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真题-案例-2018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精选全文完整版

精选全文完整版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案例分析题(从一至八题中任选六题作答,每题20分,共120分)第一题某汽车产业园区拟在园区内建设1座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厂,处理处置汽车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的工业废物,包括废桶(油桶、漆桶和胶桶等)、废有机溶剂(含苯、甲苯和异丁醇等)、漆渣、含油废物(包括含油污泥、废乳化油污泥、含油废抹布等)和废胶(含废PVC胶)。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料库、洗桶车间、溶剂再生车间、焚烧车间、产品库、锅炉房、废水处理站和办公楼。
原料库为全封闭式、设有导气口、安全照明设施、报警装置和观察窗口,地面和裙角进行防渗处理,分区存放待处理的工业废物。
洗桶车间使用清洗剂洗涤废桶,清洗剂为有机溶剂(主要成分为丁醇、乙二醇、醋酸和二甲苯等),产生的废清洗剂送溶剂再生车间处理。
溶剂再生车间采用蒸馏法处理废有机溶剂得到有机溶剂成品,产生的残液和滤渣送焚烧车间处理。
焚烧车间采用焚烧方式处理漆渣、含油废物、废胶及溶剂再生车间产生的残液和滤渣。
工程可研测算,入炉焚烧的废PVC胶约占入炉焚烧物质总量的5%。
焚烧炉温度≥1100℃,焚烧残渣和飞灰固化物均送危险废物填埋场填埋。
废水处理站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96)三级标准。
废水经处理后排至园区废水处理厂。
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1。
图1-1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生产工艺流程图【问题】1.指出溶剂再生车间冷凝废气中的主要污染因子。
2.说明半干法洗气塔和活性炭喷入装置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3.焚烧残渣和飞灰固化物的处置方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提出完善原料库环保措施的建议。
【参考答案】1.指出溶剂再生车间冷凝废气中的主要污染因子。
答:溶剂再生车间冷凝废气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为:苯、甲苯、异丁醇、二甲苯、丁醇、乙二醇、HAc。
2.说明半干法洗气塔和活性炭喷入装置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法律法规》真题(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1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A. 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B。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自然因素的总体C。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D。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体参考答案:C解析:环保法中的环境的定义是指①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②各种天然和③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④因素的总体。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关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B。
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C. 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D。
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E.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列明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参考答案:D解析:①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②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评.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2016考了此考点,注意规划是组织实施项目是开工建设)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列区域中,不属于国家应当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是()A.重点生态功能区B生态环境脆弱区C.生态环境敏感区D。
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参考答案:D解析: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优先设计,优先施工,优先投入使用B.。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A.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产生污染的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E。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纳入公用配套工程进行设计、施工,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参考答案:B解析: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及详解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声源离地1m ,敏感点受声点离地2m ,经实测,敏感点处的噪声值为67.3dB ,声波频率为500Hz (音速340m/s ),在地面设置一处3m 高的隔声屏障,隔声屏障距离声源2m ,距离敏感点为3m 。
经隔声后,敏感点的噪声值为( )。
题1图A .47.7dBB .49.9dBC .51.2dBD .51.9dB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规定,如题1解图所示,S 、O 、P 三点在同一平面内且垂直于地面。
定义δ=SO +OP -SP 为声程差,N =2δ/λ,为菲涅尔数,其中λ为声波波长。
当屏障很长(作无限长处理时,则声屏障引起的衰减A bar =-10lg[1/(3+20N 1)]。
本题中,有:0.89δ==3400.68500λ===u f 220.89 2.6180.68N δλ⨯=== 11101049.87(dB)49.9(dB)320320 2.618bar A lg lg N ⎡⎤⎡⎤=-=-=≈⎢⎥⎢⎥++⨯⎣⎦⎣⎦题1解图 无限长声屏障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Ⅰ类场场址选择必须满足的要求是()。
A.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B.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1.5mC.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D.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答案:A解析: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场址选择的要求中,Ⅰ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Ⅱ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3.下列选项中,属于抗性吸声材料的是()。
A.珍珠岩砖B.玻璃棉板C.穿孔板D.铝纤维板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 2034—2013)规定,吸声材料包括阻性吸声材料和组成抗性吸声结构的材料。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单选题(共50题)1、(2018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在预测范围内,应重点设置的预测点位可不包括()。
A.饮用水取水口处B.支流汇入口处C.拟建项目排污口处D.调查河段末端【答案】 D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背景调查应重点调查()。
A.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B.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C.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以及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D.主要生态问题【答案】 C3、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的臭气浓度的单位是()。
A.mg/LB.mg/mC.量纲为1D.kg/h【答案】 C4、(2019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关于第一类水污染物当量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锌的污染物当量值为0.2kgB.六价铬、总砷、总银的污染物当量值相同C.总镉、总铅的污染物当量值不同D.总铬的污染物当量值为0.04kg【答案】 A5、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 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 处,各取样()个。
A.1B.2C.3D.4【答案】 A6、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生产周期为20h的某工厂污水采样频率应为()。
A.每2h采样一次B.每4h采样一次C.每6h采样一次D.每8h采样一次【答案】 B7、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或更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所产生的危险废物。
A.10年B.20年C.30年D.40年【答案】 A8、下列污染源中不属于面源的是()。
A.工艺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B.屋顶天窗C.储存堆D.渣场【答案】 B9、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是()。
A.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B.适用于危险废物的经营者C.适用于产生医疗废物的医院D.适用于铜矿浮选尾矿的管理者【答案】 D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真题与解析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真题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地下水的排泄指地下水失去水量的过程,其排泄方式不包括()。
A.点状排泄B.线状排泄C.面状排泄D.自然排泄2.曝气沉砂池集曝气和除砂为一体,可使沉砂中的有机物含量降低至()以下。
A.3%B.5%C.8%D.10%3.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是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标志,应采用()进行测定。
A.样地调查收割法B.随机抽样法C.收集资料法D.系统分析法4.下列对环境价值的含义描述错误的是()。
A.环境的使用价值通常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B.选择价值是人们虽然现在不使用某一环境,但人们希望保留它,这样,将来就有可能使用它,即保留了人们选择使用它的机会,环境所具有的这种价值就是环境的选择价值C.环境的非使用价值是指人们虽然不使用某一环境物品,但该环境物品仍具有的价值D.根据不同动机,环境的非使用价值又可分为遗赠价值和存在价值5.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不包括()。
A.总物料衡算B.有毒有害物料衡算C.无毒无害物料衡算D.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6.当涉及区域范围较大或主导生态因子的空间等级尺度较大,通过人力踏勘较为困难或难以完成评价时,可采用()。
A.资料收集法B.遥感调查法C.现场勘察法D.生态监测法7.在通风条件下,有游离氧存在时进行的分解发酵过程,由于堆肥堆温高,一般在55~65C,有时高达(),故亦称高温堆肥化。
A.68CB.70CC.75CD.80C8.固体废物在淋滤作用下,淋滤液下渗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属于地下水污染途径的()。
A.间歇入渗型B.连续入渗型C.径流型D.越流型9.不属于类比对象选择标准的是()。
A.生态背景相同B.生态结构相同C.类比的项目性质相同D.类比项目已经建成10.在河流中,主要是沿河纵向的对流,表征对流作用的重要参数是()。
A.流量和流速B.流量和水深C.流量和河宽D.水深和河宽11.自然环境调查时,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应比较详细地叙述地形地貌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
近几年环评工程师案例考试真题及答案

近几年环评工程师案例考试真题及答案前言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环评工程师作为环境保护的核心人员,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为了提高环评工程师的素质和技能,近年来环评工程师考试也越来越严格,其中就包括环评工程师案例考试。
进入正文环评工程师案例考试主要考察的是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实践能力,需要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以下是近几年环评工程师案例考试真题及答案的汇总:【2017年案例:山东某自来水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一、问题分析1.环评报告中针对水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不足之处?2.环评报告中是否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3.自来水厂排放的废水对周边水质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二、解题思路1.关注报告中对水的部分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政策和法规要求,提出改进建议。
2.选择合适的经济和环境指标进行权衡评价。
3.对废水的裁决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
【2018年案例:湖南一家化工厂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问题分析1.化工厂生产项目环评报告的啥一、啥二、啥三等环境敏感点是否覆盖全面,是否存在主要环境问题遗漏?2.环评报告中有没有充分考虑厂区重大环境事故的可能性和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3.是否充分考虑到产生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溢出事故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执行?二、解题思路1.分析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和文献,并调查相关部门的意见,从而全面地评估环境影响。
2.对厂区重大环境事故可能性进行分析,制定对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3.对化工厂潜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类型和产生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预案。
【2019年案例:江西某区域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一、问题分析1.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是否充分考虑到了区域环境保护问题?2.如何全面评估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可能对区域水资源造成的影响?3.如何通过环评报告和评估检测解决城市噪音污染问题?二、解题思路1.对区域环境敏感点进行全面梳理,并从社会、经济和环境角度对交通线路建设可能的影响及对策进行综合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附有答案)---2022年第8题+2021年第4题+2018年第3题

2022年第8题题干信息西北某地漠水江自北向南流,左岸自上游往下有A、B 两条支流汇入,汇口间距144km。
A河全长83km,流域面积1581Km2,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42.7m3/s。
清溪县位于A河右岸,距河口42~44Km,县城临河展布,以A河支流作为供水水源,目前供水保证率低。
县城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排入A河。
B河自东向西穿过临江市区,河流全长32Km,河口年多年平均流量6.3m3/s,为临江市主要排污受纳水体。
临江市目前以城区北侧的红旗水库作为供水水源。
随着城市发展,现有水资源已无法满足其发展需要。
为提高清溪县供水保证率和满足临江市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临江市拟在A河距河口61km处新建R水库工程以及清溪县取水工程和临江市调水工程。
清溪县取水工程在R水库坝下10km右岸取水,经6.8km取水管道进入县自来水厂临江市调水工程在R水库坝上100m左岸取水,经20km输水隧洞向红旗水库补水。
R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8.79m3/s,水库正常蓄水位2380m,死水位2310m,水库长9.3km,总库容997 ×10%%,具有年调节能力。
R水库由大坝枢纽、泄水建筑物和发电厂房组成。
大坝最大坝高96m,泄水建筑物包括1条溢洪道、1条放空洞和1根生态流量泄放管。
发电厂房位于坝下,根据下游综合需水量进行发电,当发电机组无法下泄水量时,R水库通过生态流量泄放管下泄生态流量。
R水库调度方式为6月至11月为蓄水期,在满足防洪需求的情况下蓄水,下泄流量小于等于天然来流量12月至翌年5月为供水期,下泄流量大于天然来流量。
A河上游受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中下游河段具有较典型的干热河谷特征,酒谷区植被以灌丛、灌草为主。
调水工程输水隧洞穿越山区,在隧道中段设1条施工支洞。
隧洞及支洞口附近分别设有弃渣场、施工场地与临时道路,山区植被以云南松林、杞木林、杜鹃灌丛等为主,野生动植物较丰富。
A河现状水质为Ⅱ-Ⅲ类,渔业资源较丰富,距河口约10km的河段分布有1处鱼类产卵场。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pdf

2013年案例分析真题第一题高速公路项目及环保验收某高速公路工程于2009年取得环评批复,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2年9月建成通车试营运。
路线全长160㎞,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00㎞/h,路基宽26m,设互通立交6处,特大桥1座,大中小桥若干;服务区4处,收费站6处,养护工区2处。
试营运其期日平均交通量约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交通量的68﹪。
建设单位委托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环评文件载明:路线在Q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某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实验区内路段长限制在5㎞之内;实验区内全路段应采取隔声和阻光措施;沿线有声环境敏感点13处(居民点12处和S学校),S学校建筑物为平房,与路肩水平距离30m,应在路肩设置长度不少于180m的声屏障;养护工区、收费站、服务区污水均应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
初步调查表明:工程路线略有调整,实际穿越Q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路段长度为4.5㎞,全路段建有声屏障(非透明)或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措施;沿线声环境敏感点11处,相比环评阶段减少2处居民点;S学校建筑物与路肩水平距离40m,高差未变,周边地形开阔,路肩处建有长度为180m的直立型声屏障;服务区等附属设施均建有污水处理系统,排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设计。
问题:1、对于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为确定声屏障对S学校的降噪量,应如何布设监测点位?4、按初步调查结果,污水处理系统能否通过环保验收?说明理由。
第二题油田开采项目某油田开发工程位于东北平原地区,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780mm,第四系由砂岩、泥岩、粉砂岩及砂砾岩构成;地下水含水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潜水层(埋深3~7m)、第四系承压含水层(埋深6.8~14.8m)、第三系中统大安组含水层(埋深80~130m)、白垩系上统明水组含水层(埋深150~2000m);第四系潜水与承压水间有弱隔水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某汽车产业园区拟在园区内建设1 座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厂,处理处置汽车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的工业废物,包括废桶(油桶、漆桶和胶桶等)、废有机溶剂(含苯、甲苯和异丁醇等)、漆渣、含油废物(包括含油污泥、废乳化油污泥、含油废抹布等)和废胶(含废PVC 胶)。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料库、洗桶车间、溶剂再生车间、焚烧车间、产品库、锅炉房、废水处理站和办公楼。
原料库为全封闭式、设有导气口、安全照明设施、报警装置和观察窗口,地面和裙角进行防渗处理,分区存放待处理的工业废物。
洗桶车间使用清洗机洗涤废桶,清洗剂为有机溶剂(主要成分为丁醇、乙二醇、醋酸和二甲苯等),产生的废清洗剂送溶剂再生车间处理。
溶剂再生车间采用蒸馏法处理废有机溶剂得到有机溶剂成品,产生的残液和滤渣送焚烧车间处理。
焚烧车间采用焚烧方式处理漆渣、含油废物、废胶及溶剂再生车间产生的残液和滤渣。
工程可研测算,入炉焚烧的废PVC 胶约占入炉焚烧物质总量的5%。
焚烧炉温度≥1100℃,焚烧残渣和飞灰固化物均送危险废物填埋场填理。
废水处理站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
废水经处理后排至园区废水处理厂。
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1。
图1-1 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生产工艺流流程图案例第一题问题及参考答案:1、指出溶剂再生车间冷凝废气中的主要污染因子。
答:苯、甲苯、异丁醇、二甲苯、丁醇、乙二醇、VOCs、HAC;2、说明半干法洗气塔和活性炭喷入装置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答:半干法洗气塔:脱除酸性气体(氯化氢等);活性炭喷入:吸附二噁英及未焚烧完全的有毒有害气体物质。
3、焚烧残渣和飞灰固化物的处置方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1)合理。
理由:1)焚烧残渣和飞灰固化物均属于危险废物;2)焚烧残渣和飞灰固化物含水率满足要求;3)综上所述,危险废物填埋合理。
4、提出完善原料库环保措施的建议。
5、答:导气口设置废气收集、处理设施;设置危险废物标志;原料库周围设置防护栅栏;配备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设计应急防护设施,如:导流渠及事故池;设置危险废物台账;对原料库进行跟踪监测。
第二题某新建成的水利工程位于平原区,功能为防洪、城市供水和灌溉。
工程由拦河坝、提灌工程、护岸工程、排涝工程、城市供水提水工程和附属工程组成。
水库正常蓄水位139.4m,校核洪水位144.1m ,坝址控制流城面积14860km2。
城市供水提水工程取水口位于大坝上游左岸距大坝780m 处。
工程永久占地362hm2,临时占地21hm2:部分占地为耕地。
岸区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其中,水田占63%,水库回水区内左、右岸各有1 条支流汇入,入库河流执行类水质标准。
经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水库已蓄水至正常蓄水位。
现开展该水利工程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据环评报告书记载,左岸入库支流上游15km 河段沿岸分布有工矿企业及固体废物堆存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约6.8×104m3/a。
环评批复文件要求,应进一步加强排涝设施等建设,减轻对农业生态的影响;水库应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进行管理与保护。
根据初步调查,工程建设内容与环评批复的工程建设内容基本一致:坝前断面各项水质监测指标达标;按工程设计方案,坝下左、右岸各设1 个弃渣场,均占用耕地。
施工过程中只启用了左岸弃渣场,工程施工总弃渣量与设计的总弃渣量基本一致;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沿岸农田排水设施的改建,沿岸农田灌溉回归水就近排入库区;当地已编制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正上报审批。
第二题问题:1.提出水库水质监测断面布设方案。
答:提水工程取水口;农田排水设施排口;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水库坝前断面;水库回水区内左、右岸支流汇入口。
2、说明本工程农业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
答:(1)施工前基本农田面积、分布、农作物类型、产量及化肥施用情况;(2)库区淹没耕地面积、工程永久占地、临时占地面积;(3)农田排涝设施的具体建设情况及效果。
(4)左岸弃渣场占用耕地面积;(5)沿岸农田排水设施的改建情况;(6)耕地的补偿面积、临时占地耕地复垦面积,补偿及复垦的农田的土壤质量(厚度、肥力)、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产量;;(7)当地农民的公参意见3.弃渣场验收调查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1)右侧弃渣场具体建设情况及未投入使用的原因;(2)左侧弃渣场的具体位置、容量、堆存高度、占地面积及变更原因(3)弃渣场的防尘、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溃坝的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落实情况;(4)补偿及复垦的农田的面积、土壤质量(厚度、肥力)、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产量;(5)当地农民的公参意见。
4.针对水库担负的城市供水功能,应关注哪些调查内容?答:(1)左、右岸支流汇入量及水质情况,及左岸支流上游工业废水排放量及达标处理情况;(2)沿岸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及沿岸农田排水设施改建情况;农田灌溉的取水量及回归水排入库区的水量及水质;(3)排涝设施等建设情况,及针对水库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进行管理与保护措施落实情况;例行监测计划制定情况;(4)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情况、水库及供水取水口水质的监测值;第三题H企业拟在现厂区内建设水暖卫浴零部件电镀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电镀厂房和电镀生产线、电镀废水处理站、工艺废气净化装置、化学品库和固废暂存库等。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和产污节点见图3-1。
各清洗工序均采用逆流漂洗。
其中,镀镍工序多级清洗废水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全部回用,树脂定期更换:其他工序清洗废水排入电镀废水处理站。
电镀废水处理站对废水进行分类预处理后再集中处理,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0-2008)后,通过企业现有排放口排入沙河。
酸洗槽、镀铬槽产生的工艺废气分别经配套的集气设施收集,送各自的废气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
除油、酸洗、镀铜、镀镍、镀铬工序使用的主要化学品分别为液碱、硫酸、氰化亚铜、硫酸镍和氯化镍、铬酸盐。
槽液定期更换。
图3-1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和产污节点图H 企业现有排放口位于沙河右岸。
经初步调查,沙河H 企业排放口所在断面多年平均流量为120m3/s, 水质功能为Ⅲ类。
H 企业现有排放口的上游3km 和下游10km 处设有常规水质监测断面。
H 企业于2018 年3 月委托开展环评工作。
环评机构收集有沙河相关水文资料、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各常规监测断面的水质资料。
第三题问题:1.分别指出电镀生产过程中酸洗、镀铬工序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
答:硫酸雾、铬酸雾2.分别指出镀铜、镀镍、镀铬工序多级清洗废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
答:(1)镀铜:pH、COD、SS、铜、氰化物;(2)镀镍:pH、COD、SS、镍、硫酸盐、氯化物;(3)镀铬:pH、COD、SS、铬;3.指出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
答:废离子交换树脂、电镀废水预处理污泥、电镀废水处理站污泥、除油、酸洗、镀铜等过程定期更换产生废槽液;4.说明进行沙河水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进一步调查收集的资料。
答:(1)评价范围企业的现有项目的排放水量、浓度(尤其是重金属的)、排放口的位置;(2)沙河水环境功能区划、底泥(尤其是重金属)含量现状;(3)H 企业现有排放口上游3km 和下游10km 常规水质断面的近3 年的水质监测资料;(4)沙河水生生物调查,包括种类、数量、分布,及珍稀濒危物种调查;第四题问题:1、分别指出G1 和G3 废气的污染因子。
答:G1:氨气、臭气浓度、VOCs;G3:颗粒物、HCl;备注:VOCs 可以不计分,但是发酵过程会存在大分子有机物变为小分子有机物过程,会产生醛、酸、酯等小分子物质。
2、评价2#排气筒NH3,达标排放情况。
答:(1)达标(2)理由:1)氨气排放量:1.24*(1-85%)=0.186kg/h2)由于排气筒高度为16m,根据标准要求,执行15m 限制要求,即:4.9kg/h。
3)0.186 kg/h<4.9 kg/h,所以达标。
3、给出液氨罐区需补充建设的环境应急设施。
答:NH3 泄露监测报警、应急切断装置(安全阀);警示标志;防毒面具;消防沙池、消防栓;医药急救箱;洗眼池;正压式呼吸器;耐酸碱手套。
4、说明本工程投产后开发区COD 日排放量与现状相比的变化情况。
答:(1)变化情况:减少0.4 t/d(2)理由:1)前:4*10000*80%*60/1000000+4*10000*20%*100/1000000=2.72t/d2)后:(4*10000+0.6*10000+420)*50/1000000=2.32 t/d3)减少量:2.72-2.32=0.4 t/d。
5、为分析锅炉房建设的规划符合性,需收集开发区及开发区热电厂哪些资料?答:(1)开发区现有项目和在建项目的热负荷;(2)开发区供热管网铺设情况;(3)开发区热电厂的剩余供热负荷及供汽压力及温度;(4)开发区热电厂扩建工程的建成时间、最终供汽能力。
第5 题问题:1.3 号线K0+000~K6+000 区段设计是否落实规划环评审查意见要求?说明理由。
(2)理由:1)将K0+000~K4+000 区段由民主路调整至解放路路中;2)K4+000~K6+000 区段调整为民主路地下线路。
2. 为保护红旗湖水质,给出红旗停车场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答:(1)施工期1)合理设置施工营地;2)严格控制最小施工作业带或控制施工活动范围;2)施工废水经处理后回用降尘;3)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纳入管网;4)不向红旗湖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2)营运期1)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纳入管网;2)地面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3)若为露天停产场,收集初期雨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不外排。
3.依据声屏障声程差计算结果,判断改线段解放路两侧临街第一排8 层高建筑是否位于声屏障声影区范围内?答:(1)处于声影区范围。
(2)理由:依据现状调查数据:4*(12+25)/6.5=22.8+9>8*3 m,综上,8层建筑物完全位于声影区范围内,噪声衰减量主要决定于声程差。
解析:4.K4+000~K6+000 区段民主路两侧临街第一排建筑环境振动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说明理由。
(2)昼、夜间最大铅锤向Z 振级为70.9dB,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标准值为昼间75dB ,夜间72dB,综上所述,达标。
5.给出本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中的监测对象及监测因子。
答:(1)施工期:1)环境空气:TSP、PM10、PM2.5 2)声环境:昼间和夜间等效连续A 声级3)地下水:水位和水质(pH、石油类、SS、氨氮等)4)地表水(红旗湖):pH、BOD、COD、石油类、SS、氨氮(2)营运期:1)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A 声级、24 小时等效A 声级、铅垂向Z 振级。