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 清洁生产标准表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方案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 (3)1.1 清洁生产定义 (3)1.2 清洁生产意义 (3)1.2.1 环境保护 (3)1.2.2 资源节约 (3)1.2.3 经济效益 (3)1.2.4 人类健康 (3)1.3 清洁生产发展趋势 (3)1.3.1 技术创新 (3)1.3.2 政策引导 (3)1.3.3 市场驱动 (4)1.3.4 国际合作 (4)第二章纺织印染行业现状分析 (4)2.1 行业发展概况 (4)2.2 行业污染问题 (4)2.3 清洁生产实施现状 (4)第三章清洁生产技术路线 (5)3.1 前处理工艺 (5)3.2 印染工艺 (5)3.3 后处理工艺 (6)第四章原料及化学品管理 (6)4.1 原料选择 (6)4.1.1 原料筛选原则 (6)4.1.2 优先选用环保原料 (6)4.1.3 原料供应商管理 (6)4.2 化学品管理 (6)4.2.1 化学品选用原则 (6)4.2.2 优先选用环保型化学品 (6)4.2.3 化学品使用管理 (7)4.2.4 化学品回收与处理 (7)4.3 替代品研发 (7)4.3.1 替代品研发目标 (7)4.3.2 替代品研发策略 (7)4.3.3 替代品推广与应用 (7)第五章生产设备与工艺改进 (7)5.1 设备优化 (7)5.1.1 设备选型 (7)5.1.2 设备维护与更新 (7)5.2 工艺改进 (8)5.2.1 优化生产工艺 (8)5.2.2 染化料替代 (8)5.3 自动化控制 (8)5.3.1 生产过程自动化 (8)5.3.2 废水处理自动化 (8)第六章能源与资源利用 (9)6.1 能源优化 (9)6.1.1 能源结构优化 (9)6.1.2 生产工艺优化 (9)6.1.3 设备管理与维护 (9)6.2 资源循环利用 (9)6.2.1 水资源循环利用 (9)6.2.2 原料循环利用 (9)6.2.3 废气治理与资源化 (10)6.3 废弃物处理 (10)6.3.1 固体废弃物处理 (10)6.3.2 液体废弃物处理 (10)6.3.3 气体废弃物处理 (10)第七章环境监测与治理 (10)7.1 监测体系 (10)7.1.1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10)7.1.2 生产过程监测 (10)7.1.3 废水监测 (11)7.1.4 废气监测 (11)7.1.5 固体废物监测 (11)7.2 污染治理 (11)7.2.1 废水治理 (11)7.2.2 废气治理 (11)7.2.3 固体废物治理 (11)7.2.4 噪音治理 (11)7.3 环境管理体系 (11)7.3.1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11)7.3.2 实施环境管理措施 (11)7.3.3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 (12)第八章清洁生产实施策略 (12)8.1 政策法规 (12)8.2 技术推广 (12)8.3 产业链协作 (13)第九章清洁生产效果评估 (13)9.1 评估指标 (13)9.2 评估方法 (13)9.3 效果分析 (14)第十章清洁生产推广与应用 (14)10.1 产业政策 (14)10.2 企业实践 (15)10.3 产业发展趋势 (15)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1.1 清洁生产定义清洁生产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和管理,减少或消除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最小化。
《清洁生产标准 纺织业(棉印染)》解读

技术标 准提 出意见和看法 , 并结合 实例 , 说明运用该标准对企业 清洁生产水平 的评价 方法 。
关键 词 : 整;清洁生产 ;技术标准 染 中图分类号 : S9 T I0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 编号 : 00— 0 7 20 )3— 0 6— 4 10 4 1 (0 7 0 0 3 0
Ke r s y i g a d f ih n y wo d :d e n n i s i g;c e n p o u t ;t c nc l t n a d n la r d c i on e h i a d r a s
O 前 言
20 06年 7月 , 国家环 保 总局 公 布 了纺 织 等八 个 行
棉印染清洁生产标准 , 对生产工艺与装备提出了 该标准将棉 印染生产过程分为前 洁 生产工 作 , 整个 纺 织 印 染 行 业 的 技术 改造 将 产生 总体 的要求。同时, 对 处理 、 染色、 印花和后 整理等工序 , 对每个工序的生产 深 远 的影 响 。 工艺和设备提出比较具体的要求 , 为企业清洁生产水 对纺织印染业而言, 需要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有 : 改 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 纺织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平 的评 价提 供 了依 据 , 变 了 以往 只 以资源 消耗 和污
维普资讯
印
染( 07No3) 20 . .
W1 W. d n. 0 1. n F C cf C1 c 1
圣垂 兰
摘
《J生 标 织 ( 印 ) 读 t 产 准纺 业 棉 染 》 I ̄ P 解
杨 爱 民
( 山市联 迭技 术研 究有限公 司, 佛 广东 佛 山 580 ) 200
, o a 20 0 hn F s n5 8 0 ,C i h a)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

棉及棉混纺针织印染、休闲服装
5
汕头
682.5
10.8%
棉及化纤混纺针织印染、内衣、家居服
6
中山
486.6
7.7%
棉及棉混纺针织印染、休闲服装
7
深圳
289.8
4.6%
棉纺织印染及服装、针织品
8
江门
251.1
4.0%
棉纺织印染、(色织、针织)牛仔面料及服装、针织品
9
汕尾
201.7
3.2%
棉及化纤混纺针织印染、内衣、家居服
3.1
染色dyeing
指对纤维和纤维制品施加色彩的过程。
3.
印花printing
指把循环性花纹图案施于织物、纱片、纤维网或纤维条的方法,又称局部染色。
3.
整理finishing
指除前处理、染色、印花以外,使坯布转变为商品形态的加工处理,俗称后整理。如:改善纺织品外观质量、手感和服用性能的末道加工处理。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发改委2006年第87号公告)
《纺织染整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年第19号)
关于调整《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部分指标执行要求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第41号)
本规范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纺织染整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一般要求。主要包括行业描述、行业清洁生产方案,以及清洁生产审核的程序,并给出各程序的目的、要求和工作内容等技术要求。
清洁生产标准 造纸工业(漂白化学烧碱法麦草浆生产工艺)HJ_T339-2007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当下列条款被修订时,其
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7488 GB 11901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 11914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160 ≤45 ≤60
≤200 ≤60 ≤80
≤250 ≤75 ≤100
5. AOX 产生量(kg/Adt)
≤1.5
≤2.5
≤3.0
四、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1. 水的重复利用率(%)
≥80
≥70
≥60
2. 白泥残碱率(以 Na2O 计)(%)
≤1.0
≤1.2
≤1.5
3. 黑液提取率(%)
≥88
≥85≥802来自HJ/T 339-2007
表 1 造纸工业(漂白化学烧碱法麦草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要求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1.备料
干湿法或干法备料,洗涤水循环利用
2.蒸煮
横管连续蒸煮;间歇置换蒸煮,冷喷放
间歇蒸煮
3.洗涤
多段逆流洗涤
4.筛选
全封闭压力筛选
压力筛选
改进传统的筛选
5.漂白
II
HJ/T 339-2007
清洁生产标准 造纸工业 (漂白化学烧碱法麦草浆生产工艺)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五类,即生产工艺与 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 管理要求。
纺织类类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反馈与指导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针对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指导和建议,帮 助企业改进清洁生产工作。
持续优化标准
根据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持续优化 纺织类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提高标准 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06
案例分析
某纺织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标准的经验分享
实施背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某纺织企业意识到实施清洁生产标 准的重要性,开始探索和实践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需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增强市场竞争力。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纺织类行业将继续推进清洁生 产标准的实施,加强技术创新 和管理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纺织类行 业的监管和政策支持,推动行 业整体向绿色、低碳、循环方
01
推行过程
某地区纺织行业在政府引导下,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标准,通过政策扶持
和技术支持,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02
成效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该地区纺织行业的污染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产
品质量得到了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所提高。
03
经验教训
在推行清洁生产标准的过程中,该地区纺织行业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
向发展。
纺织类行业将加强与其他行业 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清洁 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 整个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
纺织类行业将积极参与国际环 保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 题,推动全球纺织产业的可持 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与监管
实施方案与步骤
制定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纺织业(棉印染)_REDUCED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HJHJ/T185-2006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 (1)4 技术要求 (1)4.1 指标分级 (1)4.2 指标要求 (1)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4)6 标准的实施 (6)附录A (7)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棉印染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可用于纺织行业(棉印染)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制订,共分为三级。
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至五年修订一次。
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类。
考虑到纺织行业棉印染企业的特点,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五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纺织环境保护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7月3日批准,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行业(棉印染)生产企业(含棉、棉混纺及交织产品)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当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BZ 3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纺织品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Oko-Tex Standard 100 生态纺织品标准1003.1 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化纤织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化纤织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化纤织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1. 引言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清洁生产理念的深入人心,化纤织布行业的清洁生产已成为各企业亟需关注的重要问题。
《合成纤维制造业(维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11目录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方法 (9)6 指标核算与数据来源 (10)附录A (规范性附录)不同规格聚乙烯醇高强高模纤维产品实物产量折算系数表 (15)附录B (资料性附录)不同规格聚乙烯醇水溶纤维产品实物产量折算系数表 (16)附录C (资料性附录)各种能源折算成煤的系数 (17)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维纶生产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特制定合成纤维制造业(维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福建福维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永安市宝华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本指标体系主要起草人:高申保、杨奕、余徳宝、李艳萍、李贤贵、陈光辉、张青玲、李永福、丁晓峰、张远东、李伯鸣、赵若楠。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维纶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产品特征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采用乙炔或乙烯为原料生产聚乙烯醇及纤维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纺织业的 企业清洁生产 审核指南的要 求进行了审 核;环境管理 制度健全,原 始记录及统计 数据齐全有效
按照纺织业的企业 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的要求进行 了审核;环境管理 制度、 原始记录及统计数 据基本 齐全
3.废物处理 对一般废物进行妥善处理,对危险废物按有关标准
处置
进行安全处置
实现生产装置 密闭化。生产
安装 计量统计装置, 对水耗、 能耗有考核。建立 管理考 核制度和统计数据 系统。 生产车间整洁,能 够杜绝 跑、冒、滴、漏现 象
5.相关方环 境管理
要求提供的原辅材料,应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损 害,并在生长和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没有负面影 响;要求坯布生产所使用的浆料,采用易降解的浆 料,限制或不用难降解浆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要求提供绿色环保型和高吸尽率的染料和助剂,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求提供无毒、无害和易于降解 或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
① 大部分采用少 用水或不用水的印 花工艺,大部分使 用高吸尽率染料及 环保 型染料和助剂; ② 部分采用制版 制网技术及设备; ③ 部分采用无版 印花技术及设备; ④部分采用先进的 调浆、高效蒸发和 高效水洗设备
5.整理工艺与 设备
采用先进的无 污染整理工 艺,使用环保 型整理剂
采用无污染整 理工艺,使用 环保型整理剂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和设备, 主要生 产工艺先进,部分 设备实现自动化
2.前处理工艺 和设备
3.染色工艺和 设备
①采用低碱或 无碱工艺,选 用高效助剂; ②采用少用水 工艺; ③使用先进的 连续式前处理 设备; ④有碱回收设 备
① 采用不用 水或少用水 (小浴比)的 染色工艺,使 用高吸尽率染 料及环保型染 料和助剂; ②使用先进的 连续式染色设 备并具有逆流
大部分采用无污染 整理工艺,大部分 使用环保型整理剂
6.规模
棉机织印染企业设计生产能力≥1000万m/a 棉针织印染企业设计生产能力≥1600t/a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①坯布上的浆料为可生物降解
① 大部分坯布上 的浆料 为可生物降解型; ② 大部分采用对
1.原辅材料的 选择
型; ②选用对人体无害的环保型染 料和助剂; ③选用高吸尽率的染料,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
人体无 害的环保型染料和 助剂; ③ 大部分选用高 吸尽率 的染料,减少对环 境的污 染
2.取水量
机织印染产品 /(t/ 1 00m)1
≤2.0
≤3.0
≤3.8
3. 用电量
机织印染产品 / (kW· h/100 m)3
≤25
≤30
≤39
4.耗标煤量
机织印染产品 / (kg / 100 m)6
生过程 环境管理
线或生产单元 均安装计量统 计装置,实现 连续化显示统 计,对水耗、 能耗有考核。 实现生产过程 自动化,生产 车间整洁,完 全杜绝跑、 冒、滴、漏现 象
单元安装计量 统计装置,对 水耗、能耗有 考核。建立管 理考核制度和 统计数据系 统。实现主要 生产过程自动 化,生产车间 整洁,完全杜 绝跑、冒、 滴、漏现象
注:(1)指100 m 布的取水量;(2)指吨布的取水量; (3)指100 m 布的用电量;(4)指吨布的用电量;(5) 指100 m 布的耗煤量;(6)指吨布的耗煤量;(7)指10 0 m 布的废水产生量;(8)指吨布的废水产生量;(9)指1 00 m 布的COD 产生量;(10)指吨布的COD 产生量。
①采用低碱或 无碱工艺,选 用高效助剂; ②采用少用水 工艺; ③使用先进的 连续式前处理 设备; ④使用间歇式 的前处理设 备,并有碱回 收装置
① 采用不用 水或少用水 (小浴比)的 染色工艺,使 用高吸尽率染 料及环保型染 料和助剂; ②部分使用先 进的连续式染 色设备并具有
① 采用通常的前 处理工艺; ②采用少用水工 艺; ③ 部分使用先进 的连续式前处理设 备; ④ 使用间歇式的 前处理设备,并有 碱回收装置
96
续3年)
五、环境管理要求
1.环境法律 法规标准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 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 管理要求
2.环境审核
按照纺织业的 企业清洁生产 审核指南的要 求进行了审 核;按照GB /T2400 1 建立并运行环 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手 册、程序文件 及作业文件齐 备
纺织行业(棉印染)清洁生产指标要求表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企业所采用的生产工艺与装备不得在《淘汰落后生 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之列,应符合国家产 业政策、技术政策和发展方向
1.总体要求
采用最佳的清 洁生产工艺和 先进设备,设 备全部实现自 动化
采用最佳的清 洁生产工艺和 先进设备,主 要设备实现自 动化
③ 部分使用间歇 式染色设备并进行 清水回用; ④ 部分使用高效 水洗设备
4.印花工艺和 设备
①采用少用水 或不用水的印 花工艺,使用 高吸尽率染料 及环保型染料 和助剂; ②采用先进的 制版制网技术 及设备; ③采用无版印 花工艺及设 备; ④采用先进的 调浆、高效蒸 发和高效水洗 设备
①采用少用水 或不用水的印 花工艺,使用 高吸尽率染料 及环保型染料 和助剂; ②部分采用先 进的制版制网 技术及设备; ③部分采用无 版印花技术及 设备; ④采用先进的 调浆、高效蒸 发和高效水洗 设备
①已进行生态 纺织品的开发 和认证工作; ② 基本达到 Oko-Te x Stan dard10 0的要求,全 部达到HJB Z30生态纺 织品的要求
① 基本为传统产 品, 准 备开展生态纺织品 的认证 工作; ② 部分产品达到 HJBZ 30生 态纺织品的要求
2.产品合格
率/ % (连
99.5
98
① 大部分采用少 用水(小浴比)的 染色工艺,部分使 用高吸尽率染料及 环 保型染料和助剂; ② 部分使用连续 式染色设备;
水洗装置; ③使用先进的 间歇式染色设 备并进行清水 回用; ④使用高效水 洗设备
逆流漂洗装 置; ③部分使用先 进的间歇式染 色设备并进行 清水回用; ④使用高效水 洗设备
≤35
≤50
≤60
三、污染物产生指标
1.废水产生量
机织印染产品 / (t/ 1
00 m)7
≤1.6
≤2.4
≤3.0
2.COD 产生量
机织印染产品 / (kg / 100 m)9
≤1.4
≤2.0
≤2.5
四、产品指标
1.生态纺织 品
①全面开展生 态纺织品的开 发和认证工 作; ② 全部达到 Oko-Te x Stan dard10 0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