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要求
防汛物资储备标准

防汛物资储备标准防汛物资储备标准是为了应对自然灾害中的洪水灾害,确保防汛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
在防汛工作中,储备充足的物资是确保抢险救灾工作能够快速高效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围绕防汛物资储备标准展开阐述,以期提供有关部门和防汛工作人员参考。
1. 储备物资种类及数量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历史洪水情况,确定储备物资的种类及数量是制定防汛物资储备标准的首要任务。
常见的防汛物资包括泵站设备、抢险工具、防汛堤坝材料、应急物资、救生设备等。
应根据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以及相关部门的实际需求,合理制定物资的储备数量,确保在发生洪水灾害时能够满足抢险救灾的需要。
2. 储备物资的质量要求储备物资的质量是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防汛物资必须具备一定的耐用性、可靠性和适应性。
例如,抢险工具应具备抗压、防锈、耐用等特性,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泵站设备应具备高效、节能、耐用的特点,以确保水源的及时抽排。
应急物资应具备防水、防潮、易储存等特性,以便在洪水灾害中能够及时提供给受灾群众。
3. 物资储备的分布和储存物资储备的分布和储存是防汛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地理条件和灾害风险评估,应合理划分物资储备点,并确保物资储备点的位置便于调配和使用。
物资储存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避免与易燃易爆物品混储,保证物资的安全可靠。
储备的物资应定期进行巡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4. 物资调配和使用防汛物资的储备只有在灾害发生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物资的调配和使用是防汛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灾害发生时,应根据情况及时调配物资,确保物资能够迅速到达灾区,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物资的使用应遵循相关的程序和规范,确保物资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5. 物资管理和更新防汛物资的管理和更新是防汛工作的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
应建立健全的物资管理制度,确保物资的安全、准确、有效管理。
物资的更新应根据物资的使用情况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定期进行更新,以保证物资的质量和效能。
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物资

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物资是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重要保障,为了确保在防汛防台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降低灾害损失,各级政府和企业应制定详细的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并配备充足的物资。
一、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物资的种类和数量1. 防汛物资:包括编织袋、麻袋、挡水板、排水泵、救生衣、救生圈、冲锋舟、橡皮艇、帐篷、被子、毛毯、食品、饮用水等。
2. 防台物资:包括防风绳、防风网、防风罩、固定锚链、救生衣、救生圈、冲锋舟、橡皮艇等。
二、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物资的储备和管理1. 各级政府和企业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防汛防台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和储备地点。
2. 应急物资应按照“分散储备、集中管理”的原则进行储备,即在各个社区、村庄、企业等地方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由地方政府或企业负责管理。
3. 应急物资的储备地点应选择在交通便利、容易疏散的地方,并设立明显的标志。
4. 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应建立健全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储备管理制度,定期对物资进行盘点、检查和维护,确保物资的完好率和可用率。
三、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物资的调配和使用1. 一旦发生防汛防台应急情况,各级政府和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配和使用应急物资。
2. 应急物资的调配应遵循“优先保障人员安全、重要设施和重点区域”的原则,确保应急物资用到最关键的地方。
3. 应急物资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确保使用效果和安全。
四、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物资的补充和更新1. 各级政府和企业应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补充和更新,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性和有效性。
2. 应急物资的补充和更新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根据历史灾害数据、气候变化趋势等因素进行预测和判断。
总之,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物资是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重要保障,只有做好应急预案和物资储备,才能在灾害来临时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降低灾害损失。
各级政府和企业应高度重视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物资的储备和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管理办法范本

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管理,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安全,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等在防汛防台工作中涉及应急物资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应急物资是指针对水灾、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为保障灾区群众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而准备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食品、药品、饮用水、帐篷、衣物、救生器材、通信设备等。
第四条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管理要坚持统一领导、科学配置、合理储备、及时调配、严格监管的原则。
第五条地方政府应当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管理机制,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和合理使用。
第二章应急物资的储备与调配第六条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根据辖区的地质气候特点和历史灾情数据,科学规划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储备数量和种类,并根据灾情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第七条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库,确保物资的安全储存和易于调配。
储备库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地理位置合理,交通便利,便于物资的运输和调配;(二)设备齐全,储备物资的包装、贮存、保管设施符合相关要求;(三)具备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防范设施;(四)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库存物资的管理、统计和调配工作。
第八条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应急物资调配机制,明确调配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及时、顺利地调配到灾区。
第九条应急物资的调配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优先满足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二)按照灾情严重程度和需求紧急程度进行优先调配;(三)合理安排运输工具和线路,确保物资的快速送达;(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避免重复调配和浪费。
第十条地方政府应当制定应急物资调配预案,明确调配的时限、方式、报送和追踪的程序,并加强对调配过程的监管。
第三章应急物资的管理与监督第十一条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应急物资台账,按照物资的种类、数量、存放地点等要素,做好物资的登记、盘点和统计工作。
2023年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管理办法

2023年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管理办法一、总则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防汛抗台工作,提升抗灾应急水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区特点制定的,适用于本地区的应急物资管理办法。
二、应急物资的分类(一)预警设备类:包括天气预警设备、台风预警设备等。
(二)抢险器械类:包括排水泵、发电机、抢险工具等。
(三)救援器材类:包括救生艇、救生圈、救生衣、急救箱等。
(四)生活物资类:包括食品、饮用水、毛毯、帐篷、卫生用品等。
(五)通信设备类:包括对讲机、卫星电话等。
(六)医疗物资类:包括药品、医疗器械等。
三、物资储备与更新(一)各级政府应当按照防汛抗台预案,统一组织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二)物资储备应当按照地区防汛抗台需求和历史经验进行定量、定点、定期的储备。
(三)储备物资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可用,并及时更新。
四、物资调拨和借用(一)各级政府应当根据防汛抗台预案,及时调拨和借用所需物资。
(二)物资调拨应当遵循统一组织、集中调配、优化配置的原则,确保物资及时到位。
(三)物资借用应当遵循互利互惠、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对借用物资进行记录和追溯。
五、物资保障和管理(一)物资保障是指按照防汛抗台预案,及时调拨和使用所需物资,以提高抗灾应急能力。
(二)物资管理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分类管理、科学配置、规范使用和动态管理的原则。
(三)物资应当建立台账和档案,做到数量清楚、用途明确、存放安全。
六、物资采购和分配(一)物资采购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招标和供应商资质审查,确保物资质量可靠。
(二)物资分配应当根据防汛抗台预案,按照地区需求和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七、物资使用和报废(一)物资使用应当根据防汛抗台预案,按照实际需求组织使用。
(二)物资报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严禁私自挪用和浪费。
八、监督和评估(一)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物资储备、调拨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物资使用合规。
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管理办法

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使用工作,提高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管理水平,保障防汛防台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省、市、县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在防汛防台工作中的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使用管理。
第三条防汛防台应急物资是指为了应对自然灾害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而预先准备和储存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救灾帐篷、救灾披风、食品、饮用水、药品、器械、救生设备、通信设备等。
第四条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使用应当按照统一、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二章防汛防台应急物资储备第六条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年灾情数据、预测分析等因素,制定防汛防台应急物资储备计划。
第七条防汛防台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包括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储存地点、储存方式、保管措施等内容。
第八条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组织力量进行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采购和储存。
第九条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采购应当符合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按照质量、价格、运输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确保物资的质量可靠、价格合理、运输便捷。
第十条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储存应当采取防潮、防尘、防鼠、防火等措施,保证物资的保存完好。
第十一条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储存地点应当选择在安全可靠、交通便利、通信畅通的地方,同时应当考虑到灾情发生的可能性和应急救援的需要。
第十二条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保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保管水平。
第三章防汛防台应急物资调配和使用第十三条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调配应当按照灾情的发展变化和应急救援的需要进行,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第十四条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调配应当遵循统一调配、分级负责、快速响应的原则,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和有效利用。
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管理制度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灾和台风等气象灾害日益频发,灾害防范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应急物资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保障,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应急物资的种类和数量1.水生物资类:应急抢险舟、游泳圈、浮标、水泵、船用机油、油漆、漂浮绳、救生衣、水上通讯设备等。
2.粮食类:泡面、饼干、大米、方便面、发酵面包、糖果、咖啡、乌龙茶、牛奶、啤酒等。
3.医疗救灾类:医疗救护包、消毒剂、消毒喷剂、创口贴、止血带、防水胶带、药品、绷带、防护服、折叠床、折叠收缩车轮式担架等。
4.床具类:毯子、枕头、床垫、胶棉垫、可折叠晾烤架、收缩电吹风等。
以上是应急物资主要的种类,按照实际防汛防台工作需要,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二、应急物资管理制度1. 应急物资管理机制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和补充。
制定应急物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并编制应急物资使用预案。
2. 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储备物资库的选址应满足以下条件:1.应急物资储备库必须远离主要灾害区域。
2.应急物资储备库应选在易于进出口、干燥通风、不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方。
3.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库容量应根据实际储备物资和预估需求量而定。
4.应急物资储备库的规划应满足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3. 应急物资的管理程序应急物资管理程序包括:1.应急物资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
2.库存清单、管理、盘点和更新。
3.应急物资使用计划的制定,包括物资使用时刻、使用对象、使用数量等信息。
4.应急物资装卸、运输、保养、保管、批次管理和防盗措施。
5.应急物资的处置,包括损毁、过期等物资的处置程序和标准。
4. 应急物资的使用应急物资的使用实行领用制度,并由指定人员签领。
使用过的应急物资应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
应急物资的使用应与应急物资使用预案、应急处置预案配合执行。
5. 应急物资的质量监督应急物资的质量监督应该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并采用合理的检测方法,保证物资的质量和有效性。
社区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

社区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
本预案旨在明确社区在遭遇洪水和台风等自然灾害时的应急响应流程,减少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确保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秩序。
二、组织架构
成立社区防汛防台应急指挥部,由社区管理机构负责人担任指挥长,下设信息收集、物资
保障、疏散转移、医疗救护、安全巡查等专门小组,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三、预警机制
建立与气象部门的紧密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天气变化信息。
一旦接到洪水或台风预警,
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过社区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向居民发布预警信息。
四、应急措施
1. 物资准备:确保防汛沙袋、排水泵、救生衣、急救包等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并定期检查
更新。
2. 疏散转移:根据灾害等级,提前规划疏散路线和转移地点,必要时组织居民有序疏散至
安全地带。
3. 加固防护:检查社区内的排水系统,清理堵塞物,加固易受损的建筑结构,移除可能成
为飞行物的物体。
4. 应急值守:指挥部成员和志愿者轮流值班,监控天气变化,随时准备采取应对措施。
五、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洪水和台风来袭的情景,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居民的应急反应能力,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完善。
六、宣传教育
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册、设置展板等形式,普及防汛防台知识,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
意识和能力。
七、后续工作
灾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和安全评估,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同时,总结经验教训,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八、预案更新
本预案应根据实际经验和最新政策要求定期更新,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防汛物资储备标准

防汛物资储备标准防汛物资的充足储备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防汛应对能力,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防汛物资储备标准非常必要。
一、储备物资类别防汛物资的储备需要包括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类物资,主要包括:救生器材、应急通讯设备、生活物资、医疗物资、野外生活设施、食品及饮用水、救援工具、救援车辆等。
1.救生器材:储备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救生筏、急救包、安全帽等。
2.应急通讯设备:储备必须有应急通讯设备,包括手持对讲机、无线电话、卫星电话等。
3.生活物资:储备必须有足够的帐篷、折叠床、暖水器、充电器、毛巾、牙刷、毛毯等日常生活物资以及必要的防护用品。
4.医疗物资:储备必须有医疗救护包、药品、消毒液、急救箱、手术器械、救护车、防疫物资等。
5.野外生活设施:储备必须有野炊用具、饮用水容器、野外厕所等。
6.食品及饮用水:储备必须有足够的干粮、泡面、罐头食品等,以及储备一定量的饮用水。
7.救援工具:储备必须有麻绳、脚手架、绳索、爬梯、救生艇、救生筏等救援工具。
8.救援车辆:储备必须有救护车、消防车、工程车辆等,以提供必要的救援和运输。
二、储备物资数量根据地区的自然环境、人口密度、灾害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防汛物资的储备数量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防汛物资的储备量应根据人口负载、灾害风险等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定。
1.人口负载: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人口特点、建筑类型等因素,确定适宜的防汛物资储备数量。
例如,人口密集地区的防汛物资储备量应相对较高。
2.灾害风险:根据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灾害情况,确定适宜的防汛物资储备数量。
例如,常年受到洪涝灾害威胁的地区的防汛物资储备量应较高。
3.法律法规要求: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确定防汛物资的储备数量。
例如,我国《防汛抗旱物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应当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数量储备防汛物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汛防台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要求
各工程公司、分公司、总承包部:
目前,本市已进入一年一度的汛期,为了确保安全度过台汛季节,根据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沪建生产[2013]116号《关于认真做好2013年防汛防台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请各单位做好防汛防台物资准备工作(防汛防台物资内容见清单),请各单位于六月十四日前将所属各项目防汛防台物资数量清单上报二建集团工程管理部(物资),二建集团将于本月中旬对项目防汛防台物资的准备情况进行一次抽查。
一、防汛防台物资的分类及明细
1.设备类
如:潜水泵、泥浆泵、电箱、应急灯、手电筒、对讲机等
2.工、用具类
如:铁锹、洋镐、榔头、太平斧、钢筋剪刀、钢丝钳、保险带等
3.劳防用品类
如:绝缘手套、绝缘雨鞋、雨衣裤等
4.专业防水堵漏类
如:各类快干水泥(速凝水泥)、聚氨酯防水浆等,注:聚氨酯防水浆属于易燃物品,应远离火种,并在仓库内配置灭火机
5.其他配套物资
如:编织袋、草包、彩条布、铁丝、钢丝绳、圆钉、泥桶、黄沙等
6.后勤保障类
如:备用车辆、急救药物等
以上所列材料的质量必须是符合要求的,所有设备必须保持在合格的随时备用状态下,项目应在平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二、对防汛防台物资及仓库的管理要求
1.每个项目必须无条件地按照要求规范建立防汛防台仓库。
2.每个项目建立的防汛防台仓库是独立的专用存库,某些项目实在没有条件可以在其他工具间或五金仓库设立独立的专柜。
3.项目防汛防台仓库(或专柜)必须将物资名称、种类、数量及仓库设立日期公示上墙。
4.项目防汛防台仓库(或专柜)房门上必须注明“防汛防台物资专用仓库”并明示仓库负责人(或联系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确保24小时畅通)及钥匙存放地点、保管人联系方式(保管人不限一人,但汛期其中必须有一人24小时在现场)。
5.防汛防台仓库内的所有物资、设备必须是专项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如发生耗用或损坏应立即补齐或修复。
同样,防汛防台仓库内的物资应与清单上的数量、规格相一致,不能以工程上正常使用的物资来代替防汛防台物资。
6.汛期过后,防汛防台仓库内物资各项目可以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并考虑材料的有效期限及老化程度等因素,自行处理。
三、根据建工集团要求设立的二建集团总的防汛防台物资仓库,地点在第六工程公司的铜山街项目(浦东昌邑路1598号),联系人:尹亚军,联系电话:。
二建集团总的防汛防台仓库是集团范围内的防汛防台应急仓库,二建集团范围内任何单位、部门遇到应急需求(限于防汛防台)都可以在征得工程管理部同意后按需调用。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管理部
二O一三年六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