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摩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探究摩擦力实验报告

探究摩擦力实验报告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小组成员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所用器材:木板、毛巾、有挂钩的木块、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

二.探究内容: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三.准备知识:
1.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方向,并且作用在
力的作用下将保持或状态。

四.实验思考与表格设计
1.怎么改变压力的大小?
2.怎么改变接触面的粗超程度?
3.如何拉动木块?
4.填写表格:
四.根据实验数据总结
1.摩擦力的大小更物体表面的和有关。

2.当接触面的粗超程度相同时,压力越摩擦力越。

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面积越摩擦力越。

摩擦力与运动的实验研究

摩擦力与运动的实验研究
测力计的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测力计的分类:弹簧测力计、液压测力计、电子测力计等 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将测力计与被测物体连接,读取示数 测力计的注意事项:避免超过量程,保持清洁,定期校准
实验装置
实验台:用于放置实验材料和仪器
滑块:用于模拟物体在摩擦力作用下的运 动
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滑块受到的摩擦力
运动传感器:用于测量滑块的运动速度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
摩擦力与运动的 实验研究
汇报人:XX


01 实验目的
02 实验材料
03 实验步骤
04 实 验 结 6 实 验 注 意 事 项
PART 01 实验目的
探究摩擦力与运动的关系
目的: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材料:木板、小车、弹簧测力计等 实验步骤:设置不同条件,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调整实验装置: 确保滑块在木 板上滑动顺畅, 弹簧能够准确 测量滑块的位

记录实验数据: 在滑块滑动过程 中,记录滑块的 位移和弹簧的伸 长量,以便进行
分析和计算
进行实验操作
准备实验器 材:木板、 滑块、弹簧 测力计、刻
度尺等
调整滑块位 置:使滑块 与木板接触, 但不产生摩
擦力
测量滑块受 到的摩擦力: 用弹簧测力 计拉动滑块,
实验数据:列 出实验中测量 的数据,如摩 擦力、运动速 度等
实验结论:根 据实验数据得 出结论,如摩 擦力与运动速 度的关系等
实验改进:提 出可能的实验 改进措施,以 提高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PART 05 实验结论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汽车轮胎:选择合适的轮胎材质和花纹,以增加摩擦力,提高行车安全。 运动鞋:选择合适的鞋底材质和花纹,以增加摩擦力,提高运动性能。 家具:选择合适的家具脚垫,以增加摩擦力,防止家具滑动。 道路建设: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和设计,以增加摩擦力,提高行车安全。

浙江大学理论力学实验室摩擦因数测定实验指导书

浙江大学理论力学实验室摩擦因数测定实验指导书

浙江大学理论力学实验室摩擦因数测定实验指导书班级学号姓名选课班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摩擦因数的‎测试方法;2、自行推导摩‎擦因数的计‎算公式;3、熟悉测试仪‎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FC-1摩擦因数‎测试台;2、MCT-1多功能微‎机测试仪;3、滑动试块;4、若干布料;5、若干种硬质‎试板。

三、实验原理当滑块从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往下‎滑时,除了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外,还有与滑块‎运动方向的‎摩擦力的作‎用。

不同的材料‎之间有不同‎的摩擦因数‎和不同的摩‎擦力。

滑块从斜面‎上滑下的加‎速度就不同‎,滑动的时间‎也就不同。

根据滑块经‎过上下两点‎时的速度和‎经过两点之‎间距离所需‎的时间可以‎求得滑块滑‎动过程的平‎均加速度。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调整装置斜‎面至适当倾‎角,使滑块能顺‎利下滑;2、接通测试仪‎的电源,并通过功能‎键“FUNCT‎I ON”将其设置于‎测量加速度‎“A”状态;3、通过“CHANG‎E-OVER”键选择适当‎的显示参数‎;4、将滑块置于‎斜面的高端‎,让其自由滑‎行并通过先‎后两个光电‎门;5、再按一次“FUNCT‎I ON”,重复步骤4‎,共测量5次‎;6、按“DATA”进行读数,测试仪将自‎动按先后顺‎序显示最后‎5组实验数‎据;7、记录,并根据自行‎推导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1、试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出‎摩擦因数的‎计算公式;2、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1、摇手轮进行‎斜面倾角调‎整时,不要用力过‎猛;2、实验前,请检查滑块‎上挡光片的‎高度是否合‎适,保证其能正‎常通过光电‎门。

滑块在滑行‎时,千万不能与‎光电门相碰‎;3、每次实验前‎,请检查斜面‎低端的缓冲‎块是否在正‎常位置。

七、思考题1、摩擦因数与‎那些因数有‎关?2、试分析引起‎误差的原因‎。

3、请您对本实‎验及其装置‎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摩擦力实验报告

摩擦力实验报告

摩擦力实验报告篇一:摩擦力实验报告篇二:摩擦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同组人:科目:上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地点:(4)在长木板上铺毛巾再次进行实验,测出木块与毛巾之间的摩擦力,并记录。

(5)分析数据,归纳总结。

(6)整理实验器材。

一、实验名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二、你的猜想:摩擦力的大小跟有关。

理由:三、你的实验方案 1、实验仪器:2、实验步骤:(1)检查并调整弹簧测力计,记录量程和分度值。

(2)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沿长木板匀速滑动,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并记录。

(3)在木块上加放砝码,重复上面的实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并记录。

3、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弹簧测力计量程 ___________ ,分度植 _______。

篇三: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学校:丁营乡初级中学班级:九一班组长:刘佳乐组员:王龙龙、王茹楠、张帅阳实验名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目的: 验证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钩码,。

实验原理: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钩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实验数据: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2. 在木块上加50g的钩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3. 在木块上加200g的钩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4. 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棉布之间的摩擦力:1.1N5. 在木板上铺上毛巾,测出此时木块与毛巾之间的摩擦力:1.4N 实验结论:1.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摩擦实验报告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摩擦实验报告

理论力学摩擦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1、滑道倾角的调节滑道倾角可通过两种方式调节,即电机快速调整和手动慢速微调。

其中,电机快速调整由电机传递动力,经电机减速部分减速后输出,通过电磁离合器带动蜗杆转动,由此带动蜗轮传动,蜗轮轴输出使滑道转轴运动,实现滑道的倾角变化。

将电线插头插入交流220V,50HZ电源插座,按下实验装置操作面板上总电源开关、机动电源开关,转动滑道升降开关。

向左旋转滑道升起,倾角增大。

向右旋转滑道倾角减小,直至为零。

在使用手轮作慢速微调之前,需按下手动电源开关,向左旋转手轮滑道升起,倾角增大。

向右旋转手轮滑道倾角减小。

2、角度的显示通过角度传感器和显示仪表即时反映滑道倾角的变化值。

当转轴带动滑道转动时,角度传感器将测得数据传送到显示器,即可反映出滑道的倾斜角度,角度显示精度值为0.01度,大大提高测量精度,减少实验角度测量的误差。

该部分电源在总电源开通时开通。

在使用本实验装置前,须将工作台作水平调整,以免引起滑道倾角的累计误差。

3、计时通过光电门来实现。

二、实验装置MC50摩擦实验装置是由滑板倾角调整机构、角度显示机构和数字测时器三部分组成。

通过滑块在不同材质的滑道上运动,可以测定静、动摩擦系数及物体的加速度。

并可以进行在不同情况下物体滑动、翻倒的演示。

三、实验内容测定木材与铁轨之间的静、动摩擦系数,以及了解当滑块高度较大时,不同载荷下滑块翻倒和滑动的情况。

(1)改变滑板的倾角,测量不同材料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2)通过测量两点之间的平均加速度,测量不同材料之间的动摩擦系数。

(3)当滑块高度较高,加载不同载荷时,其在自重作用下,测定滑块向下翻倒和滑动的最大倾角以及滑块向上翻倒和滑动的最大倾角角。

四、实验步骤1、静摩擦系数实验(a) 调整好滑道倾角角度,使滑块放到滑道上不下滑为准;(b) 旋转手动微调按钮,将滑道的倾角慢慢调大,直到滑块达到将滑未滑时停止,记下此时滑道倾角,即摩擦角;(c) 将所测得的倾角代人静摩擦系数公式,即可得木块与铁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平衡摩擦的实验报告

平衡摩擦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2. 掌握平衡摩擦力的实验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实验原理:当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三、实验器材1. 弹簧测力计2. 长木板3. 棉布4. 毛巾5. 带钩长方体木块6. 钩码7. 刻度尺四、实验步骤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2. 改变放在木块上的钩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

3. 把棉布、毛巾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 重复步骤1、2、3,记录不同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下的摩擦力数值。

五、实验数据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2. 在木块上加50g的钩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3. 在木块上加200g的钩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4. 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棉布之间的摩擦力:1.1N5. 在木板上铺上毛巾,测出此时木块与毛巾之间的摩擦力:1.5N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当压力增大时,摩擦力也随之增大,说明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2.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时,摩擦力也随之增大,说明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成正比。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当压力增大或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时,摩擦力也随之增大。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避免因速度不均匀导致误差。

理论力学摩擦实验报告

理论力学摩擦实验报告

理论力学摩擦实验实验报告姓名:***学号:*******时间:2012年10月11日星期四晚6:30——8:00摩擦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普遍存在,摩擦力的存在既有不利的方面,如阻碍物体运动,消耗能量,并磨损机件等;也能为人们所利用,如利用摩擦力传动和制动等。

所以研究摩擦力的性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摩擦力与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这个系数就是摩擦因数,而且在滑动摩擦和静摩擦两种情况下的值不相同。

由于多数情况下,正压力、摩擦力、物体所受拉力三力不汇交,于是就有物体先滑动还是先翻到的差别。

所以我们本学期就在理论力学的学习过程中,加入的对摩擦性质的研究实验。

我们在10月11日晚上对静摩擦因数、动摩擦因数和物块的滑动和翻到等三项进行了研究。

一、实验目的1. 测量木与铁之间的静摩擦因数ƒs。

2. 测量木与铁之间的静摩擦因数ƒd。

3. 分别测量并验证木滑块在一定倾角的铁质滑道在上保持平衡时所加力的范围。

二、原理摘要1. 静摩擦因数的推导当滑道倾角为ϕ时,若物块恰好不滑下,则此时∑F x = 0:mg sinϕ -ƒ = 0∑F y = 0:N - mg cosϕ = 0又因为ƒ = Nƒs得ƒs = tanϕ2. 动摩擦因数的推导x方向:mg sinϕ = ƒ + may方向:N = mg cosϕ且ƒ = Nƒd解出动摩擦因数的计算公式为:ƒd = tanϕ−agcosϕ3. 物块在斜坡上的受力分析(1)上翻情况:以滑块的右下角为矩心,由于此时支持反力和摩擦力通过矩心,可列出物块的力矩平衡方= Fℎ程:P sinθℎ2得F =sinθP2(2)下滑情况:将物块所受的力分解到x和y两个方向。

∑F x = 0:P sinθ= F+ƒ∑F y = 0:mg cosθ=NN又因为摩擦定律:ƒ=ƒs三、仪器和装置1. MC50摩擦实验装置(包含光电门和加速度显示屏)2. 滑动摩擦小车(包括遮光板)3. 定滑轮4. 实验物块(用于翻到和滑动实验)5. 砝码托盘和砝码四、内容步骤1. 静摩擦因数的测量滑块木质的一面接触铁质滑道,缓慢增大滑道的倾角,先用自动增大按钮快速增大角度,然后用手动旋钮调节滑道的倾角,当滑块恰好不滑下时,记下此时滑道的倾角。

摩擦现象实验报告总结(3篇)

摩擦现象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摩擦现象的产生原理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掌握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摩擦力是两个表面接触的物体相互运动时互相施加的一种物理力。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包括:接触面粗糙、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相互间有挤压、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面积等因素有关。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滑动摩擦实验装置:包括滑轮、木板、砝码、弹簧测力计等。

2. 四球摩擦试验机:用于测定润滑剂的摩擦系数。

3. 显微镜:用于观察摩擦痕迹。

4. 钢球:用于摩擦实验。

四、实验步骤1. 滑动摩擦实验:将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将滑轮固定在木板一端,将砝码挂在滑轮上,通过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大小。

改变砝码重量,观察摩擦力随正压力变化的情况。

2. 四球摩擦试验机实验:将钢球放入油盒中,通过液压系统对钢球施加负荷,使钢球在润滑剂中旋转。

测量油盒内每个钢球的磨痕直径,计算平均直径,求出代表润滑剂承载能力的评定指标。

3. 摩擦痕迹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摩擦痕迹,分析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滑动摩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砝码重量的增加,摩擦力逐渐增大,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随正压力增大而增大。

2. 四球摩擦试验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负荷的增加,润滑剂的承载能力逐渐降低,摩擦系数增大。

当负荷达到一定值后,摩擦系数趋于稳定。

3. 摩擦痕迹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摩擦痕迹的深浅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痕迹越深,摩擦力越大。

六、结论1. 摩擦力是两个表面接触的物体相互运动时互相施加的一种物理力。

2.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包括:接触面粗糙、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相互间有挤压、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3. 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面积等因素有关。

4. 在实验过程中,摩擦力随正压力增大而增大,随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而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力学
摩擦实验实验报告
报告人:
学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目的】:
本实验主要是为测定木材与铁之间的静滑动摩擦系数和动滑动摩擦系数,以及演示当滑块高度较大时,不同载荷下滑块翻倒和滑动的情况。

【实验仪器】:
试验机
滑块:30mm*30mm*100mm,680克
托盘:30克
砝码
【实验原理】:
(1)通过改变滑板的倾角,得到滑块滑动的临界角,测量木材与铁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2)通过测量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差,计算出两点之间的平均加速度,测量木材与铁之间的动摩擦系数。

(3)当滑块高度较高,加载不同方向的载荷时,其在自重作用下,测定滑块向下翻倒和滑动的最大倾角以及滑块向上翻倒和滑动的最大倾角。

并以此计算斜面与滑块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实验步骤】:
(1)将滑块放置在滑板上固定位置,木质一面与滑板面接触。

打开实验电源,可以通过自动和手动两种方法改变滑面的倾斜角。

逐渐增大角度,当滑块刚好开始滑动时,停止增加角度,记下仪器上的角度值,反复此实验十次。

(2)将滑面调到一合适角度,记下该角度,然后将试验机末端的加长板,通过旋钮旋转到和滑面相平。

调节好试验机,调整到测量加速度的模式。

将滑块放置在加长板上,注意使滑轮低的一端贴向有光电门的一侧,然后释放滑块,记录下试验机上的加速度示数。

反复此实验十次。

(3)将坡面的角度调节到25°,在试验机坡面的末端装上定滑轮,用一根绳子通过滑轮连接托盘和滑块。

在托盘中加入砝码,直至滑块开始翻转,记录下砝码质量。

多次重复实验。

在滑块不滑动的基础上,逐渐减少托盘中的砝码质量,直至滑块开始下滑,记录下砝码质量。

多次重复此实验。

【注意事项】:
①:在进行实验时,因为不同位置的静摩擦系数是有差异的,滑块放置在滑面上的位置最好固定,,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差。

②:在使用实验机时,手动和自动两个按钮不能同时按下。

③:打开试验机加长板时,旋钮要先往外拉出。

④:在测量加速度的实验中,要注意使滑块上滑轮低的一端贴向有光电门的一侧,否则光电门可能被导向滑轮撞坏。

⑤:在使用砝码时,要用双手护住托盘,否则托盘翻到,滑块就会掉下来,可能会引起安全问题。

【数据处理】:为保证误差的可控,本实验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的办法。

并且在取平均前先去除最大最小值。

【实验结果】:
(1)
序号Ψ/°tanΨcosΨ
1 19.65 0.357 0.942
2 22.21(最大) /
3 16.65(最小)/
4 19.11 0.346 0.945
5 20.55 0.375 0.936
6 20.25 0.369 0.938
7 20.25 0.369 0.938
8 17.70 0.319 0.953
9 17.90 0.323 0.952
10 19.76 0.359 0.941
平均值/ 0.350.94
结论:滑面的静摩擦因素为0.35
(2)
序号a(mm/s²)fd
1 236 /
2 339 0.313
3 355 /
4 311 0.316
5 353 0.311
6 338 0.314
7 332 0.314
8 308 0.317
9 339 0.313
10 350 0.312
平均/ 0.31
结论:滑面的动摩擦因素为0.31
(3)
根据滑块的规格30mm*30mm*100mm
滑块的质量680g
滑面倾角25°
可以计算得出理论上滑块后翻的加载质量为236g
滑块下滑的加载质量为72g
滑块被绳拉动后倾倒时的加载质量210+30(g),误差1.7%
滑块开始向下滑动时的加载质量66+36(g),误差33.3%
【分析讨论】:
1.进行静滑动摩擦测定时,放置在滑面不同位置的滑块往往临界角不同,这是滑面粗糙程度各处不一的结果。

2.进行静滑动摩擦测定时,当滑块开始下滑时,应当立刻记载角度,否则因为滑块高度下降,对坡脚弯矩减小,坡面倾斜角会相应增大一些。

3.进行动滑动摩擦测定时,滑块自由放置时,要注意避免滑块导向轮不与滑道侧壁碰撞,否则会有能量损失,影响加速度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