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三角法
中职教育-《机械制图》第七章 第三角画法.ppt

第一节
第三角投影图(视 图)
第一节 第三角投影图(视图)
目前,在国际上使用的有两种投影制,即第一角投影(又 称“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投影(又称“第三角画法”)。 中国、英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国家采用第一角投影,美国、日 本、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港资台资企业采用第三角投影。
第一节 第三角投影图(视图)
四、一些主要国家的标准
1.美国标准(ANSI)
美国规定机械制图只用第三角画法。美国标准中尺寸标注法: 美国图样中的尺寸很少以毫米(mm)为单位,一般采用英寸 (in),1 in=25.4 mm,原来采用分数形式表示尺寸大小,如 9/16 in等,自1966年以后改为十进制,写成小数形式。数值小于 1时小数点前不写0,数字推荐水平书写。公差尺寸的上、下偏差 要与基本尺寸保持相同的小数位数。6英尺以上的尺寸应注出英 尺和英寸符号,如“12′7″”。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 e.V. 德国标准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日应用举例
四、一些主要国家的标准
1.美国标准(ANSI)
(1)直径、半径的注法 视图明确反映为圆形时,不注直径代号DIA(DIAMETER)或 D,如图(a)所示;只有一个非圆视图时,尺寸数字后加注直径 代号DIA或D,如图(b)所示。
(a)
(b)
四、一些主要国家的标准
1.美国标准(ANSI)
(2)半径、球形的注法 对于半径尺寸一般数字后不加注半径代号R(RADIUS)。当 半径尺寸标注在不反映半径和圆弧实形的视图中,要求半径尺寸 数字后加注代号TRUER(TRUE RADIUS,真实半径)。球形代 号在尺寸数字后加注代号SPHER DIA(SPHER DIAMETER,球 直径)或SPHERR(SPHER RADIUS,球半径)。
机械制图第一、三视角

GB是第一视角画法。
我也是到了深圳才开始用第三角画法使用第一角投影的国家有---- 中国德国法国前苏联使用第三角投影的国家有----- 美国英国日本GB和ISO标准一般用第一视角法,日本,台湾等习惯用第三角法。
第三角法俯视图放在主视图上,左视图放在主视图左边,依次类推,与第一角法刚好相反,所以一开始会不大习惯。
因为第三角法视图放的位置与第一角法不一样,特别是大图纸A1、A0,第三角法更合理一点。
第一角投影法:常称欧洲方法或E法.我国机械制图标准中采用的投影法与此相同.第三角投影法:常称美国方法或A法.第三角投影法是假想将物体置于透明的玻璃盒之中,玻璃盒的每一侧面作为投影面,按人(观察者)-面(投影面)-物(机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作正投影所得图形的方法.(见图2-1)在ISO国际标准中第一角投影方法规定用图a所示图形符号表示.第三角投影法规定用图b所示的图形符号表示(见图2-2)第三角投影法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分别称为第Ⅰ角、第Ⅱ角、第Ⅲ角……,如附图所示。
第一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Ⅰ角内,使机件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即保持人→物→面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
我们以前讨论的投影画法都是第一角画法。
第三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Ⅲ角内,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即保持人→面→物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如图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这种画法是把投影面假想成透明的来处理的。
顶视图是从机件的上方往下看所得的视图,把所得的视图就画在机件上方的投影面(水平面)上。
前视图是从机件的前方往后看所得的视图,把所得的视图就画在机件前方的投影面(正平面)上。
如何区分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应该是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的区别。
四分角的旋转方法,V面不动,H面的前半部分向下旋转与V面下半部分重合,H面的后面部分向上旋转与V面的上半部分重合。
下面是个小例子,希望可以讲的清楚些同一个零件,主视图也相同,分别用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表达,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就是左边和右边的视图交换位置了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机械制图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如何区分

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一、第一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固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上方。
CNS 相关规定CNS中国国家标准之象限投影符号,系将一截头圆锥之前视图与左侧视图,依投影之排列而得。
主要之区别为第一角法符号(左侧视图排在右边),而第三角法符号(左侧视图位在左边)。
对於正投影方法之使用,CNS规定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同等适用。
但在同一张图纸上不可混合使用,且须在标题概内或其他明显处绘制符号或加注「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字样。
以作为读图之识别。
由於第二象限投影与第四象限投影因水平投影面旋转后与直立投影面重叠,致使投影视图线条混淆不清,增加绘固及识图不便,故不予采用。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华民国(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视图之排列,应依投影原理上下左右对齐排列,不得任意更换或未依据投影方式排置。
六种视图中最常用之三视图组合为:前视图、上视圆及右侧视图,一般均以L字形或逆向L字形之方式排列於图纸上。
机械制图角法区分

机械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一、第一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
,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固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上方。
CNS 相关规定CNS中国国家标准之象限投影符号,系将一截头圆锥之前视图与左侧视图,依投影之排列而得。
主要之区别为第一角法符号(左侧视图排在右边),而第三角法符号(左侧视图位在左边)。
对於正投影方法之使用,CNS规定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同等适用。
但在同一张图纸上不可混合使用,且须在标题概内或其他明显处绘制符号或加注「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字样。
以作为读图之识别。
由於第二象限投影与第四象限投影因水平投影面旋转后与直立投影面重叠,致使投影视图线条混淆不清,增加绘固及识图不便,故不予采用。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华民国(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视图之排列,应依投影原理上下左右对齐排列,不得任意更换或未依据投影方式排置。
欧洲机械图纸使用第一角法,美国、日本使用第三角法,它们有什么区别?

一、机械制图投影法
依据投影原理表示物体的形状,可将物体置于任何象限内,一般将物体置于第一限象而得到投影视
图的方法称为第一角投影法,因此同理可得第二、三、四角投影法。
空间的四个象限
欧洲机械图纸使用第一角法,美国、日本使用第三角法,它们有什么区别?
物体与四个象限
第二角投影法与第四角投影法所得视图重迭,制图与读图不易,所以不适用。
二、第一角与第三角法的区别
第一角法:物体置放于第一象限时,得到的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之。
主从关系:观察者→物体→投
影面
第一角法
第三角法:物体置放于第三象限时,得到的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之。
主从关系:观察者→投影面→
物体
第三角法
第一角法:大部份使用于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瑞士等);
第三角法:与我们观看物体位置的方向相同,因此美国、日本等国,使用此种投影法;
中国国家标准CNSB1001规定,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皆适用,但同一张图中,不得同时采用。
机械图纸中一般要用如下图示注明所用投影法:
投影法的表示。
第三角视图原理

進達(上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2).根据X-Y-Z轴旋转展开视图,使之与前视图在同一平面;
注意: 旋转方向是以物体为中心的 爆炸式旋转,不要收拢式旋 转,以不干涉物体为原则!
GEM-TECH(SHANGHAI)PRECISION MOLD CO., LTD
進達(上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3).保存视图与与屏幕平行;
進達(上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例:
第一角投影
第三角投影 GEM-TECH(SHANGHAI)PRECISION MOLD CO., LTD
進達(上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三. 第三视角法原理详解:
1).先根据平行光将物体投影至投影面;
GEM-TECH(SHANGHAI)PRECISION MOLD CO., LTD
GEM-TECH(SHANGHAI)PRECISION MOLD CO., LTD
進達(上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五. 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GEM-TECH(SHANGHAI)PRECISION MOLD CO., LTD
進達(上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THE END TKS!
GEM-TECH(SHANGHAI)PRECISION MOLD CO., LTD
進達(上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第三角视图原理
编写: 李情操 日期:2012.09.08
GEM-TECH(SHANGHAI)PRECISION MOLD CO., LTD
進達(上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概念: 机械制图是工程人员和技术人员沟通的“语言”,而视图原理进行,它是一种通用的法则,是约定俗成的标准,视图法共分为两种:第一角 法和第三角法!
GEM-TECH(SHANGHAI)PRECISION MOLD CO., LTD
机械制图第三角视图的画法

2、填空题:下面哪一个图是第一角,哪个是第三角?
(
)
(
)
04 课 程 小 结
基本概念: 第三角投影
第三角基本视图:前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后视图、顶视图、底视图
第三角法投影规律:长对正 宽相等 高平齐
05 拓 展 思 考
请综合应用本次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图形的绘制。
1、 根据轴测图,用第三角画法绘制其六面视图
学会判断第一角与第三角视图02内容导入一空间四象限37第三角法投影基本知识二八个分角及第三角法投影1第三角法展开及各视图位置前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后视图底视图顶视图2第三角法各视图的投射方向前视图中心前后底视图正下方下上左视图正左方左右顶视图正上方上下右视图正右方右左后视图最右方后前前3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的对比第一角法展开图第三角法展开图三第三角法投影规律1视图位置顶视图底视图六个基本视图尺寸关系展开图宽2视图尺寸第一角投影法的尺寸系统长度宽度和高度第三角投影法的尺寸系统宽度深度和高度3投影规律前视图和顶视图左右对正前视图和侧视图上下对正顶视图和侧视图宽度相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03课堂活动1判断下面三个视图的正确性2填空题
机械制图
Mechanical drawing
01 课 程 导 入
知识目标:
理解第三角投影视图的形成 了解第三角投影基本视图间的 对应关系
技能目标:
学会判断第一角与第三角视图
02 内 容 导 入
3.7 第三角法投影基本知识
一、空间四象限
二、八个分角及第三角法投影
1、第三角法展开及各视图位置
1、视图位置
顶视图
底视图
2、视图尺寸
宽
六个基本视图尺寸关系展开图
第一角投影法的尺寸系统“长度、宽度和高度” 第三角投影法的尺寸系统“宽度、深度和高度”
机械制图教案-第三角画法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一二三组织教学与引入前言
问候同学,自我介绍,强调课堂纪律,以及本学期的作
业和课堂笔记的要求。
复习、提问
1、剖视图的种类
2、剖视图绘图注意事项
导入新课
一、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三角投影法中的六个基本视图的展开图
第三角投影法中的六个基本视图的位置
师生问好,强调课堂
纪律。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详细讲解第三角画
法
第三角投影法中的
六个基本视图的展
开过程
5分
10分
10分
20分
10分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四、
\
小结
1.机件的各种表示法——视图
2.机件的各种表示法——剖视图
课堂小结
10分
15
10分
俯视图
右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仰视图
后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視圖之基線省略
❖投影面與投影面之相交線為投影面旋轉之基線。 ❖物體與直立、水平投影面間的距離,並不影響其形狀和大小 的表達,所以除特殊情形外,基線均省略不畫。
視圖選擇 35
俯視
俯視圖
前視
右視
前視圖
右視圖
27
•中心線的畫法
具有對稱之幾何形體(圓、 圓孔、圓柱)或對稱物 體之軸(中)心,須繪製中心線,且需超出視圖外約 2~3mm。
28
•體在空間四個象限的投影視圖比較
視圖重疊
視圖重疊
29
•投影法
❖依據投影原理表示物體的形狀,可將物體置於任何象限內, 一般將物體置於第一限象而得到投影視圖的方法稱為第一 角投影法,因此同理可得第二、三、四角投影法。
30
•投影法(續)
❖第二角投影法與第四角投影法所得視圖重疊,製圖 與讀圖不易,所以不適用。 ❖第一角法大部份使用於歐洲國家(如英國、德國、 瑞士等) ❖第三角法與我們觀看物體位置的方向相同,因此美 國、日本等國,使用此種投影法。
❖中國國家標準CNS B1001規定,第一 角法與第三角法皆適用,但同一張圖中, 不得同時採用。
1) 正垂線:當直線平行於兩主要投影面且垂直於另一主要 投影面者,稱為正垂線。
16
2) 單斜線:當直線平行於一主要投影面而與另外兩投影面 傾斜者,稱為單斜線。
17
3) 複斜線:當直線與三個主要投影面皆不平行者,稱為複 斜線。
18
•面之投影
1. 面之意義:面為線之集合,決定一平面的條件 有下列四種:
視圖投影法
視圖可分為﹕ 前視圖 (Front View) 俯視圖 (Top View) 仰視圖 (Bottom View) 左側視圖 (Left Side View) 右側視圖 (Right Side View) 輔助視圖 (Auxiliary View)
1
象限之規定
2
點、線、面及體的投影
19
❖平面之投影:平面與投影面之相對位置的不同, 而有下列三種情形:
平面與投影面垂直 平面與投影面平行 平面與投影面傾斜
20
❖ 平面的種類:物體上之平面依其與投影面之關係 可分為三類: 1) 正垂面: 當平面垂 直於兩主 要投影面 且平行於 另一主要 投影面。
21
2) 單斜面:當 平面垂直於 一主要投影 面而傾斜於 另兩主要投 影面。
6
第四象限點之投影
7
第一象限點之正投影
8
第三象限點之正投影
9
物體上點之正投影
10
•線之投影 1. 線的意義
線為點之集合,空間中的兩點可決定一直線, 線無粗細,只有表示義: ❖ 面之邊視 ❖ 兩面之交線 ❖ 面之極限
11
❖ 面之邊視
一平面垂直於投影 面,則其正投影視圖中成 為一線,稱為面之邊視。
12
❖ 兩面之交線 兩面相交所產生之
線,稱為交線或稜線。
13
❖ 面之極限
當曲面到達極限時, 其轉向素線,在正投影視 圖中,亦成一線。
14
2.直線之投影
直線在空間座標面上的投影,會因直線與投影面之 相對位置的不同,而有三種情況:
直線與投影面垂直 直線與投影面平行 直線與投影面傾斜
15
3. 直線之種類
31
•第一角法與第三角法
第一角法:物體置放於第一限象時,得到的投影視圖的方 法,稱之。主從關係:觀察者→物體→投影面
正投影三視圖
觀察者
32
第三角法:物體置放於第三限象時,得到的投影視圖的方 法,稱之。主從關係:觀察者→投影面→物體
正投影三視圖
觀察者
33
•投影法的表示
同一張圖中以單一投影法繪製,並在標題欄內以文字註明 “第一角法” 或 “第三角法” ,或以符號表示
22
3) 複斜面:當平面與三個主要投影面皆傾斜。複斜 面在三個主要投影面上均顯示縮小之平面。
23
•立體的投影
體是面的集合,面是線的集合,線又是點的集合, 故體的投影僅須將構成體的各點分別投影到各投影 面,再將各點依次連結。
24
•立體的投影(續)
25
立體的投影(續)
26
•視圖中線條的意義
粗實線是表示物體上可見之線。 隱藏線(虛線)表示被遮住無法觀察到的輪廓線。 細鏈線(中心線)表示圓、 圓孔、圓柱或對稱物 體之軸(中)心。
點的投影
點是構成物體之最基本元素,在
投影幾何中,對空間的點,不考 慮其大小,僅須確定其位置所在。
3
第一象限的點投影
空間上的點經投影至投影面後,再經由投影面的旋轉 至平面(即圖紙上)即形成所謂的點的投影視圖
此時A點至直立投影面的距離繪於H面上,A點至投影 面V
4
第二象限點之投影
5
第三限象點之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