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医学伦理基础理论
医学伦理学第二章:第三节 医学后果论

第三节 医学后果论⼀、概述(⼀)后果论后果论是伦理学的重要理论,⼜被称为⽬的论或效果论,是以道德⾏为后果作为确定道德规范的最终依据的伦理学理论。
它认为确定道德规范的⽬的是调整⼈们的利益,道德所规范的就是⼈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使道德⾏为取得好的⾏为结果。
根据道德效⽤的主体(道德有利的主体)不同,后果论发展到今天主要包括利⼰主义、功利主义和公益论。
利⼰主义就是根据⾏为是否以⾃⾝利益为直接⽬的⽽确定道德规范的后果论。
利⼰主义⼜分为极端利⼰主义和合理利⼰主义。
前者认为确⽴的道德规范必须直接有利于实现⾃⾝利益,不考虑别⼈的利益,即使伤害他⼈利益也不顾。
如德国的施蒂纳提出了“我就是⼀切”的极端利⼰主义理论。
后者是追求个⼈利益⽽不损害他⼈利益。
“主观为⾃⼰,客观为⼤家。
”如法国的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尔巴哈,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持这种观点。
功利主义就是根据⾏为是否以相关者的利益为直接⽬的⽽确定道德规范的后果论。
功利主义的原则是“多数⼈的幸福”。
功利主义认为确定的道德规范必须直接有利于实现多数⼈的幸福。
如英国的休谟、亚当•斯密、边沁、穆勒等持这种观点。
公益论就是根据⾏为是否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直接⽬的⽽确定道德规范的后果论。
随着⼈类的不断社会化,不同群体、国家乃⾄整个世界有着共同的、长远的利益,这些公益与每个⼈的利益息息相关。
公益思想⾃古就有,当今世界⼈们共同⾯临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猛增、贫富差距等⼀系列现实问题,使⼈们的公益意识空前强烈。
公益论认为确定的道德规范必须直接有利于⼈类的共同利益。
(⼆)医学后果论医学后果论是医学伦理学的重要理论,是以医学道德⾏为后果作为确定医学道德规范的最终依据的医学伦理学理论。
它认为确定医学道德规范的⽬的是调整⼈们的利益,医学道德所规范的就是⼈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使医学道德⾏为取得好的⾏为结果。
医学后果论同样是医学伦理学古⽼⽽永恒的理论之⼀,医学后果论是后果论在医学领域中的贯彻。
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基础理论——构建医学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基石一个道德选择的例证有一艘航船在海上遇险,很快就要沉没,船上载有12人,但只有一只至多能乘6人的救生艇。
这12人是:72岁的医生、患绝症的小女孩、船长、妓女、精通航海的劳改犯、弱智的小男孩、青年模范工人、天主教神父、贪污的国家干部、企业经理、新近暴发的个体户、你自己。
现在请你选择能上艇逃生的6人,并说明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可供选择的结果72岁的医生患绝症的小女孩船长妓女精通航海的劳改犯弱智的小男孩青年模范工人天主教神父贪污的国家干部企业经理新近暴发的个体户你自己这里涉及三种基本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的根据:好(good)、价值(value)为出发点的功利论(后果论、结果论、目的论)应当(ought)、义务(duty)、正当(right)为出发点的义务论(道义论)以品质为核心和衡量标准的美德论第一节医学美德论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就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
——黑格尔一、医学美德论概述(一)什么是美德论美德论,又称德性论或品德论,重点研究做人应该具备的品格、品德。
换句话说,美德论告诉人们什么是道德上的完人以及如何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一、医学美德论概述(二)医学美德论医学美德论研究做为医务人员应该具备的品德、品格。
即,它研究什么是道德上完美的医务人员以及如何成为这种医务人员。
二、医德品质(一)什么是医德品质?定义:医德品质是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德行为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
1、医德品质的内容是医德规范。
2、医德品质与医德行为互为一体。
(二)、医德品质的构成要素1、医德认识(知)2、医德情感(情)3、医德意志(意)4、医德信念(信)5、医德行为(行)二、医德品质(三)医德品质的内容1、仁慈。
即仁爱慈善,就是对病人同情、关心、爱护的人格品质。
2、诚挚。
即医务人员忠诚于医学科学,坚持真理,忠诚于服务对象,不说假话。
医学伦理学基础理论

Basic contents:防病治病,维护健康,减轻痛苦,延长寿命。 General contents:一般医德规范所规定的内容。
7/17/2021
王云岭
27
Ⅲ The 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 of Medical Deontology
义务论的核心在于强调对正义的敬重。
7/17/2021
王云岭
22
义务论的核心在于强调 对义务的敬重和无条件服从
7/17/2021
王云岭
23
Where do duties come from?
天启论(主观唯心主义者) 神诫论(宗教伦理学,如基督教伦理学) 直觉论(多数普通人的看法) 善良意志论(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
讨论:你如何评价“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原则”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7/17/2021
王云岭
11
Several kinds of Consequentialism
公益论:是根据行为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 来判定行为是否合乎伦理的伦理学思想。一 种好的行为应该能够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7/17/2021
王云岭
7/17/2021
王云岭
9
Several kinds of Consequentialism
Egoism:是根据行为后果与自身利益的关系而判定该行为是 否合乎伦理的伦理学思想。它认为,好的行为应该能够增加 行为者本人的利益。包括极端利己主义和合理利己主义。
Discussion:Is Egoism immoral?
请问,这两位军医的道德观正确的程度各有多大?好的 目的能证明手术军医所用手段的正当性吗?为什么能?为什么 不能?
第二章 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和规范体系

第二章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和规范体系引言:随着生命科技的进步,医学科学研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实践证明,现代医学护理服务越来越不能离开伦理的参与;更重要的是,医护人员的职业生涯也越来越赖依于伦理理论的指引。
第一节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由生命论、人道论、美德论、道义论和功利论这些基本理论构建而成。
一、生命论:分为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及生命价值论。
(一)生命神圣论:1.含义:生命神圣论是指强调人的生命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伦理观念及其理论。
2.产生和发展:生命神圣论萌发于人类最初的生活观察和感受,在长期的医护实践中,人类对生命神圣的认识开始成为一种成熟的,以珍惜生命、救助生命为核心内容的系统理论。
3.敬畏生命伦理学:由阿尔贝特施韦泽提出。
其基本思想是:“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
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
”其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肯定世界和人生;二是恪守底线伦理。
它要求行为主体承担起对一切生命的责任,为实现人的最高价值而努力,并且要求行为主体敬畏自我和自我以外的生命意志,坚守不害人和不随意杀人的道德黄金律。
4.意义:生命神圣论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重要价值,它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推动了医学和医护道德发展,为医学人道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生命质量论:1.含义:生命质量论是以人的自然素质(体能、智能、社会适应能力等)的高低为依据,衡量生命对自身、他人和社会存在的价值的一切伦理观念。
2.基本内容:人的个体生命是由数量和质量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构成。
生命数量是人口多少和个体的人具体生存的年限。
生命质量是指对个体整个生命包括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受限程度的综合估量,其中主要是指人的生命的自然质量,即对某一生命以生物学生命的意义为依据来判断是否具备作为人的基本要素。
生命质量论主要观点是:生命质量不在于生命存在本身,而在于其存在的质量,人.........................们不应该只单纯地追求生命的数量,更应该关注生命的质量..........................。
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节目录
三、医学功利论
1、定义 以医学道德行为后果作为确定医学道德规范 的最终依据的医学伦理学理论。 它认为确定医学道德规范的目的是调整人们 的利益,医学道德所规范的就是人们之间的利 益关系,以使医学道德行为取得好的行为结果。
节目录
2、医学功利的指向 服务对象的利益:病人、相关者、医学公 益 医学界的利益:医务人员、医疗卫生单位 医学卫生事业 3、医学功利论在医学伦理学中的作用 可以借以确立医学道德的目的 检验医学规范 可用来解决医德规范的冲突
节目录
二、医学美德论
1、定义: 以医学品德、医学美德和医务人员 为中心,研究和探讨医务人员应该具有 一个什么样的人,有道德的医务人员是 什么样的人,医务人员应该具有什么样 的品德或品格。
节目录
二、医学美德论
2、医德品质
(1)定义: 即医学品德,是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德行为中形 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状态。 医德品质与医学道德规范体系的关系 医德品质与医德行为 (2)构成要素 医德认识、医德情感、医德意志 (3)医德品质的内容 仁慈、诚挚、严谨、公正、节操
节目录
二、生命神圣论
(一)概述
生命神圣论指人的生命具有至高无上、神圣不可 侵犯的道德价值的伦理观。
节目录
二、生命神圣论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黄 帝内经》 “圣人虑天下,莫贵于生。”——《吕氏春秋· 重 己》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 此”——孙思邈《千金方》 “生命就是人的最高的宝物。”——《费尔巴哈 哲学著作选集》
节目录
一、关于生命的本质 人的生命是什么?
自然属性:泰勒斯“土”、赫拉克里特 “火”、柏拉图“理念”、亚里士多德 “隐得来希” 、阿那克西美尼“气”、 恩格斯“蛋白体”、贝塔朗菲“组织体 系”。 社会属性: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思维属性:自觉理性、“我思故我 在”“人是万物的尺度”
最新医学伦理学教案——第二章 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美德的涵义、构成要素和内容,医学义务论的基本内容,医德义务与法律义务的不同,医学效果论是制定、检验和协调医学道德规范的理论基础,生命神圣、质量、价值论的内容,医学人道主义的涵义和伦理意义;熟悉医学伦理学三个基本理论之间的关系,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的理论内容,熟悉历史和现实中的医学人道主义;了解医学美德论、医学义务论和的意义和医学后果论的意义和局限性,了解人道主义的涵义和历史渊源。
二、讲授学时4学时三、讲授的内容纲要及重点、难点(一)内容纲要1、医学美德论的内容,医德品质的涵义、医德品质的构成要素和内容。
2、医学美德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3、医学义务论的内容和医德义务的含义、特点和内容。
4、医学义务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5、医学后果论的内容,医学后果的利益内容以及医学后果论在医学伦理学中的运用。
6、医学后果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7、医学美德论、医学义务论和医学后果论之间的关系。
8、生命神圣论的概念、意义和局限性;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概念和意义。
9、生命神圣、质量、价值论的内容。
10、人道主义的涵义和历史渊源。
11、医学人道主义的涵义、历史与现实以及根源、伦理意义。
(二)教学重点1、医德品质的涵义、医德品质的构成要素和内容。
2、医德义务的含义、特点和内容。
3、医学后果论的内容。
4、生命神圣、质量、价值论的内容。
5、医学人道主义的涵义、历史与现实以及根源、伦理意义。
(三)教学难点1、生命神圣论的局限性。
2、医学美德论、医学义务论和医学后果论之间的关系。
3、医学后果论在医学伦理学中的运用四、教学设计第一节医学美德论一、概述(一)美德论美德论是美德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又被称为德行论或品德论。
它以品德、美德和行为者为中心,研究和探讨人应该具有一个什么样的人,有道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德或品格?(二)医学美德论医学美德论是传统的医德学的理论,它以医学品德、医学美德和医务人员为中心,研究和探讨医务人员应该具有一个什么样的人,有道德的医务人员是什么样的人,医务人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德或品格?二、医学美德(医德品质)(一)医德品质的涵义所谓医德品质、即医学品德,是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德行为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状态。
医学伦理学第二章:第四节 生命论

第四节 ⽣命论⼀、⽣命神圣论(⼀)概述⽣命神圣论是认为⼈的⽣命具有道德价值的伦理观,认为⼈的⽣命是神圣不可侵犯、⾄⾼⽆上、极其重要的。
(⼆)⽣命神圣论的意义1、使⼈们珍重⽣命,有利于⼈类的⽣存和发展。
在⼈类社会早期,⼈们意识到⽣存的艰难,产⽣了⽣命极其宝贵的⽣命神圣思想。
⽣命对于⼈是第⼀重要的,⽣命与世界上的其他事物相⽐具有⾄⾼⽆上性,离开了⽣命,世界上万事万物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促使医学科学和职业的产⽣并促进其发展。
⽣命神圣论是医学科学和医学职业产⽣的基础。
⽣命宝贵,所以当⽣命受到伤害、受到疾病折磨的时候,就需要⼀种学问予以研究和解决,就需要有⼀种职业、⼀部分⼈专门为这些伤害、受到疾病折磨的⼈们提供帮助。
这门学问就是医学,这种职业就是医疗卫⽣职业,这些专业⼈员就是医务⼈员。
⽣命神圣思想,激励⼈们探索⽣命的奥秘,发现诊治疾病的新⽅法,建⽴维护⼈类健康的完善医疗卫⽣制度,也⼤⼤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
(三)⽣命神圣论的局限性1、⽣命神圣论具有抽象性,缺乏辨证性(1)从历考察,⼈的⽣命并不是绝对神圣不可侵犯的(2)在现实⽣活中不难发现,⼈的⽣命也不是绝对神圣不可侵犯的。
2、⽣命神圣论在现实中导致⼤量医学伦理难题。
(1)能否控制⼈⼝数量(2)能否实施⽣育控制措施(3)能否停⽌对病⼈的抢救(4)能否对⽣命进⾏研究(5)能否摘取⼈体器官进⾏移植⼆、⽣命质量论和⽣命价值论(⼀)⽣命质量论1、概述所谓⽣命质量论,是指根据⼈的⾃然素质的优劣,⽽采取不同对待的⽣命伦理观。
2 “⽣命质量”种类(1)主要质量主要质量指个体⽣命的⾝体或智⼒状态。
根据这⼀⽣命质量标准,⽣命质量论认为,诸如严重的先天⼼脏畸形和⽆脑⼉,其主要质量已经⾮常低,因此,已经没有必要进⾏⽣命维持。
(2)根本质量根本质量是与他⼈在社会和道德上相互作⽤上的⽣命的意义和⽬的。
根据这⼀⽣命质量标准,⽣命质量论认为,诸如极度痛苦的晚期肿瘤病⼈、不可逆的昏迷病⼈已经失去了与他⼈在社会和道德上的关系,失去了⽣命的意义和⽬的,因此,已经没有必要进⾏⽣命维持。
医学伦理学第二章:第三节 现代医学伦理

第三节 现代医学伦理
⼀、现代医学伦理概况
20世纪开始,⾃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突飞猛进,极⼤地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
随后,世界医学会、国际护⼠会等世界医学组织制定了⼀系列国际性医学道德规范。
从20世纪60代以来,由于⽣物医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们对⽣命科学和卫⽣保健领域中的伦理思考已突破了医疗领域的范围
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医学伦理学更为医学界乃⾄社会各界所关注。
⼆、现代医学伦理的基本内容
(⼀)诞⽣系列国际性的医学伦理规范
(⼆)形成社会主义医学道德
(三)出现⽣命伦理学(着重讲述)
⽣物技术的进步,使医学⾯临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难题,并对传统的伦理观念提出了新挑战。
这是产⽣⽣命伦理学的根本原因。
⽣命伦理学研究涉及的内容有:⽣物医学伦理学和伦理学理论;医患关系;⼲涉权、说真话和知情同意;病⼈的权利和医师的义务;⼈体实验中的伦理学问题;健康、疾病和价值;⾮⾃愿的民事关押和⾏为控制;⾃杀和拒绝抢救;安乐死;成⼈和有缺陷新⽣⼉的处置;⼈⼯流产和胎⼉研究;遗传学、⼈类⽣殖和科学研究的界限;社会公正和卫⽣保健等。
当然,⽣命伦理学作为⼀门新兴学科,⾯临着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加上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命伦理学的发展也将不断受到新的挑战。
三、对现代医学伦理的评价
(⼀)现代医学伦理的特点
1、公益论成为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2、⼀些国家相继成⽴医学伦理学组织和研究机构
3、医学道德教育更加系统化
(⼆)现代医学伦理⾯临的新课题
1、医学伦理关系的物化问题
2、⼤量医学伦理难题的出现
3、远程医疗中的伦理问题
4、医疗危机的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案例:深夜,如果没有车辆通过,是否 可以闯红灯 • 3.案例:苏格拉底之死 • 4.“康德之诚”“尾生之信”
案例 苏格拉底之死
•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一生追 求智慧,信守法律与正义。由于直言不讳 ,苏格拉底得罪政客美雷图斯、吕康和安 涅托斯,他们以“不信神”和“误导青年 ”的罪名将苏格拉底告上法庭。 •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慷慨陈词,据理力争, 不畏强权。大多数参加表决的公民不能容 忍他的强硬态度,再加之某些与他为敌的 政客的蛊惑,公民大会最终判处他死刑。
• 为什么要保密? • 这位医生做得对不对?如果你是这位医生,你会如 何处理? • 如何评价这位医生?
医学伦理基础理论
• 医学伦理学问题认识深化的成果;进一步 认识、分析、解决医学伦理问题的理性前 提。 • 历史逻辑:美德论→义务论→后果论。 • 医学伦理体系:后果论→义务论→美德论。
– 确立医学道德的目的 – 医学道德规范体系的确立 – 医学美德医学道德素质的培育和养成
•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
– 行为功利论(Act utilitarianism)和规则功 利论: – 一元功利论和多元功利论:
• 公益论(Theory of public interest)
利己主义(Egonism)
• 根据行为是否以自身利益为直接目的而确 定道德规范。
– 极端利己主义
• 价值
– 客体具有的利于、害于或无利无害 于达成主体目的、实现主体欲望、 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
• 效用性
–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利与有害以及无 利无害、符合与不符合以及无关, 就是客体对于主体的的效用性。
价值推理的逻辑
后果论的种类
• 利己主义(Egonism)——个人主义的表现 形式
– 极端利己主义和合理利己主义
公益论(Theory of public interest)
• 根据行为是否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直接目的 而确立道德规范的后果论。
• 随着人类的不断社会化,不同群体、国家乃至 整个世界有着共同的、长远的利益,这些公益 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公益思想自古就有,当今世界人们共同面 临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猛增、贫 富差距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人们的公益 意识空前强烈。
医学道德义务
• 医学道德义务即医学道德义务,是医 学界的职业道德责任。 • 从道义上,医学道德义务是客观的。 • 社会上只要存在着生疾患病的人群, 就需要医学职业;一个人只要选择了 医学职业,就应该承担救死扶伤、防 病治病、维护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 道德责任。
医学道德义务的特点
• 医学道德义务依靠非权力强制力量维 系 • 医学道德义务的履行不以获取权利为 前提 • 医学道德义务涉及的范围广泛
后果论:道德规范制定的逻辑
人性:人类伦理行为的种类
归纳:伦理行为的种类
• • • • • •
1.无私利他:目的利他的4种行为 2.纯粹害他:目的害他的4种行为 3.纯粹害己:目的害己的4种行为 4.单纯利己:目的利己而手段利己和害己的2种行为 5.为己利他:目的利己而手段利他 6.损人利己:目的利己而手段损人
第二章 医学伦理基础理论
•第一节 医学后果论 •第二节 医学义务论 •第三节 医学美德论
The Tarasoff case
• Tarasoff度完暑假回家,被Poddar杀害。这位 男子过去曾向他的精神病医生Moore坦白他想 杀她。这位精神病医生考虑到医生对病人负有 保密义务,没有向她或其家庭报告。医生也曾 设法将病人送进精神病院,但没有成功。T被 该男子杀害。 • 问题:
• (二)医学界利益
– 医学职业 – 医疗卫生单位
医学后果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 (一)医学后果论的意义
– 医学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医学道德 规范的医学伦理学根本理论。
• (二)医学后果论的局限性
– 提出医学道德规范需要医学义务论,提出医德 德目,需要医学美德论。 – 后果或效用难以定量和计算,也难以预测;有 可能导致社会不公正。
– 杨朱、庄子、尼采——出世隐居者 – 海德格尔、萨特——入世孤独者
– 合理利己主义
–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法国的爱尔维修,德国 的费尔巴哈,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等。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
• 根据行为是否以相关者的最大利益为直接目的 而确定道德规范。 •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 [1] Louis P. Pojman. Ethical theory: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
道德终极标准
“奴隶制度”和“惩罚无辜”
• “奴隶制度”
– 假想一个社会实行奴隶制比非奴隶制更能增进 最大利益净余额。
• “惩罚无辜”
– 假想法官明知一个人无辜,但如果惩罚、宣判 他死刑,便可阻止一场将有数百人丧命的大骚 乱。
社会确立道德的目的
道德终极标准
“为己利他”是否可以成为一条道德规范
哈曼的理想实验[1]
• 一个医生 , 如果把极其有限的医药资源用来治 疗一个重病人 , 另外 5 个病人就必死无疑 ; 如果 用来救活这5个病人,那个重病人就必死无疑。 • 有 5 个分别患有心脏病、肾病、肺病、肝病、 胃病的人和一个健康人。这 5 个病人如果不进 行器官移植,就必死无疑;如果杀死那个健康人 , 把他的这些器官分别移植于这 5个病人身上,这 5个病人就一定能活命,而且会非常健康。
历史上的美德论
• 柏拉图的四主德:智慧、公正、节制、勇 敢 • 天主教七德:自然美德;爱、信、望(神 学美德) • 儒家三达德:智、仁、勇 • 儒家具体美德:
中国的儒家
• 儒家提出了中国的基本道德义务与规范体 系,并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占有统治 地位。
– 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 幼有序,朋友有信。” – 董仲舒“三纲五常”:三纲为“君为臣纲,父 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为“仁、义、礼、 智、信”。
康德的“绝对至上命令”
• 来源于先验的善良意志,主张按照既定的 道德绝对去行为, 并指出义务是绝对的, 至高无上的。无论行为后果如何。
• 能否恢复奴隶制度? • 能否判处无辜者死刑?
善恶总原则
道德原则与规则
医学后果论
• 以医学伦理行为后果作为确定医学道 德规范的最终依据的医学伦理学理论。
利益内容
• (一)服务对象的利益
– 1.病人本人的利益:病人痛苦的消除、疾病的救 治等健康利益;病人与此相联系的物质利益和经济 利益等。 – 2.病人相关者的:病人;不仅仅是病人本人,而 且还包括病人的亲属。 – 3.医学公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 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性别比例协调、维持人类 种系的延续及其纯洁性等
– 确定道德规范的目的是调整人们的利益,道德所规 范的就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使道德行为取得 好的行为结果。
伦理行为的三种结构
• 伦理行为的自然结构
– “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
• 伦理行为的主体性结构
– “行为目的”和“行为手段”
• 行为的主客观结构
– “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
价值-效用性的涵义
第三节 医学美德论
• • • • 一、概述 二、医学道德品质 三、医学美德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四、医学美德论、医学义务论及医学 后果论之间的关系
(一)美德论
• 美德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又被称为德 性论或品德论。 • 以品德、美德和行为者为中心,研究 与探讨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德或品 格,有道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以及 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人。
• 一元价值(功利)的,或被称为快乐功利 主义(Pluralistic utilitarianism): 边沁和密尔认为效用就是指快乐(幸福) 或痛苦(不幸)。
– “猪的哲学”成立吗?
• 一只心满意足享受生活的猪是否要比不满的苏格拉 底具有更高的道德状态?
• 多元价值论或多元功利主义:效用也应该 包括友谊、爱情、现身、健康,等。
– 行为功利论:将效用原则直接应用于特定的行为, 把行为是否带来效用作为判定人的行为在伦理上对 错的标准。 – 规则功利论:认为判定行为的对错要看其是否符合 规则,而规则应带来正效用,或正效用大于负效用。
• 规则又可分为积极的规则或要求(如“信守诺言”)和 消极的规则或禁令(如“不许偷盗”)。
一元功利论和多元功利论
– 一元规则道义论:只有一条基本的道德规范 (原则) – 多元规则道义论:多条道德规范(原则)
医学义务论
• 规范医学伦理学的理论体系。 • 以医学道德义务与责任为中心,研究 与探讨医务人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 做什么。 • 即医务人员应该遵守怎样的医学道德 规范,并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动机和意 向进行研究,以保证医务人员的行为 合乎道德。
伦理行为的四个规律
• 原动力规律:一切伦理行为之原动力是自己的苦乐利害, 是利己。 • 目的之相对数量规律:每个人的行为目的必定恒久利己, 而只能偶尔利他、害他、害己。 • 手段之相对数量规律:一个人的行为手段必定恒久利他或 害他,而偶尔利己或害己;一个社会的多数行为来说,手 段必利他。 • 类型相对数量规律:每个人的行为,为己利他或损人利己 是恒久的;一个社会多数的、恒久的行为必定是为己利他 。
– 医学法律义务:具有重大效用的行为; – 医学道德义务:所有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
医学道德义务的内容
•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维护健康,提 高生命质量。 • 医学道德义务是社会对医学界的职业 责任要求。 • 具体内容就是一定社会的医学道德体 系所规定的。
三、医学义务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 (一)医学义务论的意义
•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神圣的。5个的生命并不大 于一个人的生命。
第二节 医学义务论
• 一、概述 • 二、医学义务论中 的医学道德义务 • 三、医学美德论的 意义与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