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两高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两高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两高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废水等大气、水、土等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清洁生产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清洁生产是指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两高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两高行业是指煤炭行业和石化行业。

这两个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环境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

建立和完善两高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促进这两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两高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一)、科学性原则两高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当以科学、合理的原则为基础,充分考虑到行业特点和环境影响,避免主观性、片面性和随意性。

(二)、全面性原则两高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全面考虑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处理等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评价体系。

(三)、可操作性原则两高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具有操作性,即便于行业企业根据指标体系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开展必要的清洁生产改造工作。

(四)、动态性原则两高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具有动态性,即能够根据行业发展和环境要求的变化进行不断修订和完善。

四、两高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根据两高行业的特点和清洁生产的要求,两高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能源利用效率1.1 煤炭行业原材料利用率1.2 石化行业能耗结构合理性(二)、资源利用效率2.1 煤炭行业排放煤矸石率2.2 石化行业再生资源利用率(三)、环境污染物排放3.1 煤炭行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3.2 石化行业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四)、废弃物处理4.1 煤炭行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4.2 石化行业有害废弃物处置方式五、两高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建立两高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应当积极推广和应用,推动煤炭和石化行业向清洁生产方式转变。

煤炭采选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

煤炭采选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

煤炭采选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煤炭采选是指对煤炭进行深度加工和提炼,以获取更高价值的煤炭产品。

然而,传统的煤炭采选过程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因此,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在煤炭采选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是对生产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和监测的指标系统。

在煤炭采选中,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可以用来评估煤炭采选过程中的环境效益,并为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依据。

下面将对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在煤炭采选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首先,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应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情况。

废水处理包括废水的净化和再利用,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对水环境的污染。

废气处理则是通过控制煤炭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采用先进的净化设备,如除尘器和脱硫设备,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固体废弃物处理则是通过分类、回收和处置等手段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并提高废弃物的处理效率。

其次,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还应包括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

由于煤炭采选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较大,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包括煤炭利用率、电能利用率等。

此外,资源利用效率也是评价煤炭采选过程中环境效益的关键指标。

资源利用效率包括原料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等,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最后,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还应包括社会效益指标。

在煤炭采选中,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就业创造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培育方面。

评价社会效益的指标包括就业率、岗位培训率等,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和提升员工技能,可以增加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总之,煤炭采选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是对煤炭采选过程中环境效益进行评价和监测的重要工具。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可以提高煤炭采选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煤炭采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024年4月

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024年4月

在火电行业中,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火电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同时也可以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监管和管理的标准。

下面是一个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的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资源利用1.燃料利用效率:指火电企业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燃料的能量。

2.水资源利用效率:指火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使用程度。

3.煤灰和矸石综合利用率:指火电企业对煤灰和矸石进行综合利用的程度。

4.脱硫剂利用率:指火电企业在脱硫过程中对脱硫剂的使用程度。

二、能源消耗1.发电耗煤量:指火电企业在发电过程中消耗的煤炭数量。

2.发电煤耗:指火电企业在发电过程中每度电所消耗的煤炭数量。

3.发电能效:指火电企业在发电过程中能够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三、废气排放1.SO2排放量:指火电企业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数量。

2.NOx排放量:指火电企业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氮氧化物数量。

3.烟粉尘排放量:指火电企业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烟粉尘数量。

四、废水排放1.COD排放量:指火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数量。

2.火电企业:指火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氮氧化物数量。

3.排放的烟粉尘数量:指火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烟粉尘数量。

五、固体废物1.煤灰产生量:指火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灰数量。

2.矸石产生量:指火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矸石数量。

3.煤炭灰渣综合利用率:指火电企业对煤炭灰渣进行综合利用的程度。

六、环境管理1.环境保护投资:指火电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

2.环境保护设施:指火电企业所建立的环境保护设施,如污水处理厂、烟气脱硫装置等。

以上仅为一个初步的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的指标还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生产特点和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政策进行调整和细化。

这个指标体系可以帮助火电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发布前言 (2)1 适用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与定义 (4)4 评价指标体系 (5)5 评价方法 (15)6 数据采集及计算方法 (16)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煤炭采选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煤炭采选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指标体系主要起草人:张绍强、谭杰、杨奕、李艳萍、颜丙磊、张青玲、吴晓华。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 适用范围本评价指标体系规定了煤炭采选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五类,即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生态环境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煤炭采选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标体系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2042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9446 选煤电力消耗限额GB 29444 煤炭井工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9445 煤炭露天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50197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GB 5021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810 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T 18916.11 取水定额第11部分:选煤GB/T 35051 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HJ 479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8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 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535 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617 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HJ 828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监[1996]470号)《煤炭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建标[2008]233号)《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装[2011]163号)《土地复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2号)《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33号公告)《关于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国能煤炭〔2014〕571号)《关于落实煤炭资源税优惠政策若干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2015年21号公告)《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6号令)《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7号)《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8号令)《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87号)3 术语与定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资讯l数读.热语BlM(建筑信息模型)1000户今后5年改造棚户区6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棚户区改造是新型城镇化工程之一会议决定.今5月23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寿命周期信息共享。

研究院与Bentley软件公司在京签据悉,北京阜外医院改扩建和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藉此共同推动北航南区科技楼两个大型公建将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率先“试水”BIM技术。

据介绍,北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IM技术应用主要ling,简称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航南区科技楼B侧重于机电专业,实现专业深化设术在中国建筑建设领域的发展。

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计、三维碰撞检查、模拟施工、施工现场布置与调整、设计变更、分项工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基础,建立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程及特殊过程施工控制等功能。

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相关标准还未出台、缺乏相应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的软件接口和应用人才,是我围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是实BIM技术开发应用面临的主要困现虚拟现实的绝佳手段,可以提前难。

为了推动BIM技术的发展,发现并解决设计中的遗漏和错误,2011年住建部印发的((2011 ̄2015其中2013年改造304万户预计撬动3000亿投资市场.并带动水泥、玻璃、墙体材料等建材行业。

4000亿平方米每年新建智能建筑6月3日.《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报告(2013-2018)》发布,这是能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第一份发展报直观反映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告《报告》指出,目前投向智能建筑够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业界将“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BIM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完成算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此后正式启工程领域的投资额约占我国建筑完成规划、设计、施动了一系列BIM国家标准的编制总投资额的5%~10%.我国每年约量等单项任务,工等阶段的信息共享,实现建筑全工作。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引言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能源转型的推进,清洁生产成为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评价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和主要评价指标。

构建方法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即将整个评价体系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并确定每个层次的评价指标。

然后,根据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权重,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从而对煤炭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价。

主要评价指标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多个层次的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影响和社会责任。

资源利用效率资源利用效率是评价煤炭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煤炭利用率:评估煤炭企业对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2.能源利用率:评估煤炭企业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包括燃煤电厂的发电效率等。

3.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煤炭企业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用水量和废水处理效果等。

4.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评估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否采用节约型和循环型的技术和方法。

环境影响煤炭行业对环境的影响是清洁生产评价的重点内容。

以下是煤炭行业环境影响的主要指标:1.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估煤炭企业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2.水污染物排放:评估煤炭企业对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包括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

3.固体废弃物处理:评估煤炭企业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效果,包括废弃煤渣的综合利用等。

社会责任煤炭行业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责任。

以下是煤炭行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指标:1.安全生产:评估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包括事故频率、事故处理等。

2.就业贡献:评估煤炭企业对就业的贡献程度。

3.社会贡献:评估煤炭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包括慈善捐赠、社会公益活动等。

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煤炭采选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重要工具。

为了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煤炭采选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清洁生产措施,优化煤炭产出,降低排放和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参考内容,用于构建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一、煤炭资源利用率1. 原煤清洁度和矿石品位:评估原煤灰分、硫分、挥发分等指标和矿石中有用矿物含量,作为煤炭精选和分级分选的基础。

2. 煤炭浪费率:评估原煤选矿过程中的煤矸石产出率,通过技术改造和优化设备配置降低浪费率。

二、环境保护措施1. 废弃物处理:评估企业对废渣、废水、废气等的处理利用措施,包括尾矿库建设、废水处理厂和废气处理设施的规模和运行状况。

2. 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估企业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要求符合相关环保法规的标准。

三、资源节约与能源效率1. 水资源利用:评估企业的用水情况,包括用水量、循环利用比例和废水回用等指标,提倡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2. 能源消耗:评估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包括各种能源的使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的节约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四、创新和科技应用1.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评估企业采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包括先进的选煤设备、精细煤浮选技术和废气治理技术等。

2. 科技创新成果:评估企业在煤炭采选领域的创新成果和技术研发能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化。

五、人员培训和安全生产1. 员工培训和教育:评估企业对员工的安全、环保和清洁生产知识培训情况,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2. 事故发生率:评估企业的事故发生率和直接经济损失,鼓励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事故应急预案。

六、社会责任履行1. 就业机会:评估企业的员工数量和招聘渠道,提供合理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 社区影响:评估企业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贡献。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参考内容,用于构建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煤炭工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探讨

煤炭工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探讨

体制 、 创新机制。 合理布局 、 安全生产 。 改小建大、 优化结构 , 依靠科技 、 促进
升级 、 深度加工、 加快转化、 节约资源 、 保护环境 ,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发展方针 , 煤炭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煤
矿总量大幅度减少 , 大型煤炭 区域快速成长, 产业集 中度逐渐提高。 年产量
则 , 出了煤炭采选行业清洁生产指标分类。 给 关键词 : 煤炭工业 ; 清洁生产; 指标体 系
中 图分 类 号 :3 3 X 8 文 献标 识 码 : A
占总产 量 的 4 .%;国有 地方 煤 矿生 产 原煤 28 76 . 6亿 t ;占总 产量 的
1 煤炭 工业发 展概况
清洁生产是以综合预防污染为 目的 的环境战略 。 是实施 可持续 发展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近 是实 年来, 国内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意识逐年增加。 推广清洁生产 , 促进我 国
维普资讯
S IT C N O MA I N D V L P E T&E ON MY C-E HIF R TO E E O M N C O
文 章编 号 :0 5-0 3 2 0 )0 0 1 — 2 10 - 3 (0 7 1 — 2 8 0 6
20 0 7年
超亿吨 、 千万吨的煤炭企业从无到有 , 发展 ,04 超 迅速 20 年全 国千万吨以
上的煤炭企业 3 家, 1 共生产原煤 7 7亿 t占总产量 的 3%。煤矿数量由 . 7 , 9
2 世纪 9 年代初的 8 O O 万多个减少到 目 前的 2 万左右。 . 8 据不完全统计 , 0 年末 , 2 5 0 全国共有年人选原煤 1 万 t 5 以上( 包括 1 5 万t ) 的选煤 厂 9 1 , 6 座 年人选原煤能力 8 6 3 t 3 9 万 。其中 , 国有重点煤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七: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录前言 (1)1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2)2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3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 (7)4 煤炭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13)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13)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14)4.3 缺项考核调整权重值的计算 (14)4.4 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14)4.5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15)5 指标解释 (15)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煤炭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煤炭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先进生产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煤炭行业3万吨/年以上的井工矿井、露天矿和15万吨/年以上的选煤厂和中心选煤厂。

2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本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部分,凡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采用定量评价,以减少人为的评价差异。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具有共同性、代表性的能反映“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轻污染、增加效益”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创建评价模式;通过对比企业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和评分,量化评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水平。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政策选取,包括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行业发展规划等,用于定性评价企业对国家、行业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清洁生产实施程度。

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个层次。

一级指标为普遍性、概括性的指标,包括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生产技术特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环境管理与劳动安全卫生指标。

二级指标为反映煤炭企业清洁生产特点的、具有代表性的、易于评价和考核的指标。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分别见图1(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图2(露天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图3(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图4(露天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图1 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3图2 露天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4图3 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5图4 露天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63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

本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定量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的依据是:凡是国家或行业在有关政策、规划等文件中对该项指标已有明确要求值的就选用国家要求的数值;凡是国家或行业对该项指标尚无明确要求值的,则选用国内重点大型煤炭企业今年来清洁生产所实际达到的中上等以上水平的指标值。

本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基准值代表了行业清洁生产的平均先进水平。

在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设置的各项二级指标是行业内目前无法量化或缺乏统计数据的指标,通过对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及生产、质量与环境管理水平的认定,客观地反映企业清洁生产的面貌。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反映了该指标在整个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它原则上是根据该项指标对煤炭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其实施的难易程度确定的。

井工开采煤炭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评价指标、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见表1;露天开采煤炭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评价指标、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见表2;井工开采煤炭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评价指标和权重值见表3;井工开采煤炭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评价指标和权重值见表4。

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因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及指标的基准值,也应视行业技术进步趋势进行不定期调整,其调整周期一般为3年,最长不应超过5年。

表1 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和基准值1、矿井水、选煤水排放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标准中规定的各类分项指标均作为本指标体系的基准值,与其相应的实际值比较后,根据其项目数进行平均,再计算出该类别的评价分值。

若该项指标中有一分项指标未达标,则该煤矿在该年度不得继续参与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评比。

2、矿井瓦斯综合利用指标是指当年瓦斯抽采量的80%。

3、水资源短缺矿区是指根据《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MT/T5014—94),现有水源供水能力(不含可利用矿井水量)﹤最高日用水量60%的矿区;水资源丰富矿区是指根据《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MT/T5014—94),现有水源供水能力(含可利用矿井水量)﹥最高日用水量2.0倍的矿区;一般水资源矿区是指现有水源供水能力(含可利用矿井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0.6~2.0倍的矿区。

4、水质复杂是指矿井水中除了悬浮物以外的离子、化合物、石油类等有害杂质含量超过生产、生活用水水质指标,作为水资源进行利用,需要经过较复杂的预处理和处理的矿井水。

该矿井水处理后用于生产和生活,处理成本较高,技术难度较大。

5、本指标体系包括选煤厂评定,若煤矿中未设选煤厂,按缺项考核调整权重值进行计算。

表2 露天煤矿开采企业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和基准值注:(适用于表3、表4)1、清洁生产定性指标中,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回答“是”或“否”。

若“是”,该项得分,若“否”,该项不得分。

表4同理。

2、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需满足:回采效率高(60%以上)、安全性能好、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及环保效果明显等。

3、扰动土地治理率≥90;水土流失治理度≥85;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5;植被恢复系数≥90。

4 煤炭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4.1.1 定量评价的二级评价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计算企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以企业在考核年度(一般以一个生产年度为一个考核周期,并与生产年度同步)各项二级指标实际达到的数据为基础进行计算,综合得出该企业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总分值。

定量评价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

其中,资源与能源消耗、污染物指标为逆向指标,数值越小越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技术特征指标为正向指标,数值越大越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因此,在计算各项二级指标的评分时,应根据指标的类别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计算。

对正向指标,其单项评价指数按式(1)计算:oixii S S S =………………………………(1) 对逆向指标,其单项评价指数按式(2)计算:xioii S S S =………………………………(2) 式中:S i ——第i 项评价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S xi ——第i 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值; S oi ——第i 项评价指标的基准值。

本评价指标体系各项二级评价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的正常值一般在 1.0左右,但当其实际值远小于(或远大于)评价基准值时,计算得出的Si 值就会较大,计算结果就会偏离实际,对其他评价指标单项评价指数的作用产生较大干扰。

为了消除这种不合理的影响,应对此进行修正处理。

修正的方法是:Si 值计算结果在1.2以下时取计算值,大于或等于1.2时Si 值取1.2。

4.1.2 定量评价的二级评价指标考核总分值计算定量评价指标考核总分值按式(3)计算:∑=⨯=ni i i K S P 11 (3)式中:P 1——定量评价考核总分值;n ——参与考核的定量评价的二级指标项目总数;S i ——第i 项评价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 K i ——第i 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对定性指标的考核不仅考核“是”与“否”,而且要考核是否正常运行及其效果。

定性评价指标考核总分值按式(4)计算:∑==ni i F P 12 (4)式中:P 2——定性评价二级指标考核总分值;F i ——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第i 项二级指标的得分值; n ——参与考核的定性评价二级指标的项目总数。

4.3 缺项考核调整权重值的计算如果实际参与考核的二级评价指标项目数少于其所属一级评价指标所包括的全部二级评价指标的项目数(如:部分煤矿没有设选煤厂,没有二级评价指标相关的选煤厂种类所造成的缺项),则应将该项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乘以修正系数A i ,调整其权重值:(1)定量评价的二级评价指标的缺项考核调整权重值的计算Ai K S P ni i i ⨯⨯=∑=11 (5)(1)定性评价的二级评价指标的缺项考核调整权重值的计算∑=⨯=mi i i A F P 12 (6)式中:A i ——第i 项二级评价指标权重值的修正系数,21A A Ai =…………………………………………………(7) A 1——本指标体系所列与该二级评价指标有关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A 2——实际参与考核的属于该一级评价指标的各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之和; m ——实际参与考核的二级评价指标项目数。

4.4 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为了综合考核煤炭企业清洁生产的总体水平,在对该企业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考核评分的基础上,将这两类指标的考核得分按权重(煤炭行业定量评价指标占70%和定性评价指标占30%)予以综合,得出该企业的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

综合评价指数是评价被考核企业在考核年度内清洁生产总体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

综合评价指数之差可以反映企业之间清洁生产水平的总体差距。

综合评价指数按式(8)计算:213.07.0P P P += (8)式中:P ——企业清洁生产的综合评价指数;P 1——定量评价指标中各二级评价指标考核总分值; P 2——定性评价指标中各二级评价指标考核总分值。

4.5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对煤炭行业清洁生产企业水平的评价,是以其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为依据的。

对达到一定综合评价指数的企业,分别评定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清洁生产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