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期货期权实务操作案例分析
期货交易实务(案例分析)

1、5月份某交易日,某期货交易所大豆报价为:7月期价格为2400元/吨,9月期价格为2450元/吨,11月期价格为2420元/吨。
某粮油贸易公司综合各种信息,决定采取蝶式套利策略入市,分别卖出7月合约、11用合约各1000吨,买入9月合约2000吨。
一个月后,三个月份期价分别为每吨7月2450元、9月2600元、11月2500元,该客户同时平仓出场,请计算总盈亏。
假如一个月后三个月份期货价格分别为7月2350元、9月2400元、2390元,请计算总盈亏。
请对两次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进行蝶式套利时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解:第一种情况:该客户同时平仓出场,盈亏分别为(2400-2450)×1000=-50000元,(2600-2450)×2000=300000元,(2420-2500)×1000=-80000元,总计盈利为-50000+300000-80000=170000元,总计盈利为170000元。
第二种情况:该客户同时平仓出场,盈亏分别为(2400-2350)×1000=50000元,(2400-2450)×2000=-100000元,(2420-2390)×1000=30000元,总计盈利为 50000-100000+30000=-20000元,总计亏损为2万元。
进行碟式套利时,关键因素是居中月份的期货价格与两旁月份的期货价格之间出现预期有利的差异,或者说碟式套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预测居中月份与两旁月份的价差变动趋势。
这里进行的碟式套利在第一,二种情况下的成败就在与居中月份与两旁月份期货价格之间的价差出现如意方向和如意程度的变动。
2、7月份,大豆的现货价格为每吨2010元,某农场对该价格比较满意,但是大豆9月份才能收获出售,因此该单位担心到时现货价格可能下跌,从而减少收益。
为了避免将来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该农场决定在大连商品交易所进行10手的大豆期货交易。
国外期货市场操纵的案例分析

国外期货市场操纵的案例分析西方发达国家期货市场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有着成熟的监管体系,但期货操纵现象也时有发生。
如,期货市场发展早期“世纪逼仓者”哈钦森对小麦期货的成功逼仓,1971年Cargill公司被诉操纵1963年5月的玉米期货合约,1979年至1980年美国亨特兄弟操纵白银期货案,1991年至1996年日本住友公司操纵LME铜期货案等。
期货市场发展早期的逼仓事件。
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主要表现为逼仓,逼仓一般出现在可交割的现货量不大的情况下。
此时,逼仓者是市场中的买方,它既拥有大量的现货部位又拥有大量的期货部位。
这样,可以使没有现货的空方或卖方在进入交割月以后只好以较高价格平掉自己的部位,因此,期货价格一般会偏离现货价格较远。
19世纪是商品期货操纵者的黄金时期,那时,交易所制定的交易规则非常自由,没有对持仓量进行限制,董事会也没有对投机者进行有力的监督。
因此,历史记载的操纵事件只是发生在大巨头中间的争夺,基本上交易所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制止逼仓的企图。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一直缺乏关于那个时代大户活动的细节、价格波动及其他市场活动的详细记录,也没有与现货供给、需求相关的记载,更不会有监管者对操纵行为进行控制的记录。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段时期发生的逼仓及操纵事件,无论成功与否,对后来制订监管立法的过程非常重要。
仔细分析19世纪发生的有代表性的操纵事件,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最初监管立法的思想来源,分析这些案例可以为交易所应对这类逼仓及操纵行为提供立法支持。
可以这样说,这段时期的操纵事件,在多头与空头的力量博弈下,推动了期货监管立法的产生及随之而来的法规调整。
(1)1866年本杰明·P·哈钦森对芝加哥小麦期货市场的操纵。
本杰明·P·哈钦森是第一个企图操纵期货市场的人,1866 年5月和6月,他在谷物类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积累了大量的多头仓位。
此时,据说小麦的购入成本是0.88美元/蒲式耳。
美国历史上期货市场操纵经典案例解析

市场操纵并不为中国资本市场所独有,有着严格监管制度的美国资本尤其是期货市场,早年也是频发各种人为操纵案例。
这种操纵对市场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相关的美国市场监管机构也因此推出越来越严厉而周密的应对措施。
美国历史上有着诸多应对期货市场操纵事件的经典案例,并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
这些经验表明,市场监管者以对市场异常现象的监控为工作重心,提升市场监管的效率,是有效防范与遏止期货价格操纵行为的根本途径。
1979年美国亨特兄弟操纵白银期货事件19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在2美元/盎司附近上下徘徊。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图谋从操纵白银的期货价格中获利。
从1973年12月的2.90美元/盎司开始,白银价格启动、攀升。
此时亨特兄弟已经持有3500万盎司白银的合约。
不到两个月,价格涨到6.70美元。
但当时墨西哥政府囤积了5000万盎司的白银,购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墨政府决定立时从每盎司6.70美元的价格获利。
墨西哥人冲垮了市场,银价跌回4美元左右。
此后的4年间,亨特兄弟积极地买入白银,到1979年,亨特兄弟通过不同公司,伙同沙特阿拉伯的皇室以及大经纪商大陆、阳光,拥有和控制着数亿盎司的白银。
当他们开始行动时,白银价格正停留在6美元/盎司附近。
之后,他们在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以每盎司6-7美元的价格大量收购白银。
年底,已控制纽约商品交易所53%的存银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9%的存银,拥有1.2亿盎司的现货和0.5亿盎司的期货。
在他们的控制下,白银价格不断上升。
到1980年1月17日银价已涨至每盎司48.7美元,到1月21日涨至有史以来的最高价每盎司50.35美元,比一年前上涨了8倍多。
这种疯狂的投机活动,造成白银的市场供求状况与生产和消费实际脱节,市场价格严重地偏离其价值。
就在亨特兄弟疯狂采购白银的过程中,每张合约保证金只需要1000美元。
期货交易实务(案例分析)

1、5月份某交易日,某期货交易所大豆报价为:7月期价格为2400元/吨,9月期价格为2450元/吨,11月期价格为2420元/吨。
某粮油贸易公司综合各种信息,决定采取蝶式套利策略入市,分别卖出7月合约、11用合约各1000吨,买入9月合约2000吨。
一个月后,三个月份期价分别为每吨7月2450元、9月2600元、11月2500元,该客户同时平仓出场,请计算总盈亏。
假如一个月后三个月份期货价格分别为7月2350元、9月2400元、2390元,请计算总盈亏。
请对两次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进行蝶式套利时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解:第一种情况:该客户同时平仓出场,盈亏分别为(2400-2450)×1000=-50000元,(2600-2450)×2000=300000元,(2420-2500)×1000=-80000元,总计盈利为-50000+300000-80000=170000元,总计盈利为170000元。
第二种情况:该客户同时平仓出场,盈亏分别为(2400-2350)×1000=50000元,(2400-2450)×2000=-100000元,(2420-2390)×1000=30000元,总计盈利为 50000-100000+30000=-20000元,总计亏损为2万元。
进行碟式套利时,关键因素是居中月份的期货价格与两旁月份的期货价格之间出现预期有利的差异,或者说碟式套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预测居中月份与两旁月份的价差变动趋势。
这里进行的碟式套利在第一,二种情况下的成败就在与居中月份与两旁月份期货价格之间的价差出现如意方向和如意程度的变动。
2、7月份,大豆的现货价格为每吨2010元,某农场对该价格比较满意,但是大豆9月份才能收获出售,因此该单位担心到时现货价格可能下跌,从而减少收益。
为了避免将来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该农场决定在大连商品交易所进行10手的大豆期货交易。
中兴泰富的累计外汇期权案例论述

该案例的教训
• 1.要了解自己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实质内 容。 • 2.要有充分的风险暴露意识,全面评价风险 敞口的程度。 • 3.要避免规避风险中的贪小利心理。 • 4.要避免金融交易中的过度自信心理。 • 5.要防止被外国投资银行等衍生品中介机构 忽悠。
期权与期权交易的概念
• 所谓期权也称之为选择权,它是指在未来一定的 时间内按照某一特定的履约价格和数量买进或者 卖出某一特定商品或期货合约的权利;而期权交 易就是对这种选择权的买卖。 • 选择权中的选择的含义: • 选择权通常是针对期权的买方而言的,包括两种 情况的选择:一是在行权到期日,是行使权利还 是放弃权利的选择;二是在行权到期日之前,是 转让权利还是行使权利的选择。
• • • • 根据相关公告显示该合约的主要条款有: 合约金额: 90亿澳元 行权价格:1澳元=0.87美元 行权内容:当市价在协议价格之上105%, 中兴泰富可按行权价格每月购买;当市价 跌破协议价格时,中兴泰富每月将双倍购 入澳元。 • 合约有效时间:至2010年为止。
中兴泰富累计外汇期权合约的本质
看涨期权盈亏曲线图
• 例:某股票看涨期权:协议价格30元,权 利金2元。
盈亏 买方曲线
2 0 -2 卖方曲线
30
32
标的物价格
看涨期权买方在标的物市场价格上涨情 况下的两种获利方式
• • • • • a.行使权利 收益=标的物市场价格-(协议价格+权利金) b.转让权利 收益=权利金市场价格-买入时权利金价格 问题:对买方来说,采取哪一种方式更加 有利?
期权的权利金——价格
• 定义:期权的权利金就是期权的价格,也 可以称之为权价、权利费等,是期权买方 为了获得期权而必须向卖方支付的费用。 • B.性质:对买方来说是获得期权的费用, 对卖方来说是出售期权的报酬。 • C.权利金的决定:权利金是合约中的唯一 变量,通过竞价来决定。
期货与期权案例分析

期货与期权案例分析名称:期货与期权交易案例分析XXX姓名学号:XXXXXXXXXXXXXXXXXX班级:国贸0903班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XXX指导老师:XXX2011年11月海南天然橡胶R708事件的回顾与反思一、事件发生背景天然橡胶是很好的期货品种。
第一,天然橡胶是一种世界性大宗商品,用途非常广泛,其生产容量大,经营垄断性小,拥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第二,天然橡胶的价格波动剧烈。
特别是我国近年来由于天然橡胶消费量逐年增长,产量及进口量又收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市场供求矛盾极为突出,几个波动极为频繁,给我国的橡胶生产经营企业及贸易商带来了难以预测的市场风险。
所以,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迫切需要进行套期保值,以回避价格风险。
同时,也为期货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机获利机会,从而吸引了众多的期货投资者。
第三,天然橡胶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品质较稳定,规格等级划分明确,容易标准化。
第四,天然橡胶为固体颗粒或片状,易于储运和运输,能够满足期货实物交割的基本要求。
天胶作为中国期货历史上挂牌较早的期货品种,曾在XXX和XXX同时挂牌交易。
由于海南是我国最大的天胶生产地和集散地,故1996年XXX的天然橡胶期货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大力追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天胶期货品种交易极为活跃,其行情变化对用胶企业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XXX、XXX、北京华热亚、XXX等国内大的现货商群体都积极参与当时的期货交易,同时大量的游资、热钱也纷纷进入海南橡胶期货市场,聚集在天然橡胶期货市场的资金达到数十亿元,橡胶期货迎来一次发展的。
1997年成为XXX最为火爆的一年,但是繁荣的背后也蕴藏了诸多危机,这些危机便在天胶R708合约上集中爆发出来了。
XXX地处我国天然橡胶主产区,天然橡胶作为其上市品种之一,可谓得天独厚。
如此理想的配置,本该对现货市场及地方经济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然而,R708事件的发生,却对国内天然橡胶期货现货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参与各方损失惨重。
外汇期权案例

2、买进看跌期权的损益图
损益
0
F●
S
●
●
B
F:期权费 S:协议价格 B:盈亏平衡点
市场价格
4.卖出看跌期权(Sell Put Option)
卖出看跌期权是指期权的卖方或出售者有义务在期权到期日或之前应买方的 要求按协定汇率买入合约中所规定的某种货币。交易策略为:若出售者将预期 未来某一种货币将升值时,则可以卖出此货币的看跌期权。卖出卖权的最大收 益为收到的期权费 .
(3)只要即期汇率上升到协议价格加保险费以上,购买 外汇看涨期限权就有利可图,上升越多获利越多,从理论上 说,购买外汇看涨期限权的最大利润是无限的。
美国某进口商需在6个月后支付一笔外汇(瑞士法郎),但 又恐怕瑞士法郎6个月后升值导致外汇损失。于是,该进口商 以2.56%的期权价支付了一笔期权费,购买了一份瑞士法郎欧 式看涨期权,其合约情况如下: 执行价格:USD1=CHF1.3900 有效期: 6个月 现货日: 1999/3/23 到期日: 1999/9/23 期权价: 2.56% 期权费: CHF10 000 000Χ2.56%=CHF256 000 当日瑞士法郎现汇汇率为:USD1=CHF1.4100,故期权费
外汇看涨期权
1.买入外汇看涨期权
◆ 假设某人3月5日买进1份6月底到期的英
镑期权合约,合约的协议价格为GBP1=USD1.6, 保险费为每1英镑4美分,一份期权合约的金额为 2.5万英镑,那么该人花1000美元 (0.04×25000)便买进了一种权力,即在6月底 以前,无论英镑是涨还是跌,该人始终有权按 GBP1=USD1.6价格从卖方手中买进25000英镑。
投资者所支付的期权费(最大损失)为:
100万×1%=1万美元
2019年外汇期权交易,含义外汇期权交易经典案例国际外汇期权交易模拟外汇期货期权交易word版本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外汇期权交易,含义外汇期权交易经典案例国际外汇期权交易模拟外汇期货期权交易篇一:国际金融外汇期权和远期外汇交易案例案例1(1)利用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规避汇率风险某年9月20日,广东一企业出口一批货物,预计3个月后即12月20日,收入2 000万美元。
若银行9月20日开报的3个月远期美元对人民币双边价为8.3649~8.4068,该企业同银行签订了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合同。
试分析该企业避免外汇汇率风险的结果。
而如果12月20日市场汇率变为8.2649~8.3068,若不做远期结售汇,该企业的损益情况又会是怎样?(2)利用期权交易规避汇率风险一美国制造商购买日本某企业商品,货款为24亿日元,双方约定3个月后以日元支付。
如果签订进出口合同时的期权价格为200 000$,协议价格为$1=JP ¥240;同时,3个月的远期汇率为$1=JP¥240。
则该美国企业有两种选择:一是用外汇期权交易规避汇率风险;二是用远期外汇交易规避汇率风险。
假设3个月后市场汇率将出现下列三种情况,试分析该美国企业分别采用这两种交易方式在三种情况下的损益情况,并比较这两种交易方式的特点。
日元升值,3个月后现汇汇率为$1=JP¥220;日元稳定不变,3个月后现汇汇率仍为$1=JP¥240;日元贬值,3个月后现汇汇率为$1=JP¥260。
解答:(1)利用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规避汇率风险银行9月20日开报的3个月远期美元对人民币双边价为8.3649~8.4068。
收入201X万美元,则到了12月20日以1美元等于8.3649兑换收到16729.8万人民币,不管汇率如何变化,都按照约定履行。
而如果12月20日市场汇率变为8.2649~8.3068,若不做远期结售汇,到了12月20日201X万美元以1美元=8.2649人民币的汇率只能兑换16529.8万人民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东航套保门......第一种合约
第一种是航油价格在62.35美元-150美元每桶区间内,套保 量为1135万桶,即东航可以以约定价格买入航油1135万桶 (最高上限为150美元,超过后150美元后看涨期权无效) 。合约截止日时,无论航油价格多少,东航都可以选择是 否购买,合约对手必须接受。当航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 东航需要付出1.4美元的期权合约金,如果合约终止,东航 不需要购买,期权费按照实际价格差支付。
深南电第一份期权合约的单月盈亏状况
深南电第二份期权合约的单月盈亏状况
3. 东航套保门
2008年5月,金融危机爆发前夕,高盛等投行当时喊出原 油上200美元/桶,造成航空公司对油价进一步上涨的担忧 。东航在2008年6月签订了55份套保合约,意在应对油价 的上下波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3. 东航套保门......续
三、中国企业衍生品交易亏损案例分析
1. 中信泰富外汇交易巨亏门 2. 深南电对赌协议门 3. 东航套保门
1. 中信泰富外汇交易巨亏门
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称,公司为减 低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 买卖合约而引致亏损,实际已亏损8.07亿港元。至10月17 日,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按市场价定值的亏损为147 亿港元。换言之,相关外汇合约导致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 总额为155.07亿港元。
卖出看涨期权和卖出看跌期权(义务)
LME铜价走势
3.弱势定价权
无论国储铜事件还是东航和国航套保门,中间折射出中 国在铜和原油定价能力上的薄弱。另一个原因是国内企业 与国外投行交易的期权一般都是欧式期权(不能提前行权 ),这也决定了企业在套保策略中需要尽可能掌握主动权 。弱势定价权和欧式期权相结合,决定了中国企业(资产 买入方)在海外衍生品市场不能卖出期权只能买入期权。 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的区别
二、国外投行如何暗算中国企业 1. 信用交易 2. 期权交易规则陷阱 3. 弱势定价权
-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的区别
1. 信用交易
是麻痹企业风险防范的关键因素。国外投行规定国内企业 参与海外期货期权交易并不需要实际拿出资金,而是根据 最近几年的资产情况和财务报表(基本都是优质企业),向 套保企业授权一定交易额度(3%-5%注册资金规模)作为 账户交易的保证金。 例子:中航油事件 -杠杆率放大亏损风险
如此高额的亏损起源于中信泰富错误的宏观形势判断 ,并且和海外投行签下一系列对赌合约权-下跌后亏损风险加倍放大
1. 中信泰富外汇交易巨亏门......续
根据中信泰富披露的信息显示,该公司持有的澳元合约到期日为 2010年10月,当每份合约达到150万-700万美元的最高利润时,合约 终止。中信泰富手中所有的澳元合约加起来,最高利润总额不过为 5150万美元,即这些合约理论上的最高利润合计4亿多港元,而接盘 外币的数量却可能超过四五百亿港元。
国外期货期权实务操作案例分析
-企业如何正确应用期货期权管理风险
新湖期货研究所 蒋林 2011年12月·上海
主要内容
一、海外衍生品市场背景 二、国外投行如何暗算中国企业 三、中国企业衍生品交易亏损案例分析 四、中国企业如何避免海外投行的围猎 五、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一、市场背景
1. 全球衍生品市场环境 2. 场外柜台交易(OTC)定义 3. 海外投行劣迹斑斑
2. 期权交易规则陷阱
确切地说是卖出看涨期权和卖出看跌期权存在无 限亏损的风险,对市场参与者的资金实力和定价 能力要求非常高,而权利金是迫使国内企业选择 具有潜在无限亏损风险期权的关键因素。 期权交易制度:权利和义务的区别(图) 例子:国储铜事件、东航和国航套保门、深南电 对赌协议门
买入看涨期权和买入看跌期权(权利)
合约规定,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限,当达到这一利润水 平时,合约自动终止。所以在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 可以赚取差价,但如果该汇率低于0.87,却没有自动终止协议,中信 泰富必须不断以高汇率接盘,理论上亏损可以无限大。2009年3月26 日中信泰富公布08年全年业绩,亏损126.62亿港元。
2. 深南电对赌协议门
2008年10月27日,深南电发布《公司重大事项进展情况公 告》披露了此前与杰润公司所签的期权合约,并表示未来 两个月一旦国际原油浮动价低于62美元/桶,杰润公司根 据协议要求深南电每月支付(62美元/桶-浮动价)*40万 桶等额美元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当时原油价格已经逼近62 美元,而且高盛发出金融危机加深可能导致油价跌至50美 元的警告,一时间激发了市场对深南电陷入潜在巨亏风险 的恐慌中。
2008年11月27日,一纸《关于航油套期保值业务的提示性 公告》,东航航油套保巨亏浮出水面。公告显示:截至 2008年10月31日,东航航空燃油套保亏损共计18.3亿元人 民币。同时公告提出,所签订的套期保值合约实际亏损额 将随着航油价格变动。随着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截至12 月31日,根据东航的套保合约和当日纽约WTI原油收盘计 算,东航共计亏损约62亿元人民币。
3.弱势定价权......续
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的区别 欧式期权是指买入期权的一方必须在期权到期日当天才能 行使的期权,而美式期权是指买入期权的一方在合约到期 日前的任何工作时间都可以行使的期权。 结论是,欧式期权权利金小,潜在利益自然大,但在获利 时间上不具灵活性,而美式期权虽然灵活,但权利金十分 昂贵,因此,目前国际上大部分的期权交易仍是以欧式期 权为主。
2. 场外柜台交易(OTC)定义
场外柜台交易也称之为询价交易方式,(Over-The-Counter,OTC)。 场外交易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没有集中的交易场所,借助现代通讯技术和通讯网络,许多交易 依赖直接协商而定; 2. 开放型交易,而证券交易所等交易方式是在封闭市场完成的; 3. 交易品种多种多样,种类上远多于证券交易所; 4. 主要以协商定价方式成交,而场内交易是通过集合竞价或连续竞 价; 5. 特殊的交易管理结构,一般由证券监管机构或是自律性组织实施 监管,管理方式相对宽松,并非无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