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粉的质量判断及检测
掺假鱼粉的六种鉴别方法

掺假鱼粉的六种鉴别方法
鱼粉是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主要来源。
由于鱼粉价格较高,加上鱼粉内在质量不易鉴别,因而掺杂掺假现象严重。
农户在购买伍粉时可采用以下6种方法进行辨别,以防上当。
1.石蕊试纸法。
取少量的鱼粉燃烧,待有烟雾产生时,用湿润的石蕊试纸测试,如果试纸早现红色,说明鱼粉中掺有植物性蛋白原料或者植物杂质。
2.闻烟法。
取少量伍粉燃烧,纯正的鱼粉会散发出烧焦头发的气味;如果散发出烧谷物的芳香气味,则证明鱼粉不纯。
3.加热法。
将30g左右的鱼粉放在茶杯内,然后加入10~15g的大豆粉和适量的水,加盖并加热15~20分钟,开盖时如有氨味,说明该鱼粉掺有尿素。
4.浸泡法。
将少量鱼粉放入茶杯中,然后加入浓度为95%的酒精,浸泡15~20分钟,再滴入1~2滴浓盐酸,如果呈现深红色,说明掺有木屑。
5.沉淀法。
将鱼粉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后将上浮物滤去。
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杯中只剩沉淀物为止。
然后取出杯中的沉淀物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如果鱼粉中掺有沙粒,则很容易被发现。
6.碱溶解反应法。
将鱼粉置于10%的氢氧化钾溶液中煮沸,能溶解的为真鱼粉,不能溶解的为假鱼粉,不溶物即鱼粉巾的掺假物。
- 1 -。
进口国产鱼粉原料检验指标

进口国产鱼粉原料检验指标
进口和国产的鱼粉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它们都需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鱼粉原料检验指标。
1.水分含量:鱼粉中的水分含量是重要的指标之一、高水分含量意味着鱼粉可能容易发霉、变质,同时也会降低其蛋白质和营养价值。
2.粗蛋白质含量:粗蛋白质是鱼粉的重要营养成分,它直接关系到鱼粉的营养价值。
粗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可以反映鱼粉的品质。
3.灰分含量:灰分是鱼粉中的无机盐含量,包括矿物质等。
灰分含量的测定可以评估鱼粉的纯度和营养价值。
5.粗纤维含量:粗纤维是不可被动物消化吸收的,但对动物肠道健康有一定影响。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可以评估鱼粉的纤维含量和消化吸收性。
6.细菌指标:鱼粉中可能存在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这些细菌可能对动物健康造成威胁。
细菌指标的测定可以判断鱼粉是否存在细菌污染。
此外,鱼粉还需要检测其他一些特殊的指标,如重金属含量、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等有害物质的残留量,因为这些物质可能对动物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综上所述,进口和国产鱼粉原料的检验指标包括水分含量、粗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脂肪含量、粗纤维含量、细菌指标以及其他特殊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可以确保鱼粉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鱼粉品质检测与鉴别方法

鱼粉品质检测与鉴别方法蒋郁朝张晓江(广东新粮实业有限公司新粮饲料厂广东新会 529000)随着畜禽、水产养殖业兴起和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势必给原料供应商带来了商机,鱼粉作为一种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日趋短缺,价格较高。
但一些企业和商人为谋取暴利常常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向鱼粉掺入一些伪假杂物质,掺假掺杂现象严重,极大地降低了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鱼粉品质。
而饲料原料优劣直接关系到饲料产品质量的好坏,没有好的原料,饲料企业也无法配制出优质饲料产品,并且造成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专业场(户)巨大的经济损失。
鱼粉中常见的掺假掺杂物为:植物性物质、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血粉、羽毛粉、鞣革粉和碳酸盐类等非鱼粉物质。
本文对当前鱼粉中掺假掺杂物的鉴别方法作一些介绍,以供参考。
一、鱼粉中掺入植物性物质的检测凡植物性来源的物质均含有淀粉和木质素。
淀粉可与碘化钾反应,产生蓝色或蓝黑色化合物;木质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间苯三酚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
故利用上述两种反应,即可迅速检测鱼粉中是否含有植物性来源的掺假掺杂物。
1.淀粉检测方法:称取待检样品1~2克于100毫升烧杯中,加入4~5倍蒸馏水加热至沸3—5分钟以浸出淀粉。
冷却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入1~2滴碘-碘化钾溶液(称取碘化钾6克加入100毫升蒸馏水中,再加入2克碘,溶解后遥匀,置棕色瓶中保存),若溶液即现蓝色或黑蓝色,则表明被检样品中掺入含淀粉物质。
2.木质素检测方法:取被待检样品少许平铺于表面皿中,用间苯三酚溶液(称2克间苯三酚溶入100毫升90%乙醇中,溶解后遥匀, 置溶量瓶中保存备用。
)浸湿,放置5~8分钟,再滴加2~3滴浓盐酸,若被检样品中出现散布的深红色点,说明被检样品中掺入含木质素物质。
且加水后,此深红色部分即会浮上表面。
二、鱼粉中掺入棉籽饼粕的检测先将20目和40目分样筛叠放在一起,然后称取待检样品250克于分样筛,摇筛5~6分钟,即将被检样品分成粗、中、细3部分。
鱼粉品质的鉴别

鱼粉品质鉴别你都了解吗,一则详细告诉你如何鉴别鱼粉品质的深度好文。
鱼粉是重要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由于近年鱼粉产量不敷所需,鱼粉价格震荡上行,而鱼粉内在质量不易鉴别,各种掺假方法层出不穷。
我们总结了几类实用掺假鉴别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1. 定义及分类鱼粉是用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的高蛋白质饲料原料。
鱼粉分类方式较多,按来源分为进口鱼粉、国产鱼粉;按加工方式分为直火鱼粉、蒸汽鱼粉;按原料鱼分为白鱼粉(肌肉较白,脂肪少,如鳕鱼)、红鱼粉(肌肉较红,脂肪多,如沙丁鱼、鲱鱼、鲭鱼、长蛇鲻、玉筋鱼、鳀鱼、凤尾鱼等);按原料部位和组成分为全鱼粉、脱脂鱼粉、半脱脂鱼粉、鱼排粉、下杂鱼粉等。
2. 标准鱼粉的感官要求见表1,鱼粉的理化指标见表2,均摘自GBT 19164-2003 鱼粉。
由于鱼粉分类过于复杂、加工工艺是影响鱼粉品质的重要因素,且掺假手段日新月异,国标不能一概而全,有诸多未能体现,建议仅作为参考。
各厂根据需求灵活调整内部标准灵活使用,关注以下三点:原料鱼新鲜、加工脱脂好、不掺假。
3. 常见鱼粉掺假手段目前大致分为以下三种:(1)掺入植物性物质:如棉粕、菜粕、葵花粕、花生粕、玉米胚芽粕、豌豆粉、稻壳粉、麦麸、草粉、米糠粕、木屑等。
该手段比较拙劣,目前已经日渐减少,除了个体小鱼粉厂偶尔用之。
(2)掺入其它动物性原料:水解羽毛粉、肉骨粉、虾壳粉、鸡肉粉、皮革粉、血粉、鱿鱼粉、食品加工下脚料等。
此手段是目前国内使用鱼粉(含进口鱼粉)较为常见的掺假方式,其中以羽毛粉、肉骨粉、虾壳粉居多。
有些鱼粉有计划地掺多种掺假,使得氨基酸组成异常,相较单一掺假规律被打乱,俗称鸡尾酒鱼粉。
(3)鱼粉掺鱼粉:这是更为高级的掺假方式,将差的鱼粉掺在好的鱼粉中,例如将国产、杂牌鱼粉掺在秘鲁鱼粉中,将越南鱼粉掺和在国产鱼粉中,并在掺假后用外源氨基酸补齐短板氨基酸,这种方式较难鉴别,唯有对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以确定鱼粉的品质等级。
鱼粉质量鉴别五字诀

鱼粉质量鉴别五字诀摘要:目前,随着国际市场上的鱼粉价格不断上扬,市场上出现了较多的伪劣鱼粉,这些伪劣鱼粉有的是用变质鱼加工而成的,有的是在鱼粉中掺和其它原料,冒充鱼粉。
为便于用户识别,避免上当受骗,特介绍鱼粉质量鉴别“五字诀”。
闻:即闻气味。
优质鱼粉气味纯正、无异味;而变目前,随着国际市场上的鱼粉价格不断上扬,市场上出现了较多的伪劣鱼粉,这些伪劣鱼粉有的是用变质鱼加工而成的,有的是在鱼粉中掺和其它原料,冒充鱼粉。
为便于用户识别,避免上当受骗,特介绍鱼粉质量鉴别“五字诀”。
闻:即闻气味。
优质鱼粉气味纯正、无异味;而变质鱼粉常有怪味、臭味。
看:即看粗细度。
优质鱼粉较细、手捏松软、无杂质;而劣质鱼粉较粗、油性小或无油性。
尝:即尝咸淡。
含盐量是判断鱼粉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
优质鱼粉含盐量均低,口尝几乎感觉不到咸味;反之,如口尝咸味较重,说明鱼粉质量低劣。
烧:即灼烧检验。
有的经销单位向鱼粉中掺入无机氮尿素冒充高级鱼粉。
尿素中的氮属氨态氮,约占46%左右,可用灼烧法鉴别。
方法是:取鱼粉20克,放在一块干净的铁片上,再用电炉或煤炉加热,铁片温度约达70度时,如果鱼粉散发出一种轻微刺鼻氨味,即可确定为掺氮鱼粉。
洗:即水洗识别。
有的鱼粉中掺有动、植物蛋白和沙子,可用水洗法鉴别。
选一个透明度高的玻璃杯,放入鱼粉40克左右,再加入大半杯水,用一根筷子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停止搅拌后迅速拿起杯子透着太阳光看,如果杯底有沙子,证明掺了沙。
接着把鱼粉淘洗几次,至鱼粉几乎全被淘出时,用吸管吸出杯底上的沉积物,放在平面玻璃上细心观察:如其中有微小的酱红色小片,证明掺有棉籽饼等;如果内有微小的肉红色颗粒或丝状物,证明掺有肉粉或羽毛粉等。
鱼粉掺假的鉴别方法

鱼粉掺假的鉴别方法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因为不少食品企业为了发展,不择手段,把各种垃圾鱼粉加入鱼粉中,给消费者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鱼粉掺假尤其令人担忧,因为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健康,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消费者安心放心地购买鱼粉,了解鱼粉掺假的鉴别方法非常有必要。
一、观察颜色
由于某些次等鱼粉都是以人工增加剂来调整颜色,因此可以通过观察鱼粉的颜色来鉴别鱼粉的质量。
正常的鱼粉的颜色介于黄褐色和黄白色之间,如果颜色过于黯淡,则可能含有掺假物;如果颜色过于鲜艳,也有可能是添加了颜色剂。
二、气味判断
鱼粉有独特的鱼味,如果有人工添加的气味,则往往有一股酸臭的气味,通过闻鱼粉的味道,可以判断鱼粉的真伪。
三、质地考察
正常的鱼粉为颗粒状,质地细腻幼嫩,没有粘稠感,如果鱼粉质地粘稠,则可能含有掺假物增稠剂。
四、发泡测试
将鱼粉加入温水中,若是真实的鱼粉,会发出细小的气泡,而如果是人工添加的,则气泡往往较大,有明显的油腻感,甚至有油泡漂浮在水面上。
五、重金属检测
大多数次等鱼粉中都含有微量重金属元素,可以采用石蜡分离技术,对鱼粉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测试,从而鉴别鱼粉的掺假情况。
目前,我国禁止使用各类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冷冻鱼粉,如果发现有任何掺假行为,将严惩不贷,所以消费者应当在购买鱼粉时,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做到货比三家,以便购买到优质的产品,保证自己的健康。
以上就是有关鱼粉掺假的鉴别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鉴别鱼粉的真伪,让消费者能够安心购买优质的产品,摆脱食品安全问题的困扰,吃到真正的安全食品。
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鱼粉掺假鉴别检验免费

实验二鱼粉掺假鉴别检验【学习目标】通过实验能够正确判断鱼粉的真假和质量好坏。
能够利用显微镜、化学试剂鉴别鱼粉的掺假状况,以此了解饲料原料市场的现状,便于生产实践中合理采购应用。
一、检验方法(一)显微镜检验显微镜检验可根据各种饲料原料的结构特征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辨别,显微镜检需要一定的经验或长期工作的经历。
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鱼粉为小颗粒状物,表面无光泽。
鱼肉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其肌纤维大多呈短片状,易碎、卷曲,表面光滑、无光泽,半透明。
鉴定鱼粉的主要依据是鱼骨和鱼磷的特征。
鱼骨坚硬,多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一些鱼骨呈琥珀色,其空隙为深色;一些鱼骨具有银色光。
鱼骨碎片的大小、形状各异,鱼体各部分(头、尾、腹、脊)的骨片特征也不相同。
鱼磷是一种薄、平而卷曲的片状物,外表面有一些同心环纹。
鱼皮是一种晶体似的凸透镜状物体,半透明,表面破碎,形成乳白色的玻璃珠。
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鱼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孔隙组织为深色,纺锤形,有波状细纹,从孔隙边缘向外延伸。
(二)试剂检验1.原理特有的掺假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与特定的化学试剂起反应,呈现特殊的颜色,依据特殊的显色反应判断掺杂物的性质。
2.检验方法(1)鱼粉掺有麸皮、米糠、花生壳、稻壳粉的检验取几克鱼粉样品于100.0ml烧杯中,加入5.0倍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10.0—15.0min,掺假(杂)物比重轻,浮于水面上,依据漂浮物的多少可以判断掺假量,将漂浮物取出放于培养皿烘干或晾干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
(2)鱼粉中掺杂草粉(锯末等木质物)的检验检验方法1:取少量鱼粉样品于培养皿,加入95.0%乙醇浸湿样品,再滴加几滴浓盐酸,则出现深红色,加入水后深红色物浮在水面。
说明有掺杂物。
检验方法2:取1.0—2.0g鱼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10.0%的间苯三酚10.0ml,再滴加数滴浓盐酸,有红色颗粒产生,则为含有木质素的掺杂物。
(3)鱼粉中掺有淀粉类物质的检验取样品2.0—3.0g置于烧杯中,加入3.0倍水后,加热1.0min,冷却后滴加碘—碘化钾溶液,掺有淀粉类,则颜色变蓝,颜色越深,掺假程度越高。
《课程讲解》-3.鱼粉质量判断 (不错)

鱼粉质量判断方法
• 镜检和感观检查----识别真假 的手段
• 新鲜度的测定--------决定用途 的工具
• 常规指标和氨基酸----指导配 方的依据
一 鱼粉的镜检方法
• (1)总则: • 找出剥去伪装的方法是关键 • 镜下看到的掺假物要用其它方来
确认 • 抓主要问题,不要一叶障目 • 结合其它检测数据,综合下结论
2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VBN)
• 原理:蛋白质变质分解时,氨基酸脱氨基生 成氨,氨基酸脱羧基生成胺,氨与胺在碱液 中被蒸发出来,用硼酸吸取,用标准盐酸反 滴定,测出其含量.
• 步骤:称取5-10克样品于250ml具塞三角瓶 内,准确加入100.00ml水,振荡30min,过滤, 取滤液10.00ml,按粗蛋白蒸馏操作,但加入 的碱为氧化镁溶液(10g/L)5-8ml.
• 问题:某个鱼粉1镜检:可见鱼体各部, 但鱼体较小,有很多粉状物,感观鲜度 差一点。
• 2常规:CP61%、Ash 13.1%、Ca2.12、 P2.05%
• 3AA:Lys5.95、Met1.43、Thr2.56 • 4鲜度:挥发性盐基氮195mgN/100g, 请问这个鱼粉正常吗?
6、镜检的操作流程
• 每一种方法均有其局限性,需综合分析。
1、组胺的测定
• 原理:鱼粉中组胺用三氯乙酸提取,之 后调PH=9,将游离的组胺用正戊醇提取 出,之后再用HCL反萃取,用偶氮试剂 显色。
• 组胺+三氯乙酸盐(溶于水)- (PH=9— —组胺(溶于正戊醇)——HCl—正戊醇 (组胺溶于稀HCl)
1、组胺的测定
1、组胺的测定
• 收集水相(下层)于20ml刻度试管内,用水 定容至刻度,摇匀,吸取1.00ml(2.00ml)盐酸 提取液于10ml比色管内,加入碳酸氢钠溶 液(50g/L)3.0ml,摇匀,振荡下加入偶氮试 剂3.0ml,用水定容到刻度,室温下显色 10min,用1cm比色皿于480nm下测定吸光 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粉的质量判断及检测
鱼粉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但是市场上的鱼粉时常有掺假现象发生,而且掺入的大多是廉价的不易被吸收的羽毛粉、植物根茎粉、皮革物等,大大降低了饲料的品质。
因此必须对鱼粉的质量进行监控,下面介绍鱼粉的质量检测方法。
感官特性
纯鱼粉一般为黄棕色或黄褐色,也有少量的白鱼粉、灰白鱼粉等,依鱼品种而有差别。
具有烹烤过的鱼香味,并稍带有鱼腥味。
混入鱼溶浆的腥味较重,不可有酸败、氨臭等腐败味及过熟的焦味。
鱼粉为粉状,含鳞片、鱼骨等,处理良好的鱼粉均有可见的鱼丝。
新鲜鱼肉的肌纤维富有黏着性,黏性上佳的鱼粉较新鲜。
颗粒细度为至少98%能通过筛孔宽度为2.80毫米的标准筛网。
化学检测
粗蛋白粗蛋白是鱼粉中含有氮物质的总称,从多个样品的检测数据和生产情况来看,国产鱼粉的粗蛋白一般为45%~55%,进口鱼粉的粗蛋白一般为60%~67%,太低可能属于鱼粉原料杂质高所致,太高则可能是掺伪所致。
粗蛋白测定的方法一般用凯式定氮烧瓶法。
胃蛋白酶消化率胃蛋白酶消化率是指被胃蛋白酶消化的蛋白质与粗蛋白之间的比例。
合格的鱼粉,其蛋白酶消化率不应小于85%。
方法步骤:准确称取1克左右脱水脱脂鱼粉,放入30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经过预热(42℃~45℃)的0.2%胃蛋白酶液150毫升,盖好密封,在45℃下边搅拌边消化16小时(可用恒温振荡器)。
消化后用滤纸过滤,然后用温水洗净滤纸上未消化物,将未消化物连同滤纸转入凯式烧瓶中进行消化,随后测出未消化粗蛋白量。
鱼粉的胃蛋白酶消化率=(鱼粉粗蛋白-未消化粗蛋白的量)/粗蛋白×100%。
另外,鱼粉的粗脂肪一般不应高于12%。
而鱼粉粗纤维应该几乎为零,太高则掺有纤维质的原料。
如:粗糖、木屑等。
对一些常见掺假物的检测
鱼粉中掺入羽毛粉的检测方法步骤:将1克左右鱼粉放入500毫升三角瓶中,一瓶加1.5%硫酸液100毫升,微火煮沸30分钟并不断添加蒸馏水以保持煮沸的硫酸浓度,完成后静置,取少量瓶中残渣分别置两个载玻片上。
在50倍~100倍显微镜下观察。
经硫酸处理的残渣,如果有浅色羽毛粉,则经硫酸水解后颜色呈黄色。
如果有深色羽毛粉,则经硫酸水解后颜色呈深褐或者黑色。
在显微镜下,完全水解的羽毛粉呈黄、灰或褐色半透明颗粒状,而水解不完全的羽毛粉,则能看到一些管状物,这些是羽毛干或者羽毛管,多为黄、褐色,有的形同玻璃碎粒。
鱼粉中掺入棉子饼粕的检测将20目和40目分样筛叠放在一起,然后取被检鱼粉放入分样筛,摇5分钟左右。
观察中层40目筛余物,观察筛上是否有棉纤维,棉纤维大多呈深黄或棕黄色,另外筛上还可见深褐色棉子壳碎片,可证实鱼粉中掺有棉子饼粕。
鱼粉中掺入尿素及其他氮肥的检测方法步骤:取1克~2克鱼粉置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50毫升并充分搅拌,用定性滤纸过滤后,再用蒸馏水洗7次~8次,洗涤液的总体积约200毫升,然后将全部鱼粉放在一张滤纸上置于65℃烘箱中烘干2小时,利用凯式定氮法即可测得粗蛋白含量。
例如鱼粉标有粗蛋白为65.2%,水洗后为34.7%,这说明后者掺有一定数量的可溶性氮肥。
鱼粉中掺入菜子饼或棉子饼的检测正常的鱼粉其粗纤维很低,一般在0.1%~1%,粗灰分一般不超过23%,当掺入菜子饼或棉子饼后可使粗纤维增加到10%以上,因此,当灰分高于28%,粗纤维高于2%,即表示有掺假物。
鱼粉中掺入植物性物质或者细沙的检测取样品少许,放入洁净的玻璃杯或烧杯中,加
入10倍体积的水,剧烈搅拌,静置后,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若水面漂有植物性物质如稻壳粉、花生壳粉、麦麸等,说明有水解羽毛粉或植物性物质掺入,若杯底有沙石及矿物质,说明有这些物质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