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二仙岩鹅掌楸群落初步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鹅掌楸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国鹅掌楸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国鹅掌楸遗传多样性研究
刘丹;顾万春;杨传平
【期刊名称】《林业科学》
【年(卷),期】2006(42)2
【摘要】鹅掌楸属(Liriodendron)为古老残遗双种属植物,该属植物在第三纪曾广布于北半球。

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压力,现存于中国的鹅掌楸(L.chinense)处于濒危状态,急需保护。

中国鹅掌楸星散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海拔450~1800m 的阔叶林中(方炎明,1994;郝明日等,1995),是优质速生的工业用材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树种。

据初步研究,中国鹅掌楸因其星散间断分布型式、群体规模较小、群体结构的衰退趋势和对生境的特定要求,该物种正处在濒危状态(贺善安等,1999)。

因此,
【总页数】4页(P116-119)
【作者】刘丹;顾万春;杨传平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8.46
【相关文献】
1.中国鹅掌楸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J], 张富云;赵燕
2.中国鹅掌楸网袋容器育苗轻基质配方的研究 [J], 裴会明;杜坤
3.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杂交的胚胎学研究 [J], 尹增芳;樊汝汶
4.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杂交的胚胎学研究 [J], 尹增芳;樊汝汶
5.不同中国鹅掌楸种源对镉吸收分配特性研究 [J], 孙小艳;辛在军;刘淑娟;李晓晖;刘建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植物园揭示中国鹅掌楸结实率低下的原因

武汉植物园揭示中国鹅掌楸结实率低下的原因

武汉植物园揭示中国鹅掌楸结实率低下的原因
佚名
【期刊名称】《生物学教学》
【年(卷),期】2014(39)12
【摘要】据光明网2014年7月2日援引报道,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博士研究生李明在杨平仿研究员指导下,以鹅掌楸授粉后不同时间点的雌蕊为材料,分别鉴定到51个和468个蛋白质的表达量在授粉前后发生变化。

对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的功能分类发现,共有66个蛋白质参与有性生殖过程。

雌雄蕊发育和花粉萌发等的形态学观察结果揭示,以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6和胚胎发育缺陷蛋白质为代表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与鹅掌楸的低结实率现象高度相关,提示这些参与有性生殖过程的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影响了鹅掌楸的受精过程。

【总页数】1页(P73-73)
【关键词】中国鹅掌楸;武汉植物园;结实率;原因;差异表达;二硫键异构酶;生殖过程;蛋白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786
【相关文献】
1.鹅掌楸的花部数量变异与结实率 [J], 黄双全;郭友好;吴艳;刘琴;张帆;陈家宽
2.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杂交的胚胎学研究 [J], 尹增芳;樊汝汶
3.中国鹅掌楸、美国鹅掌楸及其杂种在形态和生长性状上的遗传变异 [J], 刘鸿谔
4.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杂交的胚胎学研究 [J], 尹增芳;樊汝汶
5.北美鹅掌楸和中国鹅掌楸种间杂交胚胎学 [J], 樊汝汶;尤录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孑遗植物鹅掌楸的研究现状与保护对策

孑遗植物鹅掌楸的研究现状与保护对策

工 业园 区净化 空气 。
2 研 究 现 状
21 生 殖 生 物 学 .
较 高 的北 欧 、 陵 兰 岛 和 阿拉 斯 加 等 地 ; 了 新 生 代 第 三 格 到 纪, 鹅掌楸 广 泛分布 在 欧亚 大陆和 北 美洲 ; 第四纪 冰 J 以 后 『 1
仅 在 我国 的南方 和北 美洲 的东 南部 有 分布 , 为 孑遗植 物 , 成 在 被子 植物 中处 于原 始而 孤立 的地 位 。 由于地理 的变迁 、 残 存 种群 生态 系统 的变化 、 树种 本身 的生物 学 特性 、 然群 体 天
北 美鹅 掌 楸在 原 产地 的 自然结 籽 率仅 为 1% , 引种 0 而 到 南京 明孝 陵的 1株结 籽 率还不 到 1 中 国鹅 掌楸 的自然 %;
结籽 率一般 在 1 %以下 , 些较大 的种群 达 1 . 5 一 8 % 。 9 因此 , 旨在探 讨 鹅掌 楸低 生 育能 力原 因的 生殖 生物学 研究 广泛 开
展、 这 雌
种 子萌 发 率低 以及 人 为 因 素等 影 响 , 致 中 国鹅 掌楸 目前 导
处 于濒 危状 态【 16 l 9 8年 我 国政 府就 将 中国鹅掌 楸 列为 国家 】 。
花粉 品 质 调 查 、 粉 管 生长 过程 观 察 、 器 数 量 与 结 实 率 花 花 的关 系 、 子 与胚 胎 发 育及 胚胎 学 上 一 些超 微 结构 观 察等 种
(T ieF rsyA miirt niJa g i rvn eT ie in x 3 3 0 Ja gi ae f oet ) ‘ ah oet d ns ai in x Po ic ,ah a gi 4 7 0; inx d myo rsr r t o n J Ac F y

鹅掌楸种源试验研究

鹅掌楸种源试验研究

明: 各种源间差异均达 到极显 著水平 ( O 0 ) P< . 1
( 2 。这 种 差 异 可 能 主要 是 由于 鹅掌 楸 的 天然 表 ) 分布 不连续 , 天然林 中为偶 见种 , 在 而且 是虫 媒花 ,
所以种源间的基 因交流很少 , 导致种群之间遗传结 构上 的分化 , 也 为优 良种 源 的选 择 奠 定 了基 础 。 这 除了树高这一性状重复间不显著之外 , 其他各性状 都是 差异极 显著 , 明各重 复 的立 地条 件和 光照条 表 件等相差很大[] 。北美鹅掌楸种源间材积排序依 次是 密苏 里>路 易斯 安 那 > 北 卡 罗 来 纳 > 佐 治亚
2 1 . 0 22






1 1
度 较小 。纤维 长度最 长 的是江 西 庐 山种 源 , 最短 是 湖 南桑植 种源 。
表 2 鹅掌楸属各性状方 差分 析结果
李火根等(0 5 [] 20 年) 1 2 的研 究结果相 同, 但与福建 试验 点李 建 民等 (0 1 )1 的研 究结 果不 同 。需 20 年 [] 9 要说 明的是 , 李火根等 的研究对象是 1 的鹅掌 2a 楸, 而李建 民等 的研 究对 象是 8a生 时的鹅 掌楸 的 结果 , 虽然 不 同试 验 点 的立 地条 件 、 候 和 生长 年 气
2 1. 0 22







鹅 掌楸 种 源试 验 研 究
孙 虹‘ 管兰华‘ 陈红林‘ 曹 健 ‘ 宋开 秀‘ 欧 阳绍 湘‘ 刘晓武 1 ” D
(. 1 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 苗管理总站 武汉 4 0 7 ;. 门市京 山县虎爪 山林场 3092荆 荆门 411) 3 85

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与生物多样性分析

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与生物多样性分析

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与生物多样性分析作者:江靖秦貌江晴吴泓萱向成玉来源:《湖北林业科技》2020年第01期摘要:通过实地踏查、定点观察,并广泛收集历史资料,初步记录到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69种,隶属12目28科57属。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和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各17种。

统计分析重要值I.V.和分布系数ADC,保护区最重要的鸟类有7种,比较重要的鸟类有9种;广性分布的鸟类有15种,中性分布的鸟类有14种。

关键词:二仙岩;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S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20)01-0031-06Abstract: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spot observation and extensive 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data,69 species of birds belonging to 12 orders,28 families and 57 genera were initially recorded in Erxianyan wetland nature reserve.There are 17 species of birds under state protection and 17 species underHubei protection.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value I.V.and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ADC,there are 7 species of the most important birds and 9 species of the most important birds in the reserve.There are 15 species of birds of wide distribution and 14 species of birds of neutral distribution.Key words:Erxianyan;nature reserves;birds;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湖北咸丰县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西北部活龙坪乡境内,西与重庆市黔江区交界。

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现状综述

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现状综述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生理生态研究现状综述摘要木兰科鹅掌楸属,目前仅存2个物种,即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

中国鹅掌楸是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国内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但对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的较少,本文将从鹅掌楸生殖生理生态、生长生理生态、光合生理生态、逆境生理生态、林分生理生态等五个方面介绍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的概况。

同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未来研究的重点,促进中国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国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拓展Research Review on Physiologic and Ecologic Characteristicsof Liriodendron chinenseAbstract Magnoliaceae Liriodendron has,only two species at present,which are Liriodendron chinense and Liriodendron tulipifera. Liriodendron chinense is the secondary national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many domestic scholars have done research on it. But the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is less. This review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advance on reproductive physiology ecology,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ecology,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ecology,stress physiological ecology,forest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has explored the focus of future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promoting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Liriodendron Chinese.Key words Liriodendron chinense; physiological ecology; study prospect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 Sarg.)又称马褂木、鸭脚木、九层皮、枫荷树等,属木兰科(Magnoliaceae)鹅掌楸属(Liriodendron)的残遗树种[1]。

武汉植物园揭示中国鹅掌楸结实率低下的原因

武汉植物园揭示中国鹅掌楸结实率低下的原因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资源植物繁殖生物学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李明在杨平仿研究员指导下以鹅掌楸授粉后不同时间点的雌蕊为材料通过蛋白质组学中常用的基于凝胶(双向电泳)和非凝胶(i-TRAQ)的方法结合蛋白质质谱鉴定技术分别鉴定到51和468个蛋白质的表达量在授粉前后发生变化。通过对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功能分类发现共有66个蛋白质参与有性生殖生物学过程。结合雌雄蕊发育和花粉萌发等的形态学观察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以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6和胚胎发育缺陷蛋白质为代表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与鹅掌楸的低结实率现象高度相关推测这些参与有性生殖过程的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影响了鹅掌楸的受精过程。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鹅掌楸低结实率的分子机制提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se(Hemsl.)Sargent.)是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乔木叶似马褂故又名马褂木。与同属的北美鹅掌楸被广泛应用在景观种植、生物能源制造、古植物学、系统生物学、植物系统进化等不同领域。虽然鹅掌楸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但其生存状况却令人堪忧已被列入第一批濒危物种名单在1999年被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据统计鹅掌楸的自然结实率极低(10%左右)其群落分布呈点状、断带式。影响鹅掌楸结实率的原因复杂而多样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鹅掌楸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一些步骤出现障碍因此对于鹅掌楸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学事件的深入系统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鹅掌楸低结实率的原因。
以上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0516)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的共同支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LoSONE(2014,9(6):e99970)上。

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与生物多样性分析

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与生物多样性分析

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与生物多样性分析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一处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湿地生态系统。

该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约2000多亩,是湖北省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也是中国的重要鸟类栖息地之一。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了解该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与分析工作。

一、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观察、录音、摄影和网格抽样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对保护区内的鸟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和记录。

二、调查结果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共记录到鸟类50余种,包括许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鸟类。

这些鸟类中,有些是留鸟,有些是候鸟,它们在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繁衍生息,或者是在迁徒过程中栖息、觅食。

通过对这些鸟类的生境喜好、数量分布和行为习性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十分丰富,而且保护区内的水体、湿地、林地等生境条件良好,为这些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与繁衍环境。

三、生物多样性分析我们还发现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资源分布均匀,栖息环境良好,鸟类群落结构稳定。

这些都表明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管理。

四、保护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2.加强管理和监测,保障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3.合理规划开发,避免人为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和鸟类栖息环境;4.加大投入,提高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保障鸟类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01-15 [第一作者简介]吴展波(1982-),男(苗族),贵州天柱县人,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资源学、生态环境评价.湖北二仙岩鹅掌楸群落初步研究 吴展波,刘胜祥,郑 炜,邓庆伟,刘金珍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吴秀静 (湖北省咸丰县林业局,湖北咸丰445600)[摘要]设立样地对二仙岩鹅掌楸(L i riodend ron chinense )群落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二仙岩具有湖北最大的鹅掌楸群落,依据优势种原则将其分为3个群丛:鹅掌楸-锥栗+野漆树-四照花+水竹-三褶脉紫菀群丛,鹅掌楸-四照花-日本金星蕨+三褶脉紫菀草群丛,鹅掌楸-杉木-南川卫矛-三褶脉紫菀群丛;二仙岩的鹅掌楸是数量下降式种群。

鹅掌楸分布在二仙岩、湖北省都具有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特点。

二仙岩是鹅掌楸原地保护和建立基因库非常适宜的地点。

[关键词]鹅掌楸(L i riodend ron chinense );群落;原地保护;二仙岩[中图分类号]Q948.155;Q949.74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07)01-S064-04鹅掌楸属(L i riodenron )是木兰科(Magnoliaceae )植物,现仅存鹅掌楸(L.chi nese )和北美鹅掌楸(L.t uli pi f era )2个种,北美鹅掌自然分布在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主要集中生长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南图1 中国鹅掌楸的地理位置分布Figure 1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Liriodendron chinense in China部;鹅掌楸原产中国,又称中国马褂木。

由于鹅掌楸处独特的分类学地位及日渐濒危,1999年8月4,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将其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现存天然的中国鹅掌楸分布在北纬22°37′~32°38′之间和东经103°15′~120°17′之间,根据郝日明等的研究,鹅掌楸依照自然地理区域可划分为“一带五岛”的分布型式(图1)[1]。

方炎明认为武陵山和大娄山区为现代鹅掌楸的分布中心[2]。

湖北省天然的鹅掌楸分布于咸丰、鹤峰、宣恩、恩施、利川、建始、兴山、宜昌、神农架、保康、谷城、罗田等地[3,4](图2)。

鄂西、鄂西南是鹅掌楸的主要分布地点。

2006年9~10月,笔者在对湖北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调图2 中国鹅掌楸在湖北的地理位置分布Figure 2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Liriodendron chinense in Hubei查过程中,发现该地有保存较完好的鹅掌楸群落,集中分布在二仙岩大窝档和马洛池,故选择了典型样地对鹅掌楸群落进行调查。

1 研究地概况二仙岩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西北部,属云贵高原东北的延伸部分,区内中部平坦开阔,平均海拔1400m ,最高海拔1700.1m ,其周缘高山耸峙,是鄂西南少有的高山台地,为喀斯特地貌。

其气候特点为年平均气温14.0℃,7月份最高气温24.8℃,1月份最低气温2.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46・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2007年3月第4卷第1期Journal of Yangtze U niversity(N at Sci Edit)Agri Sci V Mar 12007,Vol 14No 11图3 中国鹅掌楸在二仙岩的地理位置Figure 3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in Er X ianyan13.0℃。

年降水量为1555.1mm 。

年日照时数为1212.4h 。

二仙岩具有较为显著的泥炭累积的中亚热带亚高山草甸沼泽湿地。

本研究在二仙岩群落典型地段选取了3个样地进行调查,其分布位置如图3所示。

样地1位于马洛池(29°41′12.4″N ,108°47′37.5″E ,海拔1504m ),呈南北走向。

鹅掌楸分布在一条宽约3m 的公路两旁的山坡上,坡向为西向,坡度20°,面积约0.2hm 2。

样地2位于大窝档(29°44′16.5″N ,108°47′25.7″E ,海拔1499m )。

群落中所在的山坡下有一条西南-东北的水沟流过。

人为干扰较少。

鹅掌楸分布在水沟的阳坡面,坡向为西北方向,坡度15°。

样地3位于毛家坪(29°44′39.7″N ,108°46′53.4″E ,海拔1577m )。

距离样地2较近,与样地2是一个相连的大群落。

群落所在的山坡有小路通过。

人为干扰程度较样地2稍大。

鹅掌楸分布的山坡坡向为西南方向,坡度25°。

样地2和样地3所在的群落面积共有5hm 2左右。

3个样地的土壤类型为石灰岩发育来的棕壤,土层较深。

2 研究方法2.1 野外调查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在所选3个典型样地内各设置1个20m ×20m 的样方进行群落调查,乔木层调查:记录样方内各种存活乔木的郁闭度、种名、胸径、树高、冠幅、个体数等;灌木层调查:在样方内设置小样方5个(四角及中心),样方面积4m ×4m ,调查、测定灌木种类、高度、盖度等。

草本层调查:在样方不同位置随机设置10个1m ×1m 的小样方进行草本层调查,记录植物种类、高度、盖度等。

2.2 群落物种重要值指数的测定重要值是说明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重要程度的参数,它由3个指标组成:相对多度、相对显著度和相对频度,可表示为:重要值(IV )=相对多度(RA )+相对显著度(R D )+相对频度(R F )[5]。

2.3 乔木立木分级标准乔木种群用为5个不同立木级表示[5]:Ⅰ.树高<33cm ;Ⅱ.树高>33cm ,胸径2.5cm ;Ⅲ.胸径2.5~7.5cm ;Ⅳ.胸径7.5~22.5cm ;Ⅴ.胸径>22.5cm 。

2.4 乔木立木分层标准乔木种群按树高分为3层[5]:1.树高>15m ;2.树高>6m ;3.树高<6m 。

3 结果与分析3.1 群落种类组成通过样方调查依据优势种原则将其分为3个群丛:(1)鹅掌楸-锥栗+野漆树-四照花+水竹-三褶脉紫菀群丛(Ass.L i riodend ron chi nense -Cast anea henry i +R hus succed anea -Dend robent hami a j a pon 2ica +Phy llostachys heterocl a da -A ster ageratoi des );(2)鹅掌楸-四照花-日本金星蕨+三褶脉紫菀草群丛(Ass.L i riodend ron chi nense -Castanea henry i -Parat hel y pteris j a ponica +A ster ageratoi des );(3)鹅掌楸-杉木-南川卫矛-三褶脉紫菀群丛(Ass.L i riodend ron chi nense -Cunni ng hami a anceol at a -Euony m us rost hornii -A ster ageratoi des )。

各群丛群落结构论述如下。

(1)鹅掌楸-锥栗+野漆树-四照花+水竹-三褶脉紫菀群丛 该群丛位于样地1。

乔木层总郁闭度约0.6~0.7,乔木层第1层为鹅掌楸。

重要值198.17,均为Ⅳ、Ⅴ立木,胸径在20~・56・第4卷第1期吴展波等:湖北二仙岩鹅掌楸群落初步研究 40cm 之间,高度在20~30m 之间。

第2层乔木优势种为锥栗、野漆树,伴生树种有杉木、短萼樱(Prunuscant abri giensis )、三桠乌药(L i ndera obt usiloba )等(表1)。

灌木层种类较为复杂,总盖度50%,优势种为四照花、水竹,另外还有白檀(S y m plocos p anicul at a )、中华绣线菊(S pi raea chi nensis )、小叶女贞(L i g ust rum qui houi )、吴茱萸五加(A cant hop anax evodi aef o 2li us )、腊莲绣球(H y d rangea st ri gosa Rehd.)、喜阴悬钩子(R ubus mesogaeus )、黑果菝葜(S mil ax gl au 2co )、灯台树(Cornus cont roversa )、皱叶荚蒾(V iburnum rhy ti dop hy ll um )等。

草本层盖度30%,优势种为三褶脉紫菀,混生有羽裂蟹甲草(Cacali a t ang utica )、山酢浆草(O x alis g ri f f it hii ),另外还有扇脉杓兰(Cy p ri pedi um j a ponicum )、具柄重楼(Paris f argesii Franch )、红穗苔草(Carex ar g y i )、万寿竹(Dis porum cantoniense )、深山堇菜(V iol a selki rkii )、车前草(Pl ant ago asi atica )、川续断(Di psacus as peroi des )、类叶升麻(A ct aea asi atica )等。

表1 3个群丛立木分级分层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standing tree with layers种类群丛分级ⅠⅡⅢⅣⅤ分层123总株数相对多度(RA )×100相对频度(R F )×100相对显著度(RD )×100重要值(IV )×100鹅掌楸三桠乌药野漆树短萼樱锥栗杉木灯台树四照花鹅耳枥10006812201440.0068.7589.42198.172000931200127510062.5094.44231.94310244722115010050.0092.47192.47100220040411.4318.75 1.1631.34100230050514.2925.00 2.2241.512001000101 6.25 6.25 1.2413.74100220040411.4325.00 2.1538.58100240060617.4331.25 3.3151.99200030120318.7512.5 4.3235.57300220130422.2225.00 2.1549.371000111102 5.7112.50 1.7419.953000100101 5.56 6.25 1.3213.133000100101 5.56 6.25 1.4413.25300110002211.1112.50 1.8625.47300100115.566.250.7612.57 (2)鹅掌楸-四照花-日本金星蕨+三褶脉紫菀草群丛 该群丛位于样地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