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速铁路线路设施(平纵断面)

合集下载

第2章-高速铁路线路设施(平纵断面)

第2章-高速铁路线路设施(平纵断面)

高 铁 设 备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4、最大曲线半径
最大曲线半径标准关系到线路的铺设、养护、维修能否达到要 求的精度。当曲线半径大到一定程度后,正矢值将很小,测设和 检测精度均难于保证极小的正矢值的准确性,可能反而成为轨道 不平顺的因素。因此,对圆曲线的最大半径加以限制:
F 0
直线
F m
v2

v2 F m R
缓和曲线
圆曲线
ρ=∞
ρ=R
为了使列车安全、平顺地由直线运行到圆曲线 (或由圆曲线运行到直线) 而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高 铁 设 备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5、缓和曲线线型和长度
高 铁 设 备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v v平 h h 11.8 R 一条铁路的实设 h 既定,当 v v平 时存在未被平衡的 离心加速度,即外轨超高度不足(欠超高hq);当 v v平 时, 又会产生多余的向心加速度,外轨超高度过大(过超高hg)。
2 v平 理论超高度: h 11.8 R
式中 : h——超高,mm, v平 ——过曲线各列车的平均速度,km/h, R——曲线半径,m。
最大超高允许值[h]主要取决于列车在曲线上停车时的安全、 稳定和旅客乘坐舒适度要求。(我国新建客专最大超高采用170mm)
确定设计速度及运行速度 确定实设超高 (影响舒适度的参数) 与欠(过)超高
G v2 cos G sin g R v2 tan gR

铁道概论第二章铁路线路-平纵断面

铁道概论第二章铁路线路-平纵断面
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是铁路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的 重要文件。
线路平面图
精品课件
二、铁路线路的纵断面及纵断面图
线路纵断面由平道、坡道及设于变坡点处的竖曲线组成。 1、变坡点、坡段、坡度、竖曲线
坡度指以坡段终点对起点的高差与两点之间水平距离的比值. 用
i‰表示。
精品课件
坡道坡度及坡道附加阻力示意图
B A
限制坡度对设计线的
输送能力 工程数量 具有重要影响。 运营质量
不同限坡的起伏纵断面
精品课件
3、限制坡度、加力牵引坡度
(2)加力牵引坡度
在一条铁路线的全线范围内,地形是不相同的。有一般地 段,有困难地段,还可能有特殊困难地段(如跨越山岭地段)。
精品课件
• 高速铁路设计应包含以下主要技术标准:
• ——设计速度; • ——正线线间距; • ——最小平面曲线半径; • ——最大坡度; • ——到发线有效长度; • ——动车组类型; •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 ——行车指挥方式; • ——最小行车间隔。
精品课件
2.1.3 线路分类
精品课件
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中心线来表示的。
精品课件
2.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线路中心线是指距钢轨工作边半个轨距的铅垂线AB与两 路肩边缘水平连线CD交点O的纵向连线。如下图所示:
L
A
L/2
C
D
O
B
精品课件
2.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俯 视),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走向);
精品课件
19
2.2.1 铁路线路的平面及平面图
1.圆曲线
铁路线路在转向处所设的曲线,圆曲线基本组成要素有: 曲线半径R, 曲线转角α, 曲线长L, 切线长度T;

高速铁路线路设施(平纵断面)课件

高速铁路线路设施(平纵断面)课件
设计原则
纵断面设计应遵循线路坡度平缓、坡长适中、排水通畅的原则,同时考虑地质、 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曲线与直线的组合设计
组合方式
曲线与直线的组合设计应考虑行车速度、曲线半径和超高设 置等因素,采用合理的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以保持行 车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设计原则
曲线与直线的组合设计应遵循行车速度与曲线半径匹配、超 高顺适、排水通畅的原则,同时考虑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 的影响。
特点
高速铁路具有高速度、高安全、高舒 适性、大载客量、低能耗和环保等特 点,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发展方向 。
高速铁路线路设施的重要性
保障列车安全运行
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高速铁路线路设施是列车安全运行的 基础,其质量和状态直接关系到列车 的安全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优质的线路设施可以提供更加稳定、 舒适、快速的列车服务,提升乘客的 出行体验。
检修制度
制定完善的检修制度,对设施进行定期检修 和更换,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05
平纵断面设计与优化
平纵断面设计原则与标准
安全性原则
确保线路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 稳定,防止因设计缺陷导致的
事故。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 下,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营 成本。
环保性原则
线路设计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 破坏和污染,合理利用土地资 源。
隧道类型与选型
总结词
隧道是高速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型与选型需考虑地质条件、线路走向和施工难度等因素。
详细描述
山岭隧道需采用加强支护和防水排水措施,以确保结构安全和运营顺畅;城市隧道需特别注意环境保 护和交通疏导,以确保城市正常运转。
04
线路设施施工与维护

高速铁路运输设备第二章 第二节 线路的平面与纵断面

高速铁路运输设备第二章 第二节  线路的平面与纵断面

从铁路运营角度考虑,铁路线路最好是既平又直,这样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增大牵引重量,节省运营费 用,提高运输能力。但由于地形、地物和地质条件等的限制,如将线路设计成既平又直,势必会增大土石方 工程量,从而大大提高造价。所以,铁路线路的平面与纵断面必须结合线路的具体情况,并按线路等级和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所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一、线路平面 (一)线路平面组成 线路平面的组成包括直线与曲线,其曲线又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所组成。 在线路平面设计时,为缩短线路长度并改善运营条件,应尽可能地设计为直线。但当线路遇到地形、地质 与地物等障碍时,为躲避障碍并减少工程量或进行展线降坡以及实现线路控制点的连接等,都需要通过设置 线路曲线来实现。如图2-2-2所示。
图2-2-2
线路平面示意
1.圆曲线 铁路线路在转向处所设的曲线应为圆曲线(如图2-2-3所示),其基本要素有:曲线半径(R)、曲线转 角(α)、曲线长度(L)、切线长度(T)。
图2-2-3
圆曲线要素图
曲线半径(R)是铁路线路平面设计非常重要的技术标准,影响它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列车运行速度、地形 地质条件、机车类型等。其中列车运行速度是决定线路最小曲线半径(R)的主要依据。
式中 H——段坡道两端点的高差(m); L——段坡道两端点的水平距离(m); i ——坡度值。
铁路线路根据地形的变化,可分为上坡、下坡和平道。上、下坡是按列车运行方向来区分的,通常用 “﹢”号表示上坡,用“﹣”号表示下坡,平道用“0”表示。例如,+6‰是表示线路每1000m的水平距离 升高6m;-6‰则表示线路每1000m的水平距高降低6m。 2.竖曲线 (1)变坡点与最小坡道段 线路纵断面上坡度的变化点叫做变坡点;相邻变坡点间的距离叫做坡段长度。从运营角度来看,纵断面 坡段一般应尽量长些,以有利于行车平稳,但也应考虑地形条件及工程量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纵断面坡 段长度不短于远期列车长度的1/3,使一个列车长度范围内不超过两个变坡点,以减少变坡点附加力的叠加 而引起列车运行的不平稳。所以《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规定了铁路线路的最短坡道段,见表2-2-3。 表2-2-3 最小坡道段长度

交通运输概论 第二章01 铁路线路基本构成、铁路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图文

交通运输概论 第二章01 铁路线路基本构成、铁路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图文

路基
隧道
桥梁
轨道
2.1.2 铁路等级
划分等级的意义
国家对铁路不同要求,有区别规划不同铁路能力,经济合理的制定技 术标准,达到资金合理利用。
铁路等级划分
客运专线 铁路
高速铁路 城际铁路
客、Ⅳ级铁路
客货共线铁路: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
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 于或小于120km/h的标准轨距铁路。
等级 Ⅰ级铁路
Ⅱ级铁路
Ⅲ级铁路 Ⅳ级铁路
铁路在路网中的意义 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 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 在路网中起联络、辅助的铁路 为某一区域服务,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铁路 为某一地区或企业服务的铁路
近期年客货运量 ≥20Mt <20Mt ≥10Mt <10Mt <5Mt
货运量:一年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 客运量:一年单方向需要运输旅客人数
第二章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工程1铁路线路基本构成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目录2铁路线路平纵断面contents3铁路线桥隧建筑物4铁路轨道5限界6铁路车站7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工程8其他交通运输概述21铁路线路基本构成和主要技术标准211铁路线路基本构成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
第二章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工程
目录
CONTENTS
1 铁路线路基本构成、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2 铁路线路平纵断面 3 铁路线桥隧建筑物 4 铁路轨道 5 限界 6 铁路车站 7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工程 8 其他交通运输概述
2.1铁路线路基本构成和主要技术标准
2.1.1 铁路线路基本构成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组成的 一个整体工程。
重载铁路

《高速铁路概论》教案第2课 认识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高速铁路概论》教案第2课  认识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1课题 认识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课时2课时(90 min )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熟悉高速铁路线路平面和纵断面相关的技术参数 (2)了解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要求(3)能够根据公式计算高速铁路线路平面和纵断面相关的技术参数 思政育人目标:养成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高速铁路线路平面和纵断面相关的技术参数教学难点:根据公式计算高速铁路线路平面和纵断面相关的技术参数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知识竞赛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地图教学设计课前任务→考勤(2 min )→互动导入(8min )→传授新知(60 min )→拓展训练(15 min )→课堂小结(3 min )→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课前任务 ⏹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完成课前任务请大家以3~5人为一组,通过网络学习高速铁路平面和纵断面相关知识并复习整理后,完成任务工单1.1中的表1-1及相关的引导问题(详见教材)。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通过课前任务,让学生对高速铁路平面和纵断面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以便做好教学准备考勤 (2 min )⏹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 进行签到 ⏹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互动导入 (8 min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案例——中国“新四大发明”之“高铁”(详见教材),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为什么高铁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学生】每5~6人一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在组内轮流发言,阐述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并讨论 ⏹ 【教师】参与到每组的讨论中,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 【学生】分小组阐述观点⏹【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并板书:任务1.1 认识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中国高铁发展迅速,在世界上获得了较高的声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60 min)【教师】讲授新知: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高速铁路线路的纵断面、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要求1.1.1、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线路的平面,它能够反映线路的直、曲变化情况。

轨道基本知识讲座-第2讲-线路平纵断面课件

轨道基本知识讲座-第2讲-线路平纵断面课件
轨道基本知识讲座-第2讲-线路平纵断面
9)曲线内股缩短轨
• 在曲线地段,外轨的长度大于内股的长度,而标 准钢轨的长度是相等的,如内外股采用相同长度 的钢轨,其左右接头偏差量就会越来越大,为保 持钢轨接头的对接形式,曲线内股必须铺设缩短 轨。
• 缩短轨计算(略)
轨道基本知识讲座-第2讲-线路平纵断面
• 线路平面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它包括直线 与曲线两部分。
• 1.曲线的分类
• 按相邻两曲线的转向角方向分为同向曲线、反向曲线
同向曲线
反向曲线
轨道基本知识讲座-第2讲-线路平纵断面
2. 曲线的平面结构
按线路的前进方向,直线与缓和曲线的连接点称为直缓点,依次类推, 其余各点分别为缓圆点、圆缓点、缓直点,分别记为ZH、HY、YH、HZ。 二直线的相交点称为交点,记为JD,曲线的中点记为QZ,见图示。
轨道基本知识讲座-第2讲-线路平纵断面
7)圆曲线外轨超高
• 为抵消车辆在曲线地段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离心 力,曲线必须设置外轨超高。
轨道基本知识讲座-第2讲-线路平纵断面

曲线超高的计算
离心力的计算
mv 2
J
(N)
R
超高的计算
h 11.8V 2 R
欠超高与过超高(略)
轨道基本知识讲座-第2讲-线路平纵断面
轨道基本知识讲座-第2讲-线路平纵断面
横列式布局示意图
轨道基本知识讲座-第2讲-线路平纵断面
纵列式布局示意图
轨道基本知识讲座-第2讲-线路平纵断面
4)单向与双向的关系
• “单向”实际上就是单线,“双向”就是双线,或称 复线,铺设了上下行两条线路,两个方向的列车, 分向行驶。
• “单向”实际上就是单线,“双向”就是双线,或称 复线,铺设了上下行两条线路,两个方向的列车, 分向行驶。

高速铁路线路设施平纵断面

高速铁路线路设施平纵断面
宽大、独行的线路空间
列车风的存在,要求宽大的行车空间 动能和惯性力的大幅增加,线路采用全封闭形式
高标准的环境保护
高铁设备
(1)高速铁路文化
(2)防止噪声污染
严格的轨道状态检测和严密的防灾安全监控 (1)及时校正位移、变形 (2)实时监测灾害信息
开通运营之日列车即可以设计速度运行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高 铁 设 备2.2.2线路平面
4、最大曲线半径
最大曲线半径标准关系到线路的铺设、养护、维修能否达到要 求的精度。当曲线半径大到一定程度后,正矢值将很小,测设和 检测精度均难于保证极小的正矢值的准确性,可能反而成为轨道 不平顺的因素。因此,对圆曲线的最大半径加以限制:
设计行车速度 ( km/h ) 有砟轨道
无砟轨道 最大半径
350/250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高铁设备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5、缓和曲线线型和长度
缓和曲线长度由车辆脱轨加速度、未被平衡横向离心加
速度时变率和车体倾斜角速度确定,主要是由超高时变率 和欠超高时变率两项因素确定缓和曲线的长度:
• 要求高速线路具有高平顺性、 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一定的 耐久性。
高铁设备
§2.1 概述
• 高速铁路的平纵断面设计的标准 要以提高线路的平顺性为主。
• 高技术要求、高标准地建设高速 铁路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结 构等重要基础设施设备。
高铁设备
§2.1 概述
(1)广义的线路概念
指除供电、接触网、通信信号以外的所有基础设施。 包括:平纵断面、路基、轨道、桥隧以及建筑材料
离心加速度,即外轨超高度不足(欠超高hq);当v v平 时, 又会产生多余的向心加速度,外轨超高度过大(过超高h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小曲线半径与运输组织模式、速度目标值、旅客乘坐舒适 度和列车运行平稳度等有关: (1)只运行高速或快速旅客列车的专线:
Rmin 11.8vmax h hq
2
(2)在客货混跑的高速线路上:
Rmin 11.8(vmax vmin )
2 2
hq hg
高 铁 设 备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1、最大超高
理论超高度: h 11.8
v平 R
2
高 铁 设 备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v
2
F cos G sin
F m G v
2

G v
2
co s G sin
g R
R
g R
tan
在 5 时 , tan sin
缓和曲线的线型有多种:
高 铁 设 备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5、缓和曲线线型和长度
平面:
立面:
x
3
缓和曲线的线型有多种,三次抛物线线型简单,设计方便, 养护经验丰富等特点,我国客运专线铁路采用三次抛物线型:
y 6 R l0
h
h0 x l0
外轨超高
高 铁 设 备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1、最大超高
理论超高度: h 11.8
式 中 : h— — 超 高 , mm , v 平 — — 过 曲 线 各 列 车 的 平 均 速 度 , k m /h , R— — 曲 线 半 径 ,m。
无砟轨道 最大半径
高 铁 设 备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5、缓和曲线线型和长度 何谓缓和曲线???
F 0
F m v
2
R
直线
圆曲线
圆曲线
R
高 铁 设 备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5、缓和曲线线型和长度 何谓缓和曲线???
h 11.8 v平
2
理论超高
v平 h
既定,当 v v平 时存在未被平衡的 离心加速度,即外轨超高度不足(欠超高hq);当 v v平 时, 又会产生多余的向心加速度,外轨超高度过大(过超高hg)。 欠超高产生离心加速度从而影响旅客舒适度;
R 一条铁路的实设 h
欠超高、过超高都会使钢轨承受走行列车的偏压,使 内外轨因过大偏载而引起严重的不均等磨耗。 限制欠超高、过超高以保证高速铁路线路所要求的 高平顺性和高舒适度。
l1 vmax h 3.6 f
设计最高时速或限制速度 超高时变率

l1
vmax hq 3.6
欠超高时变率
取整为10的倍数。
高 铁 设 备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5、缓和曲线线型和长度
设计速度 (km/h) 曲线半径(m)
[h hq ] [h] [hq ]
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标准,实设、过超高之和允许值如下表所示: 舒适度条件 实设超高与欠超高 有砟轨道 优秀 200 220 良好 220(220) 235 一般 250(260) 265
之和允许 值 [h+hq] ( mm) 无砟轨道
高 铁 设 备
一般 180(140)
高 铁 设 备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2、欠(过)超高
一条铁路的实设 h 既定,当 v v平 时存在未被平衡的 离心加速度,即外轨超高度不足(欠超高hq);当 v v平 时, 又会产生多余的向心加速度,外轨超高度过大(过超高hg)。 高速列车运行时设计超高与欠超高之和允许值 [h+hq]:
设计行车速度 ( km/h ) 有砟轨道 350/250 推荐8000~10000; 一般最小7000; 个别最小6000 推荐8000~10000; 一般最小7000; 个别最小5500 12 000 300/200 推荐6000~8000; 一般最小5000; 个别最小4000 推荐6000~8000; 一般最小5000; 个别最小4000 12 000 250/200 推荐4500~7000; 一般最小3500; 个别最小3000 推荐4500~7000; 一般最小3200; 个别最小2800 12 000 250/160 推荐4500~7000; 一般最小4000; 个别最小3500 推荐4500~7000; 一般最小4000; 个别最小3500 12 000
210 240
170
190 220
Hale Waihona Puke 150170 190
6000
450
410
370
280
250
230
5500 5000 4500
490 540 570 585*
9000
8000 7000
530
590 670 680* 670 680* 670 680* -
470
530 590 610* 590 610* 590 610* -
430
470 540 550* 540 550* 540 550* -
300
340 390
270
300 350
250
270 310
190
高 铁 设 备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曲线地段的特点???
*外轨超高 ? *轨距加宽 ?
为防止轮对被轨道楔住或挤翻钢轨,对于小 半径曲线的轨距要适当加宽,以使机车车辆 能顺利通过曲线,减少轮轨间的磨耗。
高 铁 设 备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F 0
F m v
2

F m v
2
直线
缓和曲线
R
圆曲线
ρ=∞
ρ=R
为了使列车安全、平顺地由直线运行到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运行到直线) 而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高 铁 设 备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5、缓和曲线线型和长度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4、最大曲线半径
最大曲线半径标准关系到线路的铺设、养护、维修能否达到要 求的精度。当曲线半径大到一定程度后,正矢值将很小,测设和 检测精度均难于保证极小的正矢值的准确性,可能反而成为轨道 不平顺的因素。因此,对圆曲线的最大半径加以限制: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3、最小曲线半径
线路上设置曲线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地形的变化,减少工程量。曲 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曲线地段会增加轮轨的磨耗,影响列车 的安全与稳定运行。最小曲线半径是限制列车最高速度的主要因素 之一,且对工程费和运营费都有很大影响,需要限制曲线的半径。
R 一条铁路的实设 h
高 铁 设 备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2、欠(过)超高
一条铁路的实设 h 既定,当 v v平 时存在未被平衡的 离心加速度,即外轨超高度不足(欠超高hq);当 v v平 时, 又会产生多余的向心加速度,外轨超高度过大(过超高hg)。 高、低速列车共线允许时欠、过超高之和的允许值[hq+hg] :
[hq hg ] [hq ] [hg ]
考虑为适应实际运营中列车运行条件发生变化而预留一定超高 调整幅度△h(20~50mm)。
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标准,欠、过超高之和允许值如下表所示:
舒适度条件 欠、过超高之和允许值[hq+hg] (mm)
优秀 100
良好 140(110)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俯视), 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包含直线和曲线组成; 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铅垂面上的投影,叫铁路线路的纵断面 (侧视),表明线路的坡度变化,包含平道、坡道及竖曲线。
线路纵断面 线路平面
高速铁路线路平面标准包括超高(欠超高,过超高)、最 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 线路纵断面标准包括最大坡度值和竖曲线等。
高速铁路运输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交通运输系
2012年9月制
W.Z.L
高 铁 设 备
§2.1 概述
• 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运 营特征概括为高速度、高舒适性、高安全性、 节能环保和高密度。
• 要求高速线路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 高可靠性及一定的耐久性。
• 高速铁路的平纵断面设计的标准要以提高线路 的平顺性为主。 • 高技术要求、高标准地建设高速铁路路基、桥 梁、隧道、轨道结构等重要基础设施设备。
高 铁 设 备
§2.2 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高速铁路线路平面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2、欠(过)超高
h 11.8 v平
2
理论超高
v平 h
既定,当 v v平 时存在未被平衡的 离心加速度,即外轨超高度不足(欠超高hq);当 v v平 时, 又会产生多余的向心加速度,外轨超高度过大(过超高hg)。
v平 R
2
最大超高允许值[h]主要取决于列车在曲线上停车时的安全、 稳定和旅客乘坐舒适度要求。(我国新建客专最大超高采用170mm)
确定设计速度及运行速度 确定实设超高 (影响舒适度的参数) 与欠(过)超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