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因起源与进化

合集下载

简述新基因的主要起源方式

简述新基因的主要起源方式

简述新基因的主要起源方式
新基因的主要起源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基因重复:由于基因复制或染色体重排等事件,使得一个基因产生多个拷贝。

这些拷贝可能经过亚功能化或新功能化的过程,演化为新基因。

2. 合成:两个或多个现有基因的部分序列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基因序列。

3. 水平基因转移:从其他物种或细菌中获得的外来DNA片段融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形成新的基因。

4. 基因转座:转座子是具有跳跃活性的DNA片段,并且可以在基因组中移动或复制。

转座子移动导致基因的重组和再排列,有时候会出现新的基因。

5. 退化后再进化:有些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功能失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基因的功能得以回复或产生新的功能,从而形成新基因。

这些途径中,基因重复和合成是形成新基因的主要途径。

因此,复制机制是新基因起源的重要机制,而转座和基因转移则相对较少。

同时,不同起源方式可能在不同生物体类别和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的贡献率。

人类DNA起源与进化一个不可思议的旅程

人类DNA起源与进化一个不可思议的旅程

人类DNA起源与进化一个不可思议的旅程人类DNA起源与进化:一个不可思议的旅程DNA是人类身体最基本的遗传物质,它承载着生命的密码,记录着人类起源与进化的不可思议的旅程。

在这个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人类DNA的起源、进化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进展。

一、DNA的起源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鸟苷酸)以及糖和磷酸分子构成的长链状分子,是生物体内储存遗传信息的核心物质。

关于DNA起源的理论有很多,目前较为广泛接受的是原核生物的基因开始演化为真核生物的DNA的假说。

大约4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原核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是RNA(核糖核酸)。

随着时间的推移,RNA逐渐演变为了DNA,并成为真核生物中的主要遗传物质。

二、人类DNA的进化人类的DNA起源于约60万年前的非洲地区。

最早的人类祖先是现代人类的近亲,被称为古人类或现代人类的直系祖先。

他们的DNA记录了物种的演化过程,为我们解开人类进化的奥秘提供了线索。

人类的DNA进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DNA逐渐发生变异和改变,导致了不同人类种群间的遗传差异。

通过对人类群体的DNA测序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人类DNA演化的一些重要突破。

首先,科学家们发现了人类DNA中存在的基因突变。

这些基因突变可能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变化,例如人类皮肤颜色的变化。

在较为寒冷的气候环境中,皮肤颜色较淡的人类能够更好地吸收阳光产生维生素D,提高了生存能力。

另外,人类还经历了其他许多基因突变,如乳糖耐受性的获得和免疫系统的改变等。

其次,科学家们通过比较不同地理区域的人群DNA,揭示了人类的迁徙和扩散史。

通过研究人类DNA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线粒体DNA,科学家发现了人类在历史上的迁徙路线,如非洲人类向亚洲、欧洲和大洋洲扩散的历程。

此外,科学家们还研究了人类DNA中的遗传标记,如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用于追溯人类的家族起源和遗传谱系。

新基因从哪里来?(基因的发生、选择和进化)

新基因从哪里来?(基因的发生、选择和进化)
维普资讯
新 基 因从 哪 里 来
( 因 的发 生 、 择 和 进 化 ) 基 选
赵 汉 雄
《 种 起 源 》 世 时 , 有 激 烈 争 论 。 者 在 第 6版 物 问 曾 作
(8 2 17 )记 载 了 “ 位 练 达 的 自然 学 者 仔 细 挑 选 了一 些 一
28
- :

维普资讯
公 务 ”, 它 突 变 掉 不 受 “ 罚 ”) 有 插 错 ,当 然 把 惩 ,
也 会 有 插 对 时 。 移 出 的 基 因得 到 质 粒 的 转 录 启 动 区 就 能 自立 门 户 , 为 独 立 的 单 基 因 结 构 。 成
上世 纪 6 O年 代 以 后 , 已 有 不 少 大 智 慧 试 解 此 题 ,
笔 者 认 为前 人 思 路 有 缺 陷 : 1. 人 都 从 卸 掉 功 能 的 核 苷 酸 序 列 ( 基 因 、多 前 假 余 基 因 、 复 顺 序 … … ) 求 新 基 因 。 殊 不 知 卸 掉 功 能 重 寻
物 种 基 因 库 是 在 封 闭 的 遗 传 渠 道 内 种 、 的 自 己 生 育 。 推 论 其 有
母 种 基 因 库 也 必 如 此 。 如 果 重 叠 基 因 起 源 说 是 真 , 必 能 证 明 : 个 独 立 基 因 来 自哪 个 先 存 基 那 一

序 。 此 因 前 者 是 不 定 向 的 , 出 什 么 算 什 么 ; 者 是 定 变 后
向 的 , 非 RNA 多 聚 酶 验 收 通 过 。 除 2. 构 基 因 的 “ 传 漂 变 ” 是 以 保 证 原 功 能 为 前 结 遗
提 。 化地 说 , 变其氨 基酸就 能保 证 。 码 表 中 6 简 不 密 1个 有 字义密 码子 分给 2 0种 氨 基 酸做 代 码 , 均 每 氨 基 酸 平

基因突变与进化过程

基因突变与进化过程

基因突变与进化过程进化是生物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解释了生物物种的起源和多样性。

在进化的过程中,基因突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永久改变的过程,它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之一。

基因突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生,包括突变、重组和杂交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基因突变与进化过程之间的关系。

首先,基因突变是进化的起点。

在生物演化的过程中,突变率决定着混合随机遗传的概率。

每个个体的基因组都会经历一定程度的突变。

这些突变可以是单个核苷酸的改变,也可以是较大的基因片段的重排。

当某个突变在给定环境中具有适应性优势时,它将被自然选择所保留,而其他突变则可能被淘汰。

其次,基因突变引发了遗传多样性的产生。

基因突变导致了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组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生物种群中适应性进化的基础。

个体之间的基因突变可以导致不同的表型特征,例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这些不同的表型特征可能会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适应性。

第三,基因突变在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基因突变是生物种群适应环境变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基因突变可以为个体提供适应环境的新特征。

这些新特征可能会通过自然选择被保留,并在种群中迅速传播。

此外,基因突变还推动了物种的分化和分布。

物种分化是生物种群演化的结果。

当生物种群由于地理隔离或其他原因而分割成互不交流的子群时,每个子群中的基因突变将独立累积并导致基因组差异的积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差异可以积累到足以使两个子群无法交流和繁殖,从而形成两个独立的物种。

最后,基因突变对个体的健康和疾病风险也产生影响。

在进化过程中,一些基因突变具有有害效应,会导致个体发生突变相关的疾病。

然而,一些看似有害的基因突变在特定环境下也可能具有适应性优势,例如对某些疾病具有抵抗力。

因此,基因突变不仅是进化的驱动力,还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遗传性疾病在人类种群中始终存在。

综上所述,基因突变在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人类基因的起源和进化

人类基因的起源和进化

人类基因的起源和进化近年来,随着基因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的完成,人类对于自身基因的起源和进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人类基因的起源和进化,并从中了解人类的演化历程和发展趋势。

1. 基因的定义与组成基因是指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物质基础。

基因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组成的序列,通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产生蛋白质和RNA等分子。

人类基因组由约30000个基因组成,占据了DNA的一小部分,其余区域则被称为非编码DNA。

2. 早期人类的基因演化早期人类的基因演化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万年前的非洲地区。

当时,人类的祖先居住在非洲东部,体型较小,繁殖能力较弱,主要靠采集和狩猎为生。

该时期的人类基因比现代人类基因简单,更多地涉及体型、皮肤、头骨等生理特征。

3. 异人类的基因影响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也产生了多个分支,其中一些分支与人类共存并影响了人类的基因演化。

例如,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都是人类的异种,尼安德特人约生活在距今50万至3万年前的欧洲和西亚地区,而丹尼索瓦人则生活在现今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

现代人类基因中发现了一些来自这些异人类的基因,例如脂肪代谢和免疫系统的基因等。

4. 物种间的基因交换除了异人类的基因影响之外,人类与其他物种如病毒、蚊子等也进行了基因交换。

这导致了一些人类基因拥有病毒或昆虫DNA 的痕迹,如人类的HERV-H基因就可以追溯到病毒。

此外,蚊子的DNA也能在人类基因组中找到,这是因为被蚊子叮咬后可能影响到人类基因的表达和演化。

5. 当代人类的基因特征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人类对自身基因的了解日益深入。

现代人类基因组与早期人类基因组相比,更加复杂,涉及更多的功能,例如人类的高智商、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都与基因相关。

此外,现代人类基因组的变化还反映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例如,非洲的人类基因中含有较多的黑色素基因,这是因为黑色素有助于保护皮肤不受阳光的紫外线伤害。

基因的突变和进化 论文

基因的突变和进化 论文

基因的突变和进化论文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源泉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源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以上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实质是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摆列顺序的改变。

在一定条件下基因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为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

DNA变化的结果有三种情况:(1)产生的生命特征难以适应周围生存环境,导致死亡;(2)不改变生命或对生命特征有很小的影响,结果是产生了基因的多态性,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如ABO血型,HLA配型,疾病易感性,药物敏感性等;(3)产生的生命特征比原来优越,使生物更能适应环境。

实际上,多数的变化都会导致第1种情况,成为生物进化的成本;而第2种和第3种情况在“适者生存”这个生物筛选法则下,渐渐表现为进化。

因此,突变是生物进化的源泉。

例子一、“基因突变让人类会说话。

”据《中国日报》报道,20万年前发生在一个基因上的两次关键性变异可能与语言的产生有关。

据《自然》杂志报道,这项研究是由德国莱比锡马普人类演化研究所的科学家斯万特·帕博和他的同事共同完成的,它为说明该基因在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提供了证据。

研究结果表明,变异基因赋予人类祖先更高水平的控制嘴和喉咙肌肉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发出更丰富、更多变的声音,为语言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使人脑能接受更复杂信息这个名为FO XP2的基因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由于该基因的变异,使得人类能够区别于黑猩猩。

FO XP2基因关键的片断上共有715个分子。

其中,黑猩猩只有2个分子和人类不一样。

生物进化中的新基因诞生与功能创新

生物进化中的新基因诞生与功能创新

生物进化中的新基因诞生与功能创新生物进化是生命演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它始终围绕着适应环境的需求不断推进。

在这个过程中,新基因的诞生和功能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物进化中新基因产生的机制以及新基因带来的功能创新。

一、新基因的产生机制新基因的产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实现:1.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新基因产生的关键机制之一。

在基因重组的过程中,不同基因的片段进行重组和重排,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这种机制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带来新的功能和适应性。

2.基因复制:基因复制是新基因产生的另一种重要机制。

通过基因复制,原有的基因可以产生多个副本,并在副本上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形成新的基因。

这种机制能够增加基因的多样性,促进生物的进化和适应。

3.跨物种基因转移:跨物种基因转移是指基因从一种物种转移到另一种物种的过程。

这种机制使得新的基因可以在不同的物种中诞生,从而产生新的功能和特征。

跨物种基因转移在生物进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推动了生物多样性的生成和发展。

二、新基因的功能创新新基因的产生带来了功能的创新,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新的资源和选择。

新基因的功能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功能的获得:新基因可以通过突变或重组等机制,在其序列中引入新的功能。

这些新功能可以使得生物在适应环境中具备更高的生存优势,从而推动了生物的进化。

2.基因重组的创新:基因重组不仅可以产生新基因,还可以使得已有的基因在序列上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功能。

这种重组创新的机制使得生物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变化,进化出更复杂的功能网络。

3.跨物种基因转移的创新:跨物种基因转移使得生物可以获得其他物种的某些功能和特征。

这种创新机制使得生物能够从其他物种中获益,并在进化中发展出新的特征和适应性。

三、新基因的重要意义新基因的产生和功能创新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1.推动生物进化:新基因的诞生和功能创新为生物提供了新的资源和选择,推动了生物在演化过程中的进化。

进化生物学专业知识总结

进化生物学专业知识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广义进化:是指事物的变化发展,它包含了宇宙的演化即天体的消长,生物的进化,以及人类的出现和社会的发展。

二、生物进化:生物在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相应的表型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第二章生命及其在地球上的起源一、生命的本质:作为生命实际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以及多方向发生突变并可复制自身的多分子体系。

可见,生命就其本质而言也是物质的,它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一种形式。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自我更新:生物体的自我更新是一个具有同化与异化两种作用的新陈代谢过程。

2、自我复制: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的自我复制是生命活动的另一个基本特征。

3、自我调控:生命是一个复杂的自我调控的开放体系。

4、自我突变:突变常常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并引起一定的表型变化。

三、熵:所谓熵就是用来表示某个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

四、生命起源的过程:1、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

2、从有机小分子发展成生物大分子。

3、由生物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

4、由多分子体系发展成原始生命。

第三章细胞的起源与进化一、超循环组织模式:所谓超循环组织就是指由自催化或自我复制的单元组织起来的超级循环系统。

二、阶梯式过渡模式:在上述超循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一个综合的由非细胞到细胞演化的过渡理论。

由原始的化学结构过渡到原始的细胞学说需六个步骤。

1、由不同的小分子聚合为杂聚化合物,这些杂聚化合物是进一步形成生物大分子的材料。

2、从无序的杂聚合物到多核苷酸,分子之间的选择作用有助于渡过复杂性危机。

3、多核苷酸进一步自组合成为一种较为复杂的分子系统,这时的多核苷酸还没有成为遗传载体。

4、蛋白质合成被纳入多核苷酸自我复制系统中。

5、分割结构的形成,是细胞演化的关键一步。

6、最后一步是原核细胞生命(微生物)的形成。

三、真核细胞的起源途径:四、真核细胞起源的意义:1、为生物性分化和有性生殖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科学家迫切需要一些年 轻的新基因起源实例,作为近距 离观察新基因起源的分子机制和 进化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材料。
新基因起源研究现状
▪ 人们对新基因起源问题的兴趣,可以追溯到上世 纪30年代。Haldane和Muller提出:通过基因重 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 此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的进步和遗传学的 发展,染色体重复、基因家族和断裂基因等大量 实验现象进入人们视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 新基因产生的假说 。
新基因的产生与进化
(Sources and evolution of new genes )
研究一个新基因的起源的两个步骤
▪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新的基因结构在自 然界的某一生物个体产生的突变步骤。
▪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这一单一个体的新基 因扩散到一个物种所有个体的固定过程。








机 制 ▪ AFGP, antifreeze glycoprotein; CG, chorionic gonadotropin polypeptide; Cid,
斯芬克斯(sphinx)
狮身人面像
④可移动元件(Mobile elements)
▪ Makalowski等最早描述了Alu元件可以整合进人类衰减加速 因子基因(DAF)的蛋白编码区。他们发现基于可移动元 件的多样性并不仅限于人类基因组或是Alu家族。
▪ 麦克琳托克原先在玉米中发现的DNA片段的移动,它们甚 至能采取遗传物质全盘打乱重组或复制的方式。所有这些 变化,能影响基因的表达,或者,使复制出的基因自由地 发展新功能。
精 卫 填 海
▪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 鸟焉, 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 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 ·北山经》
②基因复制(Gene duplication)
▪ 基因重复是人们最早认识到的新基因产生机制。 ▪ 这个经典的机制认为,通过重复产生的冗余拷贝,
▪ 所以一个有功能的逆转录转座基因呈现出一种嵌合结构-逆 转录转座的编码区域和一个新的5’端调控序列。或是逆转录 转座的编码区域和一个从整合靶位点附近招募的新的基因片 断-这会导致新的嵌合机制具有和亲代基因不同的生物学功 能。
斯芬克斯(sphinx)
▪ 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年轻的RNA基因—— sphinx(司芬克斯)基因 ,sphinx的发现 揭开了基因组中众多非蛋白编码RNA基因 (ncRNA)起源发生研究的第一页。对 sphinx及其所在果蝇4号染色体的深入研 究推翻了遗传学界近百年的一个错误认识, 即该染色体无交换重组。
新基因的 起源与进化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new genes
随着基因组数据的大量积累,人们越来越认 识到不同生物在基因组大小及基因数目上存在巨 大的差异。从仅含470个基因的支原体 Mycoplasma genitalium到约含3万多个基因的人 类基因组,相差达数十倍;即使是果蝇等分化时 间很短的近缘物种,其基因种类和数目也不尽相 同。这种差异引出一个根本性的生物学问题:
▪ by far, the most general and important mechanism to generate new copies of genes is the duplication of genes and/or genomes
▪ Adh and Adhr genes of Drosophila ▪ one is their significant sequence similarity (about 40% amino acid identity); the other
▪ 但已经获得的基因组数据中,大多数的基因产生 太早,在漫长的进化时间中积累的大量突变,早 已湮没了大部分重要的进化信息。许多关于新基 因起源的细节随着漫长的进化年代都丢失了。
▪ 与那些古老的基因相比,年轻基因由于产生时间 短,保留了大量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可以提 供给人们新基因进化早期的结构、序列信息,有 助于推断其起源机制及进化力量,是研究新基因 产生的理想材料。
基因是怎样产生的?
▪ 如果弄清基因形成和固定机理,科学家就 能深入探讨物种的形成和分子进化、物种 进化之间的关系,也能根据基因产生的规 律设计新的生物活性药物。
▪ 所以说,研究基因的起源机制,实际上是 探究生命演变的根源,同时也具有重要的 应用科学意义。
■被称为“生命编码”的基因序列,记录着 最原始最真实的生命进化信息。
▪ 根据重复区域的大小,基因重复可分为单 个基因重复、部分基因组重复(segmental duplication)和整个基因组重复(genome duplication)即多倍体化。单个基因和部分 基因组的重复主要通过不等交换产生,而
基因组重复是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 和人的全基因组 信息对基因重复的频率做了保守的估计,约为每 基因每百万年0.01次。
▪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基本上 是设想性或理论性的。人们迫切需要能够获得一些 年轻的新基因起源的实例,使人们能够以实验的手 段近距离观察并阐明新基因起源的分子机制和进化 的动力学过程。
▪ 1993年,华裔学者龙漫远在果蝇中发现了 第一个年轻的基因—Jingwei基因(约2.5 My),才使以实证方法研究新基因起源的 分子机制成为可能,对新基因发生的研究 掀开了新的一页。近年来,又有大约20来 个新基因被报道,包括司芬克斯(sphinx) 基因和猴王基因等。
their common intron/exon structure ▪ Adh functions to detoxify dietary alcohols but Adhr has unknown function ▪ Adh and Adhr were separated by 300 bp ▪ in D. melanogaster. two kinds of transcripts: Adh and both genes ▪ Recent data on the expression of Adhr in D. lebanonensis and D. buzzatii suggest that
▪ 尽管这种侧向的、或水平的基因转移可以导致同源基因的交换, 但是有证据表明它可以招募新的基因并提供新的表型;比如使良 性细菌转变为病原体。
▪ the gene encoding N-acytylneuraminate lyase in the protozoan Trichomonas vaginalis shares 80% identity with the neuraminate lyase bacteria Haemophilus influenzae in protein sequence
centromere identifier; DAF, decay-accelerating factor; HLA-DR-1,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DR1; PGAM3, phosphoglycerate mutase 3; Pgk2, phosphoglycerate kinase 2; PMCHL, pro-melanin-concentrating hormone-like; RNASE, ribonuclease; Sdic, sperm-specific dynein intermediate chain; UEV, tumour
■目前已知两种外显子重排:异常重组和逆转座子介导的 外显子插入。此外,相邻基因间序列的缺失产生的基因 融合也可造成外显子重排。
hamster Acrystallin gene
▪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 receptor
▪ Patthy surveyed protein databases systematically and showed that exon shuffling occurred in many genes of vertebrate and invertebrate organisms.
由于不受或很少受到选择压力,不断积累各种突 变,最终可能与原基因产生分化,形成具有新生 物学功能的基因,而祖先拷贝仍保持原来的功能。 现在科学家已经确认,基因重复是新基因产生的 重要来源之一。 ▪ 许多新的基因功能都是通过基因复制进化来的, 而且对不同种生物的发育程序的进化起了巨大的 作用。同样,在染色体片断和基因组水平的复制 对人类的新功能的产生和进化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 研究发现其3’端外显子与ATP合成酶F链具有同源性,但不含内含子, 其两端有短的重复序列(TTCG),并且在3’末端有poly(A)序列,这些证 据指示此外显子是由ATP合成酶F链逆转座插入产生的。而sphinx基因 5‘端的调控序列及外显子被推测是由原先已存在的基因所贡献,这2部 分通过外显子重排形成一新的嵌合基因。sphinx基因具有多种剪切形式, 并且有的剪切形式具有性别表达特异性
the co-transcription is the primitive state
③逆转座(Retroposition)
▪ 逆转座是指转录产生的RNA通过逆转录合成cDNA插入到基 因组的过程。
▪ 由于通过逆转座产生的新拷贝一般不含启动子和调控序列, 使得大部分产生的序列成为假基因。然而,在特殊情况下, 逆转座序列通过原基因不正常转录携带有启动子,或者插入 到基因组后获得外源调控序列而具有表达活性,进而可形成 新的表达特异性或新的功能。
①外显子重排(exon shuffling)
■外显子重排是指由来自不同基因的2个或多个外显子相互 接合,或基因内部的外显子产生重复而形成新的基因结 构。 20世纪70年代,在真核生物中发现断裂基因后,Gilbert 提出,通过内含子介导的重组,不同基因的外显子可发 生互换,使得原基因结构发生变化,可能产生新的基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