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在国际事物中发挥的重要建设性作用
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

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中国在政治上的国际地位与日俱增。
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倡导和平、正义与合作,推动解决全球热点问题。
例如,中国在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以及南海争议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调解作用。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的。
第三,中国在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国际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智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关注。
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也逐渐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工具。
随着中国日益重视国际教育合作,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这为中国扩大国际影响力提供了重要机会。
同样,中国在全球文化产业中的崛起也使其在全球文化话语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后,中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中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
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
中国还倡导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通过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和参与国际环境协议的谈判,积极引领全球环境治理。
综上所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是多层次、多领域的,与其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密切相关。
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中国继续崛起,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将进一步扩大。
试论中国坚持主动作为和平发展外交政策的历史必然

试论中国坚持主动作为和平发展外交政策的历史必然【摘要】中国的坚持主动作为和平发展外交政策,是中国作为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体现。
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和平外交传统,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更加重视和平发展,将经济实力与和平外交相结合。
国际局势对中国外交政策有所影响,但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奉行和平发展理念。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积极扮演建设性角色,推动国际合作与发展。
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有着积极贡献,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中国的主动作为和平发展外交政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符合中国国家利益与世界发展潮流,具有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关键词】和平发展,外交政策,中国,主动作为,历史必然性,国际局势,经济实力,和平外交传统,和平发展理念,国际事务,积极角色,现实意义,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1. 引言1.1 外交政策的重要性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在对外事务中制定的一系列原则、战略和行动方针。
它不仅影响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发展和国际声誉。
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至关重要。
外交政策可以帮助一个国家建立国际关系,促进国家间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外交政策,一个国家可以与其他国家签订各种协定和条约,推动双边或多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外交政策也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保护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
外交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通过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一个国家可以预防和化解国际冲突,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
外交政策还可以帮助国家防范外部威胁,确保国家的国家利益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外交政策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明智的外交政策可以帮助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可,实现国家的长期发展和繁荣。
制定一套符合国家利益和实际情况的外交政策至关重要。
1.2 中国主动作为和平发展的背景中国主动作为和平发展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原文:近年来,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
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参考译文:In recent years, China's international prestige and influence grew significantly. We played an important and constructive role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effectively safeguarded our national sovereignty,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interests. We made major progress in our all-around diplomacy. We successfully hosted the Beijing Olympics and Shanghai World Expo, thus fulfilling dreams the Chinese nation had cherished for a century. Thes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clearly show the advantag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reat power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y greatly increased the confidence and pride of our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strengthened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nspired us to forge ahead.。
中国在国际合作方面的作用和贡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在国际合作方面的作用和贡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秉持着和平、合作、共赢的理念,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本文将分析中国在国际合作方面的经济和政治作用,探讨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定位和角色,展示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和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大部分来探讨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和贡献。
首先,将在第二部分探讨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经济作用,包括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贡献,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接着,在第三部分将探讨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政治作用,包括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整体作用和贡献,并展望中国在未来国际合作中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和贡献,着重分析中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影响力。
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表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和角色。
同时,借助本文分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贡献,可以为未来探讨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发展方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经验和实践进行总结和展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2.正文2.1 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经济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在国际合作中。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首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中国的出口产品遍布全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同时,中国也是许多国家的重要进口市场,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撑。
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 单元测试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四单元国际组织训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0小题)1.2022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团结合作勇担责任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亚太经合组织是()①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①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①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①区域性、非政府间国际组织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2023年2月18日,第36届非洲联盟峰会开幕,主题是“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年:加快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实施”。
习近平主席在致峰会的贺电中表示,愿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一道,进一步加强中非友好合作,密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配合,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中非合作共赢,通过结成同盟构建友好伙伴关系①非盟是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①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①非盟影响力与日俱增,最重要的决策是由非盟委员会作出的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投资重点在亚洲,到2025年,气候变化融资将占核准融资总额50%,跨境互联互通将占25%至30%。
早在开业第二年,就以其严格内部审计机制,获得三家国际评级机构的最高信用评级。
由此可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①遵循平等互利的运作原则,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①坚持绿色、廉洁的目标,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①替代了原有的开发银行,成为国际合作的新平台①致力于亚洲地区的投资,推动地区之间互联互通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近期,刚果(金)反政府武装M23运动在其国内东部地区持续作乱,且持有的武器装备水平远在刚果(金)安全部队和联合国刚果(金)稳定特派团之上,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
基于此,联合国安理会以10票赞成、5票弃权通过第2641号决议,将对刚果(金)的有关武器禁运、旅行禁令和资产冻结等制裁措施延长至2023年7月1日。
这说明联合国安理会()A.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的主要责任B.通过特定的投票机制,以达成其宗旨代5.中国政府重视发展与欧盟的关系,积极传递支持欧洲一体化的信号,寻求探索中欧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马朝旭就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作用等答问

马朝旭就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作用等答问2009年10月27日19:04来源:中国新闻网问:许多人关注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日益上升的影响力,也有人批评中国正在雄心勃勃地谋求地区和国际事务主导权。
你如何回应这些批评?中国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世界领导者?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中国一直奉行的不干涉内政原则。
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要求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积极角色,中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答: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深度的问题,也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我很欣赏这样的提问。
这两个问题应该在学术研讨会上进行深入的探讨,我担心在今天的场合恐怕很难用一两句话回答你的问题,但是我还是愿意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关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作用,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我们的目标是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和谐世界。
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原则,也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之一,中国坚定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
同时,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在世界形势更加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将继续在国际上发挥我们应有的、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问:关于温总理访问埃及以及出席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的问题。
中方对此次会议有什么期待?特别是这次中国将向非洲国家提供多少援助和贷款?答:你的问题关系到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会议,也关系到温家宝总理即将对埃及进行的访问,我愿意比较详细地回答你的问题。
埃及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今年是中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十周年。
访埃期间,温总理将会见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同纳齐夫总理举行会谈。
双方将就进一步深化中埃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双边务实合作,促进中非、中阿集体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双方还将签署有关合作文件。
国际事务的重要作用

从政治经济来说, 从政治经济来说, 中国的腾飞, 中国的腾飞,对国际 事务的影响是巨大的
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进步和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加深,中国以新的 面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一贯积极支持和参 与联合国的各项工作,遵守联合国议案和决议,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基 本原则,在维护正义和国际秩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在当今世界 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中国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深化国 际民主,建立更加公正、合理、互惠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既 维护国际正义、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也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既维 护和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从全局出发解决国际社会的实际问题; 既维护国家主权、坚持反对干涉国家内政的原则,也考虑在特殊情况 下国际社会有权利有义务对一些国家采取维和、适当干预与预防措施 的权利;既支持国际反恐、防扩散等维护国际安全的措施,也维护国 际经济的正常秩序、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解决地区 贫困问题。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解决国与国争端的基本 准则,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精神。中国为促和平、求发展而 采取的灵活、务实的态度,丰富了在联合国框架下处理国与国之间关 系的实践。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有了中国这一维护和平、稳定力量 的积极参与,联合国才得以成为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并在谋求人类的 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世界离不开中国 中国离不开世界
60年前,联合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欢呼 60年前,联合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欢呼 声中成立了。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历史上的一 件大事。60年来,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件大事。60年来,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制止侵略行为,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了不懈 的努力,成为全世界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 展的最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中国作为联合国的主 要发起国之一,先后参加了筹备成立联合国的华 盛顿会议、莫斯科会议、华盛顿橡树园会议和旧 金山会议,为《联合国宪章》 金山会议,为《联合国宪章》的正式生效和联合 国的正式成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1971年 国的正式成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1971年 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 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 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中国认真遵循联合国宪章 精神,切实履行联合国的各项义务以及安理会常 任理事国的重要职责,在联合国内发挥着越来越 大的作用。
中国应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系。大力倡 导全球合作发展 新理念 ,赢得 国际社 会广泛 认 同。积极 参与解决 全球热 点 问题 ,提
出更多 “ 中国方案” ,发挥更 大作用 。以更加积极 的姿 态倡 导和践行 多边 主义,参与 多边 事务 , 通过在 国际组织 中发挥 重要作 用促进 全球性 问题 的解决。主 动推 进全球 治理规则制 定,推 动 国 际体 系变革 与完善。坚持底 线思维 ,坚定 维护 国家利益和 人类利 益,为 中国与世界 的长 期和平 发展奠定 坚实基础 。
关 键 词 :中国故事 合作共赢 全球治理 综合外交
作 者 简 介 :任海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副部长、副研究员;
许朝友 ,中国 国际经济交流 中心交流部部长。
新 中国成立 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 3 0多年来 ,中国在调解重 大国际和地区热点 问题 、
解决全球性 问题 、维护世 界和平 等方 面发挥着 越来 越重 要 的作 用 。在新 形势下 ,随着 综 合 国力 的不断增强 ,国际地 位和影 响力 的不断提 高 ,中国应 当秉 持 国际道义更 加积极 主
概念及理念 ,阐述好 中国人 的精神 追求 和价值取 向;如何 既坚持 用爱 国主义增 强 民族凝 聚力 和 自信心 ,又充分展 现谦 虚 、理性 、包 容 的大 国风 范 ,构建 一个 既符合 中国实 际又 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的话语体系 ,是当前及今后一个 时期讲好 中国故事 的核心工作 。
执政方略以及核心价值取 向,在 国际社会引起 高度关注 和热 烈反 响。比如 “ 中 国梦" “ 新
・
06 0・
型大 国关系 ”等提法 ,就是我 们党 执政理 念与价 值追求 的最新 表达 。如 何 以一 个大 国的 世界观 、气度胸怀 、深厚 的文 化积淀 和丰 富生动 的语言 来深 入理解 、诠 释并传 播好这 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在国际事物中发挥的重要建设性作用论中国在国际事物中发挥的重要建设性作用在当代世界,中国不仅率先提出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而且以积极的、负责任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
不争的事实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知名人士开始热议"中国的贡献",关于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的话语频频出现于各类会议、论坛和媒体中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就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建设性作用"而言,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致力于解决现有的矛盾冲突和各类争端,合理、规范地运用国际社会公认的制度、规则来发展自己、保护自己,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二是着眼长远,提升自我话语的国际认同,积极参与国际各种规则的制订,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参与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制度和各种运行机制的工作,推动地区和全球的和平、合作与发展,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是基于我们和平发展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和第二步,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
在此基础上,中国人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我们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
中国的繁荣发展是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重要的积极因素。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缘于我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中国的发展繁荣带动了周边及各贸易伙伴国家与地区的繁荣复苏,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提高了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2001年以来,中国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引擎。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世界最发达的几个国家在对世界经济贸易、财政金融政策、汇率等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制订有关游戏规则时,都无法忽略中国因素。
法国《世界报》2008年1月4日发表题为《如果没有中国,我们该怎么办》的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活力"。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还在于中国在联合国的重要地位。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国际组织或国家集团所无法替代的。
中国重视并努力维护联合国的核心地位和安理会的权威。
作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充分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
中国积极支持并参加联合国及其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精神开展的各项工作,在联合国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中国主张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出发,在民主、公正、客观、平衡和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联合国及安理会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以增强其效率和有效性。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关键在于始终如一地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各国友好相处,不容许任何国家和集团损害我国的尊严、主权、独立和安全;坚持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
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
中国同主要大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已成为维护大国关系稳定的重要力量。
中国视大国关系为"关键"。
中美两国关系总体稳定发展,战略经济对话和战略对话机制取得积极成果,在朝核等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保持有效磋商与协调;中俄两国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水平;中欧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增加,全面合作日益深化;中日双方近年来就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达成了共识,致力于发展长期稳定、睦邻友好的双边关系。
中国影响力的增强,不仅提高了自己在大国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已成为主要大国借重的对象。
中国积极推进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
"远亲不如近邻"。
周边外交在我国外交全局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陆地边界2.2万多公里,海岸线1.8万多公里,直接接壤邻国就有14个。
中国视周边外交为"首要",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通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10+1)合作、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双边和区域合作,共同营造了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促进了共同繁荣。
中国外交有声有色在当前国际形势中,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主流,中国和平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
2005年,中国外交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利用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塑造了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国际形象,展现了坦诚、负责、务实、灵活、开放的外交风格和坚持原则、仗义执言的社会主义国家风范。
从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利益出发,中国外交全面运筹同周边国家关系、同大国关系、同发展中国家关系及多边外交,增强外交软实力,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
中国致力于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在新形势下,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切增多,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追求。
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迄今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提供了2000多个援助项目,已累计对49个不发达国家免除到期政府债务374笔。
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等,成为新时期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集体对话与合作的成功尝试。
中国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已成为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
迄今为止,中国已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参加了130多个国际组织,并在军备控制、贸易投资等国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有了中国的参与,许多国际热点问题呈现出积极的发展变化态势。
譬如:2007年10月举行的第六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的共同文件。
朝鲜关闭宁边核设施并对其核设施加以"去功能化",朝鲜半岛向无核化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相信中国是对世界负责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如: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求发展的观点;关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观点;关于包容互补、尊重文明多样性的观点、关于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重要手段来保证国际安全的观点,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广泛国际经济互利合作的观点。
最近中国在总结上述理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口号。
中国把这些理念体现在外交政策、外交实践和对外宣传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加强了对外影响。
突出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础地位。
中国继续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双边合作,不断丰富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构筑长期稳定、平等互利、全面合作新型伙伴关系。
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援助增加,经贸合作发展较快。
积极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推进“中阿合作论坛”建设和“中非合作论坛”后续行动,提升同拉美区域组织的关系。
中国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已成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积极力量。
迄今为止,中国共参与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现正在执行维和任务的有1900多人,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中国自1990年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累计新建、修复道路73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7600多枚,运送人员12万多人次、物资26万多吨,接诊病人3.6万多人次。
先后有3名军官和5名士兵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牺牲。
中国政府履行义务,积极应对全球变暖等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负责任一员。
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胡锦涛主席在2007年6月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及发展中五国领导人会晤时,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立场,显示了中国积极的、建设性和负责任的态度。
中国主张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框架内,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国际协作,努力形成世界各国在协力保护环境中共同发展、在优化环境中持续繁荣的良好局面。
2007年12月,标志着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座新里程碑--"巴厘岛路线图"孕育出台,中国为绘成"巴厘岛路线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创造性地与一些国家互办"文化年"、"国家年"活动,成为推动世界文化和谐的创造者和建设者。
继2003年至2005年中法互办"文化年"后,"文化年"、"国家年"已成为中国对外交流领域的热门词汇,如"俄罗斯年"、"中印友好年"、"意大利年"、"中韩交流年"、"西班牙年"、"中希文化年"等等。
"文化年"、"国家年"活动不仅涉及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广播电视、图书出版、青年、体育、民族、宗教、建筑、环保、旅游等领域,也与政治、经贸等领域紧密相连,为提升国家之间的全面合作关系搭建了新平台、增添了新动力。
努力推进和谐世界建设世界主要力量在向均衡化方向发展。
虽然这个过程将很漫长,但是重要的是,它已经开始。
通过伊战,美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特别是软实力,都有流失。
虽然美国将长期保持一超地位,但是对世界的主导地位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