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一、引言照片档案管理是指对照片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利用和管理的一系列工作。

合理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能够确保照片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和便捷性,提高照片档案的利用价值,保护照片档案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照片档案管理的标准格式,包括档案命名规范、存储与保护要求、归档与检索流程等。

二、档案命名规范1. 档案命名应具备唯一性,以确保每个照片档案都能够被准确地辨识和定位。

2. 档案命名应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长或含糊不清的名称。

3. 档案命名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于快速了解档案的内容和属性。

4. 档案命名可以采用组合方式,结合拍摄日期、地点、主题等元素。

三、存储与保护要求1. 照片档案应存储在专门的档案库或服务器中,确保存储环境干燥、通风、温度适宜,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2. 照片档案应进行备份,确保数据不会因硬件故障或意外事件而丢失。

3. 照片档案应定期进行杀毒和系统检查,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照片档案应采用密码或其他加密方式进行保护,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访问权限。

四、归档与检索流程1. 归档流程:a. 照片档案应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归类,例如按照拍摄日期、地点、主题等进行分类。

b. 每个照片档案应编制档案目录,包括档案名称、档案编号、归档日期、档案描述等信息。

c. 档案目录应存储在档案库或服务器中,并建立索引,方便后续的检索和利用。

2. 检索流程:a. 根据需要,确定检索的关键词或条件,例如拍摄日期、地点、主题等。

b. 在档案目录或索引中进行检索,找到符合条件的档案。

c. 根据检索结果,获取相应的照片档案,并进行利用或复制。

五、照片档案管理的注意事项1. 遵守法律法规,确保照片档案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严禁私自删除或篡改照片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 定期进行照片档案的审查和整理,清理无用或重复的照片档案。

4. 加强对照片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照片档案是记录和保存照片素材的重要载体,对于组织和个人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良好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能够确保照片素材的有效利用和长期保存,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照片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要求和操作流程。

二、照片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要求1. 档案分类与编目照片档案应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进行编目,以便于检索和管理。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照时间、地点、主题等进行分类。

每一个照片档案都应有惟一的编目号,以便于标识和管理。

2. 档案数字化处理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和保存安全性,照片档案应进行数字化处理。

数字化处理包括扫描照片、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等。

扫描时应注意保持照片的原貌,确保扫描质量和准确度。

电子档案数据库应具备良好的检索功能和安全性保障。

3. 档案存储与保护照片档案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尘、防火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档案室应配备防火、防水、防盗等设施,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对于珍贵的照片档案,可以采用专门的保护措施,如酸性纸套、气密包装等。

4. 档案检索与利用照片档案的检索和利用应方便快捷。

档案编目号应清晰标注在每一个照片上,以便于查找。

电子档案数据库应具备多种检索方式,如按照时间、地点、主题等进行检索。

同时,应制定档案利用规定,明确谁可以使用档案、如何申请使用等。

5. 档案销毁与转移对于已经失去使用价值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照片档案,应及时进行销毁。

销毁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如物理销毁或者数字化销毁。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照片档案,可以考虑转移到专门的档案馆或者机构进行管理。

三、照片档案管理的操作流程1. 档案采集与整理根据照片档案的来源,进行采集和整理。

采集可以通过拍摄、扫描、接收捐赠等方式进行。

整理时应按照分类规则进行编目,对照片进行质量检查和修复。

2. 档案存储与保护将整理好的照片档案存放在专门的档案室中,确保环境符合要求。

对于珍贵的照片档案,可以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如使用酸性纸套、气密包装等。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照片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照片的收集、整理、存储和检索等方面。

一个高效的照片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机构或个人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照片资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的五个部分。

一、照片收集1.1 清晰明确的目标:在收集照片时,明确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明确需要收集的照片类型、主题和数量,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

例如,收集某个事件的照片,需要明确事件的时间、地点和参与者等信息。

1.2 标准化的命名规则:为了方便管理和检索,照片的命名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

可以采用统一的命名格式,包括日期、主题和序号等元素,以确保每张照片都有独一无二的命名。

1.3 定期备份:为了防止照片丢失或损坏,定期备份是必要的。

可以使用外部存储设备或云存储等方式进行备份,确保照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照片整理2.1 分类归档:将照片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可以根据时间、地点、主题或人物等进行分类。

通过建立文件夹或标签等方式,将照片有序地归档,便于后续的检索和使用。

2.2 添加关键词和描述:为了更方便地搜索和了解照片内容,可以为每张照片添加关键词和描述。

关键词可以是与照片主题相关的词语,描述可以是对照片内容的简要说明,这样可以提高照片的可搜索性和可理解性。

2.3 删除冗余照片: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片数量可能会增加很多。

为了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和提高管理效率,应定期检查照片库,删除重复、模糊或无用的照片。

三、照片存储3.1 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根据照片数量和存储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

可以使用硬盘、光盘、U盘或云存储等方式进行照片的存储。

不同的存储介质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2 建立备份机制:为了防止照片丢失或损坏,建立定期备份机制是必要的。

可以设置自动备份,确保照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备份的存储介质应与主存储介质分开,以防止同时损坏。

3.3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存储介质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照片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护照片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访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照片档案管理的规范,包括档案分类、存储方式、索引标识、备份与恢复以及安全保护等五个方面。

一、档案分类1.1 按照主题分类:将照片按照主题进行分类,如人物、风景、活动等,便于查找和管理。

1.2 按照时间分类:将照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类,可以按年份、月份或具体日期进行分类,方便追溯和归档。

1.3 按照地点分类:将照片按照拍摄地点进行分类,可以按照国家、地区、城市或具体场所进行分类,有助于查找和定位照片。

二、存储方式2.1 数字存储:将照片以数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或服务器中,便于管理和备份,同时可以进行在线分享和传输。

2.2 实体存储:将照片以实体形式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中,便于携带和传输,同时需要注意存储介质的防潮、防尘和防磁等措施。

2.3 云存储:将照片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中,可以实现远程访问和共享,同时需要确保云存储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索引标识3.1 文件名命名规范:为每张照片设置有意义的文件名,包括主题、时间和地点等信息,便于快速定位和识别照片。

3.2 元数据标注:为照片添加元数据信息,包括拍摄设备、拍摄参数、拍摄时间等,方便后续的检索和分析。

3.3 关键词标注:为照片添加关键词标签,包括人物、地点、活动等关键词,便于通过关键词搜索进行查找。

四、备份与恢复4.1 定期备份:定期将照片进行备份,确保照片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可以选择本地备份或云端备份,同时备份的存储介质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新。

4.2 多地备份:将照片备份到多个地点,避免单点故障带来的数据丢失风险,可以选择在家中、办公室和云端等多个地方进行备份。

4.3 恢复测试:定期进行照片备份的恢复测试,验证备份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在需要恢复时能够顺利进行。

五、安全保护5.1 防火防水:将照片存储在防火、防水的环境中,避免因火灾或水灾导致照片的损失,可以选择专业的防火柜或防水袋进行存储。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照片档案是一种以图像形式记录重要信息和历史瞬间的档案类型,具有直观、生动、真实等特点。

为了有效地管理照片档案,确保其完整性、准确性和可用性,制定以下规范。

一、照片档案的收集1、明确收集范围照片档案的收集应涵盖单位或个人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包括但不限于会议、活动、工程项目、科研成果、领导视察、员工风采等。

2、确定收集渠道通过单位内部的各部门、个人主动移交,以及从外部单位或个人获取等方式进行收集。

3、收集要求(1)照片应清晰、完整,能够准确反映所拍摄的内容和场景。

(2)对于重要的照片,应同时收集相关的文字说明,包括拍摄时间、地点、人物、事由等信息。

二、照片档案的整理1、分类按照内容、时间、主题等方式对照片进行分类,确保分类合理、便于查找。

2、编号为每张照片赋予唯一的编号,编号应具有逻辑性和可识别性。

3、装册将整理好的照片装入相册或档案盒,并在相册或档案盒上标注相应的类别和编号。

三、照片档案的保管1、库房条件照片档案应存放在专门的库房中,库房应具备防火、防潮、防虫、防鼠、防盗等设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存放方式照片应避免挤压、折叠,可采用平放或悬挂的方式存放。

3、定期检查定期对照片档案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损坏、褪色、霉变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照片档案的利用1、借阅手续严格遵守借阅制度,办理相关借阅手续,明确借阅期限和用途。

2、利用限制对于涉及机密、隐私的照片档案,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限制利用。

3、复制要求如需复制照片,应保证复制件的质量,并在复制件上注明原件的出处和相关信息。

五、照片档案的销毁1、鉴定标准定期对照片档案进行鉴定,对于失去保存价值的照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销毁。

2、销毁程序销毁照片档案应经过审批,并由专人负责监销,确保销毁过程安全、彻底。

六、照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1、数字化处理将照片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电子照片档案库,便于存储、管理和利用。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一、引言照片档案管理是指对照片进行系统化的分类、整理、存储和检索的过程。

合理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能够确保照片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访问性,提高照片档案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介绍照片档案管理的标准格式,包括照片档案的分类、整理、存储和检索等方面的要求。

二、照片档案分类1. 照片档案应根据内容、来源和形式进行分类。

2. 内容分类:根据照片所涵盖的主题、场景或者对象进行分类,例如人物照片、风景照片、事件照片等。

3. 来源分类:根据照片的来源进行分类,例如个人拍摄照片、机构采集照片、社交媒体照片等。

4. 形式分类:根据照片的格式进行分类,例如数码照片、胶片照片、印刷照片等。

三、照片档案整理1. 照片档案应按照分类要求进行整理,确保照片的有序性和一致性。

2. 照片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确保照片的时序性。

3. 照片应配备相应的说明文字或者标签,包括拍摄日期、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检索和使用。

4. 照片档案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及时清理和整理无效或者重复的照片。

四、照片档案存储1. 照片档案应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确保照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存储介质包括硬盘、光盘、云存储等。

2. 照片档案应进行备份,确保照片的可靠性和防止意外丢失。

3. 照片档案应设立专门的存储区域或者设备,避免与其他档案混淆或者污损。

五、照片档案检索1. 照片档案应建立相应的索引系统,以便于快速检索和查找照片。

2. 索引系统可以按照照片的分类、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进行建立。

3. 索引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读性和易用性,方便用户进行检索操作。

4. 照片档案的检索结果应准确、全面和及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六、照片档案保密1. 照片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保密意识和责任心,确保照片档案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2. 照片档案应设立权限管理机制,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访问和使用。

3. 照片档案应采用加密技术,确保照片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照片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照片的采集、整理、存储和检索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照片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护照片的安全性,并方便用户随时查找需要的照片。

本文将介绍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以匡助读者建立一个高效的照片档案管理系统。

一、照片档案的采集1.1 确定照片采集的目的和范围在进行照片采集前,需要明确采集照片的目的和范围。

例如,是为了记录某个项目的发展情况,还是为了保存某个事件的记念照片。

同时,也需要确定采集照片的时间范围和数量,以便合理安排工作。

1.2 确保照片的质量和完整性在采集照片时,要确保照片的质量和完整性。

可以采用专业的相机或者手机进行拍摄,注意光线和构图的合理运用。

同时,要避免照片的损坏或者丢失,可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备份照片到云存储或者外部硬盘。

1.3 建立照片采集的流程和标准为了保证照片的有序采集,可以建立照片采集的流程和标准。

例如,可以制定照片采集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明确照片的命名规则和存储位置,以及照片采集的审核和归档流程等。

二、照片档案的整理2.1 对照片进行分类和标注在进行照片整理时,可以根据照片的内容和用途进行分类和标注。

例如,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分类,方便后续的检索和使用。

同时,可以为每张照片添加关键词或者描述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照片的内容。

2.2 建立照片档案的目录结构为了方便照片的管理和查找,可以建立照片档案的目录结构。

可以按照年份、月份、项目等进行划分,使得照片的组织更加清晰和有序。

同时,还可以为每一个目录添加索引文件,记录该目录下的照片数量和内容。

2.3 进行照片的去重和筛选在整理照片时,可能会存在重复或者不需要的照片。

可以使用专业的照片管理软件进行去重和筛选,删除重复的照片和质量不好的照片,以减少存储空间和提高检索效率。

三、照片档案的存储3.1 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为了确保照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照片档案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一个良好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保护照片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一、建立清晰的分类系统1.1 制定统一的命名规范:为每张照片命名时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如日期+事件名称的方式,以便快速识别和检索。

1.2 创建文件夹结构:将照片按照不同的主题或者时间段进行分类,建立清晰的文件夹结构,便于整理和管理。

1.3 使用标签和关键词:为照片添加标签和关键词,可以更快速地找到需要的照片,提高检索效率。

二、定期备份和存储2.1 使用多个存储介质:除了电脑硬盘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外部硬盘、云存储等多种方式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2.2 定期备份:建立定期备份的习惯,可以选择每周或者每月进行备份,确保照片的安全性。

2.3 存储环境:选择干燥通风的环境存放备份介质,避免受潮或者受损。

三、保护照片安全性3.1 设置密码保护:对存储照片的设备进行密码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3.2 防病毒防火墙: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保护照片免受恶意软件的侵害。

3.3 加密重要照片:对于一些私密或者重要的照片,可以考虑进行加密处理,确保隐私安全。

四、定期清理和整理4.1 删除不必要的照片:定期清理相册中的冗余照片,只保留故意义和有价值的照片。

4.2 更新文件夹结构:随着照片数量的增加,及时更新文件夹结构,保持整洁有序。

4.3 检查照片完整性:定期检查照片的完整性,确保没有损坏或者丢失的情况发生。

五、培训和意识提升5.1 培训员工:对于需要管理照片档案的员工进行培训,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管理和保护照片。

5.2 提升意识: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照片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5.3 定期审查:定期审查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总结:建立一个符合规范的照片档案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保护照片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年10月25日批准,1990年7月1日实施) 为加强照片档案管理,建立和健全照片档案管理制度,更好地开发利用照片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照片档案的收集工作,整理程序和保管条件。

本规范适用于常规照片档案的管理,不适用于专门保管照片的档案馆。

2.引用标准
GB 3792.5档案著录规则
GB 9705文书档案案卷格式
JGJ 25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3.名词术语
3.1 照片档案
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历史记录。

3.1.1常规照片档案
用一般照相机和普通胶片,采用可见光使胶片感光的照片档案。

常规照片档案包括底片、照片和说明三部分。

3.2芯页
固定照片和底片,以及标注说明的纸质载体,是组成照片档案案卷的材料。

3.3大照片
凡是不宜用芯页固定的照片,统称为大照片。

3.4大底片
凡是不宜用插袋式芯页保存的底片,统称为大底片。

4.照片档案的收藏
4.1收藏范围
4.1.1 反映某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照片档案。

4.1.2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与某单位、某地区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的照片档案。

4.1.3某单位组织或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档案。

4.1.4记录某单位、某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档案。

4.1.5反映某地区地理,古迹以及自然风光和民间风俗的照片档案。

4.1.6 与其他载体档案有密切联系的照片档案。

4.1.7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档案。

4.2收集时间
4.2.1归档时间
照片冲洗加工后,由摄影者或承办单位整理并编写说明,及时向档案室归档,或随其他载体档案一起归档。

4.2.2档案馆接收时间
4.2.2.1依照<档案馆工作通则>的规定,照片档案应随立档单位其他载体形态的档案同时接收。

4.2.2.2在特殊情况下,经协商档案馆可以提前或延迟接收。

4.2.3档案馆(室)应随时收集、征集零散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照片。

4.3收集要求
4.3.1底片、照片、说明齐全。

4.3.2底片与照片的影像相符。

5.照片档案的整理
应以有利于保持照片档案的有机联系,有利于保管,便于为利用者提供服务为整理原则。

照片档案的底片应单独整理和存放,照片和说明一同整理和存放。

5.1底片整理方法
5.1.1底片分类,将一个全宗内的底片分成负片和反转片两种,并单独整理和存放o 5.1.2底片的编号
5.1.2.1在全宗内编流水号。

格式如下:
全宗号一底片号
例:13—535
5.1.2.2底片号应用铁笔横排刻写在胶片乳剂面片边处。

5.1.3 底片放入底片袋内保管,底片袋的右上方应标明底片号。

大底片应在药膜面垫衬柔软的中性纸张后,缠在卷筒纸芯上,外面用衬纸包装并注明底片号。

5.1.4按底片号顺序将底片插入底片册。

5.2说明的编写方法和要求
5.2.1符号说明的项目有:
照片号、底片号和参见号。

5.2.1.1照片号:案卷内照片的顺序号。

5.2.1.2底片号:按5.1.2条要求赋予的编号。

5·2·1·3参见号:与本张(组)照片有联系的其他档案的档号。

格式如下:
(类别)档号;(类别)档号
例:(文书档案)13—2—58;
(科技档案)G—J一28
5.2.2文字说明的成分和编写要求
5·2·2.l文字说明的成分包括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等六要素。

a.事由:照片影像所反映事件,事物的情由;
b·时间:事件发生或事物变化、产生的时间和拍摄时间;
c.地点:被摄物所在的具体地点;
d.人物:照片影像上主要人物的姓名、身分;
e.背景:对揭示照片影像主题具有一定作用的背景;
f.摄影者:照片的拍摄单位和拍摄人。

5.2.2.2文字说明的编写要求
a·综合运用5.2.2.1条中的六个要素,概括地揭示照片影像反映的全部信息。

b.文字简洁、语言通顺。

一般不超过200字;
c.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间.年、月、日用“.”表示。

例:1953年3月22日写作1953.3.22。

5.2.3总说明和分说明
5·2·3·1一般应以照片的自然张为单元编写说明,一组(若干张)联系密切的照片应加总说明。

5·2·3·2凡已加总说明的照片分别编写简要的分说明,并注*号。

5.2.4说明的格式
5.2.4.1说明采用横写格式。

宽度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最窄不得小于50mm。

5.2.4.2说明应分段书写,格式如下:
照片号/底片号拍摄时间文字说明参见号摄影者
5.2.4.3单张照片的说明在照片正下方书写,也可在照片右侧或左侧书写。

总说明在第一张照片的上方书写。

5.2.4.4大照片的说明可另纸书写,一同保存。

5.2.4.5反转底片的说明应在插袋式芯页上书写。

5.3照片的整理方法
5.3.1照片的分类一般应在全宗内按年代问题进行分类。

分类应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动。

5.3.2根据分类情况,将照片与说明一起固定在芯页上,并组成案卷。

芯页的规格为297mm×210mm.
5.3.3根据照片的规格、画面和说明的字数确定照片固定位置。

5.3.4照片必须固定在芯页正面(装订线右侧)。

5.3.5案卷内的芯页以三十页左右为宜。

5.3.6卷内目录:
以照片的自然张或有总说明的若干张为单元填写卷内目录(见图1)。

a.照片号:参见5.2.1.1;
b.照片题名:在尽量保证基本要素内容完整的前提下,将文字说明改写成照片名称。

照片名称不应超过50字;
c.参见号:参见5.2.1.3。

5.3.7卷内备考表可采用GB9705中的卷内备考表。

卷内备考表应放在案卷的最后一页。

5.3.8卷皮格式可采用文书档案的卷皮或专用卷皮。

5.3.9按照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的顺序排列案卷,上架保存。

5.3.10大张照片、反转片应与其他照片一同组卷,单独存放,并在卷内目录的备考栏内注明“大张”,“反转片”。

5.4编目
5.4.1案卷目录格式见图2(规格参见<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3.4条)。

5.4.2案卷目录备考表可采用GB9705中的297mm× 210mm规格的案卷目录备考表。

5.4.3照片档案著录
依照GB3792.5进行。

5.5照片的整理要求
5.5.1照片要组成案卷(保管单位)。

5.5.2案卷题名应概括案卷内全部照片的基本主题。

5.5.3档号规范、准确、清晰,不得出现重编、漏编及空号现象。

5.5.4说明格式正确,项目齐全,能准确揭示照片内容,反映整理情况。

5.5.5案卷装订美观,要有卷内目录和卷内备考表。

5.5.6有完整的、符合标准格式的案卷目录。

6.保管
6.1保管条件
6.1.1保存底片的适宜温湿度为:温度13--15℃,相对湿度35%~45%。

6.1.2保存照片的适宜温湿度为:温度14--24℃,相对湿度40--60%
6.1.3库房门窗应密封良好,采用机械通风时应加防尘罩。

6.2底片应立放6.3保管装具
6.3.1底片袋
用半透明的中性纸和中性胶粘剂制成的80mm×lOOmm或相应规格的纸袋。

6.3.2底片册
由297mm×210mm的插袋式芯页组成,用于贮存单张底片。

6.3.3底片盒
95mm×95mm的纸盒,用于贮存大张底片。

6.3.4卷筒纸芯
用于保存大张底片、照片的装具。

其推荐内径为?76.4+20MM,壁厚2~3mm。

6.4保管要求
6.4.1照片档案入库前要进行检查,防止受污染的照片入库。

a.黑白底片入库前要进行水洗处理;
b.照片水洗后要上光;
c.对受污染的照片、底片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

6.4.2接触底片的人员应带洁净的手套操作,防止汗渍污染底片.
6.4.3库房内昼夜温度变化不应大于±3℃.温度变化不能大于±5%.
6.4.4对本馆(室)收藏的照片档案要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检查。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档案工作标准化领导小组提出。

本标准由《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课题组起草。

本标准委托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

(国家标准(GB/T11821—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