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 行政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十二章 行政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十二章 行政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行政组织理论

主讲老师:杨建成

第十二章行政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行政组织变革的原因与征兆

一、行政组织变革的外部原因

引起行政组织变革的外部因素有许多,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形态的变迁引发行政组织的变革

社会形态的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变化与演进,它对行政组织的特征、规模和管理方式均会发生显著的影响。美国行政学者雷格斯在《行政生态学》一书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形态的变迁对行政组织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影响。社会形态决定着行政组织的规模和独立性,社会形态的变迁决定着行政组织的发展和变化。

(二)经济类型的转换、经济体制的转轨导致行政组织的变革

经济职能的增加永远是行政组织变革的根本动因。随着人类社会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时代,作为公共管理组织的行政组织也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

经济体制的转轨对行政组织变革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在有些发展中国家,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原有的大政府模式的行政组织也日益受到质疑,行政组织的大包大揽、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神话逐渐被打破,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廉价、精干、高效、灵活的行政组织体系日益成为公众的呼声。可以说经济体制的转轨只是一系列变革的开始,它正在引发一轮又一轮日益高涨的行政组织变革浪潮。

(三)政治制度的更迭导致行政组织的变革

政治制度的更迭表现在质变和量变两个方面。政治制度的质变,是指新的政治制度代替旧的政治制度,是制度性质的根本性变化,它决定着行政组织为谁服务的问题。此时,行政组织的变革更多地表现为制度的重新设计与确立。政治制度的量变,是指在根本政治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某些具体政治制度的变动。无论政治制度的质变还是量变,都会引起行政组织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对行政组织的职责深度、权限范围、独立程度等发挥着深刻而具体的影响。

(四)社会发展程度促进或制约行政组织的变革

社会发展程度可从四个方面来衡量:一是社会企事业组织的发育、独立和成熟程度;二是社会群团组织的独立程度和参与意识;三是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介人程度和自身的现代化程度;四是公民素质的高低。它们都会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行政组织的变革。1.社会企事业组织一方面受到政府管理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又给政府管理以巨大的反作用。政府对企事业单位有监督、协调、管制的权力,同时这种权力也受到企事业单位本身的独立自主程度及其运行机制的制约,从而影响到行政组织的结构、职责、权力和管理方式。

2.社会群团组织的兴起和独立,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和标志。随着社团组织的独立性、自由度、参政程度的提高,它会在政府行政组织的外围形成强大压力,从而影响到行政组织的价值取向、职能行使、机构设置、管理方式等方面。

3.大众传播媒介,如言论、新闻、出版事业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传播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会促进行政组织自律意识的形成,进而养成公正行政、公开行政的民主管理方式。

4.公民文化素质的高低、政治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的强弱,对宪法、法律的尊重程度,对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信仰程度,都将影响到公民对行政组织目标的理解和认同,影响到行政组织的动员能力和号召力,影响到行政组织职责权限的构架和行使。

(五)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影响行政组织的变革

一个国家的政府,在与该国密切相关的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在这种国际变化对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正常运行秩序构成威胁时,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去应付危机、解决难题、维护本国利益。虽然一国政府对国际环境变化的这种反应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一种政策调整过程,但当某种国际影响足够大的时候,也常常迫使政府进行行政组织机构的调整和变革,相应地增减或调整机构的设置。例如,局部地区战争、世界性战争的爆发,会使一国政府相应地加强军备,提高国防部的地位,增加军事机构及其人员。而近年来贩毒、走私等跨国犯罪活动的愈演愈烈,又促使各国政府通过设立新的相关职能机构,并加强国际合作来打击之。

二、行政组织变革的内部原因

行政组织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发展、运行的,因此,当外部环境变化了,行政组织必然要变化。同时,行政组织内部由于种种原因,也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当其内部变化不适应社会的需要时,就必须进行变革。

(一)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

组织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组织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与环境不协调时,需要对目标进行修正。而一旦组织目标得到修正,其组织也会相应地作出调整与变革,以便确立与新目标相适应的职能体系,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不断抛弃旧的职能并不断承担新的职能;组织结构在职能改变后,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也会重新划分,部门也会重组,工作也会重新分配,以便建构起与新目标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以及吸引到认同新目标的人员及其人员组合.因此组织在与环境的调适过程中需要进行变革。

(二)组织规模的过度膨胀

许多行政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都想方设法扩张自身职能及组织规模,不管需要与否,总是力求扩大职能范围并相应设立各类机构,建立一个肝胆俱全、各种职能机构齐备的体制,进而寻求人员编制的扩张。随着时日的增加,行政组织体积的扩张,逐渐超出了必要的限度,使组织健康受到侵害,臃肿代替了精干,低能代替了高效,这是组织变革的必然动因。

(三)组织人员的变化

行政组织人员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行政组织人员数量的变化。行政组织的人员大量增加而效率却仍然低下,裁撤机构、精简人员便是理所当然了。

二是行政组织人员素质的变化,它表现在年龄、素质、专业等方面。当行政组织机构不断膨胀、规模不断扩张的时候,大量未经训练或训练不足的工作人员被充斥到行政组织中。他们在给组织带来活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会因太年轻或训练不足影响到行政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果。

同样,行政组织工作人员的过分老年化也会使组织缺乏必要的活力和创新意识,养成按部就班的工作习惯。老年化包括年齡的老化和在同一个单位工作时间过长两个方面。工作时间过长,积累的矛盾就多。在许多人因太熟悉业务而不思进取时,大量的时间便被用到制造冲突上。素质和专业方面包括管理人员的民主意识、对下属的信任程度,包括一般行政工作人员的独立程度、责任意识、成就感和专业本领等方面。当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工作要求时,行政组织要根据工作性质改革人员的录用标准;而当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得以提高时,行政组织的规模和管理方式也要作出相应的变革。

综上所述,行政组织变革的原因主要来自社会环境的变化,其次则是行政组织自身的膨胀和老化。

三、行政组织变革的征兆

当行政组织的内部状况无法适应客观环境的要求,需要进行组织变革时,一般会出现下列征

兆:

(一)行政组织职能的膨胀引起与其他社会组织职能的冲突

行政组织因种种原因呈现职能膨胀趋势,其膨胀的结果势必侵占其他社会组织的部分职权。这主要表现在:

1.行政组织侵占了社会中介组织的职权。政府往往以大量的机构和人员来处理本应由社会中介组织处理的事务,充当了"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这使社会公平受到影响,并使政府行政组织整天忙于一些日常琐事。

2.行政组织侵占了企业等经济组织的职权。行政组织中设置了大量的经济管理部门,全面地干预经济生活,提供福利支持。

3.行政组织抑制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过度膨胀会导致政府与市场关系不顺,角色错位。行政组织履行着本可以由市场担负的职能,市场的作用被忽视。这不但使政府管理成本增加,而且使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的事务,人为扩大了"政府失败"的影响范围,使社会经济发展受到损失。

由于对上述行政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行政组织与企业、行政组织与市场的关系处理不好,政府行政组织职能与社会其他组织职能的冲突日益突出,这时,行政组织变革是唯一的选择了。

(二)行政组织与国家政治系统中其他组织的职责关系不顺

伴随着国家政治系统内各组织的建立、稳定、膨胀,及其所管理的社会事务日趋复杂,行政组织与其他政治性组织的矛盾、不协调乃至冲突日益明显。这主要表现在:

1.党政关系。在一党制国家,存在着以党代政、党政职责交错不分的现象。如何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政府如何大胆地工作等问题都需要予以解决。

2.行政组织与立法组织的关系。现代行政管理中委托立法和授权立法的存在,使行政组织的职权有所增强,也使其与立法组织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公民素质的提高、民主意识的增强,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加强对政府行政组织的有效监督和约束以使其公正地履行职能,日益成为行政组织变革的强大呼声.

(三)行政组织部门林立、机构臃肿、职责不清、协调困难

1.各部门的工作既有重复,又有遗漏。这既是政府职能界定不清、缺乏硬性的法律约束的反映,又是各单位职责扩张的必然结果。

2.人浮于事,事浮于人。机构擁肿,人员过多,人员超过了工作的实际需要,人浮于事。另一方面,有一些工作,特别是比较困难的工作,各单位、各成员都不愿干;或者是因分工不科学,职责不清,造成有些工作无人负责,大家相互推诿、踢皮球,从而形成了事浮于人、无人管理的局面。

3.政出多门,秩序混乱。由于部门林立,各单位职责不清,管理上的多头领导,政见不一,下级单位无所适从,或者为我所用,各行其是,致使同一事物南辕北辙,互相抵制,给行政组织的管理带来混乱,正常的工作无法进行,组织职能无法顺利实现。

(四)行政组织上下级间的纵向信息沟通困难,指挥不灵

1.上级指挥下级不灵。上级对下级的命令、指导被下级各取所需、加以歪曲、为我所用。

2.下级情况不能上达。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与实际状况差距过大。

(五)行政组织内部开拓进取的动力不大,缺乏生机活力,空气沉闷

组织体积的膨胀,使行政组织呈现一种头大身小的倒三角形,官比兵多,使许多人乐于发指示而不干具体事,干具体事的人又往往整天忙于应付、疲惫不堪、难有作为.同时,领导职位、职数大大超过需要,组织中新的升迁机会越来越少,使普通组织成员由升迁无望发展到渐渐丧失开拓精神,转而习惯于烦琐的例行公事程序。即使是那些掌握权柄的人,因其受惠于现行体制,为保证组织的安定和自身利益,他们的行为也日益趋向于安于现状、墨守成规。

因此,过去组织中积极向上的开拓风气,逐渐被因循守旧的工作态度所取代。

在这种气氛下,有这几个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1.组织中的总趋势是重视现有人际关系的稳定和谐,对工作效率和工作方式问题则漠不关心。

2.重视权力之争,忽视工作的进步。

3.因为官职多、当官容易,大部分人都得到了领导职位,从而使已经得到领导职位的人也觉得是理所当然,不以为贵、为荣,使职位的晋升和物质待遇的提高失去了对人的鼓励作用,使机关失去了前进的一大动力。

4.奉行多干事不如少干事的明哲保身的处事态度,害怕多做事导致失误影响晋升,竞相不干事而混资历。

(六)行政组织与其特定的社会环境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履行其行政职能

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都会影响行政组织与特定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其无法适应环境的要求,难以履行自身的正常职能。同时,也使行政组织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社会危机缺少防范意识,面对社会突发事件时缺乏快速的反应能力,提不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当危机发生时,行政组织只能陷入被动应付的局面,发挥不了应有的职责。这些都表明行政组织的整体职能已不能适应外在环境的期望和要求,因此,行政组织变革就成为迫切需要了。

第二节行政组织变革的目标与内容

一、行政组织变革的目标

(一)确定行政组织变革目标的重要性

目标在组织变革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定位作用,即指出组织变革的最终成果或目的地;二是定向作用,即为达到这种组织变革的最终状态指出行动的方向。

(二)行政组织变革的基本目标

行政组织变革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目标群,其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提高行政组织对于外在环境的适应力、改造力;二是加强行政组织自身的稳定性、协调性,使其稳定、协调、有序地开展工作。在这两点中,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动力和目的.下面对这两点及其关系分别进行说明。

1.行政组织对外在环境的适应力、改造力。

行政组织对外在环境的适应力就是适应环境的需要。行政组织的静态结构、动态过程都要顺应客观环境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行政组织机构的组成方式、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的设定都要立足于环境系统的要求,组织的各项调整和变革都不能与客观环境的发展规律相违背。行政组织对外在环境的改造力是指在适应外部环境的同时,能动地影响外部环境,推动社会发展。为此,首先必须充分利用外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把握时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引导外部环境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其次,应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种种客观规律,顺应各方面事物的自然发展过程来实现行政组织的目标。

2.行政组织自身的稳定性、协调性。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理顺行政组织自身的工作秩序。按照行政组织的整体目标科学地划分各层级、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权、利关系,使这些关系得到合理组合,既有严格明确的分工,又有和谐良好的合作,形成一个科学的、协调有序的系统。

第二,理顺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把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纳人到组织的目标体系之中,增强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认同和支持程度,加强组织目标对成员的激励、约束作用。使成员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达到一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效果,使组织成员能通过组织目标的达成来得到个人的全面发展,使其在生理、安全、社会、自尊和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的需求上均能得到合理的满足。

3.行政组织的变革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在实现组织与其外在环境的适应性和自身内部协调性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组织的变革性与稳定性的关系问题。一个好的、有效的组织通常是一个具有足够弹性的、能够不断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相应变革的组织。但这只是良好、有效组织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常常被忽视的方面,即一个组织必须保持足够的稳定性,以使行政组织能够协调有序地工作。故良好、有效的行政组织必须是一个稳定性和变革性相结合的动态平衡体。

首先,稳定性是变革性的基础。离开必要的稳定性,组织变革就会陷入一个越变越乱、越乱越变的恶性循环之中,也就失去了变革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稳定性就没有变革性。其次,我们应看到,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变化的。为了使行政组织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并使其在适应中不断改造环境,必须使行政组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变性,必须使其能够突破原有的稳定协调关系,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更为科学的协调关系。有时,变革才是维持组织稳定的最佳方式。若不如此,组织就会因僵化而失去社会需要的功能,不能适应环境的要求而逐渐走向衰亡.

二、行政组织职能的变革

各国政府管理的历史与实践表明,行政组织的具体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根据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根据不同时期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的。行政组织职能发展的总趋势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察:

(一)行政组织职能作用领域的变革

从行政组织职能作用的领域来看,政府职能是由以政治职能为重心,逐渐向以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科技文化职能为重心转移的。

(二)行政组织职能作用性质的变革

从行政组织职能作用的性质来看,政府职能是由保卫性、统治性职能为主向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为主的方向转变。

(三)行政组织职能分化程度的变革

从行政组织职能的分化程度来看,其变化趋势是由原来混淆不清的职能向高度分化的职能转变。

(四)行政组织职能行使方式的变革

从行政组织职能的行使方式来看,其变化的趋势是由以人治为主、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法治为主、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

(五)行政组织职能作用深度与广度的变革

从行政组织职能作用的深度与广度来看,行政组织的职能作用正由宏观、微观并重---社会、组织、个人各个方面无所不包、无所不管,转为主要控制宏观---主要管理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有决定意义的重要事务,以及公民个人行为中涉及违法行为的事件。

总的而言,行政组织职能的这些变化有利于促进行政组织效能的提高,使其既能全面地控制社会,又能摆脱大量烦琐的日常事务,集中主要精力,按照统治阶级长治久安的根本利益要求,关注对整个社会稳定发展有关键意义的大事,使政府对各项社会事务的管理有条不紊,顺利实现社会对政府的职能要求。

三、行政组织结构的变革

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个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组织结构包括行政组织的纵向层级结构和横向部门结构,以及整个行政组织内部的纵横结构。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在行政组织纵向、横向结构两者的变化中,以横向部门结构的变革较多,纵向层级的变革较少。(一)横向部门结构的变革

现阶段行政组织中横向部门结构的变革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从行政管理的过程来看,正在由重决策、执行部门,轻监督、咨询、信息等部门的倾向,向重咨询、信息、监督部门转变,力求与决策、执行部门相平衡。

2.从行政管理的社会功能来看,关键是要适应社会需要,不断调整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政府中相当一部分传统职能,可以逐步转交给社会民间组织。这正是当前许多国家行政组织改革的重要趋势,一些行政学者称之为行政组织职能的"市场化趋势“.有的学者因此提出要"重塑政府",即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而机构是职能的载体,政府职能减少了,必然要相应地精简政府机构。

(二)纵向层级结构的变革

在纵向层级上,整个行政组织结构有着从集权式、尖塔型的结构形式向着分权式、扁平型的结构形式发展的趋势。行政组织纵向层级的縮减既有政治上的考虑,也有管理上的原因。从政治上考虑,纵向层级过多有可能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可能导致动乱和国家分裂。从管理上考虑,纵向行政层级过多会降低管理效率。

一般而言,大多数国家的行政组织在纵向上多采用三级制,大国则多采用四级制。当然,由于政府管理的社会事务十分复杂、广泛,其纵向层级不可能减少许多,只能减到一定程度为止。

四、行政组织权力关系的变革

随着职能的转变和纵横结构的调整,行政组织的权力分配关系也要相应地发生调整。权力关系的变革趋势与组织职能、结构的变革是一致的。集权型和分权型是权力体系的两种基本类型,行政组织权力关系变革的主要趋势是从集权型或分权型向均权型转变。

(一)横向分权

行政组织中的权力体系逐步由单纯的直线型权力关系向直线型权力关系和参谋型权力关系并存的状态转变。过去那种首长集权的状况已大有改观,参谋型权力作用日益加强。(二)纵向分权

现代政府行政组织体系中出现一种纵向分权的趋势,即让地方政府在中央统一法制规范下充分享有管理本地社会事务的自主权,上级政府不加干涉。在各个行政单位内部,权力也有下授趋势,也在按照部、局、处、科的层级逐级下放一部分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纵向授权是现代组织成功的关键,也是现代行政领导成功的关键。

(三)行政组织向社会组织还权

在当今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信息社会已经来临的时代,在社会组织日益发达、获得独立并能自我管理的时候,行政组织还权于社会组织巳经成为时代的趋势。我们应认识到各类社会组织应有自己特定的作用范围,享有必要的特定权力,行政组织不能越俎代庖。惟其如此,行政组织才能分出身来处理自己应该处理的事情,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四)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者向普通成员分权

从各类组织的历史发展来看,组织管理的发展规律是向着越来越民主的方向、向着组织中一般成员越来越多地参加组织管理和决策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发展的总趋势,行政组织领导者的集中领导必须以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民主管理为基础。

(五)对社会的宏观控制从分权走向集权

行政组织的管理,一方面存在着从集权型走向分权型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宏观调控权力上,各国都有一种由分权走向必要集权的趋势。这与上面的分权趋势是相辅相成、互不矛盾的。综上所述,行政组织权力关系变革的趋势是既有分权,又有集权,目的是使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各级行政机关都能够在各自的范围内,拥有正常开展工作所必需的各项自主权力。这种均权型的权力重新分配是正确的、必要的,它必将对行政组织效能的提高产生巨大作用.一方面,权力的下放不应破坏国家行政权力的统一性,以及中央对全国宏观事务调控的集中性;另一方面,中央宏观调控权的集中,又不能妨碍地方政府对纯粹地方事务的

自主管理。

第三节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

一、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

具体而言,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治阶级为了完成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需要行政组织变革

行政组织之所以需要变革,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因自身的各种问题,不能很好地完成其政治职能、社会职能,从而在很多方面不利于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为了维护社会的各种秩序,有效地行使国家权力,统治阶级必然会要求行政组织变革。

统治阶级的这种要求,直接体现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要求,体现为国家权力机关、最高行政机关的决定。而且这种决定一经作出,就具有非执行不可的法律效力。统治阶级的这种要求是行政组织变革最直接、最深层的动力,是行政组织阶级性的需要。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更替是行政组织变革的经济动力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也滋生了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需要政府行政组织以公共性身份介人,促进其更健康地发展。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行政组织对经济活动介人的程度和方式不断变化,为此,行政组织自身也要相应作出调整与变革.经济的发展日益持续深入,将使行政组织不断获得变革的压力和动力。

(三)行政组织成员为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要求行政组织变革

不合理的行政组织体制会导致行政组织内部机构与机构之间、人员与人员之间的不协调,会导致各方面的摩擦和冲突。工作中频繁的相互妨碍、相互扯皮将使得组织的工作难以顺利展开,从而虚耗每个组织成员的才能,妨碍他们对事业的追求。

(四)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推动行政组织变革

行政组织之所以需要变革,其最终极的表现是它不能满足外在环境的要求,不能很好地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不能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因此,当行政组织的弊端已确实地侵犯了群众的利益,妨碍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要求其变革的时候,行政组织就应该,而且也只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进行变革。人民群众的这种要求,主要体现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呼声上,体现在群众舆论上。

(五)新的科学、民主、效率观念的出现,为行政组织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廉价政府"、"三E"管理理念(效率、效果、效益)等新观念、新思维为行政组织的变革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为行政组织变革目标、途径、方式、时机的选择指明了方向.系统、科学的组织变革理论体系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行政组织工作人员的要求,以及国家对行政组织的要求相互呼应、相互结合,它们共同构成行政组织变革的基础和动力.

二、行政组织变革的阻力

具体而言,行政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行政组织变革最大的阻力来自行政组织自身的"经济人"特征

行政组织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一场重大的利益格局的调整。这种调整经常受到两方面的阻力和压力:

一方面,既得利益者总是力图凭借旧有的制度和形式保障其利益,不愿或不肯对既有的利益格局作出有损自己的变动,哪怕这种变动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福利的增进。他们总是会找出各种借口和机会干扰或阻碍对行政组织进行变革的尝试,借此以最小的变动维护其自身的最大利益。

另一方面,行政组织变革又是与政治体制相关联的上层建筑的调整,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整体配合、系统推进才能取得效果。它要求变革者既要有勇气打破旧的组织制度和利益格局,又要对未来的行政组织作出合乎规律的设计。一旦这种组织设计遇到挑战或与实践有相悖之处,那些阻挠变革的势力又会一哄而上地大肆攻击,使最有勇气的变革者也一时莫

奈他何。组织管理层对组织变革的积极参与是组织变革成功的关键。

没有与改革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或管理制度也是组织变革的阻力之一。组织流程再造、信息系统引入需要组织结构的变化相配合。而且在变革中,为了鼓励利于变革的行为,人力资源体制如考核、薪酬等也应作相应的调整。但若没有相关制度的配套,也会使变革遇到阻力。(二)资历较高者、年长者的阻力

组织中的少数年长者,会因为在旧体制中有较高的资历,而具有守旧倾向,容易对各种组织变革方案持保守态度。这是因为:

第一,他们年岁较大,思维观念较定型,思考问题的角度不易转变,因而常常对新事物、新经验缺乏兴趣,态度冷漠,难以适应新环境、新观念;

第二,他们在本单位任职时间一般较长,对本单位的人际关系、工作方式、办事程序大多已经习惯,而变革则有可能把他们所熟悉、习惯的这一切完全改变,使他们在心理上难以适应。而且这一套习惯了的人际关系、工作程序,都曾经花过他们的心血,他们对此是难以忘怀的。有形成果的增加无法弥补无形的失落感。他们的工作方式愈稳定、职业习惯愈持久,对变化的心理抵触就越强,从而对组织变革造成的阻力越大。

(三)人际关系的阻力

如果某个组织的内部人际关系已基本达到平衡,该组织中的多数人都有一种各得其所的满足感,不论这种满足、平衡是否有利于社会,他们就会有一种不愿变革的心理.而组织变革往往会导致各个成员工作职位的变动、利益关系的调整,从而也就打乱了原有工作中的友好关系,使原有的关系结构解体。这样一来,每个组织成员都必须在新的人际关系状态中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以求确立新的平衡。从"老关系"到"新关系"的调整、交替不仅花费时日,而且往往会发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摩擦。因此,在人际关系处于某种稳定平衡状态的组织中,成员们往往会因为害怕破坏现有平衡而反对变革。

(四)对变革后的科学、高效的新秩序和廉政、勤政的新作风不适应而产生的阻力

人们通常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对外部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而行政组织的变革则对行政管理提出了科学、高效、廉政、勤政的要求,这些要求会使人感到麻烦、苛刻、不适应、不舒服。人们会因跟不上新的生活节奏而不习惯、反感,从而对组织的变革持反对态度。其中,特别是对那些只会凭老经验办事的组织成员来说,他们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势必要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来重新学习,否则就会被组织冷落,甚至还有被淘汰的危险。这种安全性的考虑使这部分人对组织变革产生较强的抵触情绪。

(五)对陌生事物的疑虑、对变革后果不了解而产生的阻力

变革是要将前所未有的陌生事物引入组织,它具有探索性、冒险性。人们会感到心中无数,对变革没有把握,对变革前景难以预测,从而表现得犹豫不决、左顾右盼、提心吊胆。这种对变革充满疑虑和不安的心态,在人们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变革给机关、本人带来的好处,对变革前途缺乏认识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克服阻力的基本方法

阻力虽有一定好处,但它毕竟是负面作用更大。从组织变革实施的角度考虑,总是希望阻力越小、越少越好。由于行政组织中权力---服从关系的特点,如果领导者的变革方案得不到组织成员的支持,他当然可以动用权力来强制性地推行。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权力不能滥用,否则会带来灾难。对组织变革中的阻力,我们应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缩小反对变革的力量,使变革的阻力尽量降低,并化阻力为动力。

(一)克服利益本位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无畏的精神积极推进行政组织的变革

行政组织的公共性要求行政工作人员在行政组织不适应社会发展而需要变革时,应克服狭隘的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对历史、对公众负责的态度积极地去推进行政组织变革,特别是当行政组织变革遇到来自保守势力和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反抗时,更要

克服本位思想、克服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的习气,以大无畏的精神、理直气壮地做行政组织变革的推动者。为此应选用具有变革精神、不怕困难的人担任行政组织的领导工作,以便能把握各种有利时机,排除各种干扰,强有力地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

(二)广泛宣传和深入动员,造成有利于变革的强大舆论声势,并有针对性地克服心理障碍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的目的,是为了转变组织成员们原有的观念、态度、知识结构,培植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组织文化,树立创新的意识,减轻阻碍变革的心理压力.

除了思想、知识灌输之外,还有必要在组织管理中通过一系列奖励制度来强化有利于变革的行为,创造有利于变革的制度、环境,从组织管理的具体措施上促进人们的思想转变。(三)发动群众民主参与变革

主要是发动行政组织内部的一般成员来参与变革,使变革成为全体组织成员乃至全民的共同事业。

1.引导大家共同认识现行行政组织体系的问题,共同分析其弊端,从一般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从别单位到本单位的问题都应求得共识。为此,应改正说好不说坏、报喜不报忧的陋习,培养自我批评、不讳过的革新精神。

2.引导大家共同认识变革后的好处,包括对社会的好处,对本单位、个人全面发展的好处。这些好处有满足社会需要、使本单位效率提高、使个人获得更公平的升迁机会等.

3.引导大家参与决策方案的讨论,为变革献计献策。这样,一是可以吸收大家的智慧,使变革方案更正确;二是可以使变革方案尽可能地照顾多数人的利益;三是可以增加组织成员的自尊心和满足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四是可以使大家从思想上认同、从行动上服从变革方案,使变革方案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

(四)尽量减少损失和代价,从而减少阻力,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一是对于机构精简中富余人员的安排要合理,使他们能有新的发挥才干的工作,一时无法安排合适工作的,也要对其生活有所保障;

二是对于因变革而需要进行知识更新者,应通过妥善的培训渠道加以解决;

三是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组合时,应尽可能地照顾过去合理的人际关系,保持原有组织联系的相对稳定性,以减少摩擦冲突。这里所讲的种种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尽可能用震动小的渐进方法来进行变革。

(五)建立专门研究行政组织变革的高层次议事机构

这个高层次议事机构应具有专家性、权威性、公开性、专门性。它应由各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包括政务活动家、经济学家、行政管理学家、社会学家等。这个机构应具有相应的权力:有权根据工作需要调阅资料,有必要的财权,有发表研究观点的自主权,它所提出的方案对政府的行为有相当的影响力。

它的研究成果要适时地向社会公开,同时,它所提方案中的相当一部分应来自社会舆论界的公开讨论意见,人民群众应能公开参与行政组织改革的讨论。这个机构是以研究行政组织变革为自己的专门任务,它通过对行政组织进行周密的调査研究,精心设计各种方案,科学评价和选择最佳方案,可以使行政组织的变革具备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使变革不至成为少数领导人一时头脑发热,或单凭个人经验、智慧决定的主观主义产物,减少变革的盲目性。

四、未来行政组织变革的趋势

(一)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行政组织的科层结构适用于机器工业社会,它是依靠等级制的指挥命令保持组织的秩序与任务的完成。信息技术发展使得传统的官僚结构从金字塔式的结构向扁平化的结构发展,行政隶属结构中一层一层地传递信息方式不再是必须的,每个工作单位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每个组织成员都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交流。扁平化组织需要尽量减少组织结构的中间层次,使指令下达、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从而保证决策与管理的有效执行,使组织变得灵活、

敏捷,提高组织效率和效能,也将为组织成员的工作提供最大限度的活动空间。

(二)组织形态的网络化

网络将不同的单元结为一个整体,每个单元可将自己拥有的信息与资源向外面作网状传递与接收,而不只是作直线式传播。组织也可以利用其内部网络,把组织内的各个部门的所有信息连接起来。它打破了行政组织间的壁垒,其主要特征是在网络化的基础上,形成强大的虚拟功能。网络化组织的中心有一个由关键人物组成的小规模内核,他们为组织提供持久的核心能力。通过网络化的组织构建,将组织内外分散的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利用,实现迅速而更加科学的决策。尽管网络组织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组织中的等级制度,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直线等级制度。

(三)组织边界的柔性化

传统组织具有纪律严明、队伍精干、重点突出、控制有效等优点,但通常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再加上编制的刚性约束,使得人员的雇用缺乏弹性,机构的裁撤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囿于刚性编制的制约,即使任务完成,其机构与人员也不能立即遣散,不利于建立廉洁政府;在任务增加时,又会因编制的审批存在时间差,雇用不了人员,影响工作的开展。随着行政改革的推进,各种职能与任务会随时增加,也会随时减少,它需要编制具有较大的弹性;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组织界线相对模糊,组织间越来越具有可渗透性和灵活性,也为组织从刚性约束模式向柔性组织模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四)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多元化是使我们相互区别的所有方面,是所有使人们有所区别的方面,以及由此在我们的思想上和行为上造成的差异。组织完成任务、实现目标不再只有一种合适的组织结构,组织内部各部门也不是按统一的模式,而是根据具体环境及组织目标来构建不同的组织结构。管理者也不拘一格地选择、利用每一种组织工具以推进组织目标与战略。组织变革是从单一组织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状态转变到多元化和协作更为明显的状态。多元化组织的发展有赖于三个层次的文化的养成,即单一文化、非歧视文化和多元文化。

(五)组织规模的小型化

大规模的组织往往等级层次多、管理成本高而行政效率低、反应乏力。而小型组织则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中间监督和控制部门的重要性相对降低,中间的层级与机构减少。组织成员也不再受专门化和专业化的限制,每个层级、每个员工所控制的领域都比传统组织大。因为它去掉一切多余无用的东西,只留下最精干的部分,所以其规模也就越小,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就越具有灵活快捷的优势。

谈行政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对策

谈行政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对策 一、何谓行政组织变革 所谓行政组织的变革,是指行政组织根据其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变革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行政组织的变革是一种破旧立新的活动,即破除旧的组织结构和运营秩序,建立新的组织结构和运营秩序。具体地说,这种变革可能是对一个行政组织内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组织成分进行更动,也可能对一个行政组织内的所有组成部分都进行更动,如组织目标、组织计划、组织结构的设置、组织的规章制度以及人员和技术等等。 应注意的是,对行政组织内的任何部分的变革都会影响和波及到行政组织的其他方面。如行政组织目标的调适会带来技术、人员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而组织结构的变化又会影响到管理的幅度以及权力的分配与重组等。因此,行政组织的变革往往是一个牵一线而动全身的极其复杂的过程。 然而,不变革的行政组织是没有生命力的,行政组织若不能随环境改变而变革,就难以在与环境交换中保持健全发展的生态活力,并且反过来阻碍社会环境中政治及经济的发展。但是盲目地变革同样不利于行政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甚至会使行政组织消亡得更快。 因此,对行政组织的变革,必须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特别是必须冷静、客观地分析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变革的动力,减少乃至消除变革的阻力,保证行政组织变革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二、行政组织变革的阻力 行政组织变革也必然遇到阻力,这是因为行政组织变革只能是一种“非帕累托最优”,它不可能做到使所有的人在同样的时间获得相同的收益。从各国实际情况看,行政组织变革的确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或抵抗力。不弄清这种阻力的来源、性质和力度的改革是一种盲目的改革,因此,为了保证行政组织改革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必要理清这些阻力。一般说,行政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有: ⒈误解方面的阻力。人们对行政组织变革的目的、机制和前景是怎样理解看待的,有时差别很大,其结果可能导致基于理解不清或理解混乱而抵制、干扰变革。加上行政组织变革前的信息沟通不够,更会引起一些有关人员的不满和误解,形成一些阻力。 ⒉利益方面的阻力。从实质上说,行政组织的变革意味着政府内权力、利益和资源的调整或再分配,因此必然会触动人的切身利益,进而形成不满和阻力。 ⒊成本方面的阻力。行政组织的变革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果成本投资大于收效时,改革与发展就难以继续进行。这里所说的成本投资主要指:一所需用的改革时间;二改革中所造成的各种损失;三所需用的财政经费。

全国2012年01月自学考试00319《行政组织理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1月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管辖范围最广的是( D ) 1-2 A.企业组织B.事业组织 C.政党组织D.狭义的行政组织 2.在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中,着重从整体和部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来把握行政组织的方法是( C ) 1-18 A.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C.系统分析方法D.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 3.“在实行梯层等级的组织中,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趋向于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层级”,这是组织理论中的( B ) 3-75 A.帕金森定律B.彼得原理 C.跳板法则D.木桶原理 4.雷格斯认为,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行政组织模式是( B )3-73 A.融合型行政B.棱柱型行政 C.衍射型行政D.服务型行政 5.强调治国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把维护行政组织的等级秩序看作是国家行政管理重要原则的是( A ) 4-88 A.孔子B.孟子 C.荀子D.老子 6.曾论述社会分工与组织的重要性,并提出“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的思想家是( C ) 4-90 A.墨子B.孟子 C.荀子D.韩非子 7.制定目标时采用在过去信息的基础上逐渐改变现状,以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方法是 ( D ) 5-137 A.目标分解法B.目标综合法 C.资源规划法D.目标滚动法 8.认为目标管理是“目标”与“管理”的结合,其“管理”需要具备目标认知、责任与权力、资源整合与目标决策四个属性的管理学家是( D ) 5-134 A.韦里奇B.奥蒂奥纳 C.登哈特D.杜拉克 9.在行政组织中,人、目标、权责的最初结合形成( D ) 6-146 A.岗位B.职务

行政组织学

行政组织学 模拟一! 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B. 互利性组织)。 风险型决策的决策后果(D. 可以预测,需要冒一定风险)。 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A. 非正式组织)。 1911年,泰勒发表了(B. 《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合作意向都很高,宁可牺牲自身利益而使对方达到目的的冲突处理模式为(B. 克制型)。 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B. 需要层次)理论。 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为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或部门,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处理事务,不受上级机关干涉的组织结构体系为(D. 分权制)

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书名为(A. 《战略与组织结构》)。 秦朝的郡县制奠定了以(C. 中央集权)为特征的行政建制。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D. 《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下列因素中属于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有(C,D)。 工作富有成就,工作本身的重要性 勒温将领导者的作风分为(A,B,C专制,民主,放任)三种类型。 里格斯指出,“棱柱型社会”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B,C,D) 异质性,形式主义,重叠 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源于(A,B,C,D)法律,习惯,职位,暴力 乡级政府行使的职权有(A,B,C)。行政执行权,行政管理权,行政保护权。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程度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 管理层次是指组织系统中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额。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群体规范主要有风俗、文化、语言、舆论、公约、时尚等行为规范及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 :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简述引起群体产生冲突的因素?(1)目标因素。(2)资源因素(3)责权因素(4)信息沟通因素(5)结构因素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案例

案例1 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组织结构的变革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原名为上海汽车工业供销公司),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下属生产企业的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的专业公司,是国家计委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的全国小轿车经营单位,它主要承担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桑塔纳的国内总经销。 随着上海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已从原来的只从事单纯的供销专业公司,逐渐转向为一个集整车销售、配件经营、储运分流、材料供应、组织串换、采购协调、库存管理、财务核算以及汽车租赁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物资流通公司的方向发展。该公司在1992和1993年的销售额均居全国物资流通企业的百强之首。仅在1993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就达亿元,实现利润亿元,上交营业税亿元。1994年,该公司以汽车大市场为活动舞台,发展桑塔纳小轿车大流通,在全国主要的中心城市中相继建立了20多个合资、独资的销售分公司,与全国400多家经销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在全国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和分布合理的销售大网络。与此同时,公司在储运分流上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逐渐建立了一个布局合理而高效的以滚装船、火车专列和公路大型驳运车等先进运输和中转分流机制;在管理上,公司致力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已采用美国著名的IBM公司的AS/400系列小型计算机进行业务管理,与上级公司和全国各分销公司联网,实现了卓有成效的现代信息网络化的管理。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的高层领导已逐渐意识到,原来的组织机构暴露了许多弊端与不足,如不对原来的组织机构进行变革,则必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有效运转和进一步发展。为此,公司领导组织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有关专家,根据公司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研讨公司组织机构的变革与创新问题。 一、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原因 经过分析,公司领导和各部门管理人员以及专家们一致认为,基于下面三个主要原因,必须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变革与创新。 (一) 公司的目标有了变化 上海汽车工业供销公司原是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所属生产企业的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的专业公司,性质比较单一,仅负责总公司系统内的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但自从成为桑塔纳销售的全国总经销后,公司的经营业务范围已大大地扩大了,仅桑塔纳整车的销售业务量就大大增加,在1995年要实现销售桑塔纳整车15万辆,1997年要达到30万辆;除此之外,还要经销国内外各种型号的小轿车,公司在浦东新建立的一个小分公司还被指定为“走私罚没车”的专

12第十二章 组织变革

第十二章组织变革 第一节组织变革的动力 组织是一个不断地与环境发生作用的开放系统,它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发生变革,具有变动性;同时组织变革又是发生在组织内部的,这个组织仍处在持续存在的过程中,仍保持着组织的形态和特性,具有稳定性。变动性和稳定性是组织的基本属性。 一、组织变革的概念 越来越多的组织面对着动荡的变化的环境,就要求组织适应这样的环境。“不变革则灭亡”这是全球管理者们共同的呼声。 组织变革(Organization Change,简称OC)的含义表明,变革是组织实现动态平衡的发展阶段。 组织原有的稳定和平衡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就要通过变革来打破它们,但打破原有的稳定和平衡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建立适应新形势下新的稳定和平衡,应当把组织的变动性和稳定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组织变革狭义上仅限于正式结构的变革,广义上还包括行为变革和技术变革。 二、变革的动力 (一)劳动力的性质 1.文化方面更为多元化 2.专业人员的数目增加 3.许多新就业者技术水平不足 4.(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组织中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实践必须加以改变,组织在培训方面加大投资。 (二)技术使得工作和组织发生变化 1.电脑速度更快,价格更低 2.新型移动通讯设备 3.人类基因编码的破译 (三)经济的冲击 1.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2.加入WTO 3.新型IT产业的兴起 4.基础建设加快,持续的房地产投资开发热 (四)竞争 1.全球的竞争对手 2.收购与兼并 3.电子商务的成长 要求组织能够迅速开发新产品并投放市场。加速生产运作、缩短产品周期,要有灵活性。 (五)社会行为价值观念 1.消费者价值观和需求的变化(理性消费转向情感消费) 2.持续的民工潮 3.网上聊天室 (六)世界政治 1.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信仰危机) 2.中国改革开放 3.中东形势动荡 4.世界范围的反恐(预警机制建立,员工的安全感) 三、推行有计划的变革 组织变革不是指组织中一些意外出现的状况,而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变革活动。

第六章组织与组织变革试题

第六章组织与组织变革 一、单项选择题 1. 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和协调组织结构的一系列工作过程叫做()。A 结构设计 B组织 C组织变革 D人员配备 2. ()把权力划分为法理权.奖赏权.强制权.专家权.模范权。 A韦伯 B 巴纳德 C 弗兰奇&雷文 D 法约尔 3. 关于部门化,现代的观点更加强调() A区域部门化 B 产品部门化 C顾客部门化 D过程部门化 4. 组织设计的四个主要依据不包括() A规模与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 B 组织环境 C 组织战略 D 产业状况 5. ()是一种小企业中多见的有机式组织设计选择。 A简单结构 B 事业部制 C委员会 D 任务小组 6. ()一般为临时结构,多为达成特定复杂任务而设立。 A多维矩阵 B 任务小组 C股东委员会 D 虚拟企业 7. 在管理学上,人们基于相互联系的需要而自发地建立的社会关系的网络叫做 ()。 A非正式组织 B 群体 C 非正式网络

D 小集团 8. 着名的“解冻一一变革一一冻结一一解冻……”的三阶段理论是()提出的 A罗宾斯 B孔茨 C卢因 D库兹 9. ()与有机结构是两种不同的典型组织形式。 A直线职能结构 B 机械机构 C 无机机构 D直线结构 10. 设立和变革组织结构的工作叫做()。 A组织设计 B 组织变革 C 结构设计 D 结构调整 11. 在管理学中,我们通常把组织分化的程度叫做() A复杂化 B 正规化 C 集权化 D 分化度 12. 集权和分权是一对()的概念。 A绝对 B 无关 C 基本等同 D 相对 13. 在组织结构与战略关系研究方面,()通过《战略与结构》的写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A孔茨 B 法约尔 C 钱德勒 D 韦伯 14. ()不属于有机式组织设计选择。 A简单结构 B 矩阵型结构 C 企业集团 D 事业部型结构 15. ()不属于机械式组织设计选择。 A直线型结构 B 直线职能型结构 C委员会结构

行政组织学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安心下载,放心使用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O分) 1、下列属于狭义上的行政组织的是(4) ①公司②学校③法院④政府 2、在古埃及掌握着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的是(2) ①长老②法老③国王④元首 3、在我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中,主管全国人事的是(3) ①礼部②户部③吏部④刑部 4、在我国历史上提出政权和治权相区别,主张实行“五权分立”的是(2) ①康有为②孙中山③毛泽东④宋教仁 5、职位是(4) ①目标与权责的结合②权责与人的结合③目标与人的结合④人、目标与权责的结合 6、下列不属于辅助机关的是(4) ①政策研究室②办公厅(室)③统计局④镇政府 7、影响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的诸方面中,最基本的方面是(1) ①经济环境②政治环境③文化环境④国际环境 8、行政组织冲突产生的客观原因是。(4) ①利益、目标上的不同②价值观念上的不同③性格爱好的不同④分配资源的有限 9、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的核心环节是(1) ①制定目标②执行目标③检查成果④反馈 10、不属于行政组织变革的内部原因的是(1) ①执政党执政程度和方式的变化②行政组织的规模过度膨胀 ③行政组织职能的不断扩张④行政组织人员的变化 1: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 2 )理论。 1.期望 2.需要层次 3.公平 4.权变

2: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实验室训练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这个小组后被称之为( 3 )。 1.“团体动力小组” 2.“拓展训练小组” 3.“组织发展小组” 4.“T训练小组” 3:本课程教材对于行政组织学习的分类是在( 3 )关于组织学习方式分类基础上提出的。 1.彼得.德鲁克 2.马斯洛 3.阿吉里斯 4.约翰.法莫尔 4:中国当前的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 1 )个层次。 1.3 2.4 3.5 4.2 5:市级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 3 )的统一领导。 1.全国人大 2.同级人大 3.国务院 4.全国政协 6:组织发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反馈方法和实验室培训运动。它的先驱是法国心理学家( 4 )。 1.哈特 2.孔茨 3.西蒙 4.烈文 7: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书名为( 1 )。 1.《战略与组织结构》 2.《组织管理战略》 3.《战略管理》 4.《组织与战略》8:( 1 )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1.选择方案 2.科学预测 3.调查研究 4.收集情报 9:行政组织是追求( 1 )。 1.公共利益的组织 2.利润最大的组织 3.公共价值的组织 4.行政权利的组织10: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是( 2 ) 1.规制型管理 2.情感型管理 3.市场化管理 4.规范化管理 11:信息的发讯者和受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意见反馈,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这种沟通形式为( 3 )。 1.非正式沟通 2.单向沟通 3.双向沟通 4.正式沟通 12: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4 )。 1.罗森茨韦克 2.卡斯特 3.孔茨 4.帕森斯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案例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案例 案例1 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组织结构的变革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原名为上海汽车工业供销公司),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下属生产企业的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的专业公司,是国家计委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的全国小轿车经营单位,它主要承担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桑塔纳的国内总经销。 随着上海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已从原来的只从事单纯的供销专业公司,逐渐转向为一个集整车销售、配件经营、储运分流、材料供应、组织串换、采购协调、库存管理、财务核算以及汽车租赁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物资流通公司的方向发展。该公司在1992和1993年的销售额均居全国物资流通企业的百强之首。仅在1993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就达134.9亿元,实现利润6.25亿元,上交营业税1.03亿元。1994年,该公司以汽车大市场为活动舞台,发展桑塔纳小轿车大流通,在全国主要的中心城市中相继建立了20多个合资、独资的销售分公司,与全国400多家经销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在全国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和分布合理的销售大网络。与此同时,公司在储运分流上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逐渐建立了一个布局合理而高效的以滚装船、火车专列和公路大型驳运车等先进运输和中转分流机制;在管理上,公司致力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已采用美国著名的IBM公司的AS/400系列小型计算机进行业务管理,与上级公司和全国各分销公司联网,实现了卓有成效的现代信息网络化的管理。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的高层领导已逐渐意识到,原来的组织机构暴露了许多弊端与不足,如不对原来的组织机构进行变革,则必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有效运转和进一步发展。为此,公司领导组织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有关专家,根据公司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研讨公司组织机构的变革与创新问题。 一、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原因 经过分析,公司领导和各部门管理人员以及专家们一致认为,基于下面三个主要原因,必须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变革与创新。 (一) 公司的目标有了变化 上海汽车工业供销公司原是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所属生产企业的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的专业公司,性质比较单一,仅负责总公司系统内的材料采购和产

十二章 行政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行政组织理论 主讲老师:杨建成 第十二章行政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行政组织变革的原因与征兆 一、行政组织变革的外部原因 引起行政组织变革的外部因素有许多,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形态的变迁引发行政组织的变革 社会形态的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变化与演进,它对行政组织的特征、规模和管理方式均会发生显著的影响。美国行政学者雷格斯在《行政生态学》一书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形态的变迁对行政组织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影响。社会形态决定着行政组织的规模和独立性,社会形态的变迁决定着行政组织的发展和变化。 (二)经济类型的转换、经济体制的转轨导致行政组织的变革 经济职能的增加永远是行政组织变革的根本动因。随着人类社会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时代,作为公共管理组织的行政组织也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 经济体制的转轨对行政组织变革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在有些发展中国家,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原有的大政府模式的行政组织也日益受到质疑,行政组织的大包大揽、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神话逐渐被打破,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廉价、精干、高效、灵活的行政组织体系日益成为公众的呼声。可以说经济体制的转轨只是一系列变革的开始,它正在引发一轮又一轮日益高涨的行政组织变革浪潮。 (三)政治制度的更迭导致行政组织的变革 政治制度的更迭表现在质变和量变两个方面。政治制度的质变,是指新的政治制度代替旧的政治制度,是制度性质的根本性变化,它决定着行政组织为谁服务的问题。此时,行政组织的变革更多地表现为制度的重新设计与确立。政治制度的量变,是指在根本政治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某些具体政治制度的变动。无论政治制度的质变还是量变,都会引起行政组织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对行政组织的职责深度、权限范围、独立程度等发挥着深刻而具体的影响。 (四)社会发展程度促进或制约行政组织的变革 社会发展程度可从四个方面来衡量:一是社会企事业组织的发育、独立和成熟程度;二是社会群团组织的独立程度和参与意识;三是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介人程度和自身的现代化程度;四是公民素质的高低。它们都会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行政组织的变革。1.社会企事业组织一方面受到政府管理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又给政府管理以巨大的反作用。政府对企事业单位有监督、协调、管制的权力,同时这种权力也受到企事业单位本身的独立自主程度及其运行机制的制约,从而影响到行政组织的结构、职责、权力和管理方式。 2.社会群团组织的兴起和独立,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和标志。随着社团组织的独立性、自由度、参政程度的提高,它会在政府行政组织的外围形成强大压力,从而影响到行政组织的价值取向、职能行使、机构设置、管理方式等方面。 3.大众传播媒介,如言论、新闻、出版事业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传播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会促进行政组织自律意识的形成,进而养成公正行政、公开行政的民主管理方式。 4.公民文化素质的高低、政治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的强弱,对宪法、法律的尊重程度,对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信仰程度,都将影响到公民对行政组织目标的理解和认同,影响到行政组织的动员能力和号召力,影响到行政组织职责权限的构架和行使。

组织行为学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一

组织行为学-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一) (总分:100.00 ,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 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7.00) 1. 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其《论企业改革》一书中提出当今世界组织变革的特点是___ (分数: 1.00 ) A. 变革的环境更复杂,竞争更激烈 B. 变革的速度更快,周期更长 C. 变革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 D. 变革的内容更彻底,效果更显著 解析:[解析]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论企业改革》一书中,提出了当今世界组织变革特别是企业变革所具有的三大特点:(1)变革的速度更快、周期更短。(2)变革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3)变革的内容更深刻、更彻底。 2. 人们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苟安现状,迷恋老的章程、秩序与习惯,表现为往往以各种借口反对变革,这是__ (分数: 1.00 ) A. 依赖性心理 B. 保守性心理√ C. 习惯性心理 D. 求稳性心理 解析:[解析]保守心理苟安现状,迷恋老的章程、秩序与习惯。具有保守心理的人往往以各种借口去反对变革。有些单位,打破论资排辈,把优秀的有能力的年轻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常常遇到阻力。最严重的就是这种保守心理在阻碍干部制度的改革。 3. 根据组织变革的力场分析方法,为了开创变革的局面,管理者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 (分数: 1.00 ) A. 降低变革压力的强度 B. 降低变革阻力的强度或稳定性√ C. 增大变革阻力的强度 D. 变变革的压力为变革的阻力 解析:[解析]根据组织变革的立场分析方法,为开创变革的局面,管理者必须调整现实力量的平衡。管理者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开创变革的局面:增大变革压力的强度;降低阻力的强度或稳定性,把阻力转移;改变力量的方向,也就是说把变革的阻力变为变革的压力(推动力)。 4. 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经验反应冷淡,总是“求稳、怕乱” ,以不变应万变,与变革中出现的新观念、新方法格格不入,这是影响组织变革顺利进行的_ (分数: 1.00 ) A. 安全性心理 B. 保守性心理 C. 求全性心理 D. 求稳性心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对变革阻力的相关知识点。求稳性也是指心理上的惰性。这种惰性主要表现在顽强的守旧心理定势,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经验反应冷淡,总是“求稳、怕乱” ,以不变应万变,与变革中出现的新观念,新方法格格不入。

管理学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同步练习题范文

题步练习文化同八组织变革与组织项目 一.单项选择题 与工作再设计等其他结构)变革包括权力关系、协调机制、集权程度、职务1.对( 参数的变化。技术与任务结构 D.人员 B.目标 C.A.)2.组织在解冻期间的中心任务是(的观念和态度 B.改变员工原有A.运用一些策略和技巧减少对变革的抵制变革驱动力和约束力的平衡 D.C.使新的组织状态保持相对的稳定。)是导致团体内部或团体之间发生冲突的最直接因素3.(文化价值 D.竞争 C.利益A.变革 B..被称为“软文化”的是()4 D.组织文化 C.精神文化 A.侠义的文化 B.物质文化)5.组织文化的核心和主体是(精神层D.C.道德规范 A.物质层 B.制度层 ).组织文化中,最直观也是最易感知的部分是( 6价值观念 D. B.物质层C.精神层A.制度层)是一个组织的精神支柱。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7 D.组织素养 C.组织精神 A.组织的价值观B.伦理规范洪暴发,交通受阻,被困的几十辆汽车的司机们8.在某条交通流量很大的公路上,由于山有的去寻找清理工具,有的很快自愿地组合起来,有的拿起手机通知交通部门请求援助, 展工作。对于上述司机们的去安排食宿,大家在统一的指挥下,有条不紊、齐心协力地开)(行为和活动,你最倾向于以下哪一种评价? 的群体,与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没有什么不同A.他们只是一个临时性 效的分工。企业领导如果B.当紧急事件产生时,人们会自动地组合起来,并快速地进行有,一定会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经常营造出紧急事件 情况发生,因此在招聘员都具有奉献精神,否则就不可能有这样的C.受困的司机中大部分精神放在首位工时应把员工的奉献组合成了有机的整体形成了一个组织,他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这些司机事实上已经D. 年到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当时,这家企业刚创学员小王,1995 9.某大学毕业的一名 MBA年来,小王工作热情很高,全身心地投入,H 省担任销售主管。几建不久,小王被分配到 年小王再次被提升为大区主管,负责指长,小王也被连续提升。1998 销售业绩连年快速增离开公30 万元。但最近,小王却准备挥 7 个省的销售工作,工资收入也连续翻番达到年薪说缺少们询问原因时,小王总是解释说:现在我所在的这家公司可以司,另谋高就。同学 ,你能了。根据小王的说法谁都可以发展,我已经只是这部高速运转的机器中的一个部件)对他所在公司的发展情况作何判断? (,因为公司失去了创业初期的活力A.公司的发展潜力不大有了较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制度规范B.公司已经步入正轨,机D.公司会面临人才危C.无法做出判断 )组织更多地进行集权而不是分权?( 10.下面哪一条促使培养后备管理人员 B. A.决策信息的广泛性 D.组织命令的统一性 C.企业规模的扩大 人们常提到“文化冲突”这个术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化冲突之列11.在跨国合作中,)(交往双方由于经济利益要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A.交往双方因价值观与信念的不同而引起的冲突B.活与工作习惯不同而导致的误解与摩擦C.交往双方因语言、生起的冲突D.交往双方因不同而引

第十二章 组织的变迁

第四部分组织的变迁与发展 第十二章组织的变迁 学时分配:3个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组织变迁的性质 一、组织变革的原因 1.组织变革的外部环境 2.组织变革的内部环境 二、组织变革的阻力 1.个人方面 2.经济方面 3.工作方面 4.社会方面 三、消除阻力的方法 1.鼓励参与和积极沟通 2.群体动力的作用 3.正确对待不同意见 4.协商是解决利益纷争的有效工具 5.力场分析法 6.给予安全保障 7.变革推动者的作用 应该做的事情: ◆记住大多数人都是安于现状的。 ◆在进行变革之前,要事先发出通知。 ◆告诉雇员们,变革对他们是有利的。 ◆要坦率、诚实地告诉雇员,所要实现的变革对他们的工资和职位有何影响。

◆认识到任何影响群体规范的变革都可能受到集体成员的反对。 ◆权衡变革的成本和效益。 ◆继续解决变革实施后仍存在的问题。 不应该做的事情: ◆不要假设,只是因为你解释了变革对你的雇员有利他们就会自动地接受任何变革。 ◆不要为难或嘲笑怀疑变革的人。 ◆不要以解雇或惩罚来威胁那些抵制变革的人。 ◆不要低估非正式群体的压力对人们接受变革的影响。 ◆不要忽视这样的事实:大多数雇员对变革的短期效益比长期效益更关心。 ◆如有必要,不要害怕妥协。 ◆不要因为变革而在人与人之间造成一种长期的对立,记住你要同这些人朝夕相处。 第二节组织变革的过程 一、准备与计划阶段 1.创造变革气氛 2.认清组织现状 (1)确诊问题,认识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组织诊断分为三个步骤:第一,调查现状;第二,分析资料,确认差距;第三,界定问题,分析原因,确定目标 (2)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变革方案的制定应考虑如下五个关键的问题: 第一,谁(who)。 第二,什么(what)。 第三,何时(when)。 第四,为什么(why)。 第五,怎么样(how)。 二、组织变革的内容

什么是行政组织改革

什么是行政组织改革[1] 行政组织改革是指以行政组织为改革的对象,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面相应地调整和完善行政组织机构设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过程. 行政组织的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各个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包括行政组织的纵向层级结构和横向部门结构。 现阶段行政组织的横向部门结构的变革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行政管理过程来看,行政组织正在由重决策、执行部门,轻监督、咨询、信息等部门的倾向,发展为更注重咨询、信息、监督部门,使其与决策、执行部门相平衡的趋势。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政府管理日益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 在行政组织结构中,决策、执行、监督、咨询、信息这五类部门构成一个完整的行政组织系统。他们各尽其职,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与协调,使组织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管理网络、充分发挥行政组织对社会事务的整体控制功能。随着政府对经济事务直接、微观控制的减弱,宏观性、综合性管理的加强,随着行政组织向科学化、民主化方向的发展,原有行政组织体系中咨询、信息、监督部门力量薄弱的状况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加强这些部门的力量,使其职能与环境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其与决策、执行部门合理配套,就成为行政组织变革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其次,从行政管理的职能来看,改革的趋势是精简机构,裁减人员,压缩政府财政支出。由于行政组织的职能由微观、宏观并重发展为控制宏观、放活微观,那么体现在组织结构上当然是要减少那些负责对社会微观活动进行直接管理的部门,增强那些对社会宏观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部门。 纵向层级结构的变革并不明显。这是由于纵向组织层级的增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纵向行政层级过多不仅会降低管理效率而且有可能丧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可能导致动乱和国家分裂的危险。另外随着行政组织成员素质的提高,交通、通信条件的日益发达便利,组织内部民主化、分权化要求的日益强烈,行政组织的控制幅度必然会扩大。与之相应,也必然使层级缩减。这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因此,在纵向层级中,整个行政组织结构有着从集权式、尖塔型的结构形式向着分权式、扁平型的结构形式发展的趋势。 (二)行政组织职能重心的转变 行政组织的职能就是政府行政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负有的社会职责和所要执行的功能。行政组织职能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政府组织机构是政府职能的载体,行政组织的职能是通过机构而发挥作用的,政府的职能决定着行政组织的机构设置及管理方向、内容、范围和方式。行政组织改革必须围绕着政府职能的变革而开展。 历史和实践表明,行政组织的具体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根据经济、政治、科学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的。首先,就行政组织职能作用的领域

组织行为学第12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第12章组织变革与发展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 重点概念 1.组织变革(organazational change):组织主动地、自觉地因条件变化而做出的相对反应,是组织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变化,对组织现状主动地进行修正、改变和创新的过程。 2.组织发展(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是一种基于行为科学研究和理论的、有计划的、系统的组织变革过程,它是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变革的一种长期的、系统的、约定俗成的方法,是组织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改进和更新组织,以求达到最佳化和高效化。 1.2 关键知识点 1.组织变革的动因 组织的变革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外部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政策、社会、文化、人口、市场和竞争、技术、外部利益相关者、物质资源、自然环境等,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既可能成为推动组织变革的强大力量,也可能成为阻碍组织变革的强大阻力,对组织发展都有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另一类是组织内部因素的变化;从组织内部来看,促使组织变革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组织经营状况不佳、组织结构的缺陷、组织战略改变、组织规模扩大、人力资源变化。 2.组织变革阻力来源 组织变革的阻力的根源分为个体阻力源和组织阻力源两个方面,个体的阻力源来自于基本的人类特征,如知觉、个性和需要,主要包括:习惯、安全、经济因素、对未知的恐惧、选择性信息加工;抵制变革的组织阻力主要包括:结构惯性、有限的变革点、群体惯性、对专业知识的威胁、对已有的权力关系的威胁、对已有的资源分配的威胁,除此之外,组织文化、资源的有限性、固定投资以及组织间协议等组织因素也会对变革产生不同程度的抵制。 3.消除变革阻力的措施 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策略有7种: 1)沟通,通过与员工进行沟通,使他们充分了解客观情况,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 从而减少变革的阻力; 2)说服教育,通过交流和解释使员工正确理解变革的原因和变革策略的科学性, 转变认识,消除异议,克服变革阻力; 3)参与,让员工直接参与变革的决策过程,鼓励员工帮助设计和执行变革,能够 为变革创造归属感,并且改善变革决策的质量; 4)促进与支持,采取一系列帮助性、支持性的措施,从心理上和技能上帮助那些 受到变革影响的员工; 5)谈判,当阻力来源于某些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个人和部门时,可以通过谈判,给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全)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目录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7.简述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8.简述法约尔的组织管理原则。9.简述韦伯理想型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10.简述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观点。11.简述行政组织环境的特点。12.简述影响行政组织运作的外部环境因素。13.行政组织的具体环境包括哪几个方面? 14.简述艾德奇关于组织环境维度的主要观点。15.简述组织结构的特征。16.简述组织结构的功能与作用。17.简述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缺点。18.促成组织结构分部化的动因有哪些? 19.简述组织结构分部化应遵循的原则。20.影响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1.简析组织结构整合或一体化的途径与手段。22.简述行政组织设计的程序与步骤。23.简述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其地位的具体表现。24.简述国务院的职权内容。25.简述省级政府职权的主要内容。26.简述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设置原则。27.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的主要职权有哪些? 28.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9.简述期望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0.管理者应如何重视挫折与管理的关系? 31.简述群体功能的主要内容。32.简述群体意识包括的主要内容。33.简述群体凝聚力的主要作用。34.简述行政组织领导的特点。35.简述行政组织领导的基本职能。36.领导影响力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7.简述领导素养的主要内容。38.简述领导艺术的特点。39.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40.简述行政组织决策的特征。 41、简述常见的行政组织决策的主要类型。42.拟定方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3.决策方案选择和优化时,应坚持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44.组织决策的理论模型的主要创始人是哪几位?45.简述冲突定义的要点。46.简述冲突的积极功能。47.简述冲突的消极功能。48.简述冲突处理的模式。49.基本的冲突处理策略主要有哪几种? 50.简述组织沟通的基本构成要素。51.简述组织沟通的特性。52.简述非正式沟通及其优缺点。53.比较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优缺点。54.简述组织沟通的基本原则。55.如何理解组织学习的定义? 56.如何理解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区别? 57.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特点。58.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功能。59.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途径。60.行政组织文化的特点和功能有哪些? 61.简析我国当代行政组织文化的走向。62.简析我国当代行政组织文化的基本内涵。63.构建行政组织文化应该遵循哪些原则,选取怎样的途径? 64.绩效管理有哪些主要活动?65.绩效评估的一般性指标有哪些? 66.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障碍有哪些? 67.简述组织变革的基本特征。68.简析组织的内部变革的征兆。69.简述李皮特的“有计划的变革模式”。70.简述格雷纳组织变革模式。71.简述组织发展的特点。72.简述组织诊断的步骤与方法。73.何谓斯坎隆制度?斯坎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主张是什么? 74.简述敏感性训练的目的。75.与传统的经济相比,知识经济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76.简述民主的基本价值。77.简述新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组织与创新组织变革与发展

组织与创新(提纲)上篇:管理中人的组织 ——组织理论及其应用 “组织化社会”工作组织 引例萨腾汽车公司 一、组织概念 二、有效组织 三、组织形式 四、组织设计 下篇:转型与创新 ——组织变革与发展 引例美国运通公司 一、概念 辨析/内容 二、模式 过程/方式 三、措施 分类/技法 四、策略 探讨/运用 五、前瞻 发展趋势/新型组织

上篇 管理中人的组织 ——组织理论及其应用 “组织化社会”工作组织 引例萨腾汽车公司 一、组织概念 二、有效组织 三、组织形式 四、组织设计 一、组织概念 享利西斯克在《工业管理与组织》中提出:“组织这个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其中之一涉及作为实体(Entity)本身的组织,另一个涉及作为一个过程(Process)的组织。”

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和相对静态的社会构造实体的统一,概言之,组织是静态结构及其动态运行的统一。 其实质是特殊的人际关系。 组织三特征 既定目标 即组织成员一致努力以求达成的共同目标。 既定分工 即组织成员通过分工而专门从事某项职能工作。 既定秩序 即通过有关的规则设定所形成的成员之间的正式关系。 组织结构 涉及以下基本关系: (1)层次与跨度 (2)分化与整合 (3)直线与职能 (4)集权与分权 (5)责任与权限 (6)刚性与弹性 运行机制 (1) 决策与执行 (2) 协调与控制 (3) 制约与激励 (4)维持与创新 二、有效组织 (一)思路

有效组织 (有效=效能×效率) 整体功能 静态结构 动态运行 (载体) (机制) 1、有效 “管理即求效。”(彼得德鲁克) 有效=效能×效率 启示:“不但求做好,首先求做对。” 组织的目标或目的 2、整体功能 系统的整体功能取决于结构而非要素。 木桶原理 启示:“和的最优大于最优的和。” 3、组织与环境 组织作为开放系统,受制于环境 有效组织能动地适应环境 环境不确定性评估 不确定环境下的组织设计 稳 定 静 态 环 境的变化

行政组织理论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组织理论命题破译试题(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P5 现代社会中规模最大的组织是() A.立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权力机关 D.行政机关 2、1P11 防御外来入侵属于行政组织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3、2P47 1954年颁布的宪法规定,我国地方行政组织有() A.省、县、乡三级 B.省、市、县、乡四级 C.大区、省、县、乡四级 D.省、地区、县、乡四级 4、3P75 英国学者帕金森在《官场病》中指出一个机关趋于腐败时的征兆是() A.增加部属 B.组织膨胀 C.组织低效 D.豪华的办公大楼和考究的办公环境 5、4P90 荀子认为,人类社会组织的行为规范及存在的基础是() A.仁 B.义 C.礼 D.法 6、4P96 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理论依据是() A.三权分立学说 B.人民主权学说 C.权能分立学说 D.依法治国学说 7、6P147构成行政组织理论结构的基本要素和细胞是() A.职责 B.工作 C.权力 D.职位 8、6P160按管理程序对行政组织进行分工易手于造成() A.部门林立,条条分割 B.工作人员重技术、轻政策,重过程、轻目的 C.割裂管理对象间的相互联系 D.地区封锁,诸侯割据 9、6P163 行政组织横向结构属于行政组织的() A.层级制 B.统一制 C.职能制 D.合议制 10、7P168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是行政组织的() A.法制化 B.权力分配关系 C.纵向结构 D.横向结构 11、7P184 间接地为实现整个行政组织目标服务的机关是() A.被统率机关 B.业务机关 C.执行机关 D.辅助机关 12、7P187上级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在其所辖区内设立的代表机关是() A.分支机关 B.派出机关 C.地方行政机关 D.监察机关 13、8P197 直接决定行政组织基本性质的是() A.政体 B.政党制度

关于行政组织变革的若干思考

关于行政组织变革的若干思考 行政组织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必须对其组织结构、职能和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变革,这不但有利于行政组织提高其绩效水平,摆脱危机,增强其合法性,而且还能促进行政组织内部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成功的行政组织变革需要变革的领导者制订明确的变革程序,选择适合组织自身状况的变革方式。 标签:行政组织;变革;思考 行政组织一经建立,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然而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行政组织必须进行变革,必须对其组织结构、职能、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其管理绩效水平、增强其合法性、促进行政组织工作人员全面发展的途径。 一、行政组织变革的原因与作用 行政组织变革是指行政组织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管理绩效,而对行政组织的组织结构、职能、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的调整。行政组织变革是行政组织在内外部环境综合作用下的一种组织行为,对行政组织而言就有重要的作用。 (一)行政组织变革的原因 第一,内部原因。行政组织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病,严重影响了其效能的提高,这成为行政组织变革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例如:在行政决策方面存在领导者主观臆断、决策失误、非民主、不科学等问题;在行政执行方面存在方式、方法不合法、不合理等问题;在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任人唯亲、奖惩不分等问题;在行政组织文化方面存在官僚主义作风,为人民群众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在行政组织职能方面存在划分不清,职能重叠和职能缺位等问题,这些弊病成为了行政组织变革的内部原因。 第二,外部原因。市场和第三部门的发展为行政组织变革提出了要求。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领域、政府与第三部门的作用领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划分,全能政府逐步向有限政府转变,这就要求行政组织及时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转变职能;与此同时,公民纳税人意识的增强也推动了行政组织变革。改革开放的一个显著结果就是公民开始以纳税人的身份向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物品和服务进行评论并采取一定的行动,而不再是单纯的公共物品与服务被动接收者;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行政组织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自动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在给私人组织带去效率的同时,也为行政组织提高其管理效率、节省成本、进行组织变革带来了希望。 (二)行政组织变革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行政组织提高其绩效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行政组织所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