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

合集下载

最新大学生出国留学情况调查报告

最新大学生出国留学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出国留学。

今时今日的“大学生出国留学”已经是一个相对平民的话题,出国门槛的降低已经使很多想走出国门的人梦想成真。

近些年,留学作为继考研、就业之后的第三条出路,出国的潜在市场在无形中迅速扩容。

随着近年来“海归”人数不断增多及人才市场价格定位的逐渐理性化,原先笼罩在“海归”头上的“高薪光环”正逐渐散去,许多曾经抱有“镀金”想法的留学人员发现,“海归”的名片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期的收益。

大学生出国留学到底是利是弊?我们面对如今的留学热应该抱有怎样的心态?1留学政策放宽,留学成本降低:留学政策放宽,留学成本降低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可以选择出国留学。

前些年,出国留学对于普通人来讲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巨额的留学费用非一般家庭能够承担出国条件严格甚至苛刻,好多国家的签证更是让人望尘莫及。

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升,中国人在出国留学方面得到了更多的优待。

在欧洲留学,许多国家都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实行免学费入读。

昨日,亚欧留学传出消息,由于法国、德国等小语种欧洲国家政策放宽,留学生只需要生活费用就可以接受西式教育。

亚欧留学的资深专家介绍,随着各国出国留学政策的变化,欧洲国家也推出了很多实惠。

如法国、德国、西班牙、瑞士等有免学费的政策,学生到这些国家留学只要负担自己的生活费以及一些杂费即可,折合人民币为6万~8万元。

而这些国家教育体制都非常成熟,像法国的商科专业属于世界领先水平。

同时,欧洲许多国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像瑞士最好的格里昂酒店管理学院等,都会在学生学习期间安排一些带薪实习的课程,不仅能够减少留学费用,更将为学生就业增加砝码。

另外,瑞士签证相对容易,通过率基本在100%。

我们欢呼因留学门槛降低给我们提供走出国门、开阔视野机会的同时,些许的担忧也接踵而至。

出国条件降低带来的最明显效应就是出国人员的质量下降,身边好多大学生因外语水平差到国外后难以进行日常生活,交流困难,更别谈专业学习;出国费用降低是相对以前,实则对于工薪阶层的家庭仍不是一笔小数目,好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会把一生的积蓄作为赌注投到孩子身上,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国外更提倡开放性教学,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意识有更高的要求,很多自制力差的学生很难适应这样的学习环境。

留学调查报告(共6篇)

留学调查报告(共6篇)

留学调查报告(共6篇)第1篇:《出国留学调查报告》关于宁波学生出国留学情况调查资料:中国教育在线12月13日发布《2011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系统分析了自1978年以来的留学人数的变化。

报告显示,出国留学在30多年来明显出现了2次跨越式发展,第一次出现在2002年前后,第二次就是最近几年。

引言:当今,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留学热在中国持续升。

人们的目标也十分明确,追求更加先进的教育和理念。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社会现状,我们对此进行了综合调查。

我们为此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根据调查结果的统计和梳理。

我们得出以下结果1、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今社会上出国留学的趋势及人数比例。

我们给19名学生下发了调查问卷,结果有15名学生准备出国留学,或以经留学归来(后者趋于少数),4人没有这种打算或经历。

不难看出,出国留学已经成了当今社会一大热门话题,根据一些网友的评论,我们得出人们普遍存在两种宏观心理:一、出国留学是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交流沟通的有效手段,是共和国有能力运用他国的优势弥补己方的劣势,是引入先进科技的关键,不得忽视。

国家要发展,就要坚持改革开放。

留学生要睁开眼睛看世界,要了解世界。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墨守成规,只能疲于应对;闭目塞听,一定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唯有了解别国,才能缩小差距,发展自己。

留学生最直接地体验国外生活,能够比较全面掌握其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

国外学习的经历使留学生具有打通中外文化的宏观通识,而这样了解世界的人才越多,对国家发展就越有利。

二、出国留学是人才的流失,就像失去了共和国新鲜的血液,并不理想。

这说明了人们对出国留学的看法多样性,矛盾性。

而无论持有哪一种想法,都必将对其本人的命运意义重大。

2、再来研究分析一下人们出国的目的。

也许对于一些国内的高中生而言,出国读大学是回避高考压力的有效途径。

一些家长估计自己的孩子将会榜上无名,而一些同学又不愿意让自己的青春年华在这场艰苦的打拼中白白浪费,于是家里有条件的利用条件,没条件的创造条件,纷纷把目光投向海外。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人才形势与发展环境分析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人才形势与发展环境分析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人才形势与发展环境分析一、中国人才形势的总体判断(一)人才总体增量表现到“九五”期末,中国各类人才达到6360万,其中党政人才585.7万,占9.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780.1万,占12.3%;专业技术人才4100万,占64.4%;其他人才894.2万,占14.1%。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与1978年相比,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由18%上升到50%,45岁以下人才的比重由68%上升到77%。

1高层次人才增量表现(1)院士人才。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共有233名,其中自然科学方面共推选出172名科学家为学部委员,包括物理学数学化学部48人,生物学地学部84人,技术科学部40人。

另外还有社会科学方面的学部委员61名。

到2003年底,中国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88人。

1993年,经过国务院第十一次常务会议批准,于1994年初决定成立中国工程院,并在当年选举产生了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96名。

到2003年底,中国工程院院士663人。

到2003年年底,中国共有两院院士1351人(目前已有1543人)。

(2)留学人才。

教育部的统计显示,从1978~2003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7002万人。

以留学身份出国,目前在外的留学人员有5274万人,其中,有3566万人正在国外进行学习、合作研究、学术访问等。

近几年,出国留学人数上升较快,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各类留学人员情况统计:200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人数为3.9万人,其中,国家公派0.3万人,单位公派0.4万人,自费留学3.2万人;200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人数为8.4万人,其中,国家公派0.3万人,单位公派05万人,自费留学7.6万人;200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人数为12.5万人,国家公派0.35万人,单位公派0.45万人,自费留学11.7万人;2003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73万人,其中:国家公派3002人,单位公派5144人,自费留学10.92万人。

2013年全国来华留学数据

2013年全国来华留学数据

2013年全国来华留学数据留学工作是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对此高度重视。

2013年,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积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两种资源,大力推动双向留学工作,取得了积极有益的进展。

出国留学方面,重点推进公派出国留学和自费出国留学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出国留学人员在国家人才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据统计,2013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1.39万人,其中国家公派1.63万人,单位公派1.33万人,自费留学38.43万人。

2013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35.35万人,其中国家公派1.19万人,单位公派1.01万人,自费留学33.15万人。

2013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和留学回国人数均有进一步增加。

出国留学人数增加1.43万人,增长了3.58%;留学回国人数增加8.06万人,增长了29.53%。

从1978年到2013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305.86万人。

截至2013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有161.38万人,其中 107.51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44.48万人,有72.83%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来华留学方面,规模持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结构逐步优化,进一步凸显来华留学推动中外合作交流、展示当代中国形象的重要作用。

2013年共计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56,499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46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育教学机构中学习。

来华留学生总数、我国接收留学生单位数及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数等三项均创新高。

2013年来华留学生总数增加28,169人,同比增长8.58%;接收留学生单位数增加56个;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数增加4,554人,同比增长15.83%。

生源大国位次格局基本稳定。

2013年排名前10位的生源国依次为韩国、美国、泰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哈萨克斯坦和巴基斯坦。

2015年出国留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2015年出国留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2015年出国留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来源:教育在线一、全球留学生人数稳步增长中国迎最大规模留学潮1、全球范围内学生流动日益频繁如今,全球各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程度越来越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国际间的人才流动、教育合作日益繁荣。

其中,留学是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1.1 国际留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在世界范围内,跨国间的学生流动日益频繁,留学生人数不断攀升。

如图表1所示,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统计,全球留学生人数由2000年的2,087,702人,增长到了2012年的4,528,044,增幅达到116.89%。

1.2 国际学生流向多元化发展中国生源占比极高在世界留学生流动的过程中,留学生的去向出现多元化的特征。

图表2中所列出的是占全球留学生市场份额前十位的国家。

其中,美国、英国作为主流留学目的国,市场分别为16.35%和12.56%,加拿大、澳大利亚也位列前十。

然而,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西班牙、中国等非主流留学目的国所占份额也位列前十,遍布美洲及欧亚大陆。

其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在世界各国的国际学生中,所占比例都较高。

如图表2所示,在世界接收留学生最多的前十个国家中,中国学生在六个国家的留学生中,占比都是第一位的。

由此可见,中国学生已经成为国际学生流动中的主力。

2、中国成留学生第一输出国出国留学“去精英化”中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浪潮中,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国留学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遥不可及,从只有少数精英阶层才能享有的机会,逐渐成为普通民众的选择,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

“去精英化”已经成为这股最大留学潮的鲜明特点。

2.1 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持续增长据教育部最新统计,2014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为45.98万人,较2013年增加了4.59万人。

从1978年至今,累计出国留学总人数达到了351.84万人。

从图表3中可以看出,近十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翻了两番,出国留学的人群日益壮大,并且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增长速度。

外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调查

外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调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外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调查姓名:学号:班级:学院:2014年 2 月 20日摘要调查目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十分繁荣,不可避免地,文化的入侵和消失也正在同步发生着,盲目的崇洋媚外,使中国许多的优良传统正在逐步消失,了解外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了解外国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冲击,以便通过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保护传统优良文化并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建议性策略。

调查对象为我国青少年,内容为对外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时间为2014年2月至3月,对象为我国青少年,调查要点为外国文化,调查所涉及的问题围绕外国文化、中国本土文化展开,由简到繁,既有客观的生活问题也涵盖主观的看法问题。

关键词我国青少年,外国文化,中国文化,影响正文文化就是人化,即人类通过思考所造成的一切。

具体讲,文化是人类存续发展中对外在物质世界和自身精神世界的不断作用及其引起的变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和的总和,特指。

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既是阶级斗争的武器,又是特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影响和作用于政治和经济,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和希望,也是未来建设祖国的栋梁。

本文将外国文化与我国青少年联系在一起,分析及研究外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一.文化产业的渗透和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图书的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使得文化消费更加丰富,值得一谈的当然包括电影行业。

1.电影文化的传播与渗透欧美电影在我国青少年中一直很受欢迎。

2013年中国内地总票房达217.69亿元。

国产电影《西游降魔篇》力压群雄,以12.46亿元票房在2013年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夺魁。

前10名的影片中,有7部是国产片。

可见在电影文化方面,国人对国产电影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但是西方文化的入侵不容小视。

运用ARIMA模型对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增长初步

运用ARIMA模型对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增长初步

运用ARIMA模型对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增长的初步探究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体现在教育行业中很显著的一点便是中国留学生人数增加、规模扩大,掀起了一股留学热潮。

本文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理论,选取每年赴美留学人数作为观测值,对这一现象进行基本的探究和分析,拟构建合适的模型,做出科学的预测,为定量研究这一社会现象提供依据和思路。

关键词:时间序列 arima模型中国赴美留学人数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日新月异地提升其各方面的软硬实力。

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领域,整个社会和国民都在不断进步、发展,视野和心态越来越理性、开阔、兼容并包。

在教育领域,科学和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人们对知识和学术更尊重和推崇,对政治和经济的稳定进步与发展,知识的作用都愈发明显,知识经济甚至可以算老生常谈了。

本文在反映留学热潮的各种数据和信息中,选取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1996年至2012年每年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人数作为观察值序列,应用课程学习的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对其进行归纳和研究,并以此构建arima模型,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拟合。

一方面从更本质更基础的层面上认识时间序列理论,另一方面对所学内容做一次基本的实践应用,并对数据进行预测。

经过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和模型的构建,可以更充分更全面地了解近年的留学趋势,对留学的形势有一个更客观的把握。

2.模型的理论基础2.1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基础时间序列分析是将某种统计指标,或在不同时间的不同数值,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以便于研究其发展变化,并能以此预测未来的一种统计方法。

在拿到一个观察值序列后,首先要对它的平稳性和纯随机性进行检验。

非平稳序列,由于它不具有二阶矩平稳的性质,因此对它的统计分析要周折一些,通常要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变换或处理,才能确定适当的拟合模型。

如果序列平稳,则进行纯随机检验。

如果序列值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就意味着该序列是一个没有记忆的序列,过去的行为对将来的发展没有丝毫影响,从统计分析的角度而言,这种序列没有任何分析价值。

关于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范文5篇

关于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范文5篇

关于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范文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关于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范文(一)1.全球留学生人数稳步增长国际学生流向多元化发展中国生源占比极高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统计,全球留学生人数由2000年的2,087,702人,增长到了2012年的4,528,044,增幅达到116.89%。

在世界留学生流动的过程中,留学生的去向出现多元化的特征。

图表2中所列出的是占全球留学生市场份额前十位的国家。

其中,美国、英国作为主流留学目的国,市场分别为16.35%和12.56%,加拿大、澳大利亚也位列前十。

然而,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西班牙、中国等非主流留学目的国所占份额也位列前十,遍布美洲及欧亚大陆。

其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在世界各国的国际学生中,所占比例都较高。

如图表2所示,在世界接收留学生最多的前十个国家中,中国学生在六个国家的留学生中,占比都是第一位的。

由此可见,中国学生已经成为国际学生流动中的主力。

2.中国成留学生第一输出国中国赴主要目的国留学人数稳步增长英国1:使用的数据为当年第一次注册于英国高等教育阶段中国留学生人数。

澳洲1:使用的数据为当年第一次注册于澳洲高等教育阶段中国留学生人数。

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是中国留学生的四大主要留学目的国。

图表4是最近六年中,中国学生赴这四个国家留学的人数。

中国赴美国、英国、加拿大留学的人数六年来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其中赴美留学人数增长最为迅速。

而澳大利亚,虽然在2009年受到澳洲私立职业院校倒闭风波的影响,留学人数有所回落,但从2012/13学年开始,中国赴澳留学人数又开始逐渐回升。

3.国内外留学政策逐步放开多国对华签证政策放宽在过去的一年中,包括英美在内的多个国家放宽了对华的签证政策。

对于留学生来讲,无疑提供了诸多便利。

4.海归现状倒逼留学质量提升出国留学逐步进入高质量时代随着留学信息越来越开放,中国的留学生和家长对于留学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逐渐走出了盲目跟风的误区,留学的选择也越来越趋于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第一部分回顾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继续增长,但是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增长势头趋缓,而留学回国人数继续攀升。

一、2012年出国留学基本趋势1-1 出国留学人数持续攀升,逼近40万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及中国经济条件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中国留学人员数量急剧上升。

1978-2012年,中国总计送出了264.47万留学生,其中超过90%是自费留学生。

从2007年起,出国留学人数出现井喷式增长,是继2000年初的又一次快速增长。

2007-2011年,出国留学人数连续4年增长比例均超过20%。

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33.97万人,占当年全球留学人数的14%,2013年3月,在教育部第四场新春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介绍,2012年出国留学人数较2011年增加5.99万,达到39.96万,同比增长17.65%,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中国继续稳坐全球最大留学生输出国的宝座。

图1-1-1从2007年起,出国留学人数出现井喷式增长,是继2000年初后的又一次快速增长期。

图1-1-2是2006年-2012年出国留学人数的变化从图1-1-1中可以看出,2012年留学出国人数已逼近40万大关,但增长速度趋缓,连续数年增长20%以上的情况已暂时中止,增长比例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2012年比2011年增长了17.65%,增长人数为不足6万人。

1-1-1 美国根据美国“2012门户开放报告”,2011-2012年被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录取的中国学生数量从157558名增加到194029名,增长率为23.1%,远远超过赴美国际学生平均仅增长5.7%的数字。

图1-1-1-1 在2011-2012年,在美中国学生人数增长率远远超过美国国际学生平均增长率中国留美学生也占到了美国全国国际生人数的25.4%,远远超过第二名印度的13.1%。

如果加上港澳台地区,赴美的中国留学生更是高达22.6万人。

图1-1-1-2 在2011-2012年,在美中国学生人数增长率远远超过美国国际学生平均增长率图1-1-1-3 为2006-2012年在美国中国籍学生人数走势图连续三年的中国生源增长主要是在本科阶段。

数据显示,在学生比重方面,中国学生入学总人数增加了23%,而本科阶段人数增加了31%。

超过了研究生的增幅。

虽说留美中国学生的主体依然是研究生,但是38.4%的本科生比例已经接近研究生的45.8%。

这一趋势与中国家庭条件和留学氛围的提高不无关系。

1-1-2 英国图1-1-2为2007-2012年度中国赴英国留学生人数的增长示意图近几年,中国赴英留学人数每年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已经成为英国第一海外生源国,其学生比例占国际学生总数的15%。

2012年赴英留学的中国新生大约是6.5万人。

据英国驻华使馆教育处推广经理刘静女士介绍,2012年,英国边境管理局在中国颁发了超过56,000份学生签证和9,000份短期学习的学生访问签证。

1-1-3 加拿大图1-1-3为2007-2012年度中国赴加拿大留学生人数的增长态势2012年,加拿大留学市场发展迅猛,留学加拿大的中国学生数量从2011年的21812人增长至2012年的近25000人,增长率约为15%。

其中高中生选择留学加拿大数量剧增,所占比例已达70%以上(包括高中及本科),高中生成为留学加拿大的主体。

1-1-4 澳大利亚图1-1-4为2007年-2012年中国赴澳大利亚留学人数增长示意图2012年澳洲留学已经摆脱了2009-2010年的低谷时期,以稳健的发展态势重新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热门国家之一。

2013年2月22日,澳洲贸易委员会教育专员徐佩仪女士对2012年留学澳洲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

据徐佩仪女士介绍,201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赴澳中国学生签证申请量达到14748份,比去年同期增长18.3%;中国学生签证签发量达为14083份,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5%。

另据徐佩仪女士介绍,2011-2012财政年度(即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澳大利亚共向境外的中国内地学生发放了2.3万余份学生签证,其中571类(中学)学生签证逾2800份,而573类与574类(高等教育类,含本科或以上课程)超过1.8万份。

2011-2012财年中国赴澳留学的学生最大来源地是广东省,全年学生签证申请量达到了2895份,其次是江苏、上海和北京。

,中国赴澳留学人数排名前5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沈阳。

如果参照2012年下半的增长率(13.5%),2013年赴澳留学的人数大约为3.5-4万人左右。

1-2 留学低龄化发展明显伴随着中国留学市场的持续火热,留学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1-2-1 近年本科及以下留学人数增长明显根据美国开放报告,2011-2012年赴美就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增长率为31%,超过平均23%的数字,留美本科生已经接近赴美读研究生人数。

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2010年我国出国留学的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人数为7.64万,占当年出国留学总人数的19.8%。

2011年仅高中生出国学习人数就高达7.68万,占当年我国总留学人数的22.6%。

与高中生直接出国读本科的情况基本一致,选择出国读中学的人数也出现大幅增长态势。

各国不断出台的利好政策,如赴美签证面谈条件的放宽、赴澳读高中可免雅思成绩、难度降低的初中版托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认可,更加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选择提前留学,送孩子去海外读高中。

1-2-2 计划出国留学人群分析据2012年中国国际教育展期间得到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学历层次方面,本科生占51%,其次高中生占38%,研究生有约5%计划出国留学,值得关注的是,其他有意向出国留学的6%的群体中,有不少的初中生甚至小学生。

2005年以来,赴美读书的中学生增长了10倍以上。

图1-2-2-1可以看出留学的低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在有出国意向的被调查高中生中,59%计划高中毕业即出国读大学,16%计划出国继续高中学习,14%计划在国内完成大学学业后出国读研究生,还有9%的学生先考国内大学,视高考结果而定。

图1-2-2-2计划高中毕业即出国读大学的高中生占59% 1-2-3 近年托福、SAT考试人数变化图1-2-3-1 近年托福考试中18岁以下考生快速增长,并呈现翻番的爆发增长态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留学低龄化的明显趋势。

作为低龄化最显著的标志,SAT考试是最有标志意义的。

图1-2-3-2显示2012年赴港参加SAT考试人数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近年来,中国内地参加SAT的考生人数不断攀升。

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约7000名内地考生赴港参加SAT,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翻了一番,达到1.5万多人。

2011年,内地考生人数再次刷新,接近2万人。

2012年参加SAT考试的学生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0%。

其中19岁到23岁年龄阶段仍是主流考生人群,但18岁以下的低龄考生出现了较大增幅。

1-3 留学去向多样美国仍独占鳌头调查显示,在中国自费出国留学市场中,前往美英澳加这4个国家的人数占了中国留学生总数的75%以上,美国依旧独占鳌头。

另外,近年来香港因其优质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重要选择之一。

图1-3为2012年-2013年中国学生自费留学实际去向国分布情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分列前三1-4 留学生源趋于正态化,优秀生源加入留学大军与留学低龄化同时发生的变化是,以前放弃高考出国的多是“逃避族”,即成绩不足以上大学或是不足以进入国内名校,这几年顶尖学生出国的也越来越多,生源结构呈现正态化发展。

根据媒体报道,上海的高中四大名校中,出国的优秀生的比例已平均约10%~20%,高的甚至达到30%~40%。

如果再加上名校高中的国际课程班,一些名校出国的优秀生比例已经超过了50%。

不少优秀学生从高一时就把目标直指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顶级名校。

根据媒体报道,2012年北京知名高中出国留学情况如下:1-5 留学消费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西方国家普遍陷入经济低谷,院校财政状况普遍不佳的大背景下,中国庞大的国际教育需求和消费能力为国外院校和教育相关行业所看重。

据调查,留学考试培训就大约有300亿元人民币/年的市场规模;此外,学生支付给留学中介的服务费用大约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

境外留学消费的数据更加惊人,据统计每年的消费数据大约在1500-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包括学费、住宿、日常开销、保险、医疗等费用。

粗略地看,中国每年的留学消费市场规模至少在2500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中的大部分是现金流出,是世界第一留学消费大国。

美国开放报告显示,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2012年为美国贡献了57亿美金,约合360亿元人民币。

1-5-1 留学热点国家学费呈现上升趋势留学热点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学费近年来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美国:根据2012年7月12日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1-2012学年美国高校学费普遍上涨,美国公立大学或学院州内学费同比上涨9%;外州学费涨幅5.6%;私立非营利性大学或学院学费涨幅4.3%;营利性大学或学院学费基本与上年持平。

加拿大:据2012年10月12日加拿大统计局报告指出,加拿大本科生今年学费连续第二年高涨,上涨率超过通膨率,其中本科生学费上涨幅度为4%,而研究生今年的学费也上涨3.7%。

英国:为了缓解经济上的压力,英国教育部门不得不改变相关学费政策,将本国及欧美学生的大学学费最高上限由目前的每学年3290英镑调至9000英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际学生的学费则维持原有的政策并保持10%左右的上调。

1-5-2 留学热点国家留学费用对比长期以来,中国的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英国的学费是全世界最贵的,其实不然,在留学热点国家中,学费最高的国家是美国,约为人民币20万元/年,其次是澳大利亚,约为人民币16万元/年,由于英镑汇率的变化,英国加拿大相差不大,分别为人民币15万元/年和人民币14万元/年。

从图1-5-2-1可以看出,留学热点国中美国学费最高,其次是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留学热点国中,生活费排名第一的仍然是美国,约为人民币10万元/年,排名第二的是新加坡,约为人民币8万元/年,澳大利亚、英国的生活费相差不大,大约为人民币8万元/年。

图1-5-2-2显示留学热点国中美国生活费最高,其次是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和德国综合各留学国家的学费和生活费来看总费用,排名第一的是美国,约为人民币30万元/年,澳大利亚排名第二,约为人民币24万元/年,英国位居第三,年平均综合花费约为人民币23万元,加拿大和新西兰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年平均综合花费分别约为人民币19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