 一般溶剂皆不溶。
染色性: 具高度亲染性。
酸、铬、媒染、瓮Indigo染料可染。
虫霉影响: 潮湿时易发霉易受虫害。
羊毛衫一般是指采用纬编针织、衣片成型的方法生产织造的服装。
因较多采用羊毛纱为原料,故称之为羊毛衫。
羊毛衫根据其选用原料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1.纯羊毛衫纯羊毛衫主要采用纯羊毛针织绒或羊毛针织纱织成。
具有羊毛的富有弹性、蓬松柔软和超强的保暖性能。
2.羊绒衫羊绒衫采用纯羊绒织制。
具有羊绒的轻、暖、柔、糯、滑的特点。
质地细软,并富有光泽,服用舒适,风格高雅独特。
较羊毛更为保暖。
实乃毛衫中的极品。
3.兔毛衫一般采用兔毛和羊毛混纺纱织制而成。
具有质轻、茸浓、丰满糯滑的特点。
4.驼绒衫驼绒衫采用骆驼绒纱织制而成,其保暖性较强,具有蓬松、柔软、质轻的特点。
因其具有天然色素,所以一般只能染深色或利用原来色泽。
5.马海毛衫马海毛又称安哥拉山羊毛,纤维粗长且有光泽。
马海毛衫其表面有较长的、光亮的纤维。
风格独特。
6.腈纶衫(或称腈纶膨体衫)腈纶衫采用腈纶膨体针织绒织制。
织物的保暖性好,色译鲜艳,色光比纯毛好,强力较高,耐光,耐洗涤,且价格低廉。
7.混纺毛衫混纺毛衫大多用毛/腈或毛/粘混纺纱编织而成,其特点是具有多种原料的特性,价格较廉。
8.其他纤维毛衫用其它纤维纺的纱线采用纬编针织、衣片成型的方法生产织造而成。
马海毛,马海毛原产于安哥拉的山羊。
毛纤维较粗,属于粗绒毛。
表面鳞片少而钝,纤维外观光泽银亮,双面绒弹性特好,明显优于羊毛,具有高贵的风格。
兔毛纤维,兔毛是从毛用兔身上剪下来的毛纤维。
兔毛纤维颜色洁白,富有光泽,性质柔软,糯滑,且有良好的保暖性。
纤维细度多数平均在10~15微米。
兔毛表面鳞片排列十分紧密,无卷曲度,纤维膨松,双面绒不宜纯纺,一般与羊毛、锦纶、腈纶混纺。
驼毛纤维,驼毛纤维实际上是双峰骆驼在脱毛期间梳抓下来的绒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